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简单机械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共6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共68张PPT)

l2/m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l1 F2 l2
3.练习
l1=3l2,F1是F2的___倍。 F1:F2=2:5,l1:l2=____。 l1:l2=4:3,F2=60 N,F1=___。 F1=15 N,F2=75 N,l1=15 cm,l2=___。
三、生活中的杠杆:
② 图示杠杆的力臂
例:画出图中力F对 支点O的力臂l 。
l
O
F
例 一块截面积为矩形ABCD的均匀金属块重 2 000 N,它的长宽之比为4:3,将它置于水平地 面上如图所示,若在A点用力F抬起金属块的一
端,则力F至少为 800 N。
A
B
l1
D
l2 C
G
F l1 G l2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② 获取实验数据; ③ 归纳结论。
A.启瓶器 B.切纸铡刀 C.食品夹 D.羊角锤
2.小阳同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 他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发现左端向下倾斜。 (1)若使杠杆在 水平 位置平衡,需把平衡螺母向
右 端调节。 (2)如果在杠杆的A处挂三个相同的钩码,则在B 处要挂 2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才能重新位置平衡。 (3)若在C处挂6 N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作用在B 点,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最小拉力的方向应 该竖直向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N 。
(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 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4)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 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 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次数
1 2 3 4 5 6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 定滑轮和动滑轮1.【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2山东济南高新二模)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图所示的方法安装滑轮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

他安装的是( )A.动滑轮,能省力B.动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C.定滑轮,能省力D.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2.【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湖南临湘期中)如图所示,物体A 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 N,若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摩擦力均不计,那么物体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以及2 s内F的功率分别为( )A.16 N 16 WB.16 N 32 WC.8 N 16 WD.8 N 32 W3.(2022安徽霍邱期中)如图所示,升国旗用的旗杆顶上安装的是滑轮,此滑轮的好处是。

4.(2022广西宁明期中)研究滑轮的特点。

(1)图甲是滑轮,使用此滑轮分别用不同方向的拉力F1、F2、F3匀速提升重物(如图丙),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2)想要探究使用滑轮能否省距离,应当分别测量利用两个滑轮把物体匀速提升时,物体的移动距离h和手移动的距离s,发现使用图甲滑轮时,s h;使用图乙滑轮时s h(填“<”、“>”或“=”)。

知识点2 滑轮组5.(2022广东乐昌一模)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如图所示滑轮组下面,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放手后( )A.A、B均静止B.无法确定A、B的运动情况C.A上升D.A下降6.【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黑龙江道外模拟二)A中的杠杆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C、D中的物体被匀速吊起,所有物体重力均为G,不计动滑轮重力、绳重和一切摩擦,则所用拉力F最小的是( )7.【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河南三门峡二模)“由物及理,思维建模”。

如图所示,这是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相当于(填简单机械名称);人们借助这种装置的主要目的是(选填“省力”“省距离”或“省功”);若某同学所用的拉力为300 N,不计摩擦和装置的自重,则摩托车的质量为kg。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1-12章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1-12章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3、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二、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W3、定义公式:P=t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W的单位:焦(J),时间t的单位:秒(s),功率P的单位:瓦(W)。

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它们间的换算关系是:1kW=103W5、推导公式:P =Fυ公式中P表示功率,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υ表示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运动的速度。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率P的单位:瓦(W),力F的单位:牛(N),速度υ的单位:米/秒(m/s)。

