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纳米材料在聚合物改性中的作用

无机纳米材料在聚合物改性中的作用
无机纳米材料在聚合物改性中的作用

无机纳米材料在聚合物改性中的作用摘要:通过添加填料、组分对聚合物改性,能使聚合物的的刚性、耐热性、耐候行及化学特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聚合物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热性等方面的要求更是愈来愈苛刻,愈来愈趋于综合化,但是大量研究及生产实践证实,在相同的填充条件下,超细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能高于普通填料填充体系,即超细体系的填充改性效果更好,改性效率更高,因此超细填料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纳米粒子的出现是制造技术的一大突破它的出现对高性能陶瓷、合金、塑料等复合材料的研制和开发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纳米材料的纳米尺寸效应、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原子处于高度活化状态、与聚合物强的界面相互作用产生声、光、电、磁等性质,将其应用于聚合物的改性,开发新型的功能复合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纳米SiO2:

1.1 纳束SiO2/UP

玻璃钢虽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但其耐磨性、硬度、耐热性、耐水性等性能仍需进一步改善。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利用纳米材料卓越的特殊功能来改善玻璃钢材料的性能缺陷。

未明等通过在UP中加入纳米SiO2,得到了耐磨性、硬度、强度、耐热、耐水等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的玻璃钢。通过实验发现:当向UP中添加3~5的纳米SiO2后,其耐磨性可提高1 ~2倍;奠氏硬度从原来的2级左右提高到2.8 ~2.9级,接近天然大理石的硬度;拉伸强度从133 k g/c m 增加至277 k g/c m ,即大大增加了材料的韧性;耐水性能也明显改善。此外研究者还对纳米SiO2改性UP的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 1 ) 由于纳米SiO2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数多、表面能高、表面严重配位不足,因此表面活性极强,易于与树脂中的氧起键合作用,提高分子在高分子键的空隙中,而其又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故使添加纳米SiO2的树脂材料强度、韧性、延展性均大大提高,即表现在拉仲强度、抗冲击性能等方面的提高。( 2 ) 由于纳米SiO2其分子状态是三维链状态的羟基,与树脂中氧键结合或镶嵌在树脂键中,可增强树脂硬度。由于纳米SiO2的小尺寸效应,使材料表面光洁度大大改善,摩擦系数减少,加入纳米颗粒的高强性,因此使材料耐磨性大大提高,且表面光洁度好。( 3 ) 由于纳米SiO2颗粒小,在高温下仍具有高强度、高韧、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使材料的表面细洁度增加,使材料更加致密,同时也增加材料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

葛曷一等通过比较不同粒径粒料对不饱和树脂改性作用的差异,得出微米级粒料对不饱和树脂无增韧作用;纳米级粒料对UP具有一定的增韧教果,粒径相同,比表面积越大的粒料对UP的增韧作用越大,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加入3%的比表面积较大的纳米SiO2可使UP的冲击韧性提高60%,由此说明,比表面积大的纳米材料表面缺陷少,非配对原子多,表面活性高,与UP发生物理或化学结合的可能性大,增强粒子与UP的界面结合.因而可承担一定的载荷,吸收大量冲击能,具有增强增韧的功效。从纳米SiO2加入量超过3%后,UP冲击韧性开始下降可以推断复合材料的韧性受超微细粉粒料的加入量影响可能与UP基体层厚度L和UP/粒料的L1有关。当2L1

1.2 纳米SiO2/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电气、粘接性、化学稳定性等性能,在粘合剂、电气绝缘材

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但是环氧树脂最大的弱点是固化物的脆性大。为解决此问题,刘竞超等通过超声波分散和偶联剂处理的方法使纳米SiO2粒子在环氧树脂中充分分散,制得了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发现,添加纳米SiO2粒子于环氧树脂/N,N一二甲基苄胺、环氧树脂/甲基四氢苯酐体系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韧作用;当其用量分别为5%、3%时,增韧效果最为明显。其中对环氧树脂/N,N一二甲基苄胺体系来说,冲击强度提高94%,断裂伸长率提高46%,拉伸强度也有所提高,其增韧效果优于对环氧树脂/甲基四氢苯酐体系的增韧作用,但后者的增强效果及其耐热性的提高程度则较前者为佳。他们在实验中还发现,加入适量的偶联剂可使复合材料的冲击、拉伸、断裂伸长率等性能匀有提高。即作者通过研究认为纳米SiO2粒子的加入,不但提高了材料的强度、韧性,而且在一定程度改善了体系的耐热性。

2 纳米CaCO3

2.1 CaCO3/PE

傅强等从CaCO3,粉体的用量、粒子的大小、表面处理剂的用量、基体树脂的韧性等多方面对HDPE/CaCO3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出CaCO3填充HDPE有一临界值,当高于此值时,韧性突然增加,且粒子越细,临界值越低,增韧效果越好。

黄锐等人研究纳米级CaCO3,Ti O2和纳米级SiC/Si a N4。粒子填充LDPE,实验证明,纳米级粒子的LDPE无明显增韧增强效果,但也未能使基体树脂性能大幅度大降。纳米级SiC /Si b N4。对LDPE有较好的增韧增强效果,在5%的质量分数时,缺口冲击强度为55.75kJ/m2,是纯LDPE的203%,伸长率达625%仍未断,为纯LDPE的500% 。

许伟平等研究了纳米级CaCO3;填充HDPE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发现填充体系的脆性转变消失,且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和优良的综合性能。研究作者认为:微米级CaCO3,只有经过表面处理后才能对HDPE起到增韧作用,而纳米CaCO3还经过表面处理时对HDPE 具有一定的增韧作用,在经过表面处理后其增韧效果十分明显;原本不相容的两个物质在纳米尺寸下具有一定的相容性;纳米级CaCO3的加入,能够起到应力集中点的作用,受外力作用时,颗粒周围的剪切应力迁移,使与之相连的基体产生局部屈服,吸收更多的能量,从而可大大提高体系的断裂韧性;分散相粒子尺寸的减少及分散性的提高,可以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采用纳米级CaCO3改性复合材料时,体系拉伸强度的降低幅度明显平缓;在纳米级CaCO3填充HDPE体系中,脆韧转变点消失,但冲击强度在纳米级CaCO3含量为20%~25% 之间有最大值;纳米级CaCO3含量高达50%时,HDPE/ CaCO3复合材料仍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与超细CaCO3填充HDPE复合材料相比,纳米CaCO3填充HDPE复合材料具有更加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2.2CaCO3/PP

