浙江省输电线路杆塔通用设计深化应用技术原则

合集下载

架空输电线路技术原则和要求

架空输电线路技术原则和要求

2.2线路路径说明变电站(升压站、开关站)进出线布置,根据路径长度、协议情况、地形比例、交通条件、林区跨越长度、微地形微气象等技术经济指标推荐最优路径方案,说明推路径方案重要交叉跨越,路径协议、走廊清理等情况。

2.3设计气象条件搜集沿线气象资料并进行分析论证,结合沿线已有线路的设计及运行情况,确定合理的设计气象条件。

2.4导线、地线选型及防振和防舞措施根据系统要求的输送容量确定导线截面,结合工程特点,对不同材料结构的导线进行电气和机械特性比选,采用年费用最小法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导线型号、分裂根数。

根据系统通信、导地线配合和地线热稳定等要求确定地线型号及接地方式。

根据工程实际条件确定导、地线防振及防舞方案。

2.5绝缘配合根据最新污区分布图、沿线污秽监测数据、现场污源调查结果,参考附近已有线路运行情况并结合污秽发展情况进行污区划分。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不同类型绝缘子特点,选择推荐绝缘子的型式,按照设计规程规范要求进行绝缘子片数及空气间隙的选择。

2.6防雷和接地根据沿线雷暴日等气象资料,结合附近线路运行经验,确定经济合理的防雷及接地措施。

2.7绝缘子串和金具说明导线和地线的悬垂串、耐张串组装型式和特点,提出各种工况下绝缘子串和金具的安全系数,说明接续、防振等金具的型式及型号,对于高海拔地区线路,提出绝缘子组装串的电晕和无线电干扰水平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尽量采用通用设计金具和节能防晕型金具。

线路经过舞动区时应对绝缘子串型及金具进行论证说明。

2.8导地线换位及换相说明两端和中间变电站(换流站、升压站、开关站)相序、导线换位次数、换位节距、换位方式及换位杆塔型式。

2.9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说明导线对地最小距离、导线对各种交叉跨越物的最小距离、树木跨越和线路走廊清理的主要原则。

2.10杆塔和基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通用设计模块并进行说明。

新设计塔型应论证其技术经济特点和使用意义,采用通用设计的原则,并对杆塔规划、杆塔荷载、杆塔选型等内容进行说明。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设计原则及技术要点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设计原则及技术要点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设计原则及技术要点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是供电网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承载着将发电厂生产的电能有效地传输到用户终端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输电线路的高效运行和安全可靠,设计人员需要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和技术要点。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设计的相关原则和技术要点。

首先,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设计需要考虑负载需求和传输距离。

负载需求是指输电线路所需传输的电能量,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根据不同负载需求的大小,设计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积和电缆容量,以确保输电线路能够满足电能传输的要求。

此外,传输距离的长短也会影响线路的设计,长距离输电线路需要考虑输电损耗的影响,设计难度较大,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其次,输电线路设计需要考虑输电系统的电压等级。

电压等级是指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所使用的电压大小。

一般而言,高电压等级能够减少输电线路的损耗和造价,但同时也会增加线路的设计和维护难度。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规模和负载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压等级。

第三,输电线路设计需要考虑线路的跨越与保护。

线路的跨越包括对河流、道路、建筑物等障碍物的跨越,设计人员需要合理选择支柱、绝缘子以及导线的布置方式,并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

此外,针对输电线路的保护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合理选择并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等设备,以确保线路在故障时能够及时断电,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四,输电线路设计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和地质条件。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温度、湿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输电线路的材料选择和绝缘设计。

地质条件包括土壤、地形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支柱的安装方式和线路的布置。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材料和措施,以适应不同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的输电线路设计。

最后,输电线路设计需要考虑线路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可靠性是指输电线路在正常运行和异常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供电的能力。

经济性是指在满足负载需求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线路设计和材料选择,以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1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办法

