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故事:谢振华将军讲述长征爬雪山

合集下载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红军爬雪山的故事被广为传颂。

那是在1935年的冬天,红军处于繁重的战争环境中,面临着敌人的围剿和恶劣的自然条件。

然而,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红军士兵展现了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攀登了险峻的雪山,为中国革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军长征的背景下,红军部队被迫穿越大雪封山的六盘山。

这座山绵延千里,地形险峻,极为危险。

为了避开追击的敌军,红军不得不冒险选择这条艰苦的道路。

红军战士身上的衣物单薄,食物有限,很难忍受严寒和饥饿的折磨。

然而,他们深知时间紧迫,只有穿越这座雪山才能在敌人追来之前保全自己。

红军士兵们决定放弃防守,将所有的战术资源都用于攻击,他们默默地扛起沉重的武器和行囊,开始艰难地征服雪山。

红军指战员们不辞辛苦地推车、拉绳、劈冰,宛如利剑一般向前劈砍,开辟出一条道路。

他们步行在泥泞的山路上,顶礼膜拜着每一块凝固的冰川,因为这些无声的高山雪山见证了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红军士兵们面对严寒和风暴,冰雪交加的情况下并没有退缩,他们用红心跟山脉上的白雪争辉。

他们携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感,义无反顾地攀登。

这一切都凸显了他们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在攀登的过程中,红军士兵们相互激励,互相扶持,他们之间形成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

他们背负着国家和人民的希望,脚下是冰天雪地,心中却是火热的爱国情怀。

他们相信,只要前进,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走出生命的迷雾。

经过数天的奋力攀登,红军终于成功地穿越了雪山,逃离了追兵的魔爪。

他们胜利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艰难和严峻的环境,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胜利。

红军爬雪山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也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经典故事之一。

今天的我们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可能不同于红军爬雪山时的艰辛,却同样需要我们发扬那种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故事一:翻越夹金山夹金山又名甲金山,当地藏民称作“甲几”,意为很高很陡。

夹金山属于邛崃山脉,横亘于宝兴县与懋功县之间,是从雅安的天全、芦山、宝兴等地进入川西北地区的必经之路。

主峰海拔四千六百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变化无常。

时而电闪雷鸣、冰雹雨雪,时而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当地流传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

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因此夹金山又被称为“神仙山”。

翻越夹金山,早晨、黄昏绝对不行,因为那时山上风雪最大,天气最冷,必须选在上午9时以后、下午3时以前,而且要多穿衣服,带上烈酒、辣椒御寒壮气。

中央红军的官兵一直生活、战斗在南方,又经历了上万里的长途转战,体力消耗很大,体质虚弱,衣着单薄,给养供给困难。

当地人员稀少,红军难以筹措到充足的御寒物资,要翻越这座“神仙山”面临巨大的困难。

然而,走过万水千山的红军,无所畏惧地向着长征途中的第一座雪山进发。

毛泽东听了民间的传说后,微微一笑,说:“神仙不可怕,红军应该有志气和神仙比一比,一定要越过山去!”6月12日,红4团经过简单的动员,由藏民莫口坚和汉族人杨茂才带路,开始翻越夹金山。

2营为前卫营,6连为前卫连。

全连官兵手执木棍,在雪中探路,用刺刀、铁铲在冰雪上挖出脚窝,后面的人员则沿着6连踏出的道路向上攀登。

随着高度的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积雪越来越深,呼吸越来越困难,队伍也越拉越长。

每个人都在艰难地行进,但情绪却非常高昂。

红旗猎猎,在冰雪的辉映下色彩格外鲜艳。

宣传队员站在队伍旁,用尽全力喊出鼓动口号,有的战上还唱起了江西民歌,歌声、喊声、马嘶声,震荡着皑皑雪山。

队伍行进着。

忽然一阵狂风刮过,卷起了山上的积雪,雪流翻卷,一泻千丈。

冰团、雪屑抽打在红军官兵的脸上、手上,如同刀割。

山上无法躲避,官兵们只能用手捂住脸,把所有能披的东西都披在身上,忍痛顶风,互相搀扶,踉跄着继续攀登。

接近山顶时,又是一阵冰雹袭来,核桃般大的雹子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官兵们无处藏身,只好用手捂着脑袋前行,终于攀上了山顶。

