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理论

合集下载

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其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是研究和解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动机、决策过程和行为模式的理论体系。

它是市场营销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将介绍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涉及消费者的需求、认知和决策过程。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消费者行为理论: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按照层次结构进行分类,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来设计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理性经济人模型:该模型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是理性的,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来选择最佳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更有吸引力的价格、产品特性和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

3. 行为意向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行为受到他们的意向和态度的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改变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来促使他们做出购买决策。

4. 神经科学理论:该理论研究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神经机制。

通过脑部扫描等技术,可以了解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地预测和引导消费行为。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企业的营销策略和市场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几个应用方面的例子:1. 市场细分: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习惯,可以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以更有针对性地提供产品和服务。

2. 产品定位:通过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可以确定产品的定位和特点,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获得竞争优势。

3. 促销策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行为决策过程,可以设计更具吸引力和有效的促销策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4. 品牌管理:通过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和认知,可以有效管理和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5. 顾客关系管理: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建立个性化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和回馈,增强客户忠诚度。

微观经济学第4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4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性对消费的影响。
时间不一致性下的消费者行为
时间不一致性
指消费者在时间推移中偏好或目标发生变化,导致其初始决策与 后续行为不一致。
自我控制与延迟消费
消费者可能面临自我控制问题,如过度消费或冲动消费,需要培 养自我控制能力以实现长期消费目标。
动态规划与贴现因子
通过动态规划方法,结合贴现因子对未来消费进行折现,以实现 跨期消费的最优决策。
01
表示消费者在消费不同数量的商品时获得相同效用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性
02
凸向原点、不相交、与预算约束线相切。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
03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
预算约束线
预算约束线
描述在一定预算下消费者可以购买的商品组合的边界。
预算约束线的特性
斜率为负(价格下降时,预算增加)、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最大效 用点。
05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实证研 究
实证研究方法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消 费者行为数据,了解消费者的 消费习惯、偏好和决策过程。
观察法
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使用习惯等,了解消费者的实 际行为和反应。
实验法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测试消费者 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反应,以揭 示消费者行为的内在规律。
消费者行为决策过程
实证研究揭示了消费者行为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包括信息收集、评价、 选择和购买等阶段,每个阶段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实证研究的批判性思考
方法论问题
实证研究方法存在一定局 限性,如样本选择偏差、 数据解读的主观性等,可 能导致研究结果的偏误。
外部效度问题
实证研究往往针对特定情 境或群体,难以推广到更 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或市场 环境。

西方经济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边际替代率
0
X
X对Y的边际替代率 MRSxy=
10
4
1
1
(1,10)
(4,1)
(2,6)
(3,4)
Y
X对Y的边际替代率 MRSxy为无差异曲线上 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随着商品X的数量增加,消费者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每增加一单位商品X时所愿意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将越来越少。或者说,每增加一单位商品X所能替代的商品Y的数量将越来越少。其实质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发挥作用。根据该规律,上述过程中,商品X的边际效用将越来越小,而商品Y的边际效用则越来越大,因此,在效用上,商品X 所能替代的商品Y当然越来越少。
例子:某个同学饿的时候吃薯片,开始最想吃, 吃的越多,继续吃的愿望越弱。这就表明:随着 吃薯片数量增加,每一片薯片给带来的满足是逐 渐减少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人们从增加消费的每单位商品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不断下降直至为零和负数。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生理或心理原因:最初欲望最大,随着满足而减小,过分满足则变成痛苦 物品有多种用途,人们总是首先将之用于最重要的用途,然后才是次要的用途
吉芬商品
Q
P
0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价值额与其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价值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衡量消费者购买商品为自己带来的福利改善。
02
01
03
04
05
消费者对风险的偏好
预况下的消费者行为
第三节(略)
一、预期效用函数
预期效用函数
假定消费者面临两种选择机会,一种是肯定可以获得收入W0;另一种是不确定情况下可能获得的收入W1或W2,概率分别为p和(1-p)。则其在不确定情况下可能拥有的收入的加权平均数称为期望值:W[p、(1-p),W1、W2]=pW1+(1-p)W2。预期效用函数E{U [p、(1-p),W1、W2]}= pU(W1)+(1-p)U(W2)。期望值效用:U(pW1+(1-p)W2)

消费者行为学十大经典理论

消费者行为学十大经典理论

消费者行为学十大经典理论1.需求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内容:由心理学家Abraham Maslow提出,它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动机和目标。

根据这个理论,人类有五种基本的需求(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这些需求按照层次结构排列,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如食物和睡眠)到更高级的心理需求(如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启示: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可能不仅仅考虑生理或安全需求,还会考虑更高层次的需求。

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2.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内容:个体或群体在面对不同消费情景时,会根据自身的认知、情感和经验做出购买决策,并通过学习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行为。

