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包豪斯的历史作用

包豪斯的历史作用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2、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早成的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
3、设法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
以上几个要点,已经将教学的中心从比较个人的艺术型教育体系转移到理工型体系的方向上来了4、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5、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
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6、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1920年包豪斯重要教员、色彩专家约翰尼•伊顿创立“基础课”,在此以前是没有所谓基础课之说。
同时创造了结合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有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威廉-莫里斯是现代设计史的先驱人物,他被誉为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博学多才的人物之一。
作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
是真正实现约翰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
是拉菲尔前派的主要成员。
他的目的是复兴旧时代风格,特别是以中世纪、哥特风格,他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
他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采用手工艺的方式,采用简单的哥特式和自然主义的装饰。
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即1、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2、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发扬光大。
"孟菲斯"的本意就是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反对将生活铸成固定模式。
简述包豪斯以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简述包豪斯以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答:1.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是1919 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改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1933 年被德国法西斯关闭,其创始人是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
包豪斯的建立与发展是拉斯金、莫里斯及后来的德国工业同盟以来的优秀设计思想与20 世纪欧洲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对现代设计理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和实践,以及后来的设计美学想想,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包豪斯经过设计实践,形成了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因素的正确的设计观念,其设计思想的核心为:坚持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进行。
这些观点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替代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包豪斯的历史虽然比较短暂,但在设计史上的作用是重要的,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设计教学方法和体系,重视科学技术和艺术在课程中的结合,给后来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包豪斯遵循的设计思想和实践观点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开创了面向现代工业的设计。
包豪斯是工业设计史、现代建筑史、现代艺术史上的个重要里程碑,是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标志,是现代设计的摇篮。
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的原因,包豪斯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人的心理需求重视不够,缺少对人的情感的关注。
2.第一阶段(1919—1925 年),魏玛时期。
格罗佩斯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 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第二阶段(1925—1932 年),德绍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取得了优异成果.1928 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继任,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 年辞职离任,由米斯·凡·德·罗继任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 年10 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第三阶段(1932—1933 年),柏林时期.米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 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浅谈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

浅谈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包豪斯是二十世纪初期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设计学派之一,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包豪斯的历史背景、设计理念、教育模式三个方面来探讨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
一、包豪斯的历史背景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当时德国正处于一战后的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中。
为重建经济,政府提出了“新工业文化”思想,以机器生产为基础推动工业发展。
同时,艺术领域也出现了先锋派艺术家们以表现现代科技、机械化为创作目的的运动。
包豪斯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二、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包豪斯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形式追随功能”,即设计的形式应该基于物品的功能和用途,而非装饰性。
这一理念强调设计师要以使用者的需求和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
同时,包豪斯也强调材料的使用,要求设计师了解材料的特性,充分利用其优势。
三、包豪斯的教育模式包豪斯的教育模式在当时是独具创新的。
包豪斯的教育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亲自参与设计制作,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创造能力。
此外,包豪斯的教师团队也非常重视实践经验,经常邀请业界专家来到学校授课,使学生得以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和应用技术,真正成为行业中的专业人才。