过雪山的长征故事

过雪山的长征故事

过雪山的长征故事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寻求革命生存和发展空间,进行的一次艰苦卓绝的历史远征。

经历了多场战役,征服了许多难关,最终取得了胜利。

其中,过雪山是长征中最为艰难的一段路程,也是最为令人感动的一段历史。

1935年10月,红军在四川省雅安市以南的威州集结,开始了长征。

当时,红军已经被敌人追得无路可走,只有向着西北方向进发,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

经过长时间的行进,红军来到了川西北的甘肃境内。

此时,红军已经走过了大雪山,但是却被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所困扰。

雪花飘飘,寒风呼啸,红军士兵们被雪深埋,身体冻僵,情况十分危急。

在这艰难的时刻,红军的领袖们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策:组织一支由精干部队组成的救援队,带领士兵们渡过雪山。

这支救援队由红军的优秀战士组成,他们有着过人的勇气和坚毅的毅力,是红军中的精锐。

他们带着救援物资和药品,冒着生命危险,向着雪山深处进发。

在雪山中,救援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雪深如山,风雪交加,道路险峻,又没有任何设施和指示牌,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断和勇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救援队员们不断地前行,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寻找,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只为了拯救战友们的生命。

在这段历史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其中,有一位叫做张富清的战士,他是红军的狙击手,是救援队中的一员。

在救援队行进时,张富清发现了一个被雪深埋的战友,他毫不犹豫地跳下马匹,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了战友的身上,为他遮挡着风雪。

虽然张富清最后因为体力不支而倒下,但是他的精神和行为,一直激励着红军士兵们继续前行。

还有一位叫做陈毅的战士,他是救援队的领袖之一。

在救援队行进时,陈毅不仅带领着士兵们走出了雪山,还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因为严重冻伤而奄奄一息的老人。

陈毅没有丝毫犹豫,他让士兵们把老人背在身上,带着他一起走出了雪山。

最后,陈毅和士兵们把老人安全送到了医院,挽救了他的生命。

在这段历史中,还有许多无名英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长征之歌。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而红军爬雪山的故事更是其中一个令人震撼的传奇。

在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而爬雪山更是其中之一,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壮举,更是红军顽强意志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写照。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发生在1935年,当时红军面临敌军的围追堵截,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红军只得选择穿越雪山。

这座雪山高耸入云,峰峦叠嶂,峻岭陡峭。

红军面对着这座巍峨的雪山,一时间不知所措,但红军战士们并没有丝毫退缩,他们鼓足勇气,毅然决定开始爬雪山的艰难征程。

红军爬雪山的过程可谓是艰苦卓绝。

雪山上风雪交加,天气变幻莫测,红军战士们在寒风中前行,不畏严寒和风雪的阻挠,他们用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步一步地向前爬。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红军战士因为体力不支、冻伤等原因牺牲了,但他们的牺牲并没有减弱其他战士的斗志,反而激励着他们更加坚定地向前。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不仅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的顽强意志,更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互助精神。

在爬雪山的过程中,红军战士们互相扶持,搀扶着前行,有时甚至用自己的身体为同伴遮挡风雪,这种互助精神让整个爬山的过程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最终,红军战士们终于成功地爬过了雪山,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书写了一曲壮丽的长征史诗。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种顽强意志和互助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定意志,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这段历史也告诉我们,互助合作是战胜困难的重要保障,只有团结一心,互相帮助,才能共度难关。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畏艰险,奋勇向前,激励着我们在团结合作中战胜一切困难。