学习是一种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消费者能够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包括购买决策。

这种改变可能来自于消费者的个人经验、社会影响、文化背景或其他因素。

消费者在面对新的购买决策时,会回忆起过去的经验并产生相应的联想。

这些记忆和联想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如果消费结果与消费者的预期相符,那么这种反馈会强化他们的行为。

如果不符,消费者可能会调整他们的行为。

启示: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和营销策略来引导消费者学习,从而改变他们的购买行为。

可以通过广告、品牌、口碑等手段来影响消费者的记忆和联想,从而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可以通过提供优惠、奖励、折扣等手段来提供积极的反馈,从而强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3.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内容: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进行学习,而不一定要通过尝试错误并得到积极结果来实现。

启示:企业可以通过展示良好的榜样来引导消费者行为:例如,通过展示产品使用技巧、推荐好书、分享经验等方式来引导消费者行为。

可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来激发消费者的自我效能。

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来促进消费者的学习和行为:例如,通过音乐、灯光、氛围等手段来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从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

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
市场细分
通过消费者行为研究,企业可以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群 体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产品创新
消费者行为理论为企业提供了关于新产品开发的重要启示,帮助企业了解潜在市场需求, 开发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生产理论的实际应用
生产计划
企业利用生产理论制定生产计划,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VS
创新推动
消费者对新产品和新服务的追求,促使生 产者进行创新和改进,推动生产理论的进 步。
生产理论对成本收益的影响
降低成本
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 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增加收益
优化生产流程和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 争力,增加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成本收益在消费者行为和生产理论中的作用
平衡利益
成本收益分析有助于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盈利目标,平衡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
决策依据
成本收益分析为企业在制定市场策略、产品定价、投资决策等方面提供依据,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决 策。
05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实际应用
营销策略
企业利用消费者行为理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购买决策过程,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如产品定位、定价、促销等。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派 、行为派、社会派等多个阶段,各阶 段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各有侧重。
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消 费者行为理论正朝着数据驱动和智能 化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对消费者行为 的精准分析和预测。
02 生产理论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产理论是研究企业如何选择和组织生产要素,以最小成本 生产出最大数量或质量的产品,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 学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西方经济学

消费者行为理论西方经济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行产品设计和定位。
产品差异化
02
通过创新、品牌、包装等方式,使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独特性和
吸引力。
产品质量
03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消费者期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价格策略
成本导向定价
根据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确定价格。
竞争导向定价
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和市场需求确定价格。
价值导向定价
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和需求确定价格。
详细描述
消费者剩余理论揭示了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主观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当市场价格 低于消费者的心理价位时,消费者剩余增加,反之则减少。该理论常用于分析市场供需
关系和价格策略。
价格歧视理论
总结词
价格歧视理论是指企业针对不同的消费 者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以实现利 润最大化。
VS
详细描述
价格歧视理论认为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 需求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取更大的 利润。该理论在实际中广泛应用于各种商 品和服务定价策略,如优惠券、会员价、 分级定价等。
02 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 为理论
边际效用理论
总结词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是基于商品或服务带来的边际效用, 即消费者从消费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
详细描述
边际效用理论强调消费者在购买决策 中更注重商品的额外效用,而不是商 品的总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 费者所获得的效用增量逐渐减少,即 边际效用递减。
预期效用理论
总结词
预期效用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描述消费者行为的重要理论,它基于概率和预期收益来分析消费者的选择和决策。
详细描述
预期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各种可能的结果及其发生的概率,并选择预期效用最大的方案。该 理论在风险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中具有广泛应用。

管理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

管理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

预算约束线
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消费者可 以购买的商品的最大总价值。
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所消费的某种商 品或服务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 起的总效用的变化量。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消费者剩余
需求曲线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 之间的差额,反映了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 品或服务中获得的实际利益。
表示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能 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
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不同商品组 合的轨迹。
凸性
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表示随着消费的 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程度逐渐减弱。
斜率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表示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 率,即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 比率。
切线
无差异曲线的切线斜率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 率等于边际转换率的条件。
预算约束线
预算约束线
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消费者可 以购买的商品的最大总价值。
斜率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表示商品的 价格,即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 价格之间的比率。
平行移动
预算约束线可以平行移动,表 示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或商品价 格的变化。
相切
商品替代与互补性
替代品
具有相似功能或属性的商品,当一种 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转向购买 其他替代品。
互补品
必须同时使用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价 格上涨时,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 需求,同时减少其互补品的需求。
04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扩展
预期效用最大化理论
总结词
预期效用最大化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它认为消费 者在不确定情况下会根据预期的效用来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 用。

微观经济学之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之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之消费者行为理论引言消费者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注消费者在市场中做出决策时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消费者的行为对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消费者行为,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模型。

