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案.doc
唯一的听众教案

唯一的听众教案《唯一的听众》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2.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3.培养同学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身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点:“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教学难点:培养同学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身的心灵多些善意。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父亲和妹妹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桌腿的声音变成了真正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
二、同学交流收集的。
资料。
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
1.易混易错字白痴、沮丧、绝妙、烦恼、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踞(盘踞)镊(镊子)框(木框)授(教授)2.词语解释烦恼--心里别扭、烦恼。
沮丧--灰心失望的意思。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洋溢--充沛流露出一种情绪或气氛。
溢:充溢而流出。
难以置信--难以让人相信。
置信,相信。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和精力都投入进去。
天方夜谭--书名,即《一千零一夜》。
这里指信口开河,讲一些不着边沿的话。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美妙--美好可喜。
声望--为群众所仰望的名声。
安宁--从容不迫、稳重。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宁。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层次,并考虑: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生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们:A.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协助、耐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协助一个小朋友树立起自信心。
B.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胜利。
《惟一的听众》教案篇二教学要求1、记忆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理解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应用理清文章结构4、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毅力,有信心。
2023年关于《唯一的听众》教案四篇

2023年关于《唯一的听众》教案四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对__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妹妹和父亲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桌腿的声音变成了真正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
二、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
易混易错字:白痴、沮丧、绝妙、懊恼、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踞(盘踞)镊(镊子)框(木框)授(教授)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__层次,并思考:1.说一说__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们:A. 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B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2.__层次①家中练琴遭冷遇②林中练琴遇知音③舞台演琴生感慨3.在遇到老妇人之前,别人对“男孩”的评价是这样的?男孩的心情有是怎样的?别人对“男孩”的评价: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
男孩的心情:沮丧灰心)五、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复述课文的一个场景方式:①在语言创新、添加、改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重组讲述;②直接记忆式情感诵读原文。
《唯一的听众》教案优秀13篇

《唯一的听众》教案优秀13篇《唯一的听众》教案1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有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
刚才大家一一起听了一段小提琴,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刚才大家都得如痴如醉,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2、文中的听众是谁?(爸、妹----很多的听众)既然有那么多的听众,作者为什么说是唯一的听众呢?这唯一的听众是指谁?(老妇人)二、感知课文1、作者为什么就写这位老妇人呢?自己读课文。
(1)这位老人对我的帮助。
锯床腿-----帮助-----优美动听(2)说说对这位老人的了解。
身份、外貌、为人个别连起来说说。
三、研读课文1、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的人呢?读文中的1-2小节,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1)、他是一个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
你从哪儿看出。
(白痴句子-------读好)(2)、他也是非常喜欢拉小提琴的。
你从哪儿看出。
(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出示:第二小节)你是怎样感到的。
(从神圣、伟大的事情、悠悠的小令、庄重、隆重等词体会。
)是啊!这样一个十分喜欢拉小提琴的人,拉出的小提琴却被父亲和妹妹说成是在锯床腿,尽管如此,但他还是一个人走出家门认真地拉。
谁来读。
2、老教授是怎样引导我走向成功之路的呢!我就是这样一个十分喜欢拉小提琴但又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而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音乐学院的教授管一个乐团首席小提琴手!那么,这位老人又是怎样引导我成为一个会拉小提琴的,而且拉得非常好的人的呢?下面我们就从文细细品味寻找答案。
(1)、师引读:就在我拉小提琴,很快又沮丧起来的时候我感觉到背后有人,--------出示第3小节一起读。
(2)、一位极瘦极瘦的人妇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平静地望着我。
在这之前老人一定看到了什么?(庄重、沮丧)(3)、此时,老人的内心可能在想什么?多善良的老人啊!(4)请你用第一人称,把老人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唯一的听众》教案(3篇)