1. 发展了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提升了设计水平。
包豪斯的设计风格非常简洁、实用,这种风格很快在工业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机能主义的风格深刻地影响了二十世纪后期的设计,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重视实践经验,培养专业人才。
包豪斯注重联结教学与行业实践,即培养技巧和实践技能,在教学中结合实际项目,使学生获得了更真实的行业环境和经验,为未来成为专业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引入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深刻地影响了产品制作和设计生产的方式,鼓励过度制造和使用沉重的装饰,设计师要考虑到效率和规模,鼓励工业化的生产模式,这大大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包豪斯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包豪斯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包豪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现代艺术学派之一,对当代设计和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的理念和思想贯穿于现代设计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包豪斯的历史背景、理念和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包豪斯的历史背景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是由德国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毛斯、基特勒等人创建的。
当时的欧洲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余波之中,社会变革和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包豪斯学派的成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试图用艺术来改变社会、改善人们的生活。
包豪斯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开始,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成为了后来现代设计教育的典范。
二、包豪斯的理念包豪斯学派的理念主张“艺术即生活”,强调设计应该服务于人民,追求实用性和美感的统一。
包豪斯主张“艺术与工业的结合”,提倡工业化生产,推崇简约、实用、功能主义的设计风格。
他们反对过去复杂繁琐的装饰风格,主张“形式追随功能”,设计应该简洁明了,符合实际需求。
包豪斯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强调实践性,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他们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设计人才,推动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1. 教育理念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很多设计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都受到了包豪斯的启发,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包豪斯主张的“生活即艺术”、“形式追随功能”等理念在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中得以体现,设计专业的学生们接受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性和专业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都是包豪斯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积极影响。
2. 设计风格包豪斯的设计风格对我国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主张简约、实用、功能主义的设计风格,强调线条的简洁和空间的利用,这样的设计风格对我国现代设计师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与评价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与评价
包豪斯(Bauhaus)是20世纪初德国魏玛的一所艺术学校,也是一种现代建筑和设计的理论和运动。
它成立于1919年,由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创立,致力于推动建筑、设计和工艺的整合。
包豪斯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历史贡献:
1. 理论框架:包豪斯推崇功能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原则,强调建筑和设计应严格按照功能和实用性进行构思和设计,避免过度装饰和浪费。
2. 整体设计:包豪斯主张视设计和建筑为整体的一部分,要求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和统一,设计从建筑到家具、灯具、刺绣等方方面面都要被综合考虑。
3. 实践教育:包豪斯倡导艺术与工艺的结合,鼓励设计师实际动手、真实体验和理解材料和工艺过程,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
4. 理论研究:包豪斯的教师们积极探索现代设计和建筑的理论研究,例如建筑师和设计师们尝试研究并改进工业生产的方法和技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和工业社会。
评价:
包豪斯对现代建筑和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现代设计理念的重要源泉。
它打破了传统建筑和设计的束缚,
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标志着现代设计从装饰性向实用性的转变。
包豪斯也在设计教育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广实践教育,注重学生的动手实验和实践项目。
然而,也有人对包豪斯持批评态度。
有人认为包豪斯的一些设计过于冷漠和机械,缺乏人情味;同时,包豪斯因为其现代主义的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与传统和民间文化脱离,可能忽视了一些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不过,总体上来说,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代表,对建筑和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现代设计史上的里程碑。
包豪斯的历史地位

论述包豪斯的历史地位
(1)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2)包豪斯的主要成就和影响:①包豪斯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伍的教育观念,并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想。
②包豪斯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③包豪斯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的方法。
④包豪斯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包豪斯发展了现代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出了正确方向。
(3)由于纳粹的迫害,柏林时期的包豪斯解散之后,包豪斯的主要领导人物和大批学生、教员移居到了美国,欧洲建筑和工业设计的中心也随之转到了美国。
二战结束之后,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之下,通过他们的教育和设计实践,包豪斯思想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即国际主义风格,包豪斯的影响也得以继续扩散到全世界。