本文将介绍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效用理论、需求理论和消费者剩余理论。

1. 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它认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是基于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的。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所获得的满足感或福利。

根据效用理论,消费者会根据商品的效用来决定购买的数量和价格。

1.1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单位商品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

经济学家认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也就是说,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个额外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消费者对同一种商品的消费是有限度的,当消费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对于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减少。

1.2 边际效用曲线边际效用曲线是描述消费者从消费不同数量商品中获得的边际效用的曲线。

根据效用理论,边际效用曲线是递减的,也就是说,消费数量增加时,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边际效用曲线的形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2. 需求理论需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者购买意愿和行为的理论。

需求曲线是描述商品价格和商品购买数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根据需求理论,需求曲线是下降的,也就是说,当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购买数量下降;反之,当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

2.1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衡量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中间弹性三种类型。

完全弹性表示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消费者购买数量会在价格变动时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完全不弹性表示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不敏感,消费者购买数量不会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中间弹性表示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在完全弹性和完全不弹性之间。

2.2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曲线的下降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差异曲线
任取某一个消费束 x’,所有和 x’无差异的 消费束组成了一条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无差异曲线也可以称为无差异集。
无差异曲线
x2 x’ x” x”’ x1 x’ ∼ x” ∼ x”’
无差异曲线
x
z
y x1
≺ ≺ ≺ ≺
≺ ≺ ≺ ≺
x2
z
x
y
无差异曲线
100
F
食品券计划 G
F + G = 100: 没有食品券 100 获得40美元的食品券之后的预 获得 美元的食品券之后的预 算集。 算集。将食品券发给符合要求 的家庭且不可转售。 的家庭且不可转售。 家庭的预算集扩大了。 家庭的预算集扩大了。 F
40
100 140
食品券计划
如果每一美元的食品券可以在黑市上以 0.5美元的价格转让,家庭的预算约束有 怎样的变化呢?
预算线的变动
收入m增加使得预算线向外平移 商品1价格增加使得预算线变得陡峭 商品2价格增加使得预算线变得平坦 2 所有的价格乘以t相当于收入m除以t 价格和收入都乘以t不会改变预算线 一个完全平衡的通货膨胀不会改变 预算集。
Taxes, Subsidies, and Rationing 税收、补贴和配给
征税、补贴、配给制对预算线的影响? An ad valorem sales tax (从价销售税) 征收5%的从价税会使得所有商品的价 格上升5%。 从p 到 (1+0.05)p = 1.05p 税率为 t 的销售税使得价格上升了 tp , 即从p 升至 (1+t)p。 一种销售税是对所有商品统一征收的。
配给供应:有些商品的消费量是受限制的, 不能超过某个数量。 例如,商品 1 是实行配给供应的,一个消 费者对于商品1的消费量不得多于 x1 。 x2
Budge line
Budge set
x1
x1
The Food Stamp Program 食品券计划
食品券可以合法地用来购买食品。 那么食品券怎样影响一个家庭的预算约 束呢?
Budget Constraint 预算约束
微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消费者 行为,厂商理论,市场。 消费者行为的三要素:预算约束,偏 好,选择。
本章内容
预算集 预算线或预算约束 预算线的变动 税收,补贴,配给
Consumption Choice Sets 消费选择集
消费选择集 是消费者可以获得的所有消 费选择的集合 是什么约束了消费选择呢?
I(x) x1
无差异曲线
x2
强偏好集 SP(x), 强偏好集, 强偏好集, x 不包含无差异曲线 不包含无差异曲线I(x).
I(x) x1
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x2 I1 I2 对I1, x ∼ y. 对 I2, x ∼ z. 于是y 于是y ∼ z.
表示不同偏好水 平的无差异曲线 是不可能相交的。 是不可能相交的。
关于偏好的几种假设
