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人生1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人生的境界》教案1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人生的境界》教案1

《人生的境界》教案教学设想本篇课文属于学术随笔,学术味较重,时代感、可读性与针对性相对不足,学生学习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课文有其思想价值,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能引发中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

课文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含金量,学习它有助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陶冶。

课文的题目又是“人生的境界”,这对于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三学生来说,也是颇有吸引力的。

特别是关于人生的四种境界说,相信学生在学习中会引起共鸣,产生联想。

基于此,这篇课文的教学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展示才智的平台。

这篇课文在教学设计上要把握的原则就是深文浅教,要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具体做法就是,尽可能地抓住课文的紧要处、精彩处与学生的共鸣点、兴奋点相交汇的地方作为教学内容。

教师设置几个通道,使学生透过课文繁难的、深奥的说理处能联系实际,从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实交融起来,这样就有了亲切感,具体感。

披文以人情,不能空泛地分析课文内容,而要引导学生借助于课文语言走进课文,这样就更要选好教学的切人点,点准穴道,实现一穴得气,百穴皆通。

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就要注重让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试图弄清文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的意义,势必要造成少慢差费。

事实上课文中有些东西,需要穷其一生的经历来体验。

因此在深文浅教的原则下,不必花用大量的课时。

教学目标1.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

3.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并深入探究。

4.体会学者散文(随笔)的写作特点:思路明晰、内容丰富、说理简明、语言平实。

教学重点联系现实生活解读人生的四种境界,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并丰富对人生境界的教学难点对文中哲学术语或哲理性语言的理解。

导学法;教师通过引导制定学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个性的驾御和科学的训练,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人生)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人生)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人生)同步练习册习题答案累积与运用1.⑴zhān 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⑴jué掠夺。

⑴yì主观的推测。

⑴kuì赠送。

⑴fù未学先懂,生来具有的;禀受于天的。

⑴pí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乏。

2. C 3. B 4.例如:成功道路上一行行坚决的脚印;收获期望时洒下的一滴滴汗水;前进道路上的一丛丛荆棘优美乐章中一串串低音。

5.丹麦勃兰兑斯理解与鉴赏 1.这个比喻较为恰切。

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比喻)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设喻奇特) 2.“最初的攀登〞指的是人的年轻时候的生活历程。

这些感受包含:对一切都觉得新奇,对一切都怀着留恋,对未来都带着满心的期望。

3.“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

4.人们随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总是很难或很少改变的。

这里的“精神〞应指性格之类的东西。

5.挖掘坑道的人:指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

制服广阔领域的人:指军事家、政治家,像秦始皇等。

在工场劳作的人:指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创造家,像爱迪生等。

6.作者想借此来肯定或赞扬对时光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赞扬勤于劳作的精神,辛苦探究的精神,勇敢坚强的精神……7.作者只是举例作简单概述,便突出这几种人的特点和优秀品质,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8.一是贪欲:占有欲极强,渴望制服,喜欢掌握权力,操纵人和事物;二是坚强:精力充分,头脑活泼,爱冒险,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9.依据上文“当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可以推断“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当然,也可以从其它方面理解,“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这种情况。

至于沙漏计延缓转动,也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说他“没有时间去观察放在角落里的计时沙漏计〞,全神贯注以致忘记了时间,所以时间好像被拉长了;一是说他在有生之年做了很多很多事,别人需要很长时间做的事,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做完了,收获甚丰,过得充实,所以时间好像被拉长了。

人生第一课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人生第一课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人生第一课语文阅读题及答案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

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间: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

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

封面上,写上 ___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

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1、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2分)①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公正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②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第⑦自然段,根据提示,请从第②至第⑥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

(3分)提示:①上课开始了,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问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了这一点?(2分)5、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灌输的?(2分)1、特制强调2、使描写更具体3、略4、写书并不难讲故事和插图5、和蔼可亲、责任心强、循循善诱【人生第一课语文阅读题及答案】相关文章:1.2.3.4.5.6.7.8.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定风波》赏读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作用本文是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一篇。

新编教材以各单元课文(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学习为主,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并在这方面凸显特色,以更好的贯彻新课标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

在这套教材中,古诗文自读以学生在课内习得的能力和积累基点,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实践的整合,强调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和协调的发展。

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善于汲取思想精华,获得情感激励,在自己的人生之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

把握古诗文意蕴,领悟作者情感,并能够运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回顾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和历史知识,结合背景理解词的含义和词境中的哲理意蕴。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诵,在朗诵中增强语感,能够熟练的运用符号和批注作朗诵提示。

运用已经习得的赏析方法品读作品,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再创作。

情感目标:感悟苏词中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在逆境中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已经习得的赏析方法品读作品,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进行再创作。

教学难点:把握词的哲理意蕴,体会词人在逆境中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三、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本课使学生通过读作品,识诗人,明志趣,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加上八年级九年级所学过的苏轼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以及积累的一些作品,使学生通过读词从而识人从而明志。

