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评讲赏析·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人教统编版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名师指导和佳作点评(10篇)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单元习作名师指导和佳作点评第五单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1.借助观察记录单,分享观察的新发现,感受观察的乐趣。
2.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3.能通过联系课文、学习习作例文,从观察记录单中选取内容,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清楚。
【语文要素】4.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语文要素】1.审题指导。
本次习作是写一篇观察作文,观察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题目可以是“我的发现”“奇特的××”“我发现了××”等,让读者对作文内容一目了然。
2.筛素材,明主题。
(1)一种动植物(小狗、含羞草等)(2)发生在某个地方的一个场景(坐旋转木马、参加元宵灯会等)(3)身边的某一件新事物(变形金刚、音乐盒等)(4)自己的发现(菠萝长在地上、蝌蚪会变成青蛙等)3、梳结构,理脉络。
开头:交代观察原因或背景。
示例:经常听人说民谚很灵,我一直很想验证一下,今天终于抓住了一个好机会,验证了“蚂蚁搬家晴必雨”这句谚语。
中间:具体描写观察的事物或场景。
要把观察的过程清楚得记录下来,做到描述具体。
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写动物的外形时要注意先观察整体,然后到部分,从头开始,身体、尾巴、四肢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
要抓住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出与众不同之处。
结尾:谈感受和收获。
示例:动物这么聪明,能预报天气,真是大自然的晴雨表啊!佳作二名师点评:小作者按照“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得到启发”的顺序,写出了发现小鱼睁着眼睛睡觉的经过以及具体的解决办法,结尾点明生活中的发现需要细心观察的道理,全文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难忘的发现 我家客厅的鱼缸里有很多条鱼。
它们每天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像一群舞动的精灵,可招人喜欢了。
一个周六的晚上,我从鱼缸前经过。
无意中发现那些鱼都睁着眼睛,一动不动。
我以为它们死了,急忙喊道:“爸爸,不好了,鱼都死了!”爸爸赶紧从卧室里跑过来,一看就笑了起来,说:“傻孩子,它们是在睡觉呢!”睡觉?那它们为什么睁着眼睛啊?”我追问道。
统编版三上第五单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指导讲评教学设计

统编版三上第五单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指导讲评教学设计《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习作内容】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把我们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教材分析】《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次习作练习。
本次习作引导学生把最近观察到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然后表达出观察感受。
通过此次习作,使学生明确观察时要注意到事物的变化,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
教材中的三幅插图对本次习作进行了提示帮助学生拓展了思路。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习作,进一步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认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2.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教学重难点】1.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2.拓展习作思路,让学生有所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课时安排】建议:指导习作+完成草稿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晰目标。
我们生活的世界从来不缺乏美丽的事物,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不少事物,相信你一定有了更多的有趣的发现,对吗?这次习作就让我们走进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板书课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出示习作内容:把我们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二、问题切入,理清思路。
先不要着急动笔,我们先一起来理理思路。
1.回顾课文,总结写法。
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和平时的积累,你知道哪些观察事物的方法。
预设:①可以用眼睛看(板书:看)②要抓事物的特征。
(板书:抓特征)③我们不光要看,还要摸、闻、尝等,还要充分发挥想象,谁会观察、会想象谁就会有发现。
(板书:摸、闻、尝,写想法)2.出示课本中的三幅插图,他们分别描写的是什么景色。
预设:观秋天的树木,可以调动多种感官。
树叶颜色、飘落的样子、听到的声音等。
观察上学路上的情景可以写这处场所及周边的人、事、景物发生的变化。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讲评课件

窗外的暴风雨
早晨,我在家里吃完早 餐,感觉好闷,往窗外望去, 发现天空阴沉沉的,就像敷上 了一层黑黑的面膜。以我的判 断,暴风雨可能马上会来,我 赶紧把窗户关上了。
第①段:小作者 运用了“黑黑的面膜” 这个比喻,写出了暴 风雨来临前天空阴沉 沉的样子。
果然不出我所料,外面突然 就刮起一阵大风,窗户被吹得阵阵 发响。霎时间,窗外大树像着了魔 似的舞动起来。树枝猛烈地摇动着 手臂。树叶被吹得背面朝天。树梢 疯狂地拍打着墙壁。树根恨不得一 下子拔出地面。
第③段:小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抓 住“挤”“撅”“竖起来”“左摇右摆”等动词 表现了鹦鹉的聪明淘气。
唉,真是一对又聪明又淘气的“鬼灵精”!