Reflexivity(自反性): 对于任意消费束 x 至少和它本身一样好,即
≻ x ~
x
关于偏好的几种假设
Transitivity(传递性): 如果 x 至少和 y一样好, 且 y 至少和 z一样好, 那么 x 至少和 z一样好;即
≻ ≻ y且y x~ ~
z
≻ x ~ z.
Indifference Curves
预算约束 – 收入变动
当收入增加的时候,原来的消费选择依 然存在,同时又增加了新的消费选择。 因此更高的收入使得消费者福利增加 (better off)。 收入减少则往往会导致消费者福利降低 (worse off)。
预算约束 - Price Changes 价格变动
如果有一种商品的价格降低,预算约束 将怎样变动呢? 假设p1 下降。
预算约束和预算集受价格和收入的影响。 预算约束和预算集受价格和收入的影响。 那么当价格和收入发生变动时, 那么当价格和收入发生变动时,预算线 如何变动呢? 如何变动呢
Higher income gives more choice 增加收入
x2 新增加的可以负担的消费选择集 原来的预算线和 新的预算线是平 行的( 行的(parallel ,same slope). 原来的 预算集 x1
例如斜率为常数 - 1. 曲线 I2 上两种商品的消费总量为 15 ,要严格偏好于曲线 I1上的 消费总量8 消费总量8。
8
15
x1
Perfect Complements 完全互补品
完全互补品是始终以固定的比例一起消费的商 例如,左脚的鞋子和右脚的鞋子。 品。例如,左脚的鞋子和右脚的鞋子。
for perfect complements, only the number of pairs of units of the two commodities determines the preference rank-order of bundles. (思考这段话的 含义)
Perfect Substitutes 完全替代品
如果消费者愿意按固定的比率用一种商 品代替另一种商品,那么这两种商品就 是完全替代品。 两种商品的总量决定了它们的偏好次序。
Perfect Substitutes
完全替代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差异曲线具有固 定的斜率。 定的斜率。
x2 15 I2 8 I1
当 p1下降(从 p1’到 p1”)? 下降( 到 )
x2 m/p2 新的可以负担的选择集 -p1’/p2 原来的预算 集 预算线旋转; 预算线旋转 斜率变得 更加平坦 (从 -p1’/p2 到 -p1”/p2 -p1”/p2 m/p1’ m/p1 ” x1
预算约束 – 价格变动
降低一种商品的价格将使预算线向外旋 转。 原来的预算集依然存在,且出现了新的 选择 ,因此,降低价格不会降低消费者 的福利。
m (1+ t ) p2
m (1+ t ) p1
m An ad valorem subsidy (从价补贴)是一 种依据商品价格的补贴。 如果商品 1的价格是 p ,且对于购买商 品1的从价补贴率为 t,那么商品1的真实 价格就是 (1-t)p。 对于消费者来说,征税使商品价格上升, 而补贴使商品价格下降。
x2 I1 x I2 y z 曲线 I2 上的消费束要 严格偏好于曲线I 严格偏好于曲线 3上 的消费束。 的消费束。 x1 曲线 I1 上的消费束要 严格偏好于曲线 I2上 的消费束。 的消费束。
I3
无差异曲线
x2 x
弱偏好集 WP(x), 弱偏好集合 WP(x) 包含 无差异曲线I(x)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集
假定给定任意两个消费束(x1, x2)和 (y1,y2),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对它们 进行排序。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偏好被视为外生的因素。
Preference Relations 偏好关系
比较两个不同的消费束 x and y:
严格偏好(strict preference): 对于消费者来 说x 严格偏好于 y。 弱偏好(weak preference): x is as at least as preferred as is y. 无差异(Indifference): x is exactly as preferred as is y.
9 5 5 9
右鞋
Bads(厌恶品)
bad
厌恶品是消费者不 喜欢的商品。 喜欢的商品。 因此无差异曲线的 斜率为正, 斜率为正,偏好增 加的方向是指向右 下方。 下方。
good
Neutrals(中性商品)
neutral
中性商品是消费者不 在乎的商品。
good
Satiation 餍足
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一个最佳的消费束, 就他自己的偏好而言,越接近这个消费 束越好。 某个最受偏爱的消费束即为餍足点或最 佳点(satiation point or a bliss point)。
预算约束
对于n = 2且 x1 在横轴上, 预算线的斜 率为 -p1/p2。
p1 m x2 = − x1 + p2 p2
上式告诉我们,如果消费者消费 x1 单位 的商品 1,为了满足预算约束,他需要 消费多少单位的商品2。 预算线的斜率: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 预算线的斜率: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 替代商品2的比率。 替代商品2的比率。
食品券计划 G
120 100 F + G = 100: 没有食品券 获得40美元的食品券之后的 获得 美元的食品券之后的 预算约束 允许黑市食品券转让的 预算约束 40 100 140 F
食品券计划 G
120 100 F + G = 100: 没有食品券 获得40美元的食品券之后的 获得 美元的食品券之后的 预算约束 黑市的食品券交易使得预算 集进一步扩大
预算的,时间和其它资源限制。
预算集和预算约束
x
2
m /p2
预算约束(预算线) 预算约束(预算线) p1x1 + p2x2 = m.
不能负担 恰好负担的 能够负担的
m /p1
x1
预算集和预算约束
x
2
m /p2
p1x1 + p2x2 = m 可以写成 x2 = -(p1/p2)x1 + m/p2 其斜率为 -p1/p2. Budget Set m /p1 x1
预算约束
x2 额外一单位商品1的机会成本是 额外一单位商品 的机会成本是 放弃 p1/p2 单位的商品 。额外一单位商品 单位的商品2。额外一单位商品2 的机会成本是放弃p 单位的商品1。 的机会成本是放弃 2/p1 单位的商品 。 +1 -p2/p1
x1
预算线的变动 Income and Price Chang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