四、课型古诗词自读课。

五、教学方法1、教法由于教材中古诗词诵读部分已经有了比较详尽的注释和赏析,理解词的含义不再是学生阅读的障碍。

九年级语文作文(精选5篇)整理

九年级语文作文(精选5篇)整理

九年级语文作文(精选5篇)整理九年级语文作文(精选5篇)作文,自古以来都是最为重要的存在。

古时候的科举更是以一篇文章而定前途,想要写出好的作文,不但要有好的灵感,还需要好的素材。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九年级语文优秀作文大全5篇,盼望大家喜爱!九年级语文作文(篇1)记得一位作家说过: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奋斗。

胜利者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人们为了胜利不断努力着,不停地奋斗着。

胜利是奋斗的结果,奋斗是胜利的必经之路。

所以,重要的是奋斗。

诚然,谁都不否认,人们付出努力就是为了有一天能获得胜利,在自己的人生书页上抹上辉煌的一笔,哪怕是经受多次的失败。

可是在我看来,这跌倒爬起,再跌倒爬起的奋斗过程不也是很有意义,很辉煌的吗?胜利的喜悦难以用语言表达,奋斗的意义则更值得回味。

居里夫人曾经把诺贝尔奖章给女儿当玩具,友人惊问其故,她说:“我把奖章给她当玩具就是让她明白,不仅仅中为了荣誉而奋斗。

”多好的回答!居里夫人奋斗了一生,得到很多荣誉。

她胜利了,而她留给后人的不仅是胜利的荣誉,更主要的是这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精神不正体现在她的奋斗历程吗?相反,一心想要胜利,却忽视奋斗的艰辛,这样的人是决不会胜利的。

取得了一次胜利便固不自封,不在连续奋斗,他便会沦落为失败者。

还有,假如跌了一跤便从今一蹶不振,不敢连续奋斗的人,必定是一个与胜利无缘的人。

真正的胜利者总是敢于战胜自我、不断进取的人。

他们胜利后不会躺在荣誉的光环里,反而不断地寻求更高的目标,应当为多数人谋利益。

惟有这样的奋斗者才是富有价值的。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将来攀登学问的高峰,我们应当把每一次前进的起点,把每一次失败看作一帖良药,在永不停息的奋斗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我们需要胜利,我们也无法躲避失败,而胜利与失败都是临时的,惟有奋斗才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财宝和主题。

九年级语文作文(篇2)人人都必需学会感恩,知道感恩。

当别人关心了你,你必需向别人说出感谢。

而我心里最想感谢的人是我的爸爸妈妈。

我多了一份责任九年级语文作文

我多了一份责任九年级语文作文

我多了一份责任九年级语文作文时光荏苒,我们已走上了九年级的人生花季。

在九年级,我们多了一份责任,这份责任是理想,我们随时携带着理想,为着它而奋斗,而努力,而拼搏!下面就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我多了一份责任九年级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我多了一份责任九年级语文作文1时光不断向前迈进,我在逐渐成长。

在逆风而行的路上,我的身上背上了更多的责任。

在学校里,认真地听老师的讲课,时不时在书本上记下重要笔记。

耳旁沙沙的笔声不绝于耳,我也奋笔疾书起来,笔尖在纸上跳着舞蹈。

考试时,我的思维总是随着想法运动着,思考着:这道题的解法是怎样的?我要避免哪些曾经犯过的错误?在少顷的思索后,我坚定地落下笔,将心中所想的解题过程书于纸上。

认真学习,是我作为学生的责任。

太阳逐渐吸尘,熟悉的铃声·萦绕于耳旁。

忙碌了一天,终于放学了。

我背上书包,与同学说笑着走出校门。

走到热闹的路口,眼前灯上的红色小人正笔直地站着。

同学没注意信号灯,还是继续往前走。

我轻轻拉住她的衣角。

“怎么了?”她疑惑地回头。

我指了指红绿灯。

她往后退了步。

那灯上的红色小人很快向下挪了步,变成了绿色。

我们继续向前走去。

遵守规则,是我作为公民的责任。

回到家后,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我放下书包,提起笔来写作业。

七点多,父母都回到了家。

不出半个小时,厨房已飘来了饭菜的香味。

这时,我的作业也已做完了,我放下笔,伸了个懒腰,走到客厅,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我一边吃,一边与父母分享在学校中的事情。

