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的分解β 氧化作用
第28章 脂肪酸的分解β-氧化作用

H20
H2O
NAD +
NADH CoASH
呼吸链
H20
+ CH3CO~S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TCA
ATP
乙酰CoA
4、总结: 1)一次活化,消耗一个ATP的二个高能磷酸键(线粒体外) 2)肉碱载体转运脂酰CoA 进入线粒体(关键步骤) 3)β-氧化酶都是线粒体酶 4)β-氧化:脱氢、水化、脱氢、硫解4个重复步骤
2017年10月21日星期六
22
1、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胞浆) 内质网、线粒体外膜:脂酰CoA合成酶
反应不可逆
(活化)
O 脂 酰 C oA合 成 酶 RCH2CH2CH2COOH + ATP RCH2CH2CH2C AMP + PPi O RCH2CH2CH2C AMP + CoASH
2017年10月21日星期六
2017年10月21日星期六
13
血浆脂蛋白的组成、性质及功能
2017年10月21日星期六
14
2017年10月21日星期六
15
二、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的水解
2017年10月21日星期六
16
2017年10月21日星期六
17
(二)甘油的转化
甘油激酶
磷酸甘油 脱氢酶 异构酶
(实线为甘油的分解,虚线为甘油的合成))
合成酶
CH3COCH2COOH
乙酰乙酸 脱氢酶
NADH+H+ NAD+
HMGCoA裂 解酶
脱羧酶
CO2
OH | HOOCCH2-C-CH2COSCoA | CH3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 (HMGCoA)
第28章 脂肪酸的分解β-氧化作用

(三)饱和偶碳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脂肪酸氧化分解时,碳链的断裂发生羧基端的β-碳原子
(脂肪酸碳链的断裂方式是每次切除2个碳原子)。 每次断下一个二碳单位(乙酰CoA) 线粒体
• 试验证据 1904,F.Knoop,苯环标记脂肪酸饲喂狗 β-氧化学说
奇数碳原子:
偶数碳原子:
30.06.2020
-CH2-(CH2)2n+1COOH -CH2-(CH2)2nCOOH
(3)低密度脂蛋白(LDL) 由VLDL转变
功能:将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运到肝外组织 保证组织细胞对胆固醇的需求
30.06.2020
12
(4)高密度脂蛋白(HDL) 肝脏和小肠中生成
主要功能:将肝外细胞释放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 防止胆固醇在血中聚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30.06.2020
13
血浆脂蛋白的组成、性质及功能
30.06.2020
9
分类:4类 颗粒
CM
大
VLDL
LDL
HDL
小
密度 小
大
30.06.2020
10
(1)乳糜微粒(CM)
小肠粘膜细胞中生成 主要功能: 外源性甘油三酯转运至脂肪、心和肌肉
等肝外组织而利用,同时将食物中外源 性胆固醇转运至肝脏;
30.06.2020
11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肝脏内生成,体内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方式;
30.06.2020
14
30.06.2020
15
二、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的水解
30.06.2020
16
30.06.2020
17
(二)甘油的转化
甘油激酶
脂肪酸的β氧化

脂肪酸的β-氧化肝和肌肉是进行脂肪酸氧化最活跃的组织,其最主要的氧化形式是β-氧化。
此过程可分为活化,转移,β-氧化共三个阶段。
1活化脂肪酸活化和葡萄糖一样,脂肪酸参加代谢前也先要活化。
其活化形式是硫酯——脂肪酰CoA,催化脂肪酸活化的酶是脂酰CoA合成酶(acyl CoA synthetase)。
活化后生成的脂酰CoA极性增强,易溶于水;分子中有高能键、性质活泼;是酶的特异底物,与酶的亲和力大,因此更容易参加反应。
( 脂酰CoA合成酶:又称硫激酶,分布在胞浆中、线粒体膜和内质网膜上。
胞浆中的硫激酶催化中短链脂肪酸活化;内质网膜上的酶活化长链脂肪酸,生成脂酰CoA,然后进入内质网用于甘油三酯合成;而线粒体膜上的酶活化的长链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进入β-氧化)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催化脂肪酸β-氧化的酶系在线粒体基质中,但活化生成的长链脂酰CoA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要进入线粒体基质就需要载体( 肉毒碱(carnitine),即3-羟-4-三甲氨基丁酸) 转运。
脂酰CoA转运过程:长链脂肪酰CoA和肉毒碱反应,脂肪酰基与肉毒碱的3-羟基通过酯键相连接,生成辅酶A和脂酰肉毒碱。
催化此反应的酶为肉毒碱脂酰转移酶(carnitine acyl transferase)。
线粒体内膜的内外两侧均有此酶,系同工酶,分别称为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和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Ⅱ。
酶Ⅰ使胞浆的脂酰CoA转化为辅酶A和脂肪酰肉毒碱,后者进入线粒体内膜。
位于线粒体内膜内侧的酶Ⅱ又使脂肪酰肉毒碱转化成肉毒碱和脂酰CoA,肉毒碱重新发挥其载体功能,脂酰CoA最终由线粒体外进入线粒体基质,成为脂肪酸β-氧化酶系的底物。
长链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速度受到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和酶Ⅱ的调节,酶Ⅰ受丙二酰CoA抑制,酶Ⅱ受胰岛素抑制。
