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田玉、青海玉、俄料(俄罗斯玉)、韩料(韩玉)

合集下载

和田玉、俄罗斯玉、青海玉料的鉴别探讨

和田玉、俄罗斯玉、青海玉料的鉴别探讨

和田玉、俄罗斯玉、青海玉料的鉴别探讨俄罗斯玉与和田玉的区别:近几年,国内玉石市场上出现大量的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的软玉雕件。

其外观与新疆和田玉十分相似。

俄罗斯玉的矿物成分、内部结构与和田玉大体相似,常有作伪者用价格较为低廉的俄罗斯玉冒充和田玉。

俄罗斯玉的物理性态:1;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软玉的主要组成矿物是:透闪石.约占总量的 90%以上,杂质矿物含量较少。

主要是:白云石.石英.磷灰石.磁铁矿.粘土矿物等。

2:颜色,该地区软玉的颜色主要有: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糖玉.3:光泽,该地区软玉总体成油脂感的玻璃光泽-油脂光泽,略带瓷感。

这是因为软玉是多晶集和体,大量取向不同.粒度略有差异的极细小透闪石颗粒造成漫反射及漫透射,使得其光泽较为柔和。

但因为该地软玉的矿物颗粒与新疆和田玉相比略粗,构造裂隙也比新疆和田玉发育,故光泽不及后者滋润柔和。

4:透明度,该地区软玉总体上有些发干,呈半微透明,这与其矿物粒度.结构构造.杂质含量.裂隙多少等有一定的关系。

5:相对密度,俄罗斯的密度略粗.结构差。

所以带的时间久了,会变黄、发褐色。

6:硬度,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软玉的摩氏硬度在5.2--5.4之间。

和田玉摩氏硬度在6.5--6.9之间。

7:解理断口及韧性,由于俄罗斯软玉为透闪石矿物集合体,未见解理,但在扫描电镜下清晰可见柱状透闪石的两组解理。

断口呈参差状,这与组成软玉的透闪石颗粒长短不一,大小不均,杂乱分布,形成的特殊交织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正因为交织结构的影响,该地区软玉韧性也较大,根据磨制薄片的困难程度,可知其韧性是相当高的。

但由于其矿物颗粒粒度的不均一性以及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推测其韧性会略差于新疆和田玉。

檀木工房和田玉料与俄罗斯玉料的比较:1,检测硬度:和田玉硬度为6至6.5,俄罗斯玉的硬度低于和田玉在5.2至5.4之间,用硬度为5.5至6的小钢刀划几下,毫无痕迹者可能是和田玉,也可以用玉件角楞划磨硬度为5至5.5的玻璃,使其出现痕迹者可能是和田玉。

三分钟教你鉴别和田、俄、青海、韩料!

三分钟教你鉴别和田、俄、青海、韩料!

三分钟教你鉴别和田、俄、青海、韩料!和田玉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

我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也可以称为软玉、透闪石、透闪石加软玉、透闪石加和田玉,这几个名字都不违法,都在国标范围内。

和田玉已不再具有产地意义,成为了商品名。

无论哪里出产的软玉,都统一使用和田玉这个名称。

如:青海产的就称为青海料,俄罗斯出产的就称为俄罗斯料,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就称为和田料,以此类推。

一、新疆和田料产于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地区,为接触交代成因。

细分又可以分为山料,山流水,戈壁料和籽料,质地以新疆和田玉籽料最为上乘,山流水次之,然后是山料,戈壁料。

二、俄料产自俄罗斯的和田玉,圈内行内称为俄料,产出形态也可以分为山料、籽料、山流水料。

但俄料的籽料很少,大多为山流水和山料。

三、青海料青海料又称青海玉或昆仑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老坑的青海料质地细腻,可与新疆和田玉山料相媲美,但新坑的质地差些,容易走色泛黄。

