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复习提纲资料讲解
世界史复习提纲

6、现代科学技 术和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现代文学、美术、音乐和电影
世界近现代史三次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 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来自• 第三次科技革命夯实基础:三次工业革命背景条件比较
次 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1政治-英国 资产阶级统治 的确立; 2经济-18世 背景 纪后半期,英 条件 国成为世界上 最强大的殖民 国家。国外市 场不断扩大。
一、世界古代史复习
1、原始社会:人类出现
氏族社会
南方古猿
三大人种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即阶级社会) 非洲——古代埃及
2、奴隶社会
亚洲——古代西亚、 古代印度、 欧洲——古希腊、
古罗马
3、封建社会
亚洲——日本大化改新;阿拉伯的伊斯 兰教 欧洲——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基督教 会的发展;城市复兴;拜占庭的灭亡
日本明治维新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阶段)
政治
4、殖民扩张与殖民地 人民的抗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 经济 三角贸易 殖民扩张 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殖民地人民 的抗争
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美独立运动 三者之间 的联系
英国宪章运动 5、国际工人运动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法国巴黎公社
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三股进步潮流
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 世界历史的进程 ①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战争的本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③任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
共同 影响
启示
美国南北战争
3、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农奴制改革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人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
到15世纪末期,人类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大河流域(适合农耕):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
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1.建、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
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
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经历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3.强盛期: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最强大帝国。
4.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历史地位),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金字塔作用: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2)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尊严与权力。
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统治者。
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古巴比伦王国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1)地理位置:“两河”指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有“新月沃地”之称,今伊拉克一带。
2)建国: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小国。
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
民族:苏美尔人。
3)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汉谟拉比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1)建立:公元前18世纪,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他自称“众神之王”,加强中央集权。
2)强盛期:汉谟拉比在位时。
3)灭亡:公元前1595年,王国被外族灭亡,后经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
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1)历史地位及影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一、古埃及1、公元前3100年左右,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2、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地跨亚非的军事帝国。
3、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最为突出。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1、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位于哈佛拉金字塔前)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是指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位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之间的地方。
一、古巴比伦1、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时期。
二、《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3、意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4、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第3课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地理上指南亚次大陆,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1、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恒河流域定居,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北部出现许多小国。
2、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除半岛南部外,基本实现统一。
(首都华氏城)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中亚的游牧部落——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特点: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

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伊斯兰教建立,时间:7世纪初创立;建立者:穆罕默德;
主要活动:
创建伊斯兰教。
622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这一年被确立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630年,穆罕默德再次兵临麦加城下,双方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古希腊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雅典和斯巴达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它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另一个城邦是崇尚武力的斯巴达。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最著名的是(坎尼战役)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评价拿破仑
1799年 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开始统治法国;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疆域。他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人民利益,激起当地人民反抗。
第2课
大河文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古代埃及(非洲尼罗河)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木乃伊”
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公元前18世纪,目的: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空中花园”
高一世界史的知识点提纲

