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课件:第五课第1课时
人教版_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情绪的管理课件

(4)方法与技能 P40-41
愤怒管理
(5)拓展空间 P41
能力提升
思考: 从抑郁、悲伤、恐惧、嫉妒、憎恨和焦虑等情绪中选择一
种,提出你的调节方法,与同学交流分享。
提示: 抑郁:肯定自己,乐观生活。 悲伤:大哭一场,找人倾诉。 恐惧:积极自我暗示,自信、勇气。 嫉妒:不攀比,用阳光心态看待别人,正确评价自
思考:阅读材料后你有何感受?(交流讨论)
提示: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 ,我们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解 说
二、情绪调节
(1)探究与分享 P40 情绪调节原由
小平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好朋友,并再三嘱咐他不要告诉别人。可是 没过几小平发现班里好几个同学都知道了自己的秘密。小平为此非常生气。
一、情绪表达
活动一:相关链接 P39 情绪的感染
情绪感染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在研究人类情绪变化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实验中,他与 两位同事和几位志愿者故意做出六种面部表情,分别表示六种特别的情绪:惊讶、嫌恶、悲哀、 愤怒、恐惧和快乐。令人奇怪的是:当表演者表现出恐惧的表情时,其他观看的志愿者也都不由 自主地进入恐惧状态——心跳加速,脸色苍白,体温下降;在模拟愤怒时,其他志愿者的血液流 动速度也随之加快,体温上升,产生发泄愤怒的冲动在生活中,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应用了情 绪感染。例如,练习武术时的喝喊声,不仅能恐吓对手,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増强自信心,因为 喝喊模拟了一种振奋昂扬的情绪。
(3)自我安慰法。当一个人追求某个目标而没有得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 程度,常为失败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求得内心的安慰,就像狐狸吃不 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童话那样,因此,通常也称为“酸葡萄心理”。
(4)语言节制法。一旦情绪激动时,可以默诵或轻声自我警告“保持冷静”、 “不允许发火”、“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影响”等词句,想尽办法抑制住自己 的情绪;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项,预先写有“制怒”、“镇定”等条幅置于案 头或悬挂在墙上。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1课时《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1课时《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五课《让友谊之树常青》的第一课时。
本课教材主要围绕友谊的特质、友谊的力量以及建立友谊的方法展开。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从而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注重与同伴的关系,对友谊有强烈的需求。
但他们对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友谊,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友谊,学会与人相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友谊的特质,认识到友谊的力量,学会建立和呵护友谊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友谊观,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特质,友谊的力量,建立和呵护友谊的方法。
2.难点:如何理解和处理友谊中的冲突,如何保持友谊的长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友谊的力量。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友谊中的问题。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案例:收集一些关于友谊的案例,用于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关于友谊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友谊?友谊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友谊的特质,让学生了解友谊的本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友谊的特质和重要性,加深对友谊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呵护友谊?如何处理友谊中的冲突?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珍惜友谊。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PPT课件

两方面混杂的体验:
敬畏感
目标导学二:情感的作用
小组讨论
回顾你的成长经历,让你体验深刻的 情感有哪些?
你现在最希望获得哪些情感?你会用 怎样的方式表达你的情感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成 长 归 属 生 存
P44:第2个探究与分享
“我”对张老师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学数 学有什么影响?
玻璃栈道
阅兵
母子
九寨沟
情感
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 生活;同时,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 加丰富。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联系)
当我们看到有人遭受欺辱,并为此感到愤怒时……
对这些非正义的 行为表现出一种 愤怒的情绪
积累和发展
情
情
绪
感
正义感 (情感)
情感与情绪有区别 情绪 情感
短暂 不稳定 随情境改变而变化 是一种表现
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 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P44:阅读感悟
音乐给钱教授帮助, 让他产生一种愉悦的 情感。
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生命成长的体验。
“我”对妈妈的情感变化
他们以怎样的方式传递美好的情感?
