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4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______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2.在中国大陆,新闻学界于______年开始引进、介绍西方的传播学。

3.“新闻不是信息,而是戏剧”是____________的观点。

4.传播者的______是指普通公民都享有的传播权利,如言论自由权、出版权、著作权、通信自由权等。

5.符号在传播中的功能包括指代功能、表义功能、自律功能、显示功能、认识功能、______。

6.施拉姆以宏观的视野和______的观念来研究传播现象,整合研究成果,把传播研究领域看作永久的居留地。

7.获得行之有效的传播谋略的途径包括完善决策机制、确保情报质量、____________、精选筹划时间。

8.英尼斯的媒介理论陷入了______的因果模式巢臼。

9.施拉姆关于内容选择的数学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或然率/费力的程度”表明受众满足需要的可能性越小,费力的程度越高,被选择的可能性越。

10.施拉姆等人的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的“报刊”一词,是指______。

11.传播谋略的运筹与决断应遵循有用、有利、有理、______原则。

12.______是研究信息及其运动、传播规律的科学。

13.我国传播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______。

14.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强调______,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等特点。

15.______指的是个人为了推动从事某项活动的意图、愿望、理想、信念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的言论与下列哪一理论是相似的( )。

A. 排气阀理论B. 社会关系论C. 沉默螺旋论D. 社会参与论2. 当前,先进的媒介使全世界人民能够在重要新闻发生的一、两分钟内得以获知,这里体现了媒介的( )。

《传播学概论》答案

《传播学概论》答案

复习资料《传播学概论》(课程代码00642)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人们常常比较容易回忆起在报刊、广播、电视报道中占显著位置的新闻,这一现象印证了( D )A.认识连贯论B.认知不和谐论C.实用论D.可获得性(易得性)论2、“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 D ) A维持在上限 B扩大 C.维持在下限 D.缩小3、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增加了一种功能,即( C )A.娱乐功能B.信息功能C.动员功能D.整合功能4、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 A )A.自我传播B.狭义的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广义的人际传播5、针对信息革命实质的问题,美国学者贝尼格尔提出了( A )A.控制革命的观点B.第三次浪潮的观点C.媒介一人体的延伸D.信息革命与信息爆炸6、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 D )A.记者B.教师C.编辑D.A、B、C都是7、传播活动是一种( D )A.客观现象B.主观现象C.心理现象D.社会现象8、“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 C )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9、把关人所处的位置,就是卢因指出信息在传播渠道中流通必经的( C )A.地区B.门户C.门区D.枢纽10、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受众理论是( A )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类论C.个人情绪论D.社会关系论11、会分散和冲淡受众对重大问题注意力的传播内容是( B )A.新闻性信息B.娱乐性信息C.消息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12、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 B )A.等距法B.抽签法C.分层法D.定额法13、有关自然灾害和战争威胁的报道,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 C )A.社会动员B.社会规范C.环境监测D.社会协调14、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有若干“关卡”,其中“第一关”是( B )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15、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 C )A.如何传播B.传播方法C.为何传播D.传播什么16、在调查问卷上,适宜于放在前面的问题是( C )A.有难度的B.敏感性的C.容易回答的D.反映主要情况的17、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C )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18、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 C )A.双向沟通B.多向传递C.单向流动D.循环往复19、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 B )A.德福勒模式B.申农—韦弗模式C.马莱茨克模式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20、批判学派可以追溯到( D )A.霍夫兰学说B.功能主义C.信息论D.