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获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合集下载

潮州非遗介绍简介

潮州非遗介绍简介

潮州非遗介绍简介潮州非遗介绍简介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潮州非遗是指潮州地区具有文化传承、历史价值、艺术特色、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遗项目包括了潮语、木雕、陶瓷、剪纸、歌仔戏、婚礼习俗、饮食文化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对潮州非遗的简要介绍。

一、潮州方言潮州方言是潮州地区的当地语言,它是广东话的一种变种,具有独特的音韵、词汇和语法。

潮州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潮州人民的日常用语,也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木雕潮州木雕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传统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名。

潮州木雕起源于唐代,经过历代工匠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技艺体系。

潮州木雕注重在木材上表现出自然的美感,雕刻出各种形态的动物、人物、花卉等,充满生气和灵性。

三、陶瓷潮州陶瓷是广东省南部的一种传统工艺,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色彩而著名。

潮州陶瓷历史悠久,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以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被誉为中国陶瓷的瑰宝之一。

四、剪纸潮州剪纸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传统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名。

潮州剪纸历史悠久,传统技艺要求工匠要具有极高的技术水平和创作灵感,才能制作出各种形态的图案。

五、歌仔戏潮州歌仔戏是潮州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描绘而著名。

潮州歌仔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潮州人民的重要文化消遣方式之一。

六、婚礼习俗潮州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的婚礼文化中心,潮州的婚礼习俗独具特色。

婚礼习俗包括订婚、过大门、拜堂、接新娘、出嫁等多个环节。

潮州的婚礼习俗体现了潮州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风俗。

七、饮食文化潮州的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味道和精湛的制作技艺而著名。

潮州菜系以海鲜和蔬菜为主要原料,以清淡、鲜美、滋补和健康为特色,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以上是对潮州非遗的简要介绍,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潮州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6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个名录记录下了中国各地传承人们创造的民间艺术、医药技术、民俗、运动、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项目。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美食类项目的增多。

第六批名录中,新增了甘肃提起面、福建萝岗火腿、山东大米锅巴、湖北莲花糕等美食项目。

这些美食项目都是特别受欢迎的当地美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美食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美食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非遗项目的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

比如,第六批名录中新增了广东潮汕木雕、贵州赫章丝绸等非遗项目。

这些项目虽然在农村传承历史悠久,但却逐渐进入城市的艺术市场,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城市化趋势使得非遗项目的面向和受众得到扩展,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再次,一些以环保、生态保护为主要宗旨的非遗项目获得了肯定。

比如,第六批名录中,新增了贵州大方鼓舞、云南苗族吊脚楼祭祖舞、甘肃扶风“马步花”舞等非遗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以传承和保护当地生态和环境为主要宗旨,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支爱护环境、热爱生态和文化传承的力量,成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良好的基石。

综上所述,第六批国家非遗名录中的新增项目,不仅丰富了中国非遗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城市化和环保化的发展态势。

这种趋向需要我们广泛参与,政府给予足够的政策保障和支持,扶持环保、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非遗项目不断创新,让中国非遗越来越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论潮汕“工夫茶四宝”

论潮汕“工夫茶四宝”

论潮汕“工夫茶四宝”摘要:“潮汕工夫茶”是潮汕文化独具特色的名片,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汕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漳潮”之地已有茶事盛行。

遗存于韩江流域大量古代“东南之茶器”出水被发现的事实,充分佐证了潮汕茶艺源流“本诸陆羽茶经”之说。

文中重点针对“工夫茶四宝”在历史上如何形成;历代名器的工艺特点;功用上如何与茶艺相得益彰等方面,通过文献与实物做了考证与论述。

提出:“潮汕工夫茶”之所以能经久享此盛名,拥有配备精巧的“工夫茶四宝”是其中极其重要的成因。

更为重要的是“潮汕工夫茶道”它尚古风,存禅意,讲究天人合一,归于自然。

施艺会友,尊礼不拘小仪,敬上致力和谐,充盈中华传统道德与文化精神。

其用器可用“精、雅、洁、文”来概括,寄托并承载了中华茶道精神的最高境界,堪称为中华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之一。

