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疾病基本X线表现

合集下载

职业病x线诊断标准

职业病x线诊断标准

职业病x线诊断标准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其他职业危害因素而发生的疾病。

X线诊断是职业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病情并进行科学治疗。

以下是职业病X线诊断的相关参考内容。

1. 肺尘爆裂病的X线诊断标准:- 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全气管造影显示两肺弥漫性结节、纤维化和空洞。

- 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CT显示双肺下肺野有粟粒状、颗粒状、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增多。

- 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CT显示纤维斑块、胸膜隆起或积液。

2. 矽肺的X线诊断标准:- 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CT显示两肺中下肺野弥漫性微小结节状阴影。

- 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CT显示肺门淋巴结肿大或纵隔淋巴结肿大。

- 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CT示纤维斑块和肺气肿。

3. 铀肺的X线诊断标准:- 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全气管造影显示两肺中下肺野多发结节状阴影。

- 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CT显示肺门淋巴结肿大。

- 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CT示纤维斑块和肺气肿。

4. 酒浸煤尘肺的X线诊断标准:- 胸部X线透视显示两肺中下肺野弥漫性或散在性小结节阴影。

- 胸部X线透视显示双肺增大、密度增高、磨砂玻璃样改变。

- 胸部CT显示中下肺叶胸膜下斑点或细条影。

5. 石棉肺的X线诊断标准:- 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CT显示两肺底带状或环状斑片状阴影。

- 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CT示纤维斑块和胸膜增厚。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职业病对应的X线诊断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职业病的诊断应该是综合多种检查手段和病史调查后得出的结论,仅依靠X线诊断往往不能完全确定职业病的存在。

因此,在进行职业病X线诊断时,医生还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医学影像学-胸部影像表现

医学影像学-胸部影像表现
肺癌合并空洞时需与结核空洞、肺脓 肿及肺曲菌球病鉴别。
五、继发性肺肿瘤 (肺转移瘤)
Metastatic tumor of pulmonary
肺转移瘤
肺部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头颈 部、乳腺、消化系统、肾、睾丸、 骨等原发恶性肿瘤均易转移到肺部。
转移途径有血行转移和淋巴道转 移,以血行转移最多见。
三 、 肺结核
病理与临床
临床表现以发热(午后低热)、 盗汗、咳嗽、气急、消瘦为主,可 出现结核中毒症状,有时可出现胸 痛咯血。
症状和体征无特征性。
三 、 肺结核
分类:
1、原发性肺结核(I型)包括原发综合 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 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 结核)及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 结核。
病变的形态、密度及范围等方面有限度, 且不能保留影像资料,因而此种方法逐 步被胸部摄片所代替。
透视
方法简单 多体位、 动态观察
不易发现 细小病变 没有永久 记录
胸部摄影
摄片是呼吸系统影像检查最基本的方法。
1、正位:通常为后前位,X线自背部射入。 2、侧位: 患侧胸壁靠片,X线自健侧射入。 3、斜位:常用于显示肋骨腋段的骨折。
度影,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多见于两肺 上叶。
增殖性病变(肉芽肿)中等密度圆形或 类圆形病灶,边缘清楚。
纤维化病变:为吸收好转后遗留改变, CT呈中等偏高密度,形态不规则,粗细不均, 走向紊乱。
钙化病变:为结核后遗留钙质沉着, CT 呈高密度。 CT值100—500HU。
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直径大于1.0cm的类 圆形软组织密度影。
按组织类型分为:① 鳞状细胞癌; ② 小细胞癌;③ 腺癌;④ 大细胞癌。