法兰克福学派21、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 A )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22、在“使用与满足”的早期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 A )A.面访记录法B.心理实验法C.实地调查法D.内容分析法23、“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0064219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0064219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1.“传播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的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2.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奠定了报刊制度基础,被认为是人类传播史上最古老的传播制度理论是A.集权主义理论B.自由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3.对于传播的定义,“仪式说”偏重的是传播的仪式性,而非A.民主性B,信息性C.自由性D.文化性4.申农—韦弗的通信模式中比较新颖的是提出了A,媒介环节B.讯息环节C.噪音环节D.反馈环节5.中国出版的第一部传播学译著是A.《传播学原理与应用》B.《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C.《传播学原理》D.《传播学概论》6.以下研究中,不属于文化研究学派的是A.编码与解码B,文化产业C.媒介文化与亚文化D.女性主义7.被称为是“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后麦克卢汉第一人”的媒介理论家是A.莱文森B.阿特休尔C.高登D.默多克8.空间偏向的媒介,有利于A.确立权威B.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C.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D.传者对媒介的控制9.媒介综合集团的媒介融合实践被称之为“坦帕模式”,其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益共增的关键决策是设立A.多媒体新闻总编辑B.品牌CEOC.新闻总监D.首席架构师10.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电子传播时期又被称作A.前部落化时期B.部落化时期C.脱离部落化时期D.重返部落化时期11.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批量的复制生产,并推动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传播形式是A.口语传播B.文字传播C.印刷传播D.电子传播12.大众传媒的多元化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的A.政治民主B.经济自由C.文化自信D.社会稳定13.以下概念中,跟文化帝国主义无关的是A.文化霸权B.媒介帝国主义C.沉默的螺旋D.刻板印象14.受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计划经济国家,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中最容易受到限制和削弱的是A.传递与解释经济信息B.监督市场秩序C.刊载商业广告D.发展媒介产业15.明确提出传播的经济功能的学者是A.施拉姆B.勒庞C.拉斯韦尔D.赖特16.女明星嘉宝在电影《瑞典女王》中“零度表情”的表演,属于人际传播手段中的A.语言符号B.非语言符号C.中介物D.自我传播17.群体规范的维持,主要依靠群体内的A.宣传B.奖惩机制C.说服D.自卫行为18.在传播模式中,线性模式的根本性缺陷是A.单向性B.孤立性C.双向性D.复杂性19.依靠提供本,拉登录像带这样的独家信源,从而在国际传播中获得巨大影响力的媒体是A.CNN B.NHKC.凤凰卫视D.半岛电视台20.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重要贡献之—是提出了A.群体动力理论B.“把关人”理论C.“两级传播”理论D.议程设置理论21.记者拥有对报道对象的言行进行议论和批评的权利指的是A.报道权B.采访权C.监督权D.批评权22.大众媒介文化的狂热爱好者与消费者被称为是A.偶像B.明星C.“黑粉”D.“粉丝”23.罗杰斯等人开展的革新传播研究也被称作是A.“创新扩散”理论B.“中介化”理论C.“沉默的螺旋”理论D.“框架”理论24.“议程设置”理论的中心观点是A.大众传媒可以通过设置重要议程来影响公众关注什么B.传媒强调程度越低,公众关注程度也越低C.某些新闻或热门话题是传媒设置出来的D.公众可以影响传媒话题的设置25.在传播模式的研究中,社会系统模式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传播的要素B.传播的条件C.传播的效果D.传播的内容二、多项选择题26.传播的四大功能包括A.协调社会各个部分B.监测环境C.传承社会遗产D.提升科技水平E.调节身心27.媒介融合的主要形式有A.技术融合B.经济融合C.社会或组织的融合D.文化融合E.全球融合28.大众传媒的普及和普通民众的参与,使得大众传播出现了新的趋势,这些趋势包括A.世俗化B.精英化C.公平化D.民主化E.专业化29.从信息传播方面看,下列选项中属于受众权利的有A.著作权B.隐私权C.媒介接近权D.知晓权E.传布权30.把握李普曼“公众舆论”核心思想的重要概念有A.信息传递B.环境监视C.拟态环境D.舆论监督E.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三、名词解释题31.芝加哥学派32.哈罗德,英尼斯(又译伊尼斯)33.媒介产业化34.媒介素养35.“知识沟”四、简答题36.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正功能,并克服其负功能?37.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有哪些特点?38.大众传媒对文化认同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39.简述传者的义务。