P50:探究与分享
大军送给邈邈的仅仅是一本小书吗? 为什么大军会认为这本小书是“我们”的礼物?谈谈你的理
解。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D 1.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 )
①是难以避免的 ②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③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 加饱满丰盈 ④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教学设计4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的教学设计。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情感的类型与作用,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感,并能够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情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情感丰富而复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心。
但是,他们对于情感的认知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教学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情感的类型与作用,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感,并能够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认识情感、表达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情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使他们在生活中更加积极、健康地面对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情感的类型与作用2.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感3.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情感的类型与作用。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情感问题,培养他们表达情感、理解他人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情感,提高情感素养。
六. 教学准备2.多媒体设备3.案例材料4.小组讨论记录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情感,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情感的类型与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情感,并讨论情感对他们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互相了解和关心。
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感,学会控制和表达情感。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情感类型与作用,以及正确对待情感的方法。
课件 1.3.3青春有格(下)——止于至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部编版课件)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2017最美孝心少年获得者,12岁的李家帮,是 一个被收养来的孩子。在三口之家里,奶奶双目失 明,爸爸患股骨头坏死无法正常行走,从8岁起,他 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用自己感天动地的孝 心,为没有血缘关系的爸爸、奶奶撑起了一个家。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 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 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 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探究与分享:“止于至善”是先“独善其身”还是先“兼济天下”?
观点一 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 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 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1.“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兰小草”虽然传播的是小善,但成就的 是社会的大爱,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至 善”。为社会做公益,是积善、积德性,我们 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向 往美好、永不言弃,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 上”,享受这种精神追求的过程。
观点二 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 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 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 “兼济天下”,那 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4 .“止于至善”还要求我们以修身为本,有兼济天下的胸怀。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说课稿4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品出情感的韵味》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情感的类型及特点,学会正确对待和调控情感,培养丰富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情感丰富,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他们对情感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深入的探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调控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情感的类型及特点,学会正确对待和调控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丰富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关爱他人,关注社会。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情感的类型及特点,调控情感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板书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情感的韵味,引发学生对情感的思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课外资料,了解情感的类型及特点。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正确对待和调控情感,培养丰富的情感。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情感失控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5.情感体验:进行情感训练,让学生学会调控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情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
7.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情感的类型及特点1.情感的类型–正面情感:喜、爱、美、乐–负面情感:怒、恨、丑、哀2.情感的特点–情感与认识相联系–情感具有感染性–情感具有稳定性调控情感的方法1.认识情感:了解自己的情感,正确对待情感2.表达情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关爱他人3.调节情感:学会调节和控制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八. 说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情感体验等方面。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第一课第二课时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第二课时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学会独立思考 1.独立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步入青春期,我们的__独__立__意__识__不断发展,对问题 开始有更多的见解。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面对未知 而又新奇的事物,我们需要学会_独__立__思__考___。