1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通用设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面推广应用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建立管理常态机制,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通用设备管理,主要包括通用设计、通用设备研究制定,成果发布,应用实施,评价考核和滚动修订等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建设管理的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含新建变电站同期配套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的通用设计、通用设备管理工作,其他工程参照执行。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国网基建部管理职责(一)制定通用设计、通用设备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组织开展通用设计、通用设备的需求规划、研究制定、发布应用工作;(三)指导和评价省公司级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和公司直属建设公司,以下同)的通用设计、通用设备管理工作,协调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国网物资部负责在工程物资采购环节全面应用通用设备,并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对未能履约的设备供应商进行管理。

第六条国网交流部、直流部负责所管辖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通用设备的应用管理工作。

第七条国网发展部、运检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在工程可研规划、运维检修等环节全面应用通用设计、通用设备。

第八条省公司级单位基建管理部门管理职责(一)执行公司通用设计、通用设备管理相关制度及规定,负责管辖范围内通用设计、通用设备管理工作;(二)指导地市供电企业通用设计、通用设备管理工作;(三)组织开展所管辖输变电工程设计策划,落实应用要求,提出需沟通汇报的技术问题;(四)组织所管辖输变电工程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编制,审查技术要求,核查通用设备应用情况。

第九条各级物资部门负责在所管辖输变电工程物资采购、监造等环节全面应用通用设备,在采购合同中明确通用设备应用要求,并体现于违约责任相关条款;组织监造单位按照合同进行监造,落实通用设备应用要求。

浙江省城市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浙江省城市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a)220kV-35kV变电所
变电所的建设规模应按两台或以上变压器配置,当一台故障停运时其负荷应自动转移至正常运行的网络及变压器,此时变压器的负荷不应超过其短时允许的过载容量,此后应及时通过电网操作将变压器的过载部分负荷转移至中压电网。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一般可取过载率1.3倍,过载时间为2小时。 2台主变时 T=(50~65)%,3台主变时T=(67~75)%。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发输电部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发输电部、杭州市电力局、宁波电业局、温州电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以理、陈涛、程红、史兴华、毛秀钢。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发输电部负责解释。
浙江省城市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 5012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93-1999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DL 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SD 126—1984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
B)110kV变电所一般可按主变容量的10%-15%配置。电缆进线的变电所,经技术经济论证计算可少装设电容器。
T=(KP-M)*100%/P
式中:
M——线路的预留备用容量,即邻近段线路故障停运时可能转移过来的最大负荷;
K——短时允许过载率;
P——额定容量。
2)电缆配电网一般有两种基本结构:
1·多回路配电网,其运行率与c)同;
2·开式单环配电网,其运行率计算与双回路同。

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修订技术要求汇总(2010年8月简洁版)

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修订技术要求汇总(2010年8月简洁版)
2.2 导线和地线
目前我国导线标准采用 2008 年颁布的《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GB/T1179-2008),该标准基本参照 IEC 相关的架空线路导线标准编 制的,在导线设计、制造和检验方面基本与国际接轨。导线具体参数 可参考表 2-2。
110~500kV 导线安全系数取 2.5,年平均运行张力 25%,其中 110kV 钢管杆导线安全系数取 8,地线安全系数取 11。
第一篇 总论
一、目的和原则 2005 年以来,公司组织编制发布了 110~500kV 输电线路通用设
计并在公司系统推广应用,2006 年又增补了紧凑型、同塔多回等模 块,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输电线路设计相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 已经颁布实施。为进一步深化基建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输电线路标 准化成果应用,公司基建部组织开展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 500kV 线路部分)修订和应用工作。
原则上,新规范中的内容本文不再赘述,下面仅就“设计规范尚 未明确的”设计原则及“杆塔设计中已约定俗成的”或“各设计单位 理解不同的”设计条款等内容进行统一规定,以便于通用设计工作的 顺利开展及利于设计成果的通用性。
本次通用设计修订工作的设计原则最终解释权归国家电网公司 基建部所有,设计原则争议的解决方式是由国网基建部牵头,中国电
通用设计 110~500kV 输电线路部分模块划分具体情况见《110~ 500kV 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修订模块主要技术条件》。
按 照 新 颁 布 的 《 110kV ~ 750kV 架 空 输 电 线 路 设 计 规 范 》 (GB50545-2010)及此次通用设计修订工作确定的《110~500kV 输 电线路通用设计修订主要设计原则及模块划分和编号》、《110~500kV 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修订模块主要技术条件》等相关要求开展通用设计 工作,其他所有相关规定、规范如有与以上规范、文件有冲突的,均 以《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为准。

