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部分基础过关课时1物质的分类考点突破(无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课件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课件
①宏观:表示一种元素;表示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物 质 ②微观: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Fe可以表示:① 铁元素 、② 铁单质 、③ 1个铁 原子
① 元素是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质子数 (即核电荷 数) 决定元素的种类。②若元素符号前有不为 1的数字时, 该符号只有 微观意义, 如 2Mg表示 2个镁原子。
(4)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元素的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 ×) (如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都是2个电子,但是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 容易失去2个电子,而氦原子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5) 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 ) (如普通氢原子不含中子)
2. 回答问题 (1) “加碘盐” “加铁酱油” 中的 “碘” “铁” 指的是 元素 (填 “分 子” “原子” 或 “元素” ) 。 (2) 填写图中空白格处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物 质 的 元素 组 成 与 构 成
原子序数
(=核 电 荷 数 =质 子 数 =核外电子数)
元素名称
8 氧O
16.00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单 位 为“1”, 常 省 略 不 写)
单元格信息 (以 氧 元 素
为 例)
构 成 :由 原 子 构 成
原子核 电子层
质子数
该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
(1)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个电子层
的为2)
最外层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氢、氦
电子数

除外)
的应用
(3)得失电子(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4个,
易 失去 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个,易 得到 电子
(1)近似计算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一、物质分类(一)基本概念1、混合物:宏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

举例:空气、溶液和合金等。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2、纯净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举例:蒸馏水、氧气和冰水混合物。

3、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金、金刚石、氢气和氧气等。

注意:(1)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固体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有可能是单质。

4、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过氧化氢、二氧化碳等。

5、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举例: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乙醇和醋酸等。

注意:但是CO、CO2、H2CO3和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6、无机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统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举例:碳酸钠、硝酸银和硫酸钡等。

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

举例: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等。

注意: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8、酸:电离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举例:盐酸、硫酸和碳酸等。

注意: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9、碱:电离时形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举例: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等。

10、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举例:硝酸铵、碳酸钙和硫酸钡等。

(二)、物质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根据所含单质元素种类非金属单质根据所含稀有气体单质物质物质种类根据所含有机物纯净物元素种类根据氧化物化合物有无C 酸无机物碱盐二、原子(一)原子发现史1、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实心球体。

中考化学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重难突破1 化学用语

中考化学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重难突破1 化学用语

6.(2021·梧州节选)结合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最外层有__66__个电子。 (2)Na 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__NNaa++__(填化学符号)。 (3)6 号元素与 1 号元素形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 1∶4 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CCHH44__。
(4)二硫化钼(MoS2)被认为是最有希望代替硅,成为未来应用在半导体、 芯片等高精尖领域中的理想材料之一。确定 Mo 为 42 号元素是依据其 __AA__(填字母)。
A.质子数
B.中子数
C.化合价
D.相对原子质量
7.(2021·鄂州)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可表示不同的意义。 ①3O2 ②NH3 ③Al3+ 用数字序号填空。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①①。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是③③ 。 (3)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元素原子个数的是② ② 。

(2)写出下列常见原子团形成的离子符号。
名称
氢氧根离子
符号
OOH--
名称
碳酸根离子
符号
COC23-O23-
硫酸根离子 SO24S-O24- 硝酸根离子 NO-3 NO-3
名称 铵根离子
符号
NHN+4 H+4
名称 氯酸根离子
符号
ClO-3
名称 磷酸根离子
符号
PO34-
锰酸根离子 MnOM24n-O24- 高锰酸根离子 MnO-4 碳酸氢根离子 HCO-3
(3)标出“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M2gO
+5
(4)标出 KClO3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KClO3
(5)SO2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S4O2

(6)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P2-O25

中考化学各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各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各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状态物质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

固体分子间距离较小,分子固定在一定的位置;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远小于固体,无一定的形状;气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大,分子间相互作用最小,无定形,具备流动性。

2.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味道、相对密度等;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腐蚀性等。

3.物质的组成物质主要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

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化合物是由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

4.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主要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改变,但其分子结构并未改变。

