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概况及我国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
功能食品研究走向及未来发展前景

功能食品研究走向及未来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广泛关注。
功能食品指的是提供额外健康益处的食品,包括增强免疫系统、改善消化系统、增强心血管健康等。
这些食品富含特定的营养成分或生物活性物质,被广泛认为可以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
功能食品的发展受到了多个因素的推动。
首先,人口老龄化是功能食品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健康管理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
功能食品的研发可以满足老年人养生保健的需求,帮助他们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维持身体机能。
其次,现代生活方式导致了许多人出现健康问题,例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肥胖等。
针对这些健康问题的功能食品可以提供支持,为人们提供更为健康的生活选择。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膳食营养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了功能食品市场的增长。
功能食品研究的走向和未来发展前景也与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功能食品的研究也变得更加深入。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为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来改变食物中的特定成分,使其具有更为显著的功效。
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为功能食品的研究提供了机遇。
通过利用生物技术,科研人员可以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出具有特定功效的活性成分,并将其应用于功能食品的生产中。
这些活性成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提取、纯化和加工,保留其活性成分的特性,并在食品中发挥作用。
未来,功能食品市场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对功能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据预测,功能食品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千亿美元。
然而,功能食品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消费者对功能食品的认可度有限。
由于功能食品的功效往往比较抽象,一些消费者对其效果持怀疑态度。
因此,功能食品企业需要加强宣传,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相关研究结果来增加消费者的认可度。
其次,功能食品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技术支持。
我国功能性稻米及其食品的研究分析

我国功能性稻米及其食品的研究分析【摘要】我国功能性稻米及其食品的研究分析旨在探讨功能性稻米在营养品质、生物功能成分、食品加工、市场前景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在营养品质特点方面,功能性稻米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健康有益。
生物功能成分研究表明,功能性稻米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和抗癌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方面,功能性稻米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健康食品,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
市场前景广阔,功能性稻米及其食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深度不够、技术创新不足等。
展望未来,我国功能性稻米及其食品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为人们的健康和美食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功能性稻米、食品、研究分析、营养品质、生物功能成分、市场前景、现状、存在问题、展望1. 引言1.1 我国功能性稻米及其食品的研究分析概述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营养品质的关注不断增加,功能性稻米及其衍生的食品正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
功能性稻米是指通过选择性育种或添加特定成分,使普通大米在保持主要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具有特定的药用价值或生理功能。
在我国,功能性稻米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功能性稻米具有丰富的营养品质特点,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抗氧化、抗炎和调节血糖等。
功能性稻米的生物功能成分研究主要包括对稻米中的抗氧化物质、生物活性肽、膳食纤维等成分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成分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开发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稻米产品。
在食品加工中,功能性稻米可以应用于各种食品制作中,例如糕点、饼干、饭团等。
这些食品不仅口感好,而且具有健康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
我国功能性稻米及其食品的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功能性稻米产品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功能性稻米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种选择、生产技术和市场推广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功能性食品

一、名词解释1、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强调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
2、生物活性肽(简称活性肽):指的是一类分子量小于6000D,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
