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练习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经典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经典习题及答案

34. 某一电池反应ΔrSm(298K)>0 ,则25℃原电池可 Qr=TΔrS 吸热 逆工作时是吸热还是放热? ______因为________m 35.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和0.1mol· -1 kg 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 500。则 m之比为( B ) (A)1:5 (B)5:1 (C) 10:5 (D)5:10
(a b) (C ) 2 (a b 2 )
(a 2 b 2 ) ( D) (a b )2
12.有一个化学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随温度的 升高,自发倾向降低,这反应是 D (A) ∆S > 0,∆H > 0 (B) ∆S > 0,∆H < 0 (C) ∆S < 0,∆H > 0 (D) ∆S < 0,∆H < 0
18. 已知373K时液体A和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分别为 105 Pa和0.5×105 Pa。若A和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则 ΔmixHm= ,ΔmixVm= ,当A在溶液中的摩尔分 数为0.5时,在气相中A的摩尔分数为 。 D (A) 0, 0, 1/3 (C) <0, < 0, 1/3 (B) 0, >0, 2/3 (D) 0, 0, 2/3
1. 在100℃,p下,1mol水定温蒸发为蒸气,假设蒸 气为理想气体,因为这一过程中的温度不变,所以 ,U=0, Qp =∫Cp dT=0这一结论对否?为什么?
答:错。因 1)定温过程U=0,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简单状态 变化。这是相变过程,不适用; 2)Qp=∫CpdT=0,只适用于无相变,无化学变化的 单纯变温过程,相变过程中: Qp =vapHm(气化热)
13. 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 ( C )

物理化学综合练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综合练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综合练习题-答案物理化学练习题⼀、判断题1. 绝热过程Q =0,由于Q =ΔH ,所以ΔH =0。

( × )2. . ⼀定量理想⽓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 )3. 在恒温、恒压、⾮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某反应的△rG m <0,则反应物全部变成产物,反应将进⾏到底。

( × )4. 单组分系统的相数最多为3。

( √ )5. 在⼀定温度下,p*B >p*A ,由纯液态物质A 和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当⽓—液两相达到平衡时,⽓相组成y B 总是⼤于液相组成x B 。

( √ )6. 理想⽓体绝热过程功的计算式为W=nC v ,m (T 2-T 1),此式⽆论绝热过程是否可逆均适⽤。

( √ )7. △f H Θm (C ,⾦刚⽯,298.15K )=0( × )8. 在⼀体积恒定的绝热箱中置⼀绝热隔板,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

在两侧分别放⼊T 、p 皆不相同的同种⽓体。

现将隔板抽去并达到平衡,若以箱内全部⽓体为系统,则此混合过程的Q 、W 、△U 都为零。

(√ )9. 在⼀定温度下,p*B>p*A ,由纯液态物质A 和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当⽓—液两相达到平衡时,⽓相组成y B 总是⼤于液相组成x B 。

( √ )10. 纯物质完美晶体,0O C 时熵值为零。

( × )⼆、填空题1. n mol 某理想⽓体在恒容下由T 1加热到T 2,其熵变为ΔS 1,相同量的该⽓体在恒压下由T 1加热到T 2,其熵变为ΔS 2,则ΔS 1与ΔS 2的⼤⼩关系为 ΔS 1<ΔS 2 。

