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100︒C 、1.5p ∅ 的水蒸汽变为100︒C ,p ∅ 的液体水,则此过程的∆S _〈_ 0, ∆G _〈_ 0。
2、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体积由V 1变到V 2,其∆U _=_ 0,∆S _〉_ 0。
3. NiO(s)与Ni(s),H 2O(g), H 2(g), CO 2(g)及CO(g)呈平衡,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为__4__,自由度数为__3__。
4.在等温等压当W ′=0的变化过程可用 G 来判断过程的方向,在等温条件则用 F 或者S 来判断过程的方向。
5.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462分-1,其初始浓度为0.1mol ·dm -3,反应的半衰期为1.5min ,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 k 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
6.在等体积0.08mol ·dm -3KI 和0.1mol ·dm -3AgNO 3溶液生成的AgI 溶胶中,分别加入电解质NaCN,MgSO 4,CaCl 2其聚沉能力的顺序是MgSO 4 > CaCl 2 > NaCN 。
7.由 紧密层 和 扩散层 构成扩散双电层,ξ电势是 滑动面和本体溶液 之间的电势。
8.比表面能的定义式为 σ=( ,发生毛细管凝结时,液体在毛细管上的接触角必θ<90。
。
10、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压缩,∆U _=_0,∆H _=_0。
11. CO 2的三相点为216.15K , 5.1×p ∅ ,可见固体CO 2(干冰)升华的压力范围是p __<_5.1×p ∅ 。
二、是非题2、d H = C p d T 及d H m = C p ,m d T 的适用条件是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压过程及无化学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的焓值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压过程。
对3.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 和W 的值一般不同,(对)Q + W 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物理化学习题4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习题一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作为熵增原理,下述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孤立体系的熵值永远增加B. 在绝热条件下,趋向平衡的过程中封闭体系的熵值增加C. 孤立体系的熵值永不减少D. 可用体系的熵的增加或不变来判断过程是否可逆2、溶液内任一组分的偏摩尔体积( )A. 不可能是负B. 总是正值C. 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D. 必然和纯组分的摩尔体积相等3、在T 时,一纯液体的蒸气压为8000 Pa,当0.2 mol 的非挥发性溶质溶于0.8 mol的该液体中时,溶液的蒸气压为4000 Pa,若蒸气是理想的,则在该溶液中溶剂的活度系数是( )A. 2.27B. 0.625C. 1.80D. 0.2304、同一温度下,微小晶粒的饱和蒸汽压和大块颗粒的饱和蒸汽压哪个大? ( )A. 微小晶粒的大B. 大块颗粒的大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5、在10 cm3,1mol·dm-3的KOH溶液中加入10cm3水,其摩尔电导率将()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状态函数的特征是,功、热、体积、焓和熵中不是状态函数的有。
2、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为,化学达平衡时等温方程式为,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用参数,等温等压条件下若使反应逆向进行,则应满足条件。
3、形成负偏差的溶液,异种分子间的引力同类分子间的引力,使分子逸出液面的倾向,实际蒸气压依拉乌尔定律计算值,且△mi x H0,△mi x V0。
4、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及H2S(g)达平衡时,自由度f=。
5、液滴越小,饱和蒸气压越__________;而液体中的气泡越小,气泡内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__________ 。
6、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 0.04 mol ·dm -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360 s ,初始浓度为0.024 mol ·dm -3时,半衰期为 600 s ,此反应级数n = 。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丁达尔现象是光照射到溶胶粒子上发生的( C )A.反射B.折射C.散射D.透射2、实验测定电池电动势采用对消法,其目的是为了( C )A. 测量时保持回路电流恒定B. 测量时保持回路电压恒定C. 测量时回路电流接近于零D. 测量时回路电压接近于零3、下面关于表面活性剂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D )A.表面活性剂是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B.表面活性剂都是亲水的极性基和憎水的非极性基组成C.