高一世界史的知识点提纲一、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1. 人类起源的探索- 人类起源的理论和证据-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2. 文明的诞生与发展- 农业革命对文明的影响- 早期文明的兴起和特点二、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崛起1.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影响- 法老王和金字塔的建造- 古埃及的宗教和社会制度2. 古希腊文明- 希腊城邦的兴起和特点- 希腊神话和希腊哲学的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和帝国的建立3. 古罗马文明- 罗马城市和罗马法的建设- 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崛起- 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分裂三、中世纪的变革与发展1. 拜占庭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拜占庭帝国与东罗马帝国的兴起-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 伊斯兰文明的贡献与传播2. 封建主义社会和欧洲文艺复兴-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等级和封建领主的权力-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的影响和意义 3. 十字军东征与农奴制的终结-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影响- 农奴制的运动和结束- 封建制度的解体和城市化的兴起四、近代世界的开端1. 大航海时代的启示- 16世纪欧洲的探险与殖民- 大航海时代的动力和推动因素- 欧洲与新大陆的相互关系2. 文化变革与科学革命- 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哥白尼和伽利略的贡献与影响3. 启蒙运动与近代国家的崛起- 启蒙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近代国家的崛起和绝对王权的限制 - 法国大革命与欧洲的变革五、工业化和帝国主义的时代1. 工业革命的影响与传播- 工业革命的原因和背景- 工业革命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传播与全球化2. 帝国主义的兴起与扩张- 19世纪欧洲列强的竞争与争夺- 殖民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影响和反抗六、世界两次大战与国际秩序的建立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 19世纪末强国冲突的导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和结果 - 世界格局的重塑和国际秩序的建立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范围与影响 - 纳粹德国和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和结果 - 冷战的开端和国际关系的重塑七、当代世界的变革与挑战1. 冷战与一极世界的形成- 美国和苏联的对立与竞争-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冲突- 一极世界的形成和维持2. 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特点- 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和问题- 全球化带来的发展和不平等的挑战总结:通过对高一世界史的知识点提纲的概括,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文明的兴起与衰落,中世纪的变革与发展,近代世界的开端,工业化和帝国主义的时代以及世界两次大战和当代世界的挑战。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世界史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世界史一、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1.人类起源与石器时代-人类的进化和起源-石器时代的特征和演化2.农业革命与城市文明的兴起-农业革命的背景和意义-城市文明的产生和发展3.古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远古社会组织形式的转变-早期国家的形成及其特征二、古代文明的较量与交融1.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的兴起与特点-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古代中国文明的兴起和演化2.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古代文明的交通与贸易-东西方古代文明的互动与交融-丝绸之路及其影响三、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1.希腊古代城邦文明-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意义-斯巴达城邦的特征与制度2.罗马帝国的兴衰-罗马共和国的形成与发展-罗马帝国的扩张与统治-罗马帝国的衰落原因和影响四、中世纪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交流与冲突1.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封建经济的特点与结构-封建主义的思想与文化2.伊斯兰世界的兴起与拓展-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全盛时期-伊斯兰文明的科技与文化贡献3.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互动-十字军东征的动因与结果-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西方中世纪文化的东方影响五、近代世界的开端1.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的背景和特点-大航海时代的开端与意义2.宗教与宗教战争-宗教者的思想和行动-宗教战争的起因和结果3.绝对王权与君主专制-欧洲君主权力的巩固和扩张-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和特点六、近代科学与启蒙运动1.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展开-科学革命的前期和奠基人-科学革命的爆发与影响2.启蒙运动与思想解放-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行动-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启示七、近代政治思想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1.近代政治思想的兴起与发展-古典自由主义的形成与特点-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影响2.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与特点-商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八、殖民扩张与世界格局的重塑1.殖民体系的形成与扩张-大航海时代后期的殖民扩张-殖民体系与殖民帝国的建立2.世界格局的调整与战争冲突-欧洲列强之间的争夺和战争-亚洲国家的抵抗与独立运动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重建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2.战后秩序的重建与各国的命运-凡尔赛体系与多哈条约-各国政治与经济的演变十、世界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1.世界经济危机与大萧条-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原因-大萧条对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影响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十一、冷战与后冷战时代1.冷战的开始与全球范围的扩展-冷战的起因和局势的演变-冷战的代表性事件与冷战恐慌2.后冷战时代的格局和变革-冷战的结束与世界格局的重塑-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挑战与机遇以上提纲仅为参考,具体考试要求和教材内容,请根据学校教学大纲进行自主调整和完善。
世界历史下册简要提纲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的法西斯的作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斯大林格勒,苏军取得胜利。
《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知识单元
课题
掌握内容
(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俄国十月革命
历史意义: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作用: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的重要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战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向德军猛烈攻击,一个个被法西斯占领的欧洲国家得到解放。
作用:诺曼底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鑗铁钳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二战结束的标志、后果及其影响
二战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欧洲战争结束。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内容: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质:《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
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

界古代史第2课大河流域——亚非文明古国一、亚非文明古国:2、埃及文明标志之一是埃及国王的巨型陵墓3、古巴比伦文明的标志—法典(1)上面文物是古代制定的。
(2)该文物制定的目的是(实质)(3)怎样评价该文物?(4)该文物上面的文字是文字;这种文字是人发明的。
