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是怎样的

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是怎样的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之间密切相关,对经济发展和通胀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
一、货币供应的概念和类型货币供应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金融机构和政府向经济体中注入的可用于交换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主要分为M0、M1、M2和M3四个层次:1. M0表示现金、即流通中的货币和商业银行的现金准备金;2. M1是M0与活期存款之和,也被称为狭义货币供应,包括流通中的货币和可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3. M2是M1再加上较长期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理财产品等,也称为广义货币供应;4. M3则是M2外加其他较长期存款和资金。
二、货币政策的概念和目标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实现宏观调控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就业和维护金融稳定等。
三、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的关系1. 货币供应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大小和结构直接决定了经济体的货币供给状况,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
货币供应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紧缩措施来抑制通胀;货币供应过少则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此时货币政策需要采取宽松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合理控制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2. 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的调控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对货币供应进行调控。
例如,当货币政策采取紧缩措施时,央行会提高利率,加大存款准备金率等,以降低货币供应量;相反,当货币政策采取宽松措施时,央行会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以增加货币供应量。
通过这些调控手段,货币政策能够对货币供应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经济调控的目标。
3. 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的互动关系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货币供应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而货币政策的变化也会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金融学毕业论文《货币政策是单一目标还是多目标》

题目:货币政策是单一目标还是多目标目录摘要 (2)Abstract (3)一、货币政策目标概述 (4)(一)概念 (4)(二)特征与分类 (5)(三)货币政策目标内容 (5)二、货币政策单一目标 (5)(一)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内容 (5)(二)实施货币政策单一目标的条件 (5)三、货币政策多目标 (6)(一)多目标制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 (6)1、货币政策政策自身波动 (6)2、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增大 (6)(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对立矛盾 (6)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6)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6)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6)(三)多目标货币政策次优选择的实现 (7)四、中国货币政策 (7)(一)中国实行多目标货币政策的客观原因 (7)1、我国货币政策多目标之间的关联 (7)2、货币政策的多目标之间的平衡 (7)3、经济形势的复杂性 (7)4、中国国情需要执行多目标货币政策 (7)5、中国之行多目标货币政策需要注意的事项 (8)(二)中国货币政策四大目标及其实现顺序 (8)(三)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8)(四)实现货币政策多目标次优选择 (9)五、总结 (9)参考文献 (9)摘要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制定和实施的期望达到对宏观经济总体所能发挥的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主要项目目标的要求,然而完全的满足和实现在实际中又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一般各国都会以其中一项作为主要目标,发展快速和稳健的国家,都把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或唯一目标。
我国国情特殊,经济情况复杂,而相应的货币政策执行体制还不是很成熟,在这一的情况下,执行货币政策是单一目标还是多目标就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本文既对我国货币政策是执行单一目标制还是多目标制进行比对探讨。
分析货币政策单一目标和多目标的执行优势。
最后总结出合适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体制。
关键词: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稳定币值;次优选择AbstractThe expectations of monetary policy is monetary authorities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to achieve the overall macroeconomic can play including economic growth, full employment, price stability and the balance of the four main project goal request, however, completely satisfy and implementation in practice,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so generally countries with one as the main target, develop fast and steady state, all the price stability as the first or the only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special economic situation was complex, and the corresponding monetary policy implementation system is not very mature, and in this case,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is a single goal or multiple targets has become influenc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big problem, this paper is to perform a single monetary policy in our country both targeting or targeting for more discussion.Analysis of the single monetary policy objectiv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objective edge.Finally summed up the appropriate monetary policy target system of our country.Key words: monetary policy;Economic growth;Stable currencies.Suboptimal choice货币政策是单一目标还是多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概述(一)概念中央银行或者是政府为了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一种措施就叫做货币政策,特别指的是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1]。
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关系