四、韩料韩料是广义和田玉青玉山料。

它的主产地是朝鲜半岛南部的春川,产于当地的蛇纹岩中,多显青黄色和棕色。

脂粉不是很好。

韩料的化学成分与和田玉基本相似,硬度和密度接近和田玉,稍微小一点,是新疆和田玉中价值最底的。

和田、俄、青海、韩料的鉴别妙招和田籽料一、精神篇俄料:呆(无精打采)青海料:透(韵味不足)和田籽料:润(精光内蕴)韩料:松(面黄肌瘦)二、宰羊篇和田籽料——刚刚杀完羊油——润青海料——杀完的注水肉——水气大俄料——杀完的肉阴干2天——僵基本没有灵性韩料——快风干的腊肉——没有灵性三、状态篇俄料:打瞌睡青海料:刚起床和田籽料:打网球韩料:感冒了俄料四、吃货篇韩料:像米粥青海料:像凉粉俄料:像牛奶和田籽料:像银耳汤五、人生篇少年——青海料(透彻)壮年——和田玉(油润)暮年——俄料(苍白)介于壮年与暮年间——韩料六、好孩子篇和田玉是自家的孩子青海玉是哥家的孩子俄玉是邻居家好孩子韩玉是邻居家坏孩子青海料七、小青篇韩料的青是青黄的青青海料的青是青灰的青俄料的青是青绿的青和田籽料的青是青白的青八、小白篇韩料的白是米粥白青海料的白是水白俄料的白是浆白和田籽料的白是胶白九、混合篇和田籽料是青中透白俄料是青中带绿青海是青中透灰韩料是青中带黄韩料十、质感篇韩料是腊质感强青海料粉质感强俄料是乳质感强和田籽料是胶质感强十一、内涵篇和田籽料是碳酸钙和透闪石达到平衡俄料是碳酸钙含量多了些青海玉是碳酸钙含量少了些韩玉是略带有三价铁比前三种高些责任编辑:忆苦思甜转载请注明来源:壹号收藏。

和田玉籽料与俄料、青海料和韩料的对比与区分

和田玉籽料与俄料、青海料和韩料的对比与区分

和田玉籽料与俄料、青海料和韩料的对比与区分由于现在的和田玉籽料非常稀少而且价格高昂,一些无良商人就会用俄料、青海料甚至是韩料冒充籽料在市场出售,以赚取高额利润,很多玩家被骗,虽然这几种料子有和籽料的相似之处,但还是有些细微差别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1.结构白玉籽料的内部结构呈现毛毡状。

使用强光打侧灯来看,可以观察到白籽儿内部的纹理呈现出云絮状结构来分布,而且此云絮状结构分布得并不均匀,有半透明的乳质感,玉肉内少见水线。

而细看俄罗斯白玉的内部,会发现其内部如同一块块的棉斑构成,使用强光进行观察,能看到其内部呈现细粥状,玉肉内常见蟹爪纹。

青海白玉打测光,则可观察到分布着许多“糖粒”,呈聚集束状分布,而且这些“糖粒”之间还分布着一种不透明的絮状物,玉肉内常见水线。

韩料的结构我们从肉眼便可看出来,其内部结构颗粒较大,结构疏松,而且透光度也较高。

这里要提醒一点,一般籽料内部的短云絮结构,需要通过打测光才能观察到,不能从背面来看,因为从背面的打灯,只能观察到内部的杂质,难以观察到内部结构。

因为每个产地玉料的内部结构都基本相同,所以从结构上来鉴别这几种料子是最精准的方法。

2.颜色俄白料有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白度很高,然而是那种死白死白的白,看起来有一定的瓷性,总之俄料整体呈现出的色调偏僵、偏冷。

而白玉籽料或多或少有些泛青或是泛灰,一些品质好的则是白中泛黄,他的白是那种温润的白,与俄料的白完全不同的感觉。

青海料的色调一般是灰白色—蜡白色,总感觉白中透着灰,总是给人一种不明快的感觉。

韩料的白度则是最差的,即使白度很好的韩料,与其他产地的白料相比,仍会显得发黄,这种发黄的色调也会给人沉闷的感觉。

3.质感与透明度籽料的透明度适中,其透明度的程度给人以稳重的感觉,而且其呈现出油脂性的光泽感。

俄料大多不透明,呈现出一种乳质感。

在这几种料子中,青海料透明度就比较高了,显得比较水透。

韩料的透明度有的不太透,而有的适中,呈现出一种蜡质感。

谈谈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的区别

谈谈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的区别

谈谈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的区别近两年收藏“和田玉”热持续升温,导致资源过度开采几尽枯竭,可供市场上出售的和田玉很少,有真品也早被藏家收起来了。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和田玉”其实绝大多数是青海玉、俄罗斯玉,许多珠宝商城里少有真正出自和田的白玉,羊脂玉更是难觅芳踪,一些大型珠宝城负责人对这一事实并不否认。

