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常规

合集下载

文明礼仪有哪些6篇

文明礼仪有哪些6篇

文明礼仪有哪些6篇文明礼仪有哪些1( 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

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

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中学学生文明礼仪常规

中学学生文明礼仪常规

中学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在中学阶段,学生们需要遵守一定的文明礼仪常规,不仅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还有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中学学生应该遵守的文明礼仪常规。

校园礼仪1. 校服整洁中学生应该保持校服的整洁,注意穿戴规范,勿穿着过于暴露或违反校规的服饰。

2. 敬重师长学生应该尊敬老师和其他学校工作人员,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3. 礼貌用语学生应该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不得出言不逊。

4. 保持卫生学生应该保持校园的卫生整洁,不乱扔垃圾,爱护校园环境。

5. 遵守校规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违规行为。

社交礼仪1. 礼貌待人学生应该彬彬有礼,尊重他人,不得进行暴力行为或言语侮辱他人。

2. 不打扰他人学习在学习和生活区域,学生应该避免大声喧哗,不打扰他人正常学习和生活。

3. 保持队形在队列或集体活动中,学生应该保持队形,不插队或打乱队伍。

4. 尊重隐私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擅自打开他人物品或侵犯他人隐私。

5. 团结友爱学生应该保持团结友爱的向心力,帮助他人,共同进步。

公共场所礼仪1. 维护秩序在公共场所,学生应该维护良好秩序,注意言行举止,不得吵闹或乱扔垃圾。

2. 尊重他人权益在公共场所,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相关规定,不干扰他人正常活动。

3. 有序排队在公共交通工具或购物场所,学生应该有序排队,不插队或霸道行为。

4. 爱护公共设施学生应该爱护公共设施,遵守使用规定,不损坏公共财物。

5. 礼貌用语在公共场所,学生应该使用礼貌用语,不大声喧哗或说脏话。

总结中学学生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文明礼仪常规,这些规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社会素质,还能在未来的成长中受益无穷。

希望每位中学生都能认真遵守这些礼仪规范,为校园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共处做出积极贡献。

礼仪常规要求60条

礼仪常规要求60条

万州区宁波小学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基本要求一、服饰礼仪1、每天上学前检查自己的衣着,要求:着装得体,符合学生身份,清洁大方,提倡穿校服。

2、少先队员依照规定佩戴红领巾。

3、上学期间,一律不准穿拖鞋。

如遇上体育课,一律穿运动鞋或胶鞋。

4、除参加庆典、演出外,学生一律不化妆,不戴饰物;女生不烫发、染发,男生不留长发。

5、勤剪指甲,勤洗头,手、脸洗干净,定期洗澡。

二、上学礼仪6、按时上学,离家前与家长打招呼:“我走了,再见。

”不可早到校,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请假。

7、遵守交通规则,在公路上靠右侧行走。

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违章骑车,不爬车,不追车,不吊车,不在公路、码头和施工地段玩耍和追跑打闹,安全上学。

8、进校第一次见到师长,要止步问候:“老师好!”,人多时可点头问候;见同学可点头致意,招手问好。

三、升旗礼仪9、参加升旗仪式,做到快静齐,仪式开始前,整理好衣冠,面向旗杆方向立正站好,不交谈,不走动,不做其它动作。

10、奏国歌时,面对国旗行队礼或注目礼,直到国旗升至杆顶。

11、唱国歌时立正站好,目视前方,神态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洪亮。

12、每日升降旗(不举行仪式)时,凡经过现场的学生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国旗升降完毕方可自由行动。

13、升旗仪式程序是:(1)主持人宣布升旗;(2)奏国歌;(3)唱国歌;(4)国旗下讲话;(5)仪式结束。

四、上课礼仪14、上课:预备铃响后,迅速进教室,整理好本堂课用的课本、文具等,端正坐在位子上,双手平放在课桌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文娱委员领唱歌曲(唱红歌或颂经典),上课铃响后,停止歌唱,静候老师上课。

老师步入讲台正中后,值日生呼:“起立”,全体同学立正站直,目视老师,值日生呼:“敬礼”,大家行鞠躬礼,呼:“老师好”,老师还礼回答:“同学们好”,值日生呼:“坐下”。

