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微观示意图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2图像类试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2图像类试题含解析D碳气体,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图可知,P点时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溶液中的氯化钙,故含有两种溶质,故错误;B、设生成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2HCl ==2NaCl+H2O+CO2↑106 44x 4.4g=,解得x=100g设生成8g的碳酸钙需要稀碳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 CaCl2=2NaCl+ CaCO3↓、106 100y 8g=,解得y=80g ,故共需碳酸钠的质量为100g+80g =180g,正确;C、0-P的过程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的含量逐渐减少,故pH逐渐增加,正确;D、0-P段表示生成气体,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正确。
故选A。
4. (2018•山东泰安)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 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C.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D. 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答案】D【解析】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A、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盐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镁三种物质,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误;B、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故B错误;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没有生成沉淀或气体,也没有加入,所以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故C错误;D、d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故D正确。
关于专题07 微观模型题-2018年中考化学题型全解(原卷版)

第7课微观模型模拟图【题型分析】1.考查内容:(1)给出物质的微观模型图,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式的意义;(2)给出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辨别反应类型;(3)给出容器中的微粒示意图,辨别物质的种类;(4)给出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辨别微粒的种类(原子、阳离子、阴离子);(5)给出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
2.主要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考查学生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能运用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图能力,数据读取、处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此类题设计的目的在于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使学生对物质的结构和变化的实质有较明确的认识。
【真题演练】1.【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右图是X、Y 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 YA.X 为原子,Y 为离子B.X、Y 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X 在反应中可失去6 个电子D.X 与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2.【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C.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3.【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NH3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4.【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序号甲乙丙丁微观示意图[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来源学_科_网Z_X_X_K]反应前质量/g 68 100 1 0反应后质量/g 0 x y z(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填化学式);(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中考化学试题微观题专题

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微观图示题汇编1.(武汉4).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
右图是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上述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哈尔滨29).(3分)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
请回答:a b(1)a、b物质均属于(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2)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10邵阳23)下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映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用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后的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________粒子(填序号)A.混合物B.化合物 C.单质(3)写出一个符合给微观示意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5.(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福建省福州14.)(4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7.(10河南10)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8.(10江西18)(4分)下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1)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种分子;(2)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3)从图中你还能获取的信息是。
2018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微观示意图分类汇编(含解析)

微观示意图分类汇编1.(2018北京)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会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D解析:图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4NO + 6H2O,甲为NH3,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A正确;乙为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B正确;两种生成物为NO和H2O,它们均由两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故C正确;生成的丙(NO)与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之比,即4:6=2:3,故D错,故选择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 7O26H2O + 4CO2。
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故选D。
3.(2018山西)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
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 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答案】A【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氢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甲烷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和数目不变。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5)图像类试题(含答案)

专题五图像类试题一、选择题6. (2018·内蒙古包头)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答案】B25.(2018·甘肃兰州)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B.一定压强下,C02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D.向生锈的铁钉缓慢滴加稀盐酸25.D14.(2018·山东烟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 B C DA.向盛有一定质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Zn粉、Fe粉C.向盛有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H2SO4至过量D.向稀盐酸与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答案】B(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9.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D(2018·广西桂林)20. 烧杯内原有某物质,向其中加入物质X,X的质量与变量Y的关系如右下图,下列一定能对应关系的是(【答案】D13.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图像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B.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C.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生石灰【答案】BD15. (2018•陕西)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由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答案】C20.(2018•湖南邵阳)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①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②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C.③表示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D.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答案】C(2018•湖南岳阳)15.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①图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B.②图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C.③图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D.④图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答案】D(2018·贵州安顺)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电解水B.常温下向H2SO4、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情况下产生O2D.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答案】B31.(2018·江苏连云港)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B.溶液的pH :C.氮元素的化合价:D.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 B9.(2018•江苏宿迁))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不相符的是选项X YA.向一定量饱和食盐水中加水水的质量溶质质量B.向一定量锌粒中加稀硫酸稀硫酸质量氢气质量C.向一定量CuCI2溶液中加NaOH溶液NaOH溶液质量沉淀质量D.向一定量水中加KNO3晶体KNO3晶体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答案】A(2018•湖北宜昌)在一密闭的容器中。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图表坐标微观图类含解析20190213363

专题分类:图表、坐标、微观图类题型1.(2018宜昌)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B.生成物是混合物C.用符号表示为2X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故错误;B、生成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用符号表示为X2,故错误;D、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正确。
故选: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7O2 6H2O+4CO2。
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 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故选D。
3.(2018重庆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根据CuCl2+2NaOH=Cu(OH)2↓+2NaCl和题意判断溶液质量先减小但不能为0,氯化铜反应完,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开始增大;根据CuCl2+Zn=Cu+ZnCl2判断开始时溶液中固体质量为0,随着锌粉不断加入生成铜的质量再增加,直至锌粉过量,溶液中固体质量一直在增加;根据CuCl2+2AgNO3=Cu(NO3)+2AgCl↓判断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直至氯化铜和硝酸银恰好反应,2之后沉淀质量不变。
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滚动小专题二微观示意图练习新版鲁教版201901123201