P P作为聚烯烃中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材料,广泛用于包装、建筑、汽车等行业但由于存在低温冲击性能差,对缺口冲击敏感等缺陷,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用粒径为150nm CaCO3填充PP能使PP等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当加入CaCO320份时,冲击强度为74kJ/m2是纯PP的4倍,在而6.2nm 的CaCO3填充体系未发现此效果。

王旭等研究了纳米级CaCO3对PP的增强增韧作用,结果表明,纳米级CaCO3对PP力学性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且对PP的结晶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作者通过实验认为微米级CaCO3对PP结晶过程的诱异作用要小于纳米级CaCO3,其对PP的增韧增强作用不如纳米级CaCO3明显。

2.3 CaCO3/PVC/ABS

裘怿明等考虑到PVC/ABS的综合性能,选用m( PVC)/m( ABS) =100/g体系,研究粒径为0.1~0.8 nm的CaCO3改性体系。结果表明,CaCO3含量为15份时,体系韧性最好,比纯PVC/ABS体系提高2 ~3倍。同时他们指出其共混温度对体系性能影响较大,175℃

时体系的性能为最佳。

3 粘土

近年来对于粘土改性聚合物的体系中,主要蒙脱石粘土/聚合物体系的研究为核心展开的。Kelly P等将蒙脱石粘土转变为亲油粘土后,利用其在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可被夹层落脓、迁入从而引起固化体系膨胀的特点,巧妙地解决了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的收缩问题,并使体系的耐热性、强度、模量、耐水、耐湿等性能太为改善,从而扩展了环树脂的应用领域。臼许有光等在丙烯酸树脂中加粘土,提高了丙烯酸树脂薄膜或涂层的气密性,且其它性能如耐热性、力学性能也得提高。乔放等借助粘土与聚酰胺基体问的强化学粘合作用,在聚酰胺体系中加入纳米粘土,得到了较常规填充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具有更高强度、模量、耐热、气体阻隔等性能的一种优异的聚酰胺材料。赵竹第等比较了经过处理的蒙脱土/尼龙6、未经处理的蒙脱土/尼龙6两体系的力学性能,认为,经过处理的蒙脱土与尼龙6分子问有很强的化学相互作用,因而得到的复合材料也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此外也有研究结果表明,用纳米粘土与丁腈橡胶制备的复合材料,无论是定伸强度、拉伸强度及扯断伸长率都有大度的提高,而且与丁基橡胶相比,当粘土用量达到20份时,气密性即可超过丁基橡胶无内胎子午线轮胎气密层胶料。张立群研究了用纳米粘土与丁苯檬胶制备的复合材料,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硬度、300%定伸应力、断裂强度、撕裂强度与伸长率等性能都接近用高耐磨炭黑填充橡胶,且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4其它无机纳米材料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纳米材料外,近年来人们研究较多的体系还有:凹凸棒土/聚合物体系、纳米Al2O3/聚合物体系、纳米金刚石/聚合物、纳米TiO2/聚合物体系等。

王益庆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凹凸槔土填充丁腈掾胶和羧基丁腈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电镜进行了验证,证实了在偶联荆的作用下凹凸棒土对橡胶的增强作用。熊传溪等利用纳米Al2O3填充PS时发现当纳米Al2O3体积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冲击强度是纯PS 的4倍和3倍。原津萍等在环氧胶粘剂中加入纳米级金刚石微粉,测试了体系的主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胶粘剂中加入适量的纳米级金刚石微粉,可提高涂层的耐磨性。当纳米级金刚石粉加入量为8%时,体系的耐磨性为未添加体系的2.24倍,加入量过大,耐磨性下降;在胶粘剂中加入适量的纳米级金刚石微粉,可提高胶粘的拉伸强度,当加入量为8%时,拉伸强度可提高27.5%,拉伸剪切强度提高16.8%。加入量过大,强度下降;纳米级金刚石粉使涂层的耐磨性、胶粘剂的胶接强度提高,与金刚石本身的高强度及纳米材料的特性有关。

日前,有关无机纳米材料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研究报道的较多,但大多是建立在增强韧为目的基础上,对其它性能如工艺性等进行改性研究的报道甚少。因此本文作者认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我们应致力于有关其它重要性能的改性研究工作。有幸的是,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刘祥萱等通过研究认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中引入纳米TiO2,降低了固化反应活化能和树脂固化处理温度,改善了它的加工性能,树脂在N2中的起始热分散温度降低,但不改变热氧分解温度;TiO2/双马来酰亚胺固化树脂玻璃化转变温高达302℃,热分散温度达420℃;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固化温度和延长固化时间,可使树脂的玻璃化温度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凤雷,李道火. 无机纳米材料对聚合物改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粉体技术,1999,5(3):31-34.

[2] 郭卫红,李盾,唐颂超,等. 纳米材料及其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J]. 工程塑料应用,1998,26(4):

11-18.

[3] 杨伏生、周安宁、葛岭梅,等. 纳米科技在聚合物改性方面的应用[J]. 化工进展,2001,8(9):9-12.

