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监测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面对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加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管理,探索可行的治理技术和措施,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并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文将针对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铬等,这些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废弃电子产品、矿山尾矿等,这些来源都可能导致周围环境受到污染。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壤、水体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已经超过环境质量标准,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污染: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积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从而危害食品安全。

2. 水体污染:重金属元素进入水体后,会对水产养殖和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长期饮用受污染水源可能导致慢性中毒。

3. 大气污染:工业废气中的重金属元素经排放到大气中,降尘后附着在土壤和水体上,成为重金属污染的另一重要来源。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亟需加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管理,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1. 加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管理(1)加强重金属污染源的监测与排放控制。

对工业废气、工业废水等重金属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测,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和限值,加强对排放企业的监管和检查力度,确保排放达标。

(2)开展重金属元素在土壤、水体中的监测。

建立土壤、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测网络,定期对受污染地区的土壤、水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污染扩散的趋势。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及防治措施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及防治措施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及防治措施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风险。

重金属如铅、镉、汞等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危害性很大,对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监测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一、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目前,我国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严峻。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一些工业区域和城市周边地区,由于工业废水、生活垃圾污水等排放,导致了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程度不断加剧。

特别是在一些矿区和化工厂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的情况更为严重,给当地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危害。

重金属污染的水源被人饮用或者农作物灌溉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例如引起慢性中毒、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在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水样采集与样品保存、重金属污染物的化学分析与检测、监测装备和仪器的使用,以及数据的处理和评价等。

水样采集与样品保存是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的起始环节,直接影响着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水样的采集和保存,一般应选择干净、无污染的采样瓶进行采集,同时要注意避免水样的二次污染,保证水样的原始性。

在重金属污染物的化学分析与检测中,需要利用一些专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分析,如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以进行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分析和检测。

对于监测数据的处理和评价,通常可以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展示,为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有效防治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

加强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源的管控和治理,通过严格监管和管理,减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防止重金属污染物的进入水体,从根本上减轻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程度。

加强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对于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及防治措施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及防治措施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及防治措施一、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是一类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主要包括铅、汞、镉、铬等。

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重金属广泛使用,但往往会被排放到水体中,引起水环境污染。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水质的直接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二是对水产品的间接污染,通过水产品的摄入,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当前,我国水环境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一些地区,由于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水环境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统计,我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地表水已经无法达到Ⅲ类水体要求,其中重金属污染占有一定比例。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直接的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水环境重金属污染,必须进行定期的监测工作。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和迁移规律的研究;污染源的识别和排放量的统计;水生态系统、水产品和饮用水中重金属的监测等。

首先是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监测。

为了了解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通常需要采集水样,然后对水样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试。

这样的监测工作需要有标准的采样和分析方法,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是污染源的识别和排放量的统计。

对于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必须了解污染源的位置和类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还需要统计每个污染源的排放量,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依据,以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还需要对水生态系统、水产品和饮用水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监测。

水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较强,通过对水生态系统中生物样本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及时掌握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分布情况。

水产品和饮用水中重金属的监测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

针对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必须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技术体系,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

还需要加强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监测方法和技术,确保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元素或其化合物在环境中积累而引起的环境污染现象。

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严重的危害,长期而言,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在新形势下,为了有效治理重金属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至大气、土壤和水体中,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

砷、镉、铬、汞、铅等重金属元素是目前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通常来源于燃料燃烧、工业排放、废弃物处理和农业活动等。

1.对环境的影响重金属元素进入自然环境后,会富集在土壤和水体中,通过生物链逐级富集,最终进入人类食物链,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重金属的长期积累和富集会导致土壤失去肥力,影响作物的生长和质量,甚至导致土壤酸化及生态系统的崩溃。

在水体中,重金属元素会影响水质,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从而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物经由蔬菜、水果、水、土壤等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摄入会引发慢性中毒,对人体造成严重健康问题。

铅中毒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受损,镉中毒会引发骨质疏松等。

重金属污染物还可能通过空气中的微粒悬浮物进入人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诱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二、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针对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我们需要在新形势下采取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以减少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1.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建设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业活动的监管,建立健全的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排放标准,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重金属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重金属污染“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的法治理念。

2.推动清洁生产和减排技术的应用鼓励和支持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技术,降低重金属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地表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水资源,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表水监测是保障水质安全、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要工作。

地表水监测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进行相应的对策。

地表水监测不够全面,监测点覆盖不足。

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地表水监测点设置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地区的地表水质量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监测,存在盲区。