迟到的学生必须在教室门口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教室就坐。

15、听课:身体坐直,不靠前后课桌,前胸离课桌一拳头,不左右摆动,平视老师,精力集中,随时准备发言。

文明礼仪守则

文明礼仪守则

文明礼仪守则1.尊重他人:作为文明礼仪的基本原则,尊重他人是最为基础的要求。

在交往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思想、感情和利益,不侵犯他人的尊严,不妨碍他人的正常生活。

2. 礼貌待人:礼貌待人是文明礼仪的第二要素。

不管是与陌生人、朋友还是家人相处,我们都应该以礼貌待人为前提。

要注意礼貌用语、礼节性的问候、礼貌的姿态和表情,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3. 讲究形象:外表形象对于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因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穿着整洁、得体,不穿露骨的服装;注意打扮和仪表,不要过于庸俗或独特;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让自己的形象给人留下不良的印象。

4. 注重卫生:注重卫生是文明礼仪中的常识。

我们要保持个人干净卫生,不乱扔垃圾,不乱吐痰,不在公共场合乱扔烟蒂等,为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5. 注意言行举止:言行举止是体现文明礼仪的重要标志。

我们要注意用词得体、语言文明,不说脏话、不嘲笑他人、不恶意攻击他人;注意举止得体、姿态端庄,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挥动手臂、不摆出一些不雅的姿势。

6. 积极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文明礼仪的重要内容。

我们应该尊敬老年人,照顾幼儿,帮助身体不便的人,关心弱势群体,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和谐。

7. 合理用语:用语是文明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注意不使用粗俗、低级、不文明的词汇,尽量使用合理的用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要引起他人的反感和不适。

8. 保持守时:守时是文明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要严格遵守约定的时间,不拖延他人的时间,也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始终保持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9. 尊重规则:规则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文明共存的前提。

我们应该遵守社会公德、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不违反常识和常理,为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10. 倡导文明:倡导文明是文明礼仪的最高境界。

我们应该积极传播文明理念,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推广文明礼仪,引领全社会向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

8种文明礼仪

8种文明礼仪

8种文明礼仪八种文明礼仪一、尊重他人隐私在社交交往中,尊重他人的隐私是一种基本的文明礼仪。

我们应当避免窥探他人的隐私,不要过分打听他人的私事,更不要无理要求他人透露自己不愿意说出的隐私。

在处理他人的隐私问题上,我们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

二、友善待人友善待人是一种受人欢迎的文明礼仪。

无论是对待朋友、家人还是陌生人,我们都应该保持友善的态度。

礼貌地与他人交流,待人和善,关心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体现出真诚的友善态度。

在言谈举止中,我们应当注意避免使用粗俗的语言,不要伤害他人的感情。

三、尊重他人意见在交流中,尊重他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文明礼仪。

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自己的观点,而忽视他人的意见。

尊重他人的观点,听取他人的建议,可以促进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避免过度争论和争执。

四、守时守约守时守约是一种讲究效率与信用的文明礼仪。

我们应该珍惜他人的时间,不要迟到或爽约。

如果因特殊情况无法准时赴约,应提前通知对方,以免给他人造成不便。

守时守约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责任心和信用度,也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文明用语文明用语是一种表达尊重的文明礼仪。

我们应当在交流中使用文明、得体的语言,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言辞。

注意措辞的礼貌和文雅,不轻易使用冒犯他人的词汇。

在网络交流中,更应当注意言辞的文明,避免造谣、辱骂等不良行为。

六、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是一种重要的文明礼仪。

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和专利权。

在使用他人的作品时,应当注明出处,并尊重原作者的权益。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不容忍他人的抄袭和盗用行为。

