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真假话问题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天津公务员:“真假话问题”解法

天津公务员:“真假话问题”解法

新东方在线公务员网(/)分享天津公务员:“真假话问题”解法真假话问题是逻辑判断中的常见问题,此类问题有其特定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以帮助大家快速准确解答此类题目。

一般来说,真假话问题总共有四种解答方法:矛盾关系解答法,反对关系解答法,假设法,矛盾假设综合解答法。

一、矛盾关系解答法(一)题型特征1:在题干中有多个直言命题,并以对话等形式出现,题干规定几个直言命题中有一真、一假、多真多假等。

2:题干中存在一对或几对矛盾命题。

(二)解题方法1:分析题干,找出相互矛盾的命题。

2:根据题干所给真假性的论断,判定除矛盾命题之外的其他命题的真假性,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三)知识点链接1: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一真一假。

2:所有A是B 矛盾命题有些A非B有些A是B 矛盾命题所有A非B某个A是B 矛盾命题某个A非B(四)例题解析1: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新东方在线公务员网(/)分享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答案:C。

【解析】在此题中,甲与丙互为矛盾命题,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可知,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因此,乙和丁均为假话,乙为假话,则真实情况为陈老板已纳税,丁为假话,真实情况为所有的个体户都纳税了,到此可知,甲乙之中,甲是真话,乙是假话。

因此答案为C。

(五)解题关键快速寻找矛盾关系,掌握矛盾性质(一真一假)。

二、反对关系解答法(一)题型特征1:在题干中有多个直言命题,并以对话等形式出现,题干规定几个直言命题中有一真、一假、多真多假等。

2:题干中存在一对或几对反对关系的命题。

(二)解题方法1:分析题干,找出反对关系的命题。

新东方在线公务员网(/)分享2:根据题干所给真假性的论断,判定除反对关系命题之外的其他命题的真假性,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真假话问题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真假话问题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真假话问题朴素逻辑公考中逻辑判断中必然性的一个知识点。

这个板块按照题干特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题干所给条件信息均为真;另一类是题干也给出多个条件信息,但是有真也有假,即真假话问题。

真假话相对难度会另一类的要大些,所以很多同学在做这类型题目时往往思路不清晰,不知如何下手,也不之明确该如何运用题干的条件而一筹莫展。

那么接下来就以一些题目为例,带大家一探真假话之究竟。

真假话题干看似每句话、每个条件都不确定,无从下手。

所以一定要对题干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去寻找比较容易入手的条件然后依照题干要求推理。

这个过程中假设法即假设题干某条件为真或假,往下推理,若推出与已知相矛盾,则假设为假,反之为真是最常见的方法。

熟练掌握假设法对于解决真假话题目是非常有益处的。

(例1)一位哲学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正值深夜,他欲到智慧酒店去住宿。

当他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他知道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向智慧酒店,但是没有发现任何路标,却只有三个木牌,他仔细辨认木牌上的字。

第一条路边的木牌写着:此路通向智慧酒店。

第二条路边上写着:此路不通向智慧酒店。

第三条路边的木牌写着:另外两块木牌上,有一块是真话,另一块是假话,我保证我上述话绝对不会错。

如果哲学家以第三块牌子写的话为依据,他能走到智慧酒店吗,如果能应该走那条路:A.能走第一条路B.能走第二条路C.能走第三条路D.不能(解析)C.题干确定以第三块木牌上的话为依据,即第一块木牌和第二块木牌一真一假,但是没法确定谁真谁假,可以采取假设法。

假设第一块木牌为真,可以得出一木牌上的话为真,即第一条路通向智慧酒店;那么第二块木牌为假,即木牌上的话为假,第二条路通向智慧酒店。

这时两条路都通与题干只有一条路相通相矛盾,所以假设为假,反之为真。

即第一块木牌为假话,可以得出第一条路不通;第二块木牌为真话,那么第二块也不通。

所以第三条路通。

故答案选C。

(例2)有个地方只有君子和小人两种人,君子只说真话,小人只说假话,但是外表上看不出来区别。

行测判断推理:速解矛盾命题真假话问题

行测判断推理:速解矛盾命题真假话问题

行测判断推理:速解矛盾命题真假话问题矛盾命题的真假话问题是高频考点,我们一定不能失分!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判断推理:速解矛盾命题真假话问题,一起来看看吧!行测判断推理:速解矛盾命题真假话问题矛盾命题是行测考试当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考点,直言命题的所有形式都有矛盾命题,所以其考查形式就很多,很多同学们在遇到考察矛盾的题目时总是摸不着头脑,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矛盾命题中的一种考查形式,真假话问题。

