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和共享..85

合集下载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材料)1.传统的长三角主要指江浙沪地区,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确定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至此,长三角扩容为三省一市,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8年,三省一市以占全国3.7%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5%的经济总量,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9年5月13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城集群。

会议强调,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重点和关键。

要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产业链水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加强各领域互动合作,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日前,上海某信息技术公司的张经理来到上海市松江区行政服务中心,不到一分钟时间,他就自助打印出一张由安徽省合肥市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与此同时,远在400多公里之外的合肥高新区,合肥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池先生也领到了由浙江杭州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太方便了,再不用像过去那样两城奔波”,张经理说,公司要在合肥成立新公司,按以前的政策必须去当地办理,一般要耗费一两个月时间,现在有了“一网通办”政策,全程只用了3天,“以前想到外地注册一个公司,交材料、核准名称、领证件,一切顺利也得跑三趟,现在真是节省了很多成本”,池先生也兴奋地说。

让张经理和池先生受益的“一网通办”是长三角九地政府制度体系对接的结果。

2018年6月,地处G60高速公路和沪苏湖合高铁通道两大交通动脉沿线的长三角九个城市,签署了共建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

定西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科技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征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定西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科技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征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定西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科技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征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定西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3.16•【字号】•【施行日期】2020.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定西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科技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征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各县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现将甘肃省科技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征集工作的通知》予以转发,请各相关单位自愿申报,各类申报于4月25日前报市科技局科技信息研究所。

联系人:剡晓萍联系电话:************2020年3月16日关于开展2019年度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征集工作的通知甘科资函〔2020〕10号各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5〕51号)和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要求,进一步提升我省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研发组织等社会用户开放,不断促进我省科技资源共享和服务,现就开展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一)完成2019年度新增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数据和未入库单位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数据的更新工作。

(二)实现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与开发利用。

二、工作职责全省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由省科技厅统筹,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负责资源的征集、发XXX开放共享。

三、征集内容(一)征集对象2019年度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征集的主要对象是省内科研院所、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转化基地等。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分类标准的体系结构及说明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采用应用领域和仪器原理相结合的分类原则,即“先按大的应用领域分大类;然后在每一大类内先按原理分;按原理不好分时,再按具体应用分”的分类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本分类标准按大的应用领域分了十三个大类,其中第十三大类“其他”是指前十二大类所不能包括的科学仪器。

在前十二大类中,前三类:“分析仪器”、“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和“计量仪器”属通用型“科学仪器”;后九类则属专用型“科学仪器”。

因此,后九类应用领域中涉及到的通用型“科学仪器”,在前三类中已列出的就不再列了。

本分类标准采用三个层次,即每一大类根据仪器的原理或应用先分成若干中类,每一中类再根据原理或应用分成若干小类,每一小类中虽然还可以再继续分,但为了编码工作的方便,就不再继续分了,所以每一小类中都包括了很多种仪器。

为便于分类标准的扩展,对于大类、中类、小类中都设置“其他”类,将上述分类不能包含的设备,暂时归于相应的“其他”类。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中一些问题的具体说明1.医学诊断仪器中与生化分离分析有关的仪器放在“生化分离分析仪器”中。

2.特种检测仪器是指与安全有关的一些大型检测仪器。

3.“气象仪器”和“地质勘探仪器”分别放在“大气探测仪器”和“地球探测仪器”中。

4.“计量仪器”中只列入了与“基本量”有关的仪器,也就是可以直接朔源到“基本量”的仪器。

要通过“标准物质”朔源的,都列入到“分析仪器”。

5.为了应用上的方便,在分类时尽可能的与过去的传统分类方法衔接,如:质谱仪器分类,有建议按质量分析器的工作原理分成磁质谱、四极质谱、离子阱质谱、1飞行时间质谱、离子回旋质谱等等;但为了应用上的方便,并与传统分类方法衔接,本标准仍按应用领域分为无机质谱、有机质谱、同位素质谱、二次离子质谱等等。

又如:有建议将电子光学仪器改为微束分析仪器,这是国际上的最新叫法;但是,国内目前多数人还是习惯称为电子光学仪器,故本标准仍保留了电子光学的叫法。

大型科学仪器分类标准和编码规则

大型科学仪器分类标准和编码规则

大型科学仪器分类标准和编码规则(试行)一、分类标准的体系结构及说明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采用应用领域和仪器原理相结合的分类原则,即“先按大的应用领域分大类;然后在每一大类内先按原理分;按原理不好分时,再按具体应用分”的分类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本分类标准按大的应用领域分了十三个大类,其中第十三大类“其他”是指前十二大类所不能包括的科学仪器。

在前十二大类中,前三类:“分析仪器”、“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和“计量仪器”属通用型“科学仪器”;后九类则属专用型“科学仪器”。

