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河北省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维生素C.油脂D.糖类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固体B.量取液体C.收集氢气D.点燃酒精灯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氧气主要于植物的光合作用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2个钾元素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6.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8.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热水蒸发B.蜡烛燃烧C.滚摆上升D.影子形成9.“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
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B.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C.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D.发霉的大米多淘洗几次食用11.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12.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河北省2018年中考试卷化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D【解析】A 项,应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地竖起来,让固体药品沿试管壁滑到试管底部。
B 项,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C 项,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答案】C【解析】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4.【答案】A【解析】B 项表示2个钾原子,C 项可表示氟气这种物质;可表示1个氟分子;可表示氟气由氟元素组成;也可表示1个氟分子由2个氟原子构成。
D 项表示2个三氧化硫分子。
5.【答案】B【解析】A 项,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和电子等,C 项,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D 项,水也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水不是溶液。
6.【答案】D【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62222C H 7O 6H O 4CO ++点燃,不属于置换反应,A项不正确。
1个丙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B 项不正确。
生成物丁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23:8=,C 项不正确。
7.【答案】C【解析】A 项,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B 项,锌是足量的,则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酸来决定,等质量的稀硫酸,浓度越大,所含溶质的质量越大,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大。
C 项,金属足量,酸的质量决定生成氢气的质量。
酸的质量相同,则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反应速率快。
D 项,酸的质量是足量的,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金属的质量决定。
根据两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故金属质量相同时,镁生成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8.【答案】B【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2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12页)绝密★启用前河北省2018年中考试卷化 学(满分53分,考试时间与物理共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Cu 64: Zn 65: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蛋白质B .维生素C .油脂D .糖类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入固体B .量取液体C .收集氢气D .点燃酒精灯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 .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3+Al ——铝离子B .2K ——2个钾元素C .2F ——2个氟原子D .32SO ——3个二氧化硫分子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6.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 .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分别向等质量的Mg 和Cu 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 .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 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 .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 和Zn 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 .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 和Zn 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8.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热水蒸发B .蜡烛燃烧C .滚摆上升D .影子形成9.“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带答案)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维生素C.油脂D.糖类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固体B.量取液体C.收集氢气D.点燃酒精灯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6.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8.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热水蒸发B.蜡烛燃烧C.滚摆上升D.影子形成9.“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
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B.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C.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D.发霉的大米多淘洗几次食用11.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12.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2018年中考化学(河北)解析卷

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Cl-35.5 Cu-64 Zn-65卷Ⅰ(选择题,共47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维生素C.油脂D.糖类【答案】A【解析】人体六大基本营养: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故选A。
2.图1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取用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药品放在试管口,慢慢将试管竖起,使药品缓缓滑落到试管底部;读取量筒中液体示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最低处相持平。
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故选D。
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空气中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氮气稳定性好,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可以引起温室效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故选C。
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答案】A【解析】Al3+表示铝离子;2K表示2个钾原子; F2表示氟气、一个氟分子和—个氟分子由两个氟原子构成;2SO3表示2个二氧化硫分子,。
故选A。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制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答案】B【解析】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可能是电子、质子和离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制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带答案)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维生素C.油脂D.糖类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固体 B.量取液体 C.收集氢气 D.点燃酒精灯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 B.2K﹣﹣2个钾元素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6.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8.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热水蒸发 B.蜡烛燃烧 C.滚摆上升 D.影子形成9.“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
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B.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C.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D.发霉的大米多淘洗几次食用11.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12.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河北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河北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8分)
1.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 B. C. D.
2.下列物质的利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B.用霉变的花生制作花生糖
C.用工业染料制作彩色馒头
D.用硝酸铵固体和水制作冷敷袋
3.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煮沸可以使硬水软化B.地球表面淡水资非常丰富
C.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D.明矾净水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4.”气体烙铁”是一种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 8CO2+10H2O,燃料X的化学式为()
A.C3H8B.C4H10C.CH3OHD.C2H5OH
5.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的是()
A.Mg﹣金属镁
B.﹣镁原子
C. O﹣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
D.N2﹣1个单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6.下列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B C D
ZnSO4溶液﹣ Fe AgFe
FeSO4溶液 Zn Ag Zn﹣。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河北省2018年中考试卷化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A 【答案】1.D【答案】2.让固体药品沿试管,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地竖起来【解析】A项,应将试管横放,应选,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项,量筒读数时,C项壁滑到试管底部。
B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3.【答案】【解析】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A4.【答案】个氟分子;可表示氟气由氟元素组成;C项可表示氟气这种物质;可表示1B项表示2个钾原子,【解析】2个三氧化硫分子。
个氟分子由2个氟原子构成。
D项表示1也可表示B .【答案】5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项,,也可能是质子和电子等,C,【解析】A项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但水不是溶液。
