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制度(5篇)

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车辆管理,提高车辆日常的技术状况,消除机械事故隐患,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凡是执行任务的车辆每日返回后,都必须由专职或指定的检验员对车辆进行检验。
二、检查内容1、车容整洁,无碰伤、划伤,备胎完好。
2、安全附件齐全有效(灭火器、接地线、掩木、铁锨、防滑链条)。
3、喇叭、雨刮器齐全有效,灯罩颜色可见度好。
4、发动机无异常响声,运转平稳,机油够量无变质。
5、电瓶电液够量,桩头无氧化、牢靠;刹车、离合器液压油无变质乳化、够量;储气筒无油水污垢,管路、刹车分泵无漏气。
6、发动机各种附件牢靠,工作正常。
7、转向系统牢靠,各连接部件达到技术要求;前轮胎成色好,全车轮胎按季节气压适中。
8、传动系统无异响,各部件达到技术要求;变、差速器无异响,润滑油量够无变质。
9、制动可靠有效、不跑偏,刹车摇臂回位迅速;各部位润滑良好。
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制度(2)是指车辆使用者或驾驶员对车辆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车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定期检查: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和厂家建议,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包括外观检查、内部系统检查和功能性检查等。
外观检查主要是检查车辆是否存在外观损坏或变形等;内部系统检查主要是检查车辆的机油、刹车油、散热液等液位是否正常,并查看相关部件的磨损情况;功能性检查主要是检查车辆的灯光、刹车、转向等功能是否正常。
2. 日常维护:车辆使用者或驾驶员应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和维护,包括更换机油、滤清器、刹车片等耗材,检查车辆的轮胎、电池、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磨损情况,并及时做好维修保养。
3. 驾驶员培训:车辆使用者或驾驶员需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学习车辆的安全操作技巧和紧急处理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4. 安全意识培养:车辆使用者或驾驶员应时刻保持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违章行驶,同时及时反馈车辆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确保车辆随时保持安全可靠的状态。
出入车辆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公司及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良好的生产秩序,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进出车辆,包括员工车辆、外来车辆、送货车辆等。
三、职责1. 公司安保部门负责制定、实施、监督本制度的执行;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本部门车辆的安全检查工作负责;3. 驾驶员负责遵守本制度,确保车辆安全。
四、管理制度1. 车辆进入公司前,驾驶员应主动接受安保部门的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1)驾驶员的身份核实;(2)车辆的外观检查;(3)车辆的证件、手续检查;(4)车辆的安全性能检查。
2. 车辆外观检查包括:(1)车身无明显破损、锈蚀、变形等;(2)轮胎、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等关键部件完好;(3)车辆标志、标识清晰可见。
3. 车辆证件、手续检查包括:(1)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等证件齐全;(2)车辆年检合格证明;(3)车辆通行证、临时通行证等。
4. 车辆安全性能检查包括:(1)刹车系统是否灵敏、可靠;(2)转向系统是否灵活、稳定;(3)灯光、喇叭等信号系统是否正常;(4)车辆是否配备灭火器、三角警示牌等安全设施。
5. 如发现车辆存在安全隐患,驾驶员应立即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进入公司。
6. 对于不符合安全检查要求的车辆,安保部门有权拒绝其进入公司,并告知驾驶员整改措施。
7. 驾驶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2)严禁驾驶无牌、无证、报废车辆;(3)严禁超速、逆行、违章停车;(4)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车辆安全出入的驾驶员,公司给予表扬和奖励;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驾驶员,公司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罚款、解除劳动合同等。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保部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旨在加强公司车辆出入安全管理,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保障公司及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车辆安全检查管理制度细则

一、目的和依据1.1 为确保公司车辆安全运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适用范围2.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包括公务车、生产用车、员工自用车等。
2.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使用者、驾驶员、管理人员。
三、职责分工3.1 公司车辆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监督本制度,并负责车辆安全检查工作的具体执行。
3.2 公司驾驶员负责按照本制度要求,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并确保车辆安全行驶。
3.3 公司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车辆安全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
四、车辆安全检查内容4.1 车辆外观检查4.1.1 车身漆面、标识是否完好,无明显划痕、凹陷。
4.1.2 车窗、门、雨刮器、后视镜等部件是否完好。
4.1.3 轮胎气压、花纹深度是否符合要求。
4.1.4 车辆灯光、喇叭、信号灯等电气设备是否正常。
4.2 车辆内部检查4.2.1 座椅、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好。
