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art of living 生活的艺术 高中英语课件

art of living 生活的艺术 高中英语课件

Write a composition of about 100 words on the following topic: My Ideal Life
5. Complete the short summary of the writer’s opinion about
“the art of living” with the words in the box.
sustainable re-evaluate be content with smell the roses luxuries thus to begin with a contented heart
• 1. Match the words or expressions with the correct meaning. [Individual work]
• ① luxuries (Para 1) a. that can continue for a long time; long-lasting • ② limitlessness (Para 2) b. examine something again because of a change of opinion • ③ sustainable (Para 2) c. being without restrictions or limitations • ④ re-evaluate (Para 3) d. an attitude in which you show happiness or satisfaction • ⑤a contented heart (Para 5 ) e. things that are expensive and enjoyable but not most important • Suggested answers: ①e ②c ③a ④b ⑤d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




漆匜(yí) 汉代
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 明代永乐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金银平脱古琴 唐代
金银平脱古琴 唐代
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1.远古的陶器; 2.钟鸣鼎食——青铜器; 3.绚丽的漆器; 4.土与火的艺术——瓷器。
瓷器 是土与火的艺术,是
最早的瓷器——青瓷
青瓷羊形烛台 六朝 中国国家博物馆
邢窑白瓷穿带壶(唐) 藏于上海博物馆
元青花 景德镇
斗彩 高足杯 明代
五彩 鱼藻纹罐 清代
粉彩 福寿盘 清代
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釉色以天青 釉色为粉青色, 釉面有许多
色为主,似玉 釉面有冰裂开 浅白的细小
之美。
片纹。
裂纹,称为
“百圾碎。
鱼纹彩陶盆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从写实发展到写意 从具象演变为抽象
蛙纹彩陶壶
高20厘米
胎壁厚处为1-2毫米
薄处仅为0.3-0.5毫米
重50克
有精密的几何镂孔


黑如漆


薄如纸

明如镜
声如磬(qing)
山东博物馆
造型典雅的黑陶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标志,造型与装 饰非常丰富,渗透着创造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 应。远古彩陶不仅以其独特的造型风格和特定 的艺术内涵为后来人类文化的范本,同时也对 未来华夏民族的思维形成、审美意识及文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错 银 青 铜 牛





灯盏

灯座 汉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三、陶冶情操,乐观对待现实,幽默是一 种宽容精神的体现。要善于体谅他人 ,要使自己学会幽默,就要学会雍容 大度,克服斤斤计较,同时还要乐观 。乐观与幽默是亲密的朋友,生活中 如果多一点趣味和轻松,多一点笑容 和游戏,多一份乐观与幽默,那么就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不会出现整 天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的痛苦者。 四、培养深刻的洞察力提高观察事物的能 力,培养机智、敏捷的能力,是提高 幽默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迅速地捕 捉事物的本质,以恰当的比喻,诙谐 的语言,才能使人们产生轻松的感觉 。当然在幽默的同时,还应注意,重 大的原则总是不能马虎,不同问题要 不同对待,在处理问题时要极灵活性 ,做到幽默而不俗套,使幽默能够为 人类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养料。
绝世好男人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漳州 城内,婚前曾有两位恋 人。林语堂的妻子廖翠 凤是他的第三位恋人。 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 廖家的二小姐,1919年1 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结 婚。结婚后,他征得廖 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 书烧掉了,他说“结婚 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 上”。
1919年林语堂和妻子廖翠凤 结婚照
做一个有趣的人远比做一个有爱的,有责任感的人更 重要。生活需要幽默.幽默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领会幽默的内在含义,机智而又敏捷 地指出别人的缺点或优点,在微笑中加以肯定或否定。幽 默不是油腔滑调,也非嘲笑或讽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 浮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尖难以幽默, 捉襟见肘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只有从容,平等 待人,超脱,游刃有余,聪明透彻才能幽默。
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 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 年获博士 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 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曾任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 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 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1966年定 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优秀PPT课件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优秀PPT课件
129.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约翰·鲁斯金]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
观察下面的物体或情景,你看到了哪些面? 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
平面(是无限伸展的) 曲面(不能无限延伸)
正方体是由_面___围成,有_6_个面.
圆柱由_3__个面围成,其中上下两
个底面是_平__面,侧面是_曲__面. 球由_一__个__曲__面__围成.
平面图形 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 (点,线,面,体)
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也是最常见的
一种古典智力玩具。他虽然只由七块板组成,但 用它们可以拼出人、动物 等各种图形。 你能指 出 你所熟悉的图形 ?
用各种平面图形设计一幅美丽 的图案,并配上解说词.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 图表:www.1ppt .com/t 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雷德非]