传播学概论习题与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习题与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报刊问卷的回收率一般在( )A、20%以下B、15%以下C、5%以下D、10%以下正确答案:C2.传播学内容分析中被分析的内容是( )A、社会上传播的各种信息B、压制方法C、新闻D、文化历史背景正确答案:A3.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 )A、反馈机制B、个性化C、整体倾向性D、优势正确答案:C4.传播学诞生于( )A、日本B、中国C、英国D、美国正确答案:D5.对于报刊是“直接民主制喉舌”的观点,李普曼的看法是( )A、予以批评B、既不赞同也不反对C、同意D、非常赞同正确答案:A6.媒介中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被称为( )A、特殊媒介B、大众传播媒介C、传播渠道D、普通媒介正确答案:B7.《单面人》的作者是( )A、马尔库塞B、葛兰西C、弗洛姆D、阿道尔诺正确答案:A8.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称为( )A、渠道B、媒介C、媒体D、传媒正确答案:A9.创立系统论的是奥地利科学家( )A、申农B、维纳C、贝塔郎菲D、布里渊正确答案:C10.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总称为( )A、实证方法B、控制实验法C、调查研究法D、内容分析法正确答案:A11.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单一缺陷的是( )A、拉斯韦尔B、麦克内利C、巴斯D、卢因正确答案:B12.于1876年发明了电话机,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流传送声音先河的发明家是( )A、摩尔斯B、爱迪生C、贝尔D、马可尼正确答案:C13.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B、拉斯韦尔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德福勒模式正确答案:A14.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A、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B、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C、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D、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正确答案:C15.所谓符号就是( )A、新闻B、现象C、标志D、信息正确答案:C16.对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作了充分肯定的是( )A、“沉默的螺旋”理论B、“上限效果”假说C、“知识沟”理论D、“培养分析”假说正确答案:B17.兴起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理论是( )A、集权主义理论B、社会责任论C、自由主义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正确答案:C18.传播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A、人工模拟环境B、实验室环境控制C、实地实验D、实验室控制正确答案:C19.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是( )A、批判学派、传统学派B、社会科学学派、政治经济学派C、“思想统治”理论学派、社会文化学派.D、法兰克福学派、多伦多学派正确答案:A20.传播的条件问题又称( )A、内部结构问题B、内部问题C、外部结构问题D、外部问题正确答案:C21.传播研究中对传播功能的研究是源自西方社会学的( )A、社会功能主义B、结构主义C、结构功能主义D、功能分析主义正确答案:C22.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传播层次是( )A、组织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自我传播正确答案:B23.下列对报刊上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强反馈的及时性和传播的互动性B、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C、信息量更加庞大D、有了电子版,就可以取消印刷版了正确答案:D2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热媒介”B、“冷媒介”C、“媒介是人体的延伸D、“媒介即讯息”正确答案:D25.由拉斯韦尔提出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有环境监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和( )A、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B、麻醉精神功能C、授予地位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正确答案:D26.政治控制主要是( )A、政策控制B、政权控制C、政府控制D、政法控制正确答案:C27.人类传播史的一个里程碑是产生了( )A、劳动B、媒介C、文字D、语言正确答案:C28.“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 )A、英尼斯B、戈夫曼C、梅罗维茨D、麦克卢汉正确答案:D29.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A、韦斯B、凯尔曼C、霍夫兰D、卢因正确答案:D30.5W模式被后人称作是典型的传统的( )A、控制论模式B、社会系统模式C、线性模式D、申农—韦弗模式正确答案:C31.关于“说服与态度改变”的最早的实证研究者是( )A、罗杰斯B、拉斯韦尔C、霍夫兰D、哈特曼正确答案:C32.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是( )A、图像B、文字C、模式D、数理化正确答案:C33.研究战时宣传最为著名的学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李普曼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D34.传播控制中包含所有控制形态的是( )A、政治控制B、自我控制C、经济控制D、文化控制正确答案:D35.