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影响(P122-126)
1、时间: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并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2、内容:
A、在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藩指大名的领地)
B、在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开始建立一支贯彻武士道精神的皇军)
3、影响: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亚洲唯一通过改革摆脱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的国家),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强大起来,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4、对外政策的改变: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强大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5、明治维新对中国的启示:A、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改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结合国情;B、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明治维新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明治维新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明治维新对中国的影响研究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日本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的底色是明治天皇复辟,发源于明治元年(1868年)1月1日的政治、经济、文化一系列变革,彻底改变了日本的传统面貌,使之成为一个新型的现代国家。

对于中国,明治维新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明治维新对中国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1.军事方面: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推行以国家安全为中心的国防政策,积极进行军事改革。

其实施的鼓励技术进步、引进示范计划及军队素质的提升等措施,都成为中国的军事改革的借鉴。

中国在刚刚开始军事改革的时候,先是通过日本使馆官员来了解日本的军事改革之路,之后又在自己的军队中推行了同样的改革方案。

2.科技方面: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积极学习欧美的文化、科技、制度等,成立了许多学校,吸收了大量的外国师资,积极向世界挑战。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使日本科技迅速发展,甚至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代表之一。

这对于中国的科技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中国开始向日本学习,改革自己的教育。

3.文化方面:明治维新后,日本引进了很多西方的文化,文化交流十分广泛,曾有“洋八股”的说法。

日本之所以做到西方化,就是通过吸收和融合日本本土的文化,不断开拓新的思想空间。

与此同时,日本的文化生产,比如文艺创作、电影等,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这对于中国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二、明治维新对中国的影响有着怎样的意义?1.带动中国社会变革进程,树立了中国民族意识明治维新的影响,使得中国可以通过思考、借鉴日本的实践,正视自己的现状和问题;同时,日本对中国的深度影响,也让中国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推动中国社会进入了急需“变革”的时代。

2.推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加强了对自己教育的发展和管理,学校逐渐走向科学化,强调实用性和创新,培养了一批现代化的学生。

中国在学习日本经验的同时,也探索推进本土教育现代化的方向。

3.拓展中国文化交流与人才输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国内积极承担起文化传统复兴的任务,并向外部输出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授。

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首先,明治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政治上,明治维新废除了幕府体制,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
集权制度,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设立宪政、选举制度等,
使日本政治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在经济上,明治维新推行了一系
列的改革政策,如土地改革、工业化、铁路建设等,促进了日本经
济的快速发展。

在文化上,明治维新推崇西方文化,进行了大规模
的文化改革,如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制定新的教育制度等,使日本
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次,明治维新对日本国家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在政治上,明治维新结束了长期的封建统治,建立了现代国家制度,为日本的
政治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上,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
速发展,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的工业强国之一。

在文化上,明治维新
使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融合,为日本文化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也使日本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更广泛的影响。

总的来说,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它对
日本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它对日本国家的影响是全面的,使日本走上
了现代化的道路。

明治维新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日本国内,而是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是我们研究日本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课题,也对我们认识和理解现代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1 前因后果明治维新是日本进入近代化的运动,发生在1868年。

日本当时的政局是辅以天皇作为最高主宰,以前藩为下位权力,并没有统一一个中央政府。

明治维新的本质是建立国家权力的中央集权,是改革日本当时的文化制度与政治制度的运动,是以天皇高举宪法权、以议会作为中枢的“新政府”(新政府新体制)的改制。

2 催生者明治维新的催生者是日本旧社会的叛乱势力。

其中,势力最强的是“朝野共同议定会”的左宗五藩士中的安藤忠雄,他支持崩奴藩社会、君主绝权、改习古刹制等改革措施,从而促进日本制度和文化的发展,从而使日本进入了近代化。

3 实施细节明治维新实施改革的细节包括:一、改正官职制度,由大名设置小官,取代原有的官僚制;二、改换官吏衣服,废除大名的礼仪,采用欧洲的一套新的服装;三、改革家族繁衍制度,使家族只保留三代;四、废除货币分类制度,实施封建时代的货币统一制度。

4 政治体制的重建明治维新改变了当时的政治体制,中央权力集中于大政府,国力强盛。

天皇建立太政大臣府,并在1890年于東京奉天宮宣布了宪法,建立了立宪制。

改制新政府设置有五个部门,分别为外务省、财政省、内务省、卫生省和司法省。

此外,明治维新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新的法律制度,以“公正对对抗”建立了以法律为基础的司法制度。

5 具体改革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除了建立立宪制度以外,还有具体的诸如:(1)改革国家政府,以国会代表政府权力;(2)废除前藩制度,同化地方当局,统一教育及税收;(3)改革宗教制度,神道教对政府权力没有影响;(4)改革经济制度,发展新的商业及生产化等;(5)改革社会制度,取消奴隶制度,以及妇女的社会职务发展等等。