《唯一的听众》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本文范文整理的3篇《《唯一的听众》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唯一的听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是六年级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认识了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桑娜夫妇,认识了为了让我安心读书,而煞费苦心的残疾青年,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1课《唯一的听众》。
二、检查预习:1、抽生开火车读课文。
随机纠正读音。
2、生字:(1)抽生往黑板上板书生字。
(2)全班齐读生字,并说出识字方法。
(3)把生字带拼音写两遍。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我”在老教授的帮助下,从原来的没有信心拉好小提琴,到可以面对成百上千的人演奏小提琴的事。
)4、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体会老妇人的良苦用心1、浏览全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
(平静)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
(1)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这是老人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
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唯一的听众》教案四篇

《唯一的听众》教案四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1教材解读: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知我们悄悄的关怀、真诚的援助、长久的关注、热忱的鼓舞,能够援助一个人树立起自信心。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肯定能获得胜利。
这是第三组单元主题的一个生动的注脚人字就是要相互支撑,人间到处有真情。
全文围绕我的心理和行动的改变开展,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①家中练琴遭冷遇。
②林中练琴遇伯乐。
③舞台奏琴生感慨。
文中唯一的听众也是笔墨颇具匠心之处,了了数句,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呵护鼓舞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令人震撼,老教授的平易近人跃然纸上。
本文语言质朴、清爽,很有美感。
无论对林中环境描写,还是对人物的心理、行动、语文的刻画,都能深深地打动每一位读者,在心湖泛起层层感动的涟漪。
教学定位:1.围绕单元组人文主题,奏响爱之奏鸣曲,用真诚的关爱、无私的援助浸润同学的生命之根,从而达成情感立场价值观熏陶的目标。
2.围绕单元组知能主题,着重表达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互为作用。
在感悟文本的怜悯,感受塑造人的独到超群的写法,从读学写,由写促读,学习表达,用语文技能的提高滋养同学的语文之根,从而达成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的目标。
3.文章篇幅较长,要把朗读与默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于思维启动、拓展与深入处多进行默读训练,于抒情表意处适当进行感情朗读训练,保持语文的本色,坚守语文的本位:练就过硬的读的工夫,走进人物内心,上心触摸文本,用情感受人物,积累语言,提高语感。
学情猜测:1.同学刚刚进入六班级学习不久,语文技能的大体底子还基本处于五班级下学期的水平,应当客观理性地把握处理教材的分寸。
不宜拔苗助长,让同学望语文而却步,产生畏难心情,影响持续进展。
2.经受了二个单元组近10篇课文的学习,多数同学应当已经逐步适应了教材和六班级的学习深度与广度,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须要的支持。
3.本课处于第三组的中间,同学对本组的人文主题有了比较真实地感受,本文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诠释人间真情,再一次让同学小小的心灵受到洗濯和震撼,让爱的清泉流淌得更加欢畅。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7篇)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7篇)《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懊丧、蹑手蹑脚、愧疚、溜走、惭愧、兴奋、尽心尽力、割舍”等词语。
2、学习老教授的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老教授对“我”的爱惜和鼓舞,感受老教授的良苦专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妙。
3、连续学习写人物利用抓住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尝描写老教授真诚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其心理及其对主人公一步步走向胜利所起的巨大作用,进而体会老教授的良苦专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妙。
教学难点:明白老教授说自己是耳聋,体会她的良苦专心。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检查字词。
1、一个别人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却能在舞台上演奏,这胜利的背后是谁制造了这个奇迹呢?/(聋子老人——老教授)理解“唯一”。
(只有一个,与众不同,对故事的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检查字词。
(1)读准词语,特殊是多音字“兴”“尽”;(2)正确书写“懊丧”“愧疚”“惭愧”等常用难写的词。
二、再读课文,提炼主线。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唯一的听众”切入,提炼主线。
展示: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早晨里我唯一的听众……(1)“那时”是什么时候?(2)再读句子,你有什么问题?三、抓住语言和眼神,感受人物。
1、再次走入课文/article/,老妇人是一位怎样的人?划出有关的语句,并做简洁的批注。
2、同学沟通读后的感受。
3、重点品读老妇人的语言。
展示:1)“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2)“我想你肯定拉得特别好,惋惜我的耳朵聋了。
假如不介意我在场,请连续吧。
”3)“或许我会专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4)“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感谢你,小伙子。
”4、争论:1)老妇人为什么要说自己耳朵聋?你还从哪儿感受到老教授的良苦专心?2)从“每天早晨”你体会到什么?A、这是老妇人委婉地给我提出要求,要求我每天早晨去练琴,激励我要持之以恒,与此同时,老妇人也要每天早晨来听。
唯一的听众教案(8篇)