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关系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率、汇率稳定等。
这些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1. 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是正相关的。
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时,需求超过供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而当经济增长放缓时,供给大于需求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因此,货币政策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需要兼顾保持物价稳定。
2. 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当经济增长放缓时,就业率可能下降,对经济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货币政策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关注就业率的稳定。
3. 汇率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汇率的变动会影响经济增长。
一般来说,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鼓励经济增长;而货币升值可能对出口造成压力,削弱经济增长。
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兼顾汇率的稳定,以维护经济的平稳发展。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各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需要在不同目标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1)货币政策目标的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这些政策目标,有的可以兼容协调,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现充分就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有助于充分就业;但其他各个目标之间则更多地表现为矛盾与冲突。
(3)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即物价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此涨彼消的关系。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从长期来看具有一致性,从短期来看理论界有不同看法,政府多倾向于利用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
(5)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二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同时实现。
(6)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性,经济增长率高可能会带来国际收支的逆差。
(7)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通常认为具有一致性,经济增长率越高越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制定并执行的一系列措施,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实现特定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和经济环境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稳定物价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金融稳定等方面。
稳定物价水平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之一。
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总水平普遍上涨的情况,高通胀会导致货币贬值,使人民的购买力下降,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维持通胀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另一个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可以对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经济增长过于缓慢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活动。
相反,当经济过热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升高利率和收紧货币供应来抑制通胀压力,防止经济过热。
保持金融稳定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金融系统的稳定对于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监管金融机构和控制流动性等方式来维持金融稳定。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举措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提供流动性支持等方式来应对金融市场的动荡,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目标外,货币政策还可以有其他一些次要目标。
例如,保持汇率稳定对于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来说也非常重要,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汇率稳定。
此外,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促进就业和减少贫困等方式来实现社会目标。
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手段包括利率调控、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调整等。
利率调控是最常用和直接的手段之一,通过提高或降低利率来影响市场的融资成本,以调节经济活动。
公开市场操作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和其他债券来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
准备金率调整则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需要保持的准备金比例来影响银行借贷行为和货币供应量。
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权衡不同目标之间的冲突。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及其

整理课件
8
当价格水平提高,名义货币需求相应增
加,若货币供给不相应调整: Ms < Md
当价格水平下降,名义货币需求相应减
少,若货币供给不相应调整:则 Ms > Md
整理课件
9
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当物价水平 提高或下降时,相对于并未改变的实际 货币需求(Md/P),意味着实际货币供 给量(Ms/P)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
整理课件
1
第一节 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体系中作用
一、货币政策的内涵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一定的经 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 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 总和。
货币政策内容与功能
整理课件
2
货币政策工具
货
操作目标 中介目标
币
货币政策目标
最终目标
100/(1-50%)= 200(亿元)
即 Ms/P > Md/P
整理课件
14
结论:
• 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当物价水平提高时, 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量Ms/P减少,而实际货币
需求并未改变,则Ms/P < Md/P ;
• 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当物价水平下降时, 则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量Ms/P增加,而实际货
整理课件
54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关 系
物价稳定 所谓物价稳定,并不是将物价水平冻结起来 长期保持不变,而是指物价总水平大在短期 内没有显著的剧烈波动。
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
物价水平
整理课件
55
•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地区实际经济产品 或劳务总量的增长。
下列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关系的表述