纳米技术在高分子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在高分子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32 朱梦成1308052064 ) [摘要] 纳米材料及其技术是随着科技发展而形成的新型应用技术。纳米材料的研究是从金属粉末、陶瓷等领域开始的,现已在微电子、冶金、化工、电子、国防、核技术、航天、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将纳米材料分散于聚合物中以提高高分子材料性能的研究也日益活跃,并取得了许多可观的成果。 [关键词] 纳米技术;高分子材料;改性;应用 1纳米粒子的特性及其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1.1纳米粒子的特性 纳米粒子按成分分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包括无机物和有机高分子等;按相结构分可以是单相,也可以是多相;根据原子排列的对称性和有序程度,有晶态、非晶态、准晶态。由于颗粒尺寸进入纳米量级后,其结构与常规材料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其在催化、光电、磁性、热、力学等方面表现出许多奇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价值。 1.1.1表面与界面效应 纳米微粒比表面积大,位于表面的原子占相当大的比例,表面能高。由于表面原子缺少邻近配位的原子和具有高的表面能,使得表面原子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从而使纳米粒子表现出强烈的表面效应。利用纳米材料的这种特点,能与某些大分子发生键合作用,提高分子间的键合力,从而使添加纳米材料的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大幅度提高。 1.1.2小尺寸效应 当超细微粒的尺寸与传导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导致其磁性、光吸收、热、化学活性、催化性及熔点等发生变化。如银的熔点为900℃,而纳米银粉的熔点仅为100℃(一般纳米材料的熔点为其原来块体材料的30%~50%)。应用于高分子材料改性,利用纳米材料的高流动性和小尺寸效应,可使纳米复合材料的延展性提高,摩擦系数减小,材料表面光洁度

无机纳米材料简介

无机纳米材料简介 无机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从物质的类别来划分出的一种纳米材料。指其组成的主体是无机物质。 无机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纳米氧化物、纳米复合氧化物、纳米金属及合金,以及其他无机纳米材料。 一、纳米氧化物: 纳米氧化物指的是粒径达到纳米级的氧化物,比如纳米二氧化钛 (T25),纳米二氧化硅(SP30),纳米氧化锌(JE01),纳米氧化铝(L30),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铈,纳米氧化铁等等。 纳米氧化物的基本技术指标包含:粒径,含量,比表面积,pH, 以及一些金属成分的含量。 纳米氧化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纳米催化剂具有表面效应,吸附特性及表面反应等特性,因此纳米催化剂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实际上,国际上已把纳米粒子催化剂称为第四代催化剂。我国目前在纳米材料的研究应用水平在某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实现产业化的SiO2(如VK-SP30)、CaCO3、TiO2(如VK-T25)、ZnO等少数几个品种,这些制备出来的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用作主催化剂,二是作为纳米催化剂载体制成负载型催化剂使用。国际现在企业主要有杜邦,德固赛,国内的有杭州万景等企业生产纳米氧化物系列的产品。 2.1 石油化工催化领域 由于纳米材料颗粒的大小可以人工控制,又由于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的键态和颗粒内部不同及表面原子配位不全等,从而导致表面的活性部位增加。另外,随着粒径的减小,表面光滑程度变差,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原子台阶,这样就增加了化学反应的接触面。利用纳米微粒的高比表面积和高活性这些特性,可以显著提高催化效率。例如,纳米Ni粉可将有机化学加氢和脱氢反应速度提高15倍;超细Pt粉、碳化钨粉是高效的加氢催化剂;在甲醛氧化制甲醇反应中,使用纳米SiO2,选择性可提高5倍,利用纳米Pt催化剂,放在TiO2担体上,通过光照,使甲醇水溶液制氢产率

粉体表面改性复习要点(精简版)

第2章 纳米粉体的分散 1.粉体分散的三个阶段(名词解释) 润湿 是将粉体缓慢加入混合体系形成的漩涡,使吸附在粉体表面的空气或其它杂质被液体取代的过程。 ?解团聚 是指通过机械或超声等方法,使较大粒径的聚集体分散为较小颗粒。 ?稳定化 是指保证粉体颗粒在液体中保持长期的均匀分散 2.常用的分散剂种类 (1)表面活性剂 空间位阻效应 (2)小分子量无机电解质或无机聚合物 吸附--提高颗粒表面电势 (3)聚合物类(应用最多) 空间位阻效应、静电效应 (4)偶联剂类 3.聚电解质(名词解释) 是指在高分子链上带有羧基或磺酸基等可离解基团的水溶性高分子 4.对不同pH 值下PAA 在ZrO 2表面的吸附构型进行分析。 图.不同pH 值下PAA 在ZrO 2 表 面的吸附构型 a.当pH<4时,PAA 几乎不解离,以线团方式存在于固液界面上,吸附层很薄,几乎无位阻作用 δ δδ

b.随pH值增加,链节间静电斥力使其伸展开 c.ZrO2表面电荷减小直至由正变负,PAA的负电荷量增加,其间斥力增加, 使得PAA链更加伸展,可在较远范围提供静电位阻作用 5.用聚电解质分散剂分散纳米粉体时,影响浆料稳定性的各种因素有哪些? 1、聚电解质的分子量 当聚电解质分子量过小,在粉体表面的吸附较弱,吸附层也较薄,影响位阻作用的发挥。 分子量过大,易发生桥连或空位絮凝,使团聚加重,粘度增加。 2、分散剂用量 适宜的分散剂用量才可以使分散体系稳定。 用量过低,粉体表面产生不同带电区域,相邻颗粒因静电引力发生吸引,导致絮凝。 用量过高,离子强度过高,压缩双电层,减小静电斥力;同时,还易发生桥连或空缺絮凝,稳定性下降。 3、温度 研究表明,为了获得较好的分散效果(以最低粘度为衡量标准),随温度的升高,所需分散剂的用量随之增加 6.结合下图,分析煅烧为什么能够改善纳米Si3N4粉体的分散性? 煅烧改善纳米Si3N4粉体的可分散性 ?此前提到,球磨可有效降低粉体的粒度。但球磨过程可能造成分散介质与粉体发生化学反应。 ?以乙醇为介质球磨Si3N4粉体时,表面的Si-OH可能与乙醇反应生成酯。 ?酯基的生成对粉体的分散性影响很大: a、酯基是疏水基团 b、屏蔽负电荷,影响分散剂的吸附 ?采取煅烧去除酯基,可改善其分散性 第3章纳米粉体表面改性(功能化) 1.表面改性有哪些重要应用? 改善纳米粉体的润湿和附着特性。 改善纳米粉体在基体中的分散行为,提高其催化性能。 改善粉体与基体的界面结合能等。 2.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方法? 气相沉积法 机械球磨法 高能量法

