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第二章 儿童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第二章 学前儿童发展与儿童观

(七) 劳伦兹的关键期理论
(一)成熟势力说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阿诺德∙格 塞尔博士
主要观点: 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 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 种促进作用。 实验:双生子爬梯实验
(一)成熟势力说
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他们的身高、 体重、健康状况都大体相同。
(三)行为主义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刺激替代
经典条件反射——前苏联生理学家 巴甫洛夫1901年提出。在研究狗的 消化腺分泌时意外发现。
巴甫洛夫的狗
(三)行为主义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刺激替代
给我一打婴儿,在良好的由我做主的 环境中,无论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 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 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者是乞 丐、小偷。
微观系统: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 接环境。 中间系统: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 系或相互关系。 外层系统:地方政府、社区、学 校、宗教场所、地方媒体等社会 机构。 宏观系统:文化、亚文化、社会 环境。 时序系统:把时间作为研究个体 成长中心理变化的参照体系。
(七)劳伦兹的关键期理论
1.关键期的概念 关键期是指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阶段,
案例分析: 4 岁的琪琪在多次看到9岁的哥哥因吃东西前不洗手而被妈妈批评,尤
其是在一次因不洗手而被妈妈剥夺了吃他们最爱吃的零食之后,她逐渐知 道了“饭前一定要洗手”的道理。
而在哥哥和自己因自觉洗手而被妈妈表扬之后,她更是每次吃东西之 前都会自觉地去洗手。而她原来跟她的哥哥一样,向来都是放下玩具就拿 东西吃。
(一)成熟势力说
启示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 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 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 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 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 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 孩子的发展。
第二章制约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

第二章制约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1. 引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环节。
然而,有许多因素会制约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的效果。
本章将探讨一些制约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2. 家庭收入水平家庭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低收入家庭可能无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孩子。
这可能导致学前儿童在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滞后。
解决方案: - 政府可以提供经济支持给低收入家庭,以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
- 学校可以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学前教育课程,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3. 父母文化水平父母的文化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如果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可能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指导给孩子。
这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解决方案: - 政府可以提供培训课程给父母,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教育意识。
- 学校可以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向父母传授一些教育知识和技巧。
4. 父母时间压力现代社会中,许多父母面临着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巨大压力。
他们可能无法在家庭教育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这可能导致学前儿童缺乏陪伴和指导,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解决方案: - 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休假政策,以减轻父母的时间压力,并提供更多的陪伴时间给孩子。
- 学校可以开放晚托班和假期活动,为父母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5. 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指由于缺乏科技设备和互联网接入,家庭无法提供现代化的学习资源给孩子。
这可能导致学前儿童在科技运用方面的能力滞后。
解决方案: - 政府可以提供互联网接入的补贴和设备支持,以减轻数字鸿沟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
- 学校可以提供学习设备和培训课程,以帮助家庭充分利用科技资源。
6. 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也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效果。
有些家庭可能更注重学术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这可能导致学前儿童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不均衡。
解决方案: - 学校可以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向父母传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第二章学前儿童观笔记

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第二章学前儿童观笔记第二章学前儿童观笔记
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以及如何应对这些特点进行有效地教育。
本章内容丰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学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
学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行为表现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精神。
在这个时期,儿童的感官、知觉和运动系统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开始学习语言和社交技能。
二、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他们成长的重要标志。
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等方式,他们开始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式。
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和游戏活动来探索世界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
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是他们比较独立和自主的过程。
他们开始通过和家庭成员、同龄人、以及其他成年人更加频繁地互动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教育
针对学前儿童的这些特点,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积极的认知、社交和情感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教育工作
者应该提供一个充满温暖和安全感的环境,注重互动和个性化的教学,并通过合适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发展。
总之,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
独特的发展轨迹和时间表。
在学前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深
入了解学前儿童的特点,同时注重创造一个有益于他们成长的环境和
教学方式。
学前教育学第二版各章节重点

学前教育学第二版各章节重点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论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的概念、历史渊源和发展阶段。
学前教育扮演着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重要角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其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学前教育心理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
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行为的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等内容。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
第三章:学前教育教学原理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的教学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学前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帮助教师了解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开展学前教育工作,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和素质。
第四章: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的课程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课程设计是学前教育的核心内容,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第五章:学前教育与游戏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与游戏的关系。
游戏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教学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六章: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关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应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
第七章: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的意义和方法。
质量评估是学前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和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深入了解学前教育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排序版)分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2022年1月试题]分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2022年1月试题]分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2022年1月试题]答:第一,家庭。
主要通过家庭教养方式(溺爱、专制、民主、放任)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
第一,幼儿园。
主要通过模仿、认同和教育期望实现影响。
第一,社区。
对学生儿童进行补偿性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2022年7月试题]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2022年7月试题]答:(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第二,发展适宜性原则,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和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
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综合的,是建立在教师充分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基础上的,同时又是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
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与儿童日常生活相关联的。
另外,发展适宜性的教师和儿童应相互作用。
第四,综合性原则,主要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
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教育年龄的综合性等。
第五,启蒙性原则,指学前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其主要指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启蒙教育。
第六,活动性原则,指儿童的教育过程融于一系列的活动、游戏之中。
活动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怎样来实施它呢?首先要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然后必须鼓励儿童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活动是多样的,它不是装饰品。
第二章 学前教育学的基础

