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 表实地距离 40千米
线段式 数字式
0 40千米 1:4 000 000
一、学会阅读地图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 地距离400千米
线段式 数字式 0 40千米 1:4 000 00
观察:表格中的三个比例尺 比较:它们是否一样大呢?从大 到小依次是?
一、学会阅读地图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 地距离400千米
线段式 数字式 0 40千米 1:4 000 00
换算:将比例尺均换算成分数形式 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1 40,000,000
<
1 4 000,000
<
1 400,000
一、学会阅读地图
合作探究 3min
以台湾岛地图为例,如何根据比例尺 计算高雄与台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一、学会阅读地图
台北—高雄之间的图上距离约 为7.5cm
自主学习 2min
阅读:教材16页第一段 思考:1.什么是地图
2.地图的语言是什么
一、学会阅读地图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
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 的图像。
比例尺,方向,图例
展示自我
比例尺 指 向 标
图例
台湾岛地图
一、学会阅读地图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地距离
7.5cm 比例尺==
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台北—高雄之间的实地距离约
为300千米
小组展示
一、学会阅读地图
1.找 (在地图上找到两点)
2.量 (在图上量出两点的距离 单位:
厘米)
3.算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4.换 (将计算出的距离换算为要求单位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一、【教材剖析】1. 知道地图的定义以及地图三因素知识 2. 理解比率尺含义、表示方法,会比较不同形式比率尺的大小关系,能够依据比率尺将教目标地图上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换算成实地距离学3.目能够在地图上依照指向标或经纬网确立方向标 4. 正确辨别常有的图例能力经过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加深对地图的理解,加强地图的使用能力。
目标感情认识地图在平时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地图产生和蔼感,养成碰到地理问目标题时,能够主动查找地图的好习惯。
教课要点 1. 比率尺大小比较和实地距离换算2. 依据指向标和经纬网鉴别方向教课难点比率尺大小比较和实地距离换算教课方法教案导学法;情形教课法;自主学习与合作研究法。
二、【教课流程】教课环节过程与组织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企图创建情形(2分钟)地图的概念和语言(约 5分钟)放映《台湾阿里山》视频,指引学生思虑:学生观看视频后,思利用视频导入,激若去台湾旅游,我们需提早做哪些准备?做好考议论台湾旅游出发前发学习兴趣攻略,提早熟习台湾的地点和景点散布等。
应当做的准备。
【转折】首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导游的前提下,我们要想正确的认识这个地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查察地图。
那么给我们一幅地图(幻灯片出示台湾岛地图),我们怎样才能从上边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呢?【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地图的观点和语言【引入】下边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地图的阅读这16 页内容,思虑地图的较为简单,学生可节内容,该节共包含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观点和语言。
以经过自主学习获告诉我们怎样正确的阅读地图。
地图是运用各样符得【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虑什么是地号,将地理事物按必定的图?它的语言包含哪几部分比率减小此后表示在平【显现】学生说答案,同时教师利用幻灯片出面上的图像。
它的语言是示地图的定义。
指比率尺,方向,图例。
【解说】各样符号在地图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图例”,按必定比率说明地图需要有“比率尺”,既然表示在了平面上,那么毫无疑问,地图还需要一个方向。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说课稿(第1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说课稿(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是一节关于地图知识的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种类、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阅读方法等。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阅读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图认知能力,通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对地图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地图阅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地图的构成要素理解不深,阅读地图的方法不够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图的种类、构成要素,学会阅读地图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图的种类、构成要素,地图的阅读方法。
2.教学难点:地图的阅读方法,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地图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实物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地图的种类、构成要素:讲解地图的种类,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以及地图的构成要素,如比例尺、图例、注记等。
3.示范地图阅读方法:教师示范如何阅读地图,引导学生掌握地图阅读的方法。
4.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地图阅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图阅读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地图的种类、构成要素和阅读方法。
通过板书,使学生对地图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评价学生对地图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地图阅读能力的提高。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案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掌握三种比例尺表示形式间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2.学会在地图上正确的辨认方向,并归纳总结3种不同地图的定向法。
3.正确识别常见的图例。
4.通过读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通过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5.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之间的关系。
2.指向标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3.经纬网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三、教法1、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2、结合地图进行讲练的直观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PPT展示7副不同的地图,引入新课。
(说到地图大家并不陌生,平时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见过一些。
不同的地图呈现的信息不同,但不管是何种地图都有地图的语言,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PPT出示课本15页的图1.21、1、22 台湾岛地图,让学生阅读,提问从这幅图上你们能看出什么信息?[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读出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过度]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学习有关比例尺的内容。
[教师]PPT出示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解释比例尺的缩放程度,让学生勾画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教师]PPT一一出示比例尺的3种表示形式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好,大家做得很棒。
现在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刚才转换的比例尺的大小。
请同学们想想用那种形式比较大小会好一些?然后再比较3个比例尺的大小。
[学生]小组讨论。
2分钟后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学会阅读地图课件新人教版

4.关于右图各点相对方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在乙的正北方
甲
B .丙在丁的正西方
C .甲在丙的正西方 D .丁在乙的正西方
丙
N
30°E
丁
150°W
乙
本节知识小结
(1)线段式比例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比例尺 (2)文字式比例尺
地
(3)数字式比例尺
图
的
(1)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基
方向 (2)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本
(3)用经纬网定方向
要
素 图例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记 下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
地图
高山不见一寸土, 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 世界各国在眼前。
生活中的地图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各种 各样的地图,你知道以下地图有哪些用 途吗?
