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什么意思

论证是什么意思论证,从字面上讲就是“摆道理”,但它不仅限于讲大道理。
我们常见到在法庭辩护或学术争鸣时使用的逻辑方法之一便是“举例论证”,即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所以它可以包括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个方面。
理论性论据比较抽象难懂,故更要注重用事实加以论证;事实性论据则容易为人们接受,故往往是作为论据而被采纳。
因此如果没有充分、合理的论据去支撑的话,结论再正确无误都只能算是空谈。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论证呢?首先应该知道什么叫论证。
论证,就是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对某些问题进行解释、推断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主张。
其次还必须了解各种类型的论证:演绎式论证、归纳式论证、类比式论证等。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论证绝非简单地罗列材料,堆砌数据,关键是要紧扣论点,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下面让我们走近几位名家,听他们给你娓娓道来吧!《论语》里记载着孔子的弟子曾参的一段精彩论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天反复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尽心竭力吗?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教授的东西温习了吗?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诸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千古佳句,令世人称赞不已。
由此可见,写诗填词既是一项技艺又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种境界。
那么究竟何谓“境界”呢?笔者认为境界指的是人的胸怀抱负及其表达形式。
譬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等,皆属于境界极高的范畴。
虽五代蜀国之皇帝孟昶只写过短短二十余字且全部围绕在表达内容却丝毫未失气度。
什么叫方案论证

什么叫方案论证方案论证是指通过对所提出方案进行论证,以证明其可行性、有效性和合理性的过程。
在项目规划、政策制定、技术研发等领域中,方案论证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决策者和相关人员来说具有指导性和决策参考作用。
本文将介绍什么叫方案论证,并对其流程和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一、方案论证的定义和意义方案论证是指对提出的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以确认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通过方案论证,可以评估方案的风险和潜在问题,提前进行预测和解决,减少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方案论证的意义在于:1. 确保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对方案的论证,可以排除不切实际或不可行的方案,提高实施成功的概率。
2.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方案论证基于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参考。
3. 减少投资风险:通过对方案的风险评估和问题预测,可以减少投资失败的概率,最大程度保护利益。
4.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论证可以帮助确定最佳方案,并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方案论证的步骤与流程方案论证的具体步骤和流程可能因不同领域和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论证目标和依据:明确方案论证的目标和依据,确定论证的范围和重点,制定方案论证的总体框架。
2. 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收集和整理与方案相关的各类数据和信息,包括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技术研究等,为后续的论证提供依据。
3. 分析和评估方案可行性:通过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市场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估,对方案进行科学论证。
4. 评估方案风险和问题:对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寻找解决方案和风险控制策略,提前预测并解决潜在问题。
5. 比较和选择最佳方案: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选出符合目标和要求的最佳方案,并确定执行路径和措施。
6. 编写方案论证报告:将方案论证的过程、结果和建议编写成报告,向决策者和相关人员进行汇报和交流。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接着进一步指出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是对正方“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的 直接反驳。该命题认为温饱的人有理性,不温饱的人同样也会有理性,不仅构成对温 饱这一条件的替代,而且体现了人的特性和人的尊严。
在此基础上,反方终于宣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这就彻底撇开了温饱这 一条件。
最后反其道而行,不仅不温饱能谈道德,而且“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喻体)
要专一。(本体)
鲁迅《拿来主义》中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鱼翅”“鸦 片”“烟枪烟灯”“姨太太”等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这些比 喻充分论证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通俗明白,相当精辟。
(四)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从事物相反或相异的比较中,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正确 性。在比较中阐明了两者的差异之后,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
没有说出来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假设。 【教材案例】
福尔摩斯:
“马厩中有一条狗,然而,尽管有人进来并且把马牵走, 它竟毫不吠叫,没有惊动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显然, 这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银色马》柯南道尔)
任 务 二 : 补充隐含前提,保障论证可靠
梳理文段的论证过程
论据1:狗没有叫 隐含前提1:如果陌生人进入马厩,狗会叫
可根据假言推理的相关规则来判定。
(1)观点分析
分析正方: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是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可以转化成 “只有温饱,才谈道德”
分析反方:
“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与正方刚好相反,正方观点的负 命题即为反方观点
“谈道德的人必温饱” “不温饱就不谈道德”
“谈道德的人不一定温饱” “不温饱的人也谈道德”
逻辑学第十二章 论证

15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第三节 反驳及其方法
一、反驳及其构成 1.概念:反驳就是引用一些已知为真的命题,以确定某个命题虚
假或某个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 有人主张办一切事情都要看本本上怎么写的,这是思想
僵化的表现。如果一切都要从本本出发,那么本本上没有写 的,我们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办了。那样,社会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4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2.论据:用以确定论题真实性或正当性的那些命题,是证明论题 是否真实或是否正当的理由、根据。
一个论证过程 中,论题只有一个,论据则没有明确的规 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组,根据需要而定。由于论据 是论题真实性的根据,所以依据必须是真实的判断,人们一 般用科学理论中的公理及由此而引申出来的定理和法律规范 等命题来担任论据。
18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一位药剂师走进一个书商的铺子里,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 来说:“这本书有趣吗?”
