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重金属监测资料

合集下载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检测方法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检测方法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检测方法摘要: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各种化石燃料的燃烧加剧,机动车数量增加,导致工业粉尘和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导致大量工业粉尘和汽车尾气大量排放。

数量的有毒有害颗粒物,以及空气环境质量下降。

空气中的重金属通过吸附或化学反应浓缩在颗粒物质中,该颗粒物质被用作转运蛋白进入人体,导致人体功能障碍,导致癌症,心脏病等疾病。

之前发布的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提出了环境空气中Cd,Hg,As,Cr(Ⅵ)的参考浓度限值,调整了年平均浓度限值和季节性平均Pb浓度极限,标志着重金属污染防治从宏观处理到具体数值控制。

本文以环境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检测方法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环境空气;颗粒物;重金属;引言空气污染正变得日益严重,并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已成为影响周围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并已成为用于环境定量风险评估的历史污染物。

空气污染健康。

大气颗粒物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对居住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大气颗粒物,例如气溶胶冷凝结节,可以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吸收到空气中以形成雾滴,导致雨水的pH值下降,从而形成酸雨。

大气颗粒对光的吸收和扩散将影响气候,降低土壤温度并提高海拔高度。

大气颗粒物还会降低能见度并形成灰霆天气,这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颗粒所携带的大量碳组分,水溶性离子,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要大于颗粒本身。

重金属是颗粒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具有高毒性和高累积性。

颗粒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对心脏等造成伤害。

1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表1提供了在不同采样站不同粒径的15种重金属的平均浓度值。

从数据中可以得出,大气颗粒的三种粒径中Mn,Zn,Ba和Pb的含量大于其他金属元素,其中最高的Zn元素达到1.57ug/m3。

锌和铅的主要来源是人类污染。

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汽车橡胶轮胎的磨损,重金属的工业排放和煤炭燃烧。

表1 TSP,PM10,PM2.5中重金属元素含/ug/m3数据来源:新浪数据库(辽宁鞍山市大气颗粒物调查分析)2重金属元素的粒径分布特征分析不同粒径的空气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变化,并利用全年不同粒径的每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值,求出大气中不同粒径的重金属含量。

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

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 析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1、工业排放: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重工业和化工企业的大量排放,是 导致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2、交通尾气:城市交通拥堵和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交通尾气排放成 为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3、农业活动: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污水灌溉等不规范农业行为,也 会导致大气中重金属颗粒物的排放。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4、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和处理过程中,部分重金属元素会以颗粒物的形 式释放到大气中。
4、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和 处理过程中,部分重金属元素会 以颗粒物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参考内容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来 源及控制建议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来源及控制建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其 中,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我们需要对其来源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 切实可行的控制建议。
一、采样技术
一、采样技术
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为了获取具有代 表性的样品,需要采用合适的采样技术。目前,常用的采样技术包括滤膜捕集法 和惯性撞击法等。滤膜捕集法适用于采集PM2.5和PM10等细颗粒物,而惯性撞击 法适用于采集PM10和PM5等粗颗粒物。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合适 的采样技术。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现 状和影响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影响
大气颗粒物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质,其来源复杂,包括工业 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生活垃圾等。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元 素,如铜、锌、铅、镍等。这些重金属颗粒物在大气中难以降解,会对人体健康 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监测与评估研究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监测与评估研究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监测与评估研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进步,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重金属污染物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挑战。

重金属经由大气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随着风吹散布至全球各地。

这些重金属如铅、汞、镉和铬等,具有高毒性和持久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监测与评估研究至关重要。

为了准确了解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状况,科学家们研发出各种监测方法。

其中之一是重金属污染物的地面监测。

通过在城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等地点设置监测站,利用高精度的仪器进行空气样本的采集和分析,可以测量到大气中的重金属含量。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大气环境中的重金属进行监测。

通过卫星等遥感设备获取的高清图像和光谱信息,可以分析地表的特征和大气中重金属的分布情况。

这些监测方法在提供重金属污染物数据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监测方法,重金属污染物的评估也是研究的重要环节。

评估主要分为人体暴露评估和环境风险评估两个方面。

人体暴露评估通过对人们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暴露于重金属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环境风险评估则是通过分析大气中重金属的浓度和人类活动等因素,评估环境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潜在风险。