无机纳米材料在聚合物改性中的作用

无机纳米材料在聚合物改性中的作用摘要:通过添加填料、组分对聚合物改性,能使聚合物的的刚性、耐热性、耐候行及化学特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聚合物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热性等方面的要求更是愈来愈苛刻,愈来愈趋于综合化,但是大量研究及生产实践证实,在相同的填充条件下,超细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能高于普通填料填充体系,即超细体系的填充改性效果更好,改性效率更高,因此超细填料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纳米粒子的出现是制造技术的一大突破它的出现对高性能陶瓷、合金、塑料等复合材料的研制和开发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纳米材料的纳米尺寸效应、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原子处于高度活化状态、与聚合物强的界面相互作用产生声、光、电、磁等性质,将其应用于聚合物的改性,开发新型的功能复合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纳米SiO2: 1.1 纳束SiO2/UP 玻璃钢虽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但其耐磨性、硬度、耐热性、耐水性等性能仍需进一步改善。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利用纳米材料卓越的特殊功能来改善玻璃钢材料的性能缺陷。 未明等通过在UP中加入纳米SiO2,得到了耐磨性、硬度、强度、耐热、耐水等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的玻璃钢。通过实验发现:当向UP中添加3~5的纳米SiO2后,其耐磨性可提高1 ~2倍;奠氏硬度从原来的2级左右提高到2.8 ~2.9级,接近天然大理石的硬度;拉伸强度从133 k g/c m 增加至277 k g/c m ,即大大增加了材料的韧性;耐水性能也明显改善。此外研究者还对纳米SiO2改性UP的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 1 ) 由于纳米SiO2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数多、表面能高、表面严重配位不足,因此表面活性极强,易于与树脂中的氧起键合作用,提高分子在高分子键的空隙中,而其又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故使添加纳米SiO2的树脂材料强度、韧性、延展性均大大提高,即表现在拉仲强度、抗冲击性能等方面的提高。( 2 ) 由于纳米SiO2其分子状态是三维链状态的羟基,与树脂中氧键结合或镶嵌在树脂键中,可增强树脂硬度。由于纳米SiO2的小尺寸效应,使材料表面光洁度大大改善,摩擦系数减少,加入纳米颗粒的高强性,因此使材料耐磨性大大提高,且表面光洁度好。( 3 ) 由于纳米SiO2颗粒小,在高温下仍具有高强度、高韧、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使材料的表面细洁度增加,使材料更加致密,同时也增加材料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 葛曷一等通过比较不同粒径粒料对不饱和树脂改性作用的差异,得出微米级粒料对不饱和树脂无增韧作用;纳米级粒料对UP具有一定的增韧教果,粒径相同,比表面积越大的粒料对UP的增韧作用越大,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加入3%的比表面积较大的纳米SiO2可使UP的冲击韧性提高60%,由此说明,比表面积大的纳米材料表面缺陷少,非配对原子多,表面活性高,与UP发生物理或化学结合的可能性大,增强粒子与UP的界面结合.因而可承担一定的载荷,吸收大量冲击能,具有增强增韧的功效。从纳米SiO2加入量超过3%后,UP冲击韧性开始下降可以推断复合材料的韧性受超微细粉粒料的加入量影响可能与UP基体层厚度L和UP/粒料的L1有关。当2L1

纳米材料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纳米材料改性水性聚氨酯几种常用方法的特点和研究进展,指出了纳米材料改性水性聚氨酯存在的问题。 标签:水性聚氨酯(WPU);纳米材料;方法;改性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水性聚氨酯(WPU)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WPU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二元胶态体系,具有不污染环境、VOC(有机挥发物)排放量低、机械性能优良和易改性等优点,使其在胶粘剂、涂料、皮革涂饰、造纸和油墨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1~4]。但在制备WPU过程中由于引入亲水基团(如-OH、-COOH等),因此存在固含量低,耐水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差等缺陷,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殊性质,为各种材料的改性开辟了崭新的途径。通过纳米材料改性的WPU,其成膜性、耐水性和耐磨性等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5]。 2 纳米材料改性WPU的方法 2.1 共混法 共混法即纳米粒子在WPU中直接分散。首先是合成各种形态的纳米粒子,再通过机械混合的方法将纳米粒子加入到WPU中。但在该方法中,由于纳米粒子颗粒比表面积大,极易团聚。为防止纳米粒子团聚,科研工作者对纳米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来提高其分散性,改善聚合物表面结构以提高其相容性。 李莉[6]等利用接枝改性后的纳米SiO2和TiO2与WPU共混,制备了纳米材料改性水性WPU乳液。研究发现,纳米粒子在乳液中分散均匀,无团聚现象;改性后的WPU乳液力学性能比未改性前得到改善和提高;当纳米粒子添加量为0.5%时,WPU乳液的力学性能最佳,吸水性降低了70%,添加的纳米粒子对波长290~400 nm的紫外光有吸收。 李文倩[7]等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纳米SiO2溶胶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将其与WPU共混制备出了WPU/SiO2复合乳液,考查了改性纳米溶胶含量对复合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KH560物质的量比为6:1时,改性后的纳米SiO2溶胶的粒径最小且分布较均一。KH560的加入使纳米SiO2粒子更均匀地分散在聚氨酯乳液中,且SiO2粒子与聚氨酯乳液之间存在一定键合作用,使涂层的耐热性得到显著增强。当改性SiO2溶胶添加量为5%~10%时,涂膜的硬度、耐磨性、耐划伤性、耐水性等性能明显提高。

无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的应用

无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的应用 班级:材料科学与工程(1)班 姓名:何丽莉 学号:201473030107

摘要:主要介绍了几种介绍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碳等非金属类纳米材料,以及磁性铁、氧化铈、银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镍等金属类纳米材料,比较了不同来源无机纳米材料的发展、特点、优势,明确了无机纳米材料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及低毒性等特点,综述了无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临床诊断、疾病预防等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无机纳米材料生物医学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the mesoporous silica, nano carbon and other non metal nano materials, and magnetic iron, cerium oxide, silver nanoparticles, gold nanoparticles, nickel and other metal nano materials, compared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ources of inorganic nano materials, features, advantages, the inorganic nano material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ow cost,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low toxicity characteristics, the application of inorganic nano materials in the biomedical, clinical diagnosis, disease preventi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biomedicine. Keywords: inorganic nano materials biomedicine

