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及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消费者购买行为B. 消费者心理特征C. 消费者决策过程D. 所有以上选项2. 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通常经历哪些阶段?A. 问题识别、信息搜索、评估选择、购买决策、购后行为B. 信息搜索、评估选择、购买决策、问题识别、购后行为C. 购买决策、问题识别、信息搜索、评估选择、购后行为D. 评估选择、购买决策、问题识别、信息搜索、购后行为3.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外部因素?A. 文化因素B. 个人因素C. 社会因素D. 家庭因素4. 消费者在购买高风险产品时,更倾向于采用哪种信息搜索策略?A. 被动搜索B. 主动搜索C. 深度搜索D. 广度搜索5. 以下哪个理论解释了消费者如何根据产品属性进行选择?A. 期望理论B. 认知失调理论C. 多属性效用理论D. 社会认同理论6. 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经常使用哪些信息来源?A. 个人经验B. 商家广告C. 口碑推荐D. 所有以上选项7. 消费者购买后,如果产品不符合预期,可能会经历哪些心理反应?A. 后悔B. 失望C. 愤怒D. 所有以上选项8. 以下哪个不是消费者行为学中的市场细分依据?A. 地理细分B. 人口统计细分C. 心理细分D. 产品类型9. 消费者在进行新产品尝试时,通常受到哪种心理因素的影响?A. 风险规避B. 风险偏好C. 创新接受度D. 传统偏好10. 以下哪个是消费者行为学中提到的消费者购买动机?A. 经济动机B. 社会动机C. 个人动机D. 所有以上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五个阶段,并举例说明。
答案: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五个阶段:问题识别、信息搜索、评估选择、购买决策和购后行为。
例如,一个消费者可能首先识别到需要购买一辆新车(问题识别),然后通过网络、朋友和家人的推荐来收集信息(信息搜索),接着评估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汽车(评估选择),最终决定购买某款汽车(购买决策),并在购买后对汽车的性能和满意度进行评估(购后行为)。
消费者行为理论 复习指导 习题 及答案

消费者行为理论复习指导习题及答案三、练习题(一)填空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品的消费中,对于这一规律可以用和两个理由来解释。
2.顾客买一件衣服,愿意购买原价180元的款式,但是付款时发现商家做活动打折优惠至160元,那么我们把那20元称作。
3.效用是人们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一般来讲效用具有和的特征。
4.消费者的表示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
5.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
6.边际效用是指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
7.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
8.在劳动供给决策中,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
9.在消费与储蓄决策中,决定消费者储蓄决策的是。
10.在考虑到投资的风险时,家庭投资决策取决于一项投资的。
(二)单项选择1.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2.“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用的()A.相对性 B.同一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3.“书到用时方恨少”体现了效用的()A.相对性 B.同一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中,()使得“甲之砒霜,乙之佳肴”成为可能。
A.欲望 B.偏好 C.预算约束 D.价格5.()是劳动供给决策的决定因素。
A.劳动者的偏好 B.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C.工资 D.劳动市场需求6.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数量的增加会引起消费者需求的降低,企业为了克服商品销售量的下降,最可采取的措施是()A.多做广告 B.降低成本 C.产品不断创新 D.促销7.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而货币边际效用。
()A.递增、递增 B.递减、不变 C.递增、递减 D.递增、不变8.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一般来说,消费者获得的()A.总效用递减 B.边际效用递减 C.边际效用递增 D.边际效用不变9.如果当消费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时,则这时消费该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A.等于零 B.等于1 C.降至最小 D.达到最大10.如果消费者取得的货币效用大于所购入的商品效用,则它会()A.继续购买 B.停止购买 C.退掉已购入的商品 D.观望11.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个效用单位。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选择题:1.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A.边际效用为负,且递增;B.边际效用为正,且递减;C.边际效用为正,且递增;D.边际效用为正,可能递增也可能递减;2.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有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A.边际效用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C.总效用为零;D.以上都有可能。
3.第四张葱油饼带来的满足不如第三张葱油饼这一事实是下列哪一个概念的例子?A.消费者剩余;B.总效用递减;C.边际效用递减;D.价值之谜。
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D.以上都有可能。
5.水与钻石的价值之谜(水比钻石对人更有用,但价格却低得多),可用下列说法解释的是A.钻石的总效用更高;B.水的边际效用高;C.钻石的边际效用高;D.钻石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6.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
7.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8.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9.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A.边际替代率;B.边际技术替代率;C.边际转换率;D.边际效用。
10.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直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的消费已达饱和(设商品X的数量由横轴度量,商品Y的数量由纵轴度量)。
A.商品Y;B.商品X;C.商品X和商品Y;D.商品X或商品Y。
11.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思考练习一、名词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花费既定代价使自己得到的效用最大化,或者说消费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效用量而使自己所花费的代价最小的一种状态。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边际替代率:在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消费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曲线。
恩格尔定律:恩格尔认为,收入少的家庭用于食物消费的比例大于其他消费支出;收入多的家庭,用于食物消费的比例小于其他消费支出。
换言之,越是贫穷的家庭或国家,收入或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例越大。
随着消费者家庭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这就是恩格尔定律。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其他商品相对价格反方向变动,从而引起较便宜商品的购买对较昂贵商品的购买的替代。