丙二酰CoA是合成脂肪酸的原料,胰岛素通过诱导乙酰CoA羧化酶的合成使丙二酰CoA浓度增加,进而抑制酶Ⅰ。
可以看出胰岛素对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和酶Ⅱ有间接或直接抑制作用。
β-氧化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β-氧化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β-氧化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也称为β-氧化反应或β-氧化途径。
它是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通过将脂肪酸分子的β碳上的碳-碳键逐步氧化,将其分解为较短的脂肪酸分子和乙酰辅酶A (Acetyl-CoA)的过程。
在生物体内,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
而β-氧化是将脂肪酸转化为可供能量利用的乙酰辅酶A的主要途径。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系统中,包括线粒体外膜、内膜和基质。
β-氧化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脂肪酸激活、脂肪酸转运、β-氧化反应和乙酰辅酶A的产生。
首先,脂肪酸在细胞质中与辅酶A结合形成酰辅酶A。
然后,酰辅酶A通过转运蛋白进入线粒体内膜,并在内膜上被转运到基质中。
接下来,在基质中,酰辅酶A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被氧化,包括脱氢、水化和氧化脱羧等步骤,逐渐将脂肪酸分子的碳链缩短两个碳原子。
最后,每一轮的β-氧化反应会产生一个乙酰辅酶A分子,同时生成一个较短的脂肪酸分子,这个较短的脂肪酸分子会再次进入β-氧化途径进行下一轮的反应。
β-氧化的目的是将长链脂肪酸分解为较短的脂肪酸分子,以便进一步代谢产生能量。
乙酰辅酶A进一步参与三羧酸循环(也称为克里布斯循环)和呼吸链反应,最终产生三磷酸腺苷(ATP)等能量分子。
总的来说,β-氧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将脂肪酸分子逐步氧化分解,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它在能量代谢和脂肪酸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脂肪酸的β - 氧化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3日 星期日 2时13 分18秒0 2:13:18 13 Dec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2时13 分18秒 上午2时 13分02 :13:182 0.12.13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3/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320. 12.13Sunday, December 13, 2020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2:1 3:1802: 13:1802 :1312/ 13/2020 2:13:18 A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302:13: 1802:1 3Dec-20 13-Dec-20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3 日星期 日上午 2时13 分18秒0 2:13:18 20.12.1 3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2时13 分20.12. 1302:1 3December 13, 2020
脂肪酸的β-氧化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脂肪酸的β-氧化作 用。 (2)了解测定丙酮含量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脂肪酸β-氧化是脂类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在动物肝脏中进行。 脂肪酸经β-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两分子乙酰辅酶A可再缩合成乙酰乙 酸。乙酰乙酸可脱羧生成丙酮,也可还原生成β-羟丁酸。乙酰乙酸、 β-羟丁酸和丙酮总称为酮体。 本实验用新鲜肝糜与丁酸保温,生成的丙酮可用碘仿反应测定,即用 过量的碘(定量)在碱性的条件下与丙酮反应,生成碘仿。以标准硫 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在酸性环境中滴加剩余的碘,从而可计算出 丙酮的生成量。反应式如下: 2NaOH+I2→NaIO+NaI+H2O CH3COCH3+3NaOI→CHI3(碘仿)+CH3COONa+2NaOH 剩余的碘,可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 NaIO+NaI+2HCl→I2+2NaCI+H2O I2+2Na2S2O3→Na2S4O6+2NaI 由(1)、(2)、(3)、(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得出: ICH3COCH3~3NaIO ~ 3I2 ~6 Na2S2O3 因此每消耗1mol的Na2S2O3相当于生成1/6mol的丙酮;根据滴定样品与滴 定对照所消耗的Na2S2O3溶液体积之差,可计算出由丁酸氧化生成丙酮 的量。
六、思考题:
1.生物体内脂肪酸是如何转变为酮体的? 2.与正常生理状态相比,如果测定的血液 中酮体含量很高,说明什么问题?有何生 物学意义?