3、Fischer值:是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基酸的摩尔比值。
4、牛磺酸:又称2——氨基乙磺酸,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5、膳食纤维定义:凡是不能被人体内源酶消化吸收的可食用植物细胞、多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物质的总和。
6、低聚糖(Oligosaccharide)或寡糖:由2——10个分子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
7、何为ADI;是指人类终身每日摄入该物质后而对机体不产生任何已知不良效应的计量,以人体每公斤重的该物质摄入量表示。
8、自由基又叫游离基:它是由单质或化合物的均裂而产生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
9、DRIs: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10、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的肿块。
11、免疫: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或“异己成分”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它是机体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识别自身、排斥异己”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
12、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
13、学习: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
14、记忆: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
16、保健食品: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
17、肥胖症:是指机体由于生理生化机能的改变而引起体内脂肪沉积量过多,造成体重增加,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化得病症。
二、填空1、功能食品属于食品,食品的基本同性决定了食品必须有营养。
同时功能食品也应使人们在食用时具有感官享受,而功能食品更重要的是其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性的功能(第三功能)。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概况及我国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概况及我国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摘要:主要介绍了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我国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动向和前景。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概况问题动向前景Abstract:Describes the ori gin of functional food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 opments, and our problems in functional foods and functional food research trends and prospects.Keywords:Functional food Overvi ew probl ems research trends prospects引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膳食功能不再满足于提供足够的营养素,而是从传统营养学的“营养足够”概念升华到“最佳营养”,从重视“延长寿命”升华到重视“生活质量”,人类健康已成为食品开发的主题。
研究食物功能成分,开发功能食品已成为国际上食品研究瞩目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当前。
功能性食品强调膳食原料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本文对该食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动向及前景作一综述。
一、功能食品的起源及概念1.1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生产起源于日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日本民众健康观念的转变。
这是现代功能性食品产生的缘由。
但是,随着日本功能性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额利润的获取,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纷纷投身进来,积极资助基础研发,并且鼓励发展生产。
就这样,现代功能性食品由诞生、发展到壮大,逐渐成长起来。
1.2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功能性食品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科研人员20年前提出的,但是直到现在尚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不同国家、组织和学术团体给出的概念是不相同的,如:在日本功能性食品定义为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用以改善人体健康功能的特殊用途,并印有FOSHU许可标志的上市食品。
我国功能食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研发方向

包括 发酵 型 和非 发酵 型 。 由于 世 界传统 发 酵食 品 历
史悠 久 , 布广 泛 , 多 国家和 地 区都有 当地特 色 的 分 许
二代功 能食 品 , 必 须 经 过人 体 及 动 物 实 验 证 明该 指
1 2 功能食 品 的发 展 过程 . 纵观 各 国功 能 食 品 发 展 过 程 , 体 可分 为三 个 大
阶段 , 可称 为三 代 产 品 。第 一 代 功 能食 品 , 括各 也 包
2 功 能食 品 的生 理 作 用
2 1 营养 保健 性 .
功 能性 食 品 营养 保 健 性 涵盖 面 广 泛 , 且 多 涉 而
席 文 娣
( 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 甘 甘肃 兰 州 7 0 4 ) 30 6
摘
要: 随着人 民生 活水平 的提高 和生活质量 的改 善 , 们 的 自我保 健 意识不 断增强 , 人 健康 长寿 已成 为人们共 同 的
追求 。功能 食品 以其调节 人体生 理机能 、 增强 机体防御力 、 预防疾病 、 促进 健康 、 延年 益寿等特殊 的保 健功能 , 倍受
疾 病 、 进健 康 、 年 益 寿 等 相关 生 理 功 能 , 宜 特 性食 品 , 促 延 适 即疗 效 食 品, 降脂食 品 、 如 降糖 食 品 、 防糖 尿
