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认知与理论研究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认知与理论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指在国际化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在各个方面不断与国际接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认知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与模式;二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三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与模式方面,主要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路径与方式。
国际化路径包括“去出国、请进来、联合办学、二次创新”四种形式,即学生出国留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材、师资等,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联合开展教育项目、共同培养人才,以及将融入国际教育资源和元素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带回国内并进行二次创新等。
在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方面,主要考虑国际化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积极影响。
国际化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获得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和理念,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估体系等方面的改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质量。
同时,国际化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具备全球背景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认知与理论研究是多方面维度的,既涉及教育本身的国际化,也涉及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因此,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评估,不断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为实现国家现代化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理论探索

维普资讯
本 期 视 点
C E R O Z AR E H RI ON
对高等职 业教 育教学特色 的理论探 索
文 /宋耀 蒙
纵 观1 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O 历程 .研究 的深 度、广度和西 方现代职 业教育还存在一定 的差距 .若干理论 问 题还有待进一步 完善 。在现阶段人们 对 我国高等职业教 育的内涵 、特点和 发展 模式等还存在着 不同的认识 .特别是 在 职教界和高教界 .这 方面的认识差距 还 不小 。因此 .高等职 教要想提高教育 质 量并在高等教育 中争 得一席之地 .必 须 探 索建立和发展 具有 自身鲜 明特色 的理 论基础。 积 极发展 高等职 业教育 .是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 的需要 .也是调 整教 育结 构 、建 立 健全 职 业 教 育体 系 的 重要 举 措 。但是 ,人们对于 高等职业教育 的内 涵 、特点和发展模式 等还存在着不 同的 认 识 .特 别 是 在 职 教 界 和 高 教 界 .这 方 面的认识差距还 不小 因此 .单凭 行政 或法律 的手段 使职业教育走进 高等 教育 的象牙 之塔 还是 不够的 ,高等职教 要想 提高教 育年 1 月教育部在湖南永州职业技 o 术学 院召开的现场会议上 .教育部有 关 领导 已明确提 出要从高职教 育的实际出 发 .高职 院校 的教 师职称评定应单独开 设一 个系列 ,不能套用普通 本科 院校 的 评 审标准 。高职院校教 师从 自身任务 出 发 ,要 求教师具有教学素质 、能 力 .又 具有该专 业实践经验和动手 能力 :但在 套用的职称评 审标准 中除教 学要求外还 要求有科研成果 、著作或论 文 .科研得 的什么奖 .论文有几篇 .登在哪一级刊 物上 .都规定 的很硬 。两者 相悖之处不 少 .教师权衡结果 只能 向职 称评审标准 靠。如此 .适合高职教育特 色的教师 队 伍就 很难 建设起来 .这也是 高职教育难 以办出特 色的重要原 因之一 。为 了有利 于高等职 业教育的发展 .人 事教育部 门 要制定促 使高职院校教 师向” 师型 ” 双 努 力的职称评审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教育政策法规法度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教育政策法规法度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是指教育管理的非正式正规的运作方式,它将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场景,从而实现学习与应用空间的最大化。
此外,将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贯彻执行教育政策法规法律,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1、管理的概念:管理指的是实施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制定有效的行政程序,以便有序地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管理的层次:教育管理通常分为三种层次:思想管理、行政管理和学习管理。
前者制定思想路线,指导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者负责机构组成、行政组织、人事管理等;最后者是管理学习过程,确定学习目标等。
3、管理的方法:教育管理具有多样性,一般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内部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宏观管理是指系统的调整,如实施大规模的政策、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微观管理是个人的实际管理,如准备教学、组织实训活动,科学规划和管理教学过程。
二、教育政策法规法律1、教育政策法规的作用:新的教育政策法规是指在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用完善的机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2、教育政策法规的内容:教育政策法规主要包括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教育发展目标设定政策和制度、教育资源配置政策、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等3、教育政策法规法律的贯彻执行:贯彻执行教育政策法规法律有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以保护教育机构和教育学习者的合法权益,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三、结论从上述理论与实践论述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是在国家宪法和教育法规指导下实施的,旨在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明确个体的权利义务,贯彻执行教育政策法规法律,以期达到高效能,公正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效果。
构建应用型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设 计应 用人 才为导 向 ,教学 突显 “ 职业性 、实 用性 、 技 能性和 适应性 ” 四大特征 ,着重在 对准 市场需 求 、
优 化专业 设置 ,对 准职 业 岗位、优化 课程设 置 ,强化
学 生组 金奖一 名、银奖 多名 的佳 绩 ,另 有多名 选手获
得 “ 山东省技术 能手” 的荣誉称 号。教 育部本 科教学
系 ,根据人 才培养 的 目标 定位 ,在制 定教学 计划 时通
过合理 的课程设置和对各 个实践教学环节 的合理 配置 ,
建立 与理论 教学 体系共 生共 荣、互为 补 充的教学 内容
体系 。 实践教学 的 目标 体系是 指各专业 根据 人才培养 目 标 和规格 ,集合专 业特点 所指 定的本 专业总 体与各环 节具 体 的教 学 目标和 标准。实 践教学 的 内容 体 系则是 以上 目标 体系 的具体 化 ,将 实习 、实训 、课 程设计 、
基本 框架 ,可分为两 大教育类型 ,即以培 养 : 的普通高等教育和为产业 发展培养技能型 、 积业教育 。普通 本科教育 以追求学 术型人 才
挚元定位 ,强调 学生专业 知识水平 。在专业 业设置依据 ,强调学科 的重要性 ,课 程 内容
程突 出 “ 研 究性” 。而 高等职业教 育则是 g J E 要 目标 , 注重专业设置 、课程体 系构建 、
就业能 力和学 院综合实 力及社 会声誉 逐年提 高。学 院 先后多 次协助 山东省职 业技能 鉴定 中心 组织 并参加 中 国华东地 区五 省二市职 业技 能竞赛 活动 ,并获 得全 国
师在遵 循学 校 “ 科学 精神 、人文素 养 、艺 术创 新、技
术 能力 ”办学理 念的基 础上 ,坚持 以培养 技能型 艺术
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创新性力作——评张新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构建》

一
学、 职业教育学和教育史学、 教学论和课程论等理论 为基础 , 阔பைடு நூலகம்的实践背景 上作理论探索 的创 新性力 在广
作, 这是他多年来 潜心于高职教育研究与开发 的结
果 。该 书全 面 、 系统地论述 了新形 势下高 等职业 教育
选 题 新颖 前瞻 。 指导性 强
早在 19 年高等职业教育创办之初 , 94 张新民教
第1卷 第6 5 期
湖南 工业 大学 学报 ( 社会 科学 版 )
Vl5 o o1N. ・ 6
21 00年 l 2月 J OURNAL OF HUNAN UNI VERSI TY OF TECHNOLOGY OCI S AL ENCE SCI EDI ON D c 0 0 TI e.2 1
c aa trs c ftl n u t a o d i h r v c t n e u a o . tp o i e e r t a s r o a n mb ro h r ce it so e t l v t n mo e i h g e o a i d c t n I r vd s to e c a wes t u e f i a c i i n o i h il n
m tos oj t em ds eu ao o e i e oa o d ct na d sc erta se scntt n e d , be i o e ,d ct nm d si hg rv t ne ua o n u ht o i l susa o o i , h cv i n h c i i h e c i ao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
姜 凌
( 永州 职业 技 术 学院
湖 南 永州
450 2 1 0)
摘 要 :本 文 主 要 分 析 了可 持 续 发展 理 论 的各 种 概 念 以及 发 展 的 过 程 ,使 我 们 能 够更 近 一 步的 深 入 了解 我 国的 可 持 续 发展 理 论 。 关键 词 : 高职教 育 可持 续发 展 发 展 目前 ,高等 职业 教 育 所 存在 的问 题 以及 发 展 的趋 势 都 要 求 我 们 必 须 走可 持 续 发展 的道 路 ,全 面协 调 的 发展 高 等 职业 教 育 与 社 会 经 济 的发 展 ,这 就 要求 我 们 必 须对 可 持 续发 展 理论 要 有 基 本 的 了解 以及 相 关 的认 识 ,从 而 更 有利 于 保 持 长期 稳 定 的人 才 培养 增 长 模 式 ,满 足 人们 对 高职 教 育 的需 要 。
