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应急预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防汛应急处理预案

防汛应急处理预案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洪涝灾害频发的风险逐渐增加。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异常重要。
本文将从预案的内容、执行流程和应对措施三个方面探讨防汛应急处理预案所具备的要素。
一、预案的内容防汛应急处理预案是指在洪涝灾害发生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依据预先制定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处置的文件。
一份完整的防汛应急处理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灾害风险评估:通过对流域地形、水文特征、洪水历史、水库水位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可能出现洪涝灾害的区域和时段,为应急处理提供依据。
2.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防汛应急处理中的责任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指挥部、救援队伍和信息通信体系等运作机构。
3.预警预报:建立健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体系,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应急响应措施:明确灾害发生后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采取的紧急措施,包括疏散转移、抢险救援、物资调运等。
5.损失评估与恢复重建:洪涝灾害发生后,要迅速评估灾情和损失,并制定恢复重建计划,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执行流程防汛应急处理预案的执行流程主要包括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救援与支援、恢复与重建四个阶段。
1.预案启动:根据灾情预测和预警信息,政府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处理预案,并组织工作人员进入应急状态。
2.应急响应: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开展疏散转移、河道清理、抢险救援等工作,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救援与支援:通过动员和调度救援力量,将受灾人员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心理和医疗支持。
4.恢复与重建:灾后,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损失评估,编制恢复重建计划,并主持重建工作,以恢复受灾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
三、应对措施在防汛应急处理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应对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1.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的水文监测网络和气象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和应对能力。
防汛应急预案百度百科范文

防汛应急预案百度百科
防汛应急预案是指为了预防和减轻洪水、涝灾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保障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防汛工作实际,制定的一系列预防、预报、预警和应急措施。
一、防汛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
防汛应急预案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防汛应急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防汛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防汛应急预案主要包括组织体系、预防措施、应急响应、救援保障、善后处理等五个方面。
1. 组织体系:建立健全防汛指挥部,明确各级防汛责任人,设立专门的防汛机构,负责防汛日常工作。
2. 预防措施:加强防汛设施建设,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洪工程,开展防汛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汛意识。
3. 应急响应:一旦发生洪水、涝灾等自然灾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各项应
急措施,组织抢险救援。
4. 救援保障:备足防汛物资,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加强通信、交通等保障措施,
确保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善后处理:洪水、涝灾过后,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灾后重建,恢复受灾地区的正
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三、防汛应急预案的实施和监管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防汛应急预案的实施和监管,定期组织防汛应急演练,提高防汛应急能力。
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防汛工作,共同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应急预案是预防和减轻洪水、涝灾等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科学的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防汛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范文

防汛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防汛应急预案是指为了预防和减轻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制定的一系列组织措施、行动方案和应急处理程序。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2. 原则: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配合,快速反应。
