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三传详解
六壬的三传分析(三)

六壬的三传分析(三)六壬的三传分析(三)传不离课叫“回环”,课不上传叫“外应”,回环只在周围的已知事物或所知道的几个人中间转圈,如测财运,四课中不见财,而三传又见回环,故只能断它财运不佳,不过断财有明财和暗财之分,明的则在四课三传上出现为现财,暗的则不上四课三传,但在天地盘中的旺位和不落空亡,明财如旺相不空,则必能得财,暗财只能说明有财,它是潜藏的,求财者不一定能得到。
如果四课无财,但三传有“外应”,则说明求算者有意外的收获,财在四课上,但没上三传则财还是得不到;如果财没上四课,但入传且不空,则必然得到财,所以一切都必须以上传为准。
在四课中,如果有几课没有上传.那么这几课的事物将来还能够发展吗?课不上传,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外来事物发生了作用,或者说是事物向意外的方向发展了,这时没有上传的课便作为一种潜在因素埋藏起来了,在三传作用的时间空间内,一般来说,这些因素是不会有明显地发展的,因为事情的焦点已集中到另外一条主线上去了,而原有的矛盾都成为次要矛盾而被压抑下来,不过四课中的人和事都是现实存在的事物,它们一般不会随事情的改变而消失,在三传结束以后的适当条件下,它们还会发生作用,这就要看三传以后的情况了。
例如戊寅日辰将申时,占某单位的处境以及将来的前景。
这时,该单位由于各方原因,已经处于相当困难的处境,为了看看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不得已要算其它的命运了。
贼克、斩关格。
干支:戊寅日庚申时旬空:甲戌旬申酉空月将:辰将贵后阴玄丑寅卯辰蛇子巳常朱亥午虎戌酉申未合勾青空虎合勾贵午戌酉丑戌寅丑戊兄甲戌合父壬午虎官戊寅后此课墓覆日辰之上,已见墓气沉沉,申酉金空已资财尽空,支上见网罗困境显然。
日阴见空亡死气又有勾陈争斗,唯支阴见白虎财神却居午地化尽,入不敷出之象;再看三传戌午寅退神有退缩之意;事情有退无进,但三传合局事关牵连,又不能马上结束;初传见戌合(戌居寅地为夹克,身不由己,又有遁干甲木克制,辰将应在酉月,金旺为为土泄气,太阳辰土又冲戌),该单位处于困境之中;中传虽见白虎财神生日,但却被午火化尽,虽有财而无财;末传鬼后克日,其情况不佳;看三传时空区间,戌发用,事情当在戌月或戌年,从戌月开始进传,而在戌年内结束;戌动在寅.寅月为斩关,指望破关而出,但事情在寅而退(由戌开始到午为逆传),不见进展,寅月期间或以后,第二第三传可逐步或同时开始(因是三传合局),或看传后有否转机,四课死墓不见生气,哪一课发传都无生机,足可见以后之发展了。
大六壬三传速查法

┏━━━━━━━━━━━━━━━━━━━━━━━━┓┏━━━━━━━━━━━━━━━━━━━━━━━━┓┃六甲日┃┃六乙日┃┃甲子宫-申戌日:午辰寅其它日:戌申午┃┃乙子宫-卯亥日:未卯亥;酉丑日:巳丑酉;巳日:酉巳丑┃┃甲丑宫-子亥戌┃┃未日:卯亥未┃┃甲寅宫-寅巳申┃┃乙丑宫-丑戌未┃┃甲卯宫-辰巳午┃┃乙寅宫-酉日:未巳卯;亥日:酉未巳;卯丑日:亥酉未┃┃甲辰宫-辰午申┃┃巳日:丑亥酉;未日:亥寅巳┃┃甲巳宫-申亥寅┃┃乙卯宫-酉日:申未午;亥日:戌酉申;丑日:子亥戌┃┃甲午宫-午戌日:寅午戌;申子日:辰申子;寅日:申午午┃┃卯日:丑子亥;巳日:卯寅丑;未日:戌卯午┃┃辰日:申子辰┃┃乙辰宫-酉日:辰酉卯;亥日:辰亥巳;丑日:辰丑戌┃┃甲未宫-辰日:寅未子;其它日:子巳戌┃┃卯日:辰卯子;巳日:辰巳申;未日:辰未丑┃┃甲申宫-寅申寅┃┃乙巳宫-酉日:亥子丑;亥日:丑寅卯;丑日:寅卯辰┃┃甲酉宫-申日:戌巳子;戌日:子未寅;子日:寅酉辰┃┃卯日:辰巳午;巳日:未申酉;未日:酉戌亥┃┃辰日:午丑申;寅午日:酉辰亥┃┃乙午宫-申戌子┃┃甲戌宫-申辰日:子申辰;其它日:戌午寅┃┃乙未宫-卯日:酉子卯;其它日:未戌丑┃┃甲亥宫-子日:午卯子;寅日:丑亥亥;申日:巳寅亥┃┃乙申宫-酉日:申子辰;巳丑日:酉丑巳;未日:亥卯未┃┃其它日:申巳寅┃┃卯亥日:未亥卯┃┃┃┃乙酉宫-酉日:未子巳;未日:巳戌卯;其它日:寅未子┃┃┃┃乙戌宫-卯酉日:卯酉卯;巳亥日:巳亥巳;未丑日:戌辰戌┃┃┃┃乙亥宫-酉日:亥午丑;丑日:卯戌巳;其它日:午丑申┃┃┃┃┃┗━━