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与优化

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与优化

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与优化输电线路杆塔是电力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支撑电力导线和绝缘子串的功能。

线路杆塔的结构设计和优化对于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稳定供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输电线路杆塔结构的设计原则、优化方法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一、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原则1. 承重能力:输电线路杆塔应能承受线路载荷、风载荷和冰雪载荷等外力,确保其稳定性和强度满足要求。

2. 结构合理性:杆塔的结构形式、截面尺寸和布置方式应设计合理,力学性能良好,以提高杆塔的抗震、抗风性能,同时尽量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量。

3. 绝缘性能:杆塔的结构设计需保证绝缘子串与金属结构之间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以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4. 施工可行性:杆塔的设计应考虑施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二、输电线路杆塔结构优化方法1. 杆型选择优化:根据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地理环境、线路类型等因素,选取适合的杆型。

常见的杆型有直线杆、直角转角杆、T形杆等,每种杆型在不同的工况下各有优劣势。

2. 杆塔高度优化:通过数学模型和经验公式,结合杆塔的承重能力和经济性要求,优化杆塔的高度,以减少杆塔数量和结构材料的使用量。

3. 杆塔结构参数优化:通过有限元分析和优化算法,优化杆塔的结构参数,包括截面形状、开孔设计和钢材厚度等。

优化后的结构能够提高杆塔的抗风、抗震性能,同时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量。

4. 材料选择优化:选择适当的材料,使得杆塔的强度和刚度得到最佳的平衡。

常用的杆塔材料有钢材、混凝土和复合材料等,各有特点,需要综合考虑输电线路的技术要求和经济性因素。

三、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与优化的应用1. 高电压直流输电线路:对于高电压直流输电线路,杆塔的结构设计和优化尤为重要。

通过采用合理的杆型和结构参数,能够提高电力传输效率,减少输电损耗。

2. 弯曲地段杆塔设计:在输电线路经过弯曲地段时,杆塔的转角设计和优化十分关键。

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开孔设计能提高杆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线路的弯曲损耗。

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发布版)

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发布版)

Q/ZD 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技术标准Q/ZDJ04—1999 —————————————————————————————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2000-02-14发布2000-02-14实施————————————————————————————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布前言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是电力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

为满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对电能的需求,指导和规范我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使之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电力部DL/J599-1996《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GB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等技术文件的规定,及我省城市配电网现状,特编制浙江省电力公司技术标准《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作为当地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

各市(地)应以本标准制订或修订适合本地区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实施细则。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发输电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杭州市电力局起草。

参与本标准研讨的单位有浙江省电力公司有关部室、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杭州市电力局、宁波电业局、温州电业局、嘉兴电力局、绍兴电力局、金华电业局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姚鹤翀、林元绩、马益民、毛秀钢、史兴华。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负责解释。

Q/ZDJ04-1999目次前言1 范围 (4)2 引用标准 (4)3 总则 (5)4 中压配电网 (6)5 小区公用变电所 (11)6 低压配电网 (12)7 对用户供电的有关规定 (14)8 路灯供电 (16)9 配电管理系统和配网自动化 (17)附录A(标准的附录) (19)附录B(标准的附图) (25)附录C(提示的附录) (29)编制说明 (30)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技术标准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Q/ZDJ04—1999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enhancement of urban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 of ZHEJIANG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适用于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

输电线路工程规范要求及其应用

输电线路工程规范要求及其应用

输电线路工程规范要求及其应用输电线路工程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障电能高效传输的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规范要求的制定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输电线路工程规范要求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输电线路工程规范要求1.设计要求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线路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设计应考虑线路承载能力、导线选型、杆塔布置、绝缘子选择等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计算与验证。