四、实验步骤
1、肝糜制备 (1)将家兔颈部放血处死,取出肝脏;用 0.9%NaCl溶液洗去污血;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 (2)称取肝组织5g置研钵中,加少量0.9%NaCl 溶液,研磨成细浆。再加0.9%NaCl溶液至总体积 10ml,得肝组织糜。
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

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摘要:1.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概述2.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的生成过程3.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的种类4.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的功能与应用5.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的代谢与健康正文: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是指在脂肪酸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代谢产物。
脂肪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能量来源,它们在有氧条件下经过β氧化途径分解,生成大量的能量以及一些代谢产物。
本文将介绍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的生成过程、种类、功能与应用以及代谢与健康方面的知识。
一、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的生成过程脂肪酸的β氧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脂肪酸与辅酶A 形成脂肪酸- 辅酶A 酯,然后在脂肪酸- 辅酶A 酯转移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酰辅酶A 和脂肪酸- 辅酶A 酯。
接着,脂肪酸- 辅酶A 酯在β氧化酶系的作用下,生成乙酰辅酶A、脂肪酸和一些代谢产物。
这个过程在粒线体内进行,并且需要氧气、NAD+和FAD 等辅助因子。
二、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的种类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主要包括:乙酰辅酶A、丙酮酸、苹果酸、草酸、辅酶A 等。
这些代谢产物在不同的组织和条件下,可以进一步代谢或者转化为其他物质。
三、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的功能与应用乙酰辅酶A 是脂肪酸β氧化的主要产物,也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能量物质之一,可以直接进入柠檬酸循环,生成大量的ATP。
此外,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在食品工业中,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也可以作为风味物质和防腐剂等应用。
四、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的代谢与健康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在人体内可以被进一步代谢,转化为能量或者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如果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代谢异常,可能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保持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代谢的平衡,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总之,脂肪酸的β氧化产物是脂肪酸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代谢产物,它们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应用价值。
脂肪分解是脂肪氧化产能的过程,脂肪酸β-氧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脂肪分解是脂肪氧化产能的过程,脂肪酸β-氧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脂肪分解是机体利用脂肪储备产生能量的重要过程。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三酰甘油会被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脂肪酸进一步参与到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能量供给身体使用。
脂肪分解的过程主要由两个关键酵素调控,即激活脂肪酶和己二酰甘油酯脂酶。
在能量需求增加或血糖水平下降时,激活脂肪酶会分解脂肪细胞中的三酰甘油,释放出脂肪酸和甘油。
脂肪酸随后进入细胞质和线粒体,参与到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
脂肪酸β-氧化是指脂肪酸分子在细胞线粒体中逐步被切割成较短的碳链,最终产生能量。
该过程主要包括四个关键步骤:脂肪酸激活、脂肪酸转运至线粒体内膜、β-氧化反应和酮体生成。
脂肪氧化产能的机制是通过脂肪酸在β-氧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每个脂肪酸分子在完全氧化的情况下可以产生较多的三磷酸腺苷(ATP),这是细胞能量的重要来源。
脂肪酸氧化具有高能量产出和持久的能量供应的特点,对于长时间、低强度运动(如有氧运动)提供了重要的能量支持。
总之,脂肪分解和脂肪酸β-氧化是相互关联的过程。
脂肪分解为脂肪酸β-氧化提供了底物,而脂肪酸β-氧化则产生能量供给身体使用。
脂肪氧化在能量产生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并且对于体能的提升和维持健康的身体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脂肪分解和脂肪酸β-氧化的调控机制,以及其在疾病发展和代谢健康中的作用,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撰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脂肪分解和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并介绍了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是脂肪分解的过程、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和脂肪氧化产能的机制。
在2.1小节中,将详细介绍脂肪分解是如何进行的,包括酶的作用、信号通路和相关的调控因素等。
在2.2小节中,将介绍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包括脂肪酸在细胞内的转运、β-氧化酶的作用以及生成乙酰辅酶A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蛋白的种类
(按密度大小分)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9
分类:4类
CM VLDL LDL HDL
颗粒 大
小
密度 小
大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10
(1)乳糜微粒(CM)
小肠粘膜细胞中生成 主要功能: 外源性甘油三酯转运至脂肪、心和脏和小肠中生成