准确的评估能帮助决策者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和监管措施,有效降低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和环境的风险。

大气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燃烧活动和交通尾气等源头。

不同地区和不同来源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附近的空气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较高,而远离这些源头的农村地区污染较轻。

此外,大气中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过程也是研究的重点。

这些重金属污染物会随着风力和大气颗粒物的沉降而迁移,进一步影响水体和土壤的质量。

因此,需要深入研究重金属的排放源、传输途径和富集过程,为解决大气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面对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挑战,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相关研究。

环境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检测方法

环境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检测方法

环境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检测方法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公众开始将目光集中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污染治理等方面。

在环境监测领域,空气污染的防治及大气环境的治理是近年来的环保工作重点。

空气中的污染物除了常见的大颗粒物,PM2.5 以外,还包含有着更严重危害的重金属元素。

重金属元素多以附着形式分布在尘埃等微小颗粒上,对人体伤害极大。

为了有效控制空气中重金属元素带来的污染,应对其分布特征及对应的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结合实践和测试结果对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重金属元素分布规律展开探索。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环境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

希望以此帮助环境监测与空气污染治理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空气颗粒物;重金属;分布检测引言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环境中污染物的检测及评定越来越受到重视。

土壤污染大致可以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

在整个生态环境执法的过程中,环境监测是最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通过环境监测数据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要确保所认定的案件构成要件事实清楚,就必须要有足够且合法的证据支撑,这就需要有质量保证的监测数据。

执法监测数据真准全,现场采样是核心和基础,现场采样的质量决定了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所以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是监测数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最基本保障。

有组织低浓度颗粒物执法现场监测涉及多个方面,为此需要对影响现场监测质量的所有环节进行质控,以确保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完整性,使得最后的执法监测数据具有法律效力。

1环境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1.1依照时间变化分析重金属元素在大气中的分布特征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重金属元素的排放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季节变化是环境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由于夏季为雨水多发季节,降雨量是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比冬季环境空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低,对应的空气质量要高。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治理措施评估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治理措施评估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治理措施评估重金属污染是当前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还对生态系统及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大气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废弃物处理和交通尾气等。

因此,实施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治理措施至关重要,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的不良影响。

监测重金属污染是了解环境质量的基础。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监测可以通过采集空气样品进行分析,确定重金属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铅、汞、镉、铬等。

监测工作需要在不同的地点和季节进行,以全面了解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

传感技术和现代仪器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重金属污染的实时监测,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治理重金属污染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源头控制、减排和治理技术等。

源头控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规范工业生产过程和废品回收利用等措施,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加强废弃物处理和垃圾焚烧等环境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减排可以通过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和工业废气排放等方式来实现。

对于已经排放到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采取治理技术进行清理,如使用气相吸附剂或洗涤剂、光催化技术、电除尘等。

目前,在治理重金属污染方面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重金属污染物的成分复杂,且存在不同形态,对于不同的重金属污染物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其次,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此外,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成本较高,需要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因此,为了有效治理大气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合作。

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国际上已经开展了许多相关工作。

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来保护大气环境,如限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和车辆尾气排放。

同时,一些新兴技术也被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如纳米材料的应用、生物修复等。

此外,国际合作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合作交流和技术共享,不仅能够加快科研进展,还有助于推动治理措施的实施。

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

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

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1.引言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增加,大气中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

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着潜在的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地监测和评估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成为了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

2.大气中重金属的来源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人为活动和自然源。

人为活动包括工业废气排放、燃煤排放、交通尾气以及垃圾焚烧等。

自然源主要指地壳中重金属元素的释放和挥发。

这些重金属经由大气传输后,可能沉积在土壤和水体中,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3.大气中重金属的监测方法监测大气中重金属的方法主要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

主动监测是通过空气采样装置采集样品,然后使用分析仪器进行分析。

常用的主动监测方法有高体积空气采样、低体积采样、滤膜采样等。

被动监测是通过被动式采样器收集大气中的重金属。

被动监测方法具有体积小、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大气重金属污染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大气中重金属的评估方法大气中重金属的评估方法通常包括有机物浸提法和土壤浸提法。

