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经典计算
变压器计算公式范文

变压器计算公式范文
变压器是将电、磁能或机械能转换为相应的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
要应用于电力系统供电。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变换、低频、高频等原理,来将电磁场相互影响着,最终将低压电动机的电能转换为高压电动机的电能。
变压器计算公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初级变压器功率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W)=电流(A)×电压(V)
二、变压器的变比计算公式:
变比(b)=Vt/Vs
其中,Vt为变压器的高压端绕组电压;Vs为变压器的低压端绕组电压。
三、变压器容量计算公式:
容量(KVA)=Vt×Ip/1000
其中,Vt是变压器高压端绕组电压;Ip则为变压器的额定功率电流。
四、变压器额定频率计算公式:
频率(Hz)=Vt/X
其中,Vt是变压器高压端绕组电压;X则为变压器的电抗系数。
五、变压器效率计算公式:
效率(%)=100%×(P2-P1)/P1
其中,P2为变压器高压端实际输出功率;P1为变压器低压端实际输入功率。
另外,在变压器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变压器的损耗,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损耗(KW)=容量(KVA)×变压器损耗系数
我们还可以利用定子电流定律来计算变压器的电流,公式为:
电流(A)=E1/X
其中。
变压器参数常用计算

变压器参数常用计算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常用于将电压从一级线路转换到另一级线路,以满足不同电压等级的需求。
变压器的参数计算是设计和使用变压器的重要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常用的变压器参数计算方法。
1.变比计算变压器的变比是指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比值。
变比计算公式为:变比=输入电压/输出电压2.线圈匝数计算线圈匝数是指变压器的一级线圈与二级线圈的匝数。
线圈匝数计算公式为:一级线圈匝数=二级线圈匝数*变比3.电流计算变压器的一级电流与二级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电流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电流计算公式为:一级电流=二级电流*变比4.绕组的尺寸计算绕组的尺寸计算需要考虑绕组导线的截面积、长度、填充系数等因素。
计算方法较为复杂,常使用软件进行计算。
5.磁通密度计算磁通密度是指通过变压器铁芯的磁通量与铁芯截面积的比值,磁通密度计算公式为:磁通密度=磁通量/铁芯截面积6.铜损耗计算铜损耗是指变压器中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电阻损耗。
铜损耗计算公式为:铜损耗=I^2*R其中,I为电流,R为导线电阻。
7.铁损耗计算铁损耗是指变压器中磁通经过铁芯时产生的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
铁损耗计算比较复杂,通常通过测试和经验公式进行估算。
8.效率计算变压器的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效率计算公式为: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以上是变压器参数计算的一些常用方法,通过这些计算可以确定变压器的各种参数,在设计和使用变压器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变压器参数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还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设计。
变压器设计计算公式

变压器设计计算公式1.整流变压器的设计计算公式:-一次侧绕组电流(I1)=输出电流(I2)×变比(N2/N1)- 一次侧绕组电压 (V1) = 输出电压峰值(V2_peak) × 变比(N2/N1)-二次侧绕组电流(I2)=二次负载功率(P2)/二次电压(V2)- 二次侧绕组电压 (V2) = 输出电压峰值(V2_peak) / √2-变比(N2/N1)=输出电压(V2)/输入电压(V1)-一次绕组线圈数(N1)=输入电压(V1)×变比(N2/N1)/输入电流(I1) - 二次绕组线圈数 (N2) = 输出电压峰值(V2_peak) × 变比(N2/N1) / 二次电压 (V2)2.隔离变压器的设计计算公式:-一次侧绕组电流(I1)=输出电流(I2)×变比(N2/N1)-一次侧绕组电压(V1)=输出电压(V2)×变比(N2/N1)-二次侧绕组电流(I2)=输出电流(I2)-二次侧绕组电压(V2)=输出电压(V2)-变比(N2/N1)=输出电压(V2)/输入电压(V1)-一次绕组线圈数(N1)=输入电压(V1)×变比(N2/N1)/输入电流(I1) -二次绕组线圈数(N2)=输出电压(V2)×变比(N2/N1)/输出电流(I2)3.功率变压器的设计计算公式:-铁芯截面积(A)=额定功率(P)/(变压器磁密(B)×变压器有效磁路长度(l))-铁芯有效磁路长度(l)=铁芯总长度(L)-窗口长度(Lw)-铁芯总长度(L)=两个E型铁片数量(n)×一个E型铁片长度(L1)+两个I型铁片数量(n)×一个I型铁片长度(L2)-窗口高度(Hw)=二次绕组高度(H2)-绝缘层厚度(h)-窗口宽度(Ww)=二次绕组宽度(W2)-绝缘层厚度(h)-铁芯窗口面积(Aw)=窗口高度(Hw)×窗口宽度(Ww)-铁芯有效磁路长度(l)=铁心总长度(L)-窗口总长度(Lw)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计算公式只是基础的设计公式,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各种损耗和效率、绝缘、散热等因素的影响,以得到准确的变压器设计结果。
变压器参数计算范文