因此,后九类应用领域中涉及到的通用型“科学仪器”,在前三类中已列出的就不再列了。

本分类标准采用三个层次,即每一大类根据仪器的原理或应用先分成若干中类,每一中类再根据原理或应用分成若干小类,每一小类中虽然还可以再继续分,但为了编码工作的方便,就不再继续分了,所以每一小类中都包括了很多种仪器。

为便于分类标准的扩展,对于大类、中类、小类中都设置“其他”类,将上述分类不能包含的设备,暂时归于相应的“其他”类。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中一些问题的具体说明1.医学诊断仪器中与生化分离分析有关的仪器放在“生化分离分析仪器”中。

2.特种检测仪器是指与安全有关的一些大型检测仪器。

3.“气象仪器”和“地质勘探仪器”分别放在“大气探测仪器”和“地球探测仪器”中。

4.“计量仪器”中只列入了与“基本量”有关的仪器,也就是可以直接朔源到“基本量”的仪器。

要通过“标准物质”朔源的,都列入到“分析仪器”。

5.为了应用上的方便,在分类时尽可能的与过去的传统分类方法衔接,如:质谱仪器分类,有建议按质量分析器的工作原理分成磁质谱、四极质谱、离子阱质谱、飞行时间质谱、离子回旋质谱等等;但为了应用上的方便,并与传统分类方法衔接,本标准仍按应用领域分为无机质谱、有机质谱、同位素质谱、二次离子质谱等等。

又如:有建议将电子光学仪器改为微束分析仪器,这是国际上的最新叫法;但是,国内目前多数人还是习惯称为电子光学仪器,故本标准仍保留了电子光学的叫法。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
□□ □□ □□ □ □□□
1 2 3 4 5
1 —— 仪器大类代码,如分析仪器,代码为:01; 2 —— 仪器中类代码,如电子光学仪器,代码为:0101;
3 —— 仪器小类代码,如透射电镜,代码为:010101; 4 —— 仪器产区类别:进口为1,国产为2; 5——各城市区号 如长沙市731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中一些问题的具体说明
1.医学诊断仪器中与生化分离分析有关的仪器放在“生化分离分析仪器”中。
2.特种检测仪器是指与安全有关的一些大型检测仪器。
3.“气象仪器”和“地质勘探仪器”分别放在“大气探测仪器”和“地球探测仪器”中。
4.“计量仪器”中只列入了与“基本量”有关的仪器,也就是可以直接朔源到“基本量”的仪器。要通过“标准物质”朔源的,都列入到“分析仪器”。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
分类标准的体系结构及说明
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采用应用领域和仪器原理相结合的分类原则,即“先按大的应用领域分大类;然后在每一大类内先按原理分;按原理不好分时,再按具体应用分”的分类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本分类标准按大的应用领域分了十三个大类,其中第十三大类“其他”是指前十二大类所不能包括的科学仪器。在前十二大类中,前三类:“分析仪器”、“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和“计量仪器”属通用型“科学仪器”;后九类则属专用型“科学仪器”。因此,后九类应用领域中涉及到的通用型“科学仪器”,在前三类中已列出的就不再列了。
5.为了应用上的方便,在分类时尽可能的与过去的传统分类方法衔接,如:质谱仪器分类,有建议按质量分析器的工作原理分成磁质谱、四极质谱、离子阱质谱、飞行时间质谱、离子回旋质谱等等;但为了应用上的方便,并与传统分类方法衔接,本标准仍按应用领域分为无机质谱、有机质谱、同位素质谱、二次离子质谱等等。又如:有建议将电子光学仪器改为微束分析仪器,这是国际上的最新叫法;但是,国内目前多数人还是习惯称为电子光学仪器,故本标准仍保留了电子光学的叫法。

大型科学仪器分类标准和编码规则(试行)

大型科学仪器分类标准和编码规则(试行)

大型科学仪器分类标准和编码规则(试行)【一】分类标准的体系结构及说明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采纳应用领域和仪器原理相结合的分类原那么,即“先按大的应用领域分大类;然后在每一大类内先按原理分;按原理不好分时,再按具体应用分”的分类原那么。

依照这一原那么,本分类标准按大的应用领域分了十三个大类,其中第十三大类“其他”是指前十二大类所不能包括的科学仪器。

在前十二大类中,前三类:“分析仪器”、“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和“计量仪器”属通用型“科学仪器”;后九类那么属专用型“科学仪器”。

因此,后九类应用领域中涉及到的通用型“科学仪器”,在前三类中已列出的就不再列了。

本分类标准采纳三个层次,即每一大类依照仪器的原理或应用先分成假设干中类,每一中类再依照原理或应用分成假设干小类,每一小类中尽管还能够再接着分,但为了编码工作的方便,就不再接着分了,因此每一小类中都包括了许多种仪器。