关键词:潮汕文化;中华茶道;工夫茶四宝一、茶道器之源中华民族用茶历史久远,至少可以追朔到商周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全世界最早发现茶、最懂得用茶、最精于品茶的民族。

中华茶艺成熟则始于唐代,陆羽撰写《茶经》名篇,为茶道旷世经典。

在陕西法门寺地宫中出土有一套完整的皇家鎏金银器茶具,配备精良,造型及纹饰极为华美,见证了盛唐茶道诸法已具备。

﹝图1﹞日本茶道源于中国也是不争事实,在唐代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带去博大精深的大唐文化,至此茶艺始在日本上流社会流行。

日本极为推崇来自中国的茶艺器皿,将其称之为“唐器”。

图1. 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皇家茶道银鎏金器具。

引自《隋唐文化》204页, 学林出版社1990.11唐宋时期民间茶事则多用陶器,将烹茗陶壶称之为“急须”,可视为中国烹茶器最早明确的名称,有出土文物与文献可考,日本茶道至今仍有引用此称谓。

(关于“急须”名谓举证引自: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杨之水所著《古诗文名物新证》442页。

)①.北宋黄裳《龙凤茶寄照觉禅师》有诗句云:“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者:————————————————————————————————日期:广东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项目保护单位1民间音乐梅州客家山歌梅州市梅州市群众艺术馆2 中山咸水歌中山市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3广东音乐广州市广州市群众艺术馆4 台山市台山市文化馆5潮州音乐潮州市潮州市民间音乐团6 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7 广东汉乐大埔县大埔县文化馆8民间舞蹈龙舞湛江人龙舞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文化馆9 汕尾滚地金龙汕尾市陆丰市文化馆10狮舞(广东醒狮)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11 遂溪县遂溪县文化馆12 广州市番禺区沙溪镇文化站13英歌普宁英歌揭阳市普宁市文化馆14 潮阳英歌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15传统戏剧潮剧汕头市广东潮剧院16 潮州市潮州市潮剧团17 正字戏陆丰市陆丰市正字戏剧团18粤剧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艺术研究所19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20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21 广州市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22 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序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项目保护单位23传统戏剧西秦戏海丰县海丰县西秦戏剧团24 白字戏海丰县海丰县白字戏剧团25 花朝戏紫金县紫金县花朝戏剧团26 皮影戏(陆丰皮影戏)汕尾市陆丰市皮影剧团27木偶戏高州木偶戏高州市高州市文化馆28 潮州铁枝木偶戏潮州市潮安县文化馆29 曲艺龙舟说唱佛山市顺德区顺德区文化馆30民间美术佛山木版年画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31剪纸(广东剪纸)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32 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33 潮州市潮州市群众艺术馆34粤绣广绣广州市广州市群众艺术馆35 潮绣潮州市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36 象牙雕刻广州市广州市大新象牙工艺厂37 潮州木雕潮州市潮州市湘桥区文化馆38 灯彩(东莞千角灯)东莞市东莞市莞城文化服务中心39传统手工技艺石湾陶塑技艺佛山市佛山市禅城区文化馆40 端砚制作技艺肇庆市肇庆市端砚协会41凉茶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42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43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44民俗瑶族盘王节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45 小榄菊花会中山市中山市小榄菊花文化促进会46 瑶族耍歌堂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馆广东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1民间文学雷州歌雷州市2 谜语(澄海灯谜)汕头市澄海区第一批扩展项目3传统音乐惠东渔歌惠州市4 古琴艺术(岭南派)广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5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佛山市第一批扩展项目6传统舞蹈麒麟舞海丰县7 灯舞(沙头角鱼灯舞)深圳市8 禾楼舞郁南县9 蜈蚣舞汕头市澄海区10 瑶族长鼓舞连南瑶族自治县11 龙舞埔寨火龙丰顺县第一批扩展项目人龙舞佛山市荷塘纱龙江门市蓬江区乔林烟花火龙揭阳市醉龙中山市12 狮舞(席狮舞)梅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13 傩舞(湛江傩舞)湛江市麻章区第一批扩展项目14传统戏剧广东汉剧广东汉剧院15 潮剧揭阳市第一批扩展项目16 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梅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17 曲艺歌册(潮州歌册)潮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18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蔡李佛拳江门市新会区19传统美术石雕(雷州石狗)雷州市20 玉雕广州玉雕广州市荔湾区阳美翡翠玉雕揭阳市21 核雕(广州榄雕)增城市22 彩扎(佛山狮头)佛山市23 灰塑广州市24 镶嵌嵌瓷汕头市嵌瓷普宁市25 新会葵艺江门市新会区26 盆景技艺(英石假山盆景技艺)英德市27 内画(广东内画)汕头市第一批扩展项目28 潮州木雕揭阳市第一批扩展项目汕头市29 泥塑(大吴泥塑)潮安县第一批扩展项目30 灯彩佛山彩灯佛山市第一批扩展项目潮州花灯潮州市湘桥区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31传统技艺枫溪瓷烧制技艺潮州市枫溪区32 广彩瓷烧制技艺广州市33 香云纱染整技艺佛山市顺德区34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江门市35 龙舟制作技艺东莞市36 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广东省安琪食品有限公司37 家具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广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38 传统医药传统中医药文化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广东省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广州陈李济制药厂39 中医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法) 深圳市 第一批扩展项目 40 民俗灯会(泮村灯会) 开平市 41庙会(佛山祖庙庙会)佛山市 42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南朗崖口飘色中山市 台山浮石飘色 台山市 吴川飘色 吴川市 河田高景陆河县 43 汉族传统婚俗(斗门水上婚嫁习俗) 珠海市 44 茶艺(潮州工夫茶艺) 潮州市45中秋节(佛山秋色)佛山市第一批扩展项目注:国务院(国发[2008]19号)2008年6月7日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名录项目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名录扩展项目147项。