2.施工要求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

3.材料要求输电线路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绝缘和抗腐蚀性能。

导线、绝缘子、杆塔等关键材料应经过质检合格,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装和使用。

4.检测要求输电线路工程的检测应包括施工前、施工中和竣工后的多个环节。

检测内容包括线路的电气性能、接地电阻、绝缘电阻、杆塔垂直度等指标的检测,以确保线路符合规范要求并具备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输电线路工程规范应用1.保证线路安全运行严格遵守输电线路工程规范要求,可以确保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预防事故的发生。

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措施,能有效减少线路的故障率和停运时间,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2.提高工程质量规范要求可以统一施工标准和流程,确保工程质量的高标准。

材料的合理选择和安装使用,能够提高线路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降低维护成本。

3.促进行业发展遵守规范要求可以促进输电线路工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推动行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规范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效率,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损耗,推动输电线路工程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

4.提升社会效益符合规范要求的输电线路工程,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供应能力和稳定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能的需求。

规范的应用也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输电线路杆塔通用设计深化应用技术原则()1、设计原则铁塔的设计和结构计算遵循以下原则:(1) 铁塔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2) 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按30年考虑;(3) 四回路铁塔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取,其它塔型取。

(4) 满足适用于电力送电线路工程项目的法令、法规、标准、规程、规范、规定等的最新有效版本。

主要标准如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输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DL/T 5442-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12)《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440-2009)(5) 本次深化应用对国网通用设计的220kV角钢塔进行全面校核,形成计算书、计算数据、单线图、加工图和汇总表等成果。

(6) 本次深化应用对国网通用设计的110kV角钢塔和钢管杆进行全面校核,修改不满足浙江省内使用要求的地线保护角,增加全方位塔型,同时调整杆塔呼高弥补呼高不足的问题,形成计算书、计算数据、单线图、加工图和汇总表等成果。

(7) 杆塔校核应按附件一要求进行。

2、气象条件本次通用设计各子模块中的其他气象要素组合,应根据各子模块的基本风速和覆冰厚度,结合浙江省典型气象区参数进行确定。

最低气温取-10℃,安装温度取-5℃,大风气温取15℃。

考虑初伸长导线降温-15℃,地线-10℃。

塔型规划设计需考虑的四个工况:外过电压(雷电工况)、内过电压(操作工况)、工频电压(大风工况)、带电作业。

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的风速按《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中的详细规定进行取值,其他工况的风速不必按导线高度进行折算,按该规范中规定取值即可。

跨越塔的雷电过电压风速与相应Ⅰ~Ⅳ型直线塔的雷电过电压风速取一致。

3、导线和地线110~220kV导线安全系数取,年平均运行张力25%,其中110kV钢管杆导线安全系数取8;110kV窄基塔导线安全系数取。

计算地线荷载时,按导电率为20选取地线参数;计算地线支架高度、校核导地线间隙时,按导电率为40选取地线参数。

地线安全系数、年平均运行张力百分数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不同的覆冰厚度、导地线配合、荷载计算等具体条件确定,但地线安全系数应大于导线安全系数。

仅在覆冰工况地线支架强度计算时,考虑地线覆冰较导线增加5mm覆冰设计,断线工况不考虑增加5mm覆冰。

地线按安全系数法计算荷载,JLB20A-150安全系数取、JLB20A-120安全系数取、JLB20A-100安全系数取。

110kV钢管杆地线安全系数取,窄基钢管塔地线安全系数取。

同时,为提高通用设计的适用性,本次通用设计的地线设计按照两根地线一侧架设OPGW光缆、一侧架设地线考虑,OPGW侧荷载同另一侧地线荷载。

导线技术参数及机械特性地线技术参数及机械特性4、电气部分(1)绝缘配合绝缘配置的污区按2.8cm/kV设计,建议2.8cm/kV及以下可以采用玻璃或瓷质绝缘子,2.8cm/kV以上采用合成绝缘子。