性 食 品和 加 工型 功能 性食 品 ; 保 健特 性来 讲 , 从 主要
分 为 预 防疾 病 型食 品和 病 后 康复 型食 品 ; 病 理 针 从
对 性来 讲 , 要 有抗 炎 症 型 、 溃疡 型 , 病 变 型 及 主 抗 抗
预 防 癌症 型 等 多种 功 能 性 食 品 ; 当然 也 可 以从 食 品 的功 能性原 料 人手 , 其进行 不 同的命 名[ ] 对 2 。
我国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饮食健康。
但随着由于生活机构的改变和环境的恶化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们的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降低了人们生活质量,从而对于供能食品来调节机体有了确切的渴望。
本文通过阐述功能食品的概念,功能性食品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功能性食品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功能食品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s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92-02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不仅仅满足对新陈代谢和营养物质的需求,而是更加关注健康,调节机体的作用。
当今,健康长寿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食品的功能成分、营养成分,为人群提供科学性食品预防疾病的发生;为疾病人群提供恢复性食品、辅助治疗,这已成为目前食品科学的任务。
开发功能性食品已成为我国食品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1 功能性食品概念功能性食品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最早是出现在1982年出现在日本厚生省的文件“功能食品”的名称,1989年又将功能食品定义为“具有与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治疾病和恢复健康等有关的功能因素,经设计加工,对生物体有明显的调整功能的食品”[1]。
功能性食品在我国也称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在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其基本特征和要求。
(1)功能食品必须是食品,具备食品的法定特征;(2)功能食品必须要有特有的营养保健功效;(3)功能食品必须要有明确的适用人群对象;(4)功能食品必须与药品相区别;(5)功能性食品配方组成和用量必须具有科学依据;(6)功能性食品必须具有法规依据[2]。
2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现状2.1 国际市场上据统计,近二十年来,国外功能性食品总营业额增长近30倍。
功能性食品

主要是二烯丙基三硫醚(大蒜新素,含量约 主要是二烯丙基三硫醚 大蒜新素,含量约12%~19%)、 大蒜新素 ~ 、 二烯丙基二硫醚(含量约 含量约23%~39%)、二烯丙基硫 二烯丙基二硫醚 含量约 ~ 、 烯丙基甲基三硫醚、烯丙基甲基二硫醚、 醚、烯丙基甲基三硫醚、烯丙基甲基二硫醚、烯丙 基甲基硫醚等约30余种 余种。 基甲基硫醚等约 余种。这些化合物统称为二烯丙 基二硫化物(diallyldisulfide,DADS)。 基二硫化物 , 。 1.2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辅助抑制肿瘤: (1).辅助抑制肿瘤: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新鲜大蒜 ) 辅助抑制肿瘤 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 液对小鼠自发性乳腺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液对小鼠自发性乳腺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提取物 能抑制Morris肝癌的生长; 肝癌的生长; 能抑制 肝癌的生长
四、辅助抑制肿瘤的功能性食品
1大蒜 大蒜(Garlic) 大蒜 1.1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 大蒜的完整组织仅存在有活性成分的前体物质 ──无色无味针状结晶的蒜氨酸 含量0.24%, 无色无味针状结晶的蒜氨酸, ──无色无味针状结晶的蒜氨酸,含量 , 无辣味。蒜氨酸由85% S-烯丙基蒜氨酸、2% 烯丙基蒜氨酸、 无辣味。蒜氨酸由 烯丙基蒜氨酸 丙基蒜氨酸和13%S-甲基蒜氨酸组成。在蒜氨酸 甲基蒜氨酸组成。 丙基蒜氨酸和 甲基蒜氨酸组成 酶与磷酸吡哆醛辅酶参与下, 酶与磷酸吡哆醛辅酶参与下,先生成一种复合物 再分解成具强烈辛辣味的挥发性物质── ──大蒜 ,再分解成具强烈辛辣味的挥发性物质──大蒜 后者不稳定,成大蒜的特殊气味。 素,后者不稳定,成大蒜的特殊气味。
和人参皂苷Rg1的含量高于亚洲人参,但不含 的含量高于亚洲人参, 和人参皂苷 的含量高于亚洲人参 人参皂苷Rf和Rg2。另含有人参酸、齐敦果酸 人参皂苷 和 。另含有人参酸、 多种无机盐( 、多种无机盐(锌、硒、锰、钼、锶、铜、铁 镁等)、氨基酸和维生素( 、 、 )、氨基酸和维生素 、钾、镁等)、氨基酸和维生素(B1、B2、 C)。 )。 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具有抗疲劳的生理功能。 具有抗疲劳的生理功能。对中老年人脏器功能 衰弱、免疫功能低、适应环境耐力减退, 衰弱、免疫功能低、适应环境耐力减退,有一 定保障作用。 定保障作用。可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特 异防御能力
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市场及前景

二、功能性食品国内外发展概况
➢ 我国功能食品的现状 ➢ 欧洲功能食品现状 ➢ 日本功能食品现状
➢ 国内外功能食品产业的比较
二、功能性食品国内外发展概况
Klaus Menrad等对德国功能性食品市场(2001)调查中表明 (1)功能性食品形态
对德国功能性成分在 各种食品中的比例。
Dairy: Confectionary:
中国 5000 3000
我国
从功能上可分为增强免 疫力、缓解体力疲劳、 辅助降血脂等27类。
从来源分析,植物来源 的功能食品约占73%的 市场份额。
美国
从产品形态上,有三类:奶 制品、烧烤食品和饮料。
从功能上可分为维生素、矿 物元素、氨基酸、油类补充 剂、益生菌、助消化剂、天 然激素、绿色食品、生物类 黄酮、分泌腺、抗氧化剂、 蜂产品、其他营养物质等13 大类。
从来源分析,植物来源的功 能食品约占70%的市场份额。
二、功能性食品国内外发展概况
日本和欧洲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功能食品是肠道健康类产品, 特别是益生菌类。2005年全球有379种益生菌类产品投放市场。
功能性饮料是另外一种重要的功能食品,2004年,欧洲功能性 饮料市场占全部软饮料市场的7%左右,2008年提高到8%, 2009年功能性饮料的销售将达到51亿美元。
近年来,功能食品产业在全球大规模兴起,产业规模不断 扩大。其中,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日本及 欧洲,占全球功能食品销售总额的90%以上。美国是世界 上最重要,也是最具活力的功能食品市场之一。