第④段:小作者在结尾运用反语表达了对虎 皮鹦鹉的喜爱之情。
小作者通过对虎皮鹦鹉的细致观察,描 写了虎皮鹦鹉的外形特点和性格特点,用具 体的事例将虎皮鹦鹉的聪明与淘气完整地展 现了出来。全文描写具体形象,字里行间流 露着作者对虎皮鹦鹉的喜爱之情。
④语言风趣,描写生动
本篇习作语言风趣,富有儿童情趣,读来 趣味盎然。如“望着它们,我都快‘口水直下 三千尺’了!”化用李白的诗句,运用夸张的 修辞手法,表现出糖对“我”的巨大吸引力; 再如“‘啊!香甜的草莓味!’我心里愉悦着 呢。”“哇,好酸!好酸!”等句子把“我” 吃糖的过程写得“有滋有味”,生动有趣。
提升点
升格文
第②段:用
终于,我们到
过多的笔墨写去 达了铜鼓岭山顶。山
看风动石的路上 顶上有一块巨大的岩
的风景,与看风 石,底部扁圆,像个
动石关系不大。 不倒翁坐在山顶上,
对所观的风动石 上面刻着“风动石”
一笔带过,主次 三个大字。许多人都
不分,详略不当, 围着它,似乎都在想:
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范文点评-三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范文点评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一定有了新发现。
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写完后,把你认为写得好的部分读给小组同学听,展示你的观察所得。
交流习作之后,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最近的观察感受,和同学分享心得。
如: ◇观察时要细致一些。
◇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
◇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本次习作的范围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缤纷的世界可以是写一种事物,也可以写一处景物。
写的时候要选自己印象深的、有话可写的,比如自己喜欢的植物、动物、玩具……或是一处场景,如公园、游乐场、美食街等。
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描写,描写时可以调用多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还可以写出事物的动态变化;运用修辞手法也可使表达更加生动。
总评:本文写作者最喜欢的植物——仙人掌,不但描写了它独特的外表,还突出了它可贵的品质。
作者写作手法运用娴熟,对比、排比、比喻等凸显了仙人掌的特点,为表达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服务。
美。
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
这是一篇优秀的习作。
仓鼠的聪明。
作者善于观察,善用描写,所写的小仓鼠栩栩如生。
病文升格
乏生动性。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五单元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讲义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五单元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讲义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写作指导+例文分析一、习作内容本次习作要求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选择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以“我眼中的缤纷世界"为主题,描述自己所看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缤纷的世界可以是自然景观、生活场景、人物故事等,展现世界的美丽、奇妙和独特之处。
二、习作要求1、明确主题:围绕印象最深的事物或场景展开,突出其独特之处。
2、内容具体: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详细描述事物或场景的特点。
3、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生动的词语,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4、结构清晰:开头引出观察对象,中间详细描写,结尾总结感受。
三、审题1、抓住“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明确这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描写所看到的世界。
2、明确“印象最深":确定一个最能触动自己的事物或场景,思考其独特之处。
3、注意“多种感官”:在描写过程中要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四、选材和构思1、选材:自然景观:如美丽的日出日落、四季的变化、山川河流等。
生活场景:如热闹的集市、温馨的家庭聚会、有趣的校园活动等。
人物故事:如身边的好人好事、有特点的人物等。
事物选择:如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花朵、有趣的玩具等。
2、构思:开头:用简洁的语言引出观察对象,激发读者的兴趣。
例如:“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场景总是让我难以忘怀,那就是每天上学路上的热闹街景。
"中间: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细致描写。
对于事物,可以描写其外形、颜色、质地、声音、气味等;对于场景,可以描写人物的活动、环境的变化、声音的交织等。
同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
结尾:总结自己对缤纷世界的感受,表达对世界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例如:“我眼中的缤纷世界充满了惊喜和感动,我会继续用我的眼睛去发现更多的美好,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温暖。