二、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负责整个应急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2. 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应急指挥部的工作部署。
3. 应急队伍:由公安、消防、水利、交通、卫生、民政等部门的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组成。
三、应急预案的预警和监测1. 预警信号:根据气象、水利等部门的预测和监测,发布洪水、暴雨等预警信号。
2. 监测措施:定期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四、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1. 响应级别:根据灾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响应。
2. 响应措施:包括转移安置群众、抢险救援、疏导交通、救治伤员等。
五、应急预案的后期处置1. 善后处理: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 总结评估: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六、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 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演练: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
七、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更新根据实际需要和演练经验,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总之,防汛应急预案是对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应对和处置做出全面安排的文件,是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依据和工具。
只有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
根据雨情防汛应急预案

雨情就是命令,行动即是担当——防汛应急预案随着夏季的来临,我国多地进入汛期,降雨增多,洪水、内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有效应对汛期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都制定了详细的防汛应急预案。
本文将介绍防汛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应对雨情时的作用。
防汛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预警预报、组织指挥、抢险救援、转移安置、物资保障、社会力量参与等。
预警预报是指通过气象、水利等部门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抢险救援提供时间窗口。
组织指挥是指在防汛应急响应启动时,各级政府要成立防汛指挥部,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防汛工作有序进行。
抢险救援是指在发生洪水、内涝等灾害时,组织力量进行抢险,防止灾害扩大。
转移安置是指对处于危险区域的群众进行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物资保障是指为防汛抢险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
社会力量参与是指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防汛救灾工作,形成合力。
在雨情发生时,防汛应急预案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太仓市娄东街道为例,当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并升级为橙色预警时,市防指立即启动防汛级应急响应。
娄东街道防汛指挥部迅速集结应急救援队伍,各村社区各部门也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开展排涝抢险工作。
他们出动专业抢险队伍,使用应急排水泵、排水车等设备,处置积水点,有效减少了内涝带来的损失。
同时,他们还进行了巡查车辆和应急值守,确保险情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防汛应急预案在应对雨情时的关键作用。
预警预报为抢险救援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组织指挥确保了防汛工作的有序进行,抢险救援和转移安置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物资保障和社会力量参与为防汛抢险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总之,防汛应急预案是应对汛期雨情的重要手段,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只有通过详细的应急预案,才能在灾害发生时迅速、有序地进行抢险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障汛期的安全,守护我们的家园。
雨季防汛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

雨季防汛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雨季防汛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一、预警信息的收集和监测:1.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体系,包括气象站、雷达、卫星等设备,实时监测天气变化,掌握降雨量、水位等重要信息。
2.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天气预警,了解降雨趋势和可能造成的灾情。
3.加强社会监测力量,建立预警信息的快速传递渠道,通过短信、广播、互联网等方式向居民发布预警信息。
二、应急响应和组织机构:1.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主管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层级分明、协同配合的防汛指挥体系。
2.设置防汛指挥中心,负责汇总和分析预警信息,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统筹调度各类救援力量。
3.成立专门的防汛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抢险队、医疗队等,具备应急处置能力,随时待命应对突发灾害。
三、危险区域的划定和撤离:1.根据地质条件、历史水情和气象预报,划定危险区域,并进行防汛标识和警示。
2.制定明确的撤离计划,确保人员安全有序地转移,特别是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安全需优先考虑。
3.推行志愿者服务制度,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危险区域的巡查和宣传,提高居民的防汛意识和自救能力。