2. 1mol 理想⽓体在298K 下,从2×10-3m 3等温可逆膨胀到20×10-3m 3,此过程中系统的熵变△S 为 19.15 J·K -1。

3. 反应2O 3 = 3O 2 的速率⽅程可表⽰为2121323232d (O )d (O )(O )(O ) (O )(O )d d c c kc c k c c t t--'-==或则速度常数 k 和 k ˊ的关系为 3k =2 k ˊ。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丁达尔现象是光照射到溶胶粒子上发生的( C )A.反射B.折射C.散射D.透射2、实验测定电池电动势采用对消法,其目的是为了( C )A. 测量时保持回路电流恒定B. 测量时保持回路电压恒定C. 测量时回路电流接近于零D. 测量时回路电压接近于零3、下面关于表面活性剂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D )A.表面活性剂是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B.表面活性剂都是亲水的极性基和憎水的非极性基组成C.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某一特定值后,将在溶液内部形成胶束D.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时,吸附量Г<04、等温等压下,将一定质量的水由一个大球分散为许多小水滴时,以下物理量保持不变的是( B )A.表面吉布斯函数B.表面张力C液体上的附加压力 D.饱和蒸汽压5、某溶液中溶质B的浓度为c B(表层)> c B(体相),表面( C )A. dσ/dc>0, ГB>0B. dσ/dc>0, ГB<0C. dσ/dc<0, ГB>0D. dσ/dc<0, ГB<06、在吸附过程中,以下热力学量的变化正确的是( A )A.△G<0 △H<0 △S<0B. △G>0 △H>0 △S>0C. △G<0 △H>0 △S>0D. △G>0 △H<0 △S<07、在下述各量中,表示偏摩尔量的是()A、(∂H∕∂n B)T,p,n C(C≠B)B、(∂U∕∂n B)T,V,n C(C≠B)C、(∂F∕∂p)T,V,n C(C≠B)D、(∂G∕∂T)p,V,n C(C≠B)8、373K和101325Pa下的1molH2O(l),令其与373K的大热源接触,并使其向真空器蒸发,变为373K和101325Pa下的1molH2O(g),对于这一过程可用以下哪个量来判断过程的方向?(D )A、△S系B、△U C、△G D、△S总9、NaCl(s)和含有稀盐酸的NaCl饱和水溶液的平衡体系,其独立组分数是多少?(B )A、5B、3C、2D、410、对峙反应A ⇔ B,当温度一定时,由A纯开始,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B )A.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常数等于逆反应速率常数B.正逆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二向反应速率之差C.反应的总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和D.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常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常数11、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设浓度都为0.01mol/kg)( D )A、LaCl3B、CaCl2C、NaClD、CuSO412、下列两个电池,电动势分别为E1和E2,H2(pθ)︱KOH(0.1mol.kg-1)︱O2(pθ)H2(pθ)︱H2SO4(0.01mol.kg-1)︱O2(pθ)两个电动势的大小为( C )A、E1<E2B、E1>E2C、E1=E2D、E1=-E213、对于混合等体积的0.08mol.dm-3 KI和0.1mol.dm-3 AgNO3 溶液所得溶胶,下述电解质聚沉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 D )①CaCl 2; ②NaCN ; ③Na 2SO 4; ④MgSO 4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④>②>③>①D 、③>④>①>②14、若A 、B 两种物质在α、β两相中达平衡,下列哪种关系式正确 ( D )A 、μA α = μB β B 、μA α = μB αC 、μA β =μB βD 、μA β = μA β15、FeCl 3溶液中离子的m ±与m 的关系是 ( C )A 、m +=4 mB 、m +=271/3 mC 、m ±=271/4 mD 、m ±=41/3 m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在一支干净的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部注入一滴纯水,形成一自由移动的液柱,然后用微量注射器向液柱左侧注入小量KCl 水溶液,设润湿性质不变,则液柱将 ( 向左移动)2、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同时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二元溶液是(稀溶液 )3、273K ,100kPa 下,1dm 3水中能溶解49mol 氧或23.5mol 氮,在此条件下1dm 3水中能溶解多少空气?( 28.6 mol )4、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经恒外压压缩至稳定,此变化过程中△S 体 ( △S 体>0 )(填<0、>0、=0)5、若某液体能在固体上发生铺展,则界面张力σg−l ,σl−s ,σg−s 之间的关系为(σg−l +σl−s <σg−s )6、表面特征:指液体表面有 的趋势。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物理化学期末复习⼀、单项选择题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定⼤于内能变化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不稳定的系统是:( )A.⼤分⼦溶胶B.胶体电解质C.溶胶3. 热⼒学第⼀定律ΔU=Q+W 只适⽤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4. 第⼀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法避免(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5. 如图,在绝热盛⽔容器中,浸⼊电阻丝,通电⼀段时间,通电后⽔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A) W =0,Q <0, ?U <0(B). W>0,Q <0, ?U >0(C) W <0,Q <0, ?U >0(D). W <0,Q =0, ?U >0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0,则该变化过程⾃发A 如果系统的?Ssys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发,变化过程是否⾃发⽆法判断C 仅从系统的?Ssys8. 固态的NHHS放⼊⼀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4组分数、相数及⾃由度分别是()A. 1,1,1,2B. 1,1,3,0C. 3,1,2,1D. 3,2,2,2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组分数C和条件⾃由度f':()A C=3,f'=1B C=3,f'=2C C=4,f'=2D C=4,f'=3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体的过程中()(A) ΔS=0 (B) ΔG=0(C) ΔH=0 (D) ΔU=011. 如图,将CuSO⽔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4电源进⾏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册)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册)