广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代表性项目:1.广东木偶戏:广东木偶戏是广东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形式,它以木偶为主要表演工具,配以精湛的表演技巧和传统音乐伴奏,展现了广东的民俗文化。

2.广东花灯:广东花灯是广东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元素。

它采用精细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形式,以灯笼、龙舟等形象为主题,寓意吉祥和美好。

3.八会皮雕:八会皮雕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工艺,在皮革上雕刻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形象。

它具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寓意,展现了潮汕地区的独特艺术风格。

4.广东牙雕:广东牙雕是广东特有的工艺传统,使用象牙等动物牙齿雕刻出精美的艺术品。

它以细腻的雕刻技法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而闻名,代表了广东的工艺美术水平。

5.广东南音:广东南音是广东地区的传统音乐形式,被视为粤剧的前身。

它以悠扬的音乐和独特的唱腔风格为特色,传承了广东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

6.口琴艺术(潮汕)、二胡艺术(潮汕):口琴艺术和二胡艺术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表演形式,在当地非常受欢迎。

口琴艺术以小型口琴为主要乐器,二胡艺术则以二胡为主要乐器。

7.龙船节:龙船节是广东地区的重要民俗节庆活动,也是广东潮汕地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节日期间,人们会划龙船、舞龙、放烟花炮竹等,庆祝丰收和祈求吉祥。

8.广东舞鼓(潮汕):广东舞鼓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表演艺术,以舞者手中敲击鼓、舞动身体的形式表达情感和节奏。

9.书画技艺(潮汕):潮汕地区的书画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和书法技艺。

10.七彩岭竹编制:七彩岭竹编制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使用竹子制作成各种装饰品、工艺品和日常用品。

其以多彩的颜色和精细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11.扬州木版年画:扬州木版年画是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以木板雕刻和彩绘的形式展现各种祝福和吉祥图案。

12.潮汕妈祖文化:潮汕地区的妈祖信仰和相关文化,包括潮汕妈祖庙会、庆典活动等。

中国五大戏曲加潮剧

中国五大戏曲加潮剧

潮剧潮剧(英文:Teochew opera、Chiu-chow opera),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州白字(顶头白字)、潮曲,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是用潮汕话演唱的一个古老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

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1],系中国十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2]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

潮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同时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因此,它是具有明显代表性的地方剧种。

