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复习过程
古代诗歌意象比喻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比喻含义和意境特点
1. 意象比喻的含义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比喻是通过通过运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意义。
通过意象比喻,诗人可以用生动的形象和隐喻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离骚》中使用了“翱翔”、“穷巫山”等意象来诠释诗人内心的自由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弃。
2. 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中的意境是指通过意象和表达方式所营造出的具体情景和氛围。
古代诗歌意境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抽象与具体相结合:意境中既有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又通过意象和形像来具体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感受和情景。
- 自然与人文结合:古代诗歌中的意境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比如通过描绘山水、花草来表达内心的悲喜、对生活的感慨等。
- 朦胧与想象相融:古代诗歌意境常常给人以朦胧、虚幻、暗示的感觉,通过意象和修饰语言的手法来让读者进行联想和想象。
- 色彩与音韵交融:古代诗歌意境常常通过运用音韵和意象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思考。
3. 总结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含义丰富多样,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传递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而古代诗歌的意境特点则展现了丰富的抽象与具体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朦胧与想象的融入,以及色彩与音韵的交融等。
这些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9
“兰花”
兰花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蕴涵着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隐士。
例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李白《古风》)
“菊花”
菊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蕴涵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象征隐士君子。
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2
“草”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变化,易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分布上,碧草连天,易将人的思绪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15
“松柏”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松柏生长环境恶劣,但它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柏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例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例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这种思想常由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组成悠远、清静、平淡的意境来表现。
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2
古代诗歌意象寓意象征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寓意象征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的寓意、象征和意境特点
寓意和象征
古代诗歌的意象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通过对事物的描写
和表现,传达了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1. 自然意象:古代诗歌常借助自然界的景观、动植物等形象,
表达人情世故、人生哲理等寓意。
例如,春天的花朵代表希望和美好,秋天的落叶象征衰老和离别。
2. 声音意象:通过音乐、声音的描写,古代诗人传达内心情感
和思想。
例如,鸟鸣清脆的声音常与宁静、祥和的境界联系在一起。
3. 色彩意象:色彩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表达情感和象征特定的
含义。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和喜悦,黑色象征悲伤和绝望。
意境特点
意境是古代诗歌的核心,它指诗歌所展现出的美感和情感的境界。
1. 唯美意境:古代诗歌倾向于描绘美丽、唯美的景象,以引起
读者的情感共鸣。
这种意境常通过对自然景色、爱情等主题的描写
来实现。
2. 催人思考的意境:古代诗歌中的意境常能引发读者对人生、
爱情、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通过对事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诗
歌创造了一种哲学思考的空间。
3. 抒情意境:古代诗歌常用抒情的方式表达情感,使读者能够
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这种意境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和
情感回响。
综上所述,古代诗歌的意象寓意和象征意义给予了诗歌深刻的
内涵,而意境特点则让读者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到美与情感的交融。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意象含义意境特点解析/赏析。
月亮常常象征着思念、团圆、高洁等。
宁静、悠远、清冷。
嘿呀,你看月亮这玩意儿,一出来就特别容易让人想家想亲人呢。
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抬头看着月亮,心里就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它高高挂在天上,洒下清冷的光,那种宁静悠远的感觉就出来了,就好像在默默诉说着人们心里的那些小情绪,而且月亮那么洁白无瑕,也代表着高洁的品质呢。
柳树多表示离别、挽留等意。
轻柔、哀伤、惆怅。
柳树啊,那可真是个离别的标志。
古人送别的时候,就喜欢在柳树下,为啥呢?因为“柳”和“留”同音呀。
你看那柳枝,柔柔软软的,风一吹就像在挥手告别一样。
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柳树就给整个画面添上了一层哀伤惆怅的氛围,就好像在说“朋友啊,你可别走啊”。
大雁象征着思乡、信使等。
孤寂、辽阔、萧瑟。
大雁这鸟可挺有意思的。
它们每年都要长途迁徙,飞在那辽阔的天空中。
那些离家在外的人看到大雁,就会想到自己的家乡,因为大雁能飞回家乡嘛。
而且传说大雁还能传书呢,所以有时候就像个信使。
你看它们排着队飞的时候,那画面有点孤寂,再加上秋天大雁南飞的时候,周围的景色都是萧瑟的,这意境就出来啦。
菊花代表着隐逸、高洁、坚贞等。
淡雅、清幽、冷傲。
菊花可不像那些艳丽的花朵。
它呀,总是安安静静地开着,有一种淡雅清幽的感觉。
很多隐士就喜欢菊花,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就代表着他那种高洁坚贞的品格,不愿意和世俗同流合污。
而且菊花在秋天开放,那时候很多花都凋谢了,它还独自盛开,就显得有点冷傲呢。
梅花象征着高洁、坚强、不屈等。
清冷、高洁、坚韧。
梅花这花可不得了。
在冰天雪地中还能盛开,那得多坚强啊。
它的花朵小小的,却散发着阵阵清香,在清冷的环境里显得格外高洁。
就像那些有骨气的人一样,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不屈服。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你看这意境,多坚韧,多让人佩服。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分析总结

答案:“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 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 暗淡朦胧,(步骤一)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步骤二) 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三)
注意问题: 1)描绘诗中图景、形象,不能翻译诗句,要用自己语言再现。既要忠于原 文又要适当创新。 2)概括意境气氛和形象的特点用语要全面准确。 3)分析思想感情要具体,要突出题干中的“怎么样”,而不是“是什么”。 4) 分析纯写景诗时,就诗论诗,不必牵强附会地向作者境遇和时代背景上 靠。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 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 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 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 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 诗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 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 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见《核按钮》 P123)
分 析 意 境 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常见艺术形象举隅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 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破阵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 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 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 苦,反对战争。 ⑧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 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⑨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如王昌龄的《闺怨》。 ⑩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苏轼的《定风波》。 ⑾爱民惜才的形象。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古代诗歌意象寓意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寓意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对自然、人物、物体等形象的描绘和象征的运用,传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和意义。
古代诗歌意象的寓意含义和意境特点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一、古代诗歌意象的寓意含义
古代诗歌意象的寓意含义丰富多样,常常通过象征和意象的方式传达深层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春天的意象常常代表着希望、生机和新生;夜晚的意象常常暗示着思考、思念和内心的寂寞;山水的意象则可以表达人生的苦痛、追求和心灵的升华等。
通过这些寓意含义的运用,诗人可以通过意象的力量触动读者的内心,引发共鸣。
二、古代诗歌意象的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的意境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融合感性与理性:古代诗歌意象既有感性的美感,也有理性的思辨性。
