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845-有机化学 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2、掌握分析化学中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正确处理分析数据与信息,并具有选择分析化学方法、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
3、掌握物理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掌握物理化学的公式应用及应用条件,概念要明确,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二、考试内容及复习范围无机、分析化学部分1.物质结构简介1)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2)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概率、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
重点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n、l、m、ms)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律和合理组合。
3)根据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和能级组概念,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根据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及有关性质。
4)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及其一般递变规律。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论要点。
重点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关系。
6)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性质。
7)熟悉和掌握晶体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类型,以及离子键和离子晶体,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2.滴定分析概述1)了解有关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等。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消除及减免、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措施和方法,掌握各种误差的计算(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动系数)。
3)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了解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概念及计算。
4)掌握可疑值的取舍方法(Q检验法、G检验法)。
了解显著性检验方法(F检验法、t检验法)。
2019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89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大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9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遴选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专业基础课选拔性考试(初试)之一。
它的评价标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求考生具备较为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二是要求考生对当前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流派有所了解。
考试对象为参加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要求本科目要求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哲学一般的基础知识和主要问题比较熟悉,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中,放在当前社会实践的大背景下来理解和思考。
同时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概念分析能力和理论表达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试卷满分150分,“基础知识”与“论述”各占40%和60%的分值。
四、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如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继承第二节马克思与唯物主义传统,如古代原子论、法国机械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的科学唯物主义第三节马克思哲学与古典经济学,如马克思与劳动价值论、国民经济学与19世纪社会现实、经济学范畴的哲学化第二章实践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基础性范畴第一节实践概念的历史,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实践概念到今天的实践概念,其中包含的多重含义及其变迁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概念史上的地位,马克思相对于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等西方哲学家,在实践概念和实践问题上的革新,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实践概念所扮演的角色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第一节物质以及唯物主义作为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唯物主义的反战历程及不同形态第二节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作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哲学所具有的革命性和独特性第三节如何在当前社会环境和哲学探讨话语中坚持唯物主义第四章马克思的辩证法概念第一节辩证法的概念与历史,西方哲学中的辩证法线索,以及辩证思维对于形而上学发展的意义第二节马克思的辩证法与传统西方辩证法之间的关联,如何在的康德和黑格尔之间来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第二部分论述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主体性问题第一节如何把握马克思与近代哲学核心问题之间的关联和区分的问题。
海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海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9年我校计划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3000名左右(含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
