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佩《柔软的父亲》初中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柔软的父亲》阅读答案

《柔软的父亲》阅读答案柔软的父亲①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执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②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
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休闲西装来工作的。
这人约莫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着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
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③这时,另一位好奇的老头儿也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这哪有蝌蚪哟,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辩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④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在小区隔壁的政法大学,有一块大水塘,那里已经是蝌蚪成群了。
上周我就带着孩子去过,孩子第一回见到那么多黑溜溜的蝌蚪,欢喜得不得了。
但由于天生不善与陌生人搭讪,我并没说。
⑤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
我当然也猜得出来,这位显然并不擅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
准确地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
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于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
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
⑥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
⑦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
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
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
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
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
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半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
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⑧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⑨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抑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们总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青岛市某校初二(上)期中质量检测1语文试卷

2021-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某校初二(上)期中质量检测1语文试卷一、单选题1.下面语段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A.juàn piěcuō wùB.juàn piē cuò èC.juàn piěcuō èD.juàn piē cuò wù2. 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体,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B.还没等观众从眼花潦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C.母亲没有恢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D.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名著阅读,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读书的兴趣。
B.微信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在诗歌朗诵比赛上,她的优势让我忍俊不禁。
D.通过参加长跑活动,使我对持之以恒有了更深的理解。
4. 下列各项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从相识燕归来”中,既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又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
B.《如梦令》中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了词人驾船误闯荷花丛,惊起一群水鸟振翅纷飞,她瞬间由快乐变成恐惧。
C.《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写出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
D.刘祯在《赠从弟》中用“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一问一答,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寄寓对堂弟的无限期望。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之理解词语的含义专项训练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之理解词语的含义专项训练作者:刘腾辉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2014年第08期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心窗里没亮起一盏灯,就没有敬畏之心。
大无畏地毁掉人间的种种美好,无情地践踏良心的底线,正所谓,越堕落越快乐。
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多么可怕!当务之急,是在国人的心头,挂一盏灯,亮堂自己,温暖他人!心窗无灯,阴暗横行,自是罪恶衍生,荒诞迭出。
个个都利己为己,毁灭之剑却直指整体。
像瑞典人那样点一盏窗灯,我们在自己心窗,也点亮一盏灯,为他人送去温暖和祝福,哪怕身处无光之地,定会全身透亮,温暖如春。
请给心窗点一盏灯,为人处世光明磊落,为自己积福赢利的时候,也在为他人和子孙积德行善。
给心窗点一盏灯,和暖的光一丝丝地亮起,钟灵毓秀,百世流芳。
(陈志宏《给心窗点一盏灯》)问题:选文结尾“给心窗点一盏灯”中“灯”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刚开始的时候,雪花是猫着腰,蹑手蹑脚着来的,似乎要给你某种惊喜。
待你敞开了门扉和胸怀欢迎她的时候,她已经开始不拘小节,大摇大摆起来了。
这正是她可爱的地方,多大的雪都不会恼了我。
不管什么时候,在我眼里,飘舞的雪花都是数之不尽的好消息。
我相信她是春天的邮戳,她贴着我的额头,附着我的耳畔,与我耳鬓厮磨,转瞬间便融化了。
雪花匆匆地来去,只为提醒我,春天的幕布已经拉开,准备好你的节目了吗?(朱成玉《雪花,春天的邮戳》)(1)下面一段话中的两个加点的词能否互换?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雪花是猫着腰,蹑手蹑脚着来的,似乎要给你某种惊喜。
待你敞开了门扉和胸怀欢迎她的时候,她已经开始不拘小节,大摇大摆起来了。
答:(2)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的“邮戳”一词,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答:3.下面文段中的“白蝴蝶”是指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蚕豆花就这样声势浩大地占领了整个坝子。
在亮晃晃的阳光下,在翻飞的椭圆形绿叶上,飞动的全是白蝴蝶,紫黑的圆点,在翅翼上一闪一闪。
墙角的父亲阅读及答案