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某一特定值后,将在溶液内部形成胶束D.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时,吸附量Г<04、等温等压下,将一定质量的水由一个大球分散为许多小水滴时,以下物理量保持不变的是( B )A.表面吉布斯函数B.表面张力C液体上的附加压力 D.饱和蒸汽压5、某溶液中溶质B的浓度为c B(表层)> c B(体相),表面( C )A. dσ/dc>0, ГB>0B. dσ/dc>0, ГB<0C. dσ/dc<0, ГB>0D. dσ/dc<0, ГB<06、在吸附过程中,以下热力学量的变化正确的是( A )A.△G<0 △H<0 △S<0B. △G>0 △H>0 △S>0C. △G<0 △H>0 △S>0D. △G>0 △H<0 △S<07、在下述各量中,表示偏摩尔量的是()A、(∂H∕∂n B)T,p,n C(C≠B)B、(∂U∕∂n B)T,V,n C(C≠B)C、(∂F∕∂p)T,V,n C(C≠B)D、(∂G∕∂T)p,V,n C(C≠B)8、373K和101325Pa下的1molH2O(l),令其与373K的大热源接触,并使其向真空器蒸发,变为373K和101325Pa下的1molH2O(g),对于这一过程可用以下哪个量来判断过程的方向?(D )A、△S系B、△U C、△G D、△S总9、NaCl(s)和含有稀盐酸的NaCl饱和水溶液的平衡体系,其独立组分数是多少?(B )A、5B、3C、2D、410、对峙反应A ⇔ B,当温度一定时,由A纯开始,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B )A.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常数等于逆反应速率常数B.正逆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二向反应速率之差C.反应的总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和D.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常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常数11、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设浓度都为0.01mol/kg)( D )A、LaCl3B、CaCl2C、NaClD、CuSO412、下列两个电池,电动势分别为E1和E2,H2(pθ)︱KOH(0.1mol.kg-1)︱O2(pθ)H2(pθ)︱H2SO4(0.01mol.kg-1)︱O2(pθ)两个电动势的大小为( C )A、E1<E2B、E1>E2C、E1=E2D、E1=-E213、对于混合等体积的0.08mol.dm-3 KI和0.1mol.dm-3 AgNO3 溶液所得溶胶,下述电解质聚沉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 D )①CaCl 2; ②NaCN ; ③Na 2SO 4; ④MgSO 4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④>②>③>①D 、③>④>①>②14、若A 、B 两种物质在α、β两相中达平衡,下列哪种关系式正确 ( D )A 、μA α = μB β B 、μA α = μB αC 、μA β =μB βD 、μA β = μA β15、FeCl 3溶液中离子的m ±与m 的关系是 ( C )A 、m +=4 mB 、m +=271/3 mC 、m ±=271/4 mD 、m ±=41/3 m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在一支干净的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部注入一滴纯水,形成一自由移动的液柱,然后用微量注射器向液柱左侧注入小量KCl 水溶液,设润湿性质不变,则液柱将 ( 向左移动)2、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同时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二元溶液是(稀溶液 )3、273K ,100kPa 下,1dm 3水中能溶解49mol 氧或23.5mol 氮,在此条件下1dm 3水中能溶解多少空气?( 28.6 mol )4、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经恒外压压缩至稳定,此变化过程中△S 体 ( △S 体>0 )(填<0、>0、=0)5、若某液体能在固体上发生铺展,则界面张力σg−l ,σl−s ,σg−s 之间的关系为(σg−l +σl−s <σg−s )6、表面特征:指液体表面有 的趋势。
物理化学习题课(相平衡)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相平衡)一.选择1.在α、β两相中均有A和B两种物质,达到相平衡时,下列各式正确的是(1)。
(1)μαB=μβB(2)μαA=μβA(3)μαB=μαA(4)μαB=μβA2.组分B从α相扩散到β相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
(1)总是从浓度高的相扩散到浓度低的相(2)平衡时两相的浓度相等(3)总是从浓度低的相扩散到浓度高的相(4)总是从高化学势移向低化学势3. 室温下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为 NH2CO2NH4(s)====2NH3(g)+CO2 (g)若在300K时向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则此系统的物种数S和组分数C应为(3)。
(1)1,1(2)3,2(3)3,1(4)3,34.将克拉贝龙方程应用于水的液固两相,随压力的增长,水的凝固点将(2)。
(1)上升(2)下降(3)不变(4)无法判断5.在一定温度下,在水和CCl4组成的互不相溶的系统中,向水层中加入1:1的KI和I2,此系统的自由度是(2)。
(1)1(2)2(3)3(4)46.对于二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4)。
