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题型解题方法归纳
专题12 长句作答类-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专题12 长句作答类目录一、题型解读二、热点题型归纳【题型1】现象原因类【题型2】结论依据类三、最新模考题组练高考中生物强调能力立意。
全国卷尤其注重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能运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长句表达表面上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其实质是对思维推理的逻辑性、科学性及全面性的考查。
长句表达是考生的弱项,往往失分严重。
长句作答类试题可以分为原因类试题和依据类试题,原因类试题从题干事实出发,利用科学思维进行合理推断,依据类试题先作判断,再给出判断依据、理由。
【题型1】原因分析类【典例分析1】(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元中α-Synuclein蛋白聚积是主要致病因素。
研究发现患者普遍存在溶酶体膜蛋白TMEM175变异,如图所示。
为探究TMEM175蛋白在该病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4)基因敲除等实验发现TMEM175蛋白参与溶酶体内酸碱稳态调节。
如图1所示,溶酶体膜的对H+具有屏障作用,膜上的H+转运蛋白将H+以的方式运入溶酶体,使溶酶体内pH小于细胞质基质。
TMEM175蛋白可将H+运出,维持溶酶体内pH约为4.6.据图2分析,TMEM175蛋白变异将影响溶酶体的功能,原因是。
(5)综上推测,TMEM175蛋白变异是引起α-Synuclein蛋白聚积致病的原因,理由是。
【答案】(4) 磷脂双分子层主动运输 TMEM175蛋白结构变化使其不能把溶酶体中多余的氢离子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进而使溶酶体中的pH下降,而pH会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溶酶体的消化功能,(5)TMEM175蛋白结构的改变导致无法行使正常的功能,即使得溶酶体中的氢离子无法转运到细胞质基质,导致溶酶体中的pH下降,影响了溶酶体中相关酶的活性,导致细胞中α-Synuclein蛋白无法被分解,进而聚积致病。
【详解】(4)基因敲除等实验发现TMEM175蛋白参与溶酶体内酸碱稳态调节。
高考生物遗传解题方法总结(必考点)

高考生物遗传解题方法总结(必考点)一、显隐性的判断1.概念法若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种亲本性状,则表现者——显,未表现者——隐2.逆推法(无中生有)(原理:显性表现者逆推不隔代,此命题为真,则逆推隔代,不是显性(是隐性)也为真)若亲本只一种表现型(甲),F1有另一种表现型(乙),则新出现的性状(乙)为隐3、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为杂合体(Bb)。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为测交类型,即Bb×bb。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体,即:BB×BB或BB×Bb或 BB×bb。
(4)若研究多对相对性状时,先研究每一对相对性状,方法如上三点,然后再把它们组合起来即可。
二、自由组合分离此(9:3:3:1)的应用条件三、自由组合分离比中隐含的比例及应用双显显隐隐显双隐9 : 3 : 3 : 1纯合体: 1 : 1 : 1 : 1杂合体: 8 : 2 : 2 : 0四、自由组合表现型及比例的计算(3显:隐)2=9显显:3显隐:3隐显:1隐隐(3显:隐)n……五、自由组合基因型及比例的计算(Y+y)2(R+r)2=(YY+2Yy+yy)(RR+2Rr+rr)=YYRR+2YYRr+YYrr+2YyRR+4YyRr+2Yyrr+yyRR+2yyRr+yyrr六、隐性性状分析法原理:隐性性状与显性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性:表现型与基因型一一对应,(隐——aa),故从隐性性状分析入手,易于突破七、性状比例分析法原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实际上是在每对等位基因分离基础上的自由组合,符合乘法原则,所以,可以先计算出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结果后,再相乘即可。
用以解决的常见问题(1)配子种类及概率(2)表现型种类及概率(3)基因型种类及概率[例1]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
高考生物17个必考题型及解题技巧

高考生物17个必考题型及解题技巧选择题1. 单项选择题:注意理解题干和选项,排除错误选项,并注意答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单项选择题:注意理解题干和选项,排除错误选项,并注意答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多项选择题:理解题干后,逐个排除错误选项,再选择正确答案。
多项选择题:理解题干后,逐个排除错误选项,再选择正确答案。
填空题3. 简答题: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要注意核心要点。
简答题: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要注意核心要点。
4. 填表题:准确填写给定的表格,注意相关数据或信息的填写方式。
填表题:准确填写给定的表格,注意相关数据或信息的填写方式。
5. 计算题:注意运算符号、单位转换以及保留有效数字。
计算题:注意运算符号、单位转换以及保留有效数字。
判断题6. 判断正误题:理解题干后,仔细判断正误,并根据题干中的条件进行判断。
判断正误题:理解题干后,仔细判断正误,并根据题干中的条件进行判断。
7. 判断填涂题:仔细阅读题干,判断条件是否成立,正确则涂对,错误则涂错。
判断填涂题:仔细阅读题干,判断条件是否成立,正确则涂对,错误则涂错。
完成题8. 简答题:回答问题时要准确、简明扼要。
简答题:回答问题时要准确、简明扼要。
9. 普及性题:注意准确把握题目中要求的内容。
普及性题:注意准确把握题目中要求的内容。
分析题10. 分析题:仔细阅读题目,分析各项指标并找出规律。
分析题:仔细阅读题目,分析各项指标并找出规律。
实验题11. 思维题:注意综合考虑相关知识和所学的实验技巧。
思维题:注意综合考虑相关知识和所学的实验技巧。
应用题12. 计算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准确的计算。
计算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准确的计算。