一、矛盾命题真假话问题的解题技巧矛盾命题的真假话问题在考试当中出现频率十分高,而且这种题型在考试当中是我们必须拿分的,那么这种题目到底如何能快速准确找到答案呢?解题技巧:首先找到题干几句话当中互为矛盾命题的两句话,因为矛盾命题必然一真一假,所以唯一的真话或假话在这两句之中,其次在看除了这两句之外的其他几句话,若问题是只有一假,则其他几句话均为真话;若问题是只有一真,则其他几句话均为假话,我们只要写出他们的矛盾便是准确信息了。

最后再将得到的有效信息带入互为矛盾的两句话当中便能确定这两句的真假。

这种解题方法我们总结为:一找二绕三返回。

例:甲乙丙丁四个小孩在院子里踢球,突然球飞向玻璃窗,玻璃碎了。

房屋主人出来问四个小孩是谁踢的:甲:是丁干的乙:不是我干的丙:是甲干的丁:不是我干的已知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那么以下哪项为真的:A.是甲干的,说假话的是甲B.是甲干的,说假话的是乙C.是丙干的,说假话的是甲D.是丁干的,说假话的是丙【解析】A。

题干给出四句话,观察不难发现甲和丁的话为矛盾,必有一真一假,之后看乙和丙的话均为真话,所以可知“不是乙干的”和“是甲干的”,再将“是甲干的”带入甲的话发现甲的话为假话。

所以选A。

二、应用环境其实真假话问题是一大类题型,矛盾命题的真假话问题只是其中一种类型,那我们怎么能准确判断题目属于哪种类型并找准解题方法呢?那就是当题目出现以下特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确定是矛盾命题之真假话问题了:1、当题干为几个人对话的形式或者直接用1234列出几句话,而且这几句话中有“所有”、“有些”“如果”、“且”、“或”等表示直言或者复言命题的标志词。

真话假话逻辑推理技巧

真话假话逻辑推理技巧

真话假话逻辑推理技巧
在逻辑推理中,可以使用以下真假话逻辑推理技巧:
- 矛盾法:题干的话语中有真话有假话且比较确定,并且在语句中发现矛盾关系,此时利用矛盾可以快速解题。

- 假设法:题干中并未明说甲的回答,但问题是要对三人身份进行判定,且乙是根据甲的回答进行了回答,所以求出甲的回答十分重要。

对于甲的身份可以进行假设,假设条件为真或为假,并依照这个条件进行推理,如果最后推出的结果与题干矛盾,则假设不成立。

反之,假设成立。

逻辑推理需要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需要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真假话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真假话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真假话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真假话”,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真假话为了让大家在行测备考中能够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判断推理题型的做题方法——真假话题型的做题方法,真假话题型有如下特点:题干中有几个人说了几句话,但是不确定真假,我们需要根据要求选择正确选项。

下面带大家来看一个题目。

【试题再现】一件盗窃刑事案件中,警方抓获了甲、乙、丙、丁四名犯罪嫌疑人,对他们进行质问,他们是这样说的:甲:是乙作的案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丙:丁是案犯丁:不是我作的案四句话只有一句是谎言如果以上为真,则以下()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丙B.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乙C.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乙和丁D.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乙【解析】:这就是典型的一道真假话的题目,甲乙丙丁四个人说了四句话,题干告诉我们其中一句是假话,也就是是说有三句是真话,即使这样,我们也不确定说假话的是谁,这个时候,可能很多同学就开始犯愁了,或者开始从头开始假设了。

其实,做这种题是有一定方法的,能帮助大家快速进行选择。

我们先来把题干四个人说的话进行整理:甲:乙作案乙:乙和丁一起作案丙:丁作案丁:不是丁作案观察他们说话的内容,会发现丙和丁说的是相反的,也就是相互矛盾,矛盾的两者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永远一真一假,所以丙和丁说的话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告诉我们的已知信息:只有一个人说假话,说明说假话的人只可能是丙或者丁。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甲和乙,既然假话在丁和丙之间,说明甲和乙说真话,那么我们就能够知道确实是乙和丁一起作的案。

那么丙和丁到底谁说假话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刚才推出的已知信息——乙和丁一起作案,带入丙和丁中进行验证,发现丁说假话。