中文名潮剧外文名Teochew opera、Chiu-chow opera、Chao ju荣誉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南国奇葩分布粤东、闽南及海内外潮人聚居地别名潮州戏、潮调、白字戏、潮曲代表人物姚璇秋、方展荣、张长城、陈玩惜代表剧目辞郎洲、柴房会、狸猫换太子行当4生角、7旦角、3净行、10丑角豫剧豫剧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有观点认为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1]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豫剧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除河南省外,鄂、皖、苏、鲁、冀、晋、陕、甘、蜀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豫剧在台湾舞台上与歌仔戏、京剧呈三足鼎立局面。

豫剧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豫剧外文名Yu Opera流行区域中国大陆、台湾腔调中州韵发源地河南开封及周边地区文化价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归类中原文化黄梅戏(中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潮州“非遗”那些事 当匠心的潮,遇见工艺的旧

潮州“非遗”那些事 当匠心的潮,遇见工艺的旧

潮州“非遗”那些事文 肖岳山 图 李艺爽 Yoki黄元琪 老山货 城市穿梭客Vario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当匠心的潮,遇见工艺的旧Chaozhou以“钉金绣”而独步天下的潮绣,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潮州瓷,巧夺天工的翡翠玉雕,极具艺术张力的揭阳木雕……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是探寻潮州文化的一张藏宝图。

潮州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粤北、赣南以及闽西人员往来、内外商贸货物的集散地。

潮商从这里出发,携带潮州瓷、潮绣、玉雕等“土特产”走南闯北,还引进多姿多彩的新式技术和西方工艺,传统与新潮、古典与西式,加上本地手艺人的创意,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

潮州人不仅对新技术、外来工艺持开放包容态度,还改变了“女子绣花”的传统印象:早期的“潮绣”,多是男子精于绣功,晚清时期,甚至有24位男绣工因为作品夺得金奖而被誉为“刺绣状元”。

潮州匠人善于触类旁通,潮绣抽纱中的通花手艺,还被他们运用到瓷器制作上……古韵风流,灵活巧思,兼收并蓄,不畏尝试,这就是潮汕文化之大观,也是潮式工艺魅力所在。

穿金走银,绣出气派潮绣针下的大乾坤正如歌曲《潮州人》唱道:“脑海中那一双巧手,绣出另一个美丽的潮州。

”在老一代潮州人记忆深处,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场景:幽深的石板巷深处,庭院中,祖母、母亲、姐妹坐在花绷子前,对着一张空白的布帛,手持细针,牵引彩线上下翻飞,渐渐绣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作为潮汕地区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代表,潮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秀”中的主要流派。

潮绣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在历史长河中饱汲了凤山韩水的精华。

乾隆年间,潮州妇女大多勤于纺织,女子到十一二岁,母亲便开始为她准备嫁衣,刺绣是潮州女子成年时必备的技艺,更是姑娘说亲的硬件和小小一根绣花针,却能在穿金走银、上下翻飞之间,绣出一幅精美绝伦的乾坤气派。

本页上方两张图,为潮绣工艺中的精品之作,下方小图,为博物馆中潮州女子刺绣的塑像。

夸耀的本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铁枝木偶戏的保护与传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铁枝木偶戏的保护与传承

神州氏俗-2〇17乍第288期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铁枝木偶戏的保护与传承刘新萍(潮安区文化馆广东潮州51563S)[摘要]潮州铁枝木偶戏,俗称“纸影戏”,是我国木偶艺术的稀有品,它蕴藏着潮汕 劳动人民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意识s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受现代电影电视、网络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影响,铁枝木偶戏演出市场日渐肃条。

多数铁枝木偶艺人后代不愿继承这种传统技艺,致使铁枝木偶戏的传承出现断层,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

幸得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及文化部门出台了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再加上一些技术性较高、觉悟较好的艺人的积极授徒,年轻一代主动学习,使得潮州铁枝木偶戏的保护与传承突显其效,呈复兴之势3[关键词]铁枝木偶戏;保护;传承潮州铁枝木偶戏是我国木偶艺术的稀#品种,它蕴藏着潮汕劳动人民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意识,它是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如今亟待发扬光大。