《物理化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理想气体经过节流膨胀后,焓____(升高,降低,不变)。

2.()0T dH dV =,说明焓只能是温度的函数,与_____无关。

3.1molH 2(g )的燃烧焓等于1mol_______的生成焓。

4. 物理量Q 、T 、V 、W ,其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与过程有关的量是 ;状态函数中属于广度量的是 ;属于强度量的是 。

5.焦耳汤姆逊系数J-T μ= ,J-T 0μ>表示节流膨胀后温度 节流膨胀前温度。

6.V Q U =∆的应用条件是 。

7.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达为:“功可全部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变为功而 。

8.用ΔG ≤0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的条件是_________。

9.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为 。

10. 写出热力学基本方程d G = 。

11. 卡诺热机在T 1=600K 的高温热源和T 2=300K 的低温热源间工作,其热机效率η=___。

12. 高温热源温度T 1=600K ,低温热源温度T 2=300K 。

今有120KJ 的热直接从高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此过程ΔS =________。

13. 1mol 理想气体由298K ,100kpa 作等温可逆膨胀,若过程ΔG =-2983J ,则终态压力为 。

14. 25°C 时,0.5molA 与0.5mol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则混合过程的ΔS= 。

1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种过程变化到终态,若变化过程中pV γ不变,则状态函数(ΔS 、ΔH 、ΔU 、ΔG 、ΔA )中, 不变。

16. 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溶液中任一组分在任意浓度范围均遵守拉乌尔定律的溶液称为___________。

17. 25°C 时,10g 某溶质溶于1dm 3溶剂中,测出该溶液的渗透压Π=0.4000kpa ,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18. 氧气和乙炔气溶于水中的享利系数分别是717.2010Pa kg mol -⨯⋅⋅和811.3310Pa kg mol -⨯⋅⋅,由享利定律系数可知,在相同条件下,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 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理化学 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练习题及答案

填空选择题化学动力学练习题一、判断题:1.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速率相同。

2.若化学反应由一系列基元反应组成,则该反应的速率是各基元反应速率的代数和。

3.单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4.双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5.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变化而变化。

6.若一个化学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该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7.一个化学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是半衰期的2倍。

8.一个化学反应的级数越大,其反应速率也越大。

9.若反应A + B••Y + Z的速率方程为:r=kc A c B,则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且肯定不是双分子反应。

10.对于一般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高温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产物。

11.若反应(1)的活化能为E1,反应(2)的活化能为E2,且E1 > E2,则在同一温度下k1一定小于k2。

12.若某化学反应的Δr U m < 0,则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零。

13.对平衡反应A••Y,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14.平行反应,k1/k2的比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5.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步。

16.反应物分子的能量高于产物分子的能量,则此反应就不需要活化能。

17.温度升高。

正、逆反应速度都会增大,因此平衡常数也不随温度而改变。

二、单选题:1.反应3O2••2O3,其速率方程-d[O2]/dt = k[O3]2[O2] 或d[O3]/dt = k'[O3]2[O2],那么k与k'的关系是:(A) 2k = 3k' ;(B) k = k' ;(C) 3k = 2k' ;(D) ½k = •k' 。