4、印度严格等级制度:;制定者是人(3)这种等级制度带来怎样的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促进了佛教的产生。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一、古希腊文明:1、出现: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城邦, 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2、发展:前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3、全盛:前5世纪后半期, 改革,,雅典达到全盛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工商业发达,全体成年男子参与政权,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西方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是:,建立者是:)二、古罗马文明: 分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两阶段1、共和国时期:①罗马城建立:公元前8 世纪②罗马共和国成立:公元前509年③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通过战争打败④共和国危机:公元前49年,夺权,被元老院杀死帝国时期:罗马帝国建立:公元前27年建立◆公元前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奴隶制共和国有:、◆西方文明以为中心;亚非文明的中心是第8、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世界古代文化)二、世界三大宗教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为资本主义兴起奠定思想文化基础;为资本主义兴起奠定经济基础知识链接:1、首先提出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是:2、法国的启蒙思想为和奠定了思想基础3、法国的《》和美国的《》中提出了自由平等的思想4、通过战争把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思想传到欧洲,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二、政权的巩固:年,为了,英国议会颁布《》英国确立了的资产阶级统治。
第12课美国独立战争二、资产阶级巩固政权——颁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的政体第13课法国大革命二、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拿破仑统治三、评价拿破仑:贡献:拿破仑颁布了《》(最大贡献)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通过战争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打击了不足:拿破仑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美国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植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2,都重视引进最先进的科技 3,都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引进 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16,殖民扩张与反对殖民者的斗争
文艺复 兴开始
新航
路的 开辟
英国革 命开始
光荣 革命
主题十四 54页
14C 15C 重要文献
1640
1688 1689
《权利法 案》
1775
1777
1776
《独立宣 言》
1783
1794 1789 1792
1787
1787年 《人权宣言应急性,有 些改革不适合国情;而中国改革从本国国情出发, 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苏联的改革使党的领导地位逐渐弱化,导致 无政府主义泛滥,让社会动荡不安;而中国不断 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3,面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苏联领导人 提出“新思维”误导人们的思想;而中国在改革 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 进行有效抵制;
4,苏联改革失败,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中国改 革成功,3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背景 苏联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
目的: 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冷
称霸世界
战 实质:两种社会制度较量,争夺世界霸权
局 面
序幕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1946
的 形
政治 杜鲁门主义 表现:经济 马19歇47尔计划
A拿破仑显赫战功B《拿破仑法典》C《人权宣言》D法兰西第一帝
国
1,一位希腊首领曾指出:依我看,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 了世界的真相。“真相”的发现有助于( ) A资本主义萌芽 A人文主义的兴起 C自由平等的追求 D世界和平的维护 2,长期以来欧洲人对奇异而神秘的东方感到好奇。有的书籍写道:生活在恒 河源头地区的人们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另一些人生下来只有一条腿,但 是十分灵巧。从根本上开始改变欧洲人这种认知的事件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宣扬以人为本的观念,反对以神为中心,反 对神的权威。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名言是( )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B心灵美比形体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 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弟弟(迪亚士)去非洲 哥哥(哥伦布)去美洲, 大家马(达伽马)去印度 没钱了,卖着轮子(麦哲伦)环球走
A《凡尔赛合约》B《九国公约C《慕尼黑协定》D《联合国家宣言》
2,下列对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本质上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B由少数国家操纵并充满
矛盾和斗争
C美国从中均获利很大
D涉及中国问题,并侵害中国主权
3,如果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排列在一起,其主
要依据是( )
3无产阶级革命:19C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东欧
世界现代史的线索: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凡-华体系----二战---两级格局----苏联 解体----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 1848年 空想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 国际工人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批判的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 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以及人类创造的其他优秀文化成果。1848年2月,发表了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了指导国际工 人运动的科学理论,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卡尔.本茨
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索:
1,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确立,巩固和发展
政治民主化:1英法美2俄日3美拉美 经济工业化:两次工业革命
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文艺复兴,思想启蒙
18C后半期---19上半期:美,拉美,印度反英,天平天国
2,殖民地人民反殖反帝斗争
20C初:一战后,俄国十月革命 20C50年代左右:二战后,亚非国家独立
----------------------------------------------------
八国联军:饿(俄)得(德)没(美)法(法), 日(日)熬(奥)一(意)鹰(英)
历史学科特点: 1,把握每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在本阶段的时代主题 是什么,在这个时代主题下有哪些事件。
2,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偶然发生, 除了事件本身时间,地点,人物外;每个大事件产生的 背景,原因,以及事件的意义和影响。(面对面24页,25 页,26页)
3,历史都是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最好把自己置身于当 时的社会背景下的真实情景中去思考,当时的大事件为
国家和社会层面上带来的影响和启示。(对自我层面, 学史可以明智,知晓未来自己的路。)
世界近代史(上)
第一单元 欧美国家巨变与殖民扩张
12,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13,英国的新生
14,美国的独立
15,法国大革命
A都是在美国操纵下
B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C会议主题都是解决殖民地问题 D,会后都建立了一个国际性组织
4,说出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中国各在发生什么大事?
5,说出1933年的美国,苏联,英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各什么大事?
6,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向上天
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献给法兰西。“火种”是指( )
19世纪7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利用内燃机驱动车轮,发 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他被称为“汽车之父”。 从此,汽车工业在一些国家建立起来,促进了世界交 通运输业的发展。
1,霸权主义是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之一。下列能够体现“弱
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文件是( )
--开始标志:
成
军事北1约94组7 织建立1949 美苏两极
华沙组织成立
格局形成
冷战推进图
序幕 1946
铁幕演说
开始标志 1947
杜鲁门主义
发展
1947马歇尔计划 1949北约建立 1955华约建立
结束
1991 苏东剧变,华约解体
7.比较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欧、日本经济 高速发展的共同因素。这对正在实现民族振兴的 中国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