一、潮州铁枝木偶戏的历史、艺术特色及面临的危机潮州铁枝木偶戏,在潮汕地区俗称“纸影戏”。

它源于南宋,700余年来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是我 国木偶艺术的稀#品种。

最早的铁枝木偶戏是从皮影发展而来的,因造型宥点近似剪纸,II在人的操纵下_栩如生地表演节目,故称“纸影戏”。

清末至20世纪初,潮州一带的纸影戏班纷纷参照当时的戏剧舞台,改用绣帘作为幕布,台上再摆上小桌 子小椅子等表演道具。

偶身改为W木头削制,并穿上特制的戏服,表演潮剧曲目。

木偶是由三根铁枝操控,所以近代另定学名为“潮州铁枝木偶戏”。

潮州铁枝木偶戏班大多数是由家族成员组成,大班肓f儿个人,小班只肓71、六个人。

戏班演出时要先 搭建临时舞台,台上铺着草席,戏班人员于舞台幕布后盘膝屮于草席上。

表演时,有的戏班人员操纵木偶,有的ft责伴奏,有的负责演唱,或有的边操纵木偶边演唱,也有伴奏兼演唱的,他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配 合极其默契。

潮州铁枝木偶戏的基木表演手法#推、拉、提、拨、抖等动作技巧,表演过程中还根据人物行 当和剧情工要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较高难度的操纵技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获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类别代码项目名称项目申报地区或单位传统美术Ⅶ泥塑潮州市潮安县第一批增补民俗X 茶艺潮州市第二批传统戏剧Ⅳ潮剧三市第一批传统美术Ⅶ潮汕木雕汕头市工艺美术学会第一批传统美术Ⅶ潮阳剪纸潮阳区第一批传统舞蹈Ⅲ英歌(普宁英歌、潮阳英歌)汕头市、揭阳市第一批曲艺V 潮州歌册潮州市第一批增补传统美术Ⅶ潮州花灯潮州市湘桥区第一批传统美术Ⅶ潮州木雕三市第一批传统戏剧IV 铁枝木偶戏潮州第一批传统音乐Ⅱ潮州音乐潮阳区、汕头潮乐团第一批传统美术Ⅶ嵌瓷三市第二批传统手工技艺Ⅷ枫溪瓷烧制技艺潮州市枫溪区第二批民俗X 祭祖习俗(灯杆彩凤习俗)揭东县第三批民间文学Ⅰ澄海灯谜澄海区第一批增补传统美术Ⅶ瓶内画汕头市工艺美术学会第一批增补传统舞蹈Ⅲ狮舞揭阳市第三批传统舞蹈Ⅲ蜈蚣舞澄海区第二批传统美术Ⅶ粤绣(广绣、潮绣)潮州市枫溪区第一批传统美术Ⅶ阳美翡翠玉雕揭阳市第二批民俗X 乔林烟花火龙揭阳市第二批潮汕获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汕获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潮州音乐2.英歌(普宁英歌、潮阳英歌)3.潮剧4.粤绣(广绣、潮绣)5.潮州铁枝木偶戏6.潮州木雕相关链接:汕头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广东获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梅州客家山歌2.中山咸水歌3.广东音乐4.潮州音乐5.广东汉乐6.龙舞(湛江人龙舞、汕尾滚地金龙)7.狮舞(广东醒狮)8.英歌(普宁英歌、潮阳英歌)9.潮剧10.正字戏11.粤剧(粤港澳)12.西秦戏13.白字戏14.花朝戏15.皮影戏(陆丰皮影戏)16.木偶戏(高州市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17.龙舟说唱18.佛山木版年画19.剪纸(广东剪纸)20.粤绣(广绣、潮绣)21.象牙雕刻22.潮州木雕23.灯彩(东莞千角灯)24.石湾陶塑技艺25.端砚制作技艺26.凉茶27.瑶族盘王节28.小榄菊花会29.瑶族耍歌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州工夫茶艺上榜2008年06月15日来源: 南方日报(记者/李培实习生/周豫)昨天,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

广东省有潮州工夫茶、广东汉剧、蔡李佛拳等29项跻身“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有澄海灯谜、岭南派古琴艺术等16个项目跻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五羊传说”未获通过去年6月,省文化厅公布了8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广东冲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昨天公布的结果看,广州建成传说“五羊传说”以及“波罗诞”未获通过。

在最新入选的29个项目中,一批岭南地区独有的舞蹈新晋入榜,其中包括麒麟舞(广东省海丰县);鱼灯舞、花灯舞(广东省深圳市);禾楼舞(广东省郁南县);蜈蚣舞(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瑶族长鼓舞(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5个项目。