2001年各国占全球功能性食品的比例
2%
1% 26%
38%
33%
美Hale Waihona Puke 欧洲 日本 中国 其他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概况及我国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摘要:主要介绍了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我国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动向和前景。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概况问题动向前景Abstract:Describes the origin of functional foods,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and our problems in functional foods and functional food res earch trends and prospects.Keywords:Functional food Overview problems res earch trends prospects引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膳食功能不再满足于提供足够的营养素,而是从传统营养学的“营养足够”概念升华到“最佳营养”,从重视“延长寿命”升华到重视“生活质量”,人类健康已成为食品开发的主题。
研究食物功能成分,开发功能食品已成为国际上食品研究瞩目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当前。
功能性食品强调膳食原料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本文对该食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动向及前景作一综述。
一、功能食品的起源及概念1.1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生产起源于日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日本民众健康观念的转变。
这是现代功能性食品产生的缘由。
但是,随着日本功能性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额利润的获取,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纷纷投身进来,积极资助基础研发,并且鼓励发展生产。
就这样,现代功能性食品由诞生、发展到壮大,逐渐成长起来。
1.2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功能性食品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科研人员20年前提出的,但是直到现在尚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不同国家、组织和学术团体给出的概念是不相同的,如:在日本功能性食品定义为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用以改善人体健康功能的特殊用途,并印有FOSHU许可标志的上市食品。
在美国和加拿大,功能性食品定义为一种经过加工而具有生理益处,或可降低慢性疾病风险的,超过传统食物营养功能的食品类型。
在我国,功能性食品是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宜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类食品。
这类食品除了具有一般食品都具备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外,还具有一般食品所没有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
二、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概况2.1国际发展概况目前,功能性食品已经成为全球食品生产领域最集中的部分,产领域最集中的部分。
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年销售总额大约在100亿到400亿美元,而且还正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市场调研显示,全球功能性食品销售额已经从1995年的113亿美元增至2004年的500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近4倍;2007年功能性食品市场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的5%,未来还将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
国际上功能性食品研发、消费地区主要是美国、日本和欧盟。
其中,美国是功能性食品市场发展最为重要和激烈的地区,约占据着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的50%以上的比重,并且占据着美国本土食品市场的2%左右的份额。
日本,是现代功能性食品的发源地,也是功能性食品的第二大研发与消费地区;其仅在1988年到1998年的这10年中就有约1700种功能性食品上市,市场总额约有14亿美元之多。
在欧盟,功能性食品的市场总值截1999年就已达到40—80亿美元,并且其增长速度更是惊人。
同时,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功能性食品也正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并且所占比重正在逐年加大。
国外功能性食品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保健食品品种多,销售量最大。
二是植物性食品受宠,保健茶、中草药在国外崛起,销路看好。
三是工艺先进、高科技制作,产品纯度高、性能好,多为软胶囊、片样造型,或制成运动饮料,易于吸收。
2.2国内发展概况目前我国比较规范的功能性食品厂家有4000多家,其中2/3以上属于中小企业。
上市公司不超过6家,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不超过18家,在国际市场上功能性食品市场占有份额过低,仅占全球市场的4%左右。
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解、抗疲劳和调节血脂上,主要以胶囊、口服液、片剂等类型为主。
在使用原料方面,我国应用最多的微量元素是Ca、Fe、Zn;应用最多的维生素是Vc、VD、VE;应用最多的植物提取物是大豆异黄酮、原花青素、银杏提取物;采用的主要中药材有西洋参、虫草、当归、枸杞子、首乌、阿胶、绞股蓝、枇杷叶等。
银杏、红景天、人参、林蛙、鹿茸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原料。
我国不同功能性食品的消费群体将逐步形成。
据资料统计,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几大城市中有93%的少年儿童、98%的老人、50%中青年都在用各类功能性食品。
三、我国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3.1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我们对功能食品“审批门槛定的较低”。