”五、习作技法1、运用描写手法:景物描写:生动地描绘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变化。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讲义-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写作指导+优秀范文一、习作内容本次习作要求同学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选择观察时印象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这个缤纷世界可以是你看到的美丽的自然景观,如日出、日落、星空、山川河流;可以是可爱的动物,像家里养的宠物、动物园里的动物;也可以是有趣的植物,比如花草树木;还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个场景,如热闹的集市、课间的操场、安静的图书馆等。
二、习作要求(1)观察细致: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等,写出事物或场景的特点。
(2)内容具体:把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详细地描述出来,包括它的样子、颜色、形状、动作、变化等方面,让读者能够通过你的文字感受到你所描述的事物或场景。
(3)表达清晰:文章结构要清晰,语句要通顺,意思要表达明确,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病。
(4)感受真实:写出自己对所观察事物或场景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三、审题(1)理解“缤纷世界”:“缤纷”意味着丰富多彩、五彩斑斓。
所以我们要选择那些具有特色、能体现出世界多样性的事物或场景来写。
(2)明确观察视角:这篇习作强调的是“我们眼中”,也就是要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观察和描述,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3)抓住“印象深”:在众多的事物和场景中,要选择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内容可写,也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四、选材与构思选材:(1)动物类:比如家里的小猫,它的毛色、眼睛、尾巴等外貌特征,以及它调皮捣蛋、抓老鼠、撒娇等行为特点;小区里的鸽子,它们的外形、颜色、飞行姿态,以及它们觅食、与人们互动的场景。
(2)植物类:校园里的桂花树,它的树干、树枝、树叶的形态,开花时的香味、花朵的颜色和形状;公园里的牡丹花,它的花朵硕大、颜色艳丽,不同品种的牡丹花有着不同的特点。
(3)场景类:菜市场里热闹的场景,人们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各种蔬菜水果的摆放;学校运动会的场景,运动员们的拼搏、同学们的加油助威、比赛的紧张气氛。
语文三年上册《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语文三年上册《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的主题内容,本次习作要求学生能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想、用语言去交流去表达。
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的特点写出来,能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观察进行描写,语言流畅,内容具体;课程皆在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有正能量的事物,从而培养学生对世界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
二、说教学目标1.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2.让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能够主动地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教学难点: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四、说学情三年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孩子们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感知了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特点的写法。
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这个写法,但学生却只能笼统地进行简单的描述,所以大多数同学写出的写人文章都普遍没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此次写作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巨大转折,习作的指导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跨越。
五、说教学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板块一、激趣导入1.(导入)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孩子们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事物的奥秘,享受到观察的乐趣。
2.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和平时的积累,你知道哪些观察事物的方法呢?生:我们可以用眼睛看。
师:看什么呢?生:看形状、颜色、大小……3.(小结)其实,孩子们,我们观察一种事物,要发现它的特点,不光要看、摸、闻、尝,还要充分的发挥想象,谁最会观察,最会想象,谁就会有了不起的发现。
板块二、写法指导1.生自由观看课本上的图画,想一想,这些事物或场景你都见过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2.同桌互相说一说。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优秀范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优秀范文滴水观音犯了“颈椎病”我家有一盆滴水观音,放在客厅的窗台边。
