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膳食平衡健康教育认识论文(共3篇)
《健康饮食与营养均衡》作文范文

《健康饮食与营养均衡》作文范文健康饮食与营养均衡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饮食与营养均衡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也要关注并实践健康饮食的原则,追求营养均衡的生活方式。
要实现健康饮食与营养均衡,首先我们要保证摄入多种类型的食物。
我们应该在日常饮食中摄入五大类食物, 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碳水化合物作为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有助于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
蛋白质可以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促进细胞生长和修复。
脂肪虽然长期以来被看作是不健康的食物,但是适量的脂肪可以维持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维持机体功能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保持饮食的多样性也是健康饮食与营养均衡的关键。
我们每天应该吃到各种不同食物的营养素,例如谷物、肉类、蔬菜、水果和奶制品等。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获得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另外,合理控制食物的摄入量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方面。
过量的食物摄入会导致能量过剩,增加患肥胖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概率。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饮食的均衡,合理控制摄入的热量。
避免过量吃零食、高糖和高脂肪食物,而是应该增加摄入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的量。
此外,定时定量地进餐也是保持健康饮食的关键。
我们应该远离过度进餐和暴饮暴食,而是应该保持三餐规律,每餐适量饮食。
吃太多或者太少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应该合理安排进餐的规模和时间。
最后,饮水也是健康饮食与营养均衡的一部分。
我们每天应该喝足够的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水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消化、排毒,保持皮肤的健康状态。
总之,健康饮食与营养均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摄入多种类型的食物,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合理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量进食;定时定量地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并且要经常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健康饮食与营养均衡,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
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论文

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论文营养是高素质人才的物质基础,因此大学生具有健康的饮食行为与良好的营养状况,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论文篇1总的说来,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尽量改掉一些饮食中的坏习惯,努力做到使自己的营养均衡,从而使自己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一般说来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存在着一下的八大误区。
1、洁癖型饮食对食品的清洁要求过度,多见于有洁癖的学生。
此类学生不但饮食过求洁净,就连衣被用具也是如此。
常带手套、口罩,不断地洗手、漱口。
晒洗衣物不许别人触动,动则必重新洗晒。
饮食上要求绝对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
不吃有防腐剂的食品,不吃有添加剂的食品,不吃剩饭,不吃电冰箱中的食品……,吃饭时绝不用手接触食物,严格执行“无菌观念”。
这种饮食习惯使人难与共食,不适宜的团队生活,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影响身心健康。
2、西洋型饮食有些学生饮食上很洋化,喜欢牛排、炸鸡、面包、牛奶、碳酸饮料、巧克力、蛋糕等等,每天都要喝咖啡,休息日喜欢去西餐厅或者西式快餐厅就餐。
这样的饮食习惯,往往会造成热量摄入过多,容易引发肥胖,而且还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影响健康。
3、相悖型饮食主食与副食相悖。
一般来说,我国的饮食习惯以主食为主,副食为辅,以米面谷物为主要食物,佐以肉类、蔬菜、糖、茶、水果等。
实践证明,这种饮食搭配是科学的,对身体有益的。
部分在校学生饮食主副颠倒,把副食作为主食,每日三餐以糕点、面包、水果、肉、糖为主,很少吃饭与蔬菜。
每周去超市采购一次副食品,基本上不进食堂吃饭。
此为主食副食相悖型饮食,多不利于健康。
此外还有五味调配相悖、饮食时间相悖和季节相悖饮食。
4、放纵型饮食有些学生家庭富裕,在家时山珍海味吃惯了,来校后受不了委屈,经常到校外饭馆大吃大喝。
这些学生喜欢享受美食美酒,不计较花钱多少。
正如《内经》中所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大学生营养饮食与健康研究论文

⼤学⽣营养饮⾷与健康研究论⽂ ⽏庸置疑,⼤学⽣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祖国未来的希望,其饮⾷健康⽔平的⾼低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
下⾯是⼩编为你精⼼整理的⼤学⽣营养饮⾷与健康研究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营养饮⾷与健康研究论⽂篇1 ⼀、⼤学⽣⾷品营养与健康现状分析 ⼈类正在步⼊以⾼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的竞争既是知识的竞争更是⼈才的竞争。
⼤学⽣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祖国未来的希望,其素质⽔平的⾼低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
营养是⾼素质⼈才的物质基础,因此⼤学⽣具有健康的饮⾷⾏为与良好的营养状况,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学⽣的营养健康状况,在1985、1991、1995、2000、2005年的5次全国⼤规模的学⽣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中,都把学⽣营养状况作为重点调研内容。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调查》表明,近⼏年来城镇居民的膳⾷、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症逐渐下降。