(1)1(2)2(3)3(4)47.对于恒沸混合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4)。
(1)不具有确定的组成(2)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组成相同(3)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4)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二.填空1.在水的平衡相图中。
线是水的蒸发曲线,线是冰的升华曲线,线是冰的融化曲线,点是水的三相点。
.2.将过量NH4HCO3(s)放入密闭真空容器内,50℃时,按NH4HCO3(s)按下式进行分解:NH4HCO3(s)=NH3(g)+CO2(g)+H2O(g)。
达平衡后则该体系的相数P= ,独立组分数C= ,自由度数F= 。
(2,1,0)3.(2)最合适的组成应配成w(联苯醚)=0.78,这一组成具有最低共熔点12℃,其凝固点最低,所以不至于因为凝固而堵塞管道。
4. 求下列系统③从X B=0.5开始蒸馏,馏出物或残留物分别是什么?(1)T M,T N,(2)所处的T,p及气液相组成y B、x B,达两相平衡气液相的相对量不同,(3)0。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物理化学》练习题4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容(特别是姓名和班内编号)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形式:闭卷;4. 本试卷共三⼤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述说法哪⼀种不正确:()(A )⼀定量理想⽓体⾃由膨胀后,其?U = 0 (B )⾮理想⽓体经绝热⾃由膨胀后,其?U ≠0 (C )⾮理想⽓体经⼀不可逆循环,其?U = 0 (D )⾮理想⽓体⾃由膨胀,⽓体温度略有变化2. ⽔在 100℃、101325Pa 下沸腾时,下列各量何者增加?(A) 系统熵 (B) 汽化焓 (C) Gibbs 函数 (D) 蒸⽓压 3. 不挥发的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之后,将会引起( )(A) 凝固点升⾼ (B) 沸点升⾼ (C) 蒸汽压升⾼ (D) 总是放出热量 4. 对于理想⽓体之间的任意⼀个化学反应,影响标准平衡常数K 的因素是( ) (A) 浓度 (B) 压⼒ (C) 温度 (D) 催化剂5. 固体Fe ,FeO ,Fe 3O 4与⽓体CO ,CO 2达到平衡时其组分数C 和⾃由度数F 分别为( )。
(A) C = 2, F = 0 (B) C = 1, F = 0 (C) C = 3, F = 1 (D) C = 4, F = 26.科尔劳施从实验中总结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m m ΛΛ∞=-,这⼀规律适⽤于( )(A) 弱电解质(B)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C) ⽆限稀溶液(D) 浓度在⼀定范围的溶液7. 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关系为dln K /d T = ?r H m /RT2,则( )(A) K 必随温度升⾼⽽加⼤(B) K 必随温度升⾼⽽减⼩(C) K 必随温度升⾼⽽改变(D) 随温度升⾼,K 可增⼤、减少或不变8. ⼀定体积的⽔,当聚成⼀个⼤⽔球或分散成许多⽔滴时,在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有( )(A) 表⾯能(B) 表⾯张⼒(C) ⽐表⾯(D) 液⾯下的附加压⼒9.某零级反应A = B+ C开始时反应物浓度为0.2 mol·dm-3,其速率常数k为1.25×10?5 mol·dm-3·s-1,则其反应完成所耗时间t 为(A) 8000 s (B) 12000 s (C) 16000 s (D) 18000 s10.在⼀个绝热的刚性容器中发⽣⼀个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升⾼和压⼒增⼤,则有(A) Q>0,W<0,?U < 0 (B) Q=0,W=0,?U = 0(C) Q=0,W<0,?U < 0 (D) Q>0,W=0,?U > 0⼆、计算题(6题,共60分)1. 298 K,101.3 kPa下,Zn 和CuSO4溶液的置换反应在可逆电池中进⾏,做出电功200 kJ,放热6 kJ,求该反应的Δr U,ΔrH,Δr S,Δr A,Δr G(设反应前后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以下是物理化学练题及其答案:
1. 已知氯气在0℃时密度比空气大
2.44倍,求氯气的摩尔质量。
答案:70.91 g/mol
2. 算出10mol一氧化碳和15mol氧气在完全燃烧下产生的水的
质量并写出反应式。
答案:反应式2CO + O2 → 2CO2;水的质量为180g。
3. 有一容积为1L的,温度为25℃,内装有SO2Dioxide,在标
准状况下浓度为1mol/L。
求体积为1L的内的SO2质量。
答案:64.07g
4. 已知非极性H2O2在正己烷中的溶解度为0.25 g/L,求该物
质在正己醇中的溶解度。
假设两种溶剂的体积相等。
答案:0.2 g/L
5. 已知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A和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B在相同的条件下燃烧生成的CO2的质量之比为27:22,求A 和B的分子式。
答案:A为C4H10,B为C2H6O2。
6. 在65℃时,硫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均匀自由某室温下倾斜的中慢慢流出。
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96,2.07和2.30g/cm³。
问它们按照密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先流出的是哪一个?