这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对策一:加大监测点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地区地表水监测。

对于地表水质量受污染威胁较大的地方,可以适度增加监测点密度,加强监测频次,确保全面监测。

地表水监测手段和设备滞后,监测数据不够准确。

地表水监测手段和设备紧跟时代发展,科学技术更新换代较快,但是一些地区的监测手段和设备落后,导致监测数据精度不高,不够准确。

对策二:加大地表水监测手段和设备更新换代力度,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对监测设备和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地表水监测工作中存在监测数据未能及时公开,信息共享不够畅通。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地表水监测数据的公开和信息共享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监测数据未能及时公开到位,让公众不知情。

对策三:加强对地表水监测数据的公开和信息共享工作,建立健全的公开机制和平台,让监测数据及时公开到位,并提高信息共享的互动性和便捷度。

地表水监测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监测人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一些地区的监测人员对地表水监测技术掌握不够扎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盲区,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队伍建设。

地表水监测工作中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地表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水资源,保障地表水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有关部门和监测人员能够加强对地表水监测工作的管理和技术支持,确保地表水监测工作的全面、准确和高效开展。

只有加强地表水监测工作,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才能不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更加安全、健康的水。

浅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浅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浅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流动或静止的水体,包括江河、湖泊、水库、运河等。

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

当前地表水环境质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本文将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污染严重目前,地表水主要污染物质包括有机物、重金属、农药残留、化学物质等。

由于工业排放、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地表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了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2. 水资源分布不均在一些地区,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了供水困难的问题。

一些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严重干旱的困扰,需要解决水资源调配不均衡的问题。

3. 生态环境恶化地表水的污染不仅影响了人类的健康,还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一些湖泊、江河等水体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建议1. 加强环保意识倡导全民环保意识,提高人们对地表水环境保护的认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氛围。

2.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管控,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对地表水的直接污染。

3.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方式,保障供水的稳定和充足。

4. 提倡绿色生产推广绿色生产理念,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

5. 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对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地表水污染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6. 加强国际合作地表水环境治理是一个具有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挑战,促进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动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工作。

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

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

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近年来水体重金属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大、具有较高的原子数及较高的原子质量的金属元素。

虽然重金属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但由于人类活动,如工业废水、农业排放、矿业潜水和城市污水等的不当处理,导致水体中重金属浓度超过环境容忍度,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二、重金属污染对水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水体的影响重金属污染使水体失去了自然的清澈和透明度。

根据研究,水体中重金属如铅、镉和汞等会引起水体颜色变浑浊,影响人们的直观感受。

此外,重金属还会降低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妨碍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水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死亡和损伤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

例如,重金属污染会导致鱼类的生长受阻,其受重金属污染的鱼类不仅会影响水产品的质量,还对食物链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大型水生生物迭次消失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环境灾难。

三、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为了解决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种治理技术。

1.物理法物理法是最基本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之一。

通过调整水体的物理性质,如温度、压力和流速等,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常见的物理法有膜过滤和沉淀等。

2.化学法化学法是针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化学法有络合剂、沉淀剂和还原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盐类或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3.生物法生物法是通过利用某些生物体来吸附、富集和转化重金属的技术。

例如,利用藻类和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并将其转化为无毒或较低毒的形式。

四、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展望尽管目前已经有多种治理技术可供选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地表水监测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地表水质量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水环境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在地表水监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就地表水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1. 监测手段落后目前地表水监测手段相对落后,主要还是通过传统的现场采样分析方法,监测精度和效率都比较低,无法满足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水环境监测的要求。

2. 监测区域不足地表水监测的区域覆盖比较有限,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监测盲区,导致一些地方水环境问题难以被发现和解决。

3. 监测数据不全面目前地表水监测数据采集还比较简单,只能获取一些基本的指标,对于一些微量元素、有机物质等并不能进行有效监测,导致水质监测数据不够全面、准确。

4. 监测网络不完善地表水监测网络不完善,造成了监测站点稀少,不能全面了解水环境的整体状态,不能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5. 监测标准不统一地表水监测中存在着不同地区、不同监测机构的标准不统一问题,这导致了一些监测数据的失真,对地表水环境的真实情况认知不够准确。