变压器参数计算范文
一、交流变压器参数计算
1、变压器容量的计算:容量=电流×电压=(负荷额定电压÷额定电压)×(负荷额定电流)
2、变压器变比:变比=额定电压/负荷额定电压
3、变压器额定功率:额定功率=容量×额定电压/1000=(负荷额定电压/额定电压)×(负荷额定电流)×负荷额定电压/1000
4、变比误差的计算:变比误差=(实测变比-设计变比)/设计变比×100%
5、变压器额定最大损耗的计算:变压器额定最大损耗=(实测损耗-设计损耗)/设计损耗×100%
6、变压器空载电流比的计算:空载电流比=空载功率/负荷功率
7、变压器发热量的计算:发热量=(变压器额定最大损耗-负荷损耗)/0.8
8、变压器额定电流的计算:额定电流=容量/额定电压
综上所述,交流变压器参数的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变压器容量、变比、额定功率、变比误差、额定最大损耗、空载电流比、发热量、和额定电流等几个不同参数的计算。
变压器参数的计算不光是简单的数字组合,还要考虑到电压、电流、频率、损耗、效率等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才能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
变压器计算公式范文

变压器计算公式范文
变压器的主要参数有变压比、输出功率、额定电流、短路阻抗等。
以
下将介绍常用的变压器计算公式。
1.变压器变压比计算公式:
变压比是指输入和输出电压之间的比值,它可以通过变压器一次侧与
二次侧的匝数关系来计算。
变压比公式如下:
变压比=一次侧匝数/二次侧匝数
2.变压器的输出功率计算公式:
输出功率是指变压器所能输出的电功率,可以通过输入功率和变压比
来计算。
输出功率公式如下:
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变压比
3.变压器的额定电流计算公式:
额定电流是指变压器被设计成能够连续工作的电流值,可以通过输出
功率和额定电压来计算。
额定电流公式如下:
额定电流=输出功率/额定电压
4.变压器的短路阻抗计算公式:
短路阻抗是指在变压器运行时,一次侧或二次侧发生短路时所产生的
电阻,它是变压器的一个重要参数。
可以通过短路电压和额定电压来计算。
短路阻抗公式如下:
短路阻抗=(短路电压/额定电压)×100%
5.变压器的容量计算公式:
容量是指变压器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功率,可以根据额定电流和额定
电压来计算。
容量公式如下:
容量=额定电流×额定电压
以上是常用的变压器计算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变
压器的参数,可以根据这些公式计算出所需的数值。
同时,在计算过程中
还需要考虑变压器的损耗、效率等因素,以保证变压器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

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变压器是一种用于改变交流电压的电气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
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有关于变压器的变比、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公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公式。
1.变压器变比公式:变压器的变比是指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比值,用符号"k"表示。
变压器变比公式可以表示为:k=Ns/Np其中,k为变比,Ns为二次线圈(副线圈)匝数,Np为一次线圈(主线圈)匝数。
变比k决定了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比例关系。
2.变压器电流变比公式:变压器的电流变比与变压器的线圈匝数比有关。
电流变比公式可以表示为:k=Ip/Is=Ns/Np其中,Ip为一次线圈的电流,Is为二次线圈的电流。
变比k决定了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
3.变压器电压变比公式:变压器的电压变比与变压器的线圈匝数比有关。
电压变比公式可以表示为:k=Vp/Vs=Np/Ns其中,Vp为一次线圈的电压,Vs为二次线圈的电压。
变比k决定了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比例关系。
4.变压器的功率计算公式:变压器的功率计算公式是根据功率守恒原理推导出来的。
对于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功率计算公式如下:Vin * Iin = Vout * Iout其中,Vin为输入电压,Iin为输入电流,Vout为输出电压,Iout为输出电流。
5.变压器的效率计算公式:变压器的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效率计算公式如下:Efficiency = (Pout / Pin) * 100%其中,Efficiency为效率,Pout为输出功率,Pin为输入功率。
这些是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
使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数据来计算变压器的变比、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
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公式来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变压器,以满足特定的电气需求。
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