━━━━━━━━━━━━━━━━━━━━━━┛┗━━━━━━━━━━━━━━━━━━━━━━━━┛┏━━━━━━━━━━━━━━━━━━━━━━━━┓┏━━━━━━━━━━━━━━━━━━━━━━━━┓┃六丙日┃┃六丁日┃┃丙子宫-申日:戌巳子;辰日:午丑申;其它日:子未寅┃┃丁子宫-酉日:未子巳;其它日:巳戌卯┃┃丙丑宫-子日:申辰子;寅午日:戌午寅;辰申日:子申辰┃┃丁丑宫-丑日:亥未丑;未日:巳丑丑;酉卯日:卯酉卯┃┃戌日:酉巳丑┃┃巳亥日:巳亥巳┃┃丙寅宫-子日:午卯子;申日:巳寅亥;午日:子酉午┃┃丁寅宫-亥日:午丑申;丑日:卯戌巳;卯日:戌巳子┃┃其它日:午卯子┃┃巳未日:酉辰亥;酉日:亥午丑┃┃丙卯宫-丑亥酉┃┃丁卯宫-酉丑日:巳丑酉;亥卯日:未卯亥;巳日:亥未卯┃┃丙辰宫-子日:戌酉申;寅日:子亥戌;其它日:卯寅丑┃┃未日:卯亥辰┃┃丙巳宫-巳申寅┃┃丁辰宫-丑日:子辰戌;卯日:子酉午;巳日:亥申巳┃┃丙午宫-子日:寅卯辰;寅日:辰巳午;辰日:亥午午┃┃未日:亥辰辰;酉日:午卯子;亥日:巳寅亥┃┃午日:申酉戌;申日:酉戌亥;戌日:亥子丑┃┃丁巳宫-丑卯日:亥酉未;巳日:丑亥酉;未酉日:丑巳巳┃┃丙未宫-辰午日:申戌子;申戌日:子寅辰;子寅日:辰午申┃┃亥日:酉未巳┃┃丙申宫-申亥寅┃┃丁午宫-丑日:子亥戌;卯日:丑子亥;巳日:卯寅丑┃┃丙酉宫-酉丑巳┃┃未日:卯午午;酉日:申未午;亥日:戌酉申┃┃丙戌宫-子日:巳戌卯;寅日:子巳戌辰日:寅未子┃┃丁未宫-丑日:丑戌未;卯日:卯子午;巳日:巳申寅┃┃午日:辰酉寅;申日:卯申丑;戌日:申丑午┃┃未日:未丑戌;酉日:酉未丑;亥日:亥未丑┃┃丙亥宫-午子日:午子午;辰戌日:巳亥巳;申寅日:寅申寅┃┃丁申宫-酉日:亥子丑;卯日:辰巳午;其它日:申酉戌┃┃┃┃丁酉宫-酉亥丑┃┃┃┃丁戌宫-丑日:午戌辰;卯日:酉子卯;巳日:申亥寅┃┃┃┃未日:亥戌戌;酉日:子卯午;亥日:午戌寅┃┃┃┃丁亥宫-未酉日:亥卯未;巳丑日:酉丑巳;亥卯日:未亥卯┃┗━━━━━━━━━━━━━━━━━━━━━━━━┛┗━━━━━━━━━━━━━━━━━━━━━━━━┛┏━━━━━━━━━━━━━━━━━━━━━━━━┓┏━━━━━━━━━━━━━━━━━━━━━━━━┓┃六戊日┃┃六己日┃┃戊子宫-子未寅┃┃己子宫-酉日:未子巳;其它日:巳戌卯┃┃戊丑宫-午寅日:戌午寅;申辰日:子申辰;戌日:寅戌午┃┃己丑宫-丑日:亥未丑;未日:巳丑丑;酉卯日:卯酉卯┃┃子日:巳申丑┃┃巳亥日:巳亥巳┃┃戊寅宫-寅亥申┃┃己寅宫-亥日:午丑申;丑日:卯戌巳;卯日:戌巳子┃┃戊卯宫-丑亥酉┃┃巳未日:酉辰亥;酉日:亥午丑┃┃戊辰宫-子日:戌酉申;寅日:子亥戌;其它日:卯寅丑┃┃己卯宫-酉丑日:巳丑酉;亥卯日:未卯亥;巳未日:卯亥未┃┃戊巳宫-巳申寅┃┃己辰宫-丑日:子辰戌;卯日:子酉午;巳日:寅亥申┃┃戊午宫-子日:寅卯辰;寅日:辰巳午;午辰日:寅午午┃┃未日:亥辰辰;酉日:午卯子;亥日:巳寅亥┃┃申日:戌酉午;戌日:亥子丑┃┃己巳宫-丑卯日:亥酉未;巳日:丑亥酉;未日:丑巳巳┃┃戊未宫-申戌日:子寅辰;子寅日:辰午申;午辰日:申戌子┃┃亥酉日:卯丑亥┃┃戊申宫-子日:卯午酉;寅日:申亥寅;戌辰日:亥寅巳┃┃己午宫-丑日:子亥戌;卯日:丑子亥;巳日:卯寅丑┃┃午日:酉子卯;申日:寅巳申┃┃未日:卯午午;酉日:戌午申;亥日:戌酉申┃┃戊酉宫-寅日:丑午酉;辰日:子辰申;午戌日:寅午戌┃┃己未宫-丑日:丑戌未;卯日:卯子午;巳日:巳申寅┃┃申子日:辰申子┃┃未日:未丑亥;酉日:酉未丑;亥日:亥未丑┃┃戊戌宫-子日:巳戌卯;寅日:子巳戌;辰日:寅未子┃┃己申宫-丑日:寅卯辰;卯日:辰巳午;巳日:申申午┃┃午日:辰酉寅;申日:卯申丑;戌日:申丑午┃┃未日:未申申;酉日:亥子丑;亥日:丑寅卯┃┃戊亥宫-午子日:午子午;申寅日:寅申寅;戌辰日:巳亥巳┃┃己酉宫-丑日:卯巳未;卯巳日:亥丑卯;未日:酉酉酉┃┃┃┃酉亥日:丑卯巳┃┃┃┃己戌宫-丑日:午戌辰;卯日:酉子卯;巳日:申亥寅┃┃┃┃未日:亥戌戌;酉日:卯午酉;亥日:寅巳申┃┃┃┃己亥宫-未酉日:亥卯未;巳丑日:酉丑巳;亥卯日:未亥卯┃┗━━━━━━━━━━━━━━━━━━━━━━━━┛┗━━━━━━━━━━━━━━━━━━━━━━━━┛┏━━━━━━━━━━━━━━━━━━━━━━━━┓┏━━━━━━━━━━━━━━━━━━━━━━━━┓┃六