三、动能和势能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2、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②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3、重力势能①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②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高度相同的物体,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四、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用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们匀速提起货物,在绳自由端施加竖直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物重分别为G甲和G乙,物体被提升高度分别为h甲、h乙,不计绳重及摩擦,则()A.若F甲=F乙且G甲=G乙,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B.若F甲=F乙且h甲=h乙,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C.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D.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答案:DA.甲、乙图绳子的有效段数(n)分别为3、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甲=W有甲W总甲=G甲ℎF甲×s甲=G甲ℎF甲×3ℎ=G甲3F甲①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乙=W有乙W总乙=G乙ℎF乙×s乙=G乙ℎF乙×2ℎ=G乙2F乙②若F甲=F乙且G甲=G乙,乙的机械效率大于甲的机械效率,故A不符合题意;B.由①②知,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高度无关,若F甲=F乙,根据①②,因不知G甲与G乙的大小关系,故无法确定甲、乙机械效率大小,故B不符合题意;C.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因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故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GℎGℎ+G动ℎ=GG+G动③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可知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甲、乙图绳子的有效段数(n)分别为3、2。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G+G动n则提升物体的重力为G=nF-G动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可知,甲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较大,根据③式有η=GG+G动=11+G动G故可知甲的机械效率比乙高,故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各种工具,正常使用时省力的是()A.定滑轮B.动滑轮C.筷子D.船桨答案:BA.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故A不符合题意;B.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若不计轮重和摩擦,可以省一半的力,故B符合题意;C.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船桨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汇总大全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汇总大全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汇总大全单选题1、如图所示,小华用滑轮组水平向左匀速拉动A物体,A物体5s内移动了100cm,且A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2N,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拉力F大小为4N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WD.拉力F在5s内对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3J答案:AB.动滑轮上有三段绳子,则n=3,5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ns物=3×100×10-2m=3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 绳=s绳t=3m5s=0.6m/s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AC.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有用功W有=fs物=12N×100×10-2m=12J拉力做的总功W总=W有η=12J80%=15J拉力F大小F=W总s绳=15J3m=5N拉力F做功的功率P=W总t=15J5s=3W故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拉力F在5s内对滑轮组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15J-12J=3J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图是小华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农耕“春稻谷”的示意图。

小华若要更省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支点不动,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B.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杆上的位置不动C.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D.将支点远离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由题知,阻力F2大小不变,若要更省力,即减小F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可知,可以增大l1或减小l2或同时增大l1和减小l2。

A.支点不动,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减小了l1,l2不变,F1将增大,故A错误;B.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杆上的位置不动,l1减小,同时l2增大,F1将增大,故B错误;C.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l1减小,l2增大,F1将增大,故C错误;D.将支点远离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减小l2同时增大l1,F1将减小,故D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3.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物理实验室中,我们使用的天平就是等臂杠杆。
托盘天平
物理天平
定滑轮
三类杠杆的对比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概 动力臂大于阻 动力臂小于 动力臂等于阻 念 力臂的杠杆 阻力臂的杠 力臂的杠杆

特 省了力, 费了力, 不省力也不
点 但费了距离 但省了距 费力
也称作___杠__杆__原__理_______.
(三)生活中的杠杆
1、省力杠杆
F1
O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F2
由 F1l1=F2l2 ∵l1>l2 ∴F1< F2
这是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的特点
F1 B’
A’
O
Ah
S=4h hB F1
由 F1l1=F2l2 ∵l1>l2 ∴F1< F2
这是省力杠杆
F2 F2
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 (转动效果)相反
阻力作用线
支点到阻 力作用线 的距离
L2阻力臂 O支点
杠杆绕着转 动的固定点
F1动力
使杠杆转 动的力
F2阻力 阻碍杠杆 转动的力
L1动力臂 支点到动 力作用线 的距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力作用线
画力臂
l1
O
l2
F2
F1
请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力臂的作图要点:
(1)找到力的作用
提问:总结上面图中杠杆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1 . 硬棒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
归 纳
2 . 绕固定点转动 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 结
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 论
3. 有力作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人教版)第一节杠杆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如果有一天,你和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

小朋友想跟你一起跷跷板,但他的体重比你的体重小得多,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他能够和你一起玩跷跷板吗?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学生自学教材第76页至第79页,完成学生用书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杠杆仔细观察如下所示的几幅图,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教师点拨】(1)如图所示的撬棒、跷跷板、抽水机的手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根硬棒,在__力的作用__下能绕着固定点__转动__,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为了了解杠杆的作用,我们先对照图来熟悉几个名词。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图中的__O__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图中的__F__;有时也用符号F1(或F动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图中的__G__;有时也用符号F2(或F阻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用__l1__表示;有时也用符号l动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用__l2__表示。