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认为,广州的“五羊传说”完全有资格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申报了两次都没有成功。

“我没有参加评比,具体原因不清楚,但是据说评委认为作为传说类的‘五羊传说’并没有像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那样具有广泛的知名度。

”康保成告诉记者,没有任何一个传说与一个城市能够结合得这样紧密,“五羊传说”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了广州这个城市的命运。

“这次没有入选非常遗憾。

”饮早茶和迎春花市落选尽管有遗憾,但老广州有口皆碑的“三雕一彩一绣”如今都已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此次广东汉剧、潮剧成功入围国家级名录,加上首批列入的粤剧,广东三大地方剧种齐齐跻身“国家队”。

康保成认为,极具广州特色的早茶习俗和迎春花市没有入选,也是一大遗憾。

“‘饮早茶’这一项目去年连省级名录也没有通过,透露了我们申报技巧上的失误。

”康保成认为,对比此次列入第二批名录“茶艺类”项目的“潮州工夫茶”,“饮早茶”已经不单纯是茶道,而是广州人早上聚集在一起吃点心、聊家常的一种风俗,完全符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资格。

康保成还指出,迎春花市是最具广州特色、人文气息和历史渊源的活动,也是一个不该落选的项目。

链接广东列入第二批名单1.雷州歌广东省雷州市民间文学2.惠东渔歌广东省惠州市传统音乐3.麒麟舞广东省海丰县4.鱼灯舞、花灯舞广东省深圳市5.禾楼舞广东省郁南县6.蜈蚣舞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7.瑶族长鼓舞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8.广东汉剧广东汉剧院9.蔡李佛拳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10.雷州石狗广东省雷州市11.广州玉雕12.广州榄雕广东省增城市13.彩扎佛山狮头广东省佛山市14.灰塑广东省广州市15.镶嵌嵌瓷广东省汕头市16.新会葵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17.盆景技艺广东省英德市英石假山盆景技艺18.枫溪瓷烧制技艺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19.广彩瓷烧制技艺广东省广州市20.云纱染整技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1.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广东省江门市22.龙舟制作技艺广东省东莞市23.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广东省安琪食品有限公司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24.广东省广州潘高寿药业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广州陈李济制药厂25.石城灯会、渔灯节广东省开平市26.佛山祖庙庙会、药王山庙会广东省佛山市27.广东省中山市、台山市、吴川市、陆河县抬阁(芯子、铁枝、飘色)28.广东省珠海市斗门水上婚嫁习俗29.潮州工夫茶艺广东省潮州市广东第一批增补名单1.谜语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澄海灯谜) 2岭南派古琴艺术广州市3醉龙、黄龙溪火龙灯舞广东省丰顺县、佛山市、江门市蓬江区、揭阳市、中山市4狮舞广东省梅州市5傩舞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6潮剧广东省揭阳市7木偶戏广东省雷州市 8十番音乐广东省佛山市 9歌册广东省潮州市10内画广东省汕头市11潮州木雕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12泥塑广东省潮安县13灯彩潮州花灯广东省佛山市14家具制作技艺广东省广州市15中医正骨疗法广东省深圳市16中秋节(中秋博饼、佛山秋色)第三批狮舞广东省揭阳市揭阳铁枝木偶戏广东省揭阳市镶嵌(潮州嵌瓷)广东省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祭祖习俗(灯杆彩凤习俗)广东省揭东县潮汕获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汕获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潮州音乐2.英歌(普宁英歌、潮阳英歌)3.潮剧4.粤绣(广绣、潮绣)5.潮州铁枝木偶戏6.潮州木雕相关链接:汕头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广东获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梅州客家山歌2.中山咸水歌3.广东音乐4.潮州音乐5.广东汉乐6.龙舞(湛江人龙舞、汕尾滚地金龙)7.狮舞(广东醒狮)8.英歌(普宁英歌、潮阳英歌)9.潮剧10.正字戏11.粤剧(粤港澳)12.西秦戏13.白字戏14.花朝戏15.皮影戏(陆丰皮影戏)16.木偶戏(高州市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17.龙舟说唱18.佛山木版年画19.剪纸(广东剪纸)20.粤绣(广绣、潮绣)21.象牙雕刻22.潮州木雕23.灯彩(东莞千角灯)24.石湾陶塑技艺25.端砚制作技艺26.凉茶27.瑶族盘王节28.小榄菊花会29.瑶族耍歌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州工夫茶艺上榜2008年06月15日来源: 南方日报(记者/李培实习生/周豫)昨天,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