收入效应:是指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反方向变动,从而引起商品购买量反方向变动。
总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二、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三、计算题1. 解:(1)因为:M=P A A+P B B M=120 P A=40,P B=20所以:120=40X+20Y当A=0时,B=6;当A=1时,B=4;当A=2时,B=2;当A=3时,B=0;如上所示,A和B商品共有4种组合。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3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
A.边际效用为正B.边际效用为负C.边际效用为零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2、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4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的效用为90,消费三单位的效用为125,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的该商品获得的效用边际效用为()。
A 80B 40C 35D 613、预算线的斜率决定于()。
A 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C 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D 商品的相对价格4、对于低档商品,价格下降()。
A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 B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少C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多 D价格效应使消费变少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处的边际替代率取决于两种商品()。
A 价格之比B 数量之比C 边际效用之比D 边际成本之比6、如果商品X、Y的价格分别为PX、PY是既定的,当MRSXY>PX/PY时,消费者要实现其均衡,应该()。
A 增加消费X,减少消费YB 同时增加消费X和YC 减少消费X,增加消费Y D同时减少消费X和Y7、对于吉芬商品,价格下降()。
A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 B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C 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多 D价格效应使消费变少8、消费者消费X,Y两种商品,当X的价格下降,Y的价格不变,预算约束线怎样变化()。
A 向外平移B Y的截距不变,向外旋转C X的截距不变,向外旋转D 向内平移9、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 )。
A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B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C 预算线斜率小于零D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10、需求曲线上每一价格所对应的需求量都能给消费者带来( )效用。
A 最小B 可能最大C 最大D 与效用无关二、名词解释1、消费者剩余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边际替代率4、效用5、预算线6、消费者均衡7、 替代效应8、收入效应三、简答题1、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
2、两种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 )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是递减的?3、简述基数效用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21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一、名词解释1、预算约束线2、无差异曲线3、边际替代率4、完全替代品5、完全互补品6、正常物品7、低档物品8、收入效应9、替代效应10、吉芬物品二判断题1、我们用横轴表示炸薯条的数量,用纵轴表示汉堡包的数量。
而且,如果炸薯条的价格是0.60美元,而汉堡包的价格是2.40美元,那么,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0.25(而且是负的)。
2、预算约束线是向消费者提供了同样满足程度的一组商品组合。
3、无差异曲线衡量在保持满足程度不变时消费者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
4、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很多想换出去的物品,他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交换另一种物品。
5、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6、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而且这种物品是正常物品,那么收人效应引起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7、收人效应用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向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移动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来衡量。
8、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物品。
三、单项选择题1、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是a.直线。
b.凹向原点。
C.直角形。
d.不存在。
2、假设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三明治和比萨饼之间做出选择。
如果我们用横轴表示比萨饼数量,用纵轴表示三明治数量,而且,如果比萨饼的价格是10美元,而三明治的价格是5美元。
那么,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a. 5b. 10c. 2d. 0.53、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a.权衡取舍率。
b.边际替代率。
c.边际权衡取舍率。
d.边际无差异率。
4、以下哪一种关于无差异曲线标准特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a.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b.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c.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
}d.无差异曲线向外突出。
5、消费者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量是a.在预算约束线不变时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b.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C.两条最高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点。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4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解:(1)由U XY得:U (XY) Y,U (XY) X
X X
Y
Y
又知:Px
2,Py
3,进而由MUx Px
MUy Py
由题意可知预算方程为2X 3Y 120
得Y X 23
解下列方程组
YX 23
X 30
2X 3Y 120
Y 20
(2) MUx
练习
4.小张每年为购买第一件装饰品愿付10元,第二件原支付9元 ……直到第10件付1元,第11件就不愿付钱。问(1)假如每
件 装饰品需付3元,她将买多少件装饰品?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2)装饰品的价格涨到每件5元,情况又怎样呢?(3)你能 表述出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吗?