有机物浸提法是指使用有机物溶剂将重金属从样品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分析仪器进行测定。

该方法适用于大气降尘样品的分析。

土壤浸提法是将土壤样品与提取液混合,通过浸提作用将重金属从土壤中溶解出来。

然后利用分析仪器进行测定得到重金属的含量。

土壤浸提法是评估大气重金属污染的常用方法,通过测量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可以有效评估大气污染对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5.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方法为了减少大气中重金属的排放,应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改进工业生产工艺,减少重金属排放。

其次,要加强监管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排污许可制度,对排放重金属超标的企业进行处罚。

同时,应加大环保投资,提高治理设施的效率和运行质量。

此外,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也是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活等方式,促进大众对大气污染的认识和行动。

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

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

中国大 气 颗 粒 物 中重 金 属 监 测 技 术 与 方 法 综 述
张霖琳 ,薛荔栋 ,滕恩江 , 吕怡兵 ,王业耀
中 国环 境监测 总 站 ,北京 1 0 0 0 1 2
摘要 : 大气颗粒物 中的重金 属极 易富集在细颗粒物 中,并对人体带来 危害 。文章对 中国大气颗粒物 中重金属 的监测技术方法 进行 梳理和汇总 ,从点位布设 、样 品采集 、样品前处理 、分析测试 以及全过程 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方 面。探讨 和分析颗
基 金项 目:国家 环境 保 护公益 科研 专项 ( 2 0 1 3 0 9 0 5 0 )
杨俊 益等 ,2 0 1 2 o
随着新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 G B 3 0 9 5 . 2 0 1 2 ) 和《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的颁布和实施 ,颗粒 物的监测工作 日 趋重要 , 及 时、准确地反应大气中 重金属污染状况 ,建立和完善大气颗粒物 中重金属 的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是控制和治理大气重金属污 染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环节 ( 姚琳等 ,2 0 1 2 ;谭吉华 和段菁春 ,2 0 1 3 o 目前 ,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 属测定技术与方法不完备 、质量管理体系亟待提 高, 尤其表现在各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 物 排放标 准 中包 含 的重 金属 项 目较少 ,缺少 系统 和 规范的样 品采集技术和方法 ,现有重金属测定方法 多为推荐方法和暂行行业标准 , 有待进一步完善和 标准化。本文将 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监测技 术与方法进行汇总和分析 ,从样品采集、前处理 、 分 析 测 试 以 及 质 量 保证 和 质 量 控 制 等各 个 环 节进 行阐述 ,为大气颗粒物重金属监测和管理部 门制/ 修订相关标准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大气沉降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

大气沉降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

大气沉降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引言:大气沉降是指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气态污染物等随降水或沉积物一同沉降到地面上的过程。

由于大气污染不断加重,其中的重金属元素也日益增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准确测定大气沉降中的重金属含量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样品采集与预处理1.1 样品采集大气沉降样品的采集需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并确保采集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物的影响。

常用的采样器有雨水采集器、湿沉降采样器等。

采集时应避免采样器受到直接日光照射,以免造成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误差。

1.2 样品预处理样品采集回实验室后,首先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干扰物。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沉淀、酸溶解等。

过滤可去除悬浮颗粒和固体杂质,沉淀可去除胶体颗粒,酸溶解可溶解金属离子。

二、重金属测定方法2.1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重金属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原子与特定波长的光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样品中重金属的浓度。

具体操作中,可选择合适的重金属标准溶液进行比对,通过测量样品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差值,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重金属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将样品中的金属离子转化为原子态,再通过质谱仪进行测定。

ICP-MS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同时测定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2.3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是一种适用于测定微量重金属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溶液直接注入预热的石墨炉中,利用石墨炉的高温将样品分解,再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