“不知道,没有读过。”书商回答说。 “你怎么能卖你自己未读过的书呢?” “难道你能把你自己药房里的药都尝一遍吗?”
19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例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的文化经典与传统仍在生存和 延续。在美国,总统手按着《 圣经》 宣誓就职,小学生每周 都要手按胸口背诵“一个在上帝庇护下的国家”的誓言。而 在中国,小学生早已不再读经,也没有人手按《 论语》 宣誓 就职,中国已成为一个几乎将文化经典与传统丧失殆尽的国 家。 为使题干成立,下面哪一项是必须假设的?
多。
23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掌握论证中的逻辑推理法,写好议论文

掌握论证中的逻辑推理法,写好议论文掌握论证中的逻辑推理法,写好议论文一.什么是论证: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证的目的是揭示论点与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论证方法:1.演绎论证、归纳论证、类比论证和因果论证。
根据论证所用推理形式的不同,可以将论证分为演绎论证、归纳论证、类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等。
其中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
⑴演绎论证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的论证,这是论证的主要的方法。
演绎推理是从已知的一般原理中推导出个人判断正确性的方法。
演绎推理有很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
三段论演绎推理的形式如下:(大前提)M是P(小前提)S 是 M(结论)所以S是P三段论就是这样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用文字表述,就是说,凡是M类事物都具有P特点,S是属于M类事物的,所以,S也具有P 的特点。
演绎论证是基于正确的理论或公认的原理、原则、定理和定义来证明论证中所主张的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例】(大前提)正义的事业(M)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P)。
(小前提)我们的事业(S)是正义的事业。
(M)(结论)所以,我们的事业(S)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在实际论证中,我们经常省略了人们熟知的大前提或者是小前提。
【例】(省大前提)(小前提)我们的事业(S)是正义的事业。
(M)(结论)所以,我们的事业(S)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例】(大前提)正义的事业(M)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P)。
(省小前提)(结论)所以,我们的事业(S)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⑵归纳论证归纳推理论证也是主要的论证方法。
归纳推理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它从许多个案中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特征,从而得出一个总的结论。
在中学议论性文章的归纳论证中,我们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法中的简单枚举法。
其形式如下:S1是P,S2是P,……,Sn是P,S1,S2,…,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并且没有遇到反例,所以,所有的S是P。
这种简单的枚举法主要是根据经验,根据一个类中的某些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得出这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结论。
议论文阅读指导——论证方法及论证语言

注意:对“论证方法作用”
的辨析,一定要结合句子内容作具 体分析,切忌术语的堆积,导致空、 泛,不具体。
二、体会论证语言 论证语言的特点 准确 严密
鲜明
概括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
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
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 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 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 可以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该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析 其作用。
答:本段文字运用了比喻论证的 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求知可以 改变人的天性,而实验可以改进知识 本身”的观点,让人更容易理解。
答:“如此”指代“在争取民族解放 的战斗里,战士们出生入死,献身疆场; 在抗洪救灾的斗争中,英雄冒险救人,激 流勇进„„无数无名英雄在工作,在贡献, 在奋斗„„”。
注意:
1、体会议论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等特点。要 抓住词义的轻重、范围,副词的修饰限制 作用来分析。 2、理解品味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篇不离旨”的原则,揣摩作用一定要结合 句意来回答。
①不能删(不能换)。 ②因为“„„”表示„„,删掉(换掉) 后就变成了„„,这与作者所要表达的观 点不符。 ③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题型三
理解词语的指代内容
①孩提时代读过一则童话:一天,种子很不理解地问稻子: “你把全身都献出去了,得到人类的什么报酬呢?”稻子自 豪地回答:“得到人类的珍视。”——故事意在告诉孩子们, 只有对人类作出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
第六讲 新闻评论中论证
新闻评论要做的演绎推理
新闻评论要做的演绎推理,简单地说,就是要从人
们普遍经验的“一般”来推出对新闻事件这个“个 别”的判断。 复杂一点说,用三段论的方法,就要把新闻事件当 作“小项”,通过某个“中项”与普遍的知识经验 (大项)相连,从而对新闻事件做出具有某种性质 的“个别”判断。 在这样的推理过程中,人们对新闻事件可能属于的 某一类事物,已经有了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判断,是 为大前提。 新闻评论要做的,就是要论证新闻事件属于这一类 事物(小前提),因此也具有同样的属性(结论)。
透过现象看本质,多层次展开分析
有些事物很复杂,需要我们拨开事物的 表面现象,一层一层地往下开掘,认识其深 藏的本质。