读苏东坡传ppt课件

读苏东坡传ppt课件
P037~038
14Biblioteka 苏轼和妻子妻子王弗(结婚时苏轼18岁,王弗15岁) 实际、聪明、能干
妻子眼里的苏轼:
易于激动、不轻易向别人低头,而说话说得 滔滔不绝。
P042~043
苏夫人在务实际、明厉害方面,似乎远胜过
丈夫。
P056
26岁病逝,遗有一子,年方六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P067
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P029
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P126
苏辙→苏轼
我初从公,赖以有知。
抚我则兄,诲我则师。P029
兄弟二人在政治上虽然看法相似,而且也 立场相同,二人个性则迥然相异。
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 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 子由为人可靠,东坡则使人害怕。
P122
毛泽东还曾夸赞苏轼的词“气势磅礴,豪迈奔 放,一扫晚唐五代词家柔靡纤弱的气息” , (转引自公木著:《毛泽东诗词鉴赏·代序言》, 长春出版社1994年版。)充分肯定苏轼词的巨 大成就和在词史上的崇高地位。
3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沁园春·雪》 之比较
毛泽东称赞苏轼的词“气势膀礴,豪迈奔放, 一扫晚唐五代词之柔靡纤弱的气息”,这种 豪放词风在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 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其一,描写山川景物,毛泽东词比苏词更显 阔大、雄伟、壮丽。苏词描写长江和赤壁古 战场景物壮观、气势浩大,但终不如毛词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空间无比寥廓,气象雄伟非常。
26
苏东坡自评与他评
自评: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
狱。
P344
苏辙:与人无亲疏,辄输写府藏《东 坡先生墓志铭》
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 白。

千古奇才——苏东坡 PPT课件

千古奇才——苏东坡 PPT课件
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我的话》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
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一夕话》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
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我曾经说 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 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生活的艺术》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 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 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生活的艺术》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 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 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生活的艺术》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 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 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 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生活的艺术》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 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 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苏东坡传》
【传世名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识字烦恼始
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

《阅读改变人生》PPT课件

《阅读改变人生》PPT课件
• 善良,这是一个最单纯的词汇,又是一个最复杂的词汇。它浅显到人 人都能领会,又深奥到无人能够定义。它与人终生相伴,但人们却很 少琢磨它、追问它。
• 来一次世间,容易吗?有一次相遇,容易吗?叫一声朋友,容易吗? 仍然是那句话--学会珍惜,小心翼翼。
•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 就多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 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 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推荐——散文集《守望的距离》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 爱的东西。 以创始人的口吻宣说陈词滥调,以发明家的身份公布道听途说。 一个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既不太聪明,也不太傻。这种介于聪 明和傻之间的状态叫做生活的智慧。
余秋雨
知名的学者和作家。其文 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 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 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上 海戏剧学院教授,在台湾、 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现 任《书城》杂志荣誉主编。
推荐散文集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 霜冷长河》
• 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如果故意 地大颠大倒,就会把两头的况味都损害了。“暖冬”和“寒春”都不 是正常的天象。
掩卷深思,心中浮浮沉沉,颇有感叹世事苍桑,人海茫茫之情,
正象路遥在后记中写道“希望将自己的心灵与人世间无数的心灵沟通。”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 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 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 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 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 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 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 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
• 美国评论家艾米丽写道:“如果现 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 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 这样一流的作品”。