四、防汛设施的建设和完善:1.加强抗洪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包括堤坝、水闸、排涝设施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抗洪能力。
2.检查、清理和疏通排水系统,确保排水通畅,减轻雨水排泄压力,避免城市内涝。
3.修建防洪墙、防洪堤等防洪设施,提高沿海、河流沿岸和山区的防洪能力。
五、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1.立即组织救援力量进入灾区,帮助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并提供紧急救援物资。
2.组织清理垃圾、抢修设施、修复道路等工作,恢复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3.开展心理疏导和灾后重建计划,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思考:无论是哪一种自然灾害,我们都应该有足够的预见性和准备性,雨季防汛应急预案是为了保护我们自身和社会的稳定运行而制定的重要措施。
通过预警信息的收集和监测,我们可以提前预知可能发生的灾情和灾害趋势,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防汛应急预案包含

一、总则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洪水灾害损失,根据我国防汛抗旱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成立防汛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本地区防汛工作。
2.防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汛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3.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防汛工作。
三、预警与响应1.预警发布(1)密切关注气象、水文等信息,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
(2)根据洪水预警等级,及时调整预警响应级别。
2.响应措施(1)根据预警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
(2)加强防汛巡查,及时掌握水情、雨情、灾情。
(3)组织人员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做好物资储备,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5)加强通讯保障,确保信息畅通。
四、抢险救援1.抢险队伍(1)成立抢险救援队伍,负责抗洪抢险、灾情救援等工作。
(2)定期开展抢险救援演练,提高队伍实战能力。
2.抢险措施(1)抢修水利设施,确保防洪排涝功能。
(2)加固堤坝,防止溃坝事故发生。
(3)清除河道障碍物,确保行洪畅通。
(4)及时疏散转移受灾群众,确保生命安全。
五、善后处置1.灾情调查(1)及时开展灾情调查,了解受灾情况。
(2)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确保生活必需。
2.灾后重建(1)根据灾情调查结果,制定灾后重建规划。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灾后重建进度。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六、保障措施1.经费保障(1)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保障防汛经费投入。
(2)合理使用防汛经费,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2.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防汛物资,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物资管理,确保物资质量。
3.技术保障(1)加强防汛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防汛科技水平。
(2)推广应用先进的防汛技术和设备。
七、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由防汛指挥部负责解释。
工程防汛应急预案组成内容

工程防汛应急预案组成内容工程防汛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各类险情,预先制定并组织实施的具体应急措施和工作流程。
其目的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完善的工程防汛应急预案应包含以下内容:一、预案概述预案概述是对工程防汛应急预案的整体情况进行综述。
该部分需要包括预案的名称、编制目的、适用范围、预案编制依据等信息。
此外,预案概述还需要指明预案所属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以及预案的审核和批准程序,确保预案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二、防汛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防汛应急组织机构是指在汛期实施防汛措施时,需要成立的各个具体工作组织机构。
该部分需要明确各个组织机构的职责和任务,并指明各个职责岗位的具体人员及其联系方式。
同时,需要明确各个职责岗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关系,确保在应急响应时能够顺利地进行工作。
三、防汛应急工作流程防汛应急工作流程是指在发生洪涝灾害时,各个应急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
该部分需要详细描述应急响应的各个阶段和措施,包括预警、应急调度、救援救助、灾后恢复等工作内容。
在描述流程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细化,并注明各个环节的时间要求和具体操作方法。
四、防汛物资储备与调配防汛物资储备与调配是指在工程防汛应急中,需要预先储备的各类应急物资,并通过合理调配来满足实际需求。
该部分需要列明各类应急物资的名称、规格和数量,并指明储备的地点和管理责任人。
同时,需要针对应急物资的调配过程,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流程,确保物资能够及时、有效地调配到位。
五、信息与通信保障信息与通信保障是指在工程防汛应急过程中,保障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通信的畅通。
该部分需要明确各个岗位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和通信设备的使用方法,同时需要制定应急通信计划,确保通信设备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另外,还需要明确信息报送和汇总的方式和要求,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汇总和共享。
