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讲解

力 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讲解
力 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讲解

复习与巩固力

审稿:吴楠楠编稿:周军

【知识络】

重力

力弹力

相互作用摩擦力力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分解

大小:G=mg ,g=9.8N/kg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等效作用点:重心

大小:由物体所处的状态、所受其它外力、形变程度来决定

弹力三种性质力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胡克定律:F=-kx

相?F?F;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大小:互摩擦力作0?F?F;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大小:m用F?F?F?F?F基本规则:平行四边形

定则,2121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个常用方法:正交分解法

【考纲要求】

1、理解重力产生的条件,清楚重心采用了等效的方法。

2、知道弹力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理解弹力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会求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3、理解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两个力合力的范围,会求三个或多个力的合力。

4、理解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注意分解时力的作用点不能变。清楚合成与分解只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不能说物体同时受到合力与分力。

【考点梳理】

知识点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物体”同时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N

)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单位:4(.

(5)力的分类:

按力的性质分: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按力的效果分:可分为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知识点二、重力

(1)重力不是万有引力,重力是由于万有引力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G=mg,在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或与水平面垂直。但不能说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4)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有关。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知识点三、弹力

(1)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弹性形变

(2)确定弹力的方向:在硬接触中(除绳子和弹簧外),一定先找接触面,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是垂直的。

(3)绳子、弹簧的弹力的方向一定沿绳子或弹簧。轻杆所受力的方向不一定沿杆。

(4)胡克定律F=-kx,指的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5)同一根张紧的轻绳上拉力处处相等。

知识点四、摩擦力

(1)产生条件:a: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c:接触面粗糙 ?FF?F求解,求摩擦力一定要首先清楚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可以用(2)NN指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μ是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粗糙程度有关。

(3)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但一定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平行,一定与弹力的方向垂直。

(5)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

知识点五、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不是代数加减。

F?F?F?F?F,在这之间的所有的力都有可能,这是由这两个力的夹角)两个力合力的范围2(2211大小来确定的。

(3)合力可以和分力一样大,可以比分力小,也可以比分力大。

(4)求三个力合力的范围,最大为三个力相加。最小值可以先将两个力合成,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合力最小就是零。若不在这个范围,相减的最小值就为这三个力的最小值。

知识点六、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同样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2)将一个力进行分解时,力的作用点不能变。一般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典型例题】

类型―、有关重力的理解

例1、(2016 宁夏期末考)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B.一个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

C.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D.在地面上同一点,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D

答案:

解析:地球表面上的任何物体均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A错;拉力是弹力,和重力性质不同,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B错;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故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错误;同一点重力加速度相同,故质量大的物体重力越大,D正确。总结升华: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其实是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力,重力的大小为G=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注意重力和拉力是不同性质的力。

举一反三

【变式1】一个物体的重力G,在下列哪些情形下要发生变化:()

A.从赤道拿到两极去 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放到水里 D.减少它的质量

解析:要清楚重力的大小G=mg,即物体的重力大小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又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

答案:ABD

例2、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

B.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内部

C.用线悬挂物体,当物体静止不动时,悬线的方向一定过物体的重心

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上做各种动作时,他(她)们的重心位置不变

解析: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A正确。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错。用线悬挂物体,当物体静止不动时,悬线的方向一定通物体的重心,这可以根据二力平衡得知,C对。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有关,D错。

答案:AC

总结升华:物体的重心采用了等效的方法,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有关。

举一反三

【变式】对于运动着的体操运动员来说,其重心位置的正确说法是:()

A.重心的位置总不变

B.重心的位置总在身体内部

C.运动员的体姿改变,重心的位置可能改变

D.运动员在运动中,某瞬间重心可能在身体以外

解析: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有关。

答案:CD

类型二、有关弹力

例3、对于弹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还要有形变

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也就有了形变,当然也就有了弹力

C.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平行

D.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解析: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形变,比如刚好接触但没有挤压;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答案:AD

总结升华:弹力的产生需要接触和形变,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举一反三

【变式】一辆拖拉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拖拉机和地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地面发生了形变,拖拉机并未发生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拖拉机发生了形变

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地面发生了形变

D.拖拉机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拖拉机发生了形变

弹力产生时两个物体同时发生形变,形变物体是施力物体,而与形变物体接触的另一物体是受解析:

力物体。

答案:B

类型三、弹簧弹力

例4、量得一只弹簧测力计3N和5N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2.5cm。求:

(1)此弹簧测力计3N、5N刻度线与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2)此弹簧测力计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

思路点拨:此题考察弹簧的弹力,可用胡克定律求解。

解析:(1)设3N、5N刻度线与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x,劲度系数为k

21x31?x?6.25cm3.75cm2.5x?x?x?解得:F=kx得:,,根据胡克定律2112x52F31??N/m=80N/mk

F=kx,(2)由?210x3.75?1答案:(1)3.75cm 、6.25cm (2)80N/m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由弹簧本身确定。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满足F=kx,总结升华:举一反三

【变式】一根轻弹簧,在300N的拉力作用下,总长度为0.65m,若拉力减小为100N,总长度为0.55m,则该弹簧的自由长度为________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300?k(0.65?x)100?k(0.55?x),;,根据胡克定律解析:设弹簧的自由长度为xF=kx000两式联立解得x=0.5m,k=2000N/m 0答案:0.5m 、2000N/m