但由于种种原因,如膳⾷的知识⽔平、⾏为态度、⽣活⽅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营养失衡,即某些学⽣营养摄⼊过多或过快,另⼀些学⽣营养摄⼊不⾜或缺失。
然⽽,科学合理的营养,对改善⾝体营养状况、促进⼈体的健康起到⾮常重要的作⽤。
(1)⼤学⽣营养状况 营养是维持⽣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
营养与体质状况也是反映⼀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个国家国民的⾝体素质对社会发展是⾄关重要的,因此,国民营养状况不仅是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样的道理,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营养与体质状况的改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化、 教育等都发⽣了很⼤的变化,膳⾷营养与体质状况也随之发⽣着深刻的变化。
⼤学⽣正处在⽣长发育阶段,学习任务繁重,他们的营养状况备受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饮⾷⽆规律成为形成⼤学⽣亚健康现状主要因素之⼀。
⼤学⽣对饮⾷的重要性明显认识不⾜,⽽⽆规律的饮⾷是造成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
营养与健康论文(5篇范例)

营养与健康论文(5篇范例)第一篇:营养与健康论文摘要: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如膳食的知识水平、行为态度、生活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营养失衡,即某些学生营养摄入过多或过快,另一些学生营养摄入不足或缺失。
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科学合理的营养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健康教育,三餐,学生,饮食习惯(一)在大学生中普及营养健康知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群的膳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营养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经济尚未独立、学习负担又很重的群体,要进行大量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量消耗大,他们的膳食营养能否满足其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因此在大学期间的营养均衡对该人群的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世纪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对不同区域大学生的饮食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所得结果令人深思。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饮食处于自发行为,缺乏科学指导,体格状况不容乐观;主食量不够,种类单调,缺乏身体健康发育所必须的粗粮;不重视早餐的情况严重,挑食、偏食等现象也令人担忧。
不少大学生在珍惜健康和为健康投资上很不理性,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不吸烟和饮酒不过量的健康生活方式还得不到大学生应有的重视。
因此,必须加强科学饮食教育,增强科学营养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提高营养水平;提高学生的饮食、营养及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生合理的营养摄入的必要性。
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比较,大学生膳食以粮谷类为主,蛋、肉、豆类比较丰富。
但男生膳食中蔬菜、水果、鱼虾和乳类的摄入量偏少,女生膳食中蔬菜、鱼虾和乳类摄入量偏少。
大学生能量摄入能满足机体需要,能量来源中脂肪提供能量偏高,男生为26.5%,女生为30.5%。
合理膳食与营养健康论文

合理膳食与营养健康合理的营养来自于合理的膳食,即全面、平衡、适量的饮食。
1997年修改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合理膳食的8条要求,即1,食物要多样,以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7,如饮酒应限量;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大面积的营养学调查表明,我国居民有不少方面都未能达到这一合理饮食的要求。
这将是新世纪营养水平改观的基本要求。
对于不同从事健身运动的人群来说,营养需要还有它们各自的特点,要通过更高水准的饮食改善来满足他们各自的需要。
饮食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整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
所谓膳食制度是指把今天的食物定质、定量、定时地分配食用的制度,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的数量不完全相同,人的生理状况也不同,因此,针对人们的不同生活工作及学习情况,拟订出适合他们各自生理需要的膳食制度是极为重要的。
确定膳食制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用膳时间应和生活工作,学习时间相配合;2.进餐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太短,因一般混合性膳食胃排时间为4-5小时,因此三餐间隔以4-5小时为宜。
大多数人一天主要活动在上午,因而要特别注意吃早餐,不吃早餐会降低工作学习效率,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3.全天多餐食物分配,通常早餐摄入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40%,晚餐占30-35%。
合理膳食之:一、二、三、四、五“一”是指每天喝一袋牛奶。
他说,华人膳食中通常缺乏钙,结果造成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腰疼、骨疼、骨折等毛病,因而在日常饮食中注意补充牛奶是必须的。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论文3篇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论文3篇饮食健康教育是通过对学生传授营养膳食的相关知识,改善学生的膳食结构,提高健康饮食的观念,增强学生体质,减少因错误膳食而引起的疾病,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坚固的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科学饮食健康生活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科学饮食健康生活论文篇1一、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在今天这个社会中,人民越来越注重健康。
所以说,健康在与营养,健康饮食才能正确补充营养,营养对疾病防治以及衰老的过程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对晚年的健康状况更为密切,作揖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是相当大的。