2.正确理解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__一__味__追__求_独__特___,而是表现为 _不__人_云__亦__云__,有自己_独__到__的_见__解__,同时能 __接_纳__他__人___合理、正确的意见。
战一切权威 ③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④批判
要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堂练习
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
( B) ①及时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②开阔
视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③探索并不断完善
问题的解决方案 ④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堂练习
6.学习了“开发创造潜力”之后,关于创造,同学们 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下列观点正确的是(C ) A.所谓创造就是与众不同 B.只有青少年才有创造力 C.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 D.没参加社会劳动的青少年不可能有创造
课堂练习
7.“创客”一词源自英文的“Maker”,是指出于兴
课堂练习
1.下列对独立思考的认识正确的是( D ) A.独立思考就是要一味追求独特 B.独立思考意味着人云亦云 C.独立思考就是只提自己的观点,不倾听他人的任 何观点 D.独立思考就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 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第1课时 让友谊之树常青

3.人们常用“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来表达对友谊 的感悟。这启示我们( A )
①友谊需要共同分享和相互分担 ②呵护友谊需要用真心关怀彼此 ③友谊意 味着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④建立友谊需要持续长久的努力
(1)你如何看待红红的做法? 红红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平等地对待朋友,伤害了笑笑的感情。 (2)如果你是笑笑,你会怎么做? 可以选择宽容,但是对于自己心里的感受、委屈,要以恰当的方式及时和红红 沟通。(或者对于红红伤害友谊的举动,可以鼓起勇气,运用智慧结束这段友谊。)
8.沈琴同学性格内向,从不主动与同学、老师说话,当看到其他同学和好朋友 玩得很嗨时,她很羡慕。沈琴同学要交到朋友,建立友谊,你的正确建议是( A )
10.下面漫画启示我们对待友谊应做到( B ) A.加深理解,杜绝分歧 B.呵护友谊,用心关怀 C.珍视友情,消除差异 D.彼此信任,事事忍让
11.李梅和王芳原来是一对好朋友。接触一段时间后,李梅发现王芳没有把心 里的秘密全部告诉自己,感到对方不可交,便疏远了王芳。对此,下列认识正确 的是( B )
这件事情对你有哪些启示? 与朋友发生冲突时,要坦诚交流,给朋友也给自己一个解释的机会;要及时处 理,时间拖得越久,会使问题的解决更困难;要勇担责任,如果自己错了,真诚 地向对方说一声“对不起”;如果对方错了,向自己道歉,自己也要谅解对方。
①敞开心扉,主动表达 ②真诚待人,持续行动 ③充满自信,静静等待 ④ 专注学习,心无旁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一网络流行语启示我们(B ) A.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友谊 B.要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 C.朋友之间应该坦诚,毫无保留 D.切莫轻交甚至滥交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辱感
羞耻感
多种多样的。
失落感
挫败感
【教师总结】我们需要与人交往,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 挚的友谊。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同时, 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活动三 情绪or情感
小羽地爸爸在一次朋友聚会之后,迷上了麻将,一有空就扑到 麻将桌边,对小羽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当时的小羽对爸爸、 对麻将感到愤恨。不久,小羽的爸爸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戒掉 了麻将,开始精心照顾小羽的学习和生活,小羽的学习也因此有 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好景不长,小羽惊讶地发现,他的妈妈竟然 也迷上了麻将,他又陷入了痛苦之中……现在,虽然小羽的妈妈 也不再迷恋麻将,但小羽一听到有人迷恋麻将仍然会感到愤恨。
还要利用这个机会表示对我爱人蒋英同志的感激……蒋英是干什 么的?她是女高音歌唱家,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 正是她给我介绍的音乐艺术以及这些艺术里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 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 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 才能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 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要感谢我的爱人蒋英同志。”在谈到文艺 对科学思维的启示和开拓作用时,钱学森说:“在我对一件工作 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 朗,得到启示。”
例如:我们需要最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 我们都渴望得到爱与关怀; 我们参与社会事物离不开责任感、胜任感。
活动六 情景分析(见教材P44)
情景一 数学老师张老师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一开始我和一 些同学都怕他,可现在我觉得他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前 一段时间我生病在家,张老师来看我,给我补课,还给我带 来他亲手煲的鸡汤。现在,数学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每天 放学我一定会先做数学作业,虽然有的题比较难,可我一点 儿也不害怕,不懂就去问张老师。
为什么钱学森要感谢他的爱人?这种情感对他有什么 影响?
他的爱人将音乐艺术介绍给他,这让他受到艺术方面 的熏陶。对爱人的感激之情促成他事业上更大的发展。
教师总结:情感在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 做出行动。它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 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情景三 (见教材P45)
道德感
高级情感
3.我永远爱我的父母,感恩父母对我无限的爱。
爱的情感
正面的体验
4.在路上遇到危险。
恐惧感
负面的体验
5.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也是崇高的、神圣的,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也要承认别人生命的重要性。
敬畏感
两方面混杂的体验
二、情感的作用
活动五 忆一忆(教材P44)
(1)回顾你的成长经历,让你体验深刻的情感有哪些? 提示:体验最深刻的是父母、老师、朋友对我的关爱。 (2)你现在最希望获得哪些情感?你会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你的情感需 要? 提示:最希望获得成人的责任感。我会向老师推荐自己成为班干部, 在处理班级的事务中可获得对班级的责任感。
体现忧国忧民的爱国 情感、悲悯情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
宋朝时期,滕子京因遭诬 陷被贬到岳州当知府,重新修 复了岳阳楼,范仲淹受他的嘱 托写一篇《岳阳楼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表现了忧国忧民、以天下 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先苍生而后 己的博大情怀。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 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 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 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体现了戍边将士不畏艰苦、 不怕牺牲的报国壮志与豪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来,人终不 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 义,倘若能为国尽忠, 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 史留名。