类型四――静摩擦力

例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B,若用力F拉B物体,但拉不动,试判断

(1)A、B之间有无摩擦力

(2)B与地面之间有无摩擦力

A F

B

静摩擦力有无判断经常采用假设法思路点拨: B之间没有摩擦力。A一定会运动。因此A、B

解析:(1)假设法。假设A、之间有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可以把二者看成一个物体,假设B都静止,(2)由于物体A、B 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物体才能静止,因此,B 2()有摩擦力答案:(1)无摩擦力

静摩擦力作用于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物体之间,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相对总结升华:运动趋势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所以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判断较困难,常用假设法判断:即先假定没有摩擦力(即光滑)时,看相对静止的物体间能否发生相对运动。若能,则有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若不能,则没有静摩擦力,换句话说,静摩擦力的存在是为了使两物体相对静止,若没有它,两物体也相对静止,就没有静摩擦力。举一反三压着,静止在竖直的木块被水平推力F山东滨州北镇中学期末考)如图所示,质量为【变式】(2015 m )时,则(2F的大小增加到F墙面上,当推力

A.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B.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C.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不变

D.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

【答案】AD

【解析】木块处于静止,推力和墙壁的弹力平衡,重力和静摩擦力平衡.当推力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但摩擦力始终等于重力,保持不变.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

类型五、滑动摩擦力

例6、用劲度系数k=490N/m的弹簧沿水平方向拉一木板,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的长度为12cm。若在木板上放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仍用原弹簧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

弹簧的长度变为14cm。?试求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FFF?表示两物体之间的压力。

思路点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其中NN?F?F?F,有解析:当只有木板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的拉力,1Nk1??mg?k?(0.12-xF?)F?mgF(1木板与桌面间的弹力),则0kN1N11F?(m??m)g5kgm??,弹面为板上放质量间力则时的物体,木板与桌木

1N??(m??m)g?k(?F0F?.14-x))(2022Nk??0.2 1由()(2)解得:答案:0.2

总结升华:(1)滑动摩擦力作用于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之间,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而不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有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也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2)求摩擦力时首先要判断相互作用的两物体是相对运动还是相对静止,若相对静止,则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求静摩擦力;若相?F?FF是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称为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性质对运动,则用求解,NN F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上属于弹力,它不是物体的重力,大小也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滑动摩擦力无关,与接触面的大小也无关。

举一反三

【变式】(2015 海南中学期末考)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

D

【答案】.

【解析】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此滑动摩擦力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C正确。运动着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比如正在传送带上血向上运动的物体,故B错误。两物体之间有滑动摩擦力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故D正确。

类型六――力的合成

例7、有5个力作用于一点O,这5个力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设F?10N,则这5个力合力的大小为多大?3

思路点拨:清楚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法则。

解析:如果将F和F合成,合力大小为F;F和F合成,合力大小为F;因此这5个力的合力大小就332154F?30N个力合力的大小为个F;因此这5是33合答案:30N

总结升华: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作图法和计算法是运用这一规律进行共点力合成的具体方法。当然我们要巧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方法做出平行四边形去分析、研究、推理和论证,合理地选择合成的顺序,可使解题思路和过程变得简单明了、巧妙而富有创意。

举一反三

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和F,它们之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0【变式】

之间的210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多少?

1020,当它们之间的夹角=时,合力大小为20N,因此F=FN和解析:由于FF大小相等,夹角902211 1020N

时,F=F=F=为12021合类型七、力的分解

3F0,方向未知,则FF跟F成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的一个分力例8、已知力

FF1123)大小可能是:(32333FFFF D.. B. CA.323思路点拨:力的分解满

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或矢量三角形法则。

画出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解析:

F

O D

030F2

F1

B A C

3FF?,从图上可以看出,F的大小有两个可能值因为132

F322?)FOA??(F,,可知由直角三角形OAD223F22AB?FF?()?,可

知ABD,由直角三角形2623F?AB?AC,由图的对称性,6

3233333??F?FF?FFFF??F?,则分力11263263答案:AC

FF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分解为两个分力,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以这个力总结升华:将

一个力对角线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无附加条件限制时可作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这说明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不是唯一的。要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时,一定要有定解条件。

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定解条件。

对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常有下面几种情况:

①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两个分力的方向,则两分力有确定值。

②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则另一个分力有确定值。

③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两个分力的大小,则两分力大小有确定值(方向不定)。

④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一个分力的方向,则另一分力无确定值,且当两分力垂直时有最小值。?????F?F?sinFF?FFsinsinFF F时时无解;当时有一组解;当的夹角为,则当例如设与1112F?F

时有一组解。有两组解;当1对力进行分解时,首先弄清定解条件,根据定解条件做出平行四

边形图或三角形图,再依据几何知识求解。

举一反三

()【变式】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一组解 B.一定有两组解 C.可能有无数组解 D.可能有两组解

解析:若已知F的大小和F与F的夹角θ(θ为锐角),则21当F

?Fsinθ时,唯一解 F当1答案: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