编辑版pppt
第二章 学前教育学的基础
1
编辑版pppt
四、家庭、社区、人口与学前教育的 关系
(三)人口规模与政策影响学前教育发展 人口规模与政策与学前教育的发展也密切联系。 社区人口数量的多少,出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前
教育的规划、机构的设置及收托儿童的数量。 人口基数大或城市社区人口密集,宜按实际需要设立
托儿所、幼儿园。
27
编辑版pppt
关键概念
界的关系。
16
编辑版pppt
第二节 社会发展与学前教育
17
编辑版pppt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 系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速度 和规模
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作为一种实体化的教育形式是 工业社会的产物。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往往受制于社会的 经济发展水平。
18
编辑版pppt
3.幼儿园对早期儿童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幼儿园对早期儿童发展的影响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 7 幼儿园在早期儿童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编辑版pppt
二、早期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早期儿童身心发展的基础性与易感性
基础性:早期儿童发展的基础性表现在生命机能发 展的可塑性会随着机体的成熟而不断降低。
简述遗传对早期儿童发展影响的特点,学前教育应当如何正 确对待遗传对早期儿童发展的影响?
儿童自身特征与行为如何影响着他的发展?
简述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一、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1. 父母的教育水平•学前儿童的父母教育水平对其身心发展影响重大。
父母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的熏陶,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2. 家庭氛围和家庭关系•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里的人际关系融洽、互相支持,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安全感,提升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社交能力的培养。
3.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学前儿童的生活条件和受教育机会。
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经济贫困的家庭则可能因为缺乏资源和机会而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方式1. 学前教育机构的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优质的学前教育机构能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专业的教育师资,有助于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2. 游戏化教育•游戏化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前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发展。
3. 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学前教育应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综合素养。
除了基础的语言、数学知识,还应包括艺术、音乐、体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促进学前儿童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4. 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学前教育应根据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法。
通过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社会环境和社会扶持1. 社会资源和政策支持•社会资源和政策的支持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2. 社会交往和亲子活动•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交往对其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社会交往能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亲子活动则能增强亲子关系,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和成长。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然而,学前期儿童发展的速度和方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以下将介绍一些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支持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成长。
一个稳定、温馨、支持性强的家庭环境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培养独立性等。
教育方式学前教育的方式也将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育的方法、内容以及教学环境都会直接塑造儿童的认知能力、情商和社交能力。
优质的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交能力。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也会对学前儿童产生重要的影响。
比如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风气、媒体影响等都将对儿童产生影响。
一个积极向上、包容多元的社会环境可以帮助儿童塑造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健康状况学前期儿童的健康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发展。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健康的儿童才有可能全面发展。
饮食、运动、睡眠等都将对儿童的健康产生影响。