二、对策措施1. 更新监测手段应不断进行监测手段的更新和改进,推广使用新型的在线监测技术,提高监测精度、效率和频率,实现水环境的动态监测。

2. 加强监测区域建设应完善地表水监测区域建设,增加监测站点,覆盖更广泛的地区,提高监测区域的全面性和可及性。

3. 提高监测数据全面性应加大对监测数据的收集力度,利用现代化的分析方法,获取更全面、准确的监测数据,包括微量元素、有机物质等指标。

5. 统一监测标准应加强地表水监测标准的统一制定和实施,建立标准化的监测指标和方法,提高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地表水监测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内容,对地表水监测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只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监测、精准监测,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地表水资源,确保水质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卷 第6期
孙立岩等. 浅谈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监测现状及对策
2012 年 12 月
( 1) 国内现行的重金属监测标准方法包括分 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 原子吸收法。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还不完善。对于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AES) ,主要在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里介绍了该方 法用于检测水中铝、砷、钡、铍、铜、铅、锌、镉、总铬、 铁、锰、钒的方法。测定地表水的电感耦合等离子 体质谱法还未标准化。
SUN Li-yan1 ,YAO Zhi-peng2 ,XUE Li-dong2 ,SHEN Xin2 ( 1. Dunhua Danfeng Forestry Co. Ltd,Dunhua,Jilin 133714,China; 2.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Beijing,100012,China)
近年来,中国一些地区连续发生重金属污染事 件,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党中央、国 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为切实抓好重金属污染防治, 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制定 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控 制 14 个省份、138 个重点区域,并提出到 2015 年, 要建立起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 系和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基本遏制了突发性 重金属污染事件高发态势。为贯彻落实“十二五” 规划,做好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工作,及时开展重 点地区地表水重金属专项监测工作,发现重点地区 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 1) 应用范围广 它不仅适用于废水和饮用水,还适用于固体废 弃物,而由 美 国 公 共 卫 生 协 会 等 部 门 联 合 制 定 的 《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中的第 300 章—金属的测 定方法系列仅仅适用于废水。 ( 2) 测定手段先进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AES) 能同时、连续测定多种 金 属[9 - 11],方 法 性 能 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与石墨炉 原子吸收法相近。 广泛应用石墨炉技术,EPA 200 系列可测定金属 35 种[12],其中应用石墨炉技术测定的达 30 种。石墨 炉技术灵 敏 度 高,尤 其 适 用 于 饮 用 水 中 金 属 的 测 定。35 种金属中有 33 种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只有 硼( B) 用 库 仑 法 测 定,汞 ( Hg) 用 冷 原 子 吸 收 法 测定。 ( 3) 前处理方法简单实用,便于掌握 饮用水一般不需要前处理,其他水体尽管分析 目的不同( 如可溶金属、悬浮性金属、总金属、总可 回收金属等) ,但前处理方法基本相同。 ( 4) 校准方法灵活 除了用校准标样绘制校准曲线进行校准外,还 可采用标准加入校准法,该法适用于基体复杂的水 体中重金属的分析。 ( 5) EPA 200 系列在美国应用广泛 不仅地区性水质实验室使用,合同实验室测定 固体废弃物中金属时也会使用。 ( 6) 该方法局限性也很明显 主要表现在: QC 不完善,只制定了饮用水中金 属分析的 QC 程序,未制定其他水体及固体废弃物 中金属分析的 QC 程序; 对固体废弃物样品( 主要 指油样、固体样) 的前处理没有提出有效的方法。 2. 1. 2 中国重金属监测现状 近些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中重金属的监 测,2011 年 12 月份,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开展了重 金属的专项监测工作,在全国 14 个省设置了 277 个监测断面,每月开展 14 项重金属指标的监测。 部分省市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了重金属专项 监测断面。
关键词: 地表水; 重金属污染; 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X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732( 2012) 06 0029 04
Primary Discuss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n Heavy Metal Pollution Monitoring in Surface Water
ABSTRACT: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this article pointed out the statu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its detriment. The article elaborated the methods and main principle of heavy metal monitoring in surface waters,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of heavy metal monitoring,and also presented the suggestion on monitoring heavy metal in surface water. KEY WORDS: surface water; heavy metal pollu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变作用,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5,6]。国内近年 出现的重金属污染事件主要有湖南儿童血铅超标 事件、陕西凤翔数百儿童铅超标以及浙江台州近百 村民血铅超标等等,而世界上比较著名的重金属污 染事件是日本因汞污染导致的水俣病和因镉污染 导致的痛痛病。
2 国内外重金属监测现状及检测分析方法 1905 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成立了“水的标准
孙立岩1 ,姚志鹏2 ,薛荔栋2 ,沈 欣2 ( 1. 吉林省敦化丹峰林业有限公司,吉林 敦化 133714; 2.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 100012)
摘 要: 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危害,并分析了国内外重金属监测现状。阐述当前地表水重金属监测的主要方法和原
理,指出地表水重金属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重金属监测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收稿日期: 2012 10 24; 修订日期: 2012 11 01 作者简介: 孙立岩( 1962—) ,女,工程师,大专,从事水环境监 测工作。 姚志鹏( 1981—) ,男,工程师,硕士,从事水环境监测工作。
— 29 —
第4卷 第6期
孙立岩等. 浅谈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监测现状及对策
2012 年 12 月
表 1 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方法
优点
缺陷
容易 使 用,应 用 广 检出限稍高,需要样品
FAA