三生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

三生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

2024/1/24
24
学校三生教育的成果展示
1 2
学生作品展示
展示学生在三生教育课程中创作的作品,如生命 科学小报、生存技能手册等。
实践活动成果汇报
学生分享参与三生教育实践活动的经历和感悟, 展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3
学校三生教育成果展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学校在三 生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和亮点。
2024/1/24
32
社会各界对三生教育的关注与投入
企业支持
企业通过设立奖学金、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支持学校开展三生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
职业素养和创业精神。
公益组织参与
公益组织积极参与三生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帮助,推动三生教育的 深入开展。
2024/1/24
家长参与
家长是学校开展三生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学校等方式,引导家长 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共同推动三生教育的实施。
B
C
适当运动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提高身体素 质和免疫力,同时也有助于心理健康。
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勤洗手、勤洗澡 、勤打扫卫生等,有助于预防疾病和保持身 体健康。
D
2024/1/24
17
05
生存教育
2024/1/24
18
生存技能的培养
基础生活技能
包括日常的家务劳动、个 人卫生、健康饮食等,培 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33
2024/1/24
谢谢聆听
34
通过三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生存、生活,提升 综合素质。
0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生教育涉及多个领域,有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情 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林教授看不惯美国人的地方还有: 见面握手,穿不合人性的西装,男子进电梯 有女子在需脱帽…… 看不惯美国女人的地方是,她们致力于身体 的性吸引力。在一个中国女子已经抛弃脂粉 的年龄,她们依旧化妆,花很多的时间和钱 去做头发,买稀奇古怪的化妆品、性感的衣 服。 林语堂先生自称不是先知,但他预言,过些 年等条件允许了,中国女人也会这么做的, 因为他看到她们刚从三寸金莲解放出来,就 赶紧穿起了高跟鞋。
6பைடு நூலகம்
因而,喜欢这种风格的读者——准确地说,是具 有林语堂式思想、情趣的读者,自然对林语堂的著 作评价极高。例如,有人认为《吾国与吾民》是 “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 部关于中国的著作”。但是,不喜欢这种风格的读 者——准确地说,是不具有林语堂式思想、情趣或 者说人生境界还没有达到林语堂那种高度的读者 (如某些大学生),肯定会对林语堂的著作不以为 然。林语堂在《自序》还说:“我也想以一个现代 人的立场说话,而不仅仅以中国人的立场说话为满 足,我不想仅仅替古人做一个虔诚的移译者,而要 把我自己所吸收到我现代脑筋里的东西表现出来。”
7
“写给全世界的书”
实际上,林语堂写《吾国与吾民》与《生活 的艺术》的时候,不仅是以“一个现代人的 立场说话”,更多的是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 说话。这从前面的《编创花絮》部分介绍的 成书背景就可推测到这一点。林语堂创作的 读者意识很强,他在《自序》中说:“我颇 想用柏拉图的对话方式写这本书。把偶然想 到的话说出来,把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琐事 安插进去,这将是多么自由容易的方式。可 是不知什么缘故,我并不如此做。或者是因 我恐怕这种文体现在不很流行,没有人喜欢 读,而一个作家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人阅 读。”我们完全可以说,《吾国与吾民》与 《生活的艺术》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介绍中 国人与中国文化的经典。然而,我们很难有 充足的理由说,它们也是写给中国人看的、 介绍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经典。或许,我们 真应该细味一下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 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很多东西都会成为过往云烟,不复存在。 今天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被名利这些琐碎的东西蒙蔽了双眼?
这些人的一生是可悲的,因为他们不懂得生活。 名利这些虚浮的东西都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重心,
这些东西只不过让生命失去应有的价值, 甚至让我们失去更多可贵的东西。
3
所幸,我们有一位幽默的大 师为我们解读这一切,并把 这两者融合在了一起,组成 了:《生活的艺术》
8
林教授在自序称:自己并非在创作,很多东西前 人已经讲过,他传达的东方的真理在本土习以为 常,还要著述的原因是,他感到和这些已故的天 才们心灵相通,灵魂同在。 他和8世纪的白居易、 11世纪的苏东坡、16、17世纪的屠赤水、袁中郎、 李卓吾、李笠翁、袁子才,金圣叹交上了朋友, 和伟大人物的无名祖宗成为了同志,拜庄子和陶 渊明当了老师。 他甘心当他们的喉舌,做一个忠 实的移译者,把他们的想法用现代的方式说出来, 假如说的好,全托他们的福,假如说的不好,全 怪自己的错。林语堂继承的是自由旷达、陶情闲 适的一脉。他在书中大肆引用同人们的著作,也 不管洋鬼子看不看得懂。书的销量这么好,看来 大家很吃他这一套。东方在西方人的眼里就是神 秘,如果尽说些让人看得懂的大白话,简直扫兴。 给外国人看的关于中国的书,由喝足了洋墨水古 今中外通吃又带点传统士大夫清高气的林语堂来 写,简直最合适不过,语堂先生非常认真地要为 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我们都看到了他 诚恳的眼神和嘴角的微笑。
他就是——林语堂
他传承着那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智慧, 正是我们现在所亟需的。
4
在《生活的艺术》中,我看到的是林语堂先生坐在竹椅上, 烹茶煮酒,安逸闲适的在烟雾缭绕中,把生活真谛娓娓道 来。在此书中,林语堂先生从生活,家庭,文化,旅行, 思想,宗教等各方面总结出艺术所在的闪光点。更加珍贵 的是,他自己化身桥梁,尝试把中国式中庸的闲适生活艺 术,传递到世界去。林语堂先生到了美国生活后,就写了 《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据说此书居美国畅销 书排行榜首达52周,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翻译成十余种 文字。语堂先生很有志向,小时侯说过要写一本让全世界 都知道的书,这本《生活的艺术》差不多可以算是了吧。
9
此书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教 授认为美国人有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希望事业成功。 如果这真的是恶习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几乎大多数人都有,并在极 力推崇,希望每个人都染上。林教授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 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 的欲望近乎淫”,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林教授地下有知, 就会惊觉:现在的中国人几乎已经变成了以前的美国人,现在的美 国人越来越像以前的中国人。
5
私人的“林语堂风格”
《生活的艺术》探讨生命、心灵的价值,并抒发林 语堂个人对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的观感,提出自 己的看法,进而论及周遭,乃至整个社会。全书虽 被分为十四章,但在重要观点上前后呼应,各章虽 有一既定的讨论主题,但往往将内容向外扩展,并 无绝对的限制,这正合作者所提倡的悠闲随兴的生 活态度。作者在本书《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 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 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 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 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 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 方式,《生活的艺术》也好,《吾国与吾民》也好, 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
1
生活,与艺术
这两词,我们究竟理解多少其中的含义?
问题的答案往往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 个哈姆雷特”一般。
但我所知的生活与艺术,一定不是只求目的 而不知过程,也不是自己紧紧地束缚于物质 追求中,亦不是过分地追求完美到偏执。
那么,生活与艺术,到底如何描述这两者?
2
还有多少人,还在为一时的成功沾沾自喜;或者又为一次小小的失败懊恼不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