6 深层影响明治维新的发动使日本成功进入近代化,获得了快速的现代化进程。

明治维新的发动从重新定义日本的政治结构开始,通过废除有史以来封建等级制度,将统治权力从封建文化势力转移到政府拥有,实现日本社会的大规模转型。

明治维新发动也预示着日本起步向东亚步入步,受到欧美国家影响力的增强。

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是指自1868年起,以明治天皇为中心,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运动。

这一时期的重大变革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日本的国家面貌,还对日本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政治影响明治维新将日本由封建制度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君主立宪制度。

明治政府以天皇为象征,确立了国家的统一和权威。

通过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建立了现代政府机构,如内阁、议会和各部委,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种政治体制为日本后来的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影响明治维新为日本的经济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

他们鼓励民间创业,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建设了铁路、港口和电信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工商业,推动了农业现代化。

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经济增长,为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

三、军事影响明治维新为日本建设强大的现代军队提供了契机。

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计划,明治政府进行了军事现代化改革。

他们通过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学习军事科学、聘请外国顾问和引进火器等手段,迅速提升了日本的军事实力。

明治政府还颁布了一部新的征兵法,实施普遍兵役,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军事训练机构。

这些举措使得日本在不久后的战争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日本的国家地位。

四、社会影响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们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平等法、户口法和土地制度改革,大大提升了个人的社会地位。

明治政府还推动了教育改革,普及了基础教育,并引进了西方的教育体系和知识。

这使得人民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日本后来的现代化积累了人力资源。

总结综上所述,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政治上,它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立宪制度;在经济上,它推动了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在军事上,它为日本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上,它废除了封建制度,提高了人民的社会地位。

这些影响和变革使得日本逐渐崛起为世界的经济和军事强国,并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及意义

日本明治维新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及意义

日本明治维新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及意义在19世纪末,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开始迅速向现代化转型,并在短时间内成为亚洲最强国之一。

这个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不容忽视,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政治影响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现代国家体系,也使之成为周边国家政治制度的标杆。

对于当时的中国,一方面,中国的封建制度滞后于西方,民族精神也呈现低落状态;另一方面,清廷皇权逐渐虚弱,在此时期,明治维新的成功为清朝政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和制度转型思路。

由此,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试图实现以企业为中心的政治改革。

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皇帝下令派遣知名人士吴敬修赴日留学,学习日本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制度。

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创办中西双法式大学由汪精卫等人发起的活动中,日本的政治体制成为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

由此,从政治体制方面来看,日本明治维新成为中国的学习榜样,为中国近代以后政治制度转型提供有益思考。

二、经济影响日本明治维新同时是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事件。

维新后期,日本政府通过改革并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积极吸引外资、推进重工业,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铁路、电信和邮政等互联设施,进而促进工业的发展。

这些改革措施使日本迅速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实力的独立国家,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和活跃的角色。

对此,中国古代虽然有所借鉴(如四大发明、海外贸易商等),但经济上的繁荣始于19世纪初,此时期中国经济同步于世界其他强国遭遇过大萧条。

中国和日本在当时从相对静态的经济模式到大规模工业化的经济发送过程中感受不同,此方面的体现在双方的国民生活水平和经济体量上明显不同。

经济方面的影响也是日本对中国的启示,日本的现代化改革为中国奠定了为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并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三、文化影响明治维新为日本文化的复兴和壮大奠定了基础和方向。

日本文化成为亚洲现代化进程中一个热门话题,日本以其发动能力和强烈的文化意识赢得了荣誉。

概述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概述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大陆政策
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 第三步:侵占中国东北和蒙古 第四步:征服全中国 第五步:侵占亚洲,征服全世界
考点22.概述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 影响 b
导引27 八下历史与社会P73--74
日本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①19世纪中期的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下,是一 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家,
②1853年,美国军舰来到日本,强迫日本开国, 日本被迫与美国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本面 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
明治初期的小学 教师身穿西式服装,正在上数学课
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上:提倡文明开化,采取改历易服 剪发等的措施
---改造封建文化,引进西方先进文化
穿西服的日本男子
军事上:建立常备军,从国外购买先进武器,改进军事装备; 实行征兵制度,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为对外扩创造条件
二、明治维新
时间: 1868~1873
领导者:明治天皇
目的:
变法图强,富国强 兵,巩固统治
1852——1912年
明治维新内容
1、政治上:废蕃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 级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2、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 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 教育 ; 4、军事上:开始实行征兵制度,建立一支崇尚武士 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文化教育上: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 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
——发展近代教育、培养新式人才
1871年,为了学习欧美 国家的先进思想和技 术,明治政府派遣代表 团出访欧美各国,实地 考察各国的政治、经 济、军事和文化教育 情况,