庚日┃┃六辛日┃┃庚子宫-辰申子┃┃辛子宫-卯日:巳未酉;巳未日:寅辰午;酉亥日:丑卯巳┃┃庚丑宫-寅日:子巳戌;辰日:寅未子;午日:辰酉寅┃┃丑日:卯巳未┃┃申日:卯丑丑;戌日:申丑午;子日:巳戌卯┃┃辛丑宫-卯日:酉子卯;巳日:申亥寅;未日:亥丑丑┃┃庚寅宫-寅申寅┃┃酉日:卯午酉;亥日:巳申亥;丑日:巳丑丑┃┃庚卯宫-辰日:午丑申;其它日:戌巳子┃┃辛寅宫-丑巳日:酉丑巳;未日:亥卯未;酉日:寅午戌┃┃庚辰宫-寅午日:戌午寅;其它日:子申辰┃┃亥卯日:未亥卯┃┃庚巳宫-子日:午卯子;其它日:巳寅亥┃┃辛卯宫-酉日:未子巳;未日:巳戌卯;其它日:卯申丑┃┃庚午宫-午辰寅┃┃辛辰宫-亥巳日:巳亥巳;未日:巳丑辰;丑日:亥未辰┃┃庚未宫-寅日:子亥戌;辰日:卯寅丑;戌午日:午巳辰┃┃酉卯日:卯酉卯┃┃申日:酉未未;子日:戌酉申┃┃辛巳宫-卯日:戌巳子;巳日:未寅酉;未日:酉辰亥┃┃庚申宫-申寅巳┃┃酉日:亥午丑;亥日:午丑申;丑日:卯戌巳┃┃庚酉宫-寅日:辰巳午;辰日:午未申;午日:戌未酉┃┃辛午宫-巳日:午寅戌;未日:卯亥未;丑酉日:巳丑酉┃┃申日:亥酉酉;戌日:亥子丑;子日:寅卯辰┃┃亥卯日:未卯亥┃┃庚戌宫-申戌日:子寅辰;子寅日:辰午申;辰午日:申戌子┃┃辛未宫-卯日:子未子;巳日:寅亥申;未日:亥未未┃┃庚亥宫-寅日:申亥寅;戌辰日:寅巳申;午日:酉子卯┃┃酉日:午卯子;亥日:巳寅亥;丑日:巳未未┃┃申日:丑亥亥;子日:午酉子┃┃辛申宫-卯丑日:亥酉未;巳日:丑亥酉;其它日:午辰寅┃┃┃┃辛酉宫-卯日:丑子亥;巳日:卯寅丑;未日:巳辰卯┃┃┃┃酉日:丑酉酉;亥日:戌酉申;丑日:子亥戌┃┃┃┃辛戌宫-卯日:卯子午;巳日:巳申寅;未日:未丑戌┃┃┃┃酉日:酉戌未;亥日:亥戌未;丑日:丑戌未┃┃┃┃辛亥宫-卯日:辰巳午;巳日:午未申;未日:申亥申┃┃┃┃酉日:亥子丑;亥日:丑寅卯;丑日:寅卯辰┃┗━━━━━━━━━━━━━━━━━━━━━━━━┛┗━━━━━━━━━━━━━━━━━━━━━━━━┛┏━━━━━━━━━━━━━━━━━━━━━━━━┓┏━━━━━━━━━━━━━━━━━━━━━━━━┓┃六壬日┃┃六癸日┃┃壬子宫-寅日:辰巳午;戌日:亥子丑;子日:寅卯辰┃┃癸子宫-巳日:卯寅丑;未日:巳辰卯;酉日:未午巳┃┃其它日:丑寅卯┃┃亥日:戌酉申;丑日:子亥戌;卯日:丑子亥┃┃壬丑宫-子寅日:辰午申;辰午日:申戌子;戌申日:子寅辰┃┃癸丑宫-丑戌未┃┃壬寅宫-申日:巳申亥;午日:酉子卯;辰日:戌丑辰┃┃癸寅宫-巳日:未申酉;未日:申寅申;酉日:亥子丑┃┃寅日:申亥寅;子日:午酉子;戌日:辰未戌┃┃亥日:丑寅卯;丑日:寅卯辰;卯日:辰巳午┃┃壬卯宫-未亥卯┃┃癸卯宫-未日:巳未酉;亥酉日:丑卯巳;丑日:卯巳未┃┃壬辰宫-辰日:寅未子;寅日:子巳戌;子日:巳戌卯┃┃卯巳日:未酉亥┃┃其它日:辰酉寅┃┃癸辰宫-卯日:酉子卯;巳日:申亥寅;其它日:辰未戌┃┃壬巳宫-戌辰日:巳亥巳;子午日:午子午;申寅日:寅申寅┃┃癸巳宫-酉丑巳┃┃壬午宫-午丑申┃┃癸午宫-未日:巳戌卯;酉日:未子巳;其它日:午亥辰┃┃壬未宫-戌子日:未卯亥;寅午日:戌午寅;辰申日:子申辰┃┃癸未宫-亥巳日:巳亥巳;丑未日:未丑未;卯酉日:卯酉卯┃┃壬申宫-子日:午卯子;其它日:巳寅亥┃┃癸申宫-卯戌巳┃┃壬酉宫-子寅日:戌申午;辰午日:寅子戌;戌申日:午辰寅┃┃癸酉宫-卯亥日:未卯亥四癸日:巳丑酉┃┃壬戌宫-寅日:子亥戌;其它日:戌酉申┃┃癸戌宫-亥日:巳寅亥;酉日:午卯子;其它日:戌未辰┃┃壬亥宫-辰日:亥辰戌;午日:亥午子;申日:亥申寅┃┃癸亥宫-未日:巳卯丑;亥酉日:未巳卯;丑日:亥酉未┃┃戌日:亥戌未;子日:亥子卯;寅日:亥寅巳┃┃卯巳日:丑亥酉┃┃┃┃┃┃┃┃┃┃┃┃┃┃┃┃┃┃┃┃┃┗━━━━━━━━━━━━━━━━━━━━━━━━┛┗━━━━━━━━━━━━━━━━━━━━━━━━┛。
六壬三传法详解

六壬三传法详解一、发三传-贼克取课先从下贼呼,若无下贼上克初。
初传之上名中次,中上加临是末居。
三传既定天盘将,此是入式法第一。
天盘、四课排好后,就要从四课中取三传。
四课中,写在上面的那一排简称着“上”,写在下面的那一排简称着“下”。
先寻四课中上和下有没有相克,如果有相克,即可以用此定初传。
注意,先是一对一的论,即第一课的上对第一课的下,第二课的上对第二课的下,第三课的上对第三课的下,第四课的上对第四课的下,看各自有无相克。