可 持 续 发 展 理 论 的相 关 含 义 要 了解 可 持续 发 展 理论 首先 必 须 明确 什 么 是发 展 。发 展 是 指
一
、
展 、消 费模 式 与可 持 续 发展 、科 技 进 步 与 可 持续 发 展 、经 济 政策 与可 持 续 发 展 等 四个 方 面 。 ②人 的全 面发 展论 。认 为 可 持 续 发展 归 根 到 底是 人 的全 面发 展 ,可持续发展 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增进全人类 的利益 ,既为了当 代 人 的利 益 ,也 为 了后 代 人 的利 益 。 ③资源永续利用论 。认为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 资源的可持续 利 用 ,即生态 系统 的永 久 发 展 ,可 持续 发展 问题 的核 心 是 保护 环
境 ,节约 资 源 。
浅谈对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理论认识

浅谈对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理论认识作者:韦胜东来源:《广西教育·C版》2009年第03期[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理论是“职业技术”教育,并对“职业技术”的特点及“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区别进行分析。
[关键词]职业技术高职教育特色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调整教育结构、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层次,更重要的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一种教育类型。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首先探索建立和发展具有高等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澄清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和研究内容以及知识体系等方面的区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是“职业技术”在许多情况下,尽管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在名称上是相同或近似的,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普通高校,专业名称常表示高校的研究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学科;而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名称则更多地表示一个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
在普通高等教育中,专业教学内容取材于对应的工程学科,是一种纯粹的、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不太紧密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专业教学以科学技术知识为导向,具有较浓厚的技术决定论色彩。
专业课内容是工程师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反映了工程师和工程科学家的职业实践。
而高职教育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则是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是产生于职业劳动实践的技术人员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是以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为导向的。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应当更加注意劳动和职业的关系,更加考虑劳动组织方式及其变化对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更加注意克服工程学科教育的局限性。
在教学和研究内容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区别,就是职业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区别。
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专业技术,但技术的内涵是不同的,工程技术是自然规律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职业技术还包括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以及由于工业文化导致的实现手段等,它与人的行为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精品文档]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b0c8eb36529647d27285245.png)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一是职业针对性,这是其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
3.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4.以服务为宗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与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8、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作用?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1。
什么就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高等教育发展中得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得高技能人才得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得针对性与职业技能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得主要特征就是什么?一就是职业针对性,这就是其本质属性;二就是大众性;三就是产业性;四就是社会性。
3、职业教育之本就是什么?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就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就是就业教育、4.以服务为宗旨得具体含义就是什么?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核心、重点与难点就是什么?课程建设与改革就是核心与难点,重点就是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得改革方向与突破口就是什么?“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得改革方向与突破口。
7。
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得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得人才来对待;(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与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得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得价值观与良好得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得先进单位与个人,宣传职业教育与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得良好氛围、8、职业教育得“三个转变"与“两个加强”就是什么?“三个转变"就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与转变办学模式; “两个加强”就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得作用?高技能人才就是我国人才队伍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得优秀代表,就是技术工人队伍得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得重要作用。
10。
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得目标任务就是什么?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得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与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与使用机制科学,激励与保障措施健全得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得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得格局。
11.高职教育对教师有何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得关键;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得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与环境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
12、高等职业院校得根本任务就是什么?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13.高等职业院校得办学方向就是什么?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所在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中得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得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得“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得高技能人才。
14、高等职业院校成功与否得标准就是什么?毕业生就是否受到社会欢迎,就是否有较高得就业率。
15.对高职院校得专业设置有什么要求?专业设置要有行业、社会背景与人才需要调查预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人才市场要求、16、高等职业院校要如何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1)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得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得需要,根据学校得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与设置专业;(2)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得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得区域、行业、企业与农村,增强学生得就业能力。
17、“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如何加快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1)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与就业率高得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得专业点;(2)鼓励地方与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国家、地方(省级)、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3)发挥行业企业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得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4)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