有时也用符号l阻表示。

(3)通常我们把杠杆的__支点__、__动力__、__阻力__、__动力臂__和__阻力臂__称作为杠杆的五要素。

2.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阅读】课本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的课文。

【学生思考讨论】步骤1,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步骤2,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教师点拨】(1)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

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如右图所示)。

(2)对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将实验数据填到表格中,对它们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__动力臂__=阻力×__阻力臂__(或写作F1l1=F2l2)。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过关练(含答案)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过关练(含答案)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过关练一、单选题1.骑自行车是一种时尚、环保的运动,深受人们的青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自行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行车的车把是一个费力杠杆 B .自行车的尾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C .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自行车的坐垫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压强2.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 核桃夹子B .托盘天平C . 筷子D . 食品夹3.如图所示,用力打开夹子过程中,标注的夹子支点、动力、阻力正确的是( )A .B .C .D .4.码头上的工作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一桶淡水从地面转移到船上(杠杆始终保持水平)。

挂在A 端的的桶重100N ,内部底面积为2600cm ,桶内装有800N 的水,水深1m 。

重600N 的工作人员用绳子竖直拉住B 端,工作人员的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2300cm ,:1:3OA OB =。

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331.010kg m ρ=⨯水,g 取10N kg )A .水对桶底的压强为41.010Pa ⨯B .水对桶底的压力为600NC .人对地面的压力为375ND .人对地面的压强为41.010Pa ⨯5.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A.B.C.D.6.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如图所示,若不计绳、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当物体以0.1m/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分别为( )A.30 N0.1 m/s B.30 N0.2 m/ sC.60 N0.2 m/s D.150 N0.1 m/s7.小红用滑轮组将重力为1.5 N的物体匀速提升10 cm的过程中,绳子拉力为1.0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 cm,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A.50 % B.60 % C.70 % D.80 %8.杆秤是中国独立发明的,是人类历史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衡器,小明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了一个杠杆,如图所示,他发现杆秤实质是杠杆,在称量范围内,不同物体总会被小小秤砣在秤杆上某个位置找到平衡点,并读出物体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根据支点位置确定力的方向(支点在中间二力同向,支点 在一端,二力反向),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作最长力臂垂 线即可得出最小力。
·新课标
例、如图 14-4 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 A 点分别作
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C )
A.F1
B.F2
C.F3
D.F4
图 14-4
[解析]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L1=GL2,GL2 是定值,所以 L1 越大,F 就越小。L1 的值最大等于 OA,但 F1 的方向会使杠杆转动, 不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___1___个格,可使杠杆平衡;若在不移动钩码位置的前提条件下, 采用两端同时减掉___1_个__钩__码__的方法,也可使杠杆平衡(杠杆上
相邻刻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
·新课标
考点梳理
考点2 杠杆分类与力臂作图
1.杠杆分类
杠杆类别
力臂 关系
省力杠杆 L1>___L2
费力杠杆 L1<___L2 等臂杠杆 L1=___L2