防雷要求的绝缘子片数,应综合下述因素进行片数取值。

a)按照《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片数;b)为保持高塔的耐雷性能,全高超过40m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10m,应比表7.0.2增加1片相当于高度为146mm的绝缘子。

c)按污区配置绝缘,采用不同的绝缘子型式,在2.8cm/kV污区条件下所采用的片数如下(耐污玻璃绝缘子有效爬电系数取,其余取)根据《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6.0.9 在易发生严重覆冰地区,宜采取增加绝缘子串长和采用V型串、八字串。

(2)铁塔相邻导、地线间和垂直排列的上下导线之间的水平偏移应满足规范要求。

水平偏移取值(m)为了减小到转角因素对偏移值的影响,新规划设计塔型,Ⅲ型(40-60°)转角塔偏移值较上表增加,Ⅳ型(60-90°)转角塔偏移值较上表增加。

重冰区杆塔导地线偏移按照规范取值。

(3)设计塔头时,双分裂子导线应兼顾水平排列和垂直排列方式。

110kV双分裂导线子导线间距400mm,220kV双分裂导线子导线间距600mm。

(4)导线垂直排列时,相邻导线间最小垂直线间距离不小于水平线间距离计算值的75%。

双回路不同回路的不同相导线间的最小水平(或垂直)距离应较水平线间距离(或垂直)间距计算值大。

(5)转角塔内、外侧跳线串安装原则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文件(浙电运检【2012】1322号):关于加强电网设备抵御台风能力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对处于风速达到31m/s及以上地区的110千伏、220千伏线路,耐张塔无论内角外角侧,均应安装固定式防风偏绝缘子。

对31m/s及以上风区大转角塔内侧横担可能有所影响,需校核横担长度,必要时设置跳线支架。

(6)串长取值110kV铁塔:校核的塔型I、II、K型直线塔串长,III型直线塔;新规划设计建议I、II、K型直线塔串长,III型直线塔。

耐张串串长:对2×300分裂导线取,对单导线取。

跳线串:固定式防风偏跳串串长,直跳跳线弧垂,单跳串跳线弧垂,双跳串跳线弧垂。

220kV铁塔:直线串长。

V串夹角取值,(大风工况摇摆角-7度)x2。

耐张串串长:。

跳线串:固定式防风偏跳串串长,直跳跳线弧垂,单跳串跳线弧垂,双跳串跳线弧垂。

(7)间隙圆电气间隙圆应计算工频电压(大风)、内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外过电压(雷电过电压)、带电作业四种工况。

绘制间隙圆图时,绝缘子串长度按实计算,选用重量较轻的合成绝缘子计算各工况下的摇摆角,并按下导线和导线侧的均压环分别检查塔头的电气间隙。

计算直线塔悬垂串风偏角时,除跨越塔外,各塔型均以下导线为基准高度(110~330kV下导线平均高度取15m,跨越塔的下导线基准高度取40m),由此分别推算下、中、上导线高空风压系数。