4.2.2 车内物品是否摆放整齐,不得占用安全出口。
4.2.3 车内卫生是否保持良好。
4.3 车辆发动机及底盘检查4.3.1 发动机运转是否平稳,机油、冷却液、刹车液等液位是否正常。
4.3.2 底盘各部件是否有松动、磨损等情况。
4.3.3 悬挂、转向、制动系统等部件是否正常。
4.4 车辆电气系统检查4.4.1 蓄电池电压、性能是否正常。
4.4.2 线路、接头是否老化、破损。
4.4.3 保险丝是否完好。
五、车辆安全检查频率5.1 每日检查:驾驶员在出车前、收车后对车辆进行日常检查。
5.2 周检查:公司车辆管理部门每周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5.3 季度检查:公司车辆管理部门每季度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六、安全检查结果处理6.1 发现安全隐患,驾驶员应立即停驶,并报告车辆管理部门。
6.2 车辆管理部门应及时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确保车辆安全。
营运车辆安全检查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营运车辆安全检查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作用为了确保营运车辆的安全运营,保障乘客和驾驶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营运车辆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加强对营运车辆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营运车辆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
三、责任和义务1. 营运车辆企事业单位负责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计划,明确责任人,建立检查档案,并按照计划执行检查。
2. 营运车辆司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接受安全检查,主动配合检查人员工作,并在检查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协助。
3. 安全检查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车辆隐患,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营。
4. 监管部门要定期对营运车辆进行抽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严重违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四、检查内容1. 车辆外观:检查车辆外观是否整洁、完好,玻璃是否完好透明,车身是否有破损或严重腐蚀等情况。
2. 车辆底盘:检查底盘是否有漏油、渗油,悬挂系统是否正常,制动系统是否灵敏可靠等情况。
3. 车辆轮胎:检查轮胎花纹深度是否合格,气压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破损、变形等情况。
4. 车辆灯光:检查车辆灯光是否正常,大灯、刹车灯、示宽灯、转向灯等是否亮度合格,是否完好。
5. 车辆内饰:检查车内是否整洁,座椅、安全带、消防器材、紧急救援工具是否齐全可用。
6. 车辆动力系统:检查发动机、传动系统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五、检查频次1. 营运车辆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定期检查,具体频次由企事业单位根据车辆情况制定,并纳入检查档案管理。
2. 对于新购车辆和更换部件的车辆,应在开始使用前进行一次完全的安全检查。
3. 针对车辆使用期满、事故、违规行为等特殊情况,应进行临时或加强检查。
六、处罚措施1. 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车辆,可以进行停运处罚,并依法进行处理。
2. 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车辆,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公司车辆检查管理制度

公司车辆检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车辆的使用和保养管理,保障公司车辆的安全和运行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汽车、摩托车等车辆的检查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车辆的使用单位、管理部门和驾驶员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做到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检查,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公司车辆检查管理工作分为定期检查和日常检查两个部分,各项工作均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第五条定期检查是指对公司车辆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故障检测等工作,确保车辆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运行。
日常检查是指对公司车辆的日常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包括驾驶员的操作、车辆的清洁等。
第二章定期检查第六条公司车辆的定期检查由公司车辆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对车辆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包括更换机油、滤清器等,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里程进行维护保养。
(二)对车辆的机械部件进行检测,包括发动机、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确保各项机械部件的正常运行。
(三)对车辆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测,包括电瓶、灯光、喇叭等,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对车辆的外观和内饰进行检查,确保车辆的整洁、无破损等。
第七条公司车辆的定期检查应当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确保检查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第八条公司车辆的定期检查工作应当记录在检查记录表中,包括检查的时间、检查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以备查档。
第九条公司车辆的定期检查应当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不得擅自延迟或者违规操作。