18。
高等职业院校应如何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得力度?(1)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群)得任职要求,参照相关得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2)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得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得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19。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如何加快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得力度?(1)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得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与学校加强课程建设;(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得培养;(3)重点建设好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得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4)重视优质教学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得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得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得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得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20.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实现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1)要按照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得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 (2)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3)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得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与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与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4)加大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增强学生得实际动手能力;(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21.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将重点支持建设多少所示范性院校?100所。
22.如何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1)要转变观念,做好人才培养规格得定位;(2)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规律、市场规律并按其要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定位与课程体系设计;(3)启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改革试点,确定改革得主攻目标;(4)总结改革试点得成功经验,向各专业辐射。
23、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就是结合工作得学习,就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得一种教育模式。
产学结合就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核心就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式就是产业界与教育界或企业与学校得结合、合作。
(1)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得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得一体化;(2)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得教学模式;(3)要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得制度,加强学生得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24、“双师素质”、“双师型”、“双师结构”就是什么含义?“双师素质”、“双师型”一般就是就教师个体而言,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得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内兼课人员:(1)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得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得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双师结构”指专业课教师中得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结构,兼职教师就是指学校正式聘任得、独立承担某一门课程或实践教学任务得行业、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得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
25、什么就是课程体系?一个专业所设置得课程相互间得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得比例关系及相互衔接上、26.教师应如何做好高职课程体系得改革工作?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得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
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得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
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得,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与实用性;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得可持续发展能力。
27.什么就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就是依据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而形成得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得比较稳固得教学程序及其方法得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得诸多要素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得策略。
28。
高职教师应如何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就是关键。
同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实践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得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得时间与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得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
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得50%以上。
29、教师应如何正确瞧待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与方式得总体设计,就是保证教学质量得基本教学文件,就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得基本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国家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得指导下,由学院自主制订,既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得培养规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科技、文化与社会发展得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与修订。
为突出人才培养方案得针对性,可聘请一些在本专业长期工作得企业人员,与学院教师与管理干部一起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参与人才培养得全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30、教师应如何正确瞧待教学标准?教学标准就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最基本得教学文件。
原则上要先制订教学标准,而后编写讲义或确定教材、教学标准明确本课程得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学习要求。
每门课程均应有教学标准,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教学标准得要求。
31。
教师应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工作?课堂教学就是教学得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得组织与管理就是教学管理工作最基本得管理活动、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就是非师范院校毕业得教师要补好教育基本理论。
教师开设新课程要有严格得岗前培训制度,并要求课前试讲;其次,教师要认真研究与讨论教学标准,组织编写或选用与教学标准相适应得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依据教学标准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教案;第三,积极参加与进行教学方法研究,积极钻研并创造新得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提高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做出贡献;第四,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大课堂教学得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