唯一的听众教案(8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学会与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正确书写"沮丧绝妙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朗读当中去。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文章每次出现"平静地望着"的不同含义。
4,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之情。
难点:体会文章每次出现"平静地望着"的不同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出示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教师范读这两个小节。
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讲述的是一个小提琴手的故事。
看这两段文章,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吗用横线划下来。
指名说(音乐白痴——小提琴手)(亲人都不愿意听,唯一的听众——成百上千的观众)(沮丧-----自信)(拉的声音像距床腿——熟练地拉许多曲子)2,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随机理解:沮丧,唯一"唯一"是什么意思我这个"唯一的听众"到底是谁呢(板书课题11,唯一的听众)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提琴手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要求:(1).请带着你自己的疑问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想想:课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唯一的听众是谁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检查梳理1,词语检查:(1)认读词语:白痴沮丧绝妙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甭想调弦(2)你来抽一个你认为最会读错的同学读读这些词语。
(3)齐读:注意读出词语的韵味,两个词之间要适当的停顿。
2,梳理课文:(1)唯一的听众是谁出示:唯一的听众是一位( ).生汇报交流(2)学生接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思考后发言:(培养学生概括文本的能力)(3)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关于《唯一的听众》教案4篇

关于《唯一的听众》教案4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能用“美”组成词语形容课文中的人、事、物。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1、搜集本课的有关资料。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先入为主,以“美”导入。
导:用“美”可以组成那些词语?(学生组词)同学们组了好多词语,今天,我们可以用这些词语来赞美文中的人和事。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以“美”的词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愿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思考:1、课文中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品读老人。
1、用前面组成的词语造一个句子,赞美文中的老妇人。
这是一个()的老妇人。
2、自学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体会老妇人独特的教育技巧和美好的'心灵,说说你这样补充的理由。
3、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鼓励学生在书中画一画,写一写4、小组交流自己的自学成果。
四、交流感悟,研读课文。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出示老妇人的几段话。
1、出示:我猜想你一定拉得很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1)老妇人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2)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这位老妇人的身份怎样?(3)她听到我刺耳的拉琴声,看到我要离开,老妇人会想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听了老妇人的话。
我会想什么?(5)指名朗读这段话。
2、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着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1)老妇人为什么说这番话?她此时会想什么?(2)从“每天”一词你能体会到什么?(3)听了她的话,我会想什么?(4)朗读,感受老妇人的美好心灵。
3、出示: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1)老妇人说这话的用意是什么?(2)这句话对“我”有什么作用?4、出示: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一的听众》教案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
于是“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
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
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
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4、老师还要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预习情况白痴荒唐声望沮丧绝望懊恼神圣洋溢安详32019-07-19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
于是“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
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
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
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4、老师还要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预习情况白痴荒唐声望沮丧绝望懊恼神圣洋溢安详32019-07-19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
于是“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
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
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
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4、老师还要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预习情况白痴荒唐声望沮丧绝望懊恼神圣洋溢安详32019-07-19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
于是“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
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
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
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4、老师还要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预习情况白痴荒唐声望沮丧绝望懊恼神圣洋溢安详32019-07-19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