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及练习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过关知识点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如跷跷板)【注意】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是它一定是硬棒。

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注意】支点一定在杠杆上,而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到作用点的距离。

(认真区别作用线与作用点)0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是直的B.使用杠杆时可以省力同时又省距离C.动力臂一定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动力臂不仅与动力作用点的位置有关,而且还跟动力的方向有关3.力臂的画法一定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从点(支点)向线(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力臂,并表上相应的符号(l1或l2)。

如下图:一定点二画线三引垂线02如图甲所示,用钢丝钳剪铁丝时,钢丝钳可以看成是两个杠杆的组合,其中一个杠杆如图乙所示。

请在图乙中:(1)画出动力F1的力臂;(2)从A、B两点中选择更省力的位置,在该点处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

4.杠杆的平衡条件含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缓慢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F1l1=F2l2)0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小华利用杠杆、细线、钩码等器材进行探究:(1)调节杠杆平衡时,根据生活经验,需要保持杠杆在位置平衡。

从实验的角度来讲,杠杆在这个位置平衡是为了方便读取。

(2)如图所示在杠杆左侧的A点挂上两个钩码,为了使杠杆保持平衡,在杠杆的右侧挂钩码时,是先确定细线位置再挂钩码还是先挂钩码再确定细线位置?。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总结例题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ls内将重为10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0.2m,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4N,不计绳重和滑轮轴间的摩擦。

在上述过程中,下列物理量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动滑轮的重量为1NB.总功功率为2WC.额外功为0.4J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答案:CA.由公式F=1n(G物+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为G 动=nF−G物=3×4N−10N=2N故A错误;B.拉力F移动的距离s为s=nℎ=3×0.2m=0.6m 则总功功率为P=W总t=Fst=4N×0.6m1s=2.4W故B错误;C.总功与有用功分别为W总=Fs=4N×0.6m=2.4JW有用=Gℎ=10N×0.2m=2J 则额外功为W额=W总-W有用=2.4J−2J=0.4J故C正确;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用W总×100%=2J2.4J×100%=83.3%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起瓶器D.钢丝钳答案:B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C.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甲装置中,空吊篮A重25N,B处绳子承受的拉力足够大,C处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

小壮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A上升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

忽略绳重、摩擦、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15NB.在1~2s内克服滑轮重做的额外功为30JC.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160N重的货物D.此装置运载货物最高机械效率为92.5%答案:DA.由图可知,在1~2s内吊篮匀速上升,此时拉力为20N,该滑轮组n=2,则忽略绳重、摩擦、空气阻力,动滑轮的重力G=nF1−G A=2×20N-25N=15N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1~2s内克服滑轮重做的额外功W额=G动ℎ=G动vt=15N×2m/s×1s=30J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C处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当拉力最大时,运载货物的重力最大G 大=nF大-G动-G A=2×100N-15N-25N=160N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运载货物的重力最大时,机械效率最高,此装置运载货物最高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G大ℎ(G大+G吊篮+G动)ℎ×100%=160N160N大+25N+15N×100%=80%故D错误,符合题意。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一、杠杆1. 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由杠杆臂和支点组成。

杠杆的原理是利用力臂和力的关系达到放大力或改变力方向的目的。

2. 示例题一小明想用杠杆将重物抬起,该如何选择杠杆的支点位置,才能使得抬起重物所需的力最小?解析:根据杠杆原理,力矩是力乘以力臂的乘积。

在这个例子中,重物是给定的,所以它的重力也是给定的。

为了使得所需的力最小,就要使得力矩最大,即力臂最大。

所以,应该选择离重物较远的位置作为杠杆的支点。

3. 示例题二小明用杠杆将一根木棍推倒,她知道杠杆的支点在离杆的一端较远的位置,她时刻可以保持施加在木棍上的力的大小不变。

此时,如果小明想要推倒木棍所需的力最小,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杠杆?解析:在这个例子中,木棍的重力是给定的,所以施加在木棍上的力必须大于等于木棍的重力才能推倒木棍。