在铁塔塔头设计中绝缘子串风偏计算时,风压不均匀系数α当基本风速≥27 m/s时,取,当20≤基本风速<27 m/s时取,当基本风速<20 m/s 时取。

在具体工程校验杆塔电气间隙时风压不均匀系数α随水平档距变化取值。

计算悬垂绝缘子串风偏角时,采用复合绝缘子计算。

计算跳线串风偏角时,按倍风速计算风荷载,跳线串考虑采用防风偏合成绝缘子,大风时风偏角取15°,雷电过电压、带电作业风偏角取5°。

绘制铁塔间隙圆图时,应考虑塔头宽度的影响,在子导线的下导线处增加垂直下偏量和水平偏移量,然后在此基础上绘制间隙圆。

110kV平地塔型,下偏量取200mm,水平偏移量取150mm;山地塔型,下偏量取300mm,水平偏移量取200mm。

220kV平地塔型,下偏量取300mm,水平偏移量取200mm;山地塔型,下偏量取600mm,水平偏移量取300mm。

杆塔复核时,按新间隙圆进行校核,但对不满足要求的杆塔塔头尽量不做修改,而是提出其使用限制条件。

220kV,导线对横担的间隙裕度取200mm;导线对塔身的间隙有脚钉处取300mm,其余部位取200mm。

110kV,导线对横担的间隙裕度取150mm;导线对塔身的间隙有脚钉处取250mm,其余部位取150mm。

(8)地线保护角按满足浙江地区使用要求进行修改,110~220kV单回路导线防雷保护角不大于10度,双回路导线防雷保护角不大于零度。

5、联塔金具统一联塔金具应结合国网通用金具串的连接方式。

110kV单导线1x300的联塔金具如下表110kV导线2x300的联塔金具如下表220kV导线2x400联塔金具如下表220kV导线2x630联塔金具如下表6、杆塔规划主要针对新增的110kV轻冰区塔型。

考虑到山地使用,适当增加使用档距,同时解决转角塔呼高不足的问题。

校核原塔则按原规划设计条件校验。

(1)直线塔:采用“三塔+跨越塔”即“3+1”系列,采用全方位长短腿型式。

跨越塔按相应模块的II型塔的设计条件规划,呼高应与II型塔呼高衔接,避免漏档和重复。

(2)耐张塔:划分为0~20、20~40、40~60、60~90四个角度系列,最大呼高30m。

(3)终端塔:单独设计终端塔,按0~40、40~90两个角度系列,最大呼高30m。

轻冰区双回路塔型规划表注:耐张塔导线层高根据极限档距,按“耐张塔-耐张塔”推算中冰区双回路塔型规划表注:耐张塔导线层高根据极限档距,按“耐张塔-耐张塔”推算四回路塔型规划表注:耐张塔导线层高根据极限档距,按“耐张塔-耐张塔”推算110kV重冰区模块系列杆塔规划使用条件表注:全方位塔长短腿极差,呼高按一档。

7、铁塔结构布置(1)为了增加铁塔顺线路的刚度,所有铁塔采用方形断面。

(2)为了确保铁塔的抗扭刚度,隔面设置按不大于5倍平均宽和4个主材节间分段。

(3)塔腿主材与斜材的夹角不得小于18°,宜控制在20°以上。

(4)横担末端夹角不得小于15°。

8、荷载计算主要是对一些参数取值进行统一,避免不同设计人员取值偏差过大。

110kV具体软件计算按附件二中的截图。

(1)直线塔计算各工况张力代表档距按水平档距数值取。

校验时,耐张塔计算各工况张力代表档距按200/450计算,新设计塔型(使用档距加大),耐张塔计算各工况张力代表档距按200/550计算。

(2)直线塔导线风荷载计算时,按导线的平均高度计算风压高度系数。

110kV铁塔按以下原则计算导线弧垂:I型350m,II型400m,III型450m。

220kV铁塔按以下原则计算导线弧垂:I型350m,II型400m,III型500m。

(3)直线塔水平荷载前后侧按4:6分配,;110kV垂直荷载按3:7分配,220kV垂直荷载按4:6分配。

(4)耐张塔水平荷载前后侧按3:7分配,垂直荷载按2:8分配;考虑一侧上拔一侧下压时,水平荷载前后侧按4:6分配,上拔侧垂直荷载按设计垂直荷载的50%,下压侧垂直荷载按设计垂直荷载的80%。

(5)终端塔计算时,建议除了计算正常的终端工况外,另外将相应转角范围的转角塔荷载一并导入,如0~40度终端,除了可以当作0~40度终端塔外,还可以当作0~40度转角使用。

考虑上拔情况,50%负垂直档距。

(6)杆塔均应考虑分期架设工况。

(7)增加新规范中转角塔45度斜向风吹工况和埃菲尔效应验算。

9、满应力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主要事项(1)铁塔风振系数za)塔型全高≤60m:铁塔全高(m)30405060zb)60m<塔型全高≤100m:杆塔风振系数βZ横担、地线支架横担、地线支架≤60m,取60<横担、地线支架≤100m,取身段高m102030405060708090100βZ计算基础作用力的杆塔风振系数βZ横担、地线支架横担、地线支架≤60m,取60<横担、地线支架≤100m,取身段高m102030405060708090100βZ②基础的z取对杆塔效应的50%,即z基础=(z杆塔-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