纳米粒子表面与界面改性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 摘要:本文介绍了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原理,对几种纳米粒子ZnO纳米粒子、Fe3O4纳米粒子、SiO2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字:纳米材料;表面改性剂;改性机理 1 前言 在制备纳米材料的过程中,由于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纳米粒子很容易团聚;另一方面,纳米粒子与表面能比较低的基体的亲和性差,二者在相互混合时不能相溶,导致界面出现空隙,存在相分离现象。只有对纳米粒子在材料中的团聚问题解决得好,纳米粒子的特殊效应才会在材料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最终使材料的力学、光学、热学等方面的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1]。 所谓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就是让纳米粒子表面与表面改性剂发生作用,以改善纳米粒子表面的可润湿性,增强纳米粒子在介质中的界面形容性,使纳米粒子容易在有机化合物或是水中分散。选用特殊的表面改性剂可以使纳米粒子获得特殊的性质。 2 表面改性剂 表面改性剂可以是无机化合物,比如通常采用Al2O3,SiO2,ZnO作为改性剂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经过处理后的锐钛矿型TiO2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能力,可安全地应用到化妆品、造纸、涂料等领域。用氟化物改性α-Al2O3,可制得分散均匀、平均粒径<50nm的氧化铝粉。 也可以是有机化合物,特别是聚合物。实际上有机化合物是主要的纳米粒子改性剂。上面提到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过程中,用聚合物为表面活性剂对粒子进行改性的过程。实际上,聚合物对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就是以聚合物网络稳定纳米粒子。在聚合物网络中引入羧基盐、磺酸盐等,经硫化氢气流处理成硫化物纳米粒子,粒径平均仅几个纳米,受聚合物网络的立体保护作用,提高了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实现了纳米粒子特殊性质的微观调控,聚合物优异的光学性质及易加加工性,为纳米粒子的成型加工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纳米材料

聚丙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少量纳米粒子可同时实现对聚丙烯(PP)基体的增强增韧并对其力学性能、结晶性能、抗老化及抗菌等性能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用无机纳米粒子改性PP 可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聚丙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是目前复合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综述了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丙烯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介绍PP 纳米复合材料体系和制备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PP 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结晶和抗老化等性能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少量纳米粒子可大幅度提升基体材料的综合性能, 但目前许多文献报道的表面改性和制备技术仍没有解决纳米团聚的难题, 特别是要实现工业生产则纳米粒子在PP 基体中的分散性尚需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无机纳米粒子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 Latest Resear ch Development of Polypropylene/Inorganic Nanocomposites Abstract Small amount of nanoparticles can reinforce and toughen polypropylene (PP) and have much effect on the machanical properties,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anti-aging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PP matrix. High performances andmultifunctional PP/inorganic nanocomposites can be prepared by modification of PP with nanoparticles, which is a new generation composite and has attached great interests. The newest developments, preparations, machanical properties, morphology, crystallization and anti-aging properties of PP/inorganic nanocomposites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w loading of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may lead to tremendous increase of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but the surface-modific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reported in many articles do not resolve the aggregation ofnanoparticles. The dispersion of nanoparticles in PP matrix needs to be improved

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

第31卷第2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3月 Vol.31 No.2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r. 2009 ──────────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07215107) 收稿日期:2008-04-19 作者简介:刘立华(1969-),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唐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应用。 -31- 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 刘立华,刘会媛,张相平 (唐山师范学院 化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是钛白粉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处理的方法和包覆的程度直接影响产品的应用范围。阐述了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改性原理和化学表面改性的两种方法──无机包膜改性和有机包膜改性。无机包膜改性包括铝包膜改性、硅包膜改性、铁包膜改性和硅铝复合包膜改性;有机包膜改性主要是醇类化合物和羧酸类化合物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包覆改性。 关键词:二氧化钛;表面改性;纳米 中图分类号: O 6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2-0031-03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Nano-Sized Titania LIU Li-hua, LIU Hui-yuan, ZHANG Xiang-pi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nano-sized titania is one of the key steps in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titania and it can directly effecte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titania powder. The principles of modification of nanoscale titania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Coating a film of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 on its surface which is two means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is reviewd in the paper. Inorganic surface modification includes surface modification with Aluminium, surface modification with silicon surface modification with iron and composite surface modification with silicon and aluminium. Organic surface modifications were mainly interpreted by the alcohol compounds and carboxylic acid compounds c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itania. Key words: titania; surface modification; nano 纳米二氧化钛因具有光催化活性好、毒性低、稳定、价廉、易于回收等优势而倍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纳米二氧化钛以其高效的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能力而成为当前最为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1]。纳米二氧化钛这种独特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粒度的大小。一般来说,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其光催化活性也就越高。 由于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极强的活性,使得它们很容易团聚,这大大降低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由于纳米二氧化钛表面亲水疏油,在有机高分子树脂中难以均匀分散,界面上会出现空隙,当空气中的水分进入空隙中就会引起界面处高聚物的降解、脆化、导致材料性能下降。为了充分利用二氧化钛的优良性能,在表面包覆一层无机物或有机物膜对其进行表面改性。 1 表面改性原理 由溶胶稳定性的DLVO 理论可知,纳米级的二氧化钛细粉,单位面积的超额吉布斯自由能升高,表面张力变大,促使二氧化钛发生团聚,此时ζ电位比较高。若要使团聚体重新分散,首先应使表面充分润湿。判断固体能否在液体中润湿以及润湿程度的标准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润湿热的大小,可以用润湿热来比较二氧化钛粉末在不同溶剂中的润湿程度。二氧化钛在水中的润湿程度比较好。实际上,在把二氧化钛粉末中加入水以后,由于颗粒外表面附着的空气与水的置换作用,使细小颗粒的润湿速度较慢。为了加大润湿程度,可以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以降低其表面张力,提高润湿性。通常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有三乙醇胺、硅酸盐、烷基萘磺酸等。二是根据接触角的大小判断。二