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娱乐性内容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分散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B、集中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C、提供信息D、发挥协调功能正确答案:A36.涉及心理过程的实验,要在隔音室中进行,以消除外界之光与声等对心理过程的干扰,这个实验中光与声是( )A、因变量B、自变量C、无关变量D、实验对象正确答案:C37.“沉默的螺旋”假说中“舆论”的含义是( )A、公众意见B、公共意见C、公开意见D、公正意见正确答案:C38.世界著名的因特网最初是( )A、作为一种电子通信系统发展起来的B、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网络发展起来的C、作为企业内部通信网发展起来的D、作为一种组织传播网络发展起来的正确答案:A39.进行“编码与释码”研究的是( )A、麦奎尔B、霍夫兰C、霍尔D、马丁正确答案:C40.为电视广播业走上网络化道路提供条件的是( )A、数据压缩技术B、信息化工程C、数据模拟技术D、信息高速公路正确答案:A41.在人类原始、古老的传播手段中,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渠道是( )A、标石B、口头语言C、烽火信号D、刻木正确答案:B42.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又被称为( )A、拉氏调查B、竞选调查C、意见领袖调查D、伊里调查正确答案:D43.对于视听兼备的综合性媒介电视来说,受众往往首先视它为( )A、消遣、娱乐的工具B、满足信息需要的渠道C、获取知识的工具D、满足心理需要的工具正确答案:A44.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反馈B、循环C、噪音D、信息正确答案:A45.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了《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倚性》两部著作的学者是( )A、戈夫曼B、梅罗维茨C、麦克卢汉D、英尼斯正确答案:D46.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 )A、学习层面上的效果、理解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B、社会层面上的效果、政治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层面上的效果C、认知层面上的效果、社会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D、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正确答案:D47.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向把政治实践归结为( )A、意识形态B、文化批判C、革命斗争D、社会经济正确答案:B48.对传播过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学者是( )A、赖利夫妇B、卢因C、拉斯韦尔D、伯洛正确答案:D49.认为大众传播过程反映了“语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的是( )A、“知识沟”假说B、“编码与释码”研究C、“议程设置功能”理论D、“沉默的螺旋”假说正确答案:B50.按照赖利夫妇的观点,单位、学校和社团属于( )A、次属群体B、隶属群体C、基本群体D、关系群体正确答案:A51.发起我国首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的是( )A、中央电视台B、首都新闻学会C、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D、北京新闻学会受众调查学术团体正确答案:B52.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量小,但得到的信息却较多的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等距随机抽样D、整体随机抽样正确答案:C53.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测定的形式是( )A、座谈会B、受众来信C、定量化形式D、定性分析正确答案:C54.在大众传播研究中,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传播效果研究的研究方法是( )A、抽样B、问卷C、控制实验D、内容分析正确答案:B55.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传播媒介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 )A、影响源B、组织源C、经济源D、政治源正确答案:A56.大众传播的内容力求( )A、抽象B、深邃C、平易D、刺激正确答案:C57.《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是( )A、尼葛洛庞帝B、比尔·盖茨C、戴尔D、安德鲁·葛鲁夫正确答案:A58.传播学对符号的研究带有( )A、特殊性B、操作性C、普遍性D、一般性正确答案:B59.对受众选择性因素的认识连贯论解释又称作( )A、使用与满足论解释B、实用论解释C、“靶子”论解释D、认知不和谐论解释正确答案:D60.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的是( )A、共产主义论B、社会参与论C、使用满足论D、社会责任论正确答案:D61.下列不属于“有限效果论”的内容的是( )A、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B、“使用与满足”研究C、“知识格差”研究D、传播流程研究正确答案:C6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指的是( )A、《社会研究杂志》B、《思想家》C、《启蒙的辩证法》D、《历史与阶级意识》正确答案:D63.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的学者是( )A、卢因B、霍夫兰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A64.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的是( )A、自由主义理论B、使用与满足论.C、社会责任论D、社会参与论正确答案:A65.