明治维新原因及影响

明治维新原因及影响

明治维新原因及影响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天皇继位后,通过一系列改革,将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现代国家的一次重大变革。

这一变革主要有以下原因和影响:原因:1. 外部压力: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遭受挫折,日本面临着外部威胁。

为了保卫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发展,明治维新成为必要之举。

2. 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明治维新时期,西方的现代思想进入日本,包括民主、宪政、民权、科学技术等思想的传播,激发了日本人民对变革的渴望。

3. 内部动乱:日本幕府时期,封建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以及外来贵族和地方统治者之间的冲突,导致国家动荡,经济衰退,社会不稳定。

这些问题迫使日本寻求一种改革的解决方案。

影响:1. 中央集权: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较为集中的国家政权,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这使得国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改革和现代化。

2. 社会变革:明治维新结束了封建等级制度,改革了土地制度,废除了武士社会的特权,使得社会地位与能力的联系逐渐增强。

这种社会变革为人才的选拔和流动提供了机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

3. 改革开放: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了广泛的对外开放,引进西方的技术和文化,吸收西方的经验和模式,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日本快速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并逐渐发展成为亚洲的强国。

4. 经济发展:明治维新后,日本进行了经济改革,包括推行现代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这些改革推动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使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对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日本崛起为亚洲的强国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 先天不足;
试以史实说明,明治维新展开后,日本工业 化所需的自由劳动力、技术、市场、资本、 原料等条件是怎样解决的?
①自由劳动力:通过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 等”,废除武士特权来解决;
②技术:政府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
③市场:国内市场——通过“废藩置县”彻底打破封建割 据,为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然后又通过“地税 改革”推动农村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来扩大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通过对外战争掠夺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朝 鲜来掠夺市场。
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是向大资产阶级 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
1882伊藤博文等人遍访欧美各国考察欧美国家的宪法 和政治制度 ,为日本寻找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感悟:明治维新失误引出的历史教训。
日本的“拿来主义”确实很值得后发展国家借 鉴。但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日本终因选错了榜样 而走上歧途,给日本现代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失误。 明治维新后,手忙脚乱的新政权派出使团赴欧洲考察 各国制度,以便为日本规划蓝图。代表团在考察后得 出结论:一切效仿德国。选择德国的原因很简单,就 是德国相对落后,与日本的“国情”比较接近。结局 是大家都熟悉的,日本实行了德式军制,把军队直接 置于天皇指挥下;同时效法德意志宪法,制定了一部 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议会既无财权又无军权的帝国宪 法,这一切都成为日本最终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基础。
“维新三杰”
大久保利通 (1830-1878)
西乡隆盛
(1827-1877)
木户孝允
(1833-1877)
明治维新的目的:
巩固新政权; 摆脱民族危机; 实现富国强兵。
一、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1、政治: 废除旧体制,废藩治县,四民平等
(1)废藩置县:三府七十二县
意义: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真正形成了 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明治 政府各项措施顺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 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作用: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 会体制。(缓和的社会关系、自由劳动力)
【学思之窗】 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 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 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 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你对此有何评价?
“和魂洋才”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 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日本社 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各种人才。但是另一方 面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 日 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 本 的 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 中国 大 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 世界 中国台湾 满蒙 朝鲜 日本 内地 陆 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日 政 本大陆政策于19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 策 并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得以实 施
1)1874年侵入台湾; 2)1872年吞并琉求; 3)1876年强迫朝鲜签定 《江华条约》;
1)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 的封建残余(藩阀控制 政权);
2)军事实力的增强,推 行军国主义;
4)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 条约》; 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 6)1904年,日俄战争
原 表 因:国内推行改革、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现
政治上: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君主立
宪制政体的确立
经济上: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军事上:现代化军队,军事实力不断加强
外交上: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独
立与完整,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明治维新的积极作用
是天皇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 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 道路,加快了日本经济近代化,逐步发展为亚洲资 本主义强国 ②政治:1889年,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大日本 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了地主资 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 ③文化:文明开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对外:摆脱了民族危机,崛起为东方强国
3.文化生活:文明开化 ,发展近代教育
(1)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日本人认识和了 解西方文明 (2)实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义务教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魂 局限性: 洋才 社会生活各方面:
培养了大量人才,但是 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 封建色彩浓厚
大力推进吸取西方的风俗习惯 如:服饰、饮食、建筑、历法等西化
特点:日本军队称为“皇军”,所有军人都要接受武士
道教育,要求必须效忠天皇;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 预。
作用: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日本 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但同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近代日本海军
5、法制:君主立宪(1889年日本宪法)
(一)背景