无机纳米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无机纳米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姓名:孙震 学号:9901090094 班级:粉冶工程试验班0901

无机纳米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团聚是纳米粉体材料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表面改性是有效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纳米表面改性材料的一些基本方法,并介绍了国内外改性材料的一些实例,并对表面改性的前景作出了展望。 纳米粉体是指线度处于1~100nm之间的粒子聚合体, 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和其他各种各类的化合物。与普通纳米粉体相比, 纳米粉体的特异结构使其具有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因而在催化、磁性材料、医学、生物工程、精细陶瓷、化妆品等众多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被誉为面向21世纪的高功能材料, 成为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粉体制备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经成功制备出各种纳米粉体, 制备方法多种多样, 如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法、物理气相沉积法、沉淀法、微乳液法、溶胶一凝胶法、高能球磨法等, 并且许多己经实现了工业化。我国现在已能生产铁、钻、镍、镁、银、铜、铝等金属纳米粉, 二氧化硅、二氧化铁、二氧化错、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锌等氧化物粉末, 以及碳化硅、氮化硅等陶瓷粉末川。但制备出纳米粉体还只是第一步, 最艰巨的一步是针对不同使用介质、不同使用场合的表面改性和处理。因为纳米粉体粒径小、比表面积和表面能极大极易团聚而不能发挥纳米粉体的优异特性, 纳米粉体团聚已经给粉体技术及相关工业领 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是其应用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川。另 外, 纳米粉体与介质的不相容性导致界面出现空隙, 存在相分离现象, 所以必须对纳米粉体进行表面处理。 1纳米粉体团聚的原因 由于纳米粒子所具有的特殊的表面结构, 所以在粒子间存在着有别于常规粒子(颗粒)间的作用能,即纳米作用能(F n )。定性地讲, 这种纳米作用能就是纳米粒子的表面因缺少邻近配位的原子, 具有很高的活性, 而使纳米粒子彼此团聚的内在属性, 其物理意义应是单位比表面积纳米粒子具有的吸附力。它是纳米粒子几个方面吸附的总和: 纳米粒子间氢键、静电作用产生的吸附; 纳米粒子间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与表面改性.doc11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与表面改性 化学与材料科学系09级应用化学1班刘立君李淑媛 摘要:由于纳米Fe3O4在光学、电学、热学、磁学、力学等方面独特的性质,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多,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各种制备方法,对其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应用前景、产品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综述了纳米四氧化三铁的表面改性的方法,如有机改性、无机改性、偶联改性、小分子改性、大分子改性等改性手法,以及表面改性后各种纳米Fe3O4的特征与用途前景。 关键词纳米Fe3O4 综述表面改性 1引言 四氧化三铁的性质:四氧化三铁在常温常压状态下是一种具有强磁性的黑色粉末状晶体,潮湿状态的四氧化三铁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成三氧化二铁,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四氧化三铁具有强磁性,四氧化三铁固体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因为在磁铁矿中,由于Fe2 +与Fe3 +在八面体位置上基本上是无序排列的,电子可在铁的两种氧化态间迅速发生转移,所以四氧化三铁固体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X 射线研究表明,四氧化三铁是铁( III) 酸盐,即Fe2 +( Fe3 +O2 -2)2,称为“偏铁酸亚铁”,化学式为Fe( FeO2)2。在四氧化三铁里,铁显两种价态,所以常常将四氧化三铁看成是由FeO 与Fe2O3组成的化合物,也可表示为FeO·Fe2O3,但不能说是FeO 与Fe2O3组成的混合物,它属于纯净物。常见的天然磁铁矿中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的晶

体。 磁性纳米粒子的性质:纳米材料指颗粒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及由其聚集而成的纳米固体材料,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得其与同组成的材料相比,显示独特的光学、电学、热学、磁学、力学及化学性质。当磁性纳米材料的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度时,尺寸和形状这两个关键参数强烈影响着其磁性能,使磁性纳米粒子呈现超顺磁性,高矫顽力,低居里温度和高磁化率,同时,磁性纳米粒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第一,磁性纳米粒子具有可控性的粒径(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小于或相当于细胞(10-100nm),病毒(20-450nm),蛋白质(5-50nm),基因(Znm宽10-100nm 长)的尺度,这表明磁性纳米粒子能够接近我们所感兴趣的生物实体.事实上,它们可以被生物分子修饰后连接到生物实体上,由此提供了一种可控的标一记方法;第二,磁性纳米粒子的磁性遵从库仑定律,能够通过外加磁场加以控制;第三,磁性纳米粒子能够对磁场的周期性变化产生响应,从激励场获得能量,由此微粒能够被加热,从而可用于热疗,传输大量的热能到靶区,如肿瘤;第四,磁性纳米粒子可从尿液及大便中排泄,其中经肾脏排出较多,肠道排出较少。这也使其在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有着特殊的应用。常用的磁性纳米材料有金属合金及其金属氧化物,由于镍、钴等存在毒性,在生物、医药等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而铁的氧化物(Fe3O4,γ一Fe2O3)因其低毒(LD50约2000mg/kg体重,远远高于目前临床应用剂量)、易得等特点被广泛推用。