与传播实践结合最密切的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 )A、传播效果B、传播功能C、传播控制D、传播媒介正确答案:A66.首次提出一般传播系统模式的是( )A、施拉姆B、维纳C、申农D、拉扎斯菲尔德正确答案:C67.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 )A、媚俗文化B、流行文化C、民间文化D、精英文化正确答案:A68.卡兹等人在《个人影响》中指出,在购物、时尚、娱乐等领域,意见领袖最重要的素质是( )A、政治性B、生活阅历C、社交性D、社会经济地位正确答案:B69.单一实验组的实验逻辑,是把实验对象前后测之间的变化全部归之于( )A、实验刺激B、后测C、前测D、实验效应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1.关于传统学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科学家”B、属于人文科学C、注重如何传播D、围绕传播的规律E、托庇于社会科学正确答案:BCDE2.非随机抽样的形式主要有( )A、定额抽样B、雪球抽样C、判断抽样D、调查抽样E、偶遇抽样正确答案:ABCE3.随机抽样的形式主要有( )A、多阶段随机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等距随机抽样E、整群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BCDE4.语义内容分析可以细分为( )A、语句分析B、指定分析C、断言分析D、词章分析E、归因分析正确答案:BCE5.目前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哈贝马斯B、马泰拉特C、努登施特伦D、哈默林克E、詹姆斯·哈洛伦正确答案:ABCDE6.短期的非预期效果包括( )A、个人的自发反应B、集合的自发反应C、个人的反应D、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E、社会的反应正确答案:AB7.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解( )A、可纳入使用满足理论B、游戏说C、具有社会协调功能D、多属于工具性的E、分为社会性和自我中心性两大类正确答案:ABDE8.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的构成因素是( )A、物质B、能量C、信息D、新闻E、生物正确答案:ABC9.控制实验法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A、实验观测B、实验室C、实验者D、实验变量E、实验对象正确答案:ACDE10.下列曾对社会系统模式做过贡献的有( )A、施拉姆B、奥斯古德C、赖利夫妇D、德福勒E、马莱茨克正确答案:CE11.传播的过程可分解为下列环节( )A、信息B、媒介C、受者D、传者E、效果正确答案:ABCDE12.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是( )A、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B、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C、皮下注射论的观点流行D、魔弹论的观点流行E、魔弹论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正确答案:AB13.语言符号的特性是( )A、具有一定模式B、声音和语意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C、不表意D、有声的E、借助感觉器官正确答案:ABD1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是( )A、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B、认为传播媒介是拟态环境的营造者C、暗示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D、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宏观的、综合的社会效果E、着眼于认知层面正确答案:CDE15.下列对数字化经济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传播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B、对个人的信息接收和利用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信息传播完全自由D、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造成传播的麻醉功能失调E、信息成为数字化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正确答案:ABE16.在美国,广播收听率调查应运而生的重要原因有( )A、传播学者的努力B、广告商对广播的兴趣C、政府的重视D、广播的普及E、受众的强烈要求正确答案:BD17.霍夫兰等人的研究表明,制约传播效果的“条件”有( )A、传播主体B、说服方法C、传播者的主观愿望D、信息内容E、受众属性正确答案:ABCDE18.卡尔·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由微观人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B、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C、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D、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E、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正确答案:ADE19.大众传播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事业,其外在标志是( )A、电视的兴起B、通信卫星的问世C、通讯社的产生D、大众报业的兴起E、广播的兴起正确答案:CD20.通过调查,贝雷尔森总结了人们对报纸的利用形态,其中有获得外界消息的新闻来源和( )A、日常生活的工具B、休憩的手段C、读报本身的目的化D、树立社会威信的手段E、社会的手段正确答案:ABCDE21.依据英尼斯的观点,下列媒介中属于“偏倚空间的”媒介的是( )A、印刷媒介B、电视C、羊皮纸D、电话E、石头正确答案:BDE22.下列方法中,被用于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方法是( )A、人口统计学分类法B、打电话的方法C、辅助回忆的方法D、邮寄问卷的方法E、实地考察法正确答案:BCD23.在我国,已建立网站的广电媒介有中央电视台和( )A、岭南视听信息网B、中国教育电视台C、北京电视台D、西湖明珠电视台E、香港电台正确答案:ABCDE24.