第三章日常检查第十条公司车辆的日常检查由各使用单位的车辆负责人及驾驶员共同完成,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每日对车辆的外观、内饰进行检查,确保车辆的整洁、无破损。
(二)每日对车辆的机械部件进行检查,包括发动机、制动系统、轮胎等,确保各项机械部件的正常运行。
(三)每日对车辆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查,包括电瓶、灯光、喇叭等,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车队车辆检查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车队车辆管理,确保车辆安全运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车队所有车辆及驾驶员。
三、车辆检查内容1. 车辆外观检查(1)车身是否完好,无明显损伤、锈蚀、脱漆等现象;(2)车身标识、反光标识是否清晰、完整;(3)车身附件(如雨刮器、天线、车牌等)是否完好。
2. 车辆灯光检查(1)前后大灯、转向灯、刹车灯、尾灯等是否正常工作;(2)灯光亮度是否符合要求。
3. 车辆底盘检查(1)底盘是否有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2)传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是否正常工作。
4. 车辆发动机检查(1)发动机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响;(2)发动机冷却液、机油、制动液等是否充足,油液颜色是否正常。
5. 车辆制动系统检查(1)刹车片、刹车盘、刹车鼓等是否磨损严重;(2)刹车系统是否灵活、有效。
6. 车辆轮胎检查(1)轮胎花纹深度是否达标;(2)轮胎气压是否正常;(3)轮胎是否有鼓包、裂纹等现象。
7. 车辆其他检查(1)座椅、安全带、玻璃等是否完好;(2)车辆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四、车辆检查流程1. 驾驶员在出车前、收车后及行驶过程中,应自行检查车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2. 车队负责人定期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车辆安全运行;3. 车辆维修人员根据检查结果,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
五、车辆检查记录1. 驾驶员应做好车辆检查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检查部位、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等;2. 车队负责人应定期检查驾驶员的车辆检查记录,确保车辆安全运行。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车辆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的驾驶员,给予表扬和奖励;2. 对违反车辆检查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驾驶员,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车队负责人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车辆维护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车辆维护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车辆安全、可靠运行,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及其驾驶员。
第三条公司车辆维护安全检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二章车辆维护安全检查职责第四条公司车辆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车辆维护安全检查工作。
第五条驾驶员负责车辆日常维护和行车安全。
第三章车辆维护安全检查内容第六条车辆维护安全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车辆外观检查:检查车身、底盘、轮胎、玻璃、灯光、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是否完好。
2. 车辆内饰检查:检查仪表盘、座椅、方向盘、刹车踏板、油门踏板等是否正常。
3. 车辆电气系统检查:检查电源、电路、灯光、信号、传感器等是否正常。
4. 车辆油液检查:检查机油、刹车油、冷却液、转向助力油、玻璃水等油液是否充足、干净。
5. 车辆制动系统检查:检查刹车盘、刹车片、刹车鼓、刹车液、刹车管路等是否正常。
6. 车辆转向系统检查:检查转向机、转向助力泵、转向拉杆、转向节等是否正常。
7. 车辆悬挂系统检查:检查悬挂臂、弹簧、减振器、稳定杆等是否正常。
8. 车辆传动系统检查:检查传动轴、万向节、差速器、变速器等是否正常。
第四章车辆维护安全检查流程第九条车辆维护安全检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驾驶员在行车前对车辆进行自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车辆管理部门。
2. 车辆管理部门每月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外观、内饰、电气系统、油液、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传动系统等方面。
3.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如发现车辆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检查,确保行车安全。
4. 车辆管理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通知驾驶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五章车辆维护安全检查记录第十条车辆维护安全检查应做好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部位、检查结果、维修或更换情况等。
第十一条车辆维护安全检查记录应妥善保管,以便于查询和追溯。
车辆安全检查制度范本

车辆安全检查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车辆安全检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保障驾驶员、乘车人员的安全。
制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以及公司内部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的安全检查管理。
三、检查责任1. 公司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负责制定和修改车辆安全检查制度。
2. 车队负责人负责落实车辆安全检查制度,并对车队内的车辆安全状况进行监督管理。