纳米材料改性硅胶的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改性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纳米蒙脱土改性硅橡胶、纳米Si02改性硅橡胶、纳米siox 改性硅橡胶、纳米纤维改性硅橡胶、纳米TiQ改性硅橡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介绍了硅橡胶纳米改性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硅橡胶,纳米材料,改性 用纳米材料对传统硅橡胶进行改性,可以提高硅橡胶的力学、耐热、导电和阻燃等性能。通常所说的纳米相改性硅橡胶是指采用特殊工艺或技术手段将制备好的纳米相材料均匀分散于硅橡胶基体中从而得到比原有性能更好的材料。在纳米相改性硅橡胶体系中存在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纳米颗粒与硅橡胶基体问的作用;同时,改性硅橡胶中除了纳米颗粒本身具有特殊的纳米效应外,还与硅橡胶基体颗粒周围局部场效应的形式发生协同作用,因此在其内部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会产生一些母体不具备的力学、阻隔、抗老化和导电等特异性质。 1、纳米蒙脱土改性硅橡胶 近年来,对蒙脱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是阻燃高分子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这类材料具有较白炭黑/聚合硅橡胶无法比拟的优点,可以同时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气体阻隔性和阻燃性等[1。3]。硅橡胶具有热稳定性高、热释放速率低、成炭率高、低烟、无毒等优点,成为阻燃防火橡胶的首选材料;但硅橡胶本身具有可燃性,需要进行阻燃改性以便扩大其应用。 赖亮庆[4]等采用蒙脱土(MMT)、钠基蒙脱土(Na-MMT)、用羧基插层剂改性的蒙脱土(DK3)和用十八烷基插层剂改性的蒙脱土(DK4)粉末,计算出MMT、Na-MMT、DK3和DK的[0013面层间距d001分别为1.2rim、1.5rim、2.5rim、3.4nm,并且以它们作为填充剂,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蒙脱土/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蒙脱土对硅橡胶的力学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有机插层剂改性有利于蒙脱土在硅橡胶中的分散,并且提高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阻燃等性能。一般而言,未改性蒙脱土的层间距较小,且具有亲水性,与硅橡胶的相容性较差;所以蒙脱土在硅橡胶中不易被剥离而呈微米级分散,达不到补强和阻燃的效果。而经有机插层剂改性的蒙脱土DK3、Ⅸ<4的层间距增大,且有机阳离子的引入使蒙脱土的疏水性大大提高;从而使蒙脱土与硅橡胶的相容性提高,蒙脱土易被插层或剥离成纳米级片层分散在硅橡胶中。这种硅橡胶依托蒙脱土纳米片层超大的比表面积和极高的径/厚比来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另外。纳米片层分散在硅橡胶中能够阻隔氧气、自由基以及热量等往里层传递,所以硅橡胶的阻燃性能得到提高。研究还发现,当层间距d001为3.4nm的有机改性蒙脱土的质量分数为6%时,硅橡胶的拉伸强度达到12.1MPa,扯断伸长率为362%,氧指数为32.7%,硅橡胶的起始分解温度和终止分解温度分别比空白样提高83℃和13℃。 王锦成L5j等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改性后,再用其作为填料,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有机蒙脱土(0MMT)填充脱醇型RTV-2硅橡胶。与MMT质量分数为2%的硅橡胶相比,OMMT质量分数为20%的硅橡胶的拉伸强度由1.39Mpa提高到1.98MP提高了42.4%;断裂伸长率由190%提高到210%,提高了lo.5%;透气量只有其0.003%,而透气系数只有其0.009%;热分解中心温度变化不大,分解的剧烈程度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中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中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纳米粒子和纳米复合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如药类、纺织、化妆品、农业、光学、食品包装、光电设备、半导体设备、航天航空设备、建筑行业以及催化剂中。纳米粒子能被添加到纳米聚合材料中。由无机纳米粒子和有机高分子组成的新一类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他们组成成分本身不具备的性能。因此具有工业应用的前景。无机纳米粒子和聚合物基体的合并能显著提高基体的性能。新聚合物可能会在热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电力性能、催化性能、阻滞性和光学性能上获得提升。提升的性能受添加的纳米粒子的大小、形状、浓度以及和聚合物基体融合程度的影响。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防止颗粒凝聚。在聚合物基体中很难形成均匀分散的纳米粒子颗粒,因为纳米粒子颗粒的比表面积和体积效应容易造成粒子的凝聚。通过对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改性能提高无机粒子和聚合物基体的表面相互作用。有两种方法对无机粒子表面进行改性。第一种方法是使表面和一些小分子反应或者镶嵌一些小分子,比如硅烷偶联剂;第二种方法是基于通过共价键将聚合物与粒子上的羟基相连接。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好的地方是,嫁接后的粒子能通过对嫁接单体的种类和嫁接方法的改变而得到想要的性质。 关键词: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嫁接;硅烷偶联剂;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第一章.简介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粒子的发展,经常是通过在无机粒子上嫁接合成高分子或在聚合物基体上添加改性纳米粒子(NPs)来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其他性能。一类新材料,以无机纳米粒子和有机高分子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当和它们各自本身的组成成分相比时,能展现出更好的性能。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已经吸引了很大的关注。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已经吸引了很大的关注,因为它能很好的融合纳米粒子和聚合物基体,并且提高它们的表面性能。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的聚合物基体能同时具备聚合物基体的性能和无机纳米粒子本身独特的性能,如更轻的重量和更好的可成形性。加入了具有如下性质的