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分为的研究层次是( )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E、群体传播正确答案:ABCDE25.在批判学派看来,传统学派的“病症”主要是( )A、过分偏重微观研究B、过分依赖定量方法C、过分轻视微观研究D、过分依赖定性方法E、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正确答案:ABE26.蒂奇诺认为,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有( )A、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B、社交范围的差异C、传播技能上的差异D、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E、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正确答案:ABCDE27.信息高新科技对传播理论的影响是( )A、信息的真实与虚假的界限模糊化B、新闻与广告的界限的模糊化C、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D、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的模糊化E、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正确答案:CDE28.为了扬长避短,杂志更多的趋向于( )A、传递信息迅速B、图文并茂C、专门化.D、专业化E、满足于不同类型读者的要求和爱好正确答案:BCDE29.下列关于“上限效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消除“知识沟”的存在B、“上限”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存在的C、“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D、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上限”是不存在的E、“上限效果”假说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可以实现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正确答案:CDE30.数字化技术的功能有( )A、编码B、数据压缩C、存储和传输D、解码E、解压正确答案:ABCDE31.“把关”和新闻要素研究认为,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 )A、社会文化规范B、历史因素C、时空因素D、媒介所在的城市E、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正确答案:ACE。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含答案)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含答案)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称为( )A、操控B、施控C、受控D、遥控正确答案:B2.中国古代官府用于传递朝政动态、政治情报的原始形态的“报纸”——邸报的传播形式是( )A、手抄书稿B、手抄报纸C、手抄新闻信札D、手抄文书正确答案:D3.早在1920年,在《自由与新闻》中,提出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的问题的学者是( )A、施拉姆B、拉斯韦尔C、李普曼D、罗杰斯正确答案:C4.政党报刊的特点是( )A、以政论为主B、面向的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C、完全具备了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D、以刊载低级趣味内容招徕读者正确答案:A5.“过程研究”属于传播学( )A、微观理论B、实用理论C、宏观理论D、分支理论正确答案:C6.批判学派引起的学界革命的直接策源地是在( )A、加拿大B、英国C、德国D、美国正确答案:B7.在信息时代,人类信息传播活动中遇到的全新问题是( )A、“黑客”的袭击B、虚假信息C、侵犯著作权D、黄色信息侵扰正确答案:A8.在1972年最早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的理论假说的是美国传播学家肖和( )A、罗杰斯B、麦库姆斯C、麦奎尔D、拉姆斯丁正确答案:B9.世界著名的因特网最初是( )A、作为一种组织传播网络发展起来的B、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网络发展起来的C、作为一种电子通信系统发展起来的D、作为企业内部通信网发展起来的正确答案:C10.近代印刷报刊诞生以后,推动报刊业向大众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是17世纪兴起于欧洲的( )A、工业革命B、技术革命C、商业革命D、农业革命正确答案:A11.一般认为,新闻属于( )A、教育性信息B、刺激性信息C、维持性信息D、复原性信息正确答案:C12.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创立于( )A、1848年B、1920年C、1936年D、1923年正确答案:B13.符号制作涉及到信息流通过程的( )A、编码和译码B、译码C、编码D、反馈正确答案:A14.首先创办“便士报”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意大利正确答案:C15.首先提出关于传播社会功能的传播学奠基人是( )A、卢因B、霍夫兰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D16.在模式的类型中,最常用的是( )A、数学模式B、图像模式C、文字模式D、电子模式正确答案:B17.提出“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两个概念的学者是( )A、戈夫曼B、英尼斯C、麦克卢汉D、梅罗维茨正确答案:B18.有助于提高敏感性问题回答率的提问方法是( )A、间接法B、虚拟法C、委婉法D、消虑法正确答案:A19.传播是人类社会中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元化的。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00642 2014-2019年历年真题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00642 2014-2019年历年真题

