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语言教案有趣的声音

合集下载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小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小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小班教案《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小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知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要知道你的耳朵是可以听到声音的,保护好你的耳朵。

【活动准备】1.操作的材料比孩子的数量略多(能发出声音的乐器,如铃铛、铃鼓,还有一批装米粒、黄豆、纸团的铁罐)。

2.一些空铁罐、大豆、米粒和报纸。

3、每人一个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1、感知声音。

——请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

——听一听都有些什么声音?是怎么听到的?2、倾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教师摇动铁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否一样。

——分别将黄豆、米粒、报纸装入空罐子中,请幼儿倾听辨别,并根据幼儿用手指指出声音来源的方向。

——小结: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

3、讨论怎样保扩耳朵。

——没有耳朵会怎样?——请幼儿捂上耳朵,教师轻声说话,引导幼儿感知听不见的不方便。

——怎样保扩耳朵?(不要对着耳朵大声说话、不要让水流进耳朵或留在耳朵里等)活动建议1.活动结束后,可以带孩子在劳动之外散步,听听大自然发出的各种声音。

2、除了游戏“谁的耳朵灵”外,还可带幼儿到产外空地上进行听辨音源的游戏。

方法:幼儿戴头套遮住眼睛,教师敲击铃鼓或小铃铛,幼儿根据声音来源向相应方向移动。

延伸活动:1.鼓励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搬椅子,收拾玩具,脱衣服脱鞋子。

2、体育游戏:滚大球。

准备好各种软材质的大球1个,直径100厘米)。

玩法:①双手推滚大球,边推边跑。

②用力把球推出,球向前滚动时,幼儿快跑,追上后继续滚。

③两名幼儿距离2米左右,相对推滚大球。

④幼儿推滚大球比赛。

朝同一方向,同时推滚。

3、游戏:挠痒痒。

准备草、羽毛等温和的物品。

玩法:①幼儿自选一种物品在脖子、脸、手臂等部位轻轻拂过,说说自己的感觉。

②在空地上(最好铺有地毯或地板)相互挠痒痒,感受肌肤接触的乐趣。

4、建筑游戏。

提供插塑积木若干,引导幼儿拼搭成花、房子、枪等各种形象,互相介绍、展示。

幼儿园《有趣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有趣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有趣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到并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2. 培养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和注意力。

3. 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各种动物的声音:如鸡、狗、猫、鸟等。

2. 交通工具的声音:如汽车、自行车、火车等。

3. 自然界的声音:如风、雨、雷、水声等。

4. 音乐乐器声音:如钢琴、吉他、鼓等。

5. 生活中的声音:如笑声、哭声、敲门声等。

三、教学准备:1. 各种动物的图片或玩具。

2. 交通工具的图片或玩具。

3. 自然界的图片或实物(如风铃、雨滴等)。

4. 音乐乐器的图片或实物。

5. 生活场景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图片或实物,听声音并尝试分辨。

2.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体验各种声音。

3. 互动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听到的声音。

4. 情境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际场景中感受和分辨声音。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幼儿关注各种不同的声音。

2. 展示:教师展示各种动物、交通工具、自然界、音乐乐器和生活场景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听声音。

3. 分辨:教师播放各种声音,让幼儿尝试分辨并说出对应的名称。

4. 游戏:教师组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体验各种声音。

六、教学活动:1. 动物声音模仿赛:教师分别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让幼儿猜猜是哪种动物,猜对的幼儿可以模仿该动物的声音。

2. 交通工具拼图:教师展示交通工具的图片,让幼儿将拼图块按照图片拼凑完整,并在拼图过程中听交通工具的声音。

3. 自然界声音探索: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听各种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鸟鸣等,并尝试模仿。