答案:轻硫S8。
以上是物理化学练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锌可以和下列哪种物质发生反应?A. 铜B. 铝C. 钢铁D. 铂答案:A2.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元素?A. 铁B. 铝C. 铜D. 锌答案:B3. 哪种燃料的能量密度最高?A. 木材B. 天然气D. 汽油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为液体?A. 铁B. 铝C. 汞D. 铂答案:C5. 温度为摄氏零下273.15度时,气体的体积为零,这一温度点被称为:A. 绝对零度B. 熔点C. 沸点D. 环境温度答案:A6. 水在常温下的存在形态是:A. 液体C. 固体D. 上述都是答案:D7.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非金属元素?A. 氧B. 氮C. 碳D. 硅答案:A8. 化学式H2O表示的物质是:A. 水B. 氧气C. 化学反应D. 碳酸答案:A9. 哪种金属在常温下属于液体?B. 铝C. 汞D. 铜答案:C10. 化学名称Fe表示的元素是:A. 铝B. 铁C. 铅D. 锡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短程有色金属成本较低,适合制造耐腐蚀、散热等需要。
答案:铝2. 电子元器件中常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导体。
答案:铜3. 在自然界中,最多的元素是氢。
答案:氢4. 所有物质由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粒子组成,称为原子。
答案:原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解释物质的三态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密集排列,不易流动,例如冰。
在液态下,物质的分子较为稀疏,可以流动,例如水。
在气态下,物质的分子排列较为松散,具有较高的热运动能量,例如水蒸气。
2. 什么是化学反应?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有的物质经过分子之间的构建、断裂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例如,当铁与氧气反应形成铁锈时,化学反应发生。
3. 解释燃烧现象的化学原理。
答案:燃烧是一种快速氧化反应,它需要燃料、氧气和可燃物质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物理化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下一章返回一、判断题(说法对否):1.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
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2.2.体积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NaCl(s) 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当温度、压力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与系统中水和NaCl的总量成正比。
3.3.在101.325kPa、100℃下有lmol的水和水蒸气共存的系统,该系统的状态完全确定。
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
5.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6.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的值一般不同,Q + W 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7.因Q P= ΔH,Q V=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
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9.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一定时热力学能与焓的值一定,其差值也一定。
10.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
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
11.1mol,80.1℃、101.325kPa的液态苯向真空蒸发为80.1℃、101.325kPa 的气态苯。
已知该过程的焓变为30.87kJ,所以此过程的Q = 30.87kJ。
12.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
13.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
14.因Q p = ΔH,Q V = ΔU,所以Q p - Q V = ΔH - ΔU = Δ(p V) = -W。
15.卡诺循环是可逆循环,当系统经一个卡诺循环后,不仅系统复原了,环境也会复原。
16.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物理化学期末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A.大分子溶胶B.胶体电解质C.溶胶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A) W =0,Q <0,U <0(B). W>0,Q <0,U >0(C) W <0,Q <0,U >0(D). W <0,Q =0,U >0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A 如果系统的∆S>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sys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C 仅从系统的∆Ssys8. 固态的NH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4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A. 1,1,1,2B. 1,1,3,0C. 3,1,2,1D. 3,2,2,2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A C=3,f'=1B C=3,f'=2C C=4,f'=2D C=4,f'=3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A) ΔS=0 (B) ΔG=0(C) ΔH=0 (D) ΔU=011. 如图,将CuSO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4进行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B. 两个铜电极C. 蓄电池和铜电极水溶液D. CuSO412. 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13.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C) 表面张力 (D) 附加压力14. 实验测得浓度为0.200mol·dm-3的HAc溶液的电导率为0.07138S·m-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HAc)为()A. 0.3569S·m2·mol-1B. 0.0003569S·m2·mol-1C. 356.9S·m2·mol-1D. 0.01428S·m2·mol-115. 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7/8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3/4所需的时间的1.5倍,则反应的级数为()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16. 