六、防汛演练与培训防汛演练与培训是指为了提高工程防汛应急能力,需要进行的实战演练和理论培训。
防汛的应急预案通用5篇

防汛的应急预案通用5篇防汛是指防止洪水灾害并采取相应措施的一种应急预案。
在面对洪水威胁时,及时有效地实施防汛预案可以减少损失并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五个通用的防汛应急预案。
第一篇:洪水预警预案一、预警内容1. 预警信息:包括洪水的发生、路径、强度和可能引发的影响等细节。
2. 预警级别:根据洪水的严重程度,划分为红、橙、黄三个级别。
3. 预警范围:明确洪水威胁的地区范围。
二、预警发布1. 发布机构: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发布预警信息。
2. 发布渠道: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向公众发布。
三、预警响应1. 收听广播、观看电视等方式及时获取预警信息。
2. 遵循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撤离、疏散等。
第二篇:防汛物资储备预案一、储备物资1. 救生器材: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艇等。
2. 食品和饮用水:加工方便、易储存、易保存的食品及充足安全的饮用水。
3. 床铺和帐篷:保证洪水灾民的基本住宿需求。
4. 医疗药品:常用的医疗药品及医疗器械。
5. 融雪剂和沙袋:防止堤防决口,进行临时的堵漏措施。
二、储备与分发1. 指定专门机构负责储备物资的管理与维护,并定期检查更新。
2. 制定物资分发的方案,确保在洪水来临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分发给需要的人员。
三、储备物资的更新1. 定期检查物资的保质期,并进行相应的更新替换。
2. 根据往年的防汛经验,调整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第三篇:疏散预案一、疏散的指导原则1. 优先疏散老人、儿童、残疾人及孕妇等特殊群体。
2. 分批次、分阶段进行疏散,避免拥堵和混乱。
3. 制定疏散路线和集结地点,明确指示牌的设置。
二、疏散的相关准备1. 疏散路线的规划和标识。
2. 适时开展疏散演练,提高居民的疏散意识和能力。
3. 准备疏散所需的交通工具。
三、疏散的组织与协调1. 通过广播、电视等渠道发布疏散信息,提前通知居民进行疏散。
2. 指定专门的机构负责疏散组织和协调工作。
3. 配合警察、交警等相关部门,确保疏散工作的有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好!坊市防汛应2113急预案5261 为例,叙述:
根据4102《1653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办法》,为了使各级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在我市发生洪涝灾害、致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够及时有效和有序地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特制定潍坊市防汛应急预案。
一、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重大洪涝灾害或在邻区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对我市造成危害时所进行的防汛应急活动。
二、防汛工作方针、原则、制度。
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和团结协作的原则;防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有关部门岗位责任制。
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三、洪涝灾害发生后,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应立即作出如下反应:
(一)立即向省防汛指挥部和市防汛指挥部的指挥、有关副指挥汇报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发展的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等;
(二)尽快提出洪涝灾害发生地的群众撤离的时间、范围、路线,并密切监视洪涝灾情的发展趋势,经防汛指挥部批准,不定时地发布洪水预报、警报、紧急警报和汛情公报;
(三)尽快将洪水灾情通报市防汛指挥部各有关成员单位,各单位应按规定的职责,做好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
(四)开启一切传输、遥控遥测设备,千方百计保持与险情、灾情发生地和各级防汛指挥部、市政府办公室、各部门、各单位的通讯联系畅通,及时下达有关人力、物力及洪水调度命令;
(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抢险,进一步搜集更为详细的险情、灾情情况,及时向省防汛指挥部和市政府报告险情、灾情情况。
四、洪涝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应立即按照既定的岗位职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尽早沟通通讯联络,保证与市政府和防汛指挥部的联络畅通。
受灾情况和救灾进展情况要及时上报市政府和市防汛指挥部。
五、洪涝灾害发生后,市政府主要领导立即主持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抢险救灾工作。
并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部署、协调、监督和检查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及有关单位的救灾工作;通报情况,调派部队抢险救灾;协调跨县市区的救灾工作,解决救灾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指挥部下设机构及职责如下:
(一)综合协调组:由市政府秘书长牵头,组织市政府有关部门参加。
市政府秘书长任组长,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任副组长或成员。
办公地点设在市政府办公室,其主要任务是:向指挥部
提出工作方案;检查指挥部各项决策的落实情况;全面了解综合灾情及救灾情况;负责向省政府报告水情和灾情;起草文稿;负责宣传报道的统一组织管理;协调解决部门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及通信联络工作。
(二)汛情及洪水调度组:由市水利局牵头,组织市气象局、潍坊水文局、市市政管理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引黄济青潍坊分局等单位参加。
市水利局局长任组长,其他单位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或成员。
办公地点设在市水利局,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发布洪水预报、警报、紧急警报、汛情公报和气象预报;负责进行大中型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的洪水调度,采取蓄洪、分洪、滞洪措施;负责组织大中型水库、河道工程抢险的有关具体工作。