如丁丑日子时申将,申(月将)加在地盘子位(时辰)布天盘,天盘和四课如下:丑寅卯辰子巳亥午戌酉申未↓ 巳酉亥卯酉丑卯丁元首初巳中丑末酉第一课,丁和卯,卯生丁,二者不克;第二课,卯和亥,亥生卯,二者不克;第三课,丑和酉,丑生酉,二者不克;第四课,酉和巳,巳火克酉金,二者相克,巳克酉,则取巳为初传。
巳为初传既定(初传又叫“发用”,或“用”),则要寻中传、末传。
“初传之上名中次,中上加临是末居”,地盘巳宫坐丑,则丑为中传,地盘丑宫坐酉,则酉为末传。
如丙戌日巳时申将申酉戌亥未子午丑巳辰卯寅辰丑亥申↑丑戌申丙初申重审中亥末寅第一课,丙克申;第二课,申和亥无克;第三课,戌和丑无克;第四课,丑和辰无克。
四课中只有第一课丙和申相克,故取申为初传。
申宫的本位坐亥,则亥为中传,亥宫的本位坐寅,则寅为末传。
贼克法,所谓贼,就是指下克上,称着“贼”;所谓克,就是上克下,称着“克”。
其实都是相克的意思,只是上下不同,故叫法不同。
凡取克为用,不论上克,下克,俱取上一字,不用下一字。
四课中只有一个上克下,称着“元首课”,则取上克下的那个“上”为初传,如例一;或者四次中只有一个下克上,如例二,则取下克上的那个“上”为初传,如例二,称着“重审课”。
大六壬三传法详解

大六壬三传法详解一、发三传—贼克取课先从下贼呼,若无下贼上克初。
初传之上名中次,中上加临是末居。
三传既定天盘将,此是入式法第一。
天盘、四课排好后,就要从四课中取三传。
四课中,写在上面的那一排简称着“上”,写在下面的那一排简称着“下”。
先寻四课中上和下有没有相克,如果有相克,即可以用此定初传。
注意,先是一对一的论,即第一课的上对第一课的下,第二课的上对第二课的下,第三课的上对第三课的下,第四课的上对第四课的下,看各自有无相克。
如丁丑日子时申将,申(月将)加在地盘子位(时辰)布天盘,天盘和四课如下:丑寅卯辰子巳亥午戌酉申未↓巳酉亥卯酉丑卯丁元首初巳中丑末酉第一课,丁和卯,卯生丁,二者不克;第二课,卯和亥,亥生卯,二者不克;第三课,丑和酉,丑生酉,二者不克;第四课,酉和巳,巳火克酉金,二者相克,巳克酉,则取巳为初传。
巳为初传既定(初传又叫“发用”,或“用”),则要寻中传、末传。
“初传之上名中次,中上加临是末居”,地盘巳宫坐丑,则丑为中传,地盘丑宫坐酉,则酉为末传。
如丙戌日巳时申将申酉戌亥未子午丑巳辰卯寅辰丑亥申↑丑戌申丙初申重审中亥末寅第一课,丙克申;第二课,申和亥无克;第三课,戌和丑无克;第四课,丑和辰无克。
四课中只有第一课丙和申相克,故取申为初传。
申宫的本位坐亥,则亥为中传,亥宫的本位坐寅,则寅为末传。
贼克法,所谓贼,就是指下克上,称着“贼”;所谓克,就是上克下,称着“克”。
其实都是相克的意思,只是上下不同,故叫法不同。
凡取克为用,不论上克,下克,俱取上一字,不用下一字。
四课中只有一个上克下,称着“元首课”,则取上克下的那个“上”为初传,如例一;或者四次中只有一个下克上,如例二,则取下克上的那个“上”为初传,如例二,称着“重审课”。
另:如果四课中有两课相克,一为下克上,一为上克下,其余二课无克,“取课先从下贼呼”,则取下克上者为初传,即上面被克的那个支为初传,再据此求中传、末传,而另外一个上克下就不用管它了。
大六壬第六讲(三传取法步骤)

⼤六壬第六讲(三传取法步骤)第六讲三传取法步骤详解(⼀)⼤六壬取⽤主要分为九⼤主要类型:即贼克、⽐⽤、涉害、遥克、昴星、⼋专、伏吟、返吟。
四课中:克少则⽬标专⼀,路线明确,事情专⼀;克多⽬标多,路线多,事情乱,不好选择!1.贼克法:⼤六壬的取⽤法则是:先看四课之中是否有下克上,取课先取下克上,如没有下克上,再取其他类型!第⼀类最常⽤且最先取的类型是贼克法:在六壬中下克上为“贼”,上克下为“克”。
⼀下克上为重审课,⼀上克下为元⾸课!⼝诀:取课先从下贼呼,若⽆下贼上克初。
初中本位明中次,中上因加是末居。
注解:确定三传⾸先要定初传,初传⼜称发⽤或⽤神!先看四课中有没有下克上,有下克上,则取被克上神为初传,如果没有下克上,再取上克下,以克下的上神为初传,初传确定后,以初传在地盘本位上的天将为中传,再以中传在地盘的上神为末传!!重审课:下贼上为重审,地克天是下陵乎上,故主逆。
为仔细审定的意思。
例:寅将亥时,丙戌⽇。
申⾣戌亥未⼦午丑巳⾠卯寅⾠丑亥申丑戌申丙申亥寅四课中只有⼀下克上,即丙⽕克申⾦,其它都为上下相⽣之关系,所以只取受克上神申⾦为初传。