初中生就会的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第一步:变压器的功率= 输出电压* 输出电流(如果有多组就每组功率相加)得到的结果要除以变压器的效率,否则输出功率不足。
100W以下除0.75,100W-300W除0.9,300W以上除0.95.事实上变压器的骨架不一定很合适计算结果,所以这只是要设计变压器的功率,比如一个变压器它的输入220V,输出是12V 8A,那么它的需要的功率是12*8/0.75=128W,后面的例子以此参数为例(市售的产品一般不会取理论上的值,因为它们考虑的更多是成本,所以它们选的功率不会大这么多)第二步:决定需要的铁芯面积;需要的铁芯面积=1.25变压器的功率.单位为平方厘米。
上例的铁芯面积是1.25*128=14.142=14.2平方厘米第三步:选择骨架,铁芯面积就是铁芯的长除以3(得到的数就是舌宽,就是中间那片的宽度),再乘以铁芯要叠的厚度,如上例它应该选择86*50或86*53的骨架,从成本考虑选86*50,它的面积是8.6/3*5=14.333,由于五金件的误差,真实的面积大约是14.0。
这个才是真实的铁芯面积第四步:计算每V电压需要的匝数,公式:100000000÷4.44*电源频率*铁芯面积*铁芯最大磁感应强度当电源电压为50Hz时(中国大陆),代入以上公式,得到以下公式;450000÷铁芯面积*铁芯最大磁感应强度铁芯最大磁感应强度一般取10000—14000(高斯)之间,质量好的取14000-12000,一般的取10000-12000,个人一般取中间12000,这个取值直接影响到匝数,取值大了变压器损耗也大,小了线又要多,就要在成本和损耗中折中选择以上例: 450000÷14.0*12000=2.678=2.7初极220V即220*2.7=594匝,次级12V即12*2.7=32.4匝。
由于次级需有损耗,所以需要增加损耗1.05—1.03(线小补多些,线大补少些)。
变压器设计公式