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中含推免生人数(在招生专业目录中,10(2)表示该专业拟招生总人数10人,其中拟招收推免生2人),实际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名称后标有“(1)全日制”的,表示该专业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在专业名称后标有“(2)非全日制”的,表示该专业招生“非全日制”研究生。
具体见“海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考生报考时注意选择。
按照就业方式区分,硕士研究生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及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定向就业合同需在复试期间办理,并交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毕业时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第一条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在复试时需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海南大学研究生848-化工原理 考试大纲

2019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829-高等代数 考试大纲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29-高等代数》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二、考试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闭卷、笔试。
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第一章多项式第一节-第三节:数域、一元多项式、多项式整除的概念及性质;第四节:最大公因式,多项式互素的概念及性质,不可约多项式的概念及性质;第五节:因式分解定理;第六节:重因式、重根的判别;第七节-第九节:多项式函数与多项式的根,有理根的求法,艾森斯坦因判别法。
第二章行列式第一节-第三节:排列、行列式的定义;第四节:行列式的性质;第五节:行列式的计算;第六节:行列式按行(列)展开;第七节:Cramer法则。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第一节-第四节: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向量组线性相关(无关)的概念、性质及判定定理;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的概念、性质,向量组之间秩的大小关系、矩阵的秩;第五节-第六节: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条件、基础解系的计算与性质、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解的结构。
第四章矩阵第一节-第三节:矩阵的概念与运算,矩阵乘积的行列式与秩;第四节-第五节:逆矩阵概念、性质、矩阵可逆的条件,伴随矩阵及其性质、求逆矩阵的公式法,分块矩阵(包括矩阵乘法的常用分块方法并证明与矩阵相关的问题),几种特殊矩阵的性质(如准对角阵,对称矩阵与反对称矩阵,伴随矩阵、正交矩阵等);第六节-第七节:矩阵的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的关系及其应用,矩阵的等价标准形、初等变换法求可逆矩阵的逆矩阵,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应用。
第五章二次型第一节-第二节:二次型的概念及二次型的矩阵,化二次型为标准形和规范形,矩阵合同的概念与性质;第三节:实二次型的规范型、正(负)惯性指数、符号差,惯性定律及应用;第四节:正定、半正定矩阵(二次型)的概念,矩阵(二次型)是正定、半正定矩阵(二次型)的判定定理。
第六章线性空间第一节-第二节:线性空间的定义及性质;第三节-第四节:线性空间中一个向量组的秩,线性空间的基与维数,基扩充定理,维数公式,基变换与坐标变换;第五节-第八节:子空间的概念、判定定理、一组向量的生成子空间,子空间的交、和与直和的概念及相关判定定理,一些常见的子空间。
2019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853-理论力学考试大纲-初试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53-理论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理论力学”是为我校招收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所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主要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理论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1、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求解静力学平衡问题。
2、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运动分析,求解各运动量。
3、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动力学分析及求解动力学综合问题。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3、题型结构考试题型以计算题为主。
四、考试内容第一部分:静力学(20~30%)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各种常见约束类型和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学模型和力学简图。
第二章平面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及平面任意力系的受力分析、简化计算;应用各类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及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含超静定问题)。
第三章空间力系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力偶系及空间任意力系的受力分析、简化计算;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
第四章摩擦滑动摩檫、摩擦角和自锁的概念;考虑滑动摩擦时平面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第二部分:运动学(20~30%)第五章点的运动学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法研究点的运动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刚体的简单运动刚体的平移及其特征,刚体的定轴转动。