交通旅游图 交通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作业课件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第1课时 学会阅读地图

17.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小河自西向东流 B.林地在村庄南面 C.公路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 D.画此图应选用小比例尺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是深秋的星期六,东北风带来阵阵凉意,但这影响不了家住江城市 的小军、小明和小梅三位同学的好心情,他们相约去湖滨公园划船游玩。 材料二:江城市区略图(如右图)。
(1)图中①②③处分别是小军、小明和小梅的家,你能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分 别用简要的语言描述一下他们的具体位置吗?
小军住在宾馆的北方,火车站的西方;小明住在b运动场的南方,火车站的东 方;小梅住在宾馆的东方,火车站的南方。
(2)图中铁路的走向大致是_南__北__方向。火车站在宾馆的_东__北__方向。 (3)三位同学相约在湖泊西北方向的运动场附近集合,这个运动场指的是 _b_运__动__场__(a运动场、b运动场)。 (4)船从A处划向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 逆风 点拨:此题考查地图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指向标地图上判断方向应始 终围绕指向标指定的方向进行。
16.下面四幅图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C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C.东南、正西、西南、东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点拨: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断分析能力。具有综合性较强、涉及范围广、 观察角度变化大的特点。根据以上四幅图自左向右排序,第一幅图是以南极为中 心的极地地区图,在本图上一定要按地球自转方向来判别东、西方向。切忌直接 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A在B的东方,因不 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不是正东方向;A点与B点相比较,A点在B点南方,但不 是正南方(因不在同一条经线上),所以第一幅图得出A在B的东南方向。第二幅图, 以北极地区为主,地球自转方向是以N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A点与B点在同一条 纬线上,所以A点在B点的正西。第三幅图是一幅有指向标的地图,判断时可根据 自己平时的习惯调转位置来判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第四幅图从标注的纬线 度数,依据经纬网图可很容易判断出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学会阅读地图学习目标:1.知道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能在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2.记住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确定方向。
3.记住一些常用图例。
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的应用(包括地图比例尺的计算、应用及表达方式,地图上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
)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通过阅读观察、探究练习、小组合作与交流,获得阅读地图的基本知识,能够解决相关的问题,把学习地图的过程当成使用地图的过程。
学习内容:自主学习一学会使用比例尺读课本P15课文以及1.22“台湾岛”图自主完成:1.地图的基本要素有、、。
2.比例尺:(1)比例尺的概念:表示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缩小的程度。
(2)公式:________________ (注意:利用公式求比例尺时,分子、分母的单位要统一)(3)表示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比例尺大小比较: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分子相同,分母愈大,比例尺_____,分母愈小,比例尺_____(大、小);练一练: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5000B、C、1:4000000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千米2.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A、1:1000B、1:3000000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3.现有一张边长为1米的白纸,让你来画一张学校地图(假设校园的边长为400米),回答下列问题。
自主学习二在地图上辨认方向(1)一般情况:面向地图,判断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________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所指的方向是_______方。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会阅读地图,在学会使用地图的过程中掌握地图知识。
学会读图和用图,是以后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二、学情分析对于刚进初中的中学生来说,很多同学都知道有地图的概念,但大部分中学生都没有直接使用或学习如何使用地图,所以这对中学生来说又是陌生的。
本节通过认识地图基本要素,学习如何选择地图,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阅读地图、使用地图,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设计思想本节课首先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地图的概念及基本要素,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地图。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②学会阅读地图;③学会如何正确选择地图;【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课堂上的情景设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答案;②在体验中完成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学习地图知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精神;②在体验中完成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①比例尺的计算方法;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难点】①比例尺的换算;②地图上不同方向的辨别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讨论分析法、合作探究法七、教学时数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地图的阅读一、地图1、概念比例尺公式2、地图的语言表现形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要素)一般性地图方向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二、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1、根据使用目的2、比例尺大小十、教学反思不足之处:1.整节课基本上是以问答的形式在进行,缺少了给予学生自主及互助学习的时间,课堂上教师成为主角,学生被动在听讲。
2.语言情感不够丰富,较为平淡。
3.教学设计不够有激情,创意还不够,新颖的地方比较少。
改进措施:1.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和互助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
环
5
2
5
5
(提问)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
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
(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
(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提问)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
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
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
注意转
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
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1:500000
2)读“台湾岛”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台北到高雄大致有多远能不
能知道?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小组同学可以一起做)
(提问)地图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图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量算距离,看地图
不仅会读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
(演示)“日本图”指导学生读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
(1)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2)标出图中X、Y、Z三点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3)图中的X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Z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
学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X点在Y点的西南方向,Z点在Y点的东北方向
(提问)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板书)1.经纬网定方向
(提问)同学们打开书,看图“某地区平面图”,谁发现了这张图与“日本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这张图没有经纬网,有一个标志。
(讲解)这个标志叫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要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
(板书)2.指向标定方向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
2)1、2、3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4、5、6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分别判断: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农业试验区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学校在火车站的什么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
黑板画板图:
(讲解)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这样的地图怎么判断方向呢?
学生:用人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学生活动)
1)分别说出B、C、D各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2)假如图中B、C两点的实地距离是90千米,分组讨论怎样确定该图的比例尺。
学生:B点在A点的正东方,C点在A点的正南方,D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
知道实地距离,确定比例尺,首先在地图上用直尺量出B、C两点的图上距离,再与实地距离相比,可得出该图的比例尺:
(板书)3.一般定向法
1)分组讨论,怎样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相互交流记忆方法;
2)每人发三张卡片,画出三种图例;
3)小游戏: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可小组内进行或组与组间进行,比赛谁的得分高)
(课后小结)
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低地,这些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的?请同学们预习“地形图的判读”。
(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观测校园内的主要地理事物,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
板书设计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二、地图上的方向
1.经纬网定方向
2.指向标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