2.有如下简单反应aA + bB••dD,已知a < b < d,则速率常数k A、k B、k D的关系为:(选项不全,自己写出答案)(A) ;(B) k A < k B < k D;(C) k A > kB > kD ;(D) 。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库(含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库(含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库(含答案)《物理化学》复习思考题热⼒学⼀、判断题:1、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因温度不变, CO2的热⼒学能和焓也不变。

( )2、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成焓。

()3、稳定态单质的Δf H mΘ(800K)=0 。

( )4、d U=nC v,m d T公式对⼀定量的理想⽓体的任何pVT过程都适⽤。

( )5、系统处于热⼒学平衡态时,其所有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变。

()6、若系统的所有宏观性质均不随时间⽽变,则该系统⼀定处于平衡态。

()7、隔离系统的热⼒学能是守恒的。

()8、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9、⼀定量理想⽓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10、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11、⼀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12、系统从同⼀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的终态,若经绝热可逆过程,则⼀定达不到此终态。

()13、热⼒学第⼆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到⾼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14、系统经历⼀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 0。

()15、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体积功W’<0,且有W’>G和G<0,则此状态变化⼀定能发⽣。

()16、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S <0。

()17、临界温度是⽓体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温度。

( )18、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 )19、Q和W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 + W也由过程决定。

( )20、焓的定义式H = U + pV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 )21、焓的增加量?H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 )22、⼀个绝热过程Q = 0,但体系的?T不⼀定为零。

( )23、对于⼀定量的理想⽓体,温度⼀定,热⼒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以下是物理化学练题及其答案:
1. 已知氯气在0℃时密度比空气大
2.44倍,求氯气的摩尔质量。

答案:70.91 g/mol
2. 算出10mol一氧化碳和15mol氧气在完全燃烧下产生的水的
质量并写出反应式。

答案:反应式2CO + O2 → 2CO2;水的质量为180g。

3. 有一容积为1L的,温度为25℃,内装有SO2Dioxide,在标
准状况下浓度为1mol/L。

求体积为1L的内的SO2质量。

答案:64.07g
4. 已知非极性H2O2在正己烷中的溶解度为0.25 g/L,求该物
质在正己醇中的溶解度。

假设两种溶剂的体积相等。

答案:0.2 g/L
5. 已知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A和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B在相同的条件下燃烧生成的CO2的质量之比为27:22,求A 和B的分子式。

答案:A为C4H10,B为C2H6O2。

6. 在65℃时,硫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均匀自由某室温下倾斜的中慢慢流出。

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96,2.07和2.30g/cm³。

问它们按照密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先流出的是哪一个?
答案:轻硫S8。

以上是物理化学练题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一、选择题1.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 mol·kg-1和0.1 mol·kg-1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 Ω和500 Ω,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B )(A) 1 : 5(B) 5 : 1(C) 10 : 5(D) 5 : 102. 298 K时,0.005 mol·kg-1的KCl 和0.005 mol·kg-1的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γ±,1和γ±,2,则有( A )(A) γ±,1= γ±,2(B) γ±,1>γ±,2(C) γ±,1<γ±,2(D) γ±,1≥γ±,23. 在HAc解离常数测定的实验中,总是应用惠斯顿电桥。

作为电桥平衡点的指零仪器,结合本实验,不能选用的是:(D )(A) 耳机(B) 电导率仪(C) 阴极射线示波器(D) 直流桥流计4. 1-1型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C )(A) (A) 强电解质(B) (B) 弱电解质(C) (C) 无限稀释电解质溶液(D) (D) 摩尔浓度为1的溶液二、填空题( 共7题14分)11. 2 分(3892)3892CaCl2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2 分(4069)40690.3 mol·kg-1Na2HPO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_____0.9_____________ mol·kg-1。

13. 2 分(4070)4070浓度为0.1 mol·kg-1的MgCl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为______0.3_____________ mol·kg-1。