第七章点的合成运动点的合成运动的基本概念;应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平面机构中的运动学问题(含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第八章刚体的平面运动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应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法求平面机构上各点的速度;应用基点法求平面机构上各点的加速度;运动学的综合应用。
2019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642-药学综合 考试大纲
4.抗肠蠕虫病药
1.分类与机制
2.干扰核酸生物合成药
3.直接破坏 DNA 结构和功能 (十一)抗恶性肿瘤药 药
4.干扰 RNA 转录药
5.影响蛋白质合成和功能药
6.影响体内激素平衡药
1.胆碱酯酶抑制药及胆碱酯 酶复活药
三、神经系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 2.M 胆碱受体阻断药
统药物
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2.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和激动-拮抗药 3.其他镇痛药 4.阿片受体拮抗药
1.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七)解热镇痛抗炎药
2.选择性环氧酶-2 抑制药
3.抗痛风药 1.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分类
四、心血管
(一)抗心律失常药
系统药物
2.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3)异丙肾上腺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1)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特点和主要临床应用 (2)普萘洛尔等 13 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 床应用、不良反应与禁忌证 (1)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 应用与不良反应 (2)地西泮、氟硝西泮、劳拉西泮、奥沙西泮、艾 司唑仑、三唑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巴比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水合氯醛和甲喹 酮的临床应用 (1)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钠的药 理作用、临床作用及其不良反应 (2)苯巴比妥、扑米酮、地西泮、氯硝西泮、氨己 烯酸、托吡酯的临床应用 硫酸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左旋多巴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 其不良反应 (2)卡比多巴、司来吉兰、硝替卡朋、溴隐亭、恩 他卡朋、普拉克索、金刚烷胺及苯海索作用机制、临 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利斯的明、石杉碱甲、美金刚 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1)氯丙嗪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2)氟哌啶醇、舒必利、奋乃静、氯氮平、利培 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的临床应 用和不良反应 碳酸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抗抑郁症药物的分类 (2)丙米嗪、文拉法辛、地昔帕明、马普替林、氟 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曲唑酮及托洛沙酮的药理 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1)吗啡的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 良反应及其禁忌证 (2)可待因、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二氢埃托 啡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3)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害及其治疗 喷他佐辛、丁丙诺啡、布托啡诺、纳布啡、地佐 辛、曲马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罗痛定、布桂嗪、奈福泮、高乌甲素、氟吡汀、 考诺肽的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纳洛酮、纳曲酮等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1)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 药物相互作用 (2)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 奥沙普秦、吡罗昔康、双氯芬酸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 应用 美洛昔康、氯诺昔康、尼美舒利、塞来昔布、帕瑞昔 布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秋水仙碱、别嘌醇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药物分类及其代表药 (1)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普萘洛尔、胺 碘酮、维拉帕米和腺苷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主 要不良反应 (2)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和地尔硫(艹)卓药理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学术型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发布时间:2018-9-21 17:14:58001 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811理论力学.pdf812材料力学I.pdf811理论力学.pdf812材料力学I.pdf813电工学.pdf803电子技术I.pdf812材料力学I.pdf813电工学.pdf809工程力学.pdf813电工学.pdf803电子技术I.pdf809工程力学.pdf813电工学.pdf 004 建筑工程学院841结构力学.pdf833土力学.pdf843钢筋混凝土结构.pdf 845水分析化学与水力学.pdf 846传热学Ⅰ.pdf867流体力学Ⅰ.pdf841结构力学.pdf844水力学Ⅰ.pdf848道路工程.pdf849交通工程.pdf 832交通信息与控制.pdf841结构力学.pdf833土力学.pdf843钢筋混凝土结构.pdf 845水分析化学与水力学.pdf 846传热学Ⅰ.pdf867流体力学Ⅰ.pdf848道路工程.pdf849交通工程.pdf832交通信息与控制.pdf005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684物理化学I.pdf887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pdf820有机化学I.pdf851传热学Ⅰ.pdf 852工程热力学.pdf814物理化学III.pdf 820有机化学I.pdf 