胸部病变基本X线表现及气管支气管疾病

胸部病变基本X线表现及气管支气管疾病

(3)膈胸膜粘连:膈面呈幕状突起
(4)胸膜顶的胸膜增厚:位于肺尖、呈帽状
(5)叶间胸膜增厚:呈线状致密影,宽度大1mm
(6) 纵隔胸膜增厚粘连:可见纵隔边缘呈尖刺状阴影向肺野内突出
(7)胸膜钙化:表现为片状、条状和不规则斑点状高密度影,大都位于肺的外周,有时包绕在
肺表面呈壳状,与骨性胸壁之间有透亮的间隔相隔
百日咳、麻疹肺炎、慢支等引起肺门血管及支气管周围间质病理改变时,也可只表现密度增高。 3.肺门位置的改变 正常肺门位于中肺野内带,左侧略高1-2cm,心肺疾病均可使肺门移位。上叶不张常使肺门升
高,下叶不张可使肺门下移。
胸膜腔积液 气胸与液气胸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胸膜肿瘤
胸膜改变
游离性胸腔积液 局限性胸腔积液
胸膜腔积液
1、游离性胸腔积液(free pleural effusion)
(1)少量:最先积聚于位置最低的后肋膈角,液量达250ml左右时,于站立后前位检查也仅 见肋膈角变钝、变浅或填平。透视下见液体随呼吸及体位变化而移动,以此与轻微胸膜粘连鉴别。
(2)中量:
A、下胸均匀致密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线——液曲线,为游离胸腔积液特征性X线表现, 是由于胸腔内负压状态、液体表面张力、肺组织张力、液体重力、液体在胸腔内的虹吸作用等因 素所致,其上缘超过第四前肋端水平。
X线示:局部透亮度增高,肺纹理减少或消失,支气管异物引起者可伴纵隔摆动
2、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多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两肺末梢细支气管由于 炎症和(或)痉挛发生活瓣性狭窄,产生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肺泡过度充气。
X线示:
(1)两肺透亮度增高,呼气相与吸气相改变不明显
(2)两肺纹理稀疏、纤细,中外带可消失,而近肺门处增粗。伴有肺间质纤维化时,纹

常见胸部疾病X线诊断

常见胸部疾病X线诊断

中央型肺癌: 直接征象,间 接征象;反S征
右侧肺癌化疗后: 右下肺肿块影,右中叶见片状肺不张
肺癌
肺癌
多发肿块 绒癌肺转移
肺泡细胞癌,大小不一, 中下肺为主
肺转移
矽肺
✓ 职业史; ✓ 肺纹增多、纤维化、肺气肿、肺门增大 ✓ 矽结节(散在分布、密度较高) ✓ 八字型纤维块 ✓ 矽肺合并结核 ✓ 其它间质性疾病:SLE
右膈顶
左膈顶
右肋膈角
左肋膈角
胸腔积液
➢游离性胸腔积液:少量、中量、大量 ➢局限性胸腔积液
包裹性积液 叶间积液 肺底积液
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左侧胸膜增厚、钙化
胸腔中量积液,第4前肋以下, 上缘弧形,密度均匀增高
胸腔大量积液,与肺不张鉴别
胸腔积液立卧位表现
包裹性积液:D形,宽 基底与胸壁相贴
23
✓ 肺实变:病灶呈均匀的云絮状或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 ✓ 病变可呈小片和/或大片状或累及整个肺段、肺叶 ✓ 当大片实变时其内可见支气管气像 ✓ 常见病: 肺炎、肺结核、肺水肿、出血等
右中叶大叶性肺炎(肝样变期)
Case5
右中叶肺炎:心缘旁,边界模糊
左下叶肺炎
病灶在哪?
鉴别:干酪性肺炎,密度不均匀,小空洞
叶间积液:叶间裂 走形,梭性
Hale Waihona Puke 鉴别-球形肺炎右膈局限性膨隆:膈肌最高点靠内,肋膈角清晰
肺底积液
右肺底积液,“膈肌” 上抬,右侧肋膈角变顿
气 胸:肺组织压缩带
中量气胸
大量气胸
液气胸
左侧胸膜肥厚、粘连与钙化, 局部肋间隙变窄
左侧胸膜结节状增厚,宽 基底与胸膜相贴
胸膜间皮瘤
什么基本病变?