4. 音乐乐器演奏会:教师邀请幼儿用简单的乐器(如沙锤、铃鼓等)进行演奏,让幼儿体验音乐乐器的声音。

5. 生活场景角色扮演:教师创设生活场景,如餐馆、医院等,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并模仿相应场景的声音。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有趣的声音》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有趣的声音》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有趣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并辨别生活中常见的声音。

2.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和对声音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声音的种类:自然声音、生活声音、动物声音等。

2.声音的辨别:通过听、看、猜等方式,辨别不同声音。

3.声音的体验:让幼儿亲自参与,感受声音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并辨别各种声音,提高听觉感知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不同声音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自然声音,如鸟鸣、流水等,引导幼儿倾听。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听到的声音,引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二)基本环节1.声音的种类a.教师分别播放自然声音、生活声音、动物声音,让幼儿辨别。

b.邀请幼儿模仿听到的声音,加强他们对声音的感知。

2.声音的辨别a.教师准备一些声音卡片,让幼儿根据听到的声音找出对应的卡片。

b.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找到的声音卡片,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

3.声音的体验a.教师准备一些发声玩具,如小鼓、小铃等,让幼儿亲自敲打,感受声音。

b.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敲打发声玩具的感受,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

4.声音的游戏a.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通过声音猜出动物或物品。

b.邀请幼儿参与游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有意思的声音,拓展幼儿的视野。

五、作业与反馈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声音,并记录下来。

2.家长反馈幼儿在家的表现,教师针对反馈进行指导。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知声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声音的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作业布置有助于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加强家园共育。

七、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声音的兴趣。

2.评估幼儿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有趣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有趣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有趣的声音》教案第一章:声音的认知1.1 教学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培养幼儿对不同声音的感知和辨识能力。

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2 教学内容声音的产生: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如敲击物体、吹气等。

声音的传播:介绍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过程,让幼儿感受声音的传递。

声音的特性:讲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让幼儿能够分辨不同特性的声音。

1.3 教学活动观察和探索:让幼儿观察不同的物体,尝试敲击、吹气等产生声音,并观察声音的变化。

声音游戏:进行声音分类游戏,让幼儿将相同特性的声音进行归类。

声音表演:让幼儿自选物体,进行声音的表演,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声音的辨识2.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不同声音的辨识能力,提高听觉敏感度。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2.2 教学内容声音的辨识:让幼儿分辨不同物体产生的声音,例如乐器、动物叫声等。

声音的对比:进行声音的对比,让幼儿区分声音的细微差别。

2.3 教学活动声音辨识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分辨不同物体的声音,例如乐器猜猜乐、动物叫声匹配等。

声音排序活动:让幼儿根据声音的音调、响度或音色进行排序。

声音记忆游戏:通过播放一系列声音,让幼儿记忆并复述所听到的声音顺序。

第三章:声音的创造3.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2 教学内容声音的创造: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物体和方法创造声音。

音乐创作: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例如节奏、旋律等。

3.3 教学活动声音创作活动:让幼儿使用各种乐器或日常物品创造声音,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音乐游戏:进行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和乐趣。

音乐表演:让幼儿进行音乐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第四章:声音的环保4.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让幼儿了解声音污染对生活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声音污染:讲解声音污染的概念和例子,让幼儿了解声音污染对生活的影响。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小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小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有趣的声音》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第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认识和辨别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和观察力;通过声音游戏,锻炼幼儿的听觉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别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声音;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和观察力,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好奇心;3. 通过声音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各种声音;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各种声音的录音带、图片、卡片等;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让幼儿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并猜测这些声音的来源。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与声音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这些声音,如“汽车的滴滴声”、“鸟儿的鸣叫声”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种声音的图案。

让幼儿根据图案,模仿并描述这些声音。

4. 声音游戏(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听声音找朋友”的游戏,教师播放声音,幼儿根据声音找到相应的图片或同伴。