13. 推理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合理推理。
推理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合理推理。
解答题14. 细节题:注意细节的把握和理解。
细节题:注意细节的把握和理解。
15. 分析题:仔细分析题目,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
分析题:仔细分析题目,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
新教材新高考生物复习专题-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规解题规律和方法

(种),表型为 8 (种) 因型(或表型)种类的乘积
概率 某基因型(或 问题 表型)的比例
AABbDd×aaBbdd,F1 按分离定律求出相应基因型
中AaBbDd所占比例为 (或表型)的比例,然后利用
1 __4__
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概率 纯合子或杂 AABbDd×AaBBdd,F1中
问题
合子出现的 比例
问题 配子间结合 AABbCc×aaBbCC,配子间结 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
方式
合方式种类数为 (8种)
等于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双亲杂交(已知双亲基因型),
AaBbCc×Aabbcc,子
种类 子代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种类等
问题 (或表型)种类 代基因型种类数为_1_2_ 于各性状按分离定律所求基
√C.F2褐色个体相互交配会产生一定数量的黑色个体
D.F2褐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
题型突破
6.(2022·河北高三月考)某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植株有抗病和易感病一对 相对性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一对相对性状。现用红花抗病植株和白花易 感病植株杂交,F1都是红花抗病植株,F1个体自交得F2,F2中红花抗病∶ 白花抗病∶红花易感病∶白花易感病=54∶42∶18∶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的花色至少受_两___对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_自__由__组__合__定律,原 因是___F_2中__红__花__∶__白__花__=__9_∶__7_,__是__9_∶__3_∶__3_∶__1_的__变__式__,__因__此__遵__循__孟__德__尔_ _自__由__组__合__定__律___。
自交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25∶5∶5∶1 Y_R_
高考生物中的常见推理题

高考生物中的常见推理题高考生物考试中,推理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重要题型之一。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运用科学思维,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通过合理的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高考生物中的常见推理题及解题方法。
常见推理题一:根据观察现象进行推理。
这类题目常常给出一组实例或现象,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例如,“某植物在实验室条件下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的一整套过程需要得到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而夜晚的温度较低、光照较暗、湿度较大等环境条件与植物正常生长相比差别较大。
在模拟夜晚条件下的环境下,植物的生长和开花遇到了某些困难。
”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的植物生长规律的知识进行判断,得出结论,植物在夜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开花会受到影响。
解题方法:分析问题的逻辑关系,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在这个题目中,考生需要知道植物生长和开花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而夜晚的温度较低、光照较暗、湿度较大等环境条件与植物正常生长相比差别较大。
通过这些信息进行推理,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在夜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开花会受到影响。
常见推理题二: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
这类题目给出一个已知的条件,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判断。
例如,“某地的居民在夏季患病人数较冬季增加,研究表明,某种传染病在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下更容易传播。
分析该地的气候条件,可以推断造成居民夏季患病人数增加的原因是传染病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更容易传播。
”解题方法:根据所给条件进行分析,推理出结论。
在这个题目中,已知某种传染病在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下更容易传播,而夏季正是高温和高湿度的季节。
通过这些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可以得出结论,造成居民夏季患病人数增加的原因是传染病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更容易传播。
常见推理题三: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推理。
这类题目给出一个实验结果,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判断。