而化学变化则是物质在分子结构上发生改变,产生新的物质。

二、原子结构1.原子的组成原子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绕原子核运动。

2.原子的量子结构量子结构是描述原子的物理现象的学科,主要包括玻尔理论、量子力学等。

3.原子的结合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化合物,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原子的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成周期表,分为主族元素、副族元素、过渡元素等。

周期表的排列是按原子序数递增和元素性质递增的规律排列。

三、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压力、物质浓度和催化剂等条件。

2.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主要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3.化学反应的平衡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值的状态。

四、溶液和分离技术1.溶液的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构成的。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是溶解溶质的物质。

2.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体积比等表示,反映了一个单位体积或质量中的溶质含量。

3.分离技术分离技术主要包括蒸馏、结晶、过滤和萃取等。

五、酸碱盐1.酸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而碱则是指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

2.酸碱的性质酸性和碱性的强弱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而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会产生盐和水,并释放热量。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

2.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金属:导电性强、延展性好,常见金属及其用途。

2.非金属:导电性差,常见非金属及其用途。

3.常见溶液的性质和应用。

三、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1.固体混合物的分离:手工挑拣法、磁法、陷阱法、溶液结晶法。

2.液体混合物的分离:过滤法、蒸馏法、萃取法、沉淀法。

四、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分子式。

2.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3.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五、常用化学实验1.常见实验器材和用途。

2.酸碱中和实验、金属与酸反应实验、金属与氧反应实验。

六、常见物质的安全使用1.常见物质的危险性和防护方法。

2.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的注意事项。

七、化学能和能量转化1.物质的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2.燃烧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特点。

八、酸、碱与盐1.酸的性质和常见酸。

2.碱的性质和常见碱。

3.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性质。

九、金属1.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2.金属的氧化反应和金属腐蚀防护。

十、非金属1.常见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2.氧气和水的性质和应用。

十一、盐1.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2.盐的晶体结构和制备。

十二、化学式1.离子式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2.化学式的应用和计算。

十三、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的性质和应用。

十四、水的性质和用途1.水的性质:凝固、熔化、汽化、沸腾。

2.水的应用: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十五、计算题1.摩尔质量和摩尔计算。

2.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的计算。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的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考点复习考点1----物质的分类课件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考点复习考点1----物质的分类课件
A. 元素观:H2O和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分类观:H2O和H2O2都属于氧化物 C. 变化观:H2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H2O D. 结构观:H2O和H2O2都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 质相似
7. (原创)常见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用“→”表示)或相 互反应(用“—”表示),以下选项中完全符合如图关系的 是( C )
A. 钾长石 C. 方解石
B. 萤石 D. 石英砂
8.(2023山西晋中)物质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部分物质的对应关系
如下,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A. 液氧——单质
B. 生铁——纯净物
C. 食醋——化合物
D. 小苏打——混合物
Hale Waihona Puke 9.(2021山西)核电设施泄漏产生辐射时,人们需服用非放射性碘片 (标签如下),保障非放射性碘在甲状腺里达到饱和,以减少放射性 碘(相对原子质量为131)的吸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A. 两种碘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B. 碘片属于纯净物 C. 标签中KI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 D. 两种碘对人体的影响不同
9. (2023金昌改编)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 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
A. 硫酸铜属于盐,则硫酸亚铁也属于盐 B.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所以冰和干冰混合也属于纯净物 C. 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属于氧化物,则铁表面的铁锈也属于 氧化物 D. 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 是有机物
下列制备气凝胶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C )
A. 碳化硅
B. 铜
C. 二氧化硅
D. 石墨
4. (原创)认识化学物质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下列物质的名 称(或俗称)、化学式、类别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C )

中考物质版块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质版块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质版块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种类和性质1. 物质的种类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根据化学界定,物质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不能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可以分解成原子或离子。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根据其物理状态、化学性质和用途等不同特点可分为多种性质。

- 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形状、密度、硬度、电导率等。

- 化学性质:如燃烧、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

- 用途性质:如金属用于制造工具、非金属用于绝缘材料等。

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 原子的结构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无电荷。