GF-AAS具有较高的测定灵敏度和准确性,适用于重金属含量较低的样品测定。

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测定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降尘缸收集干、湿降尘和总降尘。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中流量采样仪
大流量采样仪: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级采样器: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降尘缸
8级采样器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级层叠撞击采样器是一个多级,多孔的采样器。用于直接 测量按空气动力学大小分级的固体微粒和气体微粒的质量 浓度。采样器是由多个撞击盘组成,每个撞击盘又由一系 列的喷射小孔和撞击面构成。气溶胶气流经过每一级撞击 盘,都会冲撞表面。气流里惯性大的颗粒物就直接撞击并 停留在撞击盘的表面。小一些的颗粒物则可随空气流穿过, 到达下一个撞击盘。采样板上的孔直径从采样器的顶端到 底部渐渐变小,它们的直径范围从0级采样板的0.1004英寸 (0.2550cm)到7级采样板的0.0100英寸(0.0254cm)。有预分 离器1级 5.8μm~9.0μm 2级 4.7μm~5.8μm 3级 3.3μm~4.7μm 4级2.1μm~3.3μm 5级 1.1μm~2.1μm 6级 0.65μm~1.1μm 7级 0.43μm~0.65μm 8级 ≤0.43μm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每次需2人采样换膜,一个采样人员打开采样头顶盖,取 出采样膜夹;另一个采样人员戴手套用酒精清洁过的镊子, 打开滤膜袋,将已编号并称重的采样膜放在采样膜网托上, 然后放好膜夹,对正,将螺丝拧紧。(注:a.采样膜必须 完好,任何有破损或其它瑕疵的采样膜都不能用;b.放采 样膜必须对正,不能漏气。)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盖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仪,设置有关参数, 启动采样。大流量采样器的采样流量为1.05m3/min, 中流量采样器的采样流量为100L/min。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填写填写《大气现场采样原始记录表》中的样品 编号,采样的开始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压力、 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信息。采样开始时间记录 准确到分,如9:02。开始采样后需至少观察10分钟, 待采样仪器流速稳定及采样正常后方可离开 。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采完样品的膜需戴手套将采样面向内对折,放入 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锡箔袋中,填写《大气现场采 样原始记录表》中剩余的项目,如采样结束时间, 累积采样体积,平均采样温度、压力等,将样品装 好运至实验室,放入干燥器或干燥箱保存或交样。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9、采样操作流程
级 1 2 3 4 5 6 7 8
粒子 9.0 um 5.8 4.7 3.3 2.1 1.1 0.65 0.43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3、有关资料收集:
⑴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⑵ 气象资料 ⑶ 地形资料 ⑷ 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 ⑸ 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环境空气重金属监测
4、监测网点的布设: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2、采样方法
●专用仪器采集样品,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采集到实 时的数据,及对降尘的粒径进行选择性采集,一般在研究 特定粒度的降尘时常采用此方法。缺点是这种方法由于受 天气的影响雨天不能采样,对湿降尘的研究不适用。 ●降尘缸进行降尘采集,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采集点灵活, 干、湿降尘均可采集且采样受天气影响较小,用本方法采 集的数据比较客观和全面,且采样点数量受客观因素限制 较小。一般对降尘粒径划分比较细且周期较长的研究中常 采用此方法。它是大气降尘研究中最常用的采样方法。
样品交接时填好样品《现场采样交接记录表》, 检查样品袋是否与样品记录单是否一一对应,交样 人与接样人签字后,由接样送至实验室分析测试。 样品保存:采样后所有膜均需用锡箔纸夹好,放 入干燥器或干燥箱保存。有条件的单位最好冷藏 (40C)避光保存。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9、实验室操作流程
实验室分析测试(滤膜消解方法):取试样滤膜,置于聚四 氟乙烯烧杯中,加入(1+1)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10ml, 浸泡2h以上,在电热板上沙浴加热至微沸(勿使其崩溅), 保持10min,冷却。滴加40%氢氟酸2ml,加热蒸至近干,使 氢氟酸挥发殆尽,冷却。加(1+9)硝酸溶液5ml,加热使残 渣溶解,冷却,将溶液转移至50ml容器瓶中,再用去离子 水稀释至标线,即为试样溶液。再上机,分析、测试。参 考标准: HJ539-2009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 收分光光度法。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5、布点方法
⑴ 功能区布点法: ⑵ 几何布点法: ⑶ 网格布点法: 适用于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 布均匀。
注:若有主导风向,下风向的采样点应占总采样 点的60%。
⑷ 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同心圆 与放射线的划分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同一圆上的 采样点可平均分布,也可根据风向确定。 ⑸ 扇形布点法: 适用于孤立点源,且主导风向明 显的地区。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6、采样时间和频率等技术要求:
⑴ 对于固定污染源或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按照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和HJ/T397-200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55- 2000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要求进行。铅 按照HJ538-2009《固定源和废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法》进行。 ⑵ 对于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采样,按照HJ/T194-2005《环境 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GB/T15432-1995《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HJ/T618-2011《环境空气 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铅按照HJ539-2009《环境空 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9、实验室操作流程
●实验室分析测试(干湿降尘和湿降尘的消解方法):
1、加适量的去离子水清洗降尘罐,将降尘清洗至 烧杯内,经蒸发、干燥后先进行降尘量的分析。 2、降尘量分析完后于烧杯中加入少量去离子水, 用玻璃棒导引烧杯内壁,加入浓盐酸15毫升、浓硝 酸5毫升、高氯酸2毫升,电热版上加热至近干。 3、稍冷,加少量去离子水过滤,冷却后,转移到 50 ml容量瓶中,再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此溶 液即为样品溶液,再上机,分析、测试。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9、实验室操作流程
●实验室分析测试(干降尘的消解方法):
1、可直接用干净、清洁的毛刷清扫降尘缸内的降 尘,将降尘清扫至干净的纸袋或烧杯内,带回实验 室先进行降尘量的分析。 2、降尘量分析完后用玻璃棒导引烧杯内壁,加入 浓盐酸15毫升、浓硝酸5毫升、高氯酸2毫升,电热 版上加热至近干或在带盖的聚四氟乙烯消化罐中对 样品进行全消化处理。 3、冷却后,转移到50 ml容量瓶中,再用去离子水 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即为样品溶液,再上机,分析、 测试。
布点采样的原则: ⑴ 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 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⑵ 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 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 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 为对照。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4、监测网点的布设: ⑶ 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地区, 要适当增设采样点;城市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 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酌情少设采样点。 ⑷ 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周围尽可能无障碍 ⑸ 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 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⑹ 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1、监测目的
为研究大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大气污 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质量管 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 资料和依据。 《长株潭地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控制研究》,为 治理和控制长株潭地区大气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其它降尘收集法,这种方法就是收集采样点已经降落的 大气降尘进行理化分析,优点是降尘收集方便且有针对性, 采样周期较短,但是这种方法对降尘收集的地点要求较高, 采样点必须是那些受人为和天气影响较小且能代表研究区 域降尘特点的点位。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2、采样方法:
利用大流量、中流量和分粒径采样器,采集TSP、 PM10和分粒径的大气污染物样品或采用烟尘测 试仪采集固定污染源排气筒中颗粒物样品,用 于分析其中的重金属的含量。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采样时间为23小时,如早上9:00—次日早上8:00。 在每个采样点仪器附近准备一个干净的操作平台,换膜之前 在操作台上铺一张清洁的锡箔纸,与换膜有关的物品及换膜 操作均在锡箔纸上完成。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在装好采样膜前,填写《大气现场采样原始记录表》中的 表格以上的“采样单编号”、“采样点名称”、“采样日 期”“天气状况”、“采样器型号”、“采样介质编号”、 “样品编号”等信息,同时,把“样品编号”也记录在锡 箔袋的标签上。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7、所需相关物品 现场采样原始记录表、标签纸、无尘(橡胶) 手套、密封纸、酒精、脱脂棉、镊子、锡箔纸、 剪刀、凡士林、笔、干燥器或干燥箱、采样缸、 采样瓶、去离子水、真空压力表和皂膜流量计 等。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8、采样操作流程
采样前,全体采样人员必须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学习内容为 有关监测技术规范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等。 每个季节采样前要检查仪器运行的可靠性,并进行气密性检 查和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不大于5%)后,在采样器的相关部 委涂凡士林(模拟人体呼吸系统),其他时候不再涂。气密 性检查和流量校准见HJ/T375-2007《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 求及监测方法》。
用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加热后,若滤膜消解完全,可不 加氢氟酸。石英纤维滤膜也不加氢氟酸。
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监测
9、实验室操作流程
●实验室分析测试(滤筒消解方法):将滤筒剪碎,置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