广东省有潮州工夫茶、广东汉剧、蔡李佛拳等29项跻身“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有澄海灯谜、岭南派古琴艺术等16个项目跻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五羊传说”未获通过去年6月,省文化厅公布了8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广东冲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昨天公布的结果看,广州建成传说“五羊传说”以及“波罗诞”未获通过。

在最新入选的29个项目中,一批岭南地区独有的舞蹈新晋入榜,其中包括麒麟舞(广东省海丰县);鱼灯舞、花灯舞(广东省深圳市);禾楼舞(广东省郁南县);蜈蚣舞(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瑶族长鼓舞(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5个项目。

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认为,广州的“五羊传说”完全有资格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申报了两次都没有成功。

“我没有参加评比,具体原因不清楚,但是据说评委认为作为传说类的‘五羊传说’并没有像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那样具有广泛的知名度。

”康保成告诉记者,没有任何一个传说与一个城市能够结合得这样紧密,“五羊传说”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了广州这个城市的命运。

“这次没有入选非常遗憾。

”饮早茶和迎春花市落选尽管有遗憾,但老广州有口皆碑的“三雕一彩一绣”如今都已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此次广东汉剧、潮剧成功入围国家级名录,加上首批列入的粤剧,广东三大地方剧种齐齐跻身“国家队”。

康保成认为,极具广州特色的早茶习俗和迎春花市没有入选,也是一大遗憾。

“‘饮早茶’这一项目去年连省级名录也没有通过,透露了我们申报技巧上的失误。

”康保成认为,对比此次列入第二批名录“茶艺类”项目的“潮州工夫茶”,“饮早茶”已经不单纯是茶道,而是广州人早上聚集在一起吃点心、聊家常的一种风俗,完全符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资格。

康保成还指出,迎春花市是最具广州特色、人文气息和历史渊源的活动,也是一个不该落选的项目。

链接广东列入第二批名单1.雷州歌广东省雷州市民间文学2.惠东渔歌广东省惠州市传统音乐3.麒麟舞广东省海丰县4.鱼灯舞、花灯舞广东省深圳市5.禾楼舞广东省郁南县6.蜈蚣舞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7.瑶族长鼓舞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8.广东汉剧广东汉剧院9.蔡李佛拳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10.雷州石狗广东省雷州市11.广州玉雕12.广州榄雕广东省增城市13.彩扎佛山狮头广东省佛山市14.灰塑广东省广州市15.镶嵌嵌瓷广东省汕头市16.新会葵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17.盆景技艺广东省英德市英石假山盆景技艺18.枫溪瓷烧制技艺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19.广彩瓷烧制技艺广东省广州市20.云纱染整技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1.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广东省江门市22.龙舟制作技艺广东省东莞市23.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广东省安琪食品有限公司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24.广东省广州潘高寿药业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广州陈李济制药厂25.石城灯会、渔灯节广东省开平市26.佛山祖庙庙会、药王山庙会广东省佛山市27.广东省中山市、台山市、吴川市、陆河县抬阁(芯子、铁枝、飘色)28.广东省珠海市斗门水上婚嫁习俗29.潮州工夫茶艺广东省潮州市广东第一批增补名单1.谜语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澄海灯谜) 2岭南派古琴艺术广州市3醉龙、黄龙溪火龙灯舞广东省丰顺县、佛山市、江门市蓬江区、揭阳市、中山市4狮舞广东省梅州市5傩舞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6潮剧广东省揭阳市7木偶戏广东省雷州市 8十番音乐广东省佛山市 9歌册广东省潮州市10内画广东省汕头市11潮州木雕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12泥塑广东省潮安县13灯彩潮州花灯广东省佛山市14家具制作技艺广东省广州市15中医正骨疗法广东省深圳市16中秋节(中秋博饼、佛山秋色) 第三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