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17_多个问题除法_应用题
除法解决问题练习题

除法解决问题练习题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学生们逐渐接触到了更加复杂的运算,其中除法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除法作为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点的学习,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除法解决问题的练习题,帮助读者加深对除法的理解和应用。
练习题一:分糖果小明有16颗糖果,想要平分给4个朋友。
请问每个朋友能分到几颗糖果?解答:将16颗糖果平均分给4个朋友,可以使用除法来解决。
即16除以4,得到每个朋友能分到4颗糖果。
练习题二:购买水果小明去超市买了18个苹果,他打算分给9个朋友。
请问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解答:将18个苹果平均分给9个朋友,同样可以使用除法来解决。
即18除以9,得到每个朋友能分到2个苹果。
练习题三:填写商店货架一家商店有96瓶水需要摆放在货架上,每个货架最多能摆放8瓶水。
请问需要多少个货架才能摆放完所有水?解答:将96瓶水按照每个货架能摆放8瓶水的要求进行分配,可以使用除法来解决。
即96除以8,得到需要12个货架才能摆放完所有水。
练习题四:园艺布置小明的花坛长为15米,宽为5米,他想在花坛四周摆放相同种类的石块,每块石块的边长为0.5米。
请问他一共需要多少块石块?解答:小明的花坛的周长可以通过将长和宽相加后乘以2得到,即(15+5)*2=40米。
要求石块的边长为0.5米,所以需要将周长除以石块的边长,即40除以0.5,得到小明一共需要80块石块。
练习题五:计算优惠券一家商场正在举行促销活动,消费满100元可以使用一张10元的优惠券。
小明购买了一件价值260元的衣服,请问他能使用多少张优惠券?解答:小明购买的衣服价值260元,可以通过将衣服价值除以满减优惠券的面额来得到使用优惠券的张数。
即260除以10,得到小明能使用26张优惠券。
总结: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除法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无论是分糖果、购买水果、填写货架、园艺布置还是计算优惠券,都可以通过除法来解决问题。
三年级应用题计算

三年级应用题计算一、乘法类应用题(1 - 10题)1. 一本故事书8元,小明买了5本,一共花了多少钱?- 解析:这道题考查乘法的基本应用,每本故事书的价格是8元,买了5本,就是求5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8×5 = 40(元)。
2. 一个书包的价格是45元,学校要买12个这样的书包给贫困学生,一共需要多少钱?- 解析:已知一个书包的价格是45元,要买12个,就是求12个45是多少,用乘法,列式为45×12 = 45×(10 + 2)=45×10+45×2 = 450+90 = 540(元)。
3. 三年级同学去植树,每行种15棵,种了8行,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解析:每行种15棵树,种了8行,求总棵树就是求8个15是多少,用乘法,列式为15×8 = 120(棵)。
4. 每箱苹果有20个,5箱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解析:每箱20个苹果,5箱的数量就是5个20,用乘法,列式为20×5 = 100(个)。
5.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解析:速度×时间 = 路程,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是速度,行驶3小时是时间,求行驶的路程,列式为60×3 = 180(千米)。
6. 一个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这个篮球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析: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已知长28米,宽15米,所以面积为28×15 = 420(平方米)。
7. 小明一分钟能写12个字,5分钟能写多少个字?- 解析:求5分钟写的字数,就是求5个12是多少,用乘法,列式为12×5 = 60(字)。
8. 一盒彩笔有36支,3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支?- 解析:每盒36支,3盒的数量就是3个36,用乘法,列式为36×3 = 108(支)。
9. 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看电影,电影院每排有30个座位,一共有16排,这个电影院能坐多少人?- 解析:求电影院能坐的人数,就是求16个30是多少,用乘法,列式为30×16 = 480(人)。
小学生除法训练题目目

小学生除法训练题目目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除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运算符号。
掌握除法运算不仅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培养他们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小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除法训练题目,来帮助他们巩固和提高除法的运算能力。
题目一:1. 小明有12颗糖,他想分享给小红和小刚,平均分成两份,每个人分到几颗糖?2. 妈妈有36个苹果,她打算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9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3. 一只花瓶里有28支鲜花,小丽打算将这些鲜花放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有几支鲜花?题目二:1. 熊熊有32本故事书,她要将这些书分成4摞,每摞有几本书?2. 大姐姐有28块巧克力,她打算把巧克力分成7份,每份有几块巧克力?3. 小华有36个橙子,他要分成3个果篮,每个果篮里有几个橙子?题目三:1. 小明有24块巧克力,他想将这些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小伙伴,每个人分到几块巧克力?2. 小华有35个苹果,他打算将这些苹果分成5只篮子,每只篮子里有几个苹果?3. 一架飞机载有48名乘客,乘客的座位分布在6排座位上,每排有几个座位?通过以上的题目训练,小学生能够锻炼除法运算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这些题目涵盖了不同场景下的除法运算,帮助小学生将除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他们对除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在解题过程中,小学生可以运用竖式计算或者分组计算等方法来解决。
同时,还可以鼓励小学生通过具体物品的划分或者图形的划分等方式来直观地理解和计算除法运算。
除了练习题目,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与小学生的互动对话,扩展除法运算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购物的过程中,可以让小学生计算物品的分配和价格的平摊,从而锻炼他们运用除法的能力。
总之,通过训练小学生的除法运算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打好基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同时,除法运算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运算方式,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除法运算能力对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生活中的除法应用题