由此看来,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白玉基本上是青海玉或俄罗斯玉这一事实早已为珠宝业内人士所共知,但商家对消费者并不如实相告,说明了市场对青海玉和俄罗斯玉的接受程度还不高。

资料记载,青海软玉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100余公里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3处,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青海翠玉等不规范的名称。

青海玉是一种由微晶透闪石集合体构成的单矿物玉石,透闪石含量多数大于99%,杂质矿物较少。

具有产地不同而形成的鉴别特征:灰白-腊白色、黄灰色的白玉,有比较特征的石花、脑花、絮状僵花、“水线”、“水露”,翳状斑点;透明度较高的白玉,硬度稍低;以山料为主,少量的山流水料(戈壁料)产出,但未发现有籽料产出;抛光后的视觉感受是水气大而不是油性强,透视看得见玉里有水线(玉筋),而和田白玉没有。

青海玉以白玉为主,内多有辫子状的条纹,直观比较容易识别,这是青海玉不会与和田玉相混的重要特征。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

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

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5度。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莹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

羊脂白玉,质地纯洁细腻,含闪透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远高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都极推崇羊脂白玉。

在坊间,还有一招用来区分“青海”与“和田”。

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青海料打灯结构及鉴别

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青海料打灯结构及鉴别

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青海料打灯结构及鉴别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以及青海料都属于玉石材质,具有不同的矿化成因和特征。

以下是关于这些玉石材料的结构和鉴别的介绍。

1.和田料和田料是由和田玉矿石经加工而成的玉石材料。

其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和硬玉,具有蜡状的质地,具有很高的透光性和光泽。

其晶体结构呈块状,一般较大,呈现出均匀的纯白色或淡黄色。

和田料的矿石采自新疆和田地区,是中国最著名的玉石品种之一鉴别特征:和田料的最主要特征是其质地和透光性,可以通过观察其颜色、透明度和内部纹理来进行鉴别。

还可以使用移动显微镜等仪器进行更加精确的检测。

2.于田料于田料也是一种来自新疆的玉石材料,与和田料十分相似。

于田料的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和硬玉,其晶体结构也是呈块状,具有均匀的纯白色或淡黄色。

与和田料相比,于田料具有更好的透明度和光泽。

鉴别特征:于田料的鉴别方法与和田料相似,主要是通过观察其质地、颜色和透明度。

需要注意的是,与和田料相比,于田料的透明度和光泽更好。

3.戈壁料戈壁料是一种来自内蒙古戈壁滩地区的玉石材料。

其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和硬玉,晶体结构呈块状,具有均匀的纯白色或淡黄色。

戈壁料质地稍显糙糙,没有和田料和于田料那种蜡状的质感。

鉴别特征:戈壁料的鉴别与和田料和于田料相似,主要通过观察其质地、颜色和透明度来进行判断。

4.俄料俄料是一种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玉石材料,也称为“莫戈博玉”。

其主要成分是石榴石和硬玉,具有红色、绿色或深褐色的颜色。

俄料的质地细腻,晶粒较小,呈块状或颗粒状。

鉴别特征:俄料的主要特征是其颜色和质地,可以通过观察其颜色的饱和度和透明度来进行鉴别。

5.青海料青海料是一种来自中国青海地区的玉石材料,也称为“青海玉”。

其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和硬玉,具有浅蓝色或浅绿色的颜色。

青海料质地较细腻,晶粒较小,呈块状或颗粒状。

鉴别特征:青海料的主要特征是其颜色和质地,可以通过观察颜色的饱和度和透明度来进行鉴别。

总结:以上是对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以及青海料的结构和鉴别方法的介绍。

新疆山料、俄料、青海料、韩料的区别

新疆山料、俄料、青海料、韩料的区别

新疆山料、俄料、青海料、韩料的区别到目前为止,还没哪种科学的仪器能准确地区分出青海料、俄料、韩料与新疆和田玉的区别的,所以国家在这个定义上也比较含糊,统一用“和田玉”这一名词来概括了。

对于很多新手来说,看皮看毛孔能区分籽料,但对于山料来说可能就有些犯难了,新疆山料、俄山料、韩料和青海料同属山料,该怎么区分呢?,今天藏玉就再从基础知识说起,各产地山料的区别。

一、光泽的对比:(1)青海料:如果抛光不错,外观上给人一种玻璃光的感觉,也就是光泽略带瓷性,此瓷性偏刚性!(2)俄料:大部分一般的俄料都偏向瓷性!好一点的也可出现油脂光泽。