878化工原理.pdf856环境影响评价.pdf857微生物基础I.pdf858环境工程学.pdf851传热学Ⅰ.pdf852工程热力学.pdf814物理化学III.pdf820有机化学I.pdf878化工原理.pdf856环境影响评价.pdf857微生物基础I.pdf858环境工程学.pdf 006 应用数理学院663数学分析.pdf865高等代数.pdf662普通物理I.pdf861量子力学.pdf863光学.pdf663数学分析.pdf865高等代数.pdf828激光原理.pdf432统计学.pdf 00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75材料科学基础.pdf875材料科学基础.pdf817资源循环基础.pdf815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df 011 经济与管理学院804经济学原理.pdf801管理学.pdf804经济学原理.pdf805数据库技术与应用.pdf801管理学.pdf804经济学原理.pdf431金融学综合.pdf资源环境与循环815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df012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355建筑学基础.pdf504建筑学术快速设计.pdf503城乡规划设计(学术).pdf 633城乡规划原理.pdf建筑学(专业学位)355建筑学基础.pdf 507建筑专业快速设计.pdf城市规划(专业学356城市规划基础.pdf446城市规划设计.pdf013 激光工程研究院662普通物理I.pdf828激光原理.pdf861量子力学.pdf812材料力学I.pdf828激光原理.pdf875材料科学基础.pdf 88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pdf光学工程(专业812材料力学I.pdf828激光原理.pdf875材料科学基础.pdf 015 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620普通化学.pdf621细胞生物学.pdf854有机化学.pdf88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pdf 806电子技术.pdf809工程力学.pdf810解剖生理学.pdf806电子技术.pdf810解剖生理学.pdf854有机化学.pdf88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pdf026 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662普通物理I.pdf862固体物理.pdf875材料科学基础.pdf 035 艺术设计学院505快题设计.pdf622设计史论.pdf美术(专业学位)506专业创作.pdf619美术史论.pdf337工业设计基础.pdf502产品设计.pdf036 马克思主义学院6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df883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pdf 039 城市交通学院832交通信息与控制.pdf848道路工程.pdf849交通工程.pdf832交通信息与控制.pdf848道路工程.pdf849交通工程.pdf北京未来网络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97计算机网络.pdf895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pdf计算机技术(专897计算机网络.pdf061 信息学部822信号与系统.pdf823半导体物理.pdf822信号与系统.pdf821自动控制原理.pdf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95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pdf893软件工程学科专业基础.pdf895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pdf 电子与通信工程822信号与系统.pdf823半导体物理.pdf824电路分析基础.pdf控制工程(专业821自动控制原理.pdf计算机技术(专896数据结构.pdf软件工程(专业892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基础.pdf062 文法学部652社会学理论.pdf877社会学方法.pdf630教育学综合.pdf261二外日语.pdf 262二外法语.pdf 263二外英语.pdf 610基础英语.pdf 611基础日语.pdf 816高级英语.pdf 818综合日语.pdf社会工作(专业学331社会工作原理.pdf 437社会工作实务.pdf教育(专业学位)333教育综合.pdf 807教育管理与教学.pdf 808教育技术综合.pdf。
2019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之649汉语基础
第一节 汉字的形体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 第三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第三章 词汇
第一节 词汇和词汇单位 第二节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第三节 词义的分解
1
第四节 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第五节 语境和词义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第七节 熟语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词类 第二节 短语 第三节 句类、句型 第四节 常见的句法失误、 第五节 复句 第五章 修辞 第一节 词语的锤炼 第二节 句式的选择 第三节 辞格及辞格的综合运用 第四节 语体风格 第二部分 古代汉语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考试
《649-汉语基础(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二、考试时间 180 分钟。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闭卷、笔试。含现代汉语 70 分,古代汉语 80 分。满分 150 分。
四、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现代汉语
第一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 第二节 声母 第三节 韵母 第四节 声调 第五节 音节 第六节 音变 第七节 音位 第八节 语调
一、 经典语篇 二、 常用词语意义及用法 三、 常用虚词用法
之、乎、者、也、所、以、于、而、焉、然、其、耶(邪),等 四、常见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疑问句 五、古代汉语通论知识
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字典辞书、汉字的构造、汉字的发展、 音韵、古书注解
2
847-海南大学简明生物化学 考试大纲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47-简明生物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二、考试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闭卷、笔试。