为便于分类标准的扩展,关于大类、中类、小类中都设置“其他”类,将上述分类不能包含的设备,临时归于相应的“其他”类。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中一些问题的具体说明1、医学诊断仪器中与生化分离分析有关的仪器放在“生化分离分析仪器”中。

2、特种检测仪器是指与安全有关的一些大型检测仪器。

3、“气象仪器”和“地质勘探仪器”分别放在“大气探测仪器”和“地球探测仪器”中。

4、“计量仪器”中只列入了与“差不多量”有关的仪器,也确实是能够直截了当朔源到“差不多量”的仪器。

要通过“标准物质”朔源的,都列入到“分析仪器”。

5、为了应用上的方便,在分类时尽可能的与过去的传统分类方法衔接,如:质谱仪器分类,有建议按质量分析器的工作原理分成磁质谱、四极质谱、离子阱质谱、飞行时间质谱、离子回旋质谱等等;但为了应用上的方便,并与传统分类方法衔接,本标准仍按应用领域分为无机质谱、有机质谱、同位素质谱、二次离子质谱等等。

又如:有建议将电子光学仪器改为微束分析仪器,这是国际上的最新叫法;然而,国内目前多数人依旧适应称为电子光学仪器,故本标准仍保留了电子光学的叫法。

国家重点科技基础条件

国家重点科技基础条件

四、调查数据说明
调查数据说明
(一)数据时限
调查表填表说明对数据时限有两种要求:
(1) 标准时点: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 (2) 时期资料:2009年年内发生的数据。
调查数据说明
(二)数据平衡关系
分类:表内数据平衡和表间数据平衡。 如果平衡关系不符合要求,数据上报时将 不能通过资源调查系统的校核。 数据质量保障的手段,避免应付
核查
法 人 单 位
内审
数据采集 与填报
归 口 部 门
汇交
市 科 委
汇交
科技部 财政部
(平台中心)
审核 通过
建设数据库
数据审核
审核不合格退回
一、调查工作简介 4、工作安排
各保存机构在数据审核和核查合格后导出 各类汇总表。
各主管部门或省、计划单列市将各保存机 构汇总表汇交至科技部、财政部(平台中心 代收)
法人单位:门类、大类和中类三级
选项,3位代码。 研究实验基地:门类至小类四级选项,
4位代码。 大型仪器设备:24个一级选项。
三、采用的标准规范 (三)重要标准说明-学科分类与代码
法人单位、大型仪器设备:选填一级学科,
3位代码。 研究实验基地:选填二级学科,5位代码。
高层次人员:选填三级学科,7位代码。
主管部门 法人单位A 法人单位B 二级法人单位 大型仪器设备 研究实验基地
生物保存机构
五、其他注意事项
其他注意事项
(一)资源多重归属处理
1. 研究实验基地“一个机构、多块牌子”: 资源完全重复,归并填报。填报《研究实验基 地概况》(表2)时,将各“牌子”名称以“;” 隔开,一并填入“基地名称”填报项。最高级别 (最重要)的“牌子”置于首位,其他填报项均 按该基地进行填报。

科学仪器分类标准及编码规则

科学仪器分类标准及编码规则

科学仪器分类标准及编码规则术语与定义本文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其他科技活动中使用的价格在一定数值以上的单台或成套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包括配套附件及软件。

但不包括实验室设备和大科学工程。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2.1.分类标准的体系结构及说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体系结构包括四个层级: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目。

大类是最高层级,细目是最低层级。

每个层级都有对应的编码。

2.2.分类编码规则及说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编码规则采用“层级编码法”,即从大类到细目逐级编码。