生活中的除法应用题生活中的除法应用题无处不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需要进行除法计算的情况。
除法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购物、时间、距离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几个典型的例子出发,介绍生活中除法的应用。
一、购物中的除法应用在购物时,我们经常会使用除法来计算商品的单价。
比如,某种商品的价格是150元,而我们打算购买3个,我们需要用除法计算每个商品的实际价格。
通过将总价格除以购买的数量,即150元÷3个,我们可以得到每个商品的价格,即50元。
除法还能帮助我们比较不同商品的优惠程度。
例如,我们在两个不同的商店看到两种商品分别的价格为200元和250元。
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计算出每单位价格,以判断哪种商品更划算。
比如,第一种商品的单价为200元÷5个=40元/个,而第二种商品的单价为250元÷6个≈41.67元/个。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种商品的价钱更合理。
二、时间和速度中的除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时间和速度的除法应用。
比如,我们要从A地到B地,两地的距离为300公里,我们以60km/h的速度前进,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计算出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
300公里÷60km/h=5小时,所以我们需要5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同样的,除法在计算比率和百分比时也有应用。
比如,我们要计算某个地区的失业率。
如果该地区有10000人口,而有1000人失业,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计算出失业率。
失业率=失业人数÷总人口×100%。
所以,失业率=1000÷10000×100%=10%。
三、分配和资源中的除法应用除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分配和资源管理。
比如,我们在组织一次聚餐,共有60个人参加,而餐桌只能容纳10人。
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计算出需要多少张餐桌。
60人÷10人/桌=6桌,所以我们需要6张餐桌。
在家庭中,除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分配家庭开销。
五年级数学除法应用题讲解

五年级数学除法应用题讲解一、引言随着学业的不断深入,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除法作为四则运算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除法,本文将为大家讲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二、除法应用题基本类型及解题方法1.单一除法应用题单一除法应用题指的是题目中只涉及一个除法运算的问题。
解题方法较为简单,只需按照题意进行计算即可。
例如:小明有15个苹果,他想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人可以得到多少个苹果?解答:15 ÷ 3 = 5(个)2.复合除法应用题复合除法应用题指的是题目中涉及多个除法运算的问题。
解题时,先理清题意,逐步进行计算。
例如:一本书有100页,小明每天至少需要阅读多少页才能在10天内完成阅读?解答:100 ÷ 10 = 10(页/天)3.典型例题解析(1)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共有30个头,100只脚。
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解答:设鸡有x只,兔子有y只。
x + y = 30(头)2x + 4y = 100(脚)解方程组得:x = 20,y = 10。
鸡有20只,兔子有10只。
(2)行程问题小明从家出发,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步行去学校,半小时后,爸爸发现小明走错了路,于是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骑自行车去追小明。
请问:爸爸追上小明需要多少时间?解答:设追上小明需要t小时。
5t + 5 × 0.5 = 10t解方程得:t = 1(小时)三、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技巧1.数字特性法根据数字的特性,如倍数、因数、质数等,对题目进行分析和判断。
2.画图解题法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辅助解题。
3.替换法将题目中的某个数或量进行替换,使问题变得简单易懂。
4.方程解题法建立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来得到答案。
四、巩固练习1.小华有24个糖,她想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得到多少颗糖?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经过3小时后,离甲地180公里。
除法的应用题解析