它们既通过形象的描绘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也通过意义的寓象带给读者思考和启发。
2. 联想与意义的扩展:古代诗歌意象往往具有丰富的联想能力,一个意象可以引发无限的思考和想象。
诗人通过意象的扩展和重组,扩大了意象的意义范围,让读者在阅读中不断赋予意象新的内涵。
3. 韵律与节奏的统一:古代诗歌意象常常与韵律和节奏相结合,通过诗歌的音韵来增强意象的呼应和穿透力。
这种统一让意象在诗
歌中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综上所述,古代诗歌意象的寓意含义和意境特点使得古代诗歌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远的意义,为读者带来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思
想的启迪。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及意境特点标准表格解.doc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沂水一中高三语文组魏继国编制2015 、 11、5 一、古代诗歌意境特点意境风格豪放类:清幽类:意境特点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伤感类:婉约类:超脱类:华美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二、古代诗歌中的意象集锦序号意象含义举例分析1 “青山”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送柴侍御》 )特色,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戴叔伦《题园,因而备受文人喜爱。
稚川山水》 )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例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谢朓《游东田》 )山脉的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
(齐己《送休师归长沙印痕。
宁觐》 )③“青山” 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例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许浑《金陵怀古》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杨慎《临江仙》 )2 “月”意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
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象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如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③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例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慨。
《石头城》 )3 “冰心”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冰雪”高洁。
《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 “水”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何正确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如何正确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一、意象的概念与分类1.意象的定义:意象是诗歌中用来寄托诗人情感、思想的具象事物。
它是诗歌创作的基础,是诗人表达情感、抒发胸臆的载体。
2.意象的分类:(1)自然意象:如山水、花鸟、日月、星辰等。
(2)社会意象:如战争、宫廷、民生、节令等。
(3)人物意象:如诗人自我、他人、英雄、美女等。
二、意境的含义与特点1.意境的定义:意境是诗歌中意象组合所形成的艺术空间,是诗人情感、思想与客观事物相互交融的产物。
2.意境的特点:(1)朦胧美:意境中的意象往往具有模糊性,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2)深远美:意境蕴含丰富,使人回味无穷。
(3)和谐美:意境中的意象组合协调,形成统一的艺术整体。
三、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的方法1.了解诗歌的背景:包括诗人的生平、创作年代、社会环境等,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2.把握意象的基本含义:通过对意象的分类和了解,把握意象的基本含义。
3.分析意象的组合与关系:分析诗歌中意象之间的联系,理解意象组合所形成的意境。
4.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理解诗歌的主旨。
5.运用想象和联想:在解读诗歌时,运用想象和联想,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6.注重诗歌的语言和形式: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对于意境的呈现具有重要作用,要注重诗歌的韵律、节奏、对仗等。
四、古代诗歌中的经典意象和意境案例1.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领略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习题及方法:1.下列诗句中,哪个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A. “床前明月光”B. “海上生明月”C. “红豆生南国”D. “春风又绿江南岸”解题思路:通过分析选项中的意象,可以看出A、B、C三个选项中的意象与月亮有关,而D选项中的意象与春风、江南岸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斜阳”“云烟”“清霜”
①沉郁思古幽情
例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
例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8
“梅花”
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婉约类:
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超脱类:
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华美类:
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二、古代诗歌中的意象集锦
序号
意象
含义
举例分析
1
“青山”
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色,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因而备受文人喜爱。
例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
2
“月”意象
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
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如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6
“梧桐”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来,往往梧桐叶先行凋落,即所谓“一叶落而知秋”。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13
“落花”
“落花”“流水”一去不返,常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落花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词多是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写作者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徐渭《兰》)
10
“竹子”
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蕴涵着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质,象征着隐士君子。
例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②时光流逝。
例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关山”
①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例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②历史存在。
例“关河梦断何处”“关山度若飞”“秦时明月汉时关”等。
例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9
“兰花”
兰花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蕴涵着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隐士。
例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李白《古风》)
③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例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3
“冰心”“冰雪”
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
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
“水”
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的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
例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
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己《送休师归长沙宁觐》)
③“青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
沂水一中高三语文组 魏继国编制 2015、11、5
一、古代诗歌意境特点
意境风格
意境特点
豪放类: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幽类:
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伤感类:
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例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14
“杨柳”“杨花”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
“清风”“白云”
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
例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这种思想常由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组成悠远、清静、平淡的意境来表现。
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15
“松柏”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松柏生长环境恶劣,但它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柏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例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11
“菊花”
菊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蕴涵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象征隐士君子。
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2
“草”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变化,易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分布上,碧草连天,易将人的思绪引向远方,遥无涯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