每个层级的编码采用数字编码,每个数字代表一个层级。

例如,大类编码为“1”,中类编码为“11”,小类编码为“111”,细目编码为“1111”。

2.3.分类标准与编码详述本标准规定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和编码规则。

分类标准包括四个层级: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目。

编码规则采用“层级编码法”,从大类到细目逐级编码。

每个层级的编码采用数字编码,每个数字代表一个层级。

本标准不包括实验室设备和大科学工程。

大型科学仪器采用六位数字编码分类,包括大类、中类、小类,每类用两位数字表示,从“01”开始递增。

为了保证编码长度一致,大类编码后面补充四个“0”,中类编码后面补充两个“0”。

而各级“其他”类则采用“99”进行编码。

分类标准及对应编码如下表所示,大类包括分析仪器、电子光学仪器、质谱仪器、X射线仪器、光谱仪器、色谱仪器等。

中类则包括各种仪器的具体类型,如透射电镜、有机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

小类进一步细分,如电子探针、离子探针、圆二色光谱仪等。

大类编码以“”开始,中类编码以“0101”开始,小类编码以“”开始。

其他类则以“99”结尾。

每类的编码长度均为六位数字,便于编码扩展。

图像分析仪、差热分析仪、示差扫描量热计、热天平、导热系数测定仪、热膨胀系数测定仪、热成像仪以及其他是化学分析仪器的一些常见类型。

氨基酸及多肽分析仪、凝胶扫描仪、生物化学发光仪、生化分析仪、酶标仪、 DNA 合成仪、 DNA 测序仪、 DNA样本制备仪、基因导入仪、多肽合成仪、 PCR 仪、流式细胞仪、细胞分析仪、细胞融合仪、生物大分子分析系统、蛋白纯化仪、蛋白测序仪、多参数免疫分析仪、蛋白凝胶系统、生物芯片系统、高通量药物筛选仪、 SNP 遗传多态性分析仪以及其他是生物化学分析仪器的常见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ssages to Your Employees?
1. Environmental newsletter
11. Annual EH&S report
2. Conferences
12. Executive speeches
3. Daily electronic newsletters 13. External articles
Long term goal is to inform employees enough about what we do as a company that they can act as ambassadors for the company to the public.
6. Both (several responses).
3. Many employees feel strong about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want to deliver the message.
4. Environmental interest is not high, safety is a bigger issue.
5. Has not been raised as a major issue.
9. When You Have Multiple or Complex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hat You Would Like to Communicate to Your Employees, What Communication Methods Seem
10. In Order to Garner Employee Interest, Do You Share Specifics of the Potential Economic or Other Business
Risks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New sletter 10%
1b. From The Choices Listed in 1a, List Your TOP 3 methods in Order of Effectiveness (cont’d)
#2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Training 20%
Othe r 10%
Company on the Environment?
Ne ve r 10%
Fr e que 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y 20%
Occas ionally 70%
3. What Creative or Educational Methods are You Utilizing to Communicate Environmental
1. Air emissions 2. Water 3. Chemicals 4. Energy reduction 5. Takeback and materials in concern 6. TRI 7. Global Climate Issues 8. Security/Workplace Safety 9. Employee awareness
1b. From The Choices Listed in 1a, List Your TOP 3 methods in Order of Effectiveness
#1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E-M ail 20%
We bs ite 30%
Tow n Hall 10%
M gr /Supv 30%
60%
Bulletin Boards
30%
Town Hall Meetings
60%
NOTE: Results shown above indicate the percentage of respondents that indicated that communication source as a preferred method. Items listed under the “Other” topic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summary results for Question #3.
8. Do Your Employees Want to be More Informed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Facing Your Company or Industry?
Yes 50% Some 10%
Not much request 20% Don’t Know 20%
displays in company locations 17. Hard hat stickers
7. Environmental contests
18. Interactive training
8. Interactive training programs
games
9. Cafeteria “tent” cards
Expect Them to Carry a Message to Their Community?
1. Communication to and through employees is our goal. 2. Carry information to communities, especially through
1. Employees are interested i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but they do not always know where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2. The difficulty is getting employees interested in environmental issues.
managers. 3. Not a well developed area yet. 4. Employees are a high priority audience and may be
called upon to represent the company in public forums. 5. Focus on what employees can do at work and home.
Yes 80% No 20%
10. (cont’d) Have you found this to be effective?
Yes 30% Somewhat 50% Unknown 20%
1. People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can relate to those messages
7. Have You Been Able to Document Any Measurable Benefit From Your Employee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s Effort.
If YES, in What Way?
Yes:60% No: 40%
1. Measuring environmental website hits 2. Annual employee opinion surveys 3. Quarterly documentation of compliance 4. Annual EH&S progress report 5. Goals for managers and supervisors 6. Shorter cycle time for permit approvals 7. Better community relationships
Preferred
Company Newsletter
70%
Company Website
80%
E-Mail
60%
Brochures
30%
Combined with Safety Workshops and Meetings
50%
Manager/Supervisor
70%
Videos
0%
Training Programs
2. Somewhat (several responses) 3. These must be thoughtfully considered before communicating 4. Must be used to reinforce rather than confuse the message 5. Most of the time 6. Fines for non-compliance 7. Unknown (several responses) 8. Information is published through EH&S report 9. Especially when concerning compliance issues 10.If people are not attuned to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 typically
1a. What Methods Do You Feel Are Most Effective in Communicating Environmental Messages to Your Employees? (Check ALL that apply)
Communication Method
GEMI Quick Survey Results: Employe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GEMI Membership Meeting Orlando, FL
January 17, 2002
Facilitated by: Dean Miracle, Southern Co. {13 Companies Participat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