解:(1)因为小张对第8件装饰品愿意支付3元,也就是说, 在她看来,第8件装饰品的边际效用等于3元货币的效用之和, 所以,当每件装饰品的价格为3元时,她将购买8件装饰品。这时, 她所花的最后1元所得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货币边际效用,即
练习
1.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b)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为正值,且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2.当消费者对商品X消费达到饱合点时,边际效用MUx为(c) A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3.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有了三个轮子, 那么当你有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 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练习
7.某个消费者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d) A收入有时高,有时低;B欲望是无限的; C消费者人数无限;D商品的数量无限 8.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是等于(b) 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成本之比;D质量之比 9.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A向左平移;B向右平移;C不变;D不确定 10.从下图预算线AB可知,商品X的价格为2,商品Y的价格是 2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如果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橘子,对橘子的偏好大于西瓜,那么,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还是小于西瓜,为什么?答: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西瓜。
消费者的偏好表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这种排序表示了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喜好程度,可以代表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橘子,对橘子的偏好又大于西瓜。
所以,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西瓜。
2、经济学家认为,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带给他们的效用小于相当于这些实物津贴额的货币津贴,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正确答:(1)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
(2)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是一种心理感觉。
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
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的效用小于货币津贴,对于低收入者而言,货币津贴更加灵活,可以自由支配,心理满足程度高。
4、在炎热的夏天,当你吃第一根冰棍时感觉最好,吃得越多感觉越不好,如果一次吃十几根就会痛苦。
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这种现象。
(1)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连续消费十几根冰棍,反复的冰爽刺激,使消费者在心理或生理的满足减少,从而满足程度降低,甚至会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
5、如果你有100元,苹果价格为10元1千克,橘子价格为20元,1千克的苹果与橘子的边际效用如图(图略)。
消费者购买多少苹果与橘子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为什么?解法一:组合方式MU某/P某与MUy/Py总效用Q某=10Qy=010/10≠0/20550Q 某=8Qy=130/10≠200/20720Q某=6Qy=250/10≠170/20820Q某=4Qy=370/10≠140/20850Q某=2Qy=490/10≠110/20810Q某=0Qy=50/10≠80/20700由此可以看出,各种组合都正好用完100元,但只有当Q某=4,Qy=3时才能满足MU某/P某=MUy/Py的条件,这种组合带来总效用最大,,为850个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预算约束线
2、无差异曲线
3、边际替代率
4、完全替代品
5、完全互补品
6、正常物品
7、低档物品
8、收入效应
9、替代效应
10、吉芬物品
二判断题
1、我们用横轴表示炸薯条的数量,用纵轴表示汉堡包的数量。
而且,如果炸薯条的价格是0.60美元,而汉堡包的价格是2.40美元,那么,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0.25(而且是负的)。
2、预算约束线是向消费者提供了同样满足程度的一组商品组合。
3、无差异曲线衡量在保持满足程度不变时消费者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
4、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很多想换出去的物品,他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交换另一种物品。
5、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6、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而且这种物品是正常物品,那么收人效应引起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7、收人效应用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向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移动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来衡量。
8、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物品。
三、单项选择题
1、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是
a.直线。
b.凹向原点。
C.直角形。
d.不存在。
2、假设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三明治和比萨饼之间做出选择。
如果我们用横轴表示比萨饼数量,用纵轴表示三明治数量,而且,如果比萨饼的价格是10美元,而三明治的价格是5美元。
那么,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
a. 5
b. 10
c. 2
d. 0.5
3、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
a.权衡取舍率。
b.边际替代率。
c.边际权衡取舍率。
d.边际无差异率。
4、以下哪一种关于无差异曲线标准特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b.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c.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
}
d.无差异曲线向外突出。
5、消费者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量是
a.在预算约束线不变时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b.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C.两条最高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点。
d.顶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的一点。
6、以下哪一种关于消费者最优消费组合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最优时
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
b.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c.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等于边际替代率。
d.以上各项都正确。
e.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7、假设我们用横轴表示x物品的量,纵轴表示Y物品的量。
如果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当我们从有丰富的x物品变动到有丰富的Y物品时,Y物品对x物品的边际
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a.上升。
b.下降。
C.保持相同。
d.可能上升或下降,这取决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
8、如果消费者的收人增加引起消费者增加了对一种物品的购买最,那么这种物品是
a.低档物品。
b.正常物品。
c.替代品。
d.互补品。
9、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称为
a.互补效应。
b.正常效应。
c.收人效应。
d.替代效应。
e.低档效应。
10、如果收人翻了一番,价格也翻了一番,预算约束线将
a.平行向外移动。
b.平行向内移动。
c.保持不变。
d.向内旋转。
e.向外旋转。
11、如果闲暇是一种正常物品,工资增加
a.总会增加劳动供给最。
b.总会减少劳动供给退。
C.如果收人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就增加劳动供给量。
d.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人效应,就增加劳动供给量。
12、以下哪一种关于消费者最优化过程结果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消费者在受预算约束线限制时达到其最高的无差异曲线。
b.支出于每种物品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
C.在消费者预算约束线的任意两点之间,他是无差别的。
d.物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物品之间价格的比率。
e.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与其预算约束线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