直到今天,包豪斯在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并继续产生作用。
包豪斯

包豪斯的历史
包豪斯(Bauhaus)是由德文的Bau(建筑)和 Haus(房屋)组成的,意为建筑之家,音译为“包 豪斯”,是20世纪初在德国创办的建筑及产品设计 学校。1919年3月20日由原来的魏玛市立美术学院 与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合并后成立。其创始人是现代 著名建筑设计师格罗佩斯。
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
包豪斯
一 包豪斯简介
二 包豪斯分期
第一时期:早期的包豪斯---魏玛时期(1919---1927) 第二时期:德绍时期(1927---1930) 第三时期:密斯时期(1931---1933)
三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
1 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 2 奠定了现代主义的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 3 成为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一个根源; 4 广泛采用工作室体制; 5 建立了教学与商业界,工业界的联系;
新型的导师制度
工作室导师 与形式导师
师资队伍成员复杂,教学思想和方法存在很大争议和矛盾。 然而,在格罗佩斯的努力下,学校网罗了一大批欧洲最前卫的 艺术家来校任教。先后聘请了九位基础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形 式训练,称之为“形式导师”,包括伊顿、马科斯(Gerhard Marcks)、克利、康定斯基、费林格、纳吉、蒙克(George Muehe)、施莱莫(Oskar Schiemmer)、施莱耶。他们虽然主 要是画家,但与格罗佩斯有着相同的艺术理念,不但没有把包 豪斯带回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而且帮助格罗佩斯建立了一个新 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纳吉的贡献
书籍封面设计 1923
书籍封面设计 1931
油彩和混合材料设计 1925
纳吉《包豪斯丛书》封面设计 1925
后来纳吉领导了金工厂发展成为工业设计工作室P150
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1. 包豪斯的现代设计艺术思想(重视功能、技术、经济因素)(1)艺术与技术的统(2)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进行。
2. 包豪斯对设计教育的影响(1)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奠定了机械设计文化和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坚实基础。
(2)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与工业间的鸿沟。
(3)包豪斯设计教育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能化。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局限(1)过于重视构成主义理论. 强调形式的简约. 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 形式机械、呆板。
(2)包豪斯抨击旧的艺术形式. 排斥各民族的历史. 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
(3)产品设计还停步在传统产品设计上. 对富含技术的现代汽车、家电等相关设计的产品少有探讨。
(4)未处理好工业和传统工艺直接的关系. 对时代技术条件、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和经济概念趋向抽象的美学追求. 很少从实际生活需要进行考察。
三、乌尔姆学院和德国设计风格包豪斯设计和教学实践活动对德国设计的深远影响. 以及德意志民族长于思辩的理性主义设计性格. 使战后德国的设计不仅恢复很快. 并很快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出现“有机形态” 和“自然材料”的设计风格探索. 以及极力主张技术美学的设计理论。
最终将理性设计、技术美学思想变成现实并形成体系的是乌尔姆学院及其与布劳恩公司的合作. 这成为德国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49 年平面设计师奥托? 艾舍提出建立德国战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的建议. 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1950 年由爱歇一舒尔创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 院址设在德国的乌尔姆.1953 年学院开始设计艺术教学。
1968年. 由于财政问题. 乌尔姆学院被迫关闭。
1955 年由包豪斯毕业生、瑞士知名的雕塑家、建筑师和知名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 比尔担任院长. 在办学思想上. 他主张通过设计使个人创造性和美学价值与现代工业达成某种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1.包豪斯的现代设计艺术思想
(重视功能、技术、经济因素)
(1)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2)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
(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
与客观法则进行。
2.包豪斯对设计教育的影响
(1)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奠定了机械设计文化和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坚实基础。
(2)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
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与工业间的鸿沟。
(3)包豪斯设计教育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能化。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
局限
(1)过于重视构成主义
理论.强调形式的简约.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形式机械、呆板。
(2)包豪斯抨击旧的艺术形式.排斥各民族的历史.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
(3)产品设计还停步在传统产品设计上.对富含技术的现代汽车、家电等相关设计的产品少
有探讨。
(4)未处理好工业和传统工艺直接的关系.对时代技术条件、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和经济概念趋向抽象的美学追求.很少从实际生活需要进行考察。
三、乌尔姆学院和德国设计风格
包豪斯设计和教学实践活动对德国设计的深远影响.以及德意志民族长于思辩的理性主义设计性格.使战后德国的设计不仅恢复很快.并很快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出现“有机形态”和“自然材料”的设计风格探索.以及极力主张技术美学的设计理论。
最终将理性设计、技术美学思想变成现实并形成体系的是乌尔姆学院及其与布劳恩公司的合作.这成为德国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49 年平面设计师奥托•艾舍提出建立德国战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的建议.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1950年由爱歇一舒尔创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院址设在德国的乌尔姆.1953年学院开始设计艺术教学。
1968年.由于财政问题.乌尔姆学院被迫关闭。
1955年由包豪斯毕业生、瑞士知名的雕塑家、建筑师和知名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比尔担任院长.在办学思想上.他主张通过
设计使个人创造性和美学价值与现代工业
达成某种平衡。
在他的观念中.艺术与设计都基于理性的原则之上.逻辑思维和艺术家式的工作是他所代表的理论支柱.在他的这种思想影响下.乌尔姆学院的教学实质成为包豪斯的继续.教学中注重探讨产品的形式与功能、技术之间的和谐关系;设计中强调形式服从功能.要求产品设计要有真实性.
