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健康教育教案_毒品的危害 汇编8篇
六年级健康教育课《远离毒品 健康成长》教案

六年级上册健康教育课教案远离毒品健康成长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
2、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自律意识,提高自制力。
3、培养学生的健康情趣,抵制低级趣味。
4、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乐观面对人生。
5、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维护国家利益教学重点毒品的危害性。
教学难点青少年怎样自觉抵制毒品。
教学过程教师: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远离毒品健康成长》。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历史上,中国人就曾因毒品之害而受尽耻辱。
鸦片战争的历史,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追忆过去的峥嵘岁月。
教师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向中国走私贩卖鸦片,给中国造成了哪些损害?学生白银外流,国库空虚,官员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减弱,人民体质下降。
教师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教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内因是什么?学生清政府的腐败,落后的封建制度。
教师鸦片在中国泛滥造成的结果,正是清朝鸦片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可以说是清王朝从鼎盛逐步走向灭亡的开始。
清王朝的统治权力从此被动摇,直至最终丧失。
不仅如此,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也从此陷入了长达100多年的的痛苦深渊之中。
历史的教训,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
我们不能让中华民族历史上惨痛的一幕,在21世纪的今天再次重演。
一、导入新课教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不再受欺压奴役,成为自己和国家命运的主宰。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和平的外交政策,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我们在为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还应该十分清醒地看到,社会上还存在许多消极、腐朽、没落、反动的事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
小学六年级健康教育教案_毒品的危害 汇编8篇

小学六年级禁毒教育教案毒品的危害教学目的要求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2、让学生初步了解毒贩们的狡猾手段。
3、使学生明确了解我国政府禁毒的立场,并教育学生坚决拥护我国政府的禁毒立场。
教材重点难点面对毒品的进攻,如何保护自己教具和学具有关禁毒的宣传资料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五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一篇关于毒品的课文,大家还记得内容吗?(学生回忆,回答)师: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毒品危害性的知识。
2、学习新课师: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开始的第一小节,上面有联合国公布的两个数字,对这两个数字,你们是怎么看的?(学生讨论,回答)师:这两个数字对于全世界的总人数来说,还只是一个小部分。
但竟有这么多人遭受毒品的危害,已经是触目惊心了。
为什么这两个数字会引起如此的震惊呢?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请大家先通读课文中论述毒品危害的三个部分,边读边想为什么毒品会“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学生阅读,讨论)师:为什么毒品会“毁灭自己”?你有没有这方面的材料,介绍给大家听听。
(学生举例,介绍)师:我这里也有一些例子介绍给大家。
(介绍毒品危害家庭的案例)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吸毒者完全不能自拔,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什么都能做得出来,为了毒品,他们可以不顾一切。
因此说毒品会害一个家庭,根本不足为奇。
师:可以说毒品一旦进人人体,就会对人体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部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当然这种打击不是在瞬间完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
为什么又说毒品“祸及家庭”呢?(学生举例,介绍)这样一讨论,大家对于毒品“危害社会”的说法应该就不难理解了吧?(学生举例,介绍)师:吸毒者必须走上犯罪道路,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请大家说说这方面的事例。
(学生举例,介绍)师:我这里也有一些例子介绍给大家。
(介绍吸毒者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所以说“吸毒已成为社会的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毒品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毒品1、观看资料片,了解毒品的种类: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2、毒之花——罂粟花: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
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
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
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许普诺斯,其儿子玛非斯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
罂粟属草本植物,一般秋种夏收,高4尺至5尺,叶大而光滑,花大而艳丽,有红、黄、白、粉红、紫等色。
在美丽的花朵下却蕴藏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阿片。
阿片是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被刀割后流出的汁液,二三天后,这种牛奶状乳胶逐渐变干,颜色由白变黑,这就是鸦片。
公元一六二四年,即明朝天启年间,荷兰人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法传入中国内地,鸦片传播开来。