七、注意公共卫生注意公共卫生是一种关爱他人和自我保护的文明礼仪。

我们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的卫生规定,不随地乱扔垃圾,保持环境的整洁与卫生。

在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以避免传播病菌。

同时,我们也应当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预防疾病传播。

常用文明礼仪知识

常用文明礼仪知识

常用文明礼仪知识1.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

在公共场合,避免大声喧哗,尽量保持安静。

在私人场合,尊重主人的房屋规矩和个人空间,不要随意翻阅他人的物品。

2.注意言谈举止。

文明礼仪要求我们用礼貌、友好、真诚的态度与他人交流。

不说脏话、粗俗的语言,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不嘲笑或迫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3.遵守交通规则。

文明交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

在驾驶、骑车或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占用对方的道路或通行空间,保持安全距离,不乱闯红灯或乱抢行人道。

4.站队和排队。

当我们参加集体活动或排队时,要遵守秩序,不要插队。

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离开,请事先告知相关人员并优先得到许可。

5.尊重和照顾弱势群体。

我们要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比如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

在公共场所时,让座给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6.文明用餐。

在就餐时,不挑食,不用筷子或勺子乱挑选食物。

不大声喧哗,不说脏话,不乱丢垃圾,保持用餐区域的整洁。

7.文明旅行。

在旅游或参观名胜古迹时,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注意保护环境,不破坏公共设施和文物古迹。

遵守当地的风俗和规矩,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8.礼貌用语和礼仪。

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不好意思等。

尽量避免打扰他人,不要擅自使用他人的物品,尊重他人的隐私。

9.言行一致。

我们的言行要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要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尽量做到言行一致,积极践行自己的承诺。

10.文明互联网使用。

在使用互联网时,要遵守互联网的相关规则和法律法规。

不发布不实信息,不恶意攻击他人,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和知识产权。

11.管理个人情绪。

当我们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冲动和激动。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保持冷静和理性。

12.遵守环境保护规定。

我们要关注环境保护,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总之,文明礼仪是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文明礼仪规范细则

文明礼仪规范细则

文明礼仪规范细则
一、健康
1、用餐时以素食为主,少吃肉类;
2、忌食油炸、辛辣、油腻等食物;
3、不抽烟、不喝酒、不吃毒品;
4、多运动,注意锻炼身体。

二、文明礼仪
1、遵守社会公德,不犯罪,勤政为民,谦虚谨慎;
2、遵守社会不同类别之间的关系,尊重师长,在社会上尊重每一个人,以礼相待;
3、入社会,应表现出自己的礼仪文明,言行举止不可放纵不受约束;
4、言论应文雅,语言有礼貌,尊重他人,不发表辱骂他人的言论;
5、关照邻里,多交朋友;
6、尊敬上司,不能恃强凌弱;
7、爱护财产,不诈骗、不盗窃;
8、尊重生殖道德观,不发布不文明的言论;
9、发表不合理的言论,不公开抨击他人;
10、不乱施恩,不能随意赠送物品。

三、及时处理责任
1、在公共场所,要与他人相处得体,尊重社会公德;
2、承担责任,及时处理,不要拖着不管;
3、完成工作任务,履行义务,不能拖延时间或逃避责任;
4、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应及时处理;
5、如果发生任何纠纷,应及时处理,找出解决方法;
6、遵守交通规则,不能无视法律和规定,任性驾驶。

四、文明出行
1、上下车、停留在站台时,要注意安全;
2、遵守乘客纪律。

中华文明礼仪知识

中华文明礼仪知识

一、文明礼仪基本原则敬人、自律、适度、真诚二、个人礼仪着装:整洁,得体,美观(1)服装正规、整洁、完好、协调、无污渍;扣子齐全、不漏扣、错扣;(2)衬衣下摆束入裤腰和裙腰内,袖口扣好,内衣不外露;(3)穿西装时,打好领带,扣好领扣;上衣袋少装东西,裤袋不装东西并做到不挽袖口和裤脚;(4)鞋、袜保持干净,卫生,鞋面洁净,在工作场所不打赤脚,不穿拖鞋。