抓住细节开刀,暴露问题
找对所论问题的对立面,展开剖析
(五)厘清概念的逻辑方法的运用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许多思想观念的困扰,
往往对应着人们在使用概念上的混乱。新闻 评论对事物进行判断,往往就要从辨析和厘 清概念开始。这也被有的学者称为“概念分 析法”、“释义法”,“即通过对概念含义 的解释和辩证来阐明观点,纠正谬误。”
(一)演绎推理的运用
演绎推理是以一般原理作为前提,对个别事物进行
判断。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它由两个作为前提 的已知判断而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但是这 两个前提必须发生联系,否则不能得出结论。 三段论的公理是:一类事物的全部是什么或不是什 么,那么这类事物中的部分也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换句话说,如果对一类事物的全部有所断定,那么 对它的部分也就有所断定。两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 系,其实就是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演绎推理
定义:演绎推理是一种常见也最古老的论证
法,又叫“三段论”推理,是从普遍性结论 或一般性事例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 这是一个从普遍到个别的推理过程。
什么是论证方法
什么是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是一种通过逻辑和证据支持观点或论点的方式。
它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和学科中,包括学术论文、辩论、议论文、演讲等。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1. 演绎法:通过推理和逻辑规则从一般原理得出特殊结论。
例如:“所有人类都是会死的,我是人类,所以我会死。
”
2. 归纳法:从具体的实例或观察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例如:“这只鸟有羽毛,那只鸟也有羽毛,所以所有的鸟都有羽毛。
”
3. 类比法: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不同但有类似特征的事物,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可能也相似。
例如:“这个国家之前发生过一次经济危机,现在的情况和那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可能会面临经济危机。
”
4. 权威论证:引用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的观点或研究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根据专家的研究,吃早餐对健康非常重要。
”
5. 统计数据:使用统计数据和实验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例如:“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人对环境保护持支持态度。
”
6. 反面论证:通过揭示反方观点的弱点和不足,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例如:“虽然有人认为高中生可以承受很高的学业压力,但事实上,这可能导致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
”
这些论证方法可以帮助作者或演讲者更具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获得听众或读者的支持。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相关的证据和逻辑推理进行论证。
逻辑学中的论证
论证
论题 论证方式 论据
推理
前提 推理形式
结论
(二)区别
1.思维进程不同。
证明是确认论题的真实性,其思维进程是先提出论题,再为证明此论 题寻找论据,是论题在先,论据在后。而推理是由已知推未知,是先前提, 后结论。
2、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有的动物,例如,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但是,它却不是胎 生的,而是卵生的。
返回
1、独立论证反驳法
第一,先假设一个与被反驳的命题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 第二,论证该假设的命题为真; 第三,根据矛盾律,由假设的命题为真,推断被反驳的命题为假。
反驳过程如下:⑴被反驳的论题:P ⑵设:非P ⑶论证:非P真 ⑷所以,P假
反证法的论证过程是用公式表示为:
求证:p
设非p
证明:如果非p则q
非q真(已知q是假的)
所以,非P为假(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即p为真
(2)选言证法(又称排除法或淘汰法)
选言证法是先论证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可能性的论断都不能
成立,然后确定论题真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
发言者的论题是“学哲学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 有所收获。”但他论证的却不是这个问题。他论 述的是学习哲学的收获,而不是发扬理论联系实 际的学风和取得这些收获有什么联系。他论述的 内容,虽然和原论题有某种联系(都涉及到学习 的收获),但不是原论题所要求论证的内容。
返回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无 产阶级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类智慧的宝贵结晶。因 为它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科学真理。因为它的基本原理是放 之四海而皆准的,它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理论基础。所 以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
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一)论点(1)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2)论点有几个: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
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即总论点。
其它几个论点作为,它们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
(3)论点的位置: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