关于三相点,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纯物质和多组分系统均有三相点(B) 三相点就是三条两相平衡线的交点(C) 三相点的温度可随压力改变(D) 三相点是纯物质的三个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所决定的相点17. 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A Q > 0,W > 0,∆U > 0B Q = 0,W = 0,∆U < 0C Q = 0,W = 0,∆U = 0D Q < 0,W > 0,∆U < 018. 关于连串反应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连串反应进行时, 中间产物的浓度定会出现极大值(B) 连串反应的中间产物的净生成速率等于零(C) 所有连串反应都可用稳态近似法处理(D) 在不考虑可逆反应时, 达稳定态的连串反应受最慢的基元步骤控制19. ΔG=0 的过程应满足的条件是( )(A) 等温等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可逆过程(B) 等温等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C) 等温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D) 可逆绝热过程20.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何者可使α增大?( )(A) 增加压力使体积缩小一倍(B) 体积不变,通入 N 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C) 压力不变,通入 N 2气使体积增大一倍(D) 体积不变,通入 Cl 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21. 对于NaSO 4,其离子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因子,质量摩尔浓度间的关系为:( )A a b b γ±±=B 134a b γ±±=C 1427a b γ±±= D 以上A ,B ,C 给出的关系都不对22.氮气进行绝热可逆膨胀( )(A) ΔU=0 (B) ΔS=0 (C) ΔF=0 (D) ΔG=023. 若天空云层中小水滴的大小发生变化时,一定是( )(A) 大水滴变大,小水滴变小(B) 大水滴变小,小水滴变大(C) 大小水滴都变大(D) 大小水滴都变小24. 杠杆规则适用于()A. 多组分两相系统B.单组分两相系统C. 单组分单相系统D.只能是双组分两相系统25. 定义偏摩尔量时规定的条件是()(A) 等温等压 (B) 等熵等压(C) 等温, 溶液浓度不变 (D) 等温等压, 溶液浓度不变26.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A) 对峙反应 (B) 平行反应(C) 连串反应(D) 基元反应27. 在 100℃和 25℃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
A. 100 %B. 75 %C. 25 %D. 20 %28. 温度升高溶胶的稳定性()A. 增加B. 下降C. 不变D. 先增加后下降29. 真实液态混合物:()A 活度因子f的取值在0—1之间B 活度因子f的取值有时大于1C 活度因子f的大小符合:b B趋近于0时,f B的取值趋近于130. 关于热力学基本方程dU=TdS-pdV, 下面的说法中准确的是()(A) TdS是过程热 (B)pdV是体积功(C) TdS是可逆热 (D)在可逆过程中, pdV等于体积功, TdS即为过程热31.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A) 强电解质溶液 (B) 弱电解质溶液(C)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 (D) 理想稀溶液32. 关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可逆过程不一定是循环过程(B) 在等温可逆过程中,系统做功时,系统损失的能量最小(C) 在等温可逆过程中,环境做功时,系统得到的功最小(D) 可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中间态都可从正逆两个方向到达33.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 S(s) = H2S(g) K1S(s) + O2(g) = SO2(g) K2则反应H2S(g) + O2(g)= H2(g) + SO2(g) 的平衡常数为()A. K2/K1B. K1—K2C. K1×K2D. K1/K234. 关于熵的性质,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环境的熵变与过程有关(B) 某些自发过程中可以为系统创造出熵(C) 熵变等于过程的热温商(D) 系统的熵等于系统内各部分熵之和35. 已知反应CO(g)+1/2O2(g)=CO2(g)的ΔH,下列说法中何者不正确()A. ΔH是CO2(g)的生成热 B. ΔH是CO(g)的燃烧热C. ΔH是负值D. ΔH与反应ΔU的数值不等36. 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 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
这种标准电池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A) 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很大, 可逆性大(B) 高度可逆, 电动势温度系数小, 稳定(C) 电池可逆, 电势具有热力学意义(D) 电动势精确已知, 与测量温度无关37. 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和固体表面的吸附现象的明显区别是()(A) 固体表面的吸附量大,溶液表面的吸附量小(B) 溶液表面的吸附量大,固体表面的吸附量小(C) 溶液表面可以产生负吸附,固体表面不产生负吸附(D) 固体表面的吸附与压力有关,溶液表面的吸附与压力无关38. 杠杆规则适用于()A. 多组分两相系统B.单组分两相系统C. 单组分单相系统D.只能是双组分两相系统39. 在一绝热恒容的容器中,10 mol H2 O(l)变为10 mol H2 O(s)时,如果不做非体积功,热力学函数的变化为零的是()(A) ΔS (B) ΔG (C) ΔH (D) ΔU40. 对于一个由N2 (g)、O2 (g)、CO2 (g)、组成的混合系统,若已知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2 ):n(O2 ):n(CO2 )=7:2:1, 则描述该系统的状态所需要的独立变量数为()(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1.吉布斯判据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2.A和B 形成的固熔体由A(s)和B(s)两相构成。
()3.水在玻璃毛细管中时正常沸点高于100℃。
()4.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5.热力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6.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7.对于封闭体系,在定压下没有非体积功时,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热力学能。
()8.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9.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10.热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11.根据定义,所有体系的广度性质都有加和性质。
()12.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13.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和零的。
()1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既适用于理想溶液,也适用于稀溶液。
()15.定温定压下,纯物质A的化学势就是该条件下的摩尔吉布斯函数G m,A。
()16.物质B有从化学势大的一相转移到化学势小的一相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