3. 驾驶员负责日常的车辆安全检查和维护。
四、车辆安全检查内容1. 车辆外观检查:包括车身是否有凹陷、漆面是否完好、车窗是否完好等。
2. 轮胎检查:包括轮胎胎压是否正常、胎纹深度是否符合要求等。
3. 刹车系统检查:包括制动器是否灵敏、刹车液是否充足等。
4. 灯光、信号检查:包括前后大灯、转向灯、刹车灯、尾灯等是否正常亮起。
5. 安全带、座椅检查:包括安全带是否完好、座椅是否稳固等。
6. 玻璃、后视镜检查:包括玻璃是否完好、后视镜是否正常。
7. 驾驶室设备检查:包括方向盘、行车记录仪、车载电话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8. 疲劳驾驶检查:对驾驶员进行疲劳驾驶的检查,如瞌睡驾驶、长时间连续驾驶等。
9. 配件、工具检查:包括车辆备胎、工具箱等是否齐全。
五、检查频次和记录1. 公司要求每辆车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
2. 每次安全检查需要填写安全检查记录表,包括车辆基本信息、检查项目、检查情况、处理情况等。
六、检查结果处理1.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如发现轮胎胎压不正常,应及时给胎压进行调整。
2. 对于无法处理的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负责人,并安排维修。
七、安全奖惩措施1. 驾驶员对车辆安全检查的不合格,将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扣除奖金等。
2. 驾驶员对车辆安全检查的合格,将予以奖励,包括奖金、表扬等。
八、制度宣传和培训1. 公司应定期进行车辆安全检查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每位驾驶员都能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2. 新驾驶员入职时应进行车辆安全检查制度培训,并进行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车辆安全管理,确保驾乘人员及车辆安全,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直属机关及下属各地子公司(以下统称:各单位)。
一、车辆管理归属4
1.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确定车辆管理形式。
即:使用部门管理,单位综合部统一管理,总务人事部统一管理。
2.各单位车辆管理归属确定后,要明确各车辆的管理人。
3.各单位车辆管理人、部门主管、安全员、副总经理、安全主要负责人均有对车辆安全管理的服务、引导、监督、奖惩职责。
4.各单位车辆管理归属信息以安全办所规定格式上报至安全办。
车辆管理信息变更的,在变更后2个工作日内上报安全办。
二、车辆检查、保养、维修
(一)车辆检查
1.日查
⑴专职司机或车辆管理员于每天晨会后对车辆外观、油量、防冻液、玻璃水、轮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需加补的加补,需维护的维护,需报修的报修。
⑵专职司机每日下班前需对车辆外观、轮胎胎压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胎压不达标准的及时进行补充。
2、月查。
每月最后3天,选择适合时间对车辆底盘、发动机传动部件,对机油油量、颜色、有无明显杂质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需维修的,及时申请。
(二)、车辆保养项目:更换机油、机滤、空滤、玻璃水。
依据车辆的品牌、车型、单次保养里程、保养项目的要求,及时申请,在公司相应服务站保养。
各单位车辆保养里程及相应保养项目,按安全办所定格式上报安全办。
(三)、车辆维修
1、因行使程的正常磨损而发生的故障的维修,向公司申请,并在公司相应服务站维修。
2、因检查不及时、维护不到位造成的故障的维修,申请维修时需说明原因,并加附已拟定的本次维修费用各相关责任人承担的数额。
3、因交通事故发生的车辆维修,在公司相应的服务站维修。
4、公司没有相应服务站,单位拟定维修厂,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5、所有维修必须向公司申请,经公司批准。
三、车辆年检办理及保险缴纳
1.车辆管理人员要依据车辆年检时限提前一个月向公司申请办理年检。
2.车辆保险的缴纳由车辆管理人申请办理。
3.投保公司、投保险种、保险金额按公司规定执行。
四、派车单制度
1.派车单内容及格式由公司综合部确定,派车单的印制由公司综合部办理,派车单印制费用由使用单位担负。
2.…….市内的办公、业务用车均需填写派车单,派车单需车辆管理人及部门主管签字后方可出车。
3.到……市以外地区办理业务,派车单需再经本单位安全主要负责人签字。
4.派车单填写应清晰、完整、真实。
5.车辆管理员每周一将上周派车单信息记入电子管理档案。
每月1~5号将上月派车单依续装订,并归档。
五、准驾制度(另单独行文)
六、办公车安全管理
1.执行公司车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2.行车前依派车单目的地,按顺畅、节约的原则合理规划行车路线。
3.如因工作需要变更预订路线或返回时间推迟,均需及时向车辆管理人及部门主管电话请示,得到批准后方可。
4.因工作不能在下午下班前回到公司用,必须报经车辆管理人、部门主管批准;因工作,车辆当晚不开回公司的,须报本单位安全主要负责人批准,车辆管理人需到门卫更改预计返回时间。
5.车辆外出停放须遵守交通管理规定,需防备环境因素的损坏,确保车辆停放安全。
6.到,……市以外地区办理业务的用车
⑴须选择车况较好的车辆。
⑵司机若不是本车专职司机,司机应对车辆按日查要求对车辆进行检查,并做好交接记录。
车辆返回后,司机要与车辆管理员一同对车辆外观进行检查。
⑶司机必须符合准驾要求。
⑷出差前司机要认真查询行程路线,对路线、路况有大致了解。
⑸因天气、业务等原因不能按时返回的,要向车辆管理人、部门主管、单位安全主要负责人汇报。
车辆管理人要到门卫更改派车单预计返回时间。
七、……..公司车辆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一、处理原则:反应迅速、领导关注、损失尽小、追究责任、引以为戒。
二、事故汇报程序、汇报时限:
1、当值司机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122或110。
2、当值司机报122后立即向车辆管理人报告;当值司机在报110后立即向安全员报告。
3、车辆管理人、安全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下一步流程,或安排当值司机报保险公
司或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后进行下一步流程,但须在两小时内报公司安全办。
4、事故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处理,专人负责理赔。
5、事故赔付、理赔完毕后5个工作日内,将事故报告交至公司安全办。
事故报告应包含或提交:①事故经过及交警对责任的认定情况,提交交警认定书复印件;②赔付、理赔及车辆维修情况,提交理赔款到账账单复印件、我公司车辆维修工单复印件,我方主要责任以上情况的提供对方车辆维修发票复印件;③对本次事故的处理意见;
④本次事故后,进行的安全教育及采取的防范措施,提交教育、培训会会议记录复印件及会议场景照片(电子版)。
8、公司研究并作出处理决定。
本制度自签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