6.在图13—2中是杠杆原理的应用,其中节省距离 的是_C_、__D_ ,增大距离的是__A_、__B_、__,
F1A
B
C
F1
F2
F2
D
F2
F2
考点梳理
考点3 滑轮及其他简单机械
1.滑轮和滑轮组
名称 实质 力的关系 距离关系
定滑轮
动滑轮
_等__臂___杠杆 _省___力__杠杆
_F__=__G___
力,若作用在轴上则费力
螺旋、楼梯、盘山公路 方向盘、水龙头、扳手
·新课标
针对训练
1.如图K28-3所示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 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 D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K28-3
·新课标
2、如图 14-6 所示,小枫骑变速自行车上坡时,要想省力,后轴
请你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 1 2 3 4
L1/m
0.1 0.15 0.2 0.2
F1/N
0.5 0.5 1.5 2
L2/m 0.05 0.05 0.1 0.1
F2/N
1 1.5 3 4
小光同学实验时,在杠杆上挂了如图K28-1所示的两组钩码。
若在不加减钩码的前提条件下,把左端的两个钩码向右移动
图K28-2
·新课标
2、如图,前后两人抬一个大而均匀的重木箱上楼. (1)作出木箱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2)以木箱重心为支点,画出每个力的力臂比较两人 用力F前 < F后(填“>”“<”“=”) (3)要使两人用力相等,应怎样抬?
答:(1)图如下: (2)做出F前和F后的力臂,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杠杆的平 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力臂越长,力就越小. 由图可知:L前>L后,所以F前<F后. 故答案为:<. (3)若将木箱抬为水平位置,两人施加力的力臂 就是相等的,因而力也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抬成水平状态.
力的 关系 F1_<___F2
F1_>___F2 F1_=___F2
优缺点
生活举例
省力但 费__距__离__
撬棒、钳子、羊角 锤、压水机、铡刀、 独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刹车系统
费力但 省__距__离__
镊子、筷子、钓鱼竿
不省力 不费距离
天平、跷跷板
·新课标
2.杠杆力臂作图 作图步骤:一找点(即支点O)、二画线(即画出力的作用线,
简单机械.mp4
·新课标
考点梳理
考点1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认识“杠杆”
定义:在_力___的作用下,能绕_固__定__点___转动的硬棒。 五要素: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 支点(O)。 力臂定义:从__支__点____到___力__的__作_用__线____的距离。
·教育科学版
5、如图要把球推过台阶,沿 F2 的
方向最省力。
F3
F2
F1
针对训练
1、有一种新型水龙头,如图K28-2甲所示,当我们用水 时,只需用手拨动出水口处的机械制杆即杠杆,水就流出, 手离开,水龙头就关闭。图乙为此杠杆的简化图,O为支点, F2为阻力。请你在图乙中A点画出杠杆所受动力F1的大致方向、 动力臂 L1及阻力臂 L2。
的齿轮应该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对这个问题
的回答正确的是 ( D )
A.较大的,增大动力臂
用虚线画)、三作垂线段(即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就是力 臂,用括弧标出)。
杠杆最小力的画法:①使用杠杆时,要使动力最小,必须 使动力臂最___长_____。
②最长力臂的确定:A.把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相连作为最长 力臂。B.在滚动圆柱体时,把支点和圆心相连延长而成的直径 作为最长力臂。C.对于长方体来说,对角线为最长力臂。
F=G2
s=h
_s_=__2__h__
滑轮组
__F_=___Gn__ __s_=__n__h_
作用
改变力的
__方__向____
省一半的力
省力,又可以改 变力的方向
·新课标
F1
l2 l1
l1=l2
l1
· O
l1 =2l2
F1l1=F2l2
F1=F2
F2
F1
l2
F1×2l2=F2l2
F1=1/2F2
F2
·新课标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理解平衡:杠杆平衡是指杠杆_静__止___或_匀__速___转动。 进行实验: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这样做的
目的是_排__除__杠_杆__自__身_重__力__对_杠__杆__平_衡__的__影_响____;实验时,首先 调节杠杆两端的__平__衡__螺__母____,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好处是_便__于__测__量__力__臂__;杠杆的调节方法是左倾 _右__调___,右倾__左__调__。
定动滑滑轮轮实实质质是是个个_动等_力_臂_臂_杠为杆阻力臂_2_倍的省力杠杆
2.其他简单机械
名称
斜面
轮轴
示意图
实质 原理 应用
_省__力___机械, 但要多移动_距__离___
___连__续__转__动____的杠杆
FL=Gh 由公式可知,斜面越__长__
FF21=Rr 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
越省力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_力__×__动_力__臂__=_阻__力__×_阻__力,臂
写成评公估式交为流_F_:1_×_①L_1不_=_F同_2_×的__L物_2 或理_量_FF_12不_=_LL能_12_进_。行加减,但可以乘
除。②只测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结论。
·新课标
针对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