因此,可以这么说,决定生命后期生理性或机能衰老程度,某种意义讲取决于营养状况,不是生存的年龄,也就是说吃得长寿。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由此可见,合理膳食是健康的重要环节。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科研结果表明,危害人类健康的大部分疾病是因饮食不当引起的。
人们在平日的饮食中,大多只注重食物口味和方便,但在营养、卫生、健康方面的考虑却不够周全。
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提倡健康饮食显得尤其重要。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
应用日常食物,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生理病理需要进行调理养生,不但能充饥,更能补充营养,有益健康,祛病延年,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养生方法然而,生活中,许多人对”吃“的学问了解得仍然不多。
对于吃什么,怎样吃,何时吃,才能最大地保证营养和健康,如何进食才算合理、科学,不但过于盲目,而且不求甚解。
于是,为了健康,很多人还在恪守着关于饮食的种种箴言;一些时尚的年轻人仍在追随着”时髦“的吃法。
但是你知道吗?有些看似合理的做法往往就是一种误区,那些让你一直深信不疑的饮食箴言,很多都是充满了片面性的谎言!”吃饱喝足身体才健康“”早餐不吃也无妨“”吃得好身体才强壮“等,这些不科学的认识其实都是危害健康的。
生活是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您的饮食习惯,另一端是您的健康。
您对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多少,就能得到健康几何。
饮食营养与健康选修课论文5篇

饮食营养与健康选修课论文5篇第一篇:饮食营养与健康选修课论文论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饮食营养与健康倍加关注。
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具备热血青年的朝气蓬勃,才能成为国家栋梁,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营养是维持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
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活泼好动,运动量大,加上繁重的脑力劳动和紧张的学习等,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最大的时期。
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对营养素的来源和食物分类了解较少,不懂得如何搭配营养,存在着诸多营养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
大学生必须强化科学饮食意识教育,增加科学营养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完善自身的饮食结构,提高饮食中的营养水平。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我们营养的主要来源。
怎样安排好一日三餐?这对当代大学生们来说,似乎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但要真正做到合理膳食,以适应大学生的要求,却又不是那么容易。
当前在校的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处在二十岁左右,身体还处于发育的旺盛阶段,一方面要求有合理的充分的营养来满足生理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劳动,以适应大学的紧张学习。
因此,大学生应该合理的安排好饮食,特别是对那些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的学生们,更应注意自己的饮食问题。
三餐的品质各有侧重,早餐注重营养、午餐强调全面、晚餐要求清淡。
1、早餐要均衡,应该包括谷类、鸡蛋、奶类食品和水果。
最好的搭配是一碗热热的麦片粥,一个煮鸡蛋,250毫升牛奶和一个水果或一杯鲜榨果汁。
这其中包括了助消化的燕麦、防止伤风感冒的维生素C和一定量的钙。
2、午餐要包括纤维和蛋白质,可以多吃一些鱼。
鱼肉所含蛋白质不仅是优质蛋白,而且大部分鱼肉脂肪含量低于其他肉类。
均衡饮食营养与健康小论文

均衡饮食营养与健康小论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饮食健康的重视越来越明显。
均衡饮食营养是保持健康和预防多种疾病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饮食营养的定义、均衡饮食的原则、营养不均衡的危害、均衡饮食的实践以及预防营养不均衡方面来探讨均衡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一、饮食营养的基本定义饮食营养是指人们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和必需物质。
这些必需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这些营养素在身体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如提供能量、维持身体结构、维持代谢等。
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导致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
二、均衡饮食的原则均衡饮食是指摄入适量的各种营养素,满足身体的需要,并保持健康的状态。
均衡饮食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多样化的食物: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可以提供多种营养素,例如,水果、蔬菜、全谷类、豆类和蛋白质食物。
2.适量的能量: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来摄入适量的能量,过多或过少的能量都会影响身体健康。
3.适量的脂肪:脂肪虽然是身体所需的重要能量来源,但过多的脂肪会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每天应该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
4.摄入足够的水:每天需要摄入足够的水来维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的代谢。
三、营养不均衡的危害营养不均衡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并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
例如,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贫血和骨骼问题。
同时,过量的脂肪和糖分会导致肥胖和心脏病。
四、均衡饮食的实践实现均衡饮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多样化的食物,每餐都应有不同的食物组合。
2.适量控制能量的摄入量,同时要注意饮食中脂肪和糖分的含量。
3.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4.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健康。