多少年来,人们出自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和对快乐的追求,千方百计的寻求着解除肉体、精神痛苦的药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在带给人类短暂的虚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二、认识毒品的危害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8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8篇小学禁毒教育教案8篇1、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①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②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③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入专门的禁毒网,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①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③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④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⑤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⑥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
3、通过小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不知道也没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毒品,它有哪些危害。
2、看了毒品这两个字后,你有什么想法吗?二、课题展开1、什么叫毒品?毒品是中国的习惯性讲法,这里指的毒品,不包括砒霜、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于死亡的剧毒药品,是特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认识毒品的危害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认识毒品的危害(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二、教学内容1. 毒品的定义及种类2. 毒品的危害3. 拒绝毒品的方法4. 相关法律法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毒品的危害、拒绝毒品的方法、相关法律法规。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宣传海报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毒品的危害,引发学生的关注。
2. 讲解:详细介绍毒品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4. 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拒绝毒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拒绝毒品的场景。
6. 总结:强调毒品的危害,提醒学生远离毒品,健康成长。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毒品的危害2. 主体内容:- 毒品的定义及种类- 毒品的危害- 拒绝毒品的方法- 相关法律法规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毒品危害的观后感。
2. 制定个人拒绝毒品计划。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4. 定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本教案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教案的实施步骤,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的提高。
小学生六年级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六年级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毒品的正确认知和防范意识。
- 增强学生拒绝诱惑及远离毒品的能力。
-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毒品预防工作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毒品是什么?- 介绍毒品的定义和种类。
- 强调毒品的危害性和非法性。
2. 毒品对个人的危害- 分析毒品对身体、心理、人际关系的危害。
- 强调长期使用毒品对个人发展的负面影响。
3. 毒品对社会的危害- 探讨毒品对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危害。
- 强调毒品滋生犯罪的关联。
4. 如何预防毒品- 强调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 提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活动。
- 强调拒绝诱惑和寻求帮助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引起学生对毒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3. 实例分享: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实际影响。
4. 讨论活动: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对吸毒的态度及其原因。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诱惑面前如何拒绝毒品。
6. 总结:强调预防毒品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参与毒品预防工作。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通过引发学生对毒品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互动交流法:通过让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讨论,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拒绝诱惑的过程,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评估方式- 教师观察记录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 学生书面表达对毒品的态度和预防措施。
扩展活动- 邀请毒品预防专家进行讲座。
- 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海报或手抄报的制作。
参考资料以上是小学生六年级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毒品并增加防范意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全国通用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全国通用一、教材版本和基本情况本教案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初中六年级学生,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旨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以及珍爱生命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毒品的危害和种类,掌握预防毒品的方法和技能。