根据力矩的定义,当重力距离支点的力臂较大,推倒木棍所需的力较小,所以应该选择一个力臂较大的杠杆。

二、滑轮1. 原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用来改变力的方向或者减小施加力的大小。

滑轮由轮筋和轮轴组成,力可以通过绳子或链条传递给滑轮。

2. 示例题一小明用一个滑轮将一根绳子分成两端,他发现当他用一定力拉动一段绳子时,另一段绳子的张力和他施加的力相等。

这是为什么?解析:根据滑轮的原理,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改变力的大小。

所以,当小明用一定力拉动一段绳子时,另一段绳子的张力与他施加的力相等。

3. 示例题二小明用一个滑轮组来举起一台重物,他发现当他施加一定力向下拉动一段绳子时,重物向上移动的距离是小明下拉的距离的一半。

这是为什么?解析:根据滑轮的原理,力可以通过滑轮传递给重物。

在这个例子中,小明施加的力向下拉动绳子,重物受到向上的力使得它向上移动。

重物向上移动的距离取决于绳子的长度,而绳子的长度是小明下拉的距离的两倍。

所以,重物向上移动的距离是小明下拉的距离的一半。

三、斜面1. 原理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其原理是利用斜面的倾斜角度来减小施加力的大小或者改变力的方向。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提高练习复习精华篇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提高练习复习精华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简单机械复习一、知识回顾:3.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公式:总有W W =η理解: 1.W 有:与工作目的相关的功2.W 总:动力所做的功3.机械效率总小于1,且无单位,结果使用百分数表示 三类常考机械效率问题: 1.斜面:FsGhW W ==总有η 2.滑轮组竖直起吊物体:nF G W W ==总有η 3.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nFf W W ==总有η 注意:1、 做功:W=Fs 正确理解物理学中“功”的意义(做功的必要条件,三种不做功的情况)2、知道功的原理是一切机械都遵守的普遍规律。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功的原理是对所有机械都普遍适用的原理。

(理想情况:所有方式做功均相等,实际用机械做功都比直接做功多)3、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1)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性能优劣的主要标志之一,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就越高,机械的性能就越好。

(2)在计算机械效率时,要注意各物理量名称所表示的意义。

(3)因为有用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4. 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P=W/t=Fv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跟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并由它们的比值决定。

5. 注意机械效率跟功率的区别机械效率和功率是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功率大的机器不一定效率高。

经典例题讲解例题一:杠杆作图1.用图所示的杠杆提起重物.O是杠杆的支点,在A点用力,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G表示.例题二:杠杆平衡原理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停在如图18-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向 (填“左”或“右”)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

在杠杆上挂2N的重物,如图18一乙所示,杠杆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N。

若将所挂的重物往左移1格,杠杆重新平衡后,弹簧称的示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保持如图不变,现将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则其示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例题三:定滑轮动滑轮作图1、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下图中画出拉力F=G/3的绳子的绕法。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及练习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及练习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一、杠杆一、杠杆(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五要素:五要素物理含义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动力臂从支点O 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O 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3.要点透析(1)杠杆的支点一定要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他位置;(2)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不论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跟杠杆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3)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4)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5)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它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6)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如果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7)力臂的表示与画法: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8)力臂的三种表示:根据个人习惯而定【例1】下列关于杠杆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杠杆一定要有支点C.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

2.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cm动力×动力臂N·cm阻力F2/N阻力臂l2/cm阻力×阻力臂N·cm1 0.5 20 10 1.0 10 102 1.5 20 30 1.0 30 303 2.0 20 40 4.0 10 40探究归纳:只有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才平衡。

动力= 阻力臂3.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阻力动力臂;公式表F l= F l F1 = l2示为: 1 1 2 2,即F2l1.应用公式时单位要统一。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考点精题训练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考点精题训练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考点精题训练单选题1、物理学中把机械对重物施加的力与人对机械施加的力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益MA,用于比较不同机械的省力程度,现用图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描述滑轮组的机械效益MA与物体重力G、机械效率η与机械效益MA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2、如图,用40N的拉力,在10s内将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升3m,则该滑轮组()A.绳端移动的距离为6mB.有用功为120J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6WD.机械效率为80%3、在图中,物体A的重力为G,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人对绳的拉力F的大小等于()A.0.5G B.2G C.0.5f D.2f4、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B.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越大C.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5、用一个动滑轮在8s内将一重为3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2m,拉力为200N。