所以这道题我们选择C。

是不是非常简单呢,我们来一起进行一下这类题型做题步骤的总结:在真假话中找矛盾关系,矛盾关系之间一真一假;绕考矛盾判断其他信息的真假性,得出确定信息;将确定信息带回到矛盾关系中得出正确答案。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doc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doc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在学习行测的时候,大家对于一种题型非常头疼,那就是真假话问题。

真假话问题是逻辑判断中常考的一类题型,而很多考生遇到这种问题,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毫无头绪。

其实,原因在于大家并不了解这钟题型的解题方法。

因此针对必然性推理部分经常考到的真假话问题做简单梳理,以便大家有章可循。

将真假话问题一共分为两部分:可以找到矛盾的、找不到矛盾的或找到矛盾仍无法做题的。

一、可以找到矛盾直接用矛盾解题的真假话问题如果在真假话问题中可以找到矛盾,并且可以利用矛盾直接解题的话,就使用真假话的做题步骤去做。

方法:一找-二绕-三返回(“一找”,即找矛盾,“二绕”,即绕开矛盾的两个命题,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三回”,即回归到原矛盾关系中再作进一步的判断)例: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

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

”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

”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

”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

”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出: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解析: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真假话问题,分析可知,四块牌子分别对应着一句直言命题,共四句话,而且其中只有一句话为真。

一般而言,遇到这类型题目,大家可以遵循“一找、二绕、三回”的解题步骤寻找真相。

“一找”,分析可知,题干第一句和第三句互为矛盾关系,那么两者必定一真一假;接下来“二绕”,即绕开矛盾的两个命题,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因为只有一句真话,可知其余第二句和第四句都为假,那么实际的情况就是二号草屋中有猎枪,且四号草屋中没有草药,故选D。

2018安徽事业单位考试:逻辑判断之真假话问题

2018安徽事业单位考试:逻辑判断之真假话问题

推荐阅读: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安徽选调生考试网真假话问题是历年事业单位逻辑判断部分出现较为频繁的重要考点之一,对于这个题型,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是完全可以在考试中又快又好地做对它的。

那么什么是真假话问题呢?真假话问题往往是指题干中给出你不同的人说的几句话,这些话中有真话也有假话,要求我们根据题干信息去得出一些结论。

那么对于这种题型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解决它呢?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讲解快速解决真假话问题的方法。

一、矛盾法矛盾法适用于我们能够确定题干中的话到底有几真几假,并且能在命题中找到矛盾的情况下。

具体应用方法为首先我们在命题中找到矛盾,其次根据命题中告诉我们的真假数量情况,绕开这对矛盾,去确定另外一个或几个命题的真假性,并且得到一些结论,与选项内容去对照,选出正确答案。

如果根据这些结论仍不能够选择出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再回到这对矛盾中去判断它们的真假,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个方法概括为“一找二绕三回”。

下面我们用一个例题来看一下如何应用这个方法。

【例题精讲】老师把双手伸进围棋匣子,然后双手握拳各执一子,让同学猜哪只手里有黑子。

假设老师说了四句话,其中三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

(1)右手肯定不是黑子(2)或者左手是黑子,或者右手是黑子(3)如果左手是黑子,则右手就不是黑子(4)左手、右手都是黑子则( )是假话。

A (1) B(2) C(3) D(4)【中公解析】D。

既然是真假话问题,我们可以先找一找有没有矛盾关系。

(3)与(4)两句话是矛盾关系,两句里面必然是一真一假,题干又说只有一句假话,所以假话一定在(3)(4)里面。

(1)(2)两句为真话,可以得知右手不是黑子,所以假话一定是(4)。

这道真题的解题方法就是找到矛盾后,判断剩下命题真假,再来判断假话是谁说的。

二、假设法假设法适用于在题干的命题中我们找不到矛盾或者我们无从得知这些话中到底几真几假的时候。

既然我们找不到矛盾,也不知道到底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我们就只能去假设,如果在假设的过程中发现与题干条件矛盾,则该假设不成立,否则该假设可以成立。

逻辑判断之真假推理

逻辑判断之真假推理

逻辑判断之真假推理真假推理—一真一假问题概述1.判断题型。

题目中的陈述有真有假,且不知道哪句真哪句假,即为真假推理。

2.解题方法。

题型做题时按三步骤进行。

第一步,找到突破口,先找矛盾关系,再找反对关系;第二步,看其余话;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该步骤根据需要取舍)。