体现为国尽忠的 自豪感、坚贞不屈的 大无畏精神。
下列诗词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行》
17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叹一声禁不住流下 眼泪,哀怜人民的生活 这样多灾多难。
情感的种类:
1.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满足感、责任感 2.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3.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信任感、正义感、 乐观、宽容 4.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羞耻感、愤怒、冷漠
5.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
1.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你温暖的避风港。
安全感
基础性情感
2.国内掀起了一番抵制韩国企业乐天的浪潮。
(3)在右面的情景中,“我”对 妈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从小时候对妈妈的需求到 后来关心妈妈。从需要妈妈的爱 ,到我们爱妈妈。 (4)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提示:注意不同时期,我们对妈 妈的需求不一样,从而产生不同 情感。
教师总结: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在生活经验的不 断扩展中,我们的情感才可能更加丰富、深刻,我们的情怀才可能更加宽广、 博大。
一、情绪的表达
活动一 运用你的经验(见教材P42)
请选取其中一个或 几个方面,写下自 己的情感体验。
【提示】学生把 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在书上,与同 学分享。
我对祖国的情感:
我对亲人的情感:
我对自然的情感:
我对家乡的情感:
我对同学的情感: 我对老师的情感: 我对动物的情感: 我对 的情感:
热爱、自豪、骄傲、使命。
思考:
(1)小羽对爸爸的愤恨是一种情感还是情绪?为什么? 是情绪。因为: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它产生于特定的情境,会随着情 境的改变而变化。小羽当时对爸爸的愤恨是由当时的特定情境引起的,很快 就消失了,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 (2)现在,小羽听到有人迷恋麻将仍然感到愤恨,这是一种情感还是情绪? 为什么? 是情感。因为:情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小 羽对迷恋麻将的愤恨是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累积的,这种感觉相对稳定。 (3)怎样正确认识情感和情绪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②我们对 某些人或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 种情感。 区别:①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②情感则是 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情感和情绪之间的关系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
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 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 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 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 种情感。
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
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 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情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 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 稳定。
活动四 说一说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课时1
的
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想一想:面对国旗、听着国歌你会有什么想法或什么感受? 提示:自豪、激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关注 自己的情感状态,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向他人传递情感正 能量,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品味“我们的 情感世界”这个话题。
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爱情要经得起长 久分离的考验,只要 能彼此真诚相爱,即 使终年天各一方,也 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 趣可贵得多。
体现对爱的信任 和坚守。
思考:
以上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在古诗词中,你还可以找到哪些丰富的情感表 达?请给情感归纳分类。 提示:爱国情怀、爱情观、思乡情等方面的情感。根据不同层面情感要求分 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C )
①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②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③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纠正偏执、向上向善
④我们对父母和亲人才会表现出强烈的情感
A.②③④
B.①③④
问题: 你有过以上情感体验吗?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感体验?
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即可。
围攻乐天超市
这些行为是不是正义的体现?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感体验?
自信感
存在感
自责感
自卑感
自豪感
荣誉感 思念感 使命感
恐惧感 孤独感 成就感
神圣感 受骗感 焦虑感
不安感
友善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的情感体验也是
“我”对张老师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学数 学有什么影响?
提示:由害怕到喜欢。激起了我学数学的兴趣,促使我数学 成绩的提高。
教师总结:从“我”的事例可以看出,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 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 出行动。
情景二 阅读感悟(见教材P44) 在“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授奖仪式上,钱学森说:“我
C.①②③
D.①②④
4.教英语的李老师很严肃,一开始我有点怕她,可现在我觉得她是我遇到 的最好的老师。前段时间我感冒了请假在家,李老师来看我,安慰我,还给我补 课。现在,我每天放学一定先做英语作业,遇到比较难的或者不懂的就去问李 老师,我的英语成绩也提高得很快。
(1)“我”对李老师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学英语有什 么影响?
①参加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激发爱国情感
②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增强了全体党员的责任感
③看到“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我们产生自豪感
④犯了错误,我们有羞愧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培养丰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有助于我们( A ) ①调节、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 ②培养和发展积极情绪 ③不断追求真善美,完善自己 ④彻底杜绝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