-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带负电荷。

2. 元素的组成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元素的性质由其原子的结构决定。

3. 化合物的组成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其组成包括元素的种类和相对的数量比例。

三、分子和离子1. 分子的结构分子是由不同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根据原子的种类和结构可以形成不同的分子。

2. 离子的结构离子是具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得到。

四、物质的变化1.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改变其物理状态、形状或大小,但其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的过程。

2.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发生变化,原物质转化为新物质的过程。

五、物质的相变1. 固态固态是物质的一种物理状态,其特点是固定形状和体积,原子或分子间距离较近,互相排列有序。

2. 液态液态是物质的一种物理状态,其特点是没有固定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原子或分子间距离较近,互相排列杂乱。

3. 气态气态是物质的一种物理状态,其特点是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原子或分子间距离较远,互相排列杂乱。

4. 相变相变是物质从一种物理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包括固液相变、液气相变等。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化学与生活课件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化学与生活课件

举例
金属材料 纯金属、合金 无机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水泥、陶瓷等
天然有机高分子
有机高分
材料

有机合
材料
塑料
成材料
天然纤维(棉花、羊毛、蚕丝等)、天然 橡胶 热塑性(聚乙烯塑料等)、热固性(酚醛 塑料、脲醛塑料等)
有机高分
合成纤维 涤纶、锦纶(尼龙)、腈纶等
有机合

成材料 合成橡胶 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
7. (2023·遂宁)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相
关整理有错.误.的一组是( B )
A. 化学与健康
B. 化学与农业
①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②吸烟有害健康
①大量使用农药,提高产量 ②农作物枝叶发黄,施用草木灰 (含K2CO3)
C. 化学与安全
D. 化学与食品
①实验时,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立 即用湿抹布盖灭 ②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 前,一定要检验它们的纯度
易错点梳理
1. 判断对错
(1) 铁、 硒、 钙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钙属于常量元素)
(2) 为防止骨质疏松, 应多食用奶制品、 豆类、 虾皮等食物。
(√)
(3) 为预防甲状腺肿大, 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
(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4) 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于海产品保鲜。 ( × )

/
恒定的pH
常量 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

/
元素
体液恒定的pH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

缺铁会引起 贫血
氧气的运输
微量 锌 影响人体发育
元素
缺锌会引起 食欲不振 ,生长迟 缓,发育不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分类
考点1 物质分类的判断
1.(2016·威海)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生铁、氢氧化铜、冰水混合物
B.液氧、硫酸钡、粗盐
C.天然气、纯碱、石油
D.钙片、氯化镁、海水
2.(2016·黄石改编)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H O、NO、Fe O
B.碱:Ca(OH)、NH·H O、C2H5OH
C.酸:CH4、NaHCO、H SO
D.盐:NH NO、MgCl、CuO
3.(2015·郴州)在化学反应6CO+6H O C H O+6O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
A.单质 B.氧化物 C.盐 D.有机化合物
4.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物质所属类别的空格内:
①加碘食盐②赤铁矿③液氮④干冰⑤煤⑥蒸馏水⑦水泥砂浆⑧氯化钠⑨5%的过氧化氢溶液⑩镁⑪稀有气体⑫酒精⑬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剩余固体
(1)单质:;(2)氧化物;
(3)化合物:;(4)纯净物:;
(5)混合物:。

考点2从微观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5.(2016·齐齐哈尔)下列微观模拟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6.(2016·厦门改编)“ ○ ”和“ ● ”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7.(2015·龙东地区)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则该化学反应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A.单质 B.氧化物 C.盐 D.有机物
1.(选择题选项节选)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1)(2016年)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
(2)(2016年)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

()
(3)(2015年)甲烷属于有机物。

()
(4)(2015年)液态氧属于氧化物。

()
(5)(2014年)氧化钾和碳酸钾属于盐类。

()
(6)(2013年)水、氧化铁、熟石灰属于氧化物。

()
(7)(2013年)空气、石油、甲烷属于混合物。

()
2.(2012年)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中有单质
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C.上图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D.化学方程式是:2H S+3O 2SO+2H O
3.(2013年节选)如图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图的编号)。

4.(2016年节选)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