考点详述【矛盾关系】应试时,须把握住矛盾关系的性质是“矛盾必然包含一真一假”,以及最常考的四组矛盾关系。

一是针对一个对象的矛盾,即A与–A的矛盾。

例如“懒羊羊爱吃青草蛋糕”和“懒羊羊不爱吃青草蛋糕”是矛盾关系。

二是针对几个对象的矛盾,具体如(A∧B)与–(A∧B)的矛盾,(A∧B∧C)与–(A∧B∧C)。

例如“懒羊羊和美羊羊都爱吃青草蛋糕”和“懒羊羊和美羊羊不都爱吃青草蛋糕(也可说成,或者懒羊羊不爱吃青草蛋糕,或者美羊羊不爱吃青草蛋糕)是矛盾关系”。

三是针对两个对象间推导关系的矛盾,即(A∧B)与(A∧–B)的矛盾。

例如“只要他好,我就好”与“他好,但是我不好”是矛盾关系,“只有他好,我才好”与“我好,但是他不好”是矛盾关系。

需要注意,这一组矛盾在语意上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存在,而是通过逻辑关系推导得到,所以建议考生对此直接背。

四是针对泛指对象的矛盾,即“有的是”与“所有不是”的矛盾,“有的不是”与“所有是”的矛盾。

例如“有的国产动漫是精品”与“所有国产动漫都不是精品”是矛盾关系,“有的国产动漫不是精品”与“所有国产动漫都是精品”是矛盾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组矛盾中“有的”一定是泛指的概念,绝不能具体到任何一个或几个对象上。

【反对关系】反对关系分为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上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所以至少其一必为假。

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所以至少其一必为真。

迄今,行测试卷考的最多的两个具体的反对关系总结为以下口诀。

“有的有的,必有一真”。

表示,“有的是”和“有的不是”这两句话中,至少有一句必为真。

这是下反对关系中的一个具体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判断:真假话问题解题技巧
真假话问题一直是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中的一个常考题型,很多考生理不清其中的逻辑关系从而导致解题出现失误。

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逻辑判断真假话问题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学习。

真假话问题技巧一、突破口法
还以上面的例3为题,由”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结合题干所给条件,第二名只猜了一次,必然正确,可知第二名为小华,进而可排除掉A、B、D三个选项。

真假话问题技巧二、矛盾法
例1:对某受害人的五位朋友进行侦查分析后,四个警员各自做出了如下推测:
甲说:“这五个人都有嫌疑。


乙说:“老陈不能逃脱干系,他有嫌疑。


丙说:“这五个人不都是有嫌疑的。


丁说:“五人中肯定有人作案。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推测正确,那么以下哪项为真?
A. 甲推测正确,老陈最有嫌疑
B. 丙推测正确,老陈没有嫌疑
C. 丙推测正确,但老陈可能作案
D. 丁推测正确,老陈有嫌疑
解析:这道题目是一道典型的真假话题目。

我们可以用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解题。

首先把甲乙丙丁这四人的讲话内容转换成直言命题的标准形式,然后我们会发现甲和丙说的话分别是:“所有是”和“有些非”互为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
假。

由“只有一个人推测正确”,则乙和丁说的必为假。

如果
乙说的为假,则老陈没有嫌疑。

如果丁说的为假,则五人中没有人作案,所以答案选择B选项。

真假话问题技巧三、反对法
例2:关于一个班的英语六级通过情况有如下陈述:
(1)班长通过了;
(2)该班所有人都通过了;
(3)该班所有人都没通过;
经过详细调查,发现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

可见:
A.该班有人通过了,但也有人没有通过
B.班长没有通过了
C.所有人都通过了
D.所有人都没有通过
解析:这道题目也是一道真假话题,但是把题干所给的三句话转换成直言命题标准形式后,我们发现其中并没有存在矛盾关系,而是存在了一组反对关系。

其实单凭反对关系也是可以做出真假话题目的。

在该道题目当中第一句话相当于“所有是”,第二句话相当于“所有非”,它们二者互为上反对关系,必有一假,由“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则第一
句话一定是真的,进而可知第三句话为假,第二句话为真,所以答案选择第C选项。

真假话问题技巧四、假设法
例3: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

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小闽说:“小任第一,小
华第二”.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已知本次竞赛没
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排名是? “
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
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
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
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
解析:在考试时,有时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真假话问题。

在这类题目中各句话之间不存在矛盾或反对关系,无法直接确定谁真谁假。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假设法来进行解答。

假设A项正确,则”小华第一“没有人猜对,排除;假设B项正确,则”小闽第一“没有人猜对,排除;假设C项正确,则符
合题意”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假设D项正确。

则”小闽第
二“没有人猜对,排除。

故答案选C
逻辑判断:真假话问题解题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