消解,一次测一个元素
检 测 限 比 FAA 低 对样品有一定要求,一
GFAA 1 2 个 数 量 级,应 用 次一个元素,稍多的操作
广泛
技能,需要样品消解
多元素同时分析,分 析样品浓度范围较广, 运行费用较高,需要样 ICP 应用广泛,中等操作技 品消解,元素间存在干扰 能,线性范围较广
( 2) 现有的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多设置在国 内主要的江河湖库上,而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的较小 的支流没有设置监测断面,现有地表水监测断面没 有和重金属污染源相结合。需要增设地表水国控 重金属监测断面,重点监测流量较小但对人民群众 健康有较大影响的河流。
( 3) 现有监测指标不能满足重金属管理的需 要。目前,国内地表水监测指标主要为《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中表 1 的 24 项监 测指标,其中共有 8 项重金属指标,而“规划”中共 有 14 项监测指标,现有的监测指标不能满足“规 划”要求。
国外有较为系统的重金属监测分析方法。美 国环境实验室中所采用的环境分析方法按来源分 基本上可以分为 4 类: 联邦方法即 USEPA 方法、 USGS 方法、州 颁 布 方 法、商 业 或 私 人 组 织 颁 布 的方 法,它 们 的 适 用 范 围 也 有 所 不 同。 其 中,
— 30 —
USEPA 200 系列方法是美国水质实验室应用的一 套重要标准方法。该方法于 1979 年推出,后经过 两次修订。EPA 200 系列共有分析方法 52 个,可分 析的金属达 35 种,这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是其 他同类方法无法比拟的。该系列的主要特点如下:
多元素同时分析,适 ICP / MS 用于低浓度甚至同位
运 行 费 用 高,应 用 相 对
少些,需要样品消解
素分析,检出限较低
原理 简 单,一 般 分 比色法 光光度 计 即 可,不 需
易 被 其 他 离 子 干 扰,灵
பைடு நூலகம்敏度较低
要特殊设备
灵敏 度 高,测 定 重
极普法
存在汞蒸气毒性的问题
复性高
2. 1 国内外地表水重金属监测现状 2. 1. 1 国外重金属监测现状
( 4) 部分监测任务承担单位能力不足。按照 “规划”要求的 14 项重金属监测指标,目前还有部 分监 测 站 在 设 备、人 员、经 费 等 方 面,难 以 满 足 要 求。不具备监测“规划”要求的 14 项重金属监测 指标能力。 2. 2 在线监测技术
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主要采用分光光度法和 电化学方法[13]。分光光度法一般采用化学前处理 方法,有国标方法作为依据,可监测的项目有砷、总 铬、六价铬、锰、镍、锑等。但因各个重金属的前处 理方法都不相同,使每台在线仪器只能测定一种重 金属,无法实现多元素的同时测定,该类方法的在 线监测仪的灵敏度较低,多数只适用于废水和浓度 较高水样的监测。对含量比较低的地表水和饮用 水源地的重金属监测难以满足要求。电化学方法 是环境监测中重要检测技术之一,目前重金属在线 监测仪多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和催化极谱法,可监 测的项目有汞、铅、砷、铜、铋、铊、镉、锌、硒、锰、铁、 镍、铬等; 方法检测限可以达到 ppb 级; 一台仪器可 以通过安装多个模块,一般可设置 5 个模块,实现 多种重金属的同时分析,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 重金属监测。该方法的缺点是易受水中有机物等 的干扰,需增加预处理装置[14]。
是人体 所 必 需 的 微 量 元 素,如 铁、锰、铜、锌[2],但 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 体有害。“十二五”期间重点防治的重金属污染物 列出了 14 种,包括铅、汞、镉、铬和砷,兼顾镍、铜、 锌、银、钒、锰、钴、铊、锑等重金属污染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