胸部正常影像及常见疾病表现最终版

胸部正常影像及常见疾病表现最终版
肺结核
表现为多形性病灶,如渗出、增殖、干酪坏死、钙化和纤维化等, 易形成空洞和播散。
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改变鉴别
肺水肿
肺栓塞
表现为蝶翼状阴影,肺 门周围血管增粗、模糊。
表现为楔形阴影,尖端 指向肺门,底部与胸膜
相连。
肺不张
肺气肿
表现为肺叶或肺段体积 缩小,密度增高,邻近
结构向患侧移位。
表现为肺透亮度增加, 肺纹理稀疏,膈肌下降。
监测治疗效果
03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影像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 影像检查将更加智能化,提高诊 断准确性和效率。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不同影像检查技术进行融合, 如CT、MRI、PET等,可以更全 面地评估病情,提高诊断准确性。
密度特征
良性肿瘤密度均匀,多无钙化;恶 性肿瘤密度不均,可出现坏死、囊 变和钙化。
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长期随访形态 变化不大;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短 期内可出现明显形态和密度变化。
不同病原体感染鉴别
细菌性肺炎
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密度均匀,边缘模糊,可伴有支气管充 气征。
病毒性肺炎
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小片状阴影或磨玻璃样改变。
02
常见胸部疾病影像表现
肺炎
01
02
03
影像表现
肺部出现斑片状、云雾状 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模 糊。
伴随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呼吸 困难等。
治疗方法
抗感染治疗,同时对症治 疗如止咳、化痰等。
肺结核
影像表现
肺部出现斑点状、结节状、 索条状阴影,密度不均匀, 边缘较清晰。

3、4 病变的基本表现

3、4 病变的基本表现

二、肺门缩小
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右心输出量减少的各种
情况。
常见的为肺动脉瓣重度狭窄,法乐四联症。
表现:一侧或两侧肺门影变小而结构清楚,
右下肺动脉横径小于正常值,周围肺异常清 亮,因肺动脉血流显著减少,支气管动脉代 偿性扩张构成侧支循环供血,肺门旁可有许 多细小、扭曲而紊化的网状血管影。
3.大量积液
超过第2前肋水平,称为大量胸腔积液。 患侧肋骨平举、肋间隙增宽,纵隔向对侧
移位,左侧可见胃泡影下移,提示膈下降。 但如同时合并同侧较大范围的肺不张,两 者作用相互抵消,胸壁,纵隔及横隔改变 可不明显。
4.不典型分布的游离积液
(1)类似下叶实变征:胸腔积液与下叶肺不
〖1〗局限性肺不张: 机理:肺叶以下的小支气管阻塞; 影像表现:
a、盘状肺不张:肺底部横置的条状或 盘状致 密影;
b、肺段性肺不张:三角形致密,尖端 指向肺门,底部向外,肺体积缩小。
局限性肺不张
〖2〗肺叶性肺不张: 机理:肺叶级支气管阻塞;
影像表现:
a、不张肺叶缩小纹理密集,整叶性致 密,叶间裂移位。 b、不张致密的肺叶基底部在周围肺 野,尖端向肺门。
分支状血管相连续,右下肺动脉增宽。
– 肺动脉扩张肺门影境界锐利; – 肺静脉瘀血肺门边缘常较模糊。 – 肺门淋巴结核周围有明显炎性浸润时,肺门边 缘也显模糊。
下叶背段的病变在后前位胸片上可重叠于
肺门,造成肺门增大的假象,但侧位胸片 可以分辨。
肺门部体层摄影、CT增强扫描和MRI可区
别血管与肿块或肿大淋巴结,发现常规胸 片上不能确定的病变。
第四节
肺纹理的改变
正常肺纹理在组织学上是由肺血管、
与肺动脉伴行的支气管及周围的间质 组织所构成。它们的病变都可引起肺

胸片

胸片

厚壁变的基本X线征象 胸部病变的基本 线征象
(六)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阴影(纤维化) 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阴影(纤维化)
病理基础: 病理基础:肺间质病变 X线表现:条索状、网状、蜂窝状、点状阴影; 线表现:条索状、网状、蜂窝状、点状阴影 线表现 肺纹增粗,边缘模糊, 肺纹增粗,边缘模糊,支气管管壁 增厚。 增厚。 可见于特发性肺纤维化、老慢支、 可见于特发性肺纤维化、老慢支、癌性淋 巴管炎、结缔组织病、尘肺、间质性肺水肿等。 巴管炎、结缔组织病、尘肺、间质性肺水肿等。
右中叶肺炎实变期
图片
大叶性肺炎
CT:支气管气像 :
CT:支气管气像 :
常见疾病
正位胸片
Frontal view
暗 盒
CASSETTE
优点:射线较透视少; 优点:射线较透视少; 有永久记录, 有永久记录,便 于复查。 于复查。
侧位胸片
Lateral view
暗 盒
X-ray CASSETTE
缺点: 缺点: 不能动态观察
肺门体层摄影
高千伏摄影
≥120kv、5-7mAs 、 减少胸壁、 减少胸壁、软组织 及肋骨对肺部病变 的干扰。 的干扰。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obstructive emphysema): ):
系肺组织过度充气而膨胀的一种状态。 系肺组织过度充气而膨胀的一种状态。 由支气管的部分性阻塞产生活塞作用,即空 由支气管的部分性阻塞产生活塞作用 即空 气能吸入而不能完全呼出。 气能吸入而不能完全呼出。 X线表现:两肺透亮度增加; 线表现:两肺透亮度增加; 线表现 肺纹理变细、稀疏; 肺纹理变细、稀疏; 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膈肌低平。 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膈肌低平。
气胸