例如,“A、B两种植物在受到干旱和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结果发现,A植物的叶片逐渐变黄枯萎,而B植物的叶片仍然保持翠绿色。
高考生物试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

高考生物试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一.高考生物学科试题特点:1.重视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操作技巧.2.命题情景贴近生活,贴近最新科学成就,展示社会热点,不再是单纯地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重视考查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和分析能力;3.更加重视对学生生物学科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4.实验考查的地位显著提高,以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等研究性学习形式命题的比重加大,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
5.生物图、表等资料信息题的考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解答生物试题的三个过程:1.审题: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关键字词;(题眼——审题的最关键之处)2.破题:仔细分析题意,弄清命题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3.答题:全面组织知识,完整规范作答。
(清楚、准确、完整、规范.)三.生物试题的类型、解题方法和技巧(一)、选择题1.选择题的解题方法:①直选法、②排除法(淘汰法)、③推理法(正推法、倒推法、假设反证法)、④比较和对比法(分组对比法)、⑤图表法(对语言叙述繁琐的题干,将语言转换成为简洁的图表)、⑥计算法、⑧综合解题法(将上述方法综合应用)2.选择题的类型、解题方法(1)直接提问类:例1.鉴别一个真核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 [ ]A.有无叶绿体;B.有无液泡; C.有无中心体; D.有无细胞壁。
【解题方法】:分析、比较和对比法、正确答案D例2.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解题方法】:分析、对比法、正确答案D(2)不完全陈述类:例3.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02条件下.如果将环境中C0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内的C3化合物、C5化合物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依次是()A.上升,下降,上升 B。
高考生物大题答题方法与技巧最新一览

高考生物大题答题方法与技巧最新一览高考生物大题常考题型答题技巧简单类大题1、高考生物文字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针对材料提出的问题认真推敲,要学会把握有效信息,找出真实的联系,揭示材料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答题时要紧扣题意,观点准确,全面。
2、高考生物曲线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图像,理解图像中所表达的内涵,将提取到的有效信息转化为可利用的信息,最终去回答问题。
3、高考生物图示信息迁移题:第一点要认真阅读,弄清楚图示的内涵和延伸;第二点要善于挖掘图示中的隐含条件,找出解题所需要的条件;第三点要善于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来获得准确的答案。
4、高考生物表格信息迁移题:首先要看表格的名称、数据和备注等主要内容,还要明确解题所需的知识点要点,在通过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找到解决问题中的突破口。
图表资料类大题1、学会对已知实验进行变式。
发展求异思维,有助于提高实验综合能力。
很多实验都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实验步骤,也可以从众多不同的实验结果中得出同一个结论。
2、言简意赅,提高高考生物答题的准确性。
复习时要加强规范答题训练,提升解题技巧。
在答题时尽量做到找出关键词,明确命题指向,避免答非所问,准确的选用生物学专业术语作答,提高用词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全盘考虑,答全要点,确保答案的完整性。
实验探究类大题1、学会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
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完成探究性实验的基础。
2、深刻领会教材实验的设计思想。
想要做好高考生物探究性大题,就要认真分析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实验,理解每一个实验的原理与目的的要求,弄清楚材料用具的选择方法与原则,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们深入分析实验条件、过程和现象。
为实验设计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搭建基本框架。
高考生物大题必背知识点1、基因具有双螺旋结构,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指碱基对的排列顺序2、基因可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来控制生物性状3、产前诊断羊水检查胎心细胞上有关酶的活性4、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过程中吗?不在,基因重组发生在精子与卵细胞行程过程中,即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及四分体时期5、激素进入血液后定向运输到靶细胞上,对吗?不对,激素运输至全身各处,但只在靶细胞处发挥作用6、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些?