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个体差异也将对学前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教育者需要根据不同儿童的个体差异提供相应的教育和关爱。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会环境、健康状况以及个体差异都将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教育者和家长需要重视这些因素,并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们觉得是小明是坏 孩子吗?他是故意说谎 的吗? 这个时期的幼儿只能 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
不平衡性、互补性、整体性、差异性
白痴学者 Idiot Savant
P19-20
指智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极差,甚至生活 不能自理,但在某一方面表现出非凡的能力。 胡一舟 先天性愚型 儿。智力只相 当于几岁的小 孩子。却是音 乐指挥家。
√
2. 儿童开始形成逻辑、归纳与运算的思维,这个属于皮亚杰儿童 智力发展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
同化
图式 平衡
顺应:个体借助新的知 识促成已有图式发生改 间的稳定状 态。
图式,原有的知识,薯条好吃
同化,马铃薯是农作物,是薯 条的原材料,可以吃
顺应,发芽的马铃薯,有毒, 不能吃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教育心得
当你决定给你的教育对象 教授一个新知识的时候,你 要考虑到:在他原有的认知 结构里是否有与新知识相关 的知识准备。 例如:给幼儿介绍“春节” 你要怎么进行教学安排呢?
舟舟的指挥片段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 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做不好算数就是笨吗? 写不好作文就是蠢吗? 说不好英语就是呆吗?
证明敏感期的一些案例 P20
印度狼孩 8岁大狼孩的教育效果非常微小。 巴拉圭野孩 2岁瓜亚基尔野孩成为人种学家。 日本野人 日本士兵在原始森林中生活28年之 久,当月恢复语言能力,当年著书立 说、演讲并结婚。
6岁孩子先挑,他犹豫起来,拿不定主意,
最后他拿了一大杯,并喃喃地说:“还是这杯多一点”。
8岁的哥哥却在一旁叫道:“笨蛋,
两边是一样多的“”如果你把可乐倒回瓶中 ,你就会知道两边是一样多的“, 他甚至还亲自示范了将饮料倒 回瓶中以显示其正确性。
思维缺乏可逆性
自我中心性--说谎的幼儿
小班陈老师早上接幼儿入园的时候收到了小明 妈妈的投诉,小明妈妈生气地对陈老师说:“小明 说幼儿园从来就没有点心吃!你们幼儿园说提供点 心都是假的吗?” 陈老师心里委屈,家长走后,她在班上批评小 明:“你这个孩子,怎么说谎呢?我们每天都安排 了点心,但你选择不吃,你骗你妈妈说幼儿园没有 点心呢?那么小就学会了说谎,长大了怎么办啊?”
做点题目试试
1. A. B. C. D. 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 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说明什么问题
关键期 敏感期 P21 关键期即个体对某种环境特 别敏感,并容易获得某种行为或 能力发展的时期,又称为敏感期 。
印刻 认母现象 P22 Imprint
蒙台梭利的敏感期理论 P23
语言敏感期 (0—6岁) 2个月左右幼儿 就开始吸收语言 ,他所获得的语 言是他从周围环 境中听到的。
爸爸! 妈妈!
1、成熟 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 格塞尔 P26 “双生子爬楼梯” 实验 在儿童的胜利成 熟期之前进行早期 训练对最终结果没 有多大作用。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四个概念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人类认识事物的 主观上的结构。
同化:个体将新的知觉 事件或刺激事件,纳入 已有图式。
第二篇 学前儿童教育的服务对象与实施者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服务对象 p18
儿
童
(一)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P19
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瑞士) 发生认识论的创始者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年龄阶段 发展阶段 特征 0-2岁 感知运动阶段 以先天条件反射为基础,通过个体的最基本 的吮吸、摇手、摆手等活动将自己和环境区 分开来 开始发展语言;单维思维;运算和语言都表 现出自我中心;缺乏可逆性
爱德华
神学家、哲学家、 道德家
议员
大学教授
杂志主编
朱克
酒鬼、赌徒
乞丐、流浪汉
囚犯
朱克的第九代子孙, 被送到可靠的家庭里, 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 模范青年。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要素
P26 1、生理成熟 2、物理环境 3、社会环境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
平衡过程。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先天因素和后天 学习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过程。
秩序敏感期(1—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 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 就会令他无所适从。
妈妈,我们回家!
细节敏感期 (1—2岁) 幼儿在1-2岁时 会表现出对细节 的敏感,他的注 意力往往集中在 最小的细节上。
真有趣!
书写敏感期 (3.5—4.5岁) 孩子在3岁半到 4岁半之间会出 现书写敏感期, 表现为喜欢涂涂 画画。
如何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孩子,你慢慢来 我等着你学爬、学站、蹒跚走起路来 我看着你涂鸦、拼图、积木盖起城堡 我陪着你说话、看书、漫步好山好水 ……
——玛丽娅·蒙台梭利
二、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P24 观点一: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了人能力的发展。 观点二:环境决定论 强调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P24
前运算阶段儿童(2-7岁)的特点
1、只能借助于表象进行思维活动,不能进行运算 思维。 2、不可逆性。各种关系是单向的、不可返回的, 没有守恒结构。 3、自我中心性。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 4、在思考问题时, 只能注意到某一方面,不能 顾及其他。
借助表象进行思维--可乐的大小
一位父亲拿来两瓶一模一样的可乐,准备分别 给他一个6岁和一个8岁的孩子,父亲将其中一瓶倒入了一 个大杯中,另一瓶倒入了两个小杯中,再让两个孩 子挑选。
2-7岁 <幼儿园>
前运算阶段
7-11岁 <小学>
11-15岁 <初中>
具体运算阶段
开始形成逻辑、归纳和运算,能从多方面具 体考虑事物的变化,但仍有自我中心倾向; 守恒的概念、可逆思维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思维进一步抽象,进行命题和逻辑的推理, 能根据经验进行预见和假说,达到思维基本 成熟的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