五、预防营养不均衡营养不均衡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长期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变来纠正。
以下是预防营养不均衡的建议:1.控制能量的摄入和增加运动量,以达到体重控制的目的。
2.每天至少摄入五份水果和蔬菜,保证膳食多样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与膳食平衡健康教育认识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膳食营养结构平衡与糖尿病1糖尿病概况目前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约%,将近3亿人患有糖尿病[1]。
在患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我国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另外还有%有极大可能发展为糖尿病患者。
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可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了[2]。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异常,而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3]。
临床表现为烦渴、多尿、多饮、多食以及体重下降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可表现为高血糖,糖尿。
久病可引起心血管、肾脏、眼、神经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最终导致脏器功能缺陷或衰竭。
病情严重或急性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异常,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糖尿病的中国传统中医名为“消渴病”,目前概念是由于气阴虚弱为本、燥热炽盛为标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尿甜、乏力、体重下降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发展性疾病。
后期可因瘀血阻滞及阴阳两虚而变证百出,常兼有失明、痈疽、肺痨、水肿、胸痹[4]。
在中医经典文献《黄帝内经》中已经明确多食肥肉而少进谷物引发糖尿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另外传统中医学对心理因素也极为重视,在《黄帝内经?灵枢?五变》中,记述了性情“刚暴”导致发病的情况。
原“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表明焦虑,生气可为糖尿病的诱因。
美国著名内分泌专家Reaven[5]认为,骨骼肌紧张度不够,导致人体摄取血糖能力下降,是造成糖尿病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均表明糖尿病与我们日常生活习惯,营养摄取及利用有紧密关系。
2糖尿病与营养失衡糖尿病与能量代谢失衡随着物质供应的不断丰富,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逐渐西方化,以高热量、高脂肪为主。
而热量摄入过多超过消耗量,则造成体内脂肪储积引发肥胖。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
据报道,超过理想体重50%者比正常体重发病率高达12倍。
腹部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原本就比其他部位低,而腹部肥胖患者,主要是脂肪组织增多,这种增多,只是细胞体积增大,但脂肪细胞数目并未增多,导致细胞膜上受体数目相对减少而引起胰岛素抵抗,这就需要胰岛β-细胞分泌和释放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又引发高胰岛素血症。
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导致胰岛素作用受阻,加重胰岛素抵抗。
如此呈现糖代谢紊乱与β-细胞功能不足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β-细胞功能严重缺陷,从而使葡萄糖清除率明显降低,导致高血糖,引发2型糖尿病。
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过剩。
糖尿病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失衡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和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正常人体所需热量的65%-80%来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在粮谷类和薯类食物中含量较多,在体内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并可迅速氧化,给机体提供能量,氧化的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如神经组织细胞及某些抗体和激素的形成,都离不开葡萄糖的参与。
每克葡萄糖氧化可提供4千卡热量,是人类最理想,经济的能量来源,全身细胞及组织都能利用。
多余的糖可在体内转化为脂肪或蛋白质储存起来。
糖还有抵抗脂肪生酮作用,参与脂肪酸的彻底氧化,防止酮体生成过多;糖代谢供能还能节约蛋白质,有利于组织蛋白质的合成。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葡萄糖在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利用减少,而肝糖原分解增加,糖异生作用也增强,至肝糖输出增多是发生高血糖的主要因素。
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因口渴而多饮水。
为了补充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患者常易饥,多食。
糖尿病与蛋白质代谢失衡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细胞的修复和更新起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是人体内酶、激素、抗体、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免疫反应,维持血中胶体渗透压以及传递遗传信息等。
食物蛋白质在胃肠道的各种蛋白酶类作用下逐步水解成氨基酸,最终在小肠中吸收。
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能量供应不足,动员蛋白质分解供能。
由于胰岛素不足,肝脏和肌肉中蛋白质合成减慢,分解代谢亢进,易发生负氮平衡。
同时胰岛素不足时,糖异生作用增强,肝脏摄取血中成糖氨基酸(包括丙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转化成糖,使血糖进一步升高。
蛋白质代谢负平衡,患者肌肉渐见消瘦,疲乏无力,抵抗力减弱,易感染,体重减轻。
严重者血中含氮代谢废物增多,尿中尿素氮和有机酸浓度增高,干扰水和酸碱平衡,加重脱水和酸中毒。
糖尿病与脂肪代谢失衡脂肪作为食物烹调加工的重要原料,可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形、促进食欲。
由于糖代谢异常,大量葡萄糖从尿中丢失,引起能量供应不足,机体动员体脂分解供能。
脂肪分解供能过程中会产生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正常人血液循环中仅有微量酮体,并不积聚为酮血症。