2014年4月一、单选题1、李普曼认为现代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有一个由大众传媒构筑的( C )1-53A、社会环境B、直接环境C、虚拟环境D、真实环境2、拉斯韦尔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 D)1-40A、对谁B、说什么C、取得什么效果D、通过什么渠道3、托尔曼认为人类的说话只不过是一种( C )1-48A、游戏B、交际C、工具D、消遣4、一般认为,传播学的萌芽出现在( B )2-60A、19世纪中叶B、19世纪末C、20世纪初D、20世纪20年代5、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新闻系主任布莱尔认为,新闻系学生上的新闻学课程,应占其所有课程的( A )2-60A、25%B、40%C、75%D、90%6、拉斯韦尔研究的宣传主要是( B )2-61A、宗教宣传B、战争宣传C、广告宣传D、商业宣传7、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的直接推动力是( A)3-83A、语言的形成B、电子技术的进步C、文字的诞生D、印刷技术的发明8、下列媒介中属于麦克卢汉所说的“热媒介”的是( A )3-95A、电影B、电视C、电话D、交谈9、打破传者主导的传播模式,使传受关系产生质的变化的是( D )3-90A、文字传播B、印刷传播C、电子传播D、网络传播10、在美国,大众传媒被称为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 C )4-111A、调查权B、监督权C、“第四权力”D、“无冕之王”11、1644年出版的《论出版自由》的作者是( B )4-112A、洛克B、弥尔顿C、约翰?密尔D、托马斯?杰弗逊12、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又名哈钦斯委员会)1947年提交的一份报告,在社会责任理论D )4-120A、《论自由》B、《权力的媒介》C、《报刊的四种理论》D、《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13、本杰明?戴伊1833年创办的世界上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报纸是(D )5-146A、《世界报》B、《世界新闻报》C、《新闻报》D、《纽约太阳报》13、约翰·梅里尔等认为,人类文化发展史如果按传统方式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2.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A.自我传播学B.人际传播学C.组织传播学D.大众传播学3.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A.施拉姆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A.谁B.说什么C.通过什么渠道D.对谁6.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A.反馈B.信息的发生C.噪音D.信息的接受7.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A.等距法B.抽签法C.分层法D.定额法8.编制问卷首先需要设计提问项目,这种设计包括若干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A.确定指标B.课题分析,提出假设C.测定指标D.寻找变项,编制提问9.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自我中心性的功能,一是()A.娱乐性功能B.工具性功能C.社交性功能D.宣传性功能10.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A.社会化B.信息化C.系统化D.知识化11.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A.记者B.教师C.编辑D.A、B、C都是12.《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出版于()A.1950年B.1956年C.1960年D.1966年13.第一个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A.拉斯韦尔B.卢因C.英尼斯D.麦克卢汉1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A.全球村B.媒介即讯息C.媒介有“冷”、“热”之分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15.“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A.受众B.传播内容C.传播者D.传播渠道16.据霍夫兰等研究,“两面提示”适用于()A.原先持赞成态度的人B.文化水平较高的人C.原先态度不明朗的人D.有既定政治倾向的人17.与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有关的理论是()A.“培养”理论B.“议程设置”理论C.“知识沟”理论D.“沉默的螺旋”理论18.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A.经济效益B.艺术价值C.思想价值D.社会效益19.“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A.维持在上限B.扩大C.维持在下限D.缩小20.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A.如何传播B.传播方法C.为何传播D.传播什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传播概述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传播概述
1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传播概述
人际传播:反馈很容易,可随时作出灵活反应 组织传播:反馈比较困难 大众传播:反馈更加困难 【信息】:指表达规范不规范 人际传播:表达最不规范,只要双方领会即可 组织传播:表达则有所规范,因为必须使团体或本组织成员都能了解 大众传播:表达最为规范,因为它面向大众,非如此不可。
2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传播概述
A控制论模式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各个“传播单位”之间的传、受机会均等,实际上 并非如此 B循环性的表述,也容易引起误解,传播经过一个完全的循环,不折不扣地回到它原来的出发 点,这种循环类比显然是错误的 C控制论模式仍未清楚地显示传播结构、过程与社会结构、过程的紧密联系
狭义。传播是人(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即人类传播) 1.2传播的类型
1、传播的二分法:亲身传播、大众传播 2、传播的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 3、自我传播是最小的一种传播 4、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见的传播活动。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它的规模扩大为至少两四 人以上,下限明确,但上限模糊 5、群体:是指具有共同价值观念和情感,持续地相互影响并共同活动的个人有机集合体,如 家庭、社团、民族等 6、组织:通常指正式的组织,即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如 政党、工厂、学校、公会等 7、大众传播:从受者角度看,包括这样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读报纸、杂志、听广播、 看电视、电影、上网等,大众传播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传者、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 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网站等。 8、各类传播的特点: 【周期】传播的节奏、频率。 人际传播:为偶发、最没有规律的传播,随时随地可能发生 组织传播:有一定规律,如每隔多少时间开一次会 大众传播:最有规律,凡有媒介都必须顶起发送信息,并严守规律 【角色】传播过程中扮演的是传者还是受者 人际传播:传者和受者,可随时交替,机会均等 组织传播:对传者和受者有所规定,机会往往不均等 大众传播:传者和受者大体固定,机会完全不均等 【反馈】: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这与角色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B)