5. 创意活动(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画纸等学具,画出自己喜欢的声音场景,如公园、动物园等。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用语言描述作品中的声音。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声音》2. 内容:声音来源:汽车、鸟儿、流水、电话等声音描述:滴滴声、鸣叫声、哗哗声、铃声等声音游戏:听声音找朋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声音场景,并描述其中的声音。

2. 答案示例:我画的是公园。

公园里有小鸟在树上唱歌,有小朋友在玩耍,还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和观察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他们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进步。

托班语言教案:有趣的声音托班简单有趣的教案

托班语言教案:有趣的声音托班简单有趣的教案

托班语言教案:有趣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各种有趣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性。

2. 通过模仿、游戏等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

3. 培养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动物的声音:小狗、小猫、青蛙、鸟儿等。

2. 学习模仿动物的声音并进行角色扮演。

3. 通过听声音猜动物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听觉辨识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动物声音的录音带或音频文件。

2. 准备动物角色的头饰或图片。

3. 准备一个安静且舒适的活动空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模仿动物的跳跃、奔跑等,引导幼儿听并进行声音的模仿。

2. 主题活动(10分钟):教师播放动物声音的录音带或音频文件,让幼儿听并进行模仿。

教师分发动物角色的头饰或图片,让幼儿根据声音选择正确的角色。

3.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听声音猜动物”的游戏。

教师戴上动物头饰或展示动物图片,发出相应动物的声音,让幼儿猜猜是哪种动物。

猜对的幼儿可以获得小奖励。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询问幼儿们对各种动物声音的认识和感受。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观察。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对动物声音的辨识能力和模仿能力。

3. 收集幼儿在游戏环节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

注意: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创造一个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模仿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水声、风声、门铃声等。

2. 通过听声音猜场景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听觉辨识能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生活中的声音录音带或音频文件。

2. 准备一些图片或实物代表相应场景。

3. 准备一个安静且舒适的活动空间。

八、教学过程:1. 主题活动(10分钟):教师播放生活中的声音录音带或音频文件,让幼儿听并进行模仿。

《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5篇)

《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5篇)

《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辨别不同的声音,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

2.获得探索的快乐、感受打击节奏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1.装有大米、黄豆、核桃的罐子若干、空罐1个。

2.磁力板、桌子三张,椅子分三组摆好。

3.音乐《小动物的声音》《幸福拍手歌》伴奏音乐,标记牌3个。

活动过程一、听一听,摇一摇1.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和罐子宝宝一起玩好吗?”2.教师出示一只空罐子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再装进几个核桃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

3.让幼儿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宝宝,自己摇一摇,听一听。

二、听一听,猜一猜1.幼儿探索罐子发出的不同声音,为自己找朋友。

师:“罐子宝宝有声音了,听听里面东西一样吗?”2.幼儿相互听取罐子的声音,找出自己的朋友,好朋友相互碰碰坐在一起。

3.老师摇有东西的罐子让幼儿猜出老师的好朋友,好朋友相互碰碰放在一起。

4.幼儿自由操作找到自己的朋友。

三、听一听,玩一玩1.出示放在罐子里三样东西的标记牌,听一听对应找出罐子里的三样东西:米宝宝、黄豆宝宝、核桃宝宝。

2.幼儿取回自己的罐子宝宝和老师玩游戏。

(1)师:“孩子们,拿好自己的罐子宝宝和老师玩警察叔叔红绿灯的游戏。

”告诉孩子们游戏的规则:警察叔叔是这样的,出示红灯时大家不能出声,警察叔叔翻过标牌,是哪个罐子宝宝就谁出声摇一摇。

(2)警察叔叔的指挥加快,孩子们随着加快反应摇动罐子宝宝。

3.老师清唱音乐伴奏,幼儿摇动罐子作出相应的节奏。

4.老师的伴奏不断加快,幼儿伴随着老师做出加快的摇动动作。

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教案由于篇幅限制,我将提供一个详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的大纲和部分内容,以供参考。