听爸爸说,它已经在我家做客十多年了,现在它长得比爸爸还要高。
滴水观音被栽在一个很大的花盆里,穿着一身棕色的外衣,像鳞片一样粗糙。
它的主干上长了许多绿色的茎,就像伸出的手臂,托着一个个碧绿的玉盘,那是滴水观音心形的叶子,上面还有很多嫩绿的叶脉。
远远看去,它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一双双细长的手臂撑起一把把雨伞。
我发现滴水观音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总是向着窗子的方向歪着脖子,它是不是犯“颈椎病”了?我与爸爸一起抬动花盆,给它换了一个方向,让那“歪脖子”正对入户门,这下好了,客人一进来,就能看到躬身相迎的滴水观音,我兴奋地给滴水观音更名为“迎宾观音”。
可是好景不长,几天后,这盆滴水观音的老毛病又犯了,它又把头偏向窗户的一边去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请教老爸。
老爸让我看看客厅哪个地方的光线最好。
我说,当然是窗台啊。
老爸说:“这就对了,滴水观音有趋光性,哪里的光线强,它就朝着哪个方向生长。
”我恍然大悟,赶紧说:“松树也喜欢朝着有阳光的地方生长,向阳的枝叶更繁茂,黄山迎客松就是这样的!”老爸给我竖起了大拇指,告诉我:需要光合作用的植物都会犯歪脖子的“颈椎病”。
佳作评点小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拟标题,使得文章标题十分引人注目。
通过认真观察,小作者对滴水观音的高度、颜色等进行了描写,突出了滴水观音的外形特点。
小作者善于思考,寻找滴水观音老是把头歪向窗户的原因,不仅给读者科普了相关科学知识,还体现了小作者的认真好学,读后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冬天的校园秋姑娘带着凉爽走了,冬爷爷领着严寒来到了我们的校园。
晚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地上像铺了一块白色的地毯,美丽极了!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学校,雪还在不停地下。
放眼望去,校园一片雪白,像一个银白色的童话世界。
高大的教学楼上面铺满了积雪,犹如一个站得笔直的士兵,帮我们抵挡着寒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评讲赏析
第五单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习作内容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
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审题
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拟题
《可爱的小猫》、《绿豆发芽了》、《我的发现》、《一场比赛》、《美丽的校园》······
定选材
1.发生在某个地方的一个场景(坐旋转木马、参加演讲比赛)……
2.自己的发现:(花生生长在土里、蝌蚪会变成青蛙、绿豆发芽了)……
3.一种动植物(小猫、小鸭、含羞草)……
身边的某一件新事物(变形金刚、音乐盒)……
学写法
1.先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或场景,从中选择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作为本次习作的写作内容。
2.具体描写观察的事物或场景。
3.结尾谈感受和收获。
范文欣赏
太阳照相的秘密
我和爸爸在江滨公园散步,幽静的小路上,树阴洒落下来,一个个光影跳来跳去。
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阳光从树叶缝中透过来,照在地上的光影不是叶缝的形状,而是一个个圆圆的亮斑。
我把这个现象告诉了爸爸。
爸爸听了后说:“那圆圆的亮斑就是太阳的像啊。
”我奇怪极了“:太阳还会照相?谁给太阳照相呢?”爸爸说:“这就是小孔成像。
”我更糊涂了,爸爸接着说:“走,做个实验你就会明白了。
”
回到家,我按照爸爸的要求,拿来蜡烛、火柴、纸和剪刀。
爸爸开始做实验了。
他点燃蜡烛,放在桌上,然后在纸的中间剪了一个小小的圆洞。
我充满好奇,目不转睛地看着爸爸的一举一动。
他慢慢将纸放在烛光后面,墙上立刻出现一个光影。
咦,烛光影怎么是长的?我正想着,爸爸又吹了吹火苗,么是长的?我正想着,爸爸又吹了吹火苗,火苗一动,我看得更清楚了,这就是火苗的影子!我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爸爸说:“这就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啊!”
我恍然大悟。
原来,树叶缝就像一个个小孔,阳光就像烛光那样从叶缝中射过来,地上就出现了一个个太阳的像。
“可是小孔为什么能成像呢?”我穷追不舍。
爸爸说:“你都成‘十万个为什么’了。
等你上了中学,物理老师就会告诉你其中的道理了!”
习作点评:在本文中,作者的内心经历了“奇怪——更糊涂了——充满好奇——惊讶得瞪大了眼睛——恍然大悟”的变化,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含羞草
在我上学必经的小路旁,长着一株矮小的含羞草,它的茎纤细,叶子是羽毛状的。
只要一碰它,它的叶子就会合拢,头就会垂下,真有意思!上学、放学经过那里时,大家都争着去“羞”它。
今天早晨,我又拨弄了它几下。
奇怪,含羞草的叶子怎么没有合拢?大概是天气冷了吧。
但是我立刻把这个想法否定了。
记得几天前我在其他地方碰过一株含羞草,它的叶子很快就合拢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放学回家,我找来一本关于植物的书查看,这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含羞草的小叶柄、大叶柄与茎轴相连的地方叫叶枕,叶枕内部细胞含有水分,当我们碰叶片时,叶枕上部细胞内的水分便流到别的细胞空隙去,叶枕上部就褶皱起来,于是,含羞草就出现了“害羞”的现象。
但是,如果我们连续碰它,叶枕内的细胞液都流完了,来不及补充,就出现了“不羞”的情况。
没想到,一株不起眼的含羞草也蕴藏着如此有趣的科学知识。
看来,我们平时还得多注意观察和学习啊!
点评:小作者对含羞草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更难能可贵的是含羞草“不羞”的现象引起了小作者的思考,小作者还为此查找了资料。
最后,小作者发出了“平时还得多注意观察和学习”的感慨,认识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