纳米材料对聚氨酯改性的研究现状

纳米材料对聚氨酯改性的研究现状Current Research on Polyurethane modi? ed by Nanomaterials ■乐志威1 吴 燕2 钟世禄3Le Zhiwei1 & Wu Yan2 & Zhong Shilu3 (1.2.3.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摘 要:近年来,纳米改性已经成为聚合物改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在聚氨酯中的改性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纳米微粒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和表面张力随粒径的下降急剧增大等特点。纳米材料可以表现出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因此,经过纳米材料改性的聚氨酯复合材料既保持了高分子材料的许多优异性能,又具有纳米材料的很多优点。本文着重讨论了常见的几种纳米材料对聚氨酯改性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聚氨酯;纳米材料;改性;聚合物;现状 中图分类号:TS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60(2013)05-0090-03 Abstract: IIn recent years, nano-modifi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primary means of polymer-modification, modified polyurethane has also made important progress. Nanoparticles with a small size, large surface area, surface energy and surface tension increases with particle size decreasing sharply. Nanomaterials can show the small size effect, surface effect, sub-size effect and macroscopic quantum tunneling effect. So after the nanomaterial modi? ed polyurethane composite material while maintaining many of the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the polymer material also has many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nanomaterial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polyurethane modi? ed by several common nanomaterials. KeyWords: Polyurethane; Nanomaterials; Modi? cation; Polymer; Situation 聚氨酯(P U)称为聚氨基甲酸酯,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的聚合而成的。聚氨酯有多种产物,大致可分为热固性聚氨酯和热塑性聚氨酯两种,这只需通过调节配方中N C O/O H的比例就可制得不同产物,因为聚氨酯中含有强极性氨基甲酸酯基团。然而根据它的分子结构不同又可以分为线型和体型两种。其中体型结构可以制备出呈现硬的、软的或者介于软硬之间的产物,这是因为它的交联密度可控制在不同范围。聚氨酯具有很多优点,如高耐磨、高弹性、良好的挠曲性、较高的杨氏模量以及较好的耐候、耐油、耐脂、耐溶剂等特点。但其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如强度不高,耐热、耐水、抗静电等性能差。所以目前出现很多改性聚氨酯的方法,其中纳米改性已渐渐成为重要的改性手段之一,根据不同需求,学者们提出很多纳米材料对聚氨酯进行改性的方法,不同的材料对P U的改性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本文就这些纳米材料把其分成无机纳 用,从而提高分子键合,且纳米S iO2比较容易 分布到高分子链空隙中,从而可以很大程度 上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韧度以及延展性。纳 米SiO2还可以和聚氨酯中不饱和键的电子云 发生作用,从而提高聚氨酯材料的热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及光稳定性,起到了提高产品的 抗老化性能和耐化学性等作用[1]。 黄国波等[2]先将纳米SiO2进行预分散处 理,在P U扩链阶段将其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进 行原位聚合制备了纳米S i O2/P U复合材料。他们 对材料进行S E M检测,照片显示纳米S i O2基本 上均匀分布在P U中,他们还对复合材料进行力 学检测,结果跟纯P U相比复合材料有较好的 力学性能。 P e t r o v i c a等[3]通过A F M及X射线分析等方 法对纳米SiO2对于P U形态结构影响进行了研 究。结果证明纳米S i O2对P U球晶结构有很大的 影响,由于纳米S i O2粒子均匀分散在P U的硬段 与软段中,从而破坏了P U原有的相分离结构, 抑制了在球晶内形成发散生长微纤,最后减弱米材料和有机纳米材料两部分,对纳米材料 改性聚氨酯进行综述。 1 无机类纳米材料改性聚氨酯的研究 现状 无机纳米微粒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 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因为无机纳米微 粒的尺寸较小,它的比表面积大,且随着粒径 的越来越小表面能和表面张力会越来越大。 所以当聚氨酯复合材料经过纳米无机材料 改性后,它既可以保持高分子材料的纵多优 异性能而且还会具有无机纳米材料的很多优 点。这些无机粒子是以纳米级的形式均匀的 分布在基体中的,所以这种复合材料往往在 热学、力学、电学等方面也具有一些特殊的性 能。 1.1S i O2/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S i O2的比表面积大,分散性也很好, 且具有较高的活性,表面缺氧而偏离稳态的 硅氧结构很容易和聚氨酯中的氧起键合作 专论与综述SEMINAR & SUMMARY 90

纳米材料改性PVC技术的研究

纳米材料改性PVC技术的研究 牛永生史抗洪河南安阳工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纳米CaCO3改性PVC、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改性PVC以及其他纳米复合材料改性PVC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技术在聚氯乙烯增韧改性中具有同时提高材料韧性和强度的特点,纳米复合技术将成为聚氯乙烯增韧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 关键词:纳米粒子;PVC;改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modification methods of nano-CaCO3/PVC,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s/PVC and other PVC nanocomposites is review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y have good properties that toughenss and intensity can be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Nanotechnology will become popular in toughening modification of PVC. Key words:nanoparticles,PVC,modification 1前言 聚氯乙烯(PVC)是五大热塑性合成树脂之一,具有绝缘、阻燃和耐腐蚀等优点,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加工简单、生产能耗低,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化工原料,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电力电讯和包装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化学建材作为PVC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要求其具有更高的使用性能:高强度、高模量和高韧性以及耐温性能等。但聚氯乙烯树脂作为化学建材使用具有明显的缺陷:抗冲击性能差,纯硬质PVC制品的缺口抗冲击强度只有2kJ/m2~ 3kJ/m2,属于硬脆性材料,特别是低温韧性差,降低温度时迅速变硬变脆,受冲击时极易脆裂;软质PVC的增塑剂迁移性较大,使用过程中小分子的增塑剂容易逸出,导致制品脆裂,热稳定性差,在较低温度下开始明显分解、降解,难加工,未添加增塑剂的聚氯乙烯熔体粘度大,流动性差。这些缺陷都大大制约了PVC材料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拓展。为了改善PVC性能方面存在的不足或赋予新的性能,进一步拓宽PVC的应用范围,对PVC的增韧、增强、提高耐热性等的改性研究非常重要。纳米技术的发展及纳米材料所表现出的优异性能,给人们以重大的启示。人们开始探索将纳米材料引入PVC增韧改性研究中,并发现增韧改性后的PVC树脂具有优异的韧性,刚度及强度得到显著改善,而且热稳定性、尺寸稳定性、耐老化性等也有较大提高,纳米复合材料已经成为PVC增韧改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介绍纳米复合材料在PVC增韧改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纳米CaCO3改性PVC CaCO3是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广泛使用的无机填料。在橡胶、塑料制品中添加CaCO3等无机填料,可提高制品的耐热性、耐磨性、尺寸稳定性及刚度等,并降低制品成本,成为一种功能性补强增韧填充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牛建华[1]等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PVC/nano-Ca CO3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CaCO3粒径、表面处理剂及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界面作用的影响,用界面作用参数B和界面解键角θ表征了CaCO3纳米颗粒和PVC之间的界面作用大小。研究表明,相对于异丙基三(硬酯酰基)钛酸酯以及未改性的纳米CaCO3颗粒,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酰基)钛酸酯处理使得PVC/nano-CaCO3复合材料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界面作用。PVC/nano-CaCO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界面作用随着表面处理剂含量的增加以及纳米碳酸钙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蔡梦军[2]等研究了纳米CaCO3和矿纤维对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硬质PVC复合材料中填充材料的形状对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纤维状的矿纤维比球状的纳米CaCO3作为填充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