这段历史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之源。

红军长征过雪山的故事

红军长征过雪山的故事

红军长征过雪山的故事
1935年,红军长征踏上了艰难的征程,他们要穿越雪山、草地、河流和沼泽,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的生命和荣誉都受到了严
峻的考验。

长征的第一道难关就是雪山。

红军穿越了四川的大雪山,这是
一座终年积雪的高山,峰峦叠嶂,险峻异常。

红军士兵们挑战着险
峻的雪山,他们用绳索相互系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攀登。

在攀登的
过程中,他们时常会遭遇雪崩和冰川裂缝,面临着生命的危险。


他们毫不退缩,最终成功地穿越了大雪山,向着新的征程迈进。

在穿越雪山的过程中,红军士兵们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的考验,还要面对敌人的袭击。

敌人在雪山一带设置了重重障碍,企图阻止
红军的前进。

但红军士兵们奋勇作战,不畏艰险,最终突破了敌人
的阻击。

红军长征过雪山的故事,充分展现了红军士兵们的顽强意志和
不畏艰险的勇气。

他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仍然坚定不移地向前
进发,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

这个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让我们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珍爱和平,珍爱生活,珍爱祖国。

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故事

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故事

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故事《雪山虽高,红军更高》每次听到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故事,我都不禁感慨万分。

那时候的红军战士们,可真是太了不起啦!想象一下,那么高的雪山,要是让我去翻,我估计走两步就得喘得不行,说不定还得哭着喊妈妈呢!可红军战士们却毫不畏惧,就那么坚定地往上爬。

他们背着重重的装备,一步一个脚印,那场面肯定特别震撼。

我觉得那些红军战士肯定有着超强的意志力。

换做是我,可能看着那雪山就先腿软了,心里想着“哎呀妈呀,这可咋上去啊”。

但红军战士们可没这么多杂念,他们心里就一个念头——翻过去!他们的这种坚定和勇敢,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还有啊,那雪山上得多冷啊,风呼呼地刮,雪花飘飘洒洒的。

红军战士们身上的衣服估计也不咋厚,说不定还冻得直跺脚呢。

可就算再冷,他们也没退缩,还是咬着牙继续前进。

我就想啊,他们咋就那么能抗冻呢!这要是我,估计早就找个地方躲起来取暖了。

在翻雪山的过程中,肯定也有一些有趣的小插曲吧。

说不定有战士不小心滑倒了,然后后面的战士就笑他:“嘿,你咋这么笨呐”,不过笑完之后还是会赶紧把他扶起来。

大家虽然面对着艰苦的环境,但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互相打趣,互相鼓励。

这种战友情,真是让人感动。

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坚韧不拔,什么叫勇往直前。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好,可不能忘了红军战士们的付出。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地去面对。

雪山虽高,但红军更高。

他们的故事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份精神,一起努力奋斗吧!。

长征途中过雪山的故事

长征途中过雪山的故事

长征途中过雪山的故事
长征途中过雪山的故事是描写中国工农红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进行长征时的一个真实情节。

1935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围追堵截,中国工农红军奉命展开了长征,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旅途。

途中,红军面临了各种艰难险阻,其中一次过雪山的情节成为了长征途中的经典故事之一。

在长征途中,红军要经过云贵高原,其中有一段山路被称为“雪山大峡谷”。

这个地区是岷山青海和永昌之间的峡谷,峡谷底部是冰雪覆盖的河面,两侧则是高耸入云的陡峭山峦。

这座雪山被誉为“祖国的脊梁”。

红军需要通过这座雪山以继续长征,然而重重困难等待着他们。

由于缺乏高山经验和装备,红军战士们在险峻的山峰和冰雪河面上艰难行进。

他们不仅要面对寒冷和缺氧的问题,还要应对雪崩和冰河的威胁。

红军战士们用绳子相互系在一起,形成人链以确保安全通过险峻的山路和冰雪河面。

他们用冰爪、冰斧等简陋的装备攀爬峭壁,跨越冰河,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

他们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但他们却毫不畏惧,在困难和艰险中坚持不懈。

在经历了数天数夜的艰辛努力后,红军终于成功地渡过了这座雪山大峡谷。

他们取得了重要的胜利,不仅完成了这一艰难的任务,也增强了士气和信心。

长征途中过雪山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坚韧不拔、不畏艰险的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为了信仰和理想,他们愿意面对一切困难和威胁。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众多英勇事迹中的一个亮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了信念而奋斗。