墙角的父亲阅读及答案【篇一:2016年奉贤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txt>(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本卷命题人:金卫红宋姬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4、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d.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9、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叙述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
b.交代了作者劝说刘婵“开张圣听”的原因。
人教版2021-2022学年-有答案-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1期中测试(二)语文试题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1期中测试(二)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教悔(huì)抽屉(ti)文绉绉(zhōu)B.绯红(fēi)绰号(chuò)深恶痛疾(è)C.铿锵(kēng)犀利(xī)夏水襄陵(xiāng)D.广袤(mào)泄气(xiè)沿溯阻绝(sù)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微妙骤雨僵绳筋疲力尽B.躁热轮廓诘责鹤立鸡群C.荧光吹嘘匿名正襟危坐D.粗糙愚顿黝黑抑扬顿挫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③学生没打好基础,,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A.不力原型拔苗助长B.不利原形拔苗助长C.不利原形好高骛远D.不力原型好高骛远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王冰冰是央视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笑容甜美,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
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
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二、语言表达请仿照下面波浪线句子,再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
给我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结合《童年》一书的阅读,回答问题。
我又撤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文中的“我“是谁?“我“为什么“又搬到外祖父那里“了?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四、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精品】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精品】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父亲的碗宗崇茂①白底镶着蓝花,沿口已豁了牙;孤单地立在家中的冰箱上。
这是父亲用的碗。
②自从父亲生病后,一切都“特殊”起来。
确诊为癌症晚期的那天下午,把父亲从医院扶回我的家中。
兄妹几个悄悄商定:精心伺候父亲,千万不能对父亲泄露真实的病情。
晚上,妻子特意为父亲做了一碗汤;母亲说,给你父亲专门备一个碗吧。
妻子表示赞同,不知从哪个旮旯,她找出了那只碗。
③我觉得不妥,因为此前父亲一向都是与我们同桌吃饭,同碗喝汤的。
我想说:癌症是不会传染的。
但看看妻的眼神,又加上母亲的坚持,我终于未开口。
④此后每次吃饭,父亲都是用这只碗。
母亲和妻子总是把菜夹到碗里端给父亲,然后他就一个人在旁边默默地,一点一点地吃;而从前,一向威严有加的父亲,每次从乡下来,吃饭时我们总要恭恭敬敬地把他请到“首席”就座。
⑤我有些黯然。
想起童年的时候,为了全家生计长年漂泊在外的父亲,有一次带回一件让我特别兴奋的礼物──一只涂着花油彩的“小洋碗!”那碗既好看又摔不破,我视若宝物。
有亲戚家的小孩来到,吃饭时也抢着要,我死活不依,因为这是父亲买给我专用的,大人们只好无奈地哑然失笑。
又想起小时候因为太穷,腊月农闲时差不多每天三顿都在喝粥;只是到了过节才煮点干饭,炒几样小菜。
这一顿,我吃得特别快,而父亲似乎又吃得特别慢,待锅里见了底,父亲这时就会把他碗里的饭菜分到我的碗中,并叮嘱:“不要再这么快了,慢慢吃吧。
”⑥而现在,父亲却象一枚叶子,一枚失却了水份和绿意的叶子!大树茂密地长了老高,他却孤零零地落在了一边!⑦那天,我回乡下看望父亲。
我悄悄地问母亲:“父亲发觉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吗?”母亲说:“早晓得了。
”“他怎么晓得的?”“从你家的碗。
”我心头一紧:“我家的碗?”母亲说:“是的。
他说,你们每天都特地为他做那么好的菜,又总是用同一只碗端给他,那碗上恰好有个小豁口。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题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题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轮廓袁哲生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青没有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头转向我的成绩上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
③父亲个性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
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
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述写下“忍一时,凤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在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中,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
在父亲要来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记得检查一下房门是否上锁了,从来没有失误过。
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的时候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去面向墙壁球着眼睛。
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静静地走向书桌,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客本声,父亲沉重的呼吸……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一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靠上椅子,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
在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
⑤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日光来打破沉默。
也许我没有勇气,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不幸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该如何面对那种时刻?⑧高三那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难关。
当时,在我不觉生命有何可喜的脑海里,的确曾经生起过轻生的念头。
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经历过高考的压力,不过,在那没完没了的一年里,的确只有父亲曾经察觉到我失去生活勇气的念头,⑦接近高考的某个夜晚,我正在教室里做考前冲制,日光打管把救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
《父亲》阅读理解(通用15篇)

《父亲》阅读理解(通用15篇)《父亲》阅读理解篇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7题。
父亲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
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
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
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
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等着父亲回家。
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
”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
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________给了他的孙子孙女。
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一天。
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
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
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
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
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
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
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了信。
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
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
行前我去看望父亲。
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
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拿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
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休闲西装来工作的。
这人约莫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有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
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这时,另一位好奇的老头儿也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这哪有蝌蚪哟,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辩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我当然也猜得出来,这位显然并不擅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准确地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
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
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
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
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
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
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
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
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丰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
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抑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总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我跟父亲就是如此,从不交流。
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黄昏,父亲在后门口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纸摩擦在我皮肤上,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
很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
然而,当他离世,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不是没有得到过爱,而是那时的我根本理解不了――父亲的表达总是很隐晦,隐晦得让你无从察觉。
就像那个让我难忘的黄昏,他可能早已预知,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给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酸楚和爱怜却积聚在了手掌里。
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作者,波佩,选自《三峡文学》2015年第2期,有删改) 12.文章写那位捞蝌蚪的父孝,为何要强调“面孔和身材都带有北方人的轮廓”?(3分)答:__________ 13.文中同学的父亲“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文中哪些情节使“我”改变了对他的印象?(2分)答:__________ 14.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本文也是这么写的吗?本文的写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3分)答:__________ 15.有人说本文内容过于散乱,一篇文章写了三位互不关联的父亲,对此说法,你如何看待?(3分)答:__________ 16.从词语搭配和表达中心的角度,简要分析本文标题的妙处。
(3分)答: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①一般而言,北方人形体、气质都比较粗犷。
②写这位父亲具有“北方人的轮廓”,意在突出其外表粗犷。
③强调外表粗犷,意在反衬其对孩子柔软细腻的内心,(每点1分) 13.①叫醒“我”和同学的方式十分轻柔(或:用粗糙强壮的手将“我们”轻轻摇醒)。
②在同学未提请求的情况下,送给“我”和同学一玻璃瓶萤火虫,充满了童趣。
(每点1分) 14.①说“父爱如山”,是表现父爱凝重深沉(或“坚硬”“沉默”)的特点。
②本文却是从突出柔软细腻的一面来刻画父亲。
③叙事角度新颖独特,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感受。
(每点1分) 15.①本文所写三位父亲的事件确实互不关联,但全文并不给人散乱的感觉。
②因为三位“父亲”都具有外表“粗粝”,内心“柔软”的特点。
③作者通过“柔软”这一共性,将三位父亲的事件连接在一起,使全文形散而神不散。
(每点1分)
16.①“父亲”一词本是阳刚、粗犷的,以“柔软”来修饰,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②这种反差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从表达中心角度看,题目形象生动地揭示出本文所写父爱的特点。
(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