变压器设计公式
变压器是一种用于改变电压和电流的电力传递设备。
根据电气原理,变压器的设计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1.磁通密度(B)的计算:
变压器的磁通密度可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B=(V*10^8)/(4.44*f*N*A)
其中,B为磁通密度,V为变压器的电压,f为电源频率,N为变压器的匝数,A为磁路截面积。
2.爬电和感应电压(U)的计算:
变压器的爬电和感应电压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U=K*h
其中,U为爬电和感应电压,K为一个与环境条件相关的常数,h为绕组的高度。
3. 铁损耗(P_fe)的计算:
变压器的铁损耗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_fe = K_fe * B^2 * V^2 * f * 10^(-7)
其中,P_fe为铁损耗,K_fe为一个与材料特性相关的常数,B为磁通密度,V为电压,f为频率。
4. 铜损耗(P_cu)的计算:
变压器的铜损耗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_cu = (R1 + R2) * I^2
其中,P_cu为铜损耗,R1和R2为绕组的电阻,I为负载电流。
5. 总损耗(P_total)的计算:
变压器的总损耗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_total = P_fe + P_cu
6.转变比(k)的计算:
变压器的转变比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k=V2/V1
其中,k为转变比,V2为输出电压,V1为输入电压。
以上是变压器设计过程中常见的计算公式,每个公式的参数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2. 开关变压器功能
a. 磁能转换(能量储存)
b. 绝缘
c. 电压转换
3. 工作流程
a. 根据PWM(脉宽调制法)控制,当晶体管(例功率MOSFET)打开时电流流过变压器初级绕组,这时变压器储存能量(在磁心GAP),与此同时,因为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极性不同,整流二极管断开时电流流过次级绕组;
b. 因为次级绕组极性是不同于初级绕组,当晶体管关闭(例功率MOSFET)时存储的能量将被释放(从磁心GAP). 同时整流管也打开.所以,电流将流过开关电源变压器的次级绕组;
c. 反馈绕组提供PWM工作电压(控制), 所以反馈绕组的圈数是依照PWM 的工作电压来计算;例如, UC3842B(PWM)工作电压是10-16Vdc ,你必须是依照这个电压计算反馈圈数,否则UC3842B(PWM)将不能正常工作!一般, UC3842B(PWM)损坏时,反馈电压是超过30Vdc.
4. 主要参数对整个路的影响
a. 电感:如果初级电感太低,变压器将储存的能量少,使输出电压不连续;如果次级电感也低,变压器的能量将不能完全释放,所以,输出电压将是非常低;这时PWM将不能正常工作.此时反馈绕组的电感也是过低或过高,
b. 漏电感: 如果漏电感太高,它将产生一个高的尖峰电压在初级绕组. 它是非常的危险.因为高的尖峰电压可以损坏晶体管!另一方面,漏电感将影响开关电源变压器对电磁干扰的测试,它对整个电流将产生更多的噪音;所以开关变压器要求低漏电感.
c. 绝缘强度:因为初级地是不同次级地;它有一个高电压在初级与次级之间,所以,它有很好的绝缘!
一。
基本设计条件
1. 输入85-264V ac /输出5Vdc 2A
2. 最大工作比40% (晶体管关闭和打开的时间比率)
3. 工作频率75kHz
4. 温度等级: class B
二。
基本的设计步骤
1.变压器尺寸
Ae*Ap=PB*102/2f*B*j*ŋ*K
Ae---- 有效截面积
Ap---- 磁芯绕线面积
PB ---- 输出功率
f ----- 工作频率
B ----- 有效饱和磁通
j ----- 电流密度
ŋ ----- 变压器效率
K ----- 骨架绕线系数
Ae*Ap=2(5.0+0.7)*102/2*75*103*0.17*2.5*0.8*0.2
Ae*Ap= 0.112(cm4)
根据磁芯数据,我们可以选择EE2219磁芯(东磁); 它的Ae*Ap 值是0.408*0.397=0.162(cm4)
2. 初级临界电感
LMIN=UP2*α2*T*10-6/2P0(H)
LMIN----- 初级临界电感
UP ----- 初级最大电压
α----- 工作比
T ----- 周期
P0 ----- 变压器输入功率
LMIN=115*115*0.4*0.4*13.33*10-6/2*(5+0.7)*2*1.2
LMIN= 1.0(mH)
备注: 根据经验,计算实际输出功率等于1.2倍输出功率
3. 初级峰值电流
IP=2P0/UPMIN*αMAX
IP----- 初级峰值电流
UPMIN----- 初级最大电压
IP = 2*2*(5.0+0.7) *1.2/115*0.4
IP = 0.595(A)
4. 初级绕组圈数
NP=LP*IP*104/Ae*B
NP----- 初级绕组圈数
NP= 1.0*10-3 *0.595*104 /0.395*0.17
NP= 88 (Ts)
5. 次级绕组圈数
NS=NP*US*(1-αMAX)/UPMIN*αMAX
NS----- 次级绕组圈数
US----- 次级最大电压
NS= 88*(5.0+0.7) *(1-0.4)/115*0.4
NS= 7(Ts)
反馈绕组圈数
Nf= 15(Ts)
6. 线径
d=1.13* (I/j)1/2
d----- 线径
Ieff----- 有效工作电流
Ieff= Ip* (α/3)1/2 =0.595*(0.4 /3)1/2 =0.217(A)
dp= 1.13*0.233 (j=4)
dp= 0.26 (mm)
反馈绕组线径 d f= 0.21(mm)
次级使用绞线, d=1.13* (I/j)1/2 =1.13*(2 /4)1/2 =0.8(mm)
din=d/n1/2
din----- 2UEW 线径
n ----- 绞线股数
ds= 0.55*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