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
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D)
A.自我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
C.组织传播学
D.大众传播学
3.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B)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
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D)
A.施拉姆
B.拉斯韦尔
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D)
A.谁
B.说什么
C.通过什么渠道
D.对谁
6.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A)
A.反馈
B.信息的发生
C.噪音
D.信息的接受
7.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B)
A.等距法
B.抽签法
C.分层法
D.定额法
8.编制问卷首先需要设计提问项目,这种设计包括若干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B)
A.确定指标
B.课题分析,提出假设
C.测定指标
D.寻找变项,编制提问
9.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自我中心性的功能,一是(C)
A.娱乐性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社交性功能
D.宣传性功能
10.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A)
A.社会化
B.信息化
C.系统化
D.知识化
11.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D)
A.记者
B.教师
C.编辑
D.A、B、C都是
12.《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出版于(B)
A.1950年
B.1956年
C.1960年
D.1966年
13.第一个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C)
A.拉斯韦尔
B.卢因
C.英尼斯
D.麦克卢汉
1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B)
A.全球村
B.媒介即讯息
C.媒介有“冷”、“热”之分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15.“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A)
A.受众
B.传播内容
C.传播者
D.传播渠道
16.据霍夫兰等研究,“两面提示”适用于(B)
A.原先持赞成态度的人
B.文化水平较高的人
C.原先态度不明朗的人
D.有既定政治倾向的人
17.与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有关的理论是(C)
A.“培养”理论
B.“议程设置”理论
C.“知识沟”理论
D.“沉默的螺旋”理论
18.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A)
A.经济效益
B.艺术价值
C.思想价值
D.社会效益
19.“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D)
A.维持在上限
B.扩大
C.维持在下限
D.缩小
20.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C)
A.如何传播
B.传播方法
C.为何传播
D.传播什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BC)
A.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B.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
C.亲身实践了实地调查法
D.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总结
E.将他人的成果系统化
22.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每个传播单位都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ABDE)
A.编码
B.译码
C.控制
D.发信
E.受信
23.下述选项中属于贝雷尔森提出的内容分析基本单元的是(ABCDE)
A.主题
B.段落
C.特质
D.篇目
E.关键词
24.麦奎尔认为传播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BCDE)
A.传递文化的功能
B.娱乐功能
C.发展个性的功能
D.信息功能
E.与社会整合的功能
25.在各类大众传媒的竞争中,报纸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CDE)
A.加强时效性
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C.增加分析性报道
D.注意新闻的“可读性”
E.在信息容量优势上做文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6.传播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学派,一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传统学派或经验学派),一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27.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

28.问卷是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适用于(标准化)的调查。

29.拉斯韦尔认为,(家庭)和学校在使社会遗产世代相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0.巴斯所说的“双重行动”,一是指新闻采集,一是指(新闻加工)。

31.在传播学研究中,通常把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称为(媒介)。

32.广播、电视受众调查中采用的即时式电话询问法,只能获得瞬间视听率数据,而不能获得(平均)视听率和累计数据。

33.霍夫兰等关于如何对待失足少年的实验证明,信源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34.“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这个人在一般情况下会屈从于环境压力而沉默或附和。

35.罗杰斯认为传播学传统学派具有五个特征,即经验的、(定量)的、功能主义的、具体实证的和注重效果研究的。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库尔特·卢因
37.反馈
38.“实验组”
39.“授予地位”
40.《媒介即讯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概述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

42.简述传播的控制研究中“控制”的含义。

43.为什么说“魔弹论”是错误的?
44.格伯纳等对电视暴力内容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
45.概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对一个社会来说,为什么要正确控制信息流量?为了正确控制社会信息流量,需要采取哪些对策?47.认知不和谐理论(即认识连贯论)是怎样解释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的?这种解释能否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