提倡功能的同时.提倡产品设计形式的简约化。
乌尔姆学院在为艺术与设计的结合方面.较包豪斯又大大推进了一步。
托马斯•马尔多那多任第二任院长以后使乌尔姆设计学院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形成严格的教学体系。
他认为设计应该而且必然是理性的、科学的、技术的.学院应完全立足于科学的基础之上.要培养出科学型的设计师.为德国工业发展服务。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使乌尔姆的教学由单纯的注重形式教学转向与设计学相关的人文及科学技术
领域.在教学中增加了社会科学、数学及符号学等内容。
强调实证主义为准则的科学基础.从而发展了一种严格系统化的设计体系.并建立了高度理性的设计方法体系.即系统设计。
在此基础上.学院依然遵循功能主义的美学原则.强调美产生于逻辑结构.而结构又是明晰地反映着功能关系.形成了冷峻、简洁、富有条理的设计风格.成为乌尔姆设计学院的鲜明特色。
系统设计在乌尔姆十分流行.并且逐步被引入建筑设计领域。
系统设计的潜台词是以高度次序的设计来整顿混乱的人造环境.使杂乱无章的环境变得比较局有关联和系统.塔的使用首先在于创造一个基本模数单位.在这个单位上反复发展.形成完整的系统。
在系统设计上做出奠基作用的是汉斯·古格洛特和迪特·兰姆斯.古格洛特的音响设备就是最早基于模数体系的系统设计.他与兰姆斯合作.在布劳恩公司把学院的构想完善化.每一个单元都可以自由组合.都基于基本模数单位.由此推广到加剧乃至建筑.使整个室内空间有条不紊.严格单纯。
系统设计的观念因此可以说是由古格洛特在乌尔姆发展出来.由兰姆斯通过布劳恩公司、扎夫公司、维索公司的设计推广宣传开来.成为德意志设计特征
乌尔姆设计学院将工业设计完全建立于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成为设计发展史上一个很大的观念上的转折.开创了对现代设计理
性、科学研究的开端.导致了设计系统化、模数化、多学科交叉化的发展.对以德国为代表的设计理性化风格的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在教学改革中发展起来的包括字体、图形、色彩计划、图表、电子显示终端等全新视觉系统.成为世界各国仿效的模式。
奥托•艾什Otl Aicher
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奠基人人之一.
德国设计家奥托•艾什对于德国这种理性风格的平面设计的形成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他在设计理论中主张应该在网格布局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达到高度的理性化和功能性。
他希望平面设计可以使阅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阅读平面设计的文字或图形.以获得最高的准确性和最低的误差率。
1972年.艾什为慕尼黑奥运会创作了全部的标志.他以自己的原则设计出非常理性化的整套标志.获得了很好的功能性。
由此.他的设计理论和设计风格影响了德国和世界各地的平面设计.成为新理性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基础。
乌尔姆-布劳恩体系
ulm-braun
德国最重要的家用电器企业布劳恩公司在产品设计中完美地贯彻了乌尔姆设
计学院的设计精神.强调人体工学原则.以高度的理性化、次序化原则作为自己的设计准则。
形成乌尔姆-布劳恩体系。
布劳恩公司的迪特•兰姆斯(Dieter Rams )是这种设计精神的代表人物。
“让生活更轻松、更便捷、更舒心”的设计理念
青蛙设计公司
(Frog Design)
在同时期.商业主义设计盛行的美国正在进行“有计划的废止制”设计原则.德国的产品设计由于在外型及色彩方面的机器化特征使得其在这种造型奇异的工业产品面前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德国国内的一些新兴设计公司和一些私人的小型设计公司开始进行形式主义原则下的设计探索。
青蛙设计公司(Frog Design)就是其中的代表。
创始人哈特莫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 1982年艾斯林格为维佳(Wega )公司设计了一种亮绿色的电视机.命名为青蛙.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于是艾斯林格将“青蛙”作为自己设计公司的标志和名称。
青蛙公司的设计既保持了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的严谨和简练.又带有后现代主义的新奇、怪诞、艳丽.甚至嬉戏般的特色.在设计界独树一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末的设计潮流。
形式追随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