14. 2 分(3822)3822有下列溶液:(A) 0.001 mol·kg-1 KCl(B) 0.001 mol·kg-1 KOH(C) 0.001 mol·kg-1 HCl(D) 1.0 mol·kg-1 KCl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C );最小的是( D )。

三、计算题121 25℃时,浓度为0.01,mol ·dm -3的BaCl 2水溶液的电导率为0.2382,-1m S ⋅,而该电解质中的钡离子的迁移数t (Ba 2+)是0.4375,计算钡离子和氯离子的电迁移率U (Ba 2+)和U (Cl -)。

2. 25℃时,KCl 和 NaNO 3溶液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及离子的无限稀释迁移数如下:Λm∞/( S ·m 2·mol -1) t ∞,+KCl 1.4985 × 10-2 0.4906 NaNO 3 1.2159 × 10-2 0.4124计算: (1) 氯化钠溶液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m∞(NaCl)(2) 氯化钠溶液中 Na +的无限稀释迁移数 t ∞(Na +)和无限稀释淌度U ∞(Na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B)2. [答] (A)3. [答] (D)4. [答] (C) 二、填空题 1[答] )Cl (2)Ca ()CaCl (-m 2m 2m ∞+∞∞+=λλΛ 2. [答] 0.9 3. [答] 0.3 (2分)4. [答] (C) (D)三、计算题 1[答] 1-22221m mol m S 10191.12)BaCl (⋅⋅⨯==-cκΛ-1222221m 221m mol m S 10521.0)Ba ()BaCl ()Ba (⋅⋅⨯=⨯=-++t ΛΛ(3分)-122-21m -m mol m S 10670.0)Cl ()BaCl ()Cl (⋅⋅⨯=⨯=-t ΛΛ21282-1-1m 2(Ba )(Ba ) 5.4010 m s V U F ++-Λ==⨯⋅⋅--82-1-1m (Cl )(Cl ) 6.9410m s V U F -Λ==⨯⋅⋅2 [答] Λm ∞(NaCl) = λm ∞(Na +) + λm ∞(Cl -) = t Na +∞Λm∞(NaNO 3) + t Cl -∞Λm ∞(KCl)= 1.2647×10-2 S ·m 2·mol -1t Na +∞= λm ∞(Na +)/Λm ∞(NaCl) = 0.3965U Na +∞= λm∞(Na +)/F = 5.200×10-8 m 2·s -1·V-1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 常用的甘汞电极的电极反应Hg2Cl2(s) + 2e-2Hg(l) + 2Cl-(aq)设饱和甘汞电极、摩尔甘汞电极和0.1 mol·dm-3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相应地为φ1、φ2、φ3,则298 K 时,三者之相对大小是:( B )(A) φ1> φ2> φ3(B) φ1< φ2< φ3(C) φ2> φ1> φ3(D) φ3> φ1= φ22. 有下列两个浓差电池(a1<a2):(1) Cu(s)│Cu2+(a1)‖Cu2+(a2)│Cu(s)(2) Pt│Cu2+(a1),Cu+(a')‖Cu2+(a2),Cu+(a')│Pt它们的电池反应与电动势E1和E2之间的关系为:( D )(A) 电池反应相同, E1= E2(B) 电池反应不同, E1= E2(C) 电池反应相同, E1= 2E2(D) 电池反应相同, E2= 2E13. Ag棒插入AgNO3溶液中,Zn棒插入ZnCl2溶液中,用盐桥联成电池,其自发电池的书面表示式为:( B )(A) (A) Ag(s)|AgNO3(m1)||ZnCl2(m2)|Zn(s)(B) (B) Zn(s)|ZnCl2(m2)||AgNO3(m1)|Ag(s)(C) (C) Ag(s)|AgNO3(m1)|ZnCl2(m2)|Zn(s)(D) (D) AgNO3(m1)|Ag(s)||Zn(s)|ZnCl2(m2)4. 一个电池反应确定的电池,E值的正或负可以用来说明:( C )(A) 电池是否可逆(B) 电池反应是否已达平衡(C) 电池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D) 电池反应的限度二、填空题1. 已知φ∃ (Zn2+,Zn)=-0.763 V, φ∃ (Fe2+,Fe)=-0.440 V 。