初传就为申;申的地盘中的位置被天盘中的亥所占,故中传为亥;亥的位置被寅所占,故末传为寅。
申亥寅即为三传。
元⾸课:以上克下为元⾸,是指上级领导下级的意思。
理顺成⽽百事咸宜。
上天下地,天克地理势皆顺。
例:寅将午时,丁丑⽇。
丑寅卯⾠⼦巳亥午戌⾣申未巳⾣亥卯⾣丑卯丁巳丑⾣此四课中,没有下克上,只有第四课中巳⽕克⾣⾦,为⼀上克下,所以就取巳为初传;地盘巳上为丑,中传即为丑;地盘丑上为⾣,末传即为⾣。
巳丑⾣就是三传。
当四课中,有⼆⾄四个下克上或上克下时,则取必⽐⽤之法来定发⽤初传!2.⽐⽤法:⼝诀:下贼或⼆三四侵,若逢上克亦同云。
常将天⽇⽐神⽤,阳⽇⽤阳阴⽤阴。
若或俱⽐俱不⽐,⽴法别有涉害陈。
当四课中,有⼆⾄四个下克上或上克下时,应该以天⼲与天盘上神相⽐较;⽐较的法则是阳⽇的天⼲取阳克,阴⽇的天⼲⽤阴克。
六壬三传详解

一、发三传—贼克取课先从下贼呼,若无下贼上克初。
初传之上名中次,中上加临是末居。
三传既定天盘将,此是入式法第一。
天盘、四课排好后,就要从四课中取三传。
四课中,写在上面的那一排简称着“上”,写在下面的那一排简称着“下”。
先寻四课中上和下有没有相克,如果有相克,即可以用此定初传。
注意,先是一对一的论,即第一课的上对第一课的下,第二课的上对第二课的下,第三课的上对第三课的下,第四课的上对第四课的下,看各自有无相克。
如丁丑日子时申将,申(月将)加在地盘子位(时辰)布天盘,天盘和四课如下: 丑 寅 卯 辰 子 巳 亥午戌 酉 申 未↓巳 酉 亥 卯 酉 丑 卯 丁元 首 初巳 中 丑 末酉第一课,丁和卯,卯生丁,二者不克;第二课,卯和亥,亥生卯,二者不克;第三课,丑和酉,丑生酉,二者不克;第四课,酉和巳,巳火克酉金,二者相克,巳克酉,则取巳为初传。
巳为初传既定(初传又叫“发用”,或“用”),则要寻中传、末传。
“初传之上名中次,中上加临是末居”,地盘巳宫坐丑,则丑为中传,地盘丑宫坐酉,则酉为末传。
如丙戌日巳时申将申 酉 戌 亥 未子午丑巳 辰 卯 寅辰 丑 亥 申↑丑 戌 申 丙初申重审中 亥 末寅第一课,丙克申;第二课,申和亥无克;第三课,戌和丑无克;第四课,丑和辰无克。
四课中只有第一课丙和申相克,故取申为初传。
申宫的本位坐亥,则亥为中传,亥宫的本位坐寅,则寅为末传。
贼克法,所谓贼,就是指下克上,称着“贼”;所谓克,就是上克下,称着“克”。
其实都是相克的意思,只是上下不同,故叫法不同。
凡取克为用,不论上克,下克,俱取上一字,不用下一字。
四课中只有一个上克下,称着“元首课”,则取上克下的那个“上”为初传,如例一;或者四次中只有一个下克上,如例二,则取下克上的那个“上”为初传,如例二,称着“重审课”。
另:如果四课中有两课相克,一为下克上,一为上克下,其余二课无克,“取课先从下贼呼”,则取下克上者为初传,即上面被克的那个支为初传,再据此求中传、末传,而另外一个上克下就不用管它了。
大六壬三传速查法

┃
┃壬戌宫-寅 日:子亥戌;其它日:戌酉申
┃
┃癸戌宫-亥 日:巳寅亥;酉 日:午卯子;其它日:戌未辰┃
┃壬亥宫-辰 日:亥辰戌;午 日:亥午子;申 日:亥申寅┃
┃癸亥宫-未 日:巳卯丑;亥酉日:未巳卯;丑 日:亥酉未┃
┃
戌 日:亥戌未;子 日:亥子卯;寅 日:亥寅巳┃
┃
卯巳日:丑亥酉
┃
┃
┃
┃
┃
┃
┃
┃
┃
┃
┃
未 日:亥戌戌;酉 日:子卯午;亥 日:午戌寅┃
┃
┃
┃丁亥宫-未酉日:亥卯未;巳丑日:酉丑巳;亥卯日:未亥卯┃ ┗━━━━━━━━━━━━━━━━━━━━━━━━┛
┗━━━━━━━━━━━━━━━━━━━━━━━━┛
┏━━━━━━━━━━━━━━━━━━━━━━━━┓
┏━━━━━━━━━━━━━━━━━━━━━━━━┓
┏━━━━━━━━━━━━━━━━━━━━━━━━┓
┃
六庚日
┃
┃
六辛日
┃
┃庚子宫-辰申子
┃
┃辛子宫-卯 日:巳未酉;巳未日:寅辰午;酉亥日:丑卯巳┃
┃庚丑宫-寅 日:子巳戌;辰 日:寅未子;午 日:辰酉寅┃
┃
丑 日:卯巳未
┃
┃
申 日:卯丑丑;戌 日:申丑午;子 日:巳戌卯┃
┃辛丑宫-卯 日:酉子卯;巳 日:申亥寅;未 日:亥丑丑┃
┃壬丑宫-子寅日:辰午申;辰午日:申戌
丑戌未
子;戌申日:子寅辰┃ ┃
┃癸丑宫-
┃壬寅宫-申 日:巳申亥;午 日:酉子卯;辰 日:戌丑辰┃
┃癸寅宫-巳 日:未申酉;未 日:申寅申;酉 日:亥子丑┃
六壬三传法详解―伏吟