2.情感目标: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和态度,培养抗拒毒品的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技能目标:掌握有效的拒绝毒品的语言和方法,学会处理可能涉及毒品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单元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1.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讨论,了解珍爱生命的意义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以及预防毒品的方法和技能。
3.分享一些真实的毒品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毒品犯罪的严重危害。
单元二:学会拒绝毒品1.学生学习如何有效地拒绝毒品,并通过角色扮演练习。
2.引导学生分析拒绝毒品时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制定对策,提升自己拒绝毒品的能力。
单元三:毒品对身体和大脑的损害1.学生了解毒品对身体和大脑的损害,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2.学生阅读相关科普文章,并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3.引导学生讨论自我保护措施,并学习如何有效地预防毒品的侵害。
单元四:与毒品有关的问题1.学生学习处理与毒品有关的问题,如拒绝同学提供毒品、求助警察等。
2.分角色演练对话,帮助学生交流和合作,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国家法律对毒品犯罪的惩罚力度和义务。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案例分析法。
2.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法。
3.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法。
4.问答互动、游戏形式法。
五、教学建议和注意事项1.教师应充分了解教材的内容和目的,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
如有必要,可以将一些有关毒品的热点问题加入课堂讨论。
2.教师应该注意授课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要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学生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习更加有趣、富有启发性。
9、毒品的危害 六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 通用版

9、毒品的危害六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2.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毒品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1.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2.毒品的预防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语言和行为表达态度坚决拒绝毒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上节课内容。
让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向阳花”故事,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毒品。
(2)学习本课前,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所谓毒品是什么?它们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保护自己?让学生先留下自己的疑问,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2. 学习主体(1)讲授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向学生呈现毒品的各种形态(如:吸毒、注射等),并重点介绍吸食毒品的影响:对身体危害,对生活和家庭的影响,对社会的危害等。
(2)讲解预防毒品的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不仅只对个人造成威胁,更会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是了解毒品,知道毒品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其次是在平时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毒品。
(3)讲解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这一环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训练等形式进行。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例如:直接拒绝或推脱,找借口,切断与毒品接触的关系等。
(4)结合教材讲解关键词。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采用游戏、抢答、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进行交流。
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小结、分享等形式,让学生自由交流彼此的看法和想法,达到互相学习、加强合作的目的。
(2)让学生进行练习。
以填字游戏、题目训练等形式,让学生复习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4. 课堂总结1.重点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提醒学生在未来的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对毒品的预警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强调本节的核心意义,毒品的危害和防范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禁毒教育教案毒品的危害教学目的要求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2、让学生初步了解毒贩们的狡猾手段。
3、使学生明确了解我国政府禁毒的立场,并教育学生坚决拥护我国政府的禁毒立场。
教材重点难点面对毒品的进攻,如何保护自己教具和学具有关禁毒的宣传资料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五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一篇关于毒品的课文,大家还记得内容吗?(学生回忆,回答)师: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毒品危害性的知识。
2、学习新课师: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开始的第一小节,上面有联合国公布的两个数字,对这两个数字,你们是怎么看的?(学生讨论,回答)师:这两个数字对于全世界的总人数来说,还只是一个小部分。
但竟有这么多人遭受毒品的危害,已经是触目惊心了。
为什么这两个数字会引起如此的震惊呢?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请大家先通读课文中论述毒品危害的三个部分,边读边想为什么毒品会“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学生阅读,讨论)师:为什么毒品会“毁灭自己”?你有没有这方面的材料,介绍给大家听听。