这两电极排成自发电池时,E∃=_0.323_______V, 当有 2 mol 电子的电量输出时,电池反应的K∃=_8.53 x1010_______。

2. 将反应Hg22+ + SO42-→Hg2SO4(s)设计成电池的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将反应H2(g) + PbSO4(s) →Pb(s) + H2SO4(aq)设计成电池的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将反应H+(a1)→H+(a2)设计成电池的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1.298 K时,有下列电池:Pt,Cl2(p∃)|HCl(0.1 mol·kg-1)|AgCl(s)|Ag(s), 试求:(1) 电池的电动势;(2) 电动势温度系数和有1mol电子电量可逆输出时的热效应;(3) AgCl(s)的分解压。

34已知∆f H m ∃(AgCl)= - 1.2703×105 J·mol -1,Ag(s),AgCl(s)和Cl 2(g)的规定熵值S m ∃分别为: 42.70,96.11和243.87 J ·K -1·mol -1。

2. 在 298 K ,将金属银 Ag 插在碱溶液中,在通常的空气中银是否会被氧化? (空气中氧气分压为 0.21p ∃)试设计合适的电池进行判断。

如果在溶液中加入大 量的 CN -,情况又怎样?已知: [Ag(CN)2]- + e - ─→ Ag(s) + 2CN -, φ∃ = -0.31 V φ∃ (O 2,OH -) = 0.401 V , φ∃ (Ag 2O,Ag) = 0.344 V 四、问答题在 25℃时,利用下述反应设计电池,怎样才能使该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变为零? H 2(g,101.325 kPa) + Cu 2+[a (Cu 2+)] ─→ 2H +(a H +) + Cu(s) 已知 25℃时,Cu 2+/Cu 的标准电极电位为 0.337 V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 (B) φ = φ ∃- RT /F ×ln a (Cl -)2. [答] (D)3. [答] (B)4. [答] (C)二、填空题1. [答] E ∃= 0.323 V K ∃= 8.46×10102. [答] Hg(l)|Hg 2SO 4(s)|SO 42-(aq)||Hg 22+(a )|Hg(l)3. [答] Pt,H 2(g)|H 2SO 4(aq)|PbSO 4(s)|Pb(s)4. [答] Pt,H 2(p ∃)|H +(a 2)||H +(a 1)|H 2(p ∃),Pt 三、计算题 1[答] 电池反应为:AgCl(s)→Ag(s)+12Cl 2(p ∃)⑴ r m r m r mG H T S E E zF zF ∆∆-∆==-=-$$$$51r m f m (AgCl) 1.270310 J mol H H -∆=-∆=⨯⋅$$11r m 12(42.70(243.87)96.11)68.52 J K mol S --∆=+-=⋅⋅$得 E = - 1.105 V⑵ Q r =T ∆r S m ∃= 2.042×104 J41r m ()7.110 V K p E S T zF --∂∆==⨯⋅∂$⑶ l n 43.04pz E FK RT ==-$$;192.0310pK -=⨯$;122Cl ()pp K p =$$233Cl = 4.210 Pa p -⨯ 2[答] Ag 2O(s)│Ag(s)│OH -(a )│O 2(0.21p ∃)│Pt5电池反应: 2Ag(s) + (1/2)O 2(0.21p ∃) ─→ Ag 2O(s) E = E ∃- RT /2F ×ln (1/a (O 2))1/2 = φ ∃ (O 2,OH -) - φ ∃ (Ag 2O,Ag) - 0.05915/2×lg 1/(0.21)1/2= 0.0470 VE > 0 电池为自发的,表明 Ag 在 OH - 溶液中会被氧化,加入 CN - 后,φ ∃ (Ag(CN) ,Ag) = -0.31 V < φ ∃ (Ag 2O,Ag) ,这时负极发生 Ag 氧化成Ag(CN)2-的反应,而不是生成 Ag 2O 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