水也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项,,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D【答案】6.点燃4COO?7O?6H2CHA【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属于置换反应,,22226项不正确。
生成物丁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B1个氯原子构成,个氢原子和项不正确。
1个丙分子由23:8?12:32 项不正确。
,为CC【答案】7.等质量的,,则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酸来决定B项,锌是足量的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解析】A项,酸的质量决定生成氢气的质金属足量,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大。
C项,稀硫酸,浓度越大,所含溶质的质量越大,,酸的质量是足量的D项,,量。
酸的质量相同则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反应速率快。
份质量的镁反应24,每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金属的质量决定。
根据两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且反,故金属质量相同时,镁生成的氢气多,652生成份质量的氢气,每份质量的锌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应速率快。
B.【答案】8 属于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111C9.【答案】【解析】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化学中考2018年河北省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Cl-35.5 Cu-64 Zn-65卷Ⅰ(选择题,共47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维生素C.油脂D.糖类【答案】A【解析】人体六大基本营养: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故选A。
2.图1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取用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药品放在试管口,慢慢将试管竖起,使药品缓缓滑落到试管底部;读取量筒中液体示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最低处相持平。
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故选D。
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空气中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氮气稳定性好,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可以引起温室效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故选C。
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答案】A【解析】Al3+表示铝离子;2K表示2个钾原子; F2表示氟气、一个氟分子和—个氟分子由两个氟原子构成;2SO3表示2个二氧化硫分子,。
故选A。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制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答案】B【解析】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可能是电子、质子和离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制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故选B。
6.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 7O26H2O + 4CO2。
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故选D。
7.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答案C【解析】①Cu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②足量的Zn与20%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③、④Mg比Zn活泼,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
故选C。
8.图4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答案】B【解析】热水蒸发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滚摆上升是物体打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影子的形成是光线的直线传播,是物质形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9.“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
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答案】C【解析】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以保护环境;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但会污染大气;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故选C。
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B.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C.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D.发霉的大米多淘洗几次食用【答案】A【解析】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医院里可用紫外线灯灭菌;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容易导电,不安全;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会把铝锅表面氧化膜除去,容易腐蚀铝锅;发霉的大米含有黄曲霉素,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
故选A。
11.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A【解析】尘土是宏观物质,不是微观物质,不能用微观粒子来解释现象;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不可分;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选A。
12.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氯、碘、汞都是非金属元素B.醋酸,硝酸钾,二氧化硅都是化合物C.铁、木头、玻璃都是热的良导体D.太阳能,风能、核能是可再生能源【答案】B【解析】氯、碘都是非金属元素,汞是金属元素;醋酸,硝酸钾,二氧化硅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铁是热的良导体,木头不是热的良导体;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故选B。
13.下列应用于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A.防毒面具—活性炭吸附有毒物质B.利用声呐探知海洋深度—回声定位C.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D.船闸--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答案】D【解析】活性炭可以吸附有毒物质,用作防毒面具;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
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空气;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
故选D。
14.分析图5所示实验现象的结论中,合理的是()A.甲:烧杯内必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乙:摩擦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说明纸屑与梳子带同种电荷C.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没有发生反应D.丁: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说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答案】D【解析】甲:烧杯内必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乙:摩擦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说明纸屑与梳子带异种电荷;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CO2与NaOH溶液可能发生反应,也看没有发生反应;丁: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说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故选D。
卷Ⅱ(非选择题,共73分)二、填空题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15.图6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4P+5O2点燃2P2O5;(2)红磷燃烧将集气瓶内氧气消耗掉,使瓶内压强减少,在大气压作用下,将水压入集气瓶;(3) (3)红磷量不足。
【解析】(1)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其反应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2)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烧杯里的水进入瓶中的原因是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在大气压作用下,将水压入集气瓶;(3)红磷量不足。
16.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烧水时易产生水垢的水,属于________水。
(2)人体摄入________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3)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________。
(4)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__作用。
(5)尼龙手套、玻璃茶杯、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
【答案】(1)硬;(2)碘;(3)低;(4)乳化;(5)尼龙手套。
【解析】(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煮沸时产生较多的水垢;(2)碘缺乏或过量容易引起甲状腺肿大;(3)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低,硬度较大;(4) 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现象,可以去除油污;(5)尼龙手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玻璃茶杯属于无机材料、纯棉桌布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17.根据图7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该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对反进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
(2)乙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为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试管①中的物质X和试管②中的物质Y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丙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________,使过滤速度过慢。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若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操作均正确)。
则得到的精盐质量会_____(选镇“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1)锥形瓶;固-液或液-液不加热;(2) X是氧气,Y是氯化钠溶液;(3)沉淀堵塞滤纸;偏大。
【解析】(1) 仪器a是锥形瓶;甲装置固-液或液-液不加热;(2)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形成的,即X是氧气,Y是氯化钠溶液;(3)液体中的沉淀溶液堵塞滤纸,影响过滤速率;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部分待测液会直接进入烧杯中,使过滤后食盐质量增加,使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大。
18.A→L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3所示。
(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和I为红色固体,B、D和L为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E的组成元素在化合物中常呈现的化合价有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中,B和L表现出相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答案】(1)CaCO3;(2)+2,+3;(3)Fe+CuSO4=FeSO4+Cu(CuCl2,Cu(NO3)2也可以);(4) 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