(学生举例,介绍)师:我这里也有一些例子介绍给大家。
(介绍毒品危害家庭的案例)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吸毒者完全不能自拔,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什么都能做得出来,为了毒品,他们可以不顾一切。
因此说毒品会害一个家庭,根本不足为奇。
师:可以说毒品一旦进人人体,就会对人体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部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当然这种打击不是在瞬间完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
为什么又说毒品“祸及家庭”呢?(学生举例,介绍)这样一讨论,大家对于毒品“危害社会”的说法应该就不难理解了吧?(学生举例,介绍)师:吸毒者必须走上犯罪道路,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请大家说说这方面的事例。
(学生举例,介绍)师:我这里也有一些例子介绍给大家。
(介绍吸毒者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所以说“吸毒已成为社会的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毒品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大家可能认为毒品离我们还很远,其实在全国各地都有贩毒分子在推销毒品,他们利用各种手段,不仅拉拢吸毒的人,而且还把目光投向不吸毒的人,尤其是年轻幼稚的青少年。
在全世界各地,每年都有一些青少年上当受骗。
总结各地贩毒分子的各种手段,不外乎课外介绍的几种。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中贩毒分子的五大“毒招”,并相互交流一下看法。
(学生阅读,议论)师:当然,贩毒分子拉拢人,不会像书上写的这样,背诵给你听,但基本就是这样遗像手段,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提防贩毒分子的各种卑鄙手段。
毒品还曾经是外国侵略者入侵我国的武器,谁给大家介绍介绍林则徐的故事?(学生介绍)师:解放后,中国政府经过不长的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毒品。
现在毒品再次侵入我们国家,我国政府的态度和立场又是什么样的呢?(学生阅读,回答)师:那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加入到毒品斗争的行列中来呢?(学生回答)师:对,我们从小就要利用法律这个武器,坚决的毒品做长期的斗争!远离毒品关爱生命(禁毒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出示题目。
(远离毒品关爱生命)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
(结合图片)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措施: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Yes to Life, No to Drug一、班会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班会内容设计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4.防毒的五种措施(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三、教学方法1.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Yes to Life, No to Drugs!”远离毒品关爱生命教学目的:教育学生认识毒品,远离毒品,提高防范毒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1、毒品知识;2、毒品的危害;3、面对吸毒人员,如何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一、从案例引出课题这个故事发生在四川的一家强制戒毒所。
这家戒毒所,有一位姓王的女医生,她每天看见大量的戒毒人员因吸毒而痛不欲生。
一贯好强的她对此表示怀疑:“难道毒瘾真不可抗拒吗?” 她决定要以身拭毒,要亲身“获得感受”,用自己的自信来征服毒品,她要写一篇震动世界的论文,以自己的“伟大”实验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她从戒毒人员那里获取了购买毒品的渠道,然后开始了她的“伟大安验”。
王医生开始了她精心计划的第一步,开始吸了第一口毒,并在专用记录本上描述:“极难受,呕吐。
”第二次,她接着记录:“开始有些舒适感。
”第三次,她写道:“较适应。
”如果这时她毅然止步,她仍然是一名令人尊敬的医生,但她没有。
第四次,她又写道:“完全适应”。
这时,她已认定自己是真正的海洛因征服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吸毒人员,她要将亲身实验告诉世人,她是毒魔的唯一征服者。
她要像丢弃一双破鞋一样地丢弃毒品。
然而当她象饿虎扑羊般地扑向海洛因时,一切就变得那么地可悲、可叹又可笑了。
这时她后怕了,她开始挣扎了,然而越来越大的毒瘾,使她难以自拔,先失去了丈夫,然后把存款吸光,把家俱变卖,然后变得一贫如洗。
没多久,她的身体开始变得丑陋:身体消瘦,头发开始脱落,身体表面所有可以注射的大小静脉处已看不见一处完好的肌肤。
最后,在她“伟大的实验”只有1年零7个月的时候,割脉自杀了。
此时,她才30岁。
一个戒毒所的女医生掉进毒窟就不能自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千万别把生命当儿戏,千万别沾第一口!二、毒品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前面讲了王医生用自己的生命做了一个可悲、可叹又可笑的实验,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有名的斯金纳(Skinner)动物成瘾性实验。
实验人员把一只猴子关在一只特制的铁笼里,铁笼里设置了一个铁棒,只要猴子碰动了铁棒,马上就会被打一针吗啡。
开始,猴子似乎很气愤,因为挨了一针,很痛,便尽量躲避碰撞铁棒。
可是一不小心,它还是碰撞了,自然又挨了一针。
几天过后,猴子开始不气愤了。
因为它觉得每次碰撞打针后,身体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于是,它开始有意识的碰撞铁棒。
随着时间的推移,猴子又发现,以前碰一次铁棒可以获得的“快乐”,现在碰两次也得不到了。
怎么办?聪明的猴子便更频繁更猛烈地碰撞铁棒。
这时,实验人员又安上了另一个可以提供精美食物的装置。
但猴子即使在极端饥饿的情况下,也是宁可要吗啡不要食物。
现在,实验人员又把吗啡撤去,换上输液的盐水。
于是,猴子出现了以下症状:泪水、打哈欠、浑身发抖,焦躁不安……,为了得到曾经有过的“快乐”,它竟绝望地一次次重复着枯燥的碰撞铁棒的动作,毫不气馁。
最多的一天内,它竟连续不断地碰撞了两万多次,直到力竭而死。
它对毒品的无限渴求,使实验人员惊骇不已。
前面讲的王医生染上毒品后不能自拔,猴子染上毒品后也力竭而死,可见毒品对人体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毒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全国因吸毒而死亡的达10余万人,我县因吸毒而死亡的已有60多人。
2、对家庭的危害:吸毒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对家庭也是无情的伤害。
它可以让百万富翁变得一贫如冼;它能把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老百姓有一句话完全可以说明吸毒对家庭的严重危害:一人吸毒,全家遭殃!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一位老板怎样从百万富翁变得一无所有、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