六壬三传法详解―伏吟伏吟有克还为用,无克刚干柔取辰。
迤逦刑之作中末,从兹玉历识其真。
若也自刑为发用,次传颠倒日辰并。
(阳日用辰,阴日用日)次传更复自刑者,冲取末传不论刑。
月建与占时相同,这时排出的天盘与原地盘是一样的,天盘十二神各居地盘本宫,称着伏吟课。
伏吟课的三传取法比较复杂。
首先要明白三刑的顺序:①(朋刑)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按:丑刑的是戌,戌不能刑丑,戌刑的是未,未不能刑戌,未刑的是丑,丑不能刑未。
②(朋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按:寅刑的是巳,巳不能刑寅,巳刑的是申,申不能刑巳,申刑的是寅,寅不能刑申。
③(互刑)子刑卯,卯刑子;按:子刑的是卯,卯刑的是子。
④(自刑)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
伏吟课三传取法原则:①四课上下有克,照常取克发用,中传取初传所刑的支,末传取中传所刑的支。
见例一如果初传是自刑的支(即初传为辰、午、酉、亥),则中传取支上神,末传取中传所刑的支。
如果中传又是自刑的支(即中传为辰、午、酉、亥),则取与中传相冲的支为末传。
见例二②阳日:如果四课上下没有克,取日上神发用,中末递刑取之(即初传刑者为中传,中传刑者为末传)。
见例三如果初传是自刑的支,则取支上神为中传,中传刑的支为末传。
如果中传又是自刑的支,则取与中传相冲的支为末传。
见例四③阴日:如果四课上下没有克,取支上神为用,中末递刑取之(即初传刑者为中传,中传刑者为末传,如果中传是互刑,末传取冲)。
见例五如果初传是自刑的支,则取日干上神为中传,中传刑的支为末传。
见例六例一,六癸日,伏吟巳午未申辰酉卯戌寅丑子亥亥酉未巳卯丑亥酉未巳卯丑丑丑亥酉未巳卯丑亥酉未巳卯丑丑癸戌未第一课丑克癸,取丑发用,丑刑者为戌,戌为中传,戌刑者为未,未为末传。
故六癸日伏吟课之三传,均为丑戌未。
例二,六乙日,伏吟巳午未申辰酉卯戌寅丑子亥丑丑辰辰未未辰辰丑丑辰辰卯卯辰辰亥亥辰辰酉酉辰辰丑丑辰乙未未辰乙丑丑辰乙卯卯辰乙亥亥辰乙酉酉辰乙辰辰辰辰辰辰丑未丑卯亥酉戌丑戌子巳卯乙克辰,辰发用,中取支上神,末取中刑者因中自刑,末取中冲例三(详例略)六甲伏吟,三传是寅巳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六壬三传详解(一)大六壬三传详解(一)大六壬三传详解(二)大六壬三传详解(三)一、发三传-贼克取课先从下贼呼,若无下贼上克初。
初传之上名中次,中上加临是末居。
三传既定天盘将,此是入式法第一。
天盘、四课排好后,就要从四课中取三传。
四课中,写在上面的那一排简称着“上”,写在下面的那一排简称着“下”。
先寻四课中上和下有没有相克,如果有相克,即可以用此定初传。
注意,先是一对一的论,即第一课的上对第一课的下,第二课的上对第二课的下,第三课的上对第三课的下,第四课的上对第四课的下,看各自有无相克。
如丁丑日子时申将,申(月将)加在地盘子位(时辰)布天盘,天盘和四课如下:丑寅卯辰子巳亥午戌酉申未↓巳酉亥卯酉丑卯丁元首初巳中丑末酉第一课,丁和卯,卯生丁,二者不克;第二课,卯和亥,亥生卯,二者不克;第三课,丑和酉,丑生酉,二者不克;第四课,酉和巳,巳火克酉金,二者相克,巳克酉,则取巳为初传。
巳为初传既定(初传又叫“发用”,或“用”),则要寻中传、末传。
“初传之上名中次,中上加临是末居”,地盘巳宫坐丑,则丑为中传,地盘丑宫坐酉,则酉为末传。
如丙戌日巳时申将申酉戌亥未子午丑巳辰卯寅辰丑亥申↑丑戌申丙初申重审中亥末寅第一课,丙克申;第二课,申和亥无克;第三课,戌和丑无克;第四课,丑和辰无克。
四课中只有第一课丙和申相克,故取申为初传。
申宫的本位坐亥,则亥为中传,亥宫的本位坐寅,则寅为末传。
贼克法,所谓贼,就是指下克上,称着“贼”;所谓克,就是上克下,称着“克”。
其实都是相克的意思,只是上下不同,故叫法不同。
凡取克为用,不论上克,下克,俱取上一字,不用下一字。
四课中只有一个上克下,称着“元首课”,则取上克下的那个“上”为初传,如例一;或者四次中只有一个下克上,如例二,则取下克上的那个“上”为初传,如例二,称着“重审课”。
