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二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试卷含答案解析(2)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一、选择题1.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A.开始从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B.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目的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英法联军B.八国联军C.法国军队D.英国军队4.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对中国“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5.恩格斯在谈到某国对中国的侵略时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指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6.近代史上,下列城市被迫开放。
按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上海、南京、天津B.上海、天津、南京C.南京、天津、上海D.南京、上海、天津7.2019年11月13日,为迎接马首铜像重回故乡,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捐赠仪式。
“马首”将与其他六尊已经回家的兽首铜像聚首京城,在“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亮相。
近代史上导致兽首铜像流失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火烧圆明园C.火烧廊坊D.火烧颐和园8.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发生了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B.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再次洗劫圆明园9.美国人德涅特在《美国东南亚外交史》中写道:“(19世纪50年代)美国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他)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B)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2.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A.亚罗号事件B.虎门销烟C.太平天国运动D.领土争端3.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都城的古都。
该地在近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通过(A)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4. 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他的主要依据是( C )A.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C.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5.中国近代外国军队中首次入侵北京的(B)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英国军队D.日本军队6.“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C )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7.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B)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8.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A.侵略国以扩大侵略权益为目的B.侵略国仍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C.侵略国继续割占中国领土D.侵略国仍强迫清政府增加赔款数额9.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提纲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借口:英——;法——又叫西林教案2.参与国:(主凶);俄美(帮凶)3.时间:1856-1860(在位)4.1860.10月,洗劫和焚毁;1860.10月,攻陷北京和签订《》5.结果:(1)1856《天津条约》清VS俄美英法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地点)②增开、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各口岸自由航行【可以看出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VS英法美内容:被迫承认合法化(3)1860《北京条约》清VS英法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为商埠③割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6.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鸦期间列强的罪行1.英法联军——火烧1860年2.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趁火打劫】中俄《》——割占领土最多注:1861,清政府设“总理衙门”——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注:慈禧——咸丰帝的贵妃,同治帝的生母。
笔记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2、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列强及时间主谋: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1)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3)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训练含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19世纪50年代,以哪两国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A.英、美B.美、俄C.俄、法D.英、法2.从本质上来看,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目的是( )A.开辟通商口岸B.开展平等贸易C.打开中国市场D.控制清政府3.《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危害是( )①扩大了西方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范围②便利了资本输出③便利了西方侵略者倾销其商品④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作为圆明园原海晏堂大水法重要组成部分的十二生肖铜兽首在1860年的一场战争中遭到破坏并被抢掠。
材料中“1860年的一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右图是法国作家贝尔纳·布里塞的历史著作,制造了这场“大劫难”的是( )A.英国、法国B.美国、俄国C.英国、美国D.美国、法国6.右图所示书页出自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编写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
(注:時——时;開——开;豐——丰;廣東——广东;國——国;圓明園——圆明园;燒——烧)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咸丰十年”是( )A.1840年B.1842年C.1856年D.1860年7.某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看到一个条约有以下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这个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8.恩格斯说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 )A.沙俄B.英国C.美国D.法国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占领北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并得到物质上的保证……应该在夺取北京以后永远占领广州。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材料二据统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价值超过六百万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1.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目的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的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
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
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3.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间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5.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6.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尼布楚条约》7.“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句话是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B.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得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8.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了“大公鸡”。
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A.英国B.日本C.俄国D.法国9.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
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10.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1.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近代以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13.“这把火胜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选择题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 )A. 向中国走私鸦片B. 发动战争扩大市场C. 侵占中国北方领土D. 割占中国澳门2.“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鸦片战争3.“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
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
”(节选《复兴之路》解说词)这里的“危机”指()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4.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洋务运动破产5.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6.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
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
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 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B.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8. 这场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习题(含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习题(含答案)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校班级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A. 英国、法国B. 英国、俄国C. 法国、俄国D. 美国、英国2. (2017·泰安)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从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A. 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3.“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与材料吻合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C.黄海大战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4.根据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A.俄国B.法国C.日本D.英国5.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
这是因为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6.下列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两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均是中国禁烟运动③英国在两次战争中都是侵略者④均使中国丧失了主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二、判断题1.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为英国和法国。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颐和园。
4.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和俄国。
三、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英国军舰炮轰广州城B.英法联军占领大沽炮台C.英法联军攻占北京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小明在参观某一纪念馆时看到右边这一幅图片,这一事件应发生在(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狂欢A.明末清初B.虎门销烟期间C.鸦片战争期间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3.历史题材的电影能直观生动地再现历史,下列影片中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B.《虎门销烟》C.《火烧圆明园》D.《戚继光》4.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天津条约》C.中英《北京条约》D.中英《南京条约》附件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趁火打劫,共割占中国领土( )A.60 多万平方千米B.40 多万平方千米C.150 多万平方千米D.100 多万平方千米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觉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
——《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1854 年) 请回答:(1)“自从条约缔结以来”的“条约”指什么条约?该条约是何时缔结的?(2)英国为什么提出“修约”的要求?(3)英国为达到“修约”目的最终采取了什么手段?中国因此遭受了什么劫难?1.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掠夺”,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2.“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属于下列哪一条约的内容(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3.电影《傲蕾·一兰》歌颂了达斡尔族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英勇事迹,揭露了沙俄对我国领土的侵略行径。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吞了中国东北地区大片领土,其中包括( )A.巴勒喀什池东南地区B.库页岛C.辽东半岛D.伊犁地区★4.某校举办了一次“写中华之荣辱,书民族之正气”的影视巡演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初二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B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2.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
A.亚罗号事件
B.虎门销烟
C.太平天国运动
D.领土争端
3.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都城的古都。
该地在近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通过(A)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4. 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他的主要依据是( C )
A、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
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
C、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5.中国近代外国军队中首次入侵北京的〔B〕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
C.英国军队
D.日本军队
6.〝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C )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
7.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B〕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8.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
A.侵略国以扩大侵略权益为目的
B.侵略国仍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
C.侵略国继续割占中国领土
D.侵略国仍强迫清政府增加赔款数额
9.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
其中的〝九龙半岛〞在近代被割占是通过(B)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益最大的是〔D〕
A.英国抢走了圆明园无数价值连城的珠宝
B.日本得到2亿两白银的赔款
C.英国割占了香港岛
D.俄国割占了我国大约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11.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里〝更多的好处〞(D )
A.得到巨额赔款
B.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12.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D 〕
A.两次鸦片战争都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两次鸦片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C.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割占中国的领土
D.两次鸦片战争都是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13.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哪个条约的签订结束〔A〕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4.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条约是( C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15.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表达这一点的是( C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
D、获得大量赔款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表达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原来胜利
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
——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材料描述的场景出现在哪次战争中?
第二次鸦片战争
〔2〕你知道〝夏宫〞指的是?进行抢劫的强盗是谁吗?
圆明园英法联军
〔3〕西方列强曾一再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你有何认识?
西方列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强盗、魔鬼和杀人狂,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
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是欺世盗名,也是自欺欺人。
1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
(1)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2)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
(3)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并使原本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4)更多的主权遭到破坏,便利西方侵略势力进一步对中国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