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第一章氨基酸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特殊氨基酸举例,两性解离与等电点,化学性质,光学性,氨基酸的纯化、生产与应用第二章蛋白质第一节肽:概念、结构与性质,活性肽第二节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氨基酸顺序的多样性,一级结构举例及简要表达式,胰岛素,一级结构的测序,一级结构在蛋白质结构中的作用,氨基酸序列与生物进化第三节蛋白质的高级结构:酰胺平面及其特点,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与结构域,三级结构与构象,维持三级结构的作用力,四级结构,球状与纤维状蛋白质第四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变构效应,分子病,免疫系统(简介)与免疫球蛋白,肌球/动蛋白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进化第五节蛋白质分离纯化和表征:蛋白质的性质,变性与复性,聚合与沉淀,纯化方法,定性与定量,功能的研究第三章酶第一节酶通论:酶的概念,酶催化特性,酶的分类与命名,专一性,酶活力及其测定,酶工程简介第二节酶催化机理:活性中心,催化机理,活化能,催化作用举例,酶活性的调节第三节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激活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抑制作用及抑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第四章维生素与辅酶第一节概念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第三节水溶性维生素第四节作为辅酶的金属离子第五章核酸第一节通论第二节结构及其构象特点第三节理化性质第四节生物功能第五节研究方法第六章新陈代谢第一节总论:代谢的概念,分解与合成,代谢的特点,生物能学,能量代谢,ATP与高能磷酸化合物,代谢调节的概念,研究方法第二节糖酵解:过程,能量计算,调控,丙酮酸的去路第三节TCA循环: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TCA过程,能量计算,调控,TCA的地位第四节4.生物氧化:概念,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与底物磷酸化,ATP合成机制,葡萄糖彻底氧化形成ATP的数量计算,电子传递的抑制第五节戊糖磷酸途径与乙醛酸途径:过程、特点与作用第六节糖的异生作用:概念、过程及其特点第七节糖原的分解与合成:磷酸解与水解,生物合成,糖原代谢的调控第八节脂肪代谢:脂肪的水解,脂肪酸的氧化及能量计算,磷脂的代谢,脂肪酸代谢的调节,脂类的生物合成第九节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蛋白质的降解,氨基酸分解代谢,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去路,生糖与生酮氨基酸,一碳单位,氨基酸的合成与调节第十节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核酸、核苷酸的分解,核苷酸的合成第十一节各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控第七章 DNA的复制与修复第一节DNA复制的特点与规则第二节复制有关酶第三节复制过程第四节DNA的损伤第五节修复与突变第八章 RNA的生物合成第一节转录与翻译的概念第二节RNA聚合酶第三节生物合成第四节转录过程第五节转录后的加工第六节RNA复制第七节逆转录第九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一节密码子第二节遗传密码与mRNA第三节密码子的基本特性第四节核糖体的结构第五节多核糖体第六节tRNA的作用与氨酰-tRNA合成酶第七节翻译的过程第八节翻译后的修饰第九节信号肽第十章代谢调控第一节代谢调控概述第二节代谢的调节水平第三节酶活性的调节第四节细胞水平调节第五节激素与神经系统调节第六节基因表达的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845-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二、考试时间
180分钟。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闭卷、笔试。
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化学键与杂化轨道理
论,化学键与分子性质的关系。
Bronsted酸碱理论与Lewis酸碱理
论。
第二章烷烃
结构与命名,构造异构,碳原子和氢原子类型,乙烷与丁烷的构象,
透视式,Newman投影式,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来源。
化学性质:
①卤化反应及其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自由基稳定性和自由基的结
构;②氧化反应;③热裂反应及机理。
第三章烯烃
烯烃的结构(SP2杂化和π键、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命名,构造
异构,顺反异构与表示方法。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
①亲电加成:加卤素(亲电试剂、亲电加成、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加卤化氢(加成反应规则,诱导效应,碳正离子结构、稳定性和碳正
离子的重排),加次卤酸,加硫酸,加水,硼氢化反应(选择性),
烯烃的二聚;②催化氢化及烯烃的稳定性;③自由基加成:HBr过氧
化物效应,自由基加成反应历程;④烯烃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聚合
物、单体、聚合度、聚合反应的类型及机理);2.双键的氧化反应;
3.α-氢原子的反应:卤代(烯丙基自由基及p-π共轭效应)、氧化、。
烯烃的来源、制法和鉴别。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第一节炔烃:SP杂化,命名,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加氢、亲电加成(加卤素、加卤化素,加水)亲核加成(加氰化氢,加醇);②氧化反应;③活泼氢反应;④聚合反应。
炔烃的制备与鉴别。
第二节二烯烃:分类和命名,键的离域,1,3-丁二烯的分子轨道与共轭效应(π-π、P-π、σ-π),共振论。
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①加成反应(1,4加成和1,2加成)②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
③聚合反应。
共轭二烯的制备与鉴别
第五章脂环烃
脂环烃的分类、命名。
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
环已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椅式,船式,a键,e键,一元及多元取代环已烷的稳定构象)。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环烯烃和环二烯烃的反应。
脂环烃的来源、制法、鉴别。
第六章芳香烃
苯的结构、命名,芳烃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1.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烷基化和酰基化、氯甲基化;2.加成反应:加氢、加氯;3.氧化反应:侧链氧化、苯环氧化;4.侧链取代;5.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定位规则及活化作用,理论解释(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共振论与分子轨道理论),双取代基定位规则及理论解释,定位规则的应用。