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不足使酮体氧化利用减慢,过多的酮体积聚而产生酮血症和酮尿。
大量的酮尿加重多尿和脱水,严重者表现为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脂肪代谢异常会促进肝脏胆固醇合成,形成高胆固醇血症,且常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游离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形成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成为引起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为防止酮血症和酮症酸中毒,需要适量地供给碳水化合物,减少体脂的过多动员氧化。
为防止和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必须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糖尿病与维生素代谢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维生素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的重要酶类的辅酶,B族维生素参与糖类的代谢。
糖尿病患者糖异生作用旺盛,B族维生素消耗增多,如果供给不足,会加重糖代谢紊乱。
体内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硒能帮助消除积聚的自由基及清除过氧化脂质的作用。
因此,充足的维生素对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平衡有重要作用。
糖尿病与矿物质代谢人体组织中几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所有元素。
在这些元素中,已发现约20种必需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生理功能和生物代谢所必需的,约占人体体重的4%-5%。
含量大于体重%者称为常量元素,如钙、磷、钠、钾、氯、镁和硫7种,含量小于体重%者为微量元素,铜、钴、铬、铁、氟、碘、锰、钼、硒和锌被认为是维持正常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
糖尿病患者的多尿引发锌、镁、钠、钾等从尿中丢失增加,可出现低血锌和低血镁。
锌和镁均参与葡萄糖在细胞膜上的转运,并与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有关。
这些矿物质缺乏被发现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及视网膜病变有关。
糖尿病与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指存在于植物体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部分。
根据水溶性不同,一般可分为可溶性纤维和不溶性纤维。
可溶性纤维可减少小肠对糖的吸收,使血糖不致因进食而快速升高,因此也可减少体内胰岛素的释放。
另外,可溶性纤维可以减缓食物由胃进入肠道的速度,延缓胃排空,还可吸水膨胀,产生饱腹感,从而减少能量摄入,达到控制体重的作用。
膳食纤维有吸附胆汁酸,脂肪的作用,可降低这些物质的吸收率,达到降血脂的目的。
而且,可溶性纤维在大肠中被肠道细菌代谢分解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丁酸,丙酸等),可减弱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
所以膳食纤维对机体的能量代谢平衡及血糖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3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目的和原则由上述讨论可知糖尿病与各种营养素摄取的种类,数量及比例均相关。
结合国内外实际经验,提出糖尿病“五套马车”综合治疗原则,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及中药治疗)和病情监测,其中饮食治疗则是“驾辕之马”,是指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控制最为重要。
所以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的是采用科学的饮食,供给病人足够的营养,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有利于控制体重、血糖、血脂和尿糖;有利于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纠正代谢紊乱;有利于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配合药物和锻炼等,形成综合治疗,维持患者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劳动能力并延长寿命。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核心问题是能量平衡,即对人体主要供能物质进行调节与控制。
因此,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具有三条基本原则:总的能量平衡、营养素平衡及食物分布的平衡。
制订饮食计划也得考虑三个基本问题:总热能需要量,所需热能和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这三大营养素所占比例,以及病人一天中食物的分配方式。
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种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平衡膳食模式给出了非常有用的,实践性很强的食物分配方式,有待于大力推广应用。
根据此宝塔模式,我们可以把日常需要的各种食物分成以下五大类。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该摄入300-500g。
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位,每天应该吃400-500g和100-200g。
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200g(鱼虾类50g,蓄,禽肉50-100g,蛋类25-50g)。
奶类和豆类食物占第四层,每天应该吃奶类及奶制品100g和豆类及豆制品50g。
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g[6]。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饮食治疗和膳食养生的传统,传承至今的食疗食补验方不胜枚举。
而且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为发端的“调营理卫”,“医食同源”的数千年传统,成就了中华民族的“饮食之道”。
古代医学通过实践,把食物如同中药一样归纳为咸,酸,苦,甘和辛五种不同的性味,研究每一味食物具有的不同医疗作用,食物除味之外还有气,即寒,热,温,凉四气。
每种食物都有四气中的一种。
在了解各种食物的五味四气属性后,就可以按照各自身体的情况和不同病症来选择适体,疗疾的食物。
宝塔营养平衡模式结合中医食疗理论将会对糖尿病及其他与饮食相关的疾病的预防及控制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郭玫第2篇:幼儿园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认识与实践“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可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