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以及食物网、食物链7、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于单一要证因素引起的8、目的基因不能直接导入受体细胞来表达,原因是目的基因无复制原点,目的基因无表达所需的启动子9、以mRNA为材料可得到cDNA,原理是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合成cDNA(叫做“反转录”)10、DNA分子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11、DNA分子的三大特性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12、DNA的基本骨架是怎样构成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13、为什么DNA能够进行准确的复制?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块;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14、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是?为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作为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结构组织15、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是启动子、插入基因(目的基因)、终止子、抗性基因、复制原点16、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条件有必须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酶切分点、必须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具有标记基因、分子大小合适、必须是安全的不伤害受体细胞17、而作为基因表达载体,还需要启动子和终止子18、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发生在原核生物中19、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高考生物遗传类解题规律技巧

高考生物遗传类解题规律技巧遗传类型题目9种解题方法1.显、隐性的判断:①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②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④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2.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①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②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3.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①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②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③通过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再如:通过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进而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4.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①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②自由交配:推荐使用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若对自交或者自由交配的后代进行了相应表型的选择之后,注意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5.遗传现象中的“特殊遗传”:①不完全显性:如Aa表型介于AA和aa之间的现象。
判断的依据可以根据分离比1:2:1变化推导得知;②复等位基因:一对相对性状受受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但每个个体依然只含其中的两个)的现象,先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确定出不同表型的基因型,再答题。
③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或者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象;⑤致死现象,如某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可以根据子代的分离比的偏离情况分析得出,注意该种情况下得到的子代比例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题型解题方法归纳
一、审题
是指解题者对题目信息发现、辨认、转译的过程,它是主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知觉活动,并有思维的积极参与。
审题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地认知活动,这一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读、思、记。
1、审题的任务
(1)发现信息
弄清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问题的条件是什么,哪些条件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哪些是明显的,哪些是稳蔽的,哪些概念,规律能解决和解释出这一问题。
例题: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的等位基困A与a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
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有。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分析:
问题:能否依据上述结果确定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
研究对象:
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一对相对性状(有角、无角)