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和拉力的功率分别是()A.66.7%,50WB.66.7%,100WC.75%,50WD.75%,100W6、如图所示,勤劳的工人借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A.省力,同时可以省功B.省力,但降低了做功效率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7、如图所示,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是一个杠杆。

能正确表示其支点O、动力F1和阻力F2的是()A.B.C.D.8、如图所示为一衣帽架,往该衣帽架上不同位置挂同一较重的背包,衣帽架最有可能会倾倒的是()A.B.C.D.9、如图所示长为2m的斜面,小明同学用500N的沿斜面的推力将重为700N的物体缓慢推至斜面的顶端。

则斜面对物体的摩擦阻力最接近于()A.100NB.150NC.200ND.500N10、如图所示的各种工具,正常使用时省力的是()A.定滑轮B.动滑轮C.筷子D.船桨11、空吊篮A重25N,绳子承受最大拉力100N。

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一些简单机械知识点:
1. 机械的定义:机械是利用物理原理和物体的运动变化来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
点的装置。

2. 简单机械的种类:包括杠杆、轮轴、滑轮、斜面、螺旋线等。

3. 杠杆的原理:杠杆是一种呈杆状的物体,可以围绕一个支点进行旋转。

杠杆的力矩
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4. 杠杆的分类:根据支点的位置和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杠杆可以分为一级杠杆、二级
杠杆和三级杠杆。

5. 轮轴的原理:轮轴由一个固定在轴上的轮和轴组成,通过旋转轮的方式使力传递到
轴上。

轮轴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6. 滑轮的原理:滑轮是一种带有凹槽的圆盘,可以将一个力改变为与原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另一力。

7. 斜面的原理:斜面是一种倾斜的平面,可以减小物体受重力的影响。

斜面可以减小
物体所需的力量,但增加了力所需的距离。

8. 螺旋线的原理:螺旋线是通过围绕轴旋转的带有斜线的曲线。

螺旋线可以将沿轴方
向的力转化为与轴垂直方向的力。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下册中的一些简单机械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二物理下册期末简单的机械的复习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下册期末简单的机械的复习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下册期末简单的机械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下册期末简单的机械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杠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即硬物体(不一定是棒)、受力(动力和阻力)和转动(绕固定点)。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甚至是任意形状的,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且是硬物体,都可称为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二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4、应用:三种杠杆: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L I L2,F1 F2)省力、费距离撬棒、锄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L1 F2)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镊子、船桨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L1=L2,F1=F2)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2、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3、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杠杆—、杠杆 (一)杠杆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彳 杆。

2. 杠杆五要素:3. 要点透析(1) 杠杆的支点一定要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 在杠杆的其他位置;(2) 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不论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 受力物体,跟杠杆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3) 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五要素 物理含义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 O'表示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 F l ”表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 F 2 ”表示 动力 臂 从支点0到动力F i 作用线的距离,用“ 1 1”表示阻力 臂从支点0到阻力F 2作用线的距离,用“ 1 2”表示(4)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5)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它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6)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如果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7)力臂的表示与画法: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8)力臂的三种表示:根据个人习惯而定【例1】下列关于杠杆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 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 .杠杆一定要有支点C.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D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 杠杆平衡: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2.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动动力动力x动力阻阻力阻力x阻力验力臂臂力臂臂序F i l i N-F2l 2N-探究归纳:只有动力X 动力臂 =阻力X 阻力臂,杠杆才平 衡。

3. 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动力X 动力臂 =阻力X 阻力臂,公式时单位要统一。