(三)灾情调查组: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牵头,组织市水利局、房产管理局、统计局、民政局、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潍坊分公司等单位参加。
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任组长,其他单位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或成员。
办公地点设在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对灾情进行快速调查、评估、统计上报和理赔工作。
(四)城区工程抢险组:由市市政管理局牵头,组织市建设局、经济贸易委员会、交通局、电业局、邮电局、公用事业集团等单位参加。
市市政管理局局长任组长,其他单位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或成员。
办公地点设在市政管理局,主要任务是负责对城市设施、交通、供电、供气、通信、给排水等重点工程设施进行紧急抢修。
(五)物资调运组:由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牵头,组织市交通局、供销社、石油公司、青岛铁路分局潍坊工务段、潍坊交运总公司、潍坊港务局、潍坊航管局等单位参加。
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任组长,其他单位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或成员。
办公地点设在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抢险救灾物资的采购、调拨和运输工作;管理援助物资储运和分配。
(六)灾民生活安置组:由市民政局牵头,组织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粮食局、供销社、农业局、红十字会等单位参加。
市民政局局长任组长,其他单位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或成员。
办公地点设在市民政局,其主要任务是:发布灾情消息;接受来自国内外的救灾物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吃、穿、住问题;协助做好抢险、医治转移伤病员及人、畜尸体处理事宜。
(七)治安保卫组:由市公安局牵头,组织潍坊警备区、武警支队等单位参加。
市公安局局长任组长,其他单位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或成员。
办公地点设在市公安局,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管理;发布临时治安和交通管制通告;保卫党政领导机关等要害部门和重要器材物资;严厉打击各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趁灾打劫等不法分子。
(八)医疗救护组:由市卫生局牵头,组织驻潍部队后勤部、防疫站、医药总公司及各医院等单位参加。
市卫生局局长任组长,其他单位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或成员。
办公地点设在市卫生局,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医疗、防疫机构人员进入灾区;设立临时抢救中心,及时抢救医治伤员;做好灾区消毒和控制疫情工作;组织转运伤员;采购、储运、调配药品等。
(九)财务组:由市财政局牵头,组织市金融保险系统和市民政局等有关单位参加。
市财政局局长任组长,其他单位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或成员。
办公地点设在市财政局,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和解决抗洪救灾经费;统一管理上级和外援救灾经费,负责向上级申请救灾经费;统一安排解决抢险救灾指挥部及所属办事机构的办公经费。
(十)宣传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市广播电视局、潍坊日报社及驻潍新闻机构参加。
市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任组长,其他单位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或成员。
办公地点设在市委宣传部,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向社会报道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宣传报道抗洪救灾中的先进事迹等。
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都要建立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和办事机构,负责组织指挥本系统、本地区的抢险救灾工作。
六、在抢险救灾中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遵循的原则:
(一)洪涝灾害一旦发生,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都要根据本预案和既定的部门岗位职责立即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市抢险救灾指挥部及所属组织的各成员,要立即到岗到位按照各自的预案开展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要全力以赴,协同合作,奋力抢险救灾。
(二)洪涝灾害发生后,首要任务是抢救受灾群众,保护国家财产和重要器材物资,就地就近组织自救互救。
(三)洪涝灾害发生后,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继续履行防汛调度指挥职责,为避免灾情的进一步扩大和引发新的洪涝灾害,在组织水利工程抢险的同时,继续做好洪水调度,采取一切蓄洪、滞洪、分洪措施,调蓄错锋,必要时应牺牲局部,保全整体,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四)为确保抢险救灾工作指挥无误,从村、镇(乡、街办)、县市区到市都要建立逐级上报制度。
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受灾范围、人员伤亡、房屋倒塌以及水利工程、铁路、公路、桥梁、电力、通信等设施毁坏情况等。
在通讯联系中断或遇到障碍时,要派人直接报告。
七、紧急抢险救灾基本结束后,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都要抓紧组织恢复生产和群众的日常生活,要争取国家和上级对口部门及非灾区的经济、物资援助;要迅速恢复供水、供电、供气、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生活、生产设施;要迅速安排好灾民的基本生活用品供应,保证灾民生活安定;要组织灾区开展生产自救,弥补灾害损失;要继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学校恢复上课;机关正常工作。
八、对在抢险救灾中成绩显著的单位、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未按要求参加抢险救灾,造成损失的,由有关部门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