如果我们将“审批门槛”定得较高,势必会有大量的产品淘汰出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功能食品产业的发展。
对于这一问题,日本处理得较好。
他们将“功能食品”和“健康食品”认为两个概念,以不同法规予以管理。
他们将“功能食品”的审批门槛定得很高。
如前所述,日本的功能食品必须是第三代产品。
其功能因子应是天然成分,采用传统的食品形态,并作为每日膳食的一部分。
因此,日本自1991年立法至今。
只批准100多个功能食品。
但他们将有益健康的“健康食品”的审查门槛定得较低。
这样给大量的健康产品进人市场给予了一条出路。
近几年虽然我们也在逐步提高审查门槛.但顾虑甚多。
加之国内一些功能食品企业管理层的文化素质不高,他们对企业没有一个长远考虑,缺乏科学决策,造成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据统计,卫生部批准的3000多个功能食品,功能主要集中在免疫调节、调节血脂、抗疲劳3项,约占60%。
开发的产品功能如此集中,不仅使市场销售艰巨,也难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2基础研究不够众所周知,功能食品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
从学科发展来说,功能性食品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它需要多学科携手合作。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不适应当前功能食品产业的发展。
如国内的“食品科学”专业大都设置在轻工和农业院校,他们研究的重点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科学问题。
很少涉及研究“食品与人健康的关系”,也很少涉及食品的功能问题。
而医药院校的科研领域的主要精力在研究“天然药物”,对“功能食品”涉足不多,更不用说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此外,中央和各级政府的科研部门,对这一领域的科研投入极少,长期以来都没列入各级科研部门的纵向研究课题。
各类食品研究机构很少涉足这一领域,更不用说开展一些基础性研究。
3.3主要采用非传统的食品形态,价格较高日本规定功能食品(特定健康用食品)只能以食品作载体,而我国的功能食品常采用非传统食品形态,以片剂和胶囊等形式出现,脱离人们日常生活,且价格较高,使消费者望而却步。
3.4监督管理难度较大目前,我国对功能食品管理的重点是对功能食品配方的审批,确保产品配方无毒,功能真实。
截止2001年底,经卫生部批准的功能食品3148个,其中90%以上属第二代产品。
功能因子不明确,作用机理不清楚,一旦造假难以鉴别。
给产品监督管理带来较大困难。
3.5缺少诚信夸大产品功效一些功能食品厂家或经销商,擅自夸大功能食品功效的宣传。
误导了消费者,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四、功能性食品发展科学的新动向4.1生物活性及评价体系食物成分大多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分离纯化其有效成分,确立评价其生理效应的方法和指标是功能性食品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国外十分注重从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学等不同角度研究功能性食品及功能因子的特定生物学功能。
4.2安全性评价随着消费者健康、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健康安全的消费理念已经将功能食品推进市场消费的主流。
功能性食品及食品功能因子的安全性评价,包括毒理学(如亚慢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过敏反应试验等)、耐受性等,是开发该类产品时应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
4.3寻找新的功能因子在功能食品研究初期,主要是关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保健作用,近年来则开始注重研究天然非营养素动植物成分的作用,努力寻找新的功能食品基材。
例如,对苦荞麦抗肿瘤蛋白质的研究和苦荞麦籽粒、根、茎、叶及花黄酮类物质的结构、生物活性的研究已经受到近两年国内外的关注。
五、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前景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变化,富贵病增多,老年病增多,发达地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亚健康人群增多,人们开始注重保健,开发不同功效的功能性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未来几年,消费者关注的“目标功能”食品大体上在以下三个方面:以公众健康为目标的功能性食品;以提高机体健康和精神状态为目标的功能性食品;降低慢性疾病风险的功能性食品。
总之,今后的食品市唱主旋律的将是安全、营养、无污染的功能性食品,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21世纪是功能性食品大发展的时代。
参考文献:[1]薛志成.国外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J].中外食品,2003(3):45[2]刘炳智,王涛.21世纪功能食品的构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3):7-10[3]钟耀广主编.功能性食品[M].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2004:1-9[4]徐华锋.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状况和发展趋势[J].食品工业科技,2004 (12):10[5]管正学主编.保健食品开发生产技术问答[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金宗濂,张馨如.功能食品的发展趋势及未来[J].食品工业科技,2004 (9):12-16[7]李健.民族珍宝与功能食品的开发[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23-24[8]孙晓仁.功能食品——食品工业中的奇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5):95-96[9]潘军,王从卫.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对策[J].食品科学,2003(2):161-163[10]惠心怡,王锡昌.保健食品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食品与生活,2004 (3):18-19[11]SchieberA,Stintzing Fc.By—products of plaint food processing asa source of functional compounds recent developments[J].Trends Food Sci Technol.2001,12:4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