(3)新疆山料:油脂光泽比较好,给人一种看着很柔和、很舒服的感觉。

(4)韩料:大部分一般的韩料光泽介于青海料和俄料之间,有一点油脂感,又有点玻璃光泽之感。

总结下来就是:韩料——是蜡质感强——吃光差——表现为柔而发“闷”青海料——是粉质感强——吃光过度——表现为“水”俄料——是乳质感强——吃光但反光差——表现为“润而不油”新疆山料——是胶质感强——吃光适当——表现为“油润”以上对光泽的对比,绝大部分是从实战经验来谈的,因为以上几种料在宝玉石学的鉴定指标上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辨料更多的是从实践这一块出发的。

大家应该多看,多对比。

二、结构对比:(1)青海料:青海料打灯看的话,颗粒一般来说感觉比较细小,但是花大(也就是说很容易感觉出不均匀)。

(2)俄料:俄料的颗粒变化比较大,有稀饭里那种很粗的,也有很细的。

(3)新疆山料:新疆料结构总体来说细度可以,它给人一种交织的感觉,颗粒的单体性感觉不强。

(4)韩料:韩料的结构一般比较粗,就算很好的韩料,颗粒也不会很细。

韩料——可见片斑状结构青海料——无结构或水泡型结构俄料——线状交织结构,其特点是线的边缘模糊新疆山料——毛毡结构或线状结构,其特点是线的边缘清晰,几乎无扩散三、颜色的对比:(1)青海料:大部分青海料是呈现灰白色~蜡白色!白中透灰,给人一种不明快的感觉。

什么是和田玉?新疆料、青海料、俄料、韩料各是什么?

什么是和田玉?新疆料、青海料、俄料、韩料各是什么?

什么是和田玉?新疆料、青海料、俄料、韩料各是什么?什么是和田玉?原本用了几千年的词现在倒有些混乱了。

在一些人的认识中,和田玉就是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玉。

但在国家标准中,和田玉并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成为透闪石含量一般在95%以上玉石的泛指。

在珠宝鉴定上和田玉不分产地产状,但在实际的业内交易中,不同产地的软玉如新疆料、俄罗斯料、青海料、韩国料等的价格却相差甚远。

这给了商家很多可趁之机,对消费者而言却是平添了很多识别的烦恼。

还有很多藏家不解的是,新疆和田玉山料的产量比籽料不知道要大多少倍,但在目前的市场上,遍地是籽料,反倒是山料的数量很少,这是为什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要了解一下和田玉发现的一些在历史以及它的形成过程。

一、“和田玉”名字的含义及来历在一些人的认识中,和田玉就是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玉。

但在国家标准中,和田玉并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一个玉种的名称。

这个标准一直备受诟病,一些不法商家在售卖俄罗斯料、青海料、韩国料时故意误导消费者,说是新疆和田玉。

可以说如何区分不同产地的和田玉,已经成为目前影响和田玉买卖和收藏的一个最重要问题。

尤其是对新手来说,对和田玉的概念要有一个基本的认清。

在国家1996年颁布的标准中,把和田玉称为软玉,并且规定产地不参与定名。

也就是说,凡是成分、物化特征等符合该标准中“软玉”的内涵,一概称之为软玉,不究其产地。

在这一标准中,摒弃了容易引起产地歧义的“和田玉”名称。

这一规定从科学的角度讲是严格的,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却是丧失了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具有极大品牌价值的“和田玉”这一名牌。

在行业中,特别是新疆地区引起了强烈不满。

首先,和田玉的名称已经沿用了几千年,享誉古今中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它就是无可替代的软玉之王。

其次,软玉一个“软”字,容易让消费者简单地理解此种玉硬度不高。

软的玉显然价值不高,但其实这种玉并不软,还相当硬,它的莫氏硬度为6-6.5,是优良的玉材。

到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对《珠宝玉石标准》进行修订,明确规定可以使用“和田玉”来定名,替代原来的“软玉”。

浅谈和田玉,青海玉,俄玉和韩国玉的区别

浅谈和田玉,青海玉,俄玉和韩国玉的区别

浅谈和田玉,青海玉,俄玉和韩国玉的区别上期我们对和田玉真假皮色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相信大家对和田玉的皮色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期我们再来谈谈和田玉和青海玉,俄玉,韩玉之间的区别。