即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
但最好是在文章的开头,分论点用标题标出。
(4)论点的呈现方式:论点一般需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
(5)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①正确性。
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谎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
因此,论点正确是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
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到、新颖。
(二)论据(1)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2)论据的类型:①事实的材料,②理论的材料。
①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 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
②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
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
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
②典型性。
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
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三)论证(1)什么是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关于论题的规则
1.论题必须清楚确切 2.论题应当保持同一
二、关于论据的规则
1.论据应当是已知为真的判断 2.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
实性来论证
三、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
论证方式的规则是:从论据应能推出 论题违反这一规则,则犯“推不出”的逻 辑错误。“推不出”有多种表现形式:
1.“证据与论题不相干” 2.“证据不足” 3.“以相对为绝对” 4.“以人为据” 5.违反推理规则
一、什么是反驳
反驳是根据已知为真的判断,运用一定 的推理形式,确定另一个判断虚假性的思
维过程。
二、反驳的结构
被反驳的论题、反驳的论据和反驳方 式是构成反驳的三个要素。
三、反驳与论证
反驳与论证不同。反驳在于确定对方
论题的虚假或不能成立,而论证在于确定
论题的真实性。
四、反驳的方法
(一)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和反驳 论证方式
直接反驳是引用真实判断直接确定某 判断的虚假性。在直接反驳中,可以运用 演绎推理,也可以运用归纳推理。
2.间接反驳
间接反驳是通过论证另一个与被反驳
的判断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的 真实性,从而确定原来被反驳判断是虚假 的。它一般包括独立证明反驳法和归谬法 两种形式。
(1)独立证明反驳法。 独立证明反驳法是通过独立证明一个
与被反驳论题相矛盾或相反对的判断的真 实性,进而确定被反驳论题虚假性的反驳 方法。
(2)归谬法。
归谬法是先假定被反驳论题是真实的, 然后从这种假定中推出荒谬的结论或逻 辑矛盾,进而确定反驳论题虚假性的反 驳方法。
一、什么是谬误
谬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谬误是指
人们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一切与实际不相符合 的认识;狭义的谬误是指违反逻辑规律、规则 而产生的逻辑错误。本书所讨论的是狭义的谬 误。
论证是由论题、论据和论据方式三 个要素构成的,因此,反驳可分为反驳 论题、反驳论据和反驳论证方式。
1.反驳论题 2.反驳论据 3.反驳论证方式
(二)演绎反驳和归纳反驳
1.演绎反驳 演绎反驳就是应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
反驳。
2.归纳反驳 归纳反驳就是应用归纳推理形式进
行反。
(三)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1.直接反驳
选言证法是通过确定除论题所指的那 种可能外,选言判断所包含的其余可能都 是虚假的,从而推出论题的真实性的间接 论证。
一个正确的、有说服力的论证,除了
恰当地运用前面介绍的论证方法外,还必 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论证是由论题、论据 和论证方式三个要素构成的,因此,论证 的规则也就是关于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的规则。
二、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1.直接论证
直接论证就是从论据的真实性中直接推 出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
2.间接论证
间接论证就是通过确定相关的其他判 断的虚假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 间接论证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反证法和 选言证法。
(1)反证法。 反证法就是通过确定与论题矛盾的判
断(即反论题)的虚假来确定论题真实性 的间接论证。 (2)选言证法。
二、谬误的主要种类
1.推理中的谬误 2.论证中的谬误 3.语词、语句的歧义谬误
论证与推理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其一,二者认识的过程不同,论证是先有 论题后找论据,再用论据对论题进行论证。 其二,二者逻辑结构的繁简不同。
其三,二者要求的重点不同。
一、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
1.演绎论证 演绎论证就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所进行的论
证。
2.归纳论证 归纳论证就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所进行的论
证。
一、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判断, 运用一定的推理形式,确定另一判断真实性 的思维过程。
二、论证的构成
任何论证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 式三个要素构成的。
三、论证与推理
论证与推理有密切的联系。任何论证都必 须借助于推理进行。论证的论题相当于推理的 结论,论证的论据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 式相当于推理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