他们总是笑着听着,偶尔也会讲讲自己的事情。

与家人和睦相处,是我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

我在不同场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负起了身为这个角色的责任。

这些责任证明了我的价值,我会一直带着它们继续前进!我多了一份责任九年级语文作文22021年,我生日的那一天,一切发生得是那么猝不及防。

“爸!爸!你怎么了?!”“喂,120吗?120?我家在……”连声惊呼把我从惊愕中拉回了现实,看着家人们慌乱地为爷爷救命,我只能睁大眼睛看着,我真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幕。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电子课本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电子课本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电子课本(语文版)目录 1 第一单元 2 1 诗两首 2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6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8 4 *外国诗两首 11 第二单元 15 9 谈生命 15 10 那树 18 11 *地下森林断想 21 12 *人生 26 5 孔乙己 28 6*蒲柳人家(节选) 34 7变色龙 45 8*热爱生命(节选) 51 13 威尼斯商人(节选) 59 14 变脸(节选) 77 15 *枣儿 93 16 *音乐之声(节选) 103 17 公输 113 18 《孟子》两章 115 19 鱼我所欲也 121 20 *《庄子》故事两则 123 21 曹刿论战 125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7 23 *愚公移山 130 24 《诗经》两首 132 课外古诗词曲十首 135第一单元 1 诗两首导语:一首抒恋土深情,一首写思乡愁绪。

爱之深,深到要和祖国的土地融为一体;愁之浓,浓到思乡情结无法解开。

反复朗读,仔细体味诗人的感情。

我爱这土地艾青选自《艾青诗选》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诗人。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乡愁选自《余光中诗选》余光中,台湾诗人。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研讨与练习一、背诵这两首诗。

思考“土地”与“乡愁”的含义。

二、欣赏《我爱这土地》,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语文九上第9课《人生》课件(1)

语文九上第9课《人生》课件(1)
句子大家品味 • 难点例句:尤其是第6段的最后一句“当死
神临近时,他们会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 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 这是什么意思? • 他为了科学,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吧!
二、阅读理解
• 归纳段意 • 第三部分(7) • 朗读
归纳段意: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 取,他们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
• 刚刚下雨以后的山峦,显得格外空寂, 黄昏的天气,略带凉意。明亮的月光,照 耀着一片松林中间;清清的泉水,在山石 缝隙里潺潺地流。竹林里传来阵阵洗衣女 子回家的喧笑;莲蓬抖动,那是渔舟在行 走。任凭春天花草的芳香消失,而山间秋 色却是我永远留驻的理由。
• • 故人具鸡黍⑵,邀我至田家⑶。 • 绿树村边合⑷,青山郭外斜⑸。 • 开轩面场圃⑹,把酒话桑麻⑺。 • 待到重阳日⑻,还来就菊花⑼。
• 人生启示: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
老师的话:过快乐的人生!
• 故事2:▲ 请不要开错窗 ▲ •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
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 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 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 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三、训练延伸
• 1、仿写欣赏 • 这里还有一棵小树,小树生长在大地母亲的怀抱
里,尽情地享受阳光,贪婪地吮吸雨露,拼命地 摄取养分,希望快快地长成参天大树,给大地送 去绿阴,或者给高楼撑起大梁…… • 这里还有一条小溪,小溪不停地流淌,就像人的 一生,从狭窄的山谷,流经宽阔的大江,直到汇 入浩瀚的大海,一路饱经风雨,历尽沧桑。始终 坚定:生命不息,奔流不止!
c.重点段落阅读理解。d. 美文欣赏。
•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探讨人生问题, 希望学生可以“体验人生形式,学习人生 经验,理解人生价值,揣摩人生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以说我是饮着溪水和吃着石斑鱼长大的。家乡这里的石斑鱼不大,有一、二两就算大了,我见到过最大的也是半斤多重,腹背上有一条条蓝色的横条,不像那些地小柔软,肉质绵嫩,味道极鲜。当然,只有家乡那得天独厚的溪水,才能孕育出这样鲜味的石斑鱼。它以“鲜味”见长,超越了任何珍馐佳肴。 父母常常用家乡的山茶油,将石斑鱼两面煎之金黄,再倒入黄酒,加入生姜,加入清水,或放几瓣大蒜,或放几把咸菜或霉干菜,就这样简简单单地清烧。鲜香味便飘动,便扑鼻,便撩拨着味蕾……便 终生难忘那一口鲜味。。 大牌奢侈品
要吃鱼,就要捕鱼。那时候,捕鱼的工具以及手段极为简单,尽管天天捕,年年捕,但鱼儿依然很多,鱼资源总是取之不竭。钓鱼的钓具和饵,是就地取材的。钓竿,是用从山崖上砍来的野山竹。 鱼钩,是用老虎钳将别针弯成的钩。鱼漂,是用剪成小段穿在鱼线上的鸡毛杆或鸭毛杆。沉石,是用捏成一团的牙膏壳。饵,是用从菜园子地里挖来的蚯蚓,或从卷心菜上捉来的菜青虫等。那时我还很 小,经常跟着父亲搬着小板凳,屁颠屁颠地去小山溪钓鱼。每当父亲钓到一尾石斑鱼时,我便欣喜若狂地跳着。父亲提着鱼竿,特意让我去抓岸上活蹦乱跳的鱼,或解脱鱼嘴上的鱼钩,再放进浮着几条 树枝的木桶里……当大一点的时候,我便自己制作钓具,自己去钓鱼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