下列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关系的表述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影响着香港的整体经济状况、价格水平、金融市场和人民生活等方面,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在实现各个子目标的同时具有相互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货币政策执行的成功至关重要。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主要包括保持物价稳定、维护货币稳定、保持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
其中,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目标。
如果通货膨胀率太高,购买力下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和消费信心,也会导致企业投资意愿减弱;但如果通货紧缩,则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各个生产部门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失业率会上升,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也会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因此,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通货膨胀率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稳定物价水平是关键。
同时,保持货币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另一个目标。
货币稳定是指货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保持货币供给的稳定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稳定,维持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和信任。
因此,货币政策的执行需要关注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合理掌握外汇供给和需求的情况,避免过度干预和贬值。
货币政策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调整货币供应和政策利率,确保货币供应的稳定性,这对实现其他货币政策子目标也具有积极影响。
除了维持稳定物价和货币供应外,货币政策还需要关注经济增长和就业,这两点是经济中的基本目标。
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率和充分就业是每一个政府的重要责任。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通胀率和货币稳定等目标的实现往往会与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产生一定的牵连和矛盾。
例如,在经济萎靡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政府可能会通过增发货币和调降基准利率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种操作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和货币不稳定的风险,因此货币政策在执行时需要考虑到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优先考虑最为紧急和最重要的目标。
总的来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为了实现各个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应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和各个子目标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措施,化解各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货币政策四大目标间的关系及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两者根本上是统一的,但如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不正确,比如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暂时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如果经济迅速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加快进口贸易增长,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而要消除逆差必须压缩国内需求,而紧缩货币政策又同时会引起经济增长缓慢乃至衰退。
论述货币政策四大目标间的关系及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货币政策四个最终目标要同时实现是非常困难的。它们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
1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此消彼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因此,要维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要牺牲一定的物价稳定;而要维持物价稳定,又必须以提高若干程度的失业率为代价。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为了平抑国内物价,增加国பைடு நூலகம்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反之,略,一样。
总之,实际经济运行中,要同时实现四个目标非常困难,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是,要根据国情,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摘要充分就业是基础,财富是由人在工作中制造的,只有保证就业才能保证一定数量的人充足的物质生活也就保证了物价的稳定。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
只要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也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减少经济波动并不是要消灭经济周期。
由于各种经济体系内外因素的影响,一个经济中出现周期性波动是正常的,只要使波动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尽量缩短经济衰退的时间,使衰退程度减少到最低,就达到了目的。
经济增长是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
要根据资源和技术进步来确定适度增长率,并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问题。
关键词: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腹有诗书气自华论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摘要充分就业是基础,财富是由人在工作中制造的,只有保证就业才能保证一定数量的人充足的物质生活也就保证了物价的稳定。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
只要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也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减少经济波动并不是要消灭经济周期。
由于各种经济体系内外因素的影响,一个经济中出现周期性波动是正常的,只要使波动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尽量缩短经济衰退的时间,使衰退程度减少到最低,就达到了目的。
经济增长是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
要根据资源和技术进步来确定适度增长率,并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问题。
关键词: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一、背景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经济复苏和增长对就业有拉动作用,但未必会带来就业增长。
由于就业增加必然增加居民收入和促进消费需求,因而可以通过促进就业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以保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促进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不仅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上要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而且要形成全社会促进就业政策落实的合力机制,另外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也受到很大的波动和影响。
二、经济增长和就业相互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1.1不同产业类型的发展和差异。
在整个“十五”期间,三次产业的发展无论从就业率的增减还是弹性系数的变化,就业容量都发生较大的差异。
首先从第一产业来看,虽然其保持了平均 3.9%的增长,但是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下降,剩余人员增多,不能再吸纳就业人。
就业增长率从 2001年的 1.3%下降为2005年的约 -5.4%,就业人员总的趋势是急剧减少,相应的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也从 O.46下降到到“十五”末的 -1.04。
产生负就业弹性,出现“就业紧缩”这一现象( 经济持续增长、总人口增加情况下就业总规模减少的现象称为“就业紧缩”),这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其次,从第二产业来看,其发展速度最快,但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系数较低,只有约 0.27,也就是说 GDP增长 1%,劳动力只增长O.27%。
从第三产业发展来看,其发展最快,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从 2001年的8.7%增加到“十五”计划末的l1.1%。
第三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虽不如第二产业,但其弹性系数从 2001年的 0.28达到 2005年的约0.9l,就业容量不断扩大。
1.2.就业成本的差异。
第三产业是劳动力密集行业。
就业弹性系数大。
但是由于规模太小,吸纳的劳动力太少。
从对劳动力的边界需求看。
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要多。
按 2003年的现价来计算,第二产业的 1亿元产值所需的劳动力是2 630人,第三产业 1亿元产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是 5 000多人,第三产业需要的劳动力亿元产值是第二产业的两倍多。
从边际产值对劳动力的需求来看,简而言之,如果第二产业增加亿元产值,需要增加的劳动力数量,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要多得多。
第二产业的1亿元边际产值对劳动力需求在2003年是391人,而第三产业高达2000多人,第三产业是第二产业的 5倍 J。
因此,更好的发展第三产业,依靠第三产业的增长就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大幅缓解就业压力。
三、稳定物价腹有诗书气自华1.1关于稳定物价,这是一个国策问题。
至于为什么要稳定物价呢?这是和货币流通相关的。
如果物价太低,就会造成通货紧缩;如果物价太高,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都会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严重的危害。
为了国家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稳定物价。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与2010年11月2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以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16项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大力发展农业生产2稳定农副产品供应3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4保障化肥生产供应5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6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7发放价格临时补贴8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9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10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11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12健全价格监管法规13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14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腹有诗书气自华15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16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四、国际收支平衡1 定义1.1 国际收支分为狭义的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
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常为1年)内对外收入和支出的总额。
广义的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的定义为: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
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2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与调节的必要性2.1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有:周期性失衡;结构性失衡;收入性失衡及货币性失衡。
2.2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必要性在于:持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逆差,会耗费大量的国际储备,导致国内通货紧缩和生产下降;会削弱该国货币和国家信用的国际地位;如果逆差主要是由资本流出引起的,则会造成本国的资金短缺,利率上升,从而使该国消费和生产下降;如果逆差主要是由进口大于出口引起的,则会导致本国开工不足,失业增加,国民收入下降。
持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本币汇率上升,抑制出口,削弱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会使国际储备大量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引发通货膨胀;如果顺差主要是由出口大于进口引起的,会减少国内生产资源,影响本国经济发展;容易造成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正常发展。
腹有诗书气自华参考文献[1].搜狐./20101122/n277807185.shtml.2010年-12-12[2].兹维·博迪,罗伯特·C·默顿,戴维·L·克利顿.金融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腹有诗书气自华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腹有诗书气自华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