胸部CT常见病

胸部CT常见病

.
33
常用的窗宽和窗位
肺窗:其窗位为-400一-700Hu,窗宽为 1000—1500Hu,适于观察肺实质。
纵 隔 窗 , 其 窗 位 为 3 0 — 6 0 Hu, 窗 宽 为 300—500Hu,适于观察纵隔内的结构。
.
34
1.纵隔胸腔入口平面:
该平面相当胸骨切迹水平,包括两肺尖及上纵隔。 气管居中线在胸椎前方,气管与胸椎间略偏左为 食管断面。
一般将直径小于2cm者称为结节,直径大 于2cm者称为肿块。
包括良恶性肿瘤,炎性假瘤,球形肺炎,
机化性肺炎,真菌感染,细支气管囊肿,
动静脉畸形,血管瘤,球形肺不张,结
核球等。
.
79
观察重点
大小:病变大小是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 指标。病变越小,良性概率越高,反之, 病变越大,恶性概率越高。
随着检查技术和方法的提高,很多恶性 肿瘤在很早期就被检出
.
18
6. 肺实质与肺间质
1、肺实质: 具有气体交换作用的肺腺泡,包括一、二、
三级 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2、肺间质: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周围和小叶之间的
结缔组织、淋巴管和肺泡壁的胶原纤维组织、 弹力纤维和嗜银纤维等属
.
19
(三)纵 隔
1、位置: 上自胸廓入口、 下至膈肌 前自胸骨后、后至胸椎、左 右肺 之间。
.
25
膈 肌
心膈角
.
膈肌 肋膈角
26
右波浪膈
.
27
(五)肺淋巴循环
1、浅层---胸膜淋巴网--胸膜内---淋巴管---肺门淋巴结--吻合支
2、深层---肺动脉支气管淋巴网 肺泡管丛---淋巴管---肺门淋巴结--肺静脉淋巴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一、支气管改变 主要是阻塞,部分阻塞可引起肺气肿,完
全性阻塞可形成肺不张。
弥漫性肺气肿
肺不张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二、肺部基本病变
1、渗出性病变 是肺部急性炎症
的主要表现。 X线特点:表现为
病变部位密度稍增高, 呈边缘模糊的云絮状 阴影。
肺部渗出性病变(左上肺炎)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二、肺部基本病变
2、增殖性病变 为肺部慢性炎症在肺
组织内形成的肉芽组织而 产生。
X线特点:表现为密 度较高、边缘清晰、呈梅 花瓣样阴影。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二、肺部基本病变
3、纤维化 为肺部急性或慢性炎
症的后果和愈合表现。 X线特点:表现为密
度高、边缘清晰的条索状 阴影。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二、肺部基本病变
6、空腔与空洞 (1)空腔
为肺内原有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支气管扩张)。 X线特点:一般腔壁较薄、腔内无液平面、周围无渗出 性病变。 (2)空洞 为部分肺组织发生坏死,坏死组织经引流支气管排出 而形成。 X线特点:表现为大小与形态不同的透光区,空洞多 有液平面,周围常有炎性渗出。
胸部疾病基本X线表现
.
呼吸系统正常X线表现
正常后前位、侧位胸片
.
呼吸系统正常X线表现
1 胸廓 包括骨骼和软组织 2 气管与支气管 3肺 4 纵隔 5 膈肌 位于胸腹之间成圆顶状 6 胸膜 菲薄,在X线上一般不显像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一 支气管改变 二 肺部基本病变 三 肺门的改变 四 胸膜病变
1)少量积液:积液量达250ml左右,液体上缘在第四肋前 端以下,于站立位胸片检查仅见肋膈角变钝。 2)中等量积液:积液上缘在第四肋前端平面以上,第二 肋前端平面以下。立位胸片可见液体上缘呈外高内低的边 缘模糊的弧线影,下肺野均匀致密,肋膈角消失,心缘被 遮盖。(如前图) 3)大量积液:积液上缘达第二肋前端以上,患侧肺野呈 均匀致密影,纵隔向对侧移位,肋间隙增宽,横膈下降。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四、胸膜病变 2、气胸
左侧气胸
.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一、肺炎 由细菌、病毒或其他特殊病因所引起的肺部
炎症,按照解剖分布可以分为以大叶性、小叶性 和间质性肺炎。
.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1、大叶性肺炎:
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 症,以一个大叶或肺段发病
X线表现:①充血期:无 明显异常②实变期:表现为 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可见空气 支气管征或支气管气像;③ 消散期:实变阴影密度逐渐 降低,呈散在的、大小不一 和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阴影, 进一步吸收可出现条索状阴