除法的应用题解析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通常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配、平均分配、比例和比率等情况。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除法的应用题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除法。
一、分配问题分配问题是除法应用中最常见的情景之一,它通常涉及到把一个总量或总数分配给不同的个体或组织。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两个关键要素:总量(或总数)和被分配的个体(或组织)数。
例如,假设有200个苹果需要平均分给10个学生,我们可以使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只需将200除以10,即可得到每个学生应分得的苹果数为20个。
二、平均分配问题平均分配问题是分配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它要求将一个总量或总数均匀地分配给每个接收者,使得每个接收者得到相等份额。
这类问题中,我们同样需要明确两个关键要素:总量(或总数)和接收者的数量。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有100元需要平均分配给5个人,我们可以利用除法来计算每个人应分得的金额。
通过将100除以5,我们可得到每个人应分得20元。
三、比例问题比例问题是除法应用的另一常见情景,它涉及到两个或多个不同数量的比较。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两个关键要素:比较的数量和比例的关系。
举个例子,假设某商品的定价为200元,经过一次折扣后,价格降低至150元。
我们可以利用除法来计算折扣率。
通过将150除以200,我们可得到折扣率为0.75,即降价了25%。
四、比率问题比率问题是除法应用的另一类常见情景,它涉及到两个数量的比较,并通常以“:”表示比率关系。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两个关键要素:比较的数量和比率的关系。
例如,某班级男生和女生的比率为3:2,且班级一共有和120名学生。
我们可以利用除法来计算男生和女生的具体数量。
首先,我们将男生和女生的比率转化为男生和总学生数的比率,即3:(3+2)。
然后,将这个比率应用到总学生数上,我们可得到男生人数为(3/5) * 120 = 72,女生人数为(2/5) * 120 = 48。
小学生的除法实际应用题

小学生的除法实际应用题小学生学习除法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除法的实际应用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的技巧。
本文将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除法应用题,展示小学生如何将除法运算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案例一:分糖果小明有20颗糖果,他想要将这些糖果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人分得几颗?解题思路: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将20除以4来得到每个朋友分得的糖果数。
即:20 ÷ 4 = 5。
所以,每个朋友可以分得5颗糖果。
案例二:购买水果小红去水果市场买水果,她想用一袋苹果平均分给她和她的3个朋友,一袋苹果里有12个苹果,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解题思路:我们可以通过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袋苹果有1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小红和她的3个朋友,即4个人分。
我们将12除以4,得到每人分到的苹果数。
即:12 ÷ 4 = 3。
所以,每个人可以分到3个苹果。
案例三:分享巧克力小华有一块巧克力,他想要将这块巧克力平均分给他的5个同学,但他发现巧克力的形状不规则,不好均分,他该怎么办?解题思路:除法可以帮助小华解决这个问题。
小华可以先估算出巧克力的大致面积或体积,然后将巧克力的面积或体积除以5,得到每个同学应得的巧克力面积或体积。
如果小华发现巧克力不能完全均分,则可以将巧克力稍微分成几块,一部分同学分到一块,另一部分同学分到另一块,以此类推。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在解决实际应用题时如何运用除法。
除法不仅仅是一个数学运算,更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练习解决实际应用题,小学生们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除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
比如我们经常需要计算购物时的折扣、计算蛋糕的均分、计算一个月的平均天气温度等等。
对小学生来说,掌握除法的实际应用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法的实际应用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除法运算训练题

除法运算训练题除法运算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它描述了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的过程。
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学生们来说非常重要,不仅有助于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还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除法运算的训练题,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巩固对除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题目一:已知袋子里有64个苹果,小明想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解答一: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将袋子里的苹果数64除以朋友的数量5,商就是每人可以分到的苹果数,余数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苹果数。
64 ÷ 5 = 12 余 4所以,小明每人可以分到12个苹果,剩下4个苹果无法平均分配给朋友。
题目二:一辆公交车每天运送旅客520人,每辆车可乘坐40人。
请问需要多少辆公交车才能运送完所有旅客?解答二:我们可以将每天需要运送的旅客数520除以每辆车可乘坐的人数40,商就是所需的公交车数量,余数表示无法装满的座位数。
520 ÷ 40 = 13 余 0所以,需要13辆公交车才能运送完所有旅客,不会出现座位空余。
题目三:一桶水有500升,小明想用每个瓶子装50升水,他需要多少个瓶子才能装满?解答三:我们可以将桶中的水量500升除以每个瓶子可容纳的水量50升,商就是所需的瓶子数量,余数表示无法装满的水量。
500 ÷ 50 = 10 余 0所以,小明需要10个瓶子才能装满一桶水,不会有剩余的水。
通过以上的训练题,我们可以看出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和运用场景。
对于每个题目,我们都需要将被除数除以除数,商表示分配或装满的数量,余数表示剩余或无法装满的数量。
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和方法,我们就能够更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运算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比如有时候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或者除数为0的情况。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来进行运算,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和运算规则。
继续学习和练习除法运算,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数学能力,还能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问问题除法(全用了)
1、一个工人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小时加工20个,12小时可以完成。
(用不同方法解答)
⑴、现在要提前2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要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⑵、如果每小时多加工4个,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
⑶、前4小时平均每小时加工了24个,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还要加工多少个小时?
2.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
去时的速度是40千米/时。
B
(1)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
(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载重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小汽车的速度是载重汽车的1.4倍。
它们从相距162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行驶。
⑴、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⑵、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4、解答下面各题,说说3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⑴、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15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
⑵、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经生产了400只。
剩下的要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
⑶、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经生产了5天,每天生产80只。
剩下的要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