联苯、稠环芳烃。
萘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芳烃的来源、制法、鉴别。
芳香结构(休克尔规则、非苯芳烃、富勒烯)。
常见亲电试剂的分类。
第七章立体化学
异构体的分类与立体化学,偏振光、比旋光度、旋光异构体。
分子的对称因素。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外消旋体与外消旋化。
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体。
构型的确定、标记和表示方法。
外消旋体的拆分。
相对构型和绝对构型及构型的转化。
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旋光异构体参加的反应、立体专一性和立体选择性反应。
第八章卤代烃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物理性质。
卤代烷的化学性质:1.亲核取代反应(水解、氰解、氨解、醇解、和硝酸银作用),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和SN2);2.消除反应:β-消除反应历程(E1和E2),消除方向,取代与消除的竞争;3.卤代烷与金属作用(与镁、锂、钠、铝作用,格氏试剂,烷基锂)。
卤代烯的分类及双键位置对卤素原子活泼性的影响。
卤代芳烃的反应。
卤代烃的制备与鉴别。
常见亲核试剂的分类。
第九章醇、酚、醚
第一节醇:结构、分类和命名。
物理性质。
氢键。
化学性质:
①与活泼金属的反应;②羟基的反应:卤烃的生成、与无机酸的反应、
脱水反应(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③氧化与脱氢。
二元醇的性质。
醇的制备与鉴别。
第二节酚:结构、分类和命名。
物理性质(分子内氢键与分子间氢键)。
化学性质:①酚羟基的反应:酸性、成酯、成醚;②芳环上的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烷基化、与羰基化合物缩合、Fries重排与Claisen重排、水杨醛与水杨酸的制备;③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④氧化与还原、醌。
酚的制备与鉴别。
第三节醚与环氧化合物:结构和命名。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佯盐的生成和醚键的断裂,过氧化物的生成,环醚的开环反应与反应机理(与水、醇、氨、格氏试剂等作用)。
冠醚与主客体化学。
醚的制备与鉴别。
第四节含硫化合物:硫醇硫醚
第十章醛和酮
结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加氢氰酸
及亲核加成反应历程、加亚硫酸氢钠、加醇、加格氏试剂、与氨衍
生物缩合、与Wittig试剂反应;②α-氢原子的反应:卤代反应、
羟醛缩合反应;③氧化反应:弱氧化剂(Fehling试剂、Tollens
试剂)、强氧化剂、过氧酸氧化;④还原反应:催化加氢、用氢化
铝锂还原、用硼氢化钠还原、异丙醇铝还原、C=O还原成CH2、金
属还原;⑤歧化反应。
醛酮的制备与鉴别。
α、β-不饱和醛酮的
性质(亲核加成、亲电加成、氧化还原)。
第十一章仪器分析
第一节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及影响因素,自旋偶合-裂分。
1H NMR图谱分析、13C NMR谱分析。
第二节质谱:基本原理。
分子离子和分子量、分子式确定。
碎片离子和分子结构的推断。
第三节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官能团的特征吸收。
谱图分析。
第四节紫外光谱:一般概念。
分子结构和紫外吸收的关系。
芳香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第五节其他仪器分析方法在有机化学上的应用简介。
第十二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一节羧酸:结构和命名。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①酸性;②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机理;③还原反应;④脱羧反应;⑤α-氢原子的取代反应。
二元羧酸及α-羟基酸。
羧酸的制备与鉴别。
第二节羧酸衍生物:结构和命名。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①.
羧酸衍生物的相互转化;②与有机金属的反应;③还原;④酰胺的Hofmann降级反应。
羧酸衍生物的制备与鉴别。
碳酸衍生物,脲。
第三节碳负离子的反应及在合成上的应用:①碳负离子:结构、形成、稳定性和反应;②酯缩合反应;③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及类似化合物的α-氢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与卤代烃的亲核取代、与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加成-消除、与羰基的亲核加成。
第十三章含氮化合物
第一节硝基化合物:分类、结构和命名。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①与碱作用;②还原反应;③硝基对苯环上其它取代基的影响。
制
备与鉴别。
第二节胺:分类、结构和命名。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①碱性;
②烃基化;③霍夫曼消除;④酰基化;⑤与亚硝酸反应;⑥与醛
酮反应;⑦芳胺的特殊反应(与亚硝酸作用、氧化、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季铵盐、季铵碱。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胺的制备与鉴别。
第三节重氮和偶氮化合物:重氮化反应,重氮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偶合反应,重氮甲烷。
第四节腈和异腈
第十四章杂环化合物
分类、命名、结构和芳香性。
五元单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吡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加成、特殊反应),糠醛吲哚。
六元单杂环化合物:吡啶、喹啉:物性、化性(取代、弱碱性、氧化与还原)。
第十五章协同反应
第一节电环化反应
第二节环加成反应
第三节σ-迁移。
第十六章碳水化合物
第一节糖类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节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第三节二糖:蔗糖、麦芽糖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第四节多糖、淀粉和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简介
第十七章氨基酸、蛋白质、核酸
第一节氨基酸:分类和命名。
两性、等电点。
反应、合成。
第二节多肽、蛋白质、核酸简介。
第十八章有机合成
第一节基本概念:目标分子、切割、合成子、逆向合成分析
第二节合成步骤设计:①基本碳骨架的构成(增链反应、减链反应、成环反应);②在碳骨架合适的位置上引入所需的官能团(官能团的引入、官能团的除去、官能团的转化);③反应的选择性、保护基和导向基;④立体化学控制。
第十九章有机实验部分
第一节基本操作:普通蒸馏、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分馏、共沸蒸馏、萃取、重结晶、升华、干燥、加热、冷却、搅拌、熔点测定
第二节一些化合物的合成实验:乙酸乙酯、环己烯、1-溴丁烷、苯乙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