仪容:自然,大方,端庄(1)头发梳理整齐,不染彩色头发,不戴夸张饰物;(2)男性工作人员修饰得当,头发长不覆额,侧不掩耳,后不触领,嘴上不留胡须;(3)女职工淡妆上岗,修饰文雅且与年龄身份相符;(4)颜面和手臂保持清洁,不留长指甲,不染彩色指甲;(5)保持口腔清洁,工作前忌食葱、蒜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言谈:亲切,诚恳,谦虚(1)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严禁说脏话、忌语;(2)语音清晰,语气诚恳,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语意明确言简,提倡讲普通话;(3)与客人交谈时,要专心致志,面带微笑,不能目光呆滞,反应冷淡;(4)尽量少用生僻的行业术语,以免影响与客人的交流效果;(5)认真倾听,注意谈话艺术,不随意打断客人的话语.仪态举止:文雅,礼貌,精神(1)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无疲劳状、忧郁状和不满状;(2)保持微笑,目光平视客户,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3)坐姿良好,上身自然挺直,两肩平衡放松,后背与椅背保持一定间隙,不用托腮;(4)不翘二郎腿,不抖动腿,椅子过低时;(5)避免在客人面前打哈欠,伸懒腰,打喷嚏,挖耳朵等;实在难以控制时,应侧面回避;(6)不能在客人面前双手抱胸,尽量减少不必要手势动作;(7)站姿端正,抬头,挺胸,收腹,双手下垂置于大腿外侧或双手交叠自然下垂;双脚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微开;(8)走路步伐有力,步幅适当,节奏适宜三、见面礼仪握手礼: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手套与人握手。

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一、学校礼仪(一)上学1、每天按时到校,因故不能到校,要向班主任请假。

2、上学时要带齐学习用品。

凡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能带入校内。

3、上学根据要求穿齐校服,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或队徽,少先队干部要佩戴队干标志。

4、要注意衣冠整洁,钮扣扣好,书包背好,帽子戴正,不穿拖鞋,不烫发、染发,男生不留长发,不穿与学生身份不称的衣服。

5、要自觉遵守门卫制度。

6、遇到师长要问好让道。

(二)上课1、上课要准备好学习用品,把课本放在课桌的左或右上角。

2、预备铃响后,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室,静待上课。

3、教师走进教室,由班长喊起立,学生要立正问好。

4、迟到学生要喊报告,经教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5、上课时要坐端正,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6、回答老师提问时要起立站好,得到老师允许后再坐下。

争取回答老师提问或向老师发问要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起立发言。

7、上课时不得随便讲话或插嘴、不随便换位,不做小动作,不做其他作业,不打瞌睡。

不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

8、自习课要和上课一样看待。

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自学,老师不在时由班长负责主持全班同学学习。

9、作业应自己独立、认真、按时完成。

做作业时要字迹端正、格式符合老师要求。

绝不要抄别人的作业。

10、考试、测验时诚实应考,不要作弊。

11、上体育课应穿运动鞋,不要穿皮鞋。

12、教师宣布下课时,由班长喊起立,学生待教师离开教室后才有秩序地走出教室。

(三)集会(包括各项集体活动)1、要认真参加校(班)会和学校、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有事不能参加要请假。

2、参加升国旗仪式要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不能走动或东张西望,不能和别人交谈。

唱国歌时要严肃、准确、声音洪亮。

3、听报告时要遵守纪律,不随便讲话、哄闹,不做作业,不看其他书籍,重要报告要认真记笔记,讨论时要积极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4、在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如运动会、外出参观、看电影、参加公益劳动等)时,须准时到达,服从指挥。