条件已知基因频率:公牛、母牛、小牛的表现型
未知公牛、母牛、小牛的基因型
解决和解释这一问题的概念、规律(①显性性状概念判断法;②性状分离现象判断法)
(2)转译信息
信息表达比较含蓄,不能直接加以利用在审题时应将其转译为自己熟悉的便于理解或应用的问题或信息。
例题:当人的胚胎处于胚胎发育的第二月末时,有5个尾骶脊椎和相当长的尾。
以后5个尾骶脊椎消失,尾则转变为骨残留。
从基因的功能来看,下列哪一过程与胚胎发育末期人尾的消失不同()
A、病毒的繁殖
B、胰岛素B细胞合成胰岛毒
C、细胞的坏死
D、造血干细胞生成各种细胞
分析:胚胎发育末人尾的消失(不熟悉,不便于理解)
↓ 转译
细胞凋亡(熟悉)
(基因的程序性表达)
(2)记录信息
当题目的信息被感知时,通常需要将其中的一部分信息用简短的形式记录下来,对题目信息的记录应当规范、多样、有序。
“规范”是指信息的记录应用规定的,合适的文字表示,其数值应当带上单位,它应准确、简洁、富有意义和便于记忆。
“多样”是指多种形式,除了应用文字(字母、数据)形式记录外,应尽量设法用示意图画下来并在图上标出有关数据。
“有序”是指对题目信息的记录按一定的顺序,要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和重新组合。
总之,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骤,它是解题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为顺利完成审题的任务,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2、审题的要求
(1)细致
要求读题应当认真仔细,不能粗枝大叶,不能想当然,不能操之过急,在答题之前,必须将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求解要求”等全部内容逐字看清楚,方可作答。
对所谓“似曾相识”、“熟题”更要加倍小心,加以重视,找出“细微末节”上的区别。
例题:以下计算正确的是()
①显微镜下观察同等直径的单行排列的细胞,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能看到20个完整细胞,则放大100倍时,最多能看到10个完整细胞②控制合成一个6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与这60个氨基酸密切相关的碱基数至少应是360
个③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其氨基酸种类最多的可达4120种④如果草原上生产者所转化的光能占照射到该草原上总光能的1%,那么到在次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是0.04%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①易因“似曾相识”而忽略观察同等直径单行排列细胞,而按照面积计算得出看到5个完整细胞的错误结论而误选B
(2)准确
要求无偏差领会题意,重点字,词要咬文嚼字,再三斟酌,不曲解题意,或以想像代替事实,有时甚至要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等方面真正看透题意,不人为改变题目及题目的内涵及外延。
例题:鉴定脱脂奶粉需用的化学试剂
分析:不能准确领会鉴定的含义而代替以鉴别脱脂奶的真伪来选择试剂,苏丹Ⅲ、苏丹Ⅳ、碘液等,而正确分析应为鉴定脱脂奶粉(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3)全面
要求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信息。
有的题目信息不但要从题目文字中获取,还应从题目的附图中获取,有的简答题的作答甚至要从后面的问题选项中获取。
例题:将栽有刚发芽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图所示的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的转盘上(小盆不透光),并给予左侧光照。
一段时间后,玉米的顶芽和根的生长方向分别为(假定观察时小盆也处于如图位置)()
分析:左侧光照,但由于图示的匀速旋转,故光照刺激不是单侧光。
例题:在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区段中,有腺嘌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A、b≤0.5
B、b≥0.5
C、胞嘧啶为a[1/(2b)-1] D 胞嘧啶b[1/(2a)-1]
分析:A%=T%=b 则A%+T%=2b 同(A+T+G+C)%=1
故误选2b≤1即 A b≤0.5 ,疏忽限定词“四种碱基”
(4)深刻
要求深入挖掘题目的隐蔽信息,在挖掘时,除了直接的观察还应借助联想和理论分析。
具有一定难度的生物题目,往往含有隐含条件,这些隐含条件可隐蔽在题目的已知条件中,要求中,生理生化过程中,图像和规律的应用范围及答案中,等等。
如果能及时挖掘这些隐含条件,就能够避过思维陷阱,突破解题障碍,提高解题速度。
例题:(2005全国)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表达遗传信息的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分析:易由基因决定性状而误选A
题中隐含神经细胞与肝细胞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
二、解题的基本策略
是指解题的一般路径与方法
1、算法式
按照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逐个去尝试,最终找到答案的方式。
它费时,但保险,能保证获得正确答案。
2、启发式
指人们根据规律或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窍门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种方式只进行选择性的搜索。
可把尝试的次数减到最小,而迅速、经济地解决问题,是主要解题策略。
故平时通过训练熟悉已有知识,形成经验,找到窍门进而形成正迁移,但要特别注意避免负迁移。
下面介绍几种启发式解题策略。
同学们可思考解题策略与常见解题方法的匹配。
(1)简化策略(2)图解策略(3)逐步接近策略
(4)逆向思考策略(5)联想类比策略(化难为易,化隐为显,化生疏为熟悉)
(6)重新表述策略(转新为旧,化难为易)
(7)间接求解策略(8)关键点捕捉策略
(9)整体运算策略(10)比较分析策略(11)避虚就实策略
三、答题要求
1、尽量用课本中的术语进行表述。
2、语要说完整。
(要使别人能看明白,而不仅仅是自己心中知道)
3、答案要准确,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
答案宜简洁,要紧扣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