和田碧玉镯羊脂玉手把件和田山流水糖白玉和田玉是透闪石成份占95%以上的玉种,密度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

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

其中白玉为99%,青白玉为98%,青玉为97%(95-99%),在同类透闪石玉中和田玉透闪石含量较高。

主要结构为变晶结构,包括毛毡状隐晶质变晶结构、显微纤维一隐晶质变晶结构、显微纤维变晶结构、显微片状一隐晶质变晶结构、显微片状变晶结构和显微放射状(帚状)变晶结构。

其次还包括不常见的残缕结构和交代冠状结构。

和田玉分为6个大类: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和糖玉。

籽料普遍块头较小,表面光滑,质地较致密。

外皮常带有矿物沁入和沉淀形成的皮色,并且有自然形成的点坑,行话叫“汗毛孔”。

大家都知道传统意义上的和田玉是指和田地区昆仑山脉所产的透闪石玉的总称,是狭义上的称谓。

现如今人们把透闪石类的青海料,俄料,韩料都划归到和田玉里面了,这是广义上的和田玉。

青海料地处昆仑山脉东部,与新疆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以东是昆仑玉,山以北是和田玉,两者直线距离约三百公里。

青海料又称青海玉或昆仑玉,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大广义和田玉之一。

青海料青海料青海料青海料昆仑玉质地细润,透明度高,部分极品好料油润度极高,以晶莹圆润、纯洁无瑕、无裂纹、无杂质者为上品。

可分白玉、碧玉,灰玉、青玉、青海翠、糖白玉等。

最大特点就是块头大,透度高、水头足,伴生玉筋水线。

质地比和田玉稍粗,比重比和田玉略低,质感不如和田玉细腻,缺乏羊脂玉般凝重的感觉。

颜色也稍显不正,常有偏灰偏绿偏黄色,也多有黑白、黑黄、绿白、绿黄相杂的玉料而被用做巧色。

青海玉基本都是山料至今未曾有籽料面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料: 1、颜色以青色为主,少有白色,也没俄料那么死白。

2、质感粗糙,甚至能用肉眼看到一粒一粒的小结晶,常偏淡青色。

3、最主要没油脂,看上去有点干,要么就是带水头但是没油脂~水头比青
海料小,抛光后玻璃光泽不强,蜡质感强,结构不很细腻。

4、稍微偏轻,密度硬度不如俄料。

5、目前出现的韩料均为山料,还没有籽料。

6、韩料价位低,请不起名匠雕刻,都是徒弟雕,雕工普遍粗糙。

青海料:
1、灰白-蜡白色、黄灰色的白玉,特征的翠青玉、烟青玉品种;
2、青海料:外观上给人一种“贼光”,也就是光泽略带瓷性!
3、①其透明度比较高,其中透明度比和田玉高②青海料还常伴有水线、水
露纹的出现,局部透明度不均匀. 其中“水线”、“水露”是由于呈脉状、
条带状、团块状分布
4、油份比较差,显得比较干、嫩! “凝脂性”不强, ,显得很涩,稍粗,质感不
够细腻,常见“糖晶”、“冰晶”结构。

缺乏羊脂玉般的凝重的感觉
5、原料以山料为主,没有子料,有与产地地理环境有关的原料形态和皮色
6、青海料的棉点是孤立存在的,而且颗粒比较大
俄罗斯玉:
1、俄料中白里透着很淡的粉红色,还有,大部分带了淡黄色,是酱色,俄料
整体色调偏冷,偏僵,俄罗斯白玉色“白”“无神”
2、大部分一般的俄料的光泽偏向蜡状光泽同样也略带瓷性!
3、其透明度大多数为不透明,这点与和田玉较接近
4、“凝脂性”不错,在外观上表现为质地细腻程度不够,“油性”差,透光
观察粒状感强(相对和田玉),光泽略带瓷性。

和田玉:
1、和田玉中会泛青,白度很好的和田玉会在白中泛黄,不过这种很淡的黄色
调与俄料的酱色有些区别,和田玉的有点象肥羊的那些脂肪中透出的那
种黄色调.
2、油脂光泽明显, 有由内而外的自然光泽
3、透明度为:不透明度~微透明!
4、“凝脂性”强,,外观上:质地细腻,“油性”强,“饭粒”感弱。

5、和田玉结构为典型的毡状交织结构
6、硬度最高
7和田玉棉点是比较细小的,局部较均匀密集的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