5、要讲究礼貌,视会议情况,鼓掌表示欢迎或感谢。

(四)课间1、下课后,由值日生负责擦黑板,整理教室,其他同学到教室外进行远望或室外活动。

2、课间不追打吵闹,课间十分钟不准踢球,不参加其他剧烈的活动。

不随便出校门。

3、每天都要按时参加广播操、眼保健操和课外体育活动。

出操集队要迅速,排队要整齐、肃静,做操动作要认真、准确、到位、有力。

4、进入老师办公室要喊报告,经老师同意方能进入,未经教师允许,不随便翻阅试卷、簿本。

5、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和文体活动。

6、与同学相处要团结友爱,不起外号,不说粗话,不打人、骂人、讽剌人。

7、谈吐举止文明。

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

8、在校园内不扔石块、打玩具枪,不打闹、起哄。

不随地吐痰、扔纸屑和废弃物。

不抽烟、喝酒、吃零食。

不高声喧哗。

9、应注意安全。

上下楼梯时不要推搡,尽量靠右行走。

不要随便摆弄电器。

不要做超出自己体力所能承受的事。

不要做危险的游戏。

10、爱护公共财物。

不在桌、椅、门、窗、墙壁、黑板等公物上刻、写、涂、画、砸、踢、烫。

不爬门、窗、桌、凳。

不拿粉笔扔砸。

按规定仔细使用专用室仪器、设备、药品。

不攀折花、草、树木,节约水、电,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

11、爱护图书、杂志,借阅的书要按时归还,损坏或遗失的应按学校规定赔偿。

12、尊敬老师,不在背后给老师起外号或议论老师。

服从学校教职员工的管理,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不经老师同意不能带非本校人员到学校来。

发现坏人坏事应及时向老师反映报告。

拾到东西应交学校送还失主。

(五)放学1、放学前,值日生要把教室和保洁区打扫干净,离校前关好门窗,关闭电灯、风扇、空调。

2、放学要按时回家,不要在街头游荡、踢球、打闹或参加儿童不适宜的活动。

3、排好放学路队。

在放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不追跑、不并排横行阻塞交通,骑自行车不准带人,不放双手、不超速行车。

不做危害交通安全和生命安全的行为。

二、家庭礼仪(一)在自己家1、尊敬兄弟、姐妹和长辈,应做到互敬、互爱、互助、互让。

2、听从父母的管教,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说理,但不可莽撞。

3、有事应与家长商量,向父母提出要求时应说明理由。

4、未经父母同意不在外面吃饭、过夜。

不带生人回家。

未经父母同意不可留人吃饭、过夜。

5、外出时应向家人打招呼,说明去哪里、干什么、去多久。

6、借出家里的东西,须经家长同意。

借用别人的东西主动告诉家长。

7、个人生活尽量自理,尽力帮助父母多做些家务。

8、养成有规律起居学习锻炼,参加家务劳动和休息娱乐的习惯。

每天睡足八小时。

9、生活上有条理,自己的物品自己保管好。

常用的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用完后即放回原处。

10、家里来了客人,应主动热情接待,让坐、请茶,主动询问情况。

对生人应问清来访意图和他的姓名、单位等情况。

客人起身告辞时,应起身相送到门口,亲切道别。

11、就餐时,不可挑食、偏食。

有客人时不先动菜肴,不在菜肴中翻拣。

(二)到别人家1、到别人家去,应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才能入内。

遇到主人家比自己年龄大的,应主动问好。

主人让座时才能坐下。

2、到别人家要注意时间,去得太早、太晚或吃饭、午睡的时候都不适宜。

在别人家的交谈时间不宜过长,说话不要重复。

应主动告辞,并请主人留步。

3、做客时,应注意仪表、服饰整洁、大方,符合自己身份。

态度应有礼、大方,不要扭捏。

回答长辈问话要站着回答。

4、没有得到别人的允许,不能翻阅别人的信件、日记、手稿等,也不能翻动别人的物品和触摸、搬动陈设的工艺品或其他艺术品。

5、遇到主人正在忙碌,能帮助的应尽量帮忙。

6、做客时不脱鞋翘脚、不掏耳朵、抠鼻孔、剪指甲、掸灰。

7、告辞时应对主人的款待表示感谢。

8、看望病人、老人时,应送些有宜于其健康的水果等食品,也可送些给其带来安慰或愉快的小礼品、鲜花。

9、去不常去的亲朋好友家时,可带些小礼品送给主人或他的家人,但礼品不能贵重。

三、公共场所礼仪(一)在公园、风景区1、不随地吐痰、扔弃瓜皮果壳,不随地大小便。

注意环境保护,不污染空气和水源。

2、爱护绿化、不攀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

3、爱护名胜古迹、国家文物,不乱涂画和乱刻写。

不翻越、攀登建筑物。

4、保护珍稀或有益动物,不戏弄、不捕杀。

5、服从有关人员管理。

注意防火,不乱扔火种。

6、人多时应注意礼让、应遵守秩序、不拥挤、推搡,不大声喧哗、哄闹。

7、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礼节。

1、讲秩序,不要拥挤。

保持安静,不要高声说话,走动要轻。

2、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要吃零食。

3、爱护书刊和展品,不触摸展品。

4、服从管理,按规定手续借还书刊,按指定顺序或路线参观,不随便乱跑。

(三)在影剧院、饭店、运动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1、自己患有易传染疾病时不要到公共场所去,以免传染他人。