(3)继发型肺结核(Ⅲ型):包括渗出浸润为主型、干酪 为主型、空洞为主型肺结核。
(4)结核性胸膜炎(Ⅳ型):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 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 胸。
(5)其它肺外结核(Ⅴ型):按被感染的部位及脏器命名, 如骨结核、肾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影。
大叶性肺炎 X线平片,右中上肺野密度增高影,水平裂显示
.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大叶性肺炎 CT平扫,空气支气管征
.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2、支气管肺炎:
由呼吸道多种细菌引起的肺 部炎症,多发性肺小叶病 变,一般侵及两肺,以下叶多见。
支气管肺炎 A图显示右肺下野肺纹 理增多、增粗、边缘模 糊 B图局部放大,显示更 加清楚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2)局限性胸腔积液:
1)包裹性积液:X线表现位自胸壁向肺野内突出的半圆形 或扁丘状阴影,
2)叶间积液:表现为梭形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 3)肺下积液:表现为肺下野密度增高,上缘呈上突的圆顶 状,倾斜或卧位检查可见游离性积液的征象。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胸腔积液
原发综合征:肺门肿大 淋巴结+右下肺野索条状 高密度影(+原发粟粒型肺结核:两肺弥漫性 粟粒大小的结节状密度增高影; “三均匀”——病灶分布、大小、 密度均匀;两肺野可呈磨玻璃样 改变。
A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A X线平片 B CT图片
B
.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二、肺部基本病变
5.肿块 常见于肺部良性肿
瘤及恶性肿瘤 X线特点:表现为
密度如增殖性病变的团 块影。
肺肿块毛刺征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二、肺部基本病变
4.钙化 多为病变愈合的一
种表现。 X线特点:表现为
密度与骨骼相似的致密 阴影,边缘锐利,可呈 斑点状、星芒状或团块 状。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三、肺门的改变
1、肺门大小改变: ①肺门增大;②肺门
缩小: 2、肺门密度改变:
多为密度增高性改变。 3、肺门位置改变:
心、肺病变可引起肺
门牵拉或受推移位。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四、胸膜病变 1、胸腔积液
.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1)游离性胸腔积液
A
B
.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3、间质性肺炎:系肺间质的炎症。
间质性肺炎
.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二、肺结核
1、分类:1998年8月中华结核病学会制定了我国新的结核病 分类法:
(1)原发型肺结核(Ⅰ型):初次感染结核杆菌,包括原发 综合征、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性粟粒型、亚急性 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 肺结核:(“三不均”) 病灶大小不一,从粟粒样 至直径1cm左右;密度不 一,可为较淡的渗出性病 灶或密度较高的钙化灶; 分布不一,弥散地分布在 肺上野和中野。
.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结核球形成
.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三、肺癌
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X线平片是肺癌首选的影像检查 方法。临床上根据肺癌发生的部位和形态分为:中央型肺癌和 周围型肺癌。 1、中央型肺癌 (1)肿瘤的瘤体征象:肺门肿块阴影,突向肺野,边缘清楚; (2)支气管阻塞征象:表现出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支气管扩张、 阻塞性肺炎和阻塞性肺不张中的一个或多个征象。右上叶肺不 张时,形成典型的反“S”征; (3)转移征象:肺门淋巴结转移表现肺门影增大,纵隔淋巴结转 移引起纵隔影增宽,膈神经受侵可导致横膈矛盾运动及其他征 象(如肺内结节、胸腔积液、肋骨破坏、心包积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