红军过雪山的故事

红军过雪山的故事

红军过雪山的故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红军长征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篇章。

其中,红军过雪山的故事更是成为了一段传奇。

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时,面对险峻的雪山,红军士兵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他们用血肉之躯书写了一曲壮丽的长征史诗。

当时的红军正面临着敌军的围追堵截,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红军被迫选择了穿越雪山的艰难道路。

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积雪覆盖,天气寒冷,风雪交加,险峻的山路更是考验着红军的意志和毅力。

然而,红军士兵们并没有被恶劣的自然条件吓倒,他们鼓足勇气,迎难而上,决心要战胜一切困难,继续前行。

在穿越雪山的过程中,红军士兵们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

有的同志因为冻伤、高原反应等原因而倒下,有的被风雪吹倒,有的被雪崩所掩埋……然而,红军士兵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互相搀扶着,鼓励着,不断地向前挺进。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书写了一曲壮丽的长征史诗,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最终,红军士兵们成功地跨越了雪山,继续了他们的长征征程。

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红军过雪山的故事,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红军过雪山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着坎坷和曲折。

然而,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走向光明的未来。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

”希望我们能够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勇敢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长征故事:谢振华将军讲述长征爬雪山人物档案:谢振华,1916年出生于江西省崇义县上堡镇甲子村。

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革委会主任,北京、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政委兼军区党委书记,中顾委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还是在孩童时代,就听大人讲谢振华的故事。

说他少年得志,18岁就当红军的团政委,说他32岁便担任纵队司令和军长,说在上海战役时,他以一个军吃掉国民党美式装备的一个军,并活捉敌中将军长
后来阅读红军战斗故事,知道了四渡赤水,巧夺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穿过沼泽大草地,抵达吴起镇,告捷直罗镇,这些举世罕见、惊天动地的人间壮举,谢振华将军都亲身经历过
12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万寿路一座静谧的院子,见到了敬仰已久的老前辈。

听这位传奇将军讲述了70年前长征路上爬雪山的故事。

长征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壮举。

我们能够翻越大雪山、穿过沼泽草地,就是因为我们红军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老将
军90岁高龄,身材魁梧,思维清晰,眼睛里充满着睿智,讲起话来声若洪钟。

1935年6月中旬,红三军团开始翻越夹金山。

夹金山是一座海拔4500米高的大雪山。

它横亘于四川西部的宝兴与懋功交界处,山岭逶迤,终年积雪,空气稀薄,行人呼吸困难。

年仅19岁的谢振华由团政委改任红三军团保卫分局执行科长,负责军团的收容工作,主要是把掉队人员和遗散的武器装备收拢起来,妥善处理,并随时报告敌情,还要保证自身和部队的安全。

在出发前,谢振华向大家特别强调了军团叶剑英参谋长提出的翻山四点要求:一不能快走,二不能说话,三不能坐下来休息,四要发扬阶级友爱精神,搞好团结互助。

过夹金山时的两个细节令谢振华终生难忘:在山脚下,他看见彭德怀军团长亲自抽查一些连队的准备情况;行至半山腰,他又看见彭军团长的骡子上驮着文件,而他自己则与战士们一起艰难地一步一步往上走。

彭军团长还大声命令一名体弱的战士抓住骡子的尾巴边滑边走。

老将军说:多少年来,我们就是照着彭军团长的样子做的。

任何时候都要率先垂范,爱护士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