主要功能:将肝外细胞释放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 防止胆固醇在血中聚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13
血浆脂蛋白的组成、性质及功能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14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15
二、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的水解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乙酰 CoA 乙酰 CoA 乙酰 CoA 乙酰 CoA 乙酰 CoA 乙酰 CoA
TCA
ATP
乙酰CoA
4、总结: 1)一次活化,消耗一个ATP的二个高能磷酸键(线粒体外) 2)肉碱载体转运脂酰CoA 进入线粒体(关键步骤) 3)β-氧化酶都是线粒体酶 4)β-氧化:脱氢、水化、脱氢、硫解 4个重复步骤 5)β-氧化产物乙酰CoA进入TCA,彻底氧化
病、肥胖病等)有密切关系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2
生物体内的脂类
脂类
单纯脂类
复合脂类
非皂化脂类 异戊二烯脂类, 不含脂肪酸,不 能进行皂化。
酰基甘油酯
蜡 磷脂
含脂肪酸
糖脂、硫脂 萜类
不含脂肪酸 甾醇类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3
脂肪的分解代谢总图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4
二、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22
1、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胞浆) 内质网、线粒体外膜:脂酰CoA合成酶
反应不可逆
(活化)
脂酰 CoA 合成酶
O
RCH 2CH2CH2COOH + ATP
RCH 2CH2CH2C AMP + PPi
O RCH 2CH2CH2C AMP + CoASH
O RCH 2CH2CH2C SCoA + AMP
等肝外组织而利用,同时将食物中外源 性胆固醇转运至肝脏;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11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肝脏内生成,体内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方式;
(3)低密度脂蛋白(LDL) 由VLDL转变
功能:将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运到肝外组织 保证组织细胞对胆固醇的需求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Chapter28 脂肪酸的分解和合成
Metabolism of Lipids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1
一、概述
储存能量的重要方式 热值(氧化1g脂肪产生的热量)糖、Pr的2.3倍 磷脂: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类脂及衍生物:重要生理作用
固醇类:某些动物激素、VD及胆酸的前体 脂代谢与人类的某些疾病(如冠心病、脂肪肝、胆
16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17
(二)甘油的转化
甘油激酶
磷酸甘油 脱氢酶
异构酶
(实线为甘油的分解,虚线为甘油的合成 ))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18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19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20
(三)饱和偶碳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脂肪酸氧化分解时,碳链的断裂发生羧基端的β-碳原子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23
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肉毒碱穿梭 脂肪酸氧化酶系:线粒体基质 长链脂酰CoA(>12C)不能直接透过线粒体内膜 与肉碱(carnitine) 结合:脂酰肉碱,进入线粒体基质 肉碱脂酰转移酶(CAT-Ⅰ和CAT-II)催化:
限速步骤:CAT-Ⅰ——限速酶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甘油三酯 三脂酰甘油脂肪酶
胆固醇酯 胆固醇酯酶
磷脂
磷脂酶A2
游离的脂肪酸、胆固醇和甘油-2-单酯经胆汁乳化、 糖化后吸收。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5
(一)脂类的消化 小肠上段:主要消化场所
脂类(TG、Ch、PL等) 胆汁酸盐乳化
微团 胰脂肪酶、磷脂酶等水解
甘油一脂、溶血磷脂、 长链脂肪酸、胆固醇等 乳化
-CH2COOH(苯乙酸)
21
ba ba
Franz Knoop's labeling Experiments (1904): fatty acids are degraded by oxidation at the b carbon, i.e., b oxidation.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NAD+ NADH+H+
呼吸链 ATP
(4) 硫解
O RCH 2C CH 2CO~SCoA β-酮脂酰CoA
β-酮脂酰 CoA硫解酶
CoA-SH
(1)(2)(3)(4)
CH 3CO~SCoA
乙酰CoA
RCH 2CO~SCoA
脂酰CoA(14C)
重复反应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28
b-氧化的生化历程
RCH 2CH 2CO-SCoA
脂酰CoA 脱氢酶
RCH=CH-CO-SCoA
FAD
FADH 2 呼吸链
H20
β-烯脂酰CoA 水化酶
H2O
RCHOHCH 2CO~ScoA
NAD +
β-羟脂酰CoA 脱氢酶
呼吸链
NADH
H20
RCOCH 2CO-SCoA
β-酮酯酰CoA 硫解酶
CoASH
脂酰CoA R-CO~ScoA + CH 3CO~SCoA 乙酰CoA
混合微团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6
(二) 脂类的吸收 十二指肠下段、空肠上段
混合
扩散
小肠粘膜
微团
细胞内
重新酯化 载脂蛋白结合
乳糜微粒
门静脉
肝脏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7
脂肪
脂蛋白 小肠粘膜
乳糜微粒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十二指肠 空肠 血液
8
(三) 脂类的转运和脂蛋白的作用
乳麋微粒( CM)
(脂肪酸碳链的断裂方式是每次切除 2个碳原子)。 每次断下一个二碳单位(乙酰 CoA) 线粒体
? 试验证据 1904,F.Knoop,苯环标记脂肪酸饲喂狗 β-氧化学说
奇数碳原子: -CH2-(CH2)2n+1-COOH
-COOH(苯甲酸)
偶数碳原子: -CH2-(CH2)2n-COOH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丙二酸单酰CoA ——强竞争性抑制剂 24
肉毒碱穿梭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25
肉碱转运脂酰辅酶A 进入线粒体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26
3、脂肪酸β-氧化:四步骤(线粒体)
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27
(3) 再脱氢
OH RCH 2 CH CH 2 CO~SCoA
L-β-羟脂酰CoA
L-β-羟脂酰CoA脱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