教案名称:《有趣的声音》一、活动目标认知目标:幼儿通过听声音,了解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特点。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学会辨别不同的声音。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声音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爱护耳朵、保护听力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如小鼓、铃铛、沙锤等)眼罩或布(用于蒙眼辨声)记录表(用于记录幼儿的猜测和发现)经验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声音传播和物体发声的基础知识。

三、活动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敲击不同的物体,引起幼儿的兴趣。

简单介绍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听声辨物:教师用眼罩蒙住幼儿的眼睛,然后敲击不同的物体。

幼儿根据听到的声音,猜测是哪种物体发出的。

声音探索:幼儿自由探索各种发声物体,尝试制造不同的声音。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物体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记录分享:幼儿在记录表上记录自己听到的声音和猜测的物体。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记录的结果,纠正错误的猜测。

声音游戏:进行“声音蹲”或“声音接力”等游戏,加深幼儿对声音的认识。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能发出声音的物体,与家人一起分享探索的乐趣。

四、活动反思教师根据幼儿的参与情况和活动效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照片附上幼儿听声辨物、探索发声物体和游戏活动的照片,记录活动过程。

部分详细内容示例:三、活动过程(续)记录分享(详细):记录指导:教师引导幼儿在记录表上画出听到的声音对应的物体。

分享讨论:幼儿轮流分享自己的记录,教师和同伴一起讨论猜测的准确性。

四、活动反思(详细):幼儿表现:幼儿对听声辨物的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声音探索和游戏。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和观察力得到了锻炼,对声音的产生有了基本的认识。

改进建议:在下次活动中,可以增加更多关于声音科学的知识,如声音的传播、回声等,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班语言教案有趣的声音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而托班的小朋友对倾听很感兴趣,他们对大自然的声音充满着好奇和探索,出guo了以下内容“托班语言教案:有趣的声音”,供大家参考!
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以倾听为基础的,因此,我选择了这一内容设计本次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别装着硬币、玻璃球、沙子、雪花片。

2、打击乐器若干。

3、活动室的四处分别布置成小兔、小猫、小狗、小ji的家。

4、会发声音的玩具及录音机一台。

(三)活动过程:
1、听声音引出课题。

(1)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室,请配班老师启动“会发声的玩具狗”。

师:哎呀,活动室里真安静。

听,谁在叫?
幼:是小狗,它在叫“汪汪汪”。

师:哈哈,原来是玩具狗叫了,你们的耳朵真灵!为了奖励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吧!
幼:太好了!
师:那么我们做客时要怎么样呢?
幼:应该做一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评析:在安静的环境中,以玩具狗的叫声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又以奖励的方式带小朋友去做客。

更加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此时的情绪非常高涨,都有了迫不及待想去做客的愿望。


2、尝试让幼儿听辨硬币、玻璃球、沙子、雪花片在饮料瓶里发出的声音。

(1)听辨硬币在红茶瓶中发出的声音。

A、师:这是谁的家?
幼:小兔的家。

幼:小兔你好!……
师:小兔家有什么?
幼:红茶。

师:那里面装得是不是红茶呢?请小朋友不要去打开盖子,自己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我,看谁最能干。

B、幼儿操作:
摇红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

幼:老师,我好象听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是石头吗?
幼:不对,是硬币。

幼:对,是硬币。

……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请幼儿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评析:通过让幼儿自己探索、操作,来感知瓶中的东西,幼儿很感兴趣。


(2)听辨玻璃球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A、教师带幼儿到“小猫家”。

幼:小猫家到了。

幼:小猫你好……
师:小猫家里有什么?
幼:旺仔牛奶。

师:现在也请小朋友去摇一摇、听一听是什么东西,然后告诉大家。

B、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玻璃球发出的声音。

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幼:……
幼:是玻璃球。

师:小耳朵真灵,老师喜欢你们!
请幼儿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玻璃球发出的声音。

(3)听辨沙子在可乐瓶中发出的声音。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