M 丄I I川【例2】图2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杠杆占在图示位置平衡,在A 处钩码应挂A. 6个 B . 3个 C . 2个 D . 1个【例3】二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如图所示,甲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 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 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乙图中水桶B 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 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B. 乙图中水桶B 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B 往前移动一点距离C. 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力阻力阻力臂. 动力臂.公式表示为:动一点距离D. 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三)生活中的杠杆杠杆类型力臂关系平衡时力的关系优缺点应用省力杠杆l 1>1 2F i<F2省力,费距离撬棍、瓶起子等费力杠杆l 1<1 2F i>F2省距离,费力镊子、钓鱼竿等等臂杠杆l 12F l2不省力,不省距离天平,定滑轮等【例】一直杆可绕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且作用于中点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这个过程中这个直杆A.始终是省力杠杆移动一点距离.始终是费力杠杆C.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D .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四)、总结归纳1. 知识要点归纳A.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B.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二阻力X阻力臂或F1L12L2C. 杠杆的应用V F2 省力费距离;省力杠杆:Li> L2 F 1费力杠杆:L i V L2 F i> F2 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 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2. 做题方法技巧正确理解力臂概念是学好杠杆的基础,要正确理解力臂,需明确力的作用点和作用线,力的作用点一般是指动力或阻力的施力物体与杠杆的接触点,作用在杠杆上;力的作用线是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线。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是点到线的距离,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练习:1、杠杆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_________________ 转动的_________ 叫杠杆。

2、杠杆五要素:支点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力是__________ 杠杆转动的力;阻力是_____________ 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 _________________ 到的距离;阻力臂是—_________ 到 ___________________ 的距离。

3、杠杆平衡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杠杆其特点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5、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 __________ 转动的叫杠杆。

6、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阻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_________ 到______________ 的距离;阻力臂():是_________ 到_____________ 的距离。

7、画出下面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简记: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温馨提示:不论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某同学得到一组实验数据“F 1 = 2N,L i = 3, F2= 3N, L2=2”,由此他归纳得出杠杆平衡条件为:F ii=F22,请问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10、A.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

B. 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

C. 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

11、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当跷跷板处于平衡时( )A 、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B 、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相等C 轻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 D、重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12、在用扳手拧生锈的螺母时,工人师傅在扳手柄上套一节铁管, 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拧下螺母,这样做的物理原理是: ( )A 、减小阻力BC 增大动力臂以增大动力 小动力 13、 铡刀铡草时的示意图,请画出动力 14、 如图所示,F 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 请画出动力F 1的力臂L 1 15、如图所示,0是杠杆的支点,在图中画出动力 F 1的力臂16、如图所示,100N 的均匀木棒在细绳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请在图中画出木棒所受拉力的力臂 L 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增大动力 D 、增大动力臂减 F 的力臂(用L 表示)。

A 点处的动力,0为支点。

第13题 第14题17、如图所示,当支架上刻度相等的杠杆处于 静止状态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29.4牛,则每个 钩码的重是。

若把弹簧秤移至 D 处竖直向上拉杠 杆,使杠杆重新平衡。

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牛。

ABCD E F1 1 1 1 1|| 1 T1 11111第15题二、滑轮(一)定滑轮和动滑轮1.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滑轮的实质是变形的杠杆)2. 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定滑轮。

3. 动滑轮: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这样的滑 轮叫做动滑轮。

4.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2)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支嘉力点董蛊 .... ▲ ........垂点支点5. 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几种情况(图中物体全部匀速运动)定滑轮 力点【例5】如图所示,滑轮上挂一重10N的物体A,当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向上匀速上升时,滑轮的速度为重物A上升时速度A=一的 ____ ,力F应为__N (滑轮和绳重及摩擦力均不计)。

(二)滑轮组1. 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而成的,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效果。

2. 滑轮组省力情况的确定方法:在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受到的重力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股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如图所示高度,【例6】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意重物G均匀提高hc D1 .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方向盘、水龙头等)轮轴的公式: 或一一轮轴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但费了距离。

2.斜面:斜面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却费距离。

理想情况下斜面公式:斜面长(I )是斜面高(h)的几倍,所用的拉力F就是物重G的几分之一。

【例7】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工人师傅小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甲、乙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B. 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C. 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D. 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练习:(1 )、定滑轮是指________________ 固定不动的滑轮,使用定滑轮省力,但可以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滑轮是指__ 随一起运动的滑轮,使用动滑轮可省________________ 力,但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轮组由____ 和组成,使用滑轮组既可以 __________ ,又能 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省力的机械还有:第3节机械效率1、 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提升重物)= W 、一Wfe = nW 总 斜面:W 有用 =2、 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fe = W 总一 W 有用=G 动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 组) 斜面:W 额=3、 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 、= W 有用+ W 额==W 有用n4、 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式:=W 有用定滑轮:W fe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 60建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6、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