滚动小专题(二)__微观示意图类型1原子的结构1.【2017·广州】如图G2-1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2-1A.X是非金属元素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C.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D.该粒子可表示为X-2.【2017·广安】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离子的是()图G2-23.【2017·成都】如图G2-3是X、Y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原子,Y为离子B.X、Y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X在反应中可失去6个电子D.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图G2-3图G2-44.【2017·天水】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G2-4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C.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5.【2017·六盘水】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G2 -5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G2-5(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乙中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填序号)。
(3)溴元素与图乙中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若图乙中C表示离子,则离子符号是________。
类型2物质的分类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图G2-67.【2017·哈尔滨】生物体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结构如图G2-7所示)。
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图G2-7A.甘氨酸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甘氨酸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4∶5C.甘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的D.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8.下列微观示意图中的“”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图G2-8A.①和②均为混合物B.只有③是单质C.①②④是氧化物D.④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②和⑤9.【2017·自贡】下面是A、B、C、D四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专题07 微观模型题-2018年中考化学题型全解(原卷版)

第7课微观模型模拟图【题型分析】1.考查内容:(1)给出物质的微观模型图,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式的意义;(2)给出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辨别反应类型;(3)给出容器中的微粒示意图,辨别物质的种类;(4)给出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辨别微粒的种类(原子、阳离子、阴离子);(5)给出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
2.主要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考查学生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能运用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图能力,数据读取、处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此类题设计的目的在于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使学生对物质的结构和变化的实质有较明确的认识。
【真题演练】1.【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右图是X、Y 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 YA.X 为原子,Y 为离子B.X、Y 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X 在反应中可失去6 个电子D.X 与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2.【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C.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3.【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NH3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4.【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序号甲乙丙丁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量/g 68 100 1 0反应后质量/g 0 x y z(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填化学式);(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微观示意图1. (2018•湖北咸宁)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B. 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C.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D.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A、相对分子质量不能带g ,故错误;B、丙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3:1:4,故正确;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3 H2CH3OH+ H2O,G故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错误;D、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故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
故选B。
2.(2018•北京)氨催化氧化是制小时的主要反应之一。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会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解答】解: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A、通过观察题中的图,甲是氨气,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说法正确;B、图示物质的构成可知,乙是氧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故说法正确;C、图示物质的构成可知,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故说法正确;D、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关键是能够根据小球代表的原子结构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根据相关的问题分析即可。
3.(2018•广西)反应甲→乙+丙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o”表示不同的原子,丙为呼吸作用产物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属于有机物B.乙的微观示意图为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2H2O+O2↑D.“●”原子所对应的元素的化合价在该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分析】根据图示结合化学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如图所示:反应甲→乙+丙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o”表示不同的原子,丙为呼吸作用产物之一,则丙为水,图中“●”,“o”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2H2O+O2↑;A、甲表示的物质为H2O2,属于无机物,故A项错误;B、乙物质为氧气,微观示意图应为,故B项错误;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2H2O+O2↑,故C项正确;D、“●”原子所对应的元素为氧元素,反应前后由﹣1价变为0价和﹣2价,故D 项错误故选:C。
4. (2018•江苏扬州)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A.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B. 图中共表示了9种物质C. 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D. 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答案】D【解析】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中“”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共有4种不同分子表示4种物质,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后元素种类也没有变化,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正确。
故选D。
5.(2018•河南)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属于单质的物质是氧气,化学式是:O2;(2)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故答为:(1)O2;(2)4NH3+5O24NO+6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反应的实质结合模型的结构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 (2018•江苏泰州)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 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C. 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答案】B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6NO+4NH35N2 +6H2O。
A、该反应中,Z是由X和Y分解生成的,故A错误;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故B正确;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6×﹙14+16﹚∶5×28=9:7,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故D错误。
点睛∶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
7.(2018•呼和浩特)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丙物质属于有机物,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氧化物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丁的化学式为H2O,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式和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等。
【解答】解: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丁的化学式为H2O,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2CO+4H2C2H6O+H2O,因此:A、丙是C2H6O,其中C、H、O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B、丙是酒精,属于有机物,可以作为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故正确;C、由方程式程可知,该反应有CO、H2O 两种氧化物,故错误;D、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正确;故选:C。
8. (2018•四川德阳)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C. 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2种物质反应生成1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正确;B、任何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正确;C、生成物中不能确定有氧元素,故不一定是氧化物,故错误;D、该反应中反应物都是单质,故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故正确。
故选C。
9.(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 7O26H2O + 4CO2。
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故选D。
10. (2018•黑龙江哈尔滨)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甲、丙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2)A、B、C、D对应的物质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3)画出比一个C分子多两个质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答案】(1). 甲补充一个氧分子、丙中补充一个水分子(2). 分子(3).【解析】(1)根据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CO2 +2H2O,所以在甲图中应补充一个氧分子,在丙图中补充一个水分子。
(2)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3)一个水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比一个水分子多两个质子的离子是镁离子,镁离子的质子数是12,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
11. (2018•江苏连云港)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c是一氧化碳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到:CH4+2O22H2O+CO2或2CH4+3O24H2O+2CO,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所有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改变;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个数可能保持不变。
故选D。
12. (2018•江苏宿迁)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下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④)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答案】(1). 分子(2). 原子(3). (4). 2H2O2(2)由图可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3)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4)甲图表示的是2个过氧化氢分子,表示为2H2O2;13. (2018•山东泰安)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1)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①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A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B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__________(写出微粒的符号)。
(2)化学上有一种能将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物质质量联系起来的量,叫物质的量,其单位是摩尔。
1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构成它的微粒个数都是6.02×1023个,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化学式量。
例如1摩尔水的各种量关系如下:①1摩尔水中氢原子数目是______个;②1摩尔水中氧元素质量为______g。
【答案】(1). H+和OH-结合成H2O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2). Zn Cu2+(3). 1.204 ×1024或2×6.02 ×1023(4). 16【解析】本题考查了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和物质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