明治领导人为什么要制订1889年宪法?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
政治
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四民平等
经济经济 土地改革,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文化生活 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习俗西化
军事
外交 法制
军事改革,富国强兵
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独 立与完整;制订大陆政策 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二、明治维新的影响:
1、崛起为东方强国
英 国 日 本
统而不治 议会权力 内阁对议 大于君主 会负责
资产阶级
至高无 天皇解散 内阁对天 天皇为代表的 上(神权 议会 皇负责 官僚军阀集团 色彩)
6、外交上:实现民族独立 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 独立与完整,成为帝国主义列强 的一员;大陆政策出台
大陆政策
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 特征和表现
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竭力推行军国主义,
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①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制约工业发展 ②政治:天皇专权、藩阀垄断政权、人民民主权利 不充分 ③文化: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④国际:加入侵略的行列,给日本及邻国带来灾难。
2、对外扩张之路
原因:
表现: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县

京 都 大 阪



县 县


东 京




由中央派遣官员进行管理,统一的中央集权 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天皇 封 建 等 级 制 度
皇族 四 民 平 等
将军 大名
武士 华族
士族
平民
贱民
内 容 作 用 改革币制(金本位纸币) 市场、商品经济 土地改革: A、提高积极性,促进农 A、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 业发展. 发 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 B、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工 展 许土地买卖 业化政策提供有力保障 B 、征收土地税(地价3℅) 新 A、示范——奠基——出现 经 “殖产兴业” 兴办资本主义的浪潮; 济 A.政府引进技术设备人才, B、19世纪90年代,初 创办“样板”企业; 步实现工业化. B、投资基础建设; C、少数资本家控制日本大 C、大力扶植保护私人企 部分近代工业.(日资本主 义特征) 业的发展
东 京 的 鹿 鸣 馆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4、军事上:建立新式军队
材料一:“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 其役。” ——1872年征兵告谕 材料二: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御笔信》中郑重 宣布:“经营天下,安抚汝等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②、改进军事装备。 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④、武土道教育:效忠天皇,不受内阁干预
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权力较小,尤其是众议院(帝国议会) 议会: 君主: 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内阁:行政机关,只对君主负责
特点:君主绝对权力,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二战的两大元凶
日本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有哪些不同? 不 同 点
议会与君 内阁与议 掌握实权者 君主权力 主关系 会关系
日本明治时代启蒙思想 家,早年学习西学,1858年 在江户(今东京)设塾(即庆 应大学前身)讲学。福泽谕 吉曾三次游历欧美,著书介 绍资本主义国家情况,宣传 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民 主,在明治维新前后,有很 大影响。福泽谕吉主张学习 对人生实际有用的“实学’, 认为实现文明是人类的理想。 他的主要著作有《劝学篇》、 福泽谕吉(1835-1901) 《文明论概略》、《帝室论》 等。
1878年5月14日早晨6点,----大久保遭到六名刺客的 袭击,当场毙命。刺杀大久保利通的六位刺客走到临时 皇宫前面自首。他们留下了斩奸状,批判藩阀政治家上 不听天皇的谕旨,下不听民众的公议,压制民权,以政 治为私有。他们要改革有司专制的现状,要求举办民会, 采取公议。政府将这六人处以斩首。9天后,政府将木 户孝允和大久保的儿子列为华族。 ——《大国崛起》 明治维新 请回答? 自由民权 1、1878年的时候,日本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改革运动, 运动 请问是什么改革? 农民、中小地主、 2、从以上材料得知,改革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请结 中小资产阶级 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包括哪些阶层?他发起了一场什么 运动?
试以史实说明,明治维新展开后,日本工业 化所需的自由劳动力、技术、市场、资本、 原料等条件是怎样解决的?
④资本:国内—— a私人资本(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 士族的俸禄和禄米,也为其提供了投资工业的资金;许多 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大地主的投资;) b国家资本(国家通过地税改革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 入以解决资本的原始积累问题。) 国外——通过对外战争从中国和朝鲜掠夺,进行快速的资 本原始积累。
日本“大陆政策”的缘起,并非从日本近代开始 的。早在丰臣秀吉(1536-1598)初步统一日本后, 就曾于1592、1597年两度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 至德川幕府末期则出现了“海外雄飞论”。所 谓“海外雄飞论”是当时日本儒学家、国学家 和洋学家从不同角度集中论述的对外扩张主义 思想,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因此,它并非某一思 想家所提,而是多家主张的概括。其主要代表人 物为本多利明、佐藤信渊和吉田松阴等。他们 的主张虽具有不切当时日本实际的幻想性,但却 奠定了“大陆政策”的思想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