2、穿戴整洁,不能赤膊或光穿汗衫背心、赤脚或穿拖鞋,也不要不扣外装的钮扣(西服除外)。

注意讲文明、讲礼貌。

3、讲个人和公共卫生,不要踏踩桌椅、凳子。

4、注意公共秩序,不拥挤、不哄闹,不争抢座位(要对号入座),不搞恶作剧。

5、爱护公物、节约水电。

6、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拾到东西应交给失主或管理人员。

(四)在商店1、讲秩序,不拥挤,不高声喧哗。

2、讲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乱扔瓜皮果壳和废弃物。

3、买什么东西应说明清楚,挑选商品时应仔细,有问题要及时和营业员说清楚,要主动索要发票。

4、爱护商品,挑选时不要弄坏、弄脏,不能不付款就拿走商品。

5、不应乱动店内的样品和陈设,应服从店内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的管理。

6、人多时应耐心等待,不要向售货员发火。

礼貌待人,按先后顺序购物。

7、保管好自己的财物,捡到东西应交给失主或店里的服务台(或有关人员)。

(五)在马路上1、行人应走人行道(或尽量靠右行走)。

2、横穿马路应走人行横道。

在没有人行横道的公路上穿行时,应注意往来车辆,穿行时应横穿不要斜穿。

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打闹。

3、骑自行车应走慢车道(或尽量靠右行驶)。

4、骑自行车不得双手离把、打伞、带人、走快车道、走反道或和别人攀扶骑行,不在路上追逐骑行。

5、过交叉路口不要闯红灯。

6、携带较大的物品或易碰脏别人的东西时,应注意避人并提请别人小心。

7、不围观外国人、有纠纷的人群、精神病人和乞丐等。

8、碰到别人有困难或问路要主动、热情地帮助。

9、服从民警或有关人员的管理,敢于向坏人坏事作机智斗争。

10、讲究卫生,不边走边吃零食。

注意服装整洁。

11、拾到东西要交还失主或交给民警。

12、爱护交通标志和器材。

不要钻、跨、坐、翻交通隔离栏杆。

13、对机动车辆不要追车、爬车、扒车、跳车、强行拦车,不要抛物砸车和在路上设置障碍物。

(六)乘车、乘船1、上下车、船时应依次排队,不要拥挤,不要打闹和高声喧哗。

2、注意照顾老、弱、病、残、孕和妇女、儿童,给他们让座。

3、主动购票或出示月票。

4、不在车船上打手势,以免发生意外。

不携带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

5、携带湿、脏的东西应包好,应注意招呼别人避让。

6、爱护公物,不要随意搬弄开关和器具。

7、注意卫生,不吃零食,不要随地扔瓜皮果壳和其他废弃物。

篇二: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七年级(1)一.教育目的: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自己今后的成长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2、让学生能够辨识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与不良的文明礼仪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与不良的学习习惯,好的生活习惯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二.活动过程:班主任讲话: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通过这些年的学习掌握了很多丰富的知识,使自己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好的学习习惯和常规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件事。

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使我们学得轻松安闲,又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讨论怎样做到文明礼仪,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先学习学校发的材料,再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对待老师,家长和同学我们该怎样做?,2、课前,我们该怎样做?3、课堂上我们该怎样做?4、课后,我们该怎样做?5、考试时,我们该怎么做?6、课间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学生讨论、发言,最后班主任小结).三、班主任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对待老师,家长和同学我们该怎样做。

课堂和课间活动时我们该怎么做,并敢于剖析自己的不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将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做到。

篇三: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主题班会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2 结合学校以及班的实际,提出各项要求。

3、规范学生各项纪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