另:如果四课中有两课相克,一为下克上,一为上克下,其余二课无克,“取课先从下贼呼”,则取下克上者为初传,即上面被克的那个支为初传,再据此求中传、末传,而另外一个上克下就不用管它了。
当然,六壬四课中如果不止一个上克下或下克上,如出现了二、三、四个上克下,或者二、三、四个下克上,或既有一二个上克下,又有一二个下克上,或者四课中并无相克,如何定初传以及中末传呢,则要用另外的方法。
二、发三传-比用(知一)下贼或二三四侵,若逢上克亦同云。
常将天日比神用,阳日用阳阴用阴。
若或俱比俱不比,立法别有涉害陈。
四课中若有二三下克上者,或有二三上克下者,当取与日干相比者为用,名“比用”,亦名“知一”。
如甲日用子、寅等阳支,乙日用丑、卯等阴支(按:甲丙戊庚壬属阳,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如壬辰日巳时辰将辰巳午未卯申寅酉丑子亥戌寅卯酉戌卯辰戌壬戌酉申辰加巳起天盘。
第一课壬和戌,戌克壬;第二课,戌和酉,不克;第三课,辰和卯,卯克辰;第四课,卯和寅,不克。
可知第一课壬和戌相克,第二课辰和卯相克,而这两课都是上克下,如何取初传(发用)呢?而初传必是在戌和卯中选一个。
“阳日用阳阴用阴”,阳日用阳支发用,阴日用阴支发用,壬属阳,则取阳支发用,戌属阳,卯属阴,则必取戌发用。
戌为初传,戌宫本位坐酉,酉为中传,酉宫本位坐申,申为末传。
另:如果有两三个下克上,同时又有一个上克下或两个上克下,则不必去理会上克下的,只管下克上的,这两个下克上的,再用上面的“比用法”求初传。
掌握一个原则,“取课先从下贼呼”。
如果日干属阳,有两、三个下克上的“上”都属阳,都与日干阴阳相同或都与日干阴阳不同;或者,日干属阴(无下克上,如有下克上则只管下克上),有两、三个上克下的“上”都属阴,都与日干阴阳相同或都与日干阴阳不同;如何发用呢,“若或俱比俱不比,立法别有涉害陈”,则要用另外讲述的“涉害”法了,涉害法较为复杂难懂。
三、发三传-涉害涉害行来本家止,路逢多克为用取。
孟深仲浅季当休,复等柔辰刚日宜。
四课中或二上克下,或二下克上,而与本日之日干俱比(阴阳都相同),或俱不比(阴阳都不同),则各就所克之处,由地盘涉归本家,以受克多者为用。
如受克俱多,则以在地盘四孟上者为用。
如无孟,则取仲上者。
如又俱相等,则阳日取干上神,阴日取支上神。
中传、末传照常法为。
(四孟:寅申巳亥位;四仲、子午卯酉位;四季,辰戌丑未位。
)例一(下克上例)丁卯日丑时亥将卯辰巳午寅未丑申子亥戌酉亥丑卯巳丑卯巳丁亥酉未第一课,丁与巳,不克;第二课,巳与卯,不克;第三课,卯与丑,卯克丑,为下克上;第四课,丑与亥,丑克亥,为下克上。
其中第三课和第四课有克,二者都是下克上,日干丁属阴,丑和亥都属阴,与日干俱比,那么是取丑为初传还是取亥为初传呢?如何在二者中选定一个?第三课,丑是被下克,天盘的丑坐在卯宫,受卯克,要把天盘的丑顺时针巡地盘一圈,要把丑巡回地盘丑宫,看丑受克多少:1、丑在卯宫,受卯克,为一重克;2、丑巡到辰宫,辰为乙的寄宫,把辰看作乙木,乙木克丑土,一重克;3、丑巡到巳宫,地盘巳生丑,丑不被巳克,故无克;4、丑巡到午宫,地盘午生丑,丑不被午克,故无克;5、丑巡到未宫,地盘未与丑比和都属土,丑不被未(或丁、己)克,故无克;6、丑巡到申宫,地盘申与丑属相生关系,丑不被申克,故无克;7、丑巡到酉宫,地盘酉与丑属相生关系,丑不被酉克,故无克;8、丑巡到戌宫,地盘戌与丑比和都属土,丑不被戌克,故无克;9、丑巡到亥宫,虽是丑克亥,但是本课是下克上,因丑不被亥克,故无克;10、丑巡到子宫,虽中丑克子,但是本课是下克上,因丑不被子克,故无克;11、丑巡到丑宫,虽是丑克癸(癸寄丑宫),或丑与丑比和,因丑不被癸克,故无克。
以上一套顺序,就是“涉害行来本家止”的方法,就是丑(因为是丑加卯,从地盘卯宫的丑开始,顺时针巡起)巡到地盘本家(丑位为天盘丑的本家),检查上面的11步,发现丑在第一步和第二步中共受了两重克。
同理,第四课亥是被下克,天盘的亥坐在丑宫,受丑克,要把天盘的亥顺时针巡地盘一圈,要把亥巡回地盘亥宫,看亥受克多少:1、亥在丑宫,受丑克,为一重克;2、亥巡到寅宫,亥不被寅克,故无克;3、亥巡到卯宫,亥不被卯克,故无克;4、亥巡到辰宫,辰土克亥水,为一重克;5、亥巡到巳宫,虽巳不克亥水,但丙、戊寄宫于巳,同时又把巳当成丙火、戊土看,亥被戊土克,为一重克;6、亥巡到午宫,亥不被午克,故无克;7、亥巡到未宫,未土克亥水,为一重克;丁、己寄在未宫,丁不克亥,但己克亥,又为一重克,故在未宫受两重克;8、亥巡到申宫,申不克亥,故无克;9、亥巡到酉宫,酉不克亥,故无克;10、亥巡到戌宫,戌土克亥水,为一重克;11、亥巡到亥宫,无克。
天盘丑宫的亥,巡到地盘本家的亥宫,检查上面的步骤,1、4、5、7、10都有克,共受了六重克。
前面丑受了两重克(称“涉害浅”),亥受的克比丑受的克多(称“涉害深”),故以亥为初传。
这就是“路逢多克为用取”的方法,哪个受克多,即以哪个发用(初传)。
亥为初传既定,亥宫坐酉,则以酉为中传,酉宫本位坐未,则以未为末传。
例二(上克下例)庚子日戌时申将卯辰巳午寅未丑申子亥戌酉申戌辰午戌子午庚午辰寅首先,没有下克上,再寻有无上克下。
第一课,午克庚,为上克下;第三课,戌克子,为上克下,这两课有克。
日干庚戌阳,午、戌都属阳,与日干俱比,则要以“涉害法”求初传。
第一课,午克申,居于申宫的天盘午,巡到地盘午宫本位,看被午克的有多少。
1、午克申,为一重克,因庚寄在申,午克庚,又一重克,故有两重克;2、午巡到地盘酉宫,午克酉,为一重克;3、午巡到地盘戌宫,午不克戌,但辛寄在戌,戌又看成辛,午克辛,为一重克;4、午巡到地盘亥宫,午不克亥,故无克;5、午巡到地盘子宫,午不克子,故无克;6、午巡到地盘丑宫,午不克丑,也不克癸(癸寄在丑),故无克;7、午巡到地盘寅宫,午不克寅,故无克;8、午巡到地盘卯宫,午不克卯,故无克;9、午巡到地盘辰宫,午不克辰,也不克乙(乙寄在辰),故无克;10、午巡到地盘巳宫,午不克巳,也不克丙、戊(丙、戊寄在巳),故无克;11、午巡到地盘午宫,午不克午,故无克。
以上步骤中的1、2、3步,地盘有四个遭午克(午克申、克庚、克酉、克辛)。
第三课,戌克子,居于子宫的天盘戌,巡到地盘的戌宫本位,看被戌克的有多少。
1、戌克子,为一重克;2、戌巡到地盘丑宫,戌不克丑,但癸寄在丑,戌克癸,为一重克;3、戌巡到地盘寅宫,戌不克寅,也不克甲(甲寄在寅),故无克;4、戌巡到地盘卯宫,戌不克卯,故无克;5、戌巡到地盘辰宫,戌不克辰,也不克乙(乙寄在辰),故无克;6、戌巡到地盘巳宫,戌不克巳,也不克丙、戊(丙、戊寄在巳),故无克;7、戌巡到地盘午宫,戌不克午,故无克;8、戌巡到地盘未宫,戌不克未,也不克丁、己(丁己寄在未),故无克;9、戌巡到地盘申宫,戌不克申,也不克庚(庚寄在申),故无克;10、戌巡到地盘酉宫,戌不克酉,故无克;11、戌巡到地盘戌宫,戌不克戌,也不克辛(辛寄在戌),故无克。
以上步骤中,1、2步,地盘有两个遭戌克(戌克子、克癸)。
午火克的4个比戌土克的2个多,是午涉害深,戌涉害浅,以午为初传(即发用)。
午为初传既定,地盘午宫坐辰,则以辰为中传,地盘辰宫坐寅,则以寅为末传。
例三(涉害相等例,取四孟)丙子日辰时亥将子丑寅卯亥辰戌巳酉申未午寅未未子未子子丙子未寅这四个课,全部是上克下。
日干丙属阳,第二课,第三课未克子,因未是阴,故先剔除不论,只论第一课(子克丙)和第四课(寅克未),因寅和子都属阳,故初传在子和寅中选一个。
用前面的涉害法,天盘子回到地盘子宫,子克丙一重克;克巳一重克;子克午,一重克;子克丁,一重克。
共有四重克。
天盘寅回到地盘寅宫,寅克未,一重克;寅克己一重克;寅克戌,一重克;寅克丑,一重克。
共四重克。
子和寅两个都是四重克,涉害深浅相等,取何者为用?寅加未,乃季上,不取,则取子加巳孟上神为用,取子为初传。
子为初传既定,子上是传,则未为中传,未上是寅,则寅为末传。
此为“孟深仲浅季当休”的方法。
如前所述,如受克俱多(相等),则以在地盘四孟上者为用。
以上三例,或取涉害深者为用,若涉害俱深取寅申巳亥四孟上神为用,名“见机”格,凡事当见机详察。
如无孟上,则取仲上,亦列一式于下。
例四(涉害相等例,无四孟,取四仲)庚午日卯时未将酉戌亥子申丑未寅午巳辰卯寅戌辰子戌午子庚辰申子第二课,辰克子,上克下;第四课,寅克戌,上克下。
辰、寅属阳,与日干庚俱比(阴阳相同),以天盘辰涉归地盘辰宫本家。
辰克子一重克,克癸一重克,共二重克。
以天盘寅涉紧地盘寅宫本有,寅克戌一重克,克丑一重克,共二重无。
辰和寅涉害相等,看辰、寅二支有无加在四孟位。
辰加子,子为仲,无孟;寅四戌,戌为季,为孟。
既然二者均没有加在孟上,则以加在仲